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7
基于符号学视角的群体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研究摘要: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对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作用巨大,并且可以为旅游企业的运作提供指导。
本文从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对群体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试图说明群体旅游者决策及购买行为的过程。
关键词:符号学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群体旅游者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进行的各种物质产品和劳物的消费的总和, 是对多种形式的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性消费。
旅游消费者行为是个体在收集有关旅游产品的信息进行决策和在购买、消费、评估, 处理旅游产品时的行为表现。
[1]而旅游者消费模式就是对旅游消费者行为进行的多角度、多维度的剖析,旅游者消费模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
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外部信息的刺激,如企业的营销方面等;购买者对信息的处理:购买者的特征影响(文化、社会、个人、心理);购买者的决策过程(问题认识、信息收集、评估、决策、行为);购买者的反应:产品、品牌、经销商的选择,购买时机与数量。
笔者认为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主要是指旅游消费者的决策模式和购买模式。
研究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对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作用巨大,它可以为旅游企业的运作提供指导。
对旅游者最一般的分类是将其分为个体旅游者和群体旅游者,在本文中笔者将会从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对群体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模式进行研究。
一符号学概述符号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使用符号的各种规律,或从使用符号的方式入手研究社会的文化、文学艺术或其他方面的一门学科,也是建立在将人类文化定义为符号表意及释义活动集合前提之下的人文学科的总的方法论。
[2]符号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是与日俱增的。
人类对符号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公元前四百多年前的古希腊的医生就将病症看做符号。
此外,中国古代的学者也讨论到符号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是一场关于符号的大辩论。
2016年2期总第809期旅游文化消费行为反映了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并贯穿活动的始终,行为经济学将心理知识引入经济学中,对不完全理性行为下的经济现象和实践选择进行研究,对于分析消费者的行为有很大的启示。
一、中国消费者的旅游文化消费行为现状1.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较为谨慎、消费水平中档偏低一般情况下,我国消费者不可避免的会面对预算问题,当不确定未来的支出情况时,消费者就会对当前的消费行为持谨慎态度,来保证有充足的资金应对未来的突发状况。
尽管旅游收入随生产力发展不断增加,但我国旅游文化消费的基础较差,个体消费水平在短期内很难提升,中低档级的消费是当前旅游文化消费的主流,实际的旅游收入处于较低的状态。
2.消费行为中理性与非理性并存随着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旅游规模和消费比例不断上升,旅游文化消费已成为热点。
同时,我国旅游者进行着理性与非理性的消费选择行为,不仅会考虑家庭日常支出等必要的开销,选择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储存起来用于这些方面的消费,也会通过购买奢侈商品、旅游消费等形式满足自身需要,甚至是用于各类的面子消费或礼仪开销上。
我国消费者在消费选择时的矛盾心理,使其理性与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并存。
二、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旅游者文化消费行为分析基于以上现状分析,行为经济学将消费行为划分为理性和非理性进行研究。
以下从其不同视角进行具体的分析:1.从前景理论看我国旅游者文化消费行为相较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前景理论除了注重旅游目的地的价值外,也会关注旅游者自身的心理感受,即人们不只看重价值的绝对量,更看重其变化量。
另外,人们对同等数量的损失所产生的感觉要比同等数量的获得更大,而人们前期决策的结果会影响其后期对待风险的态度和决策。
同样的,旅游经验的感受则会影响旅游者对之后的旅游决策。
2.“心理账户”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人们会在心理上把自身资产划分为不同账户去管理,而这些账户的心理运算规则和不同记账方式使其行为往往背离“经济人”的理性法则。
家长决策下的研学旅游消费——基于消费者与购买者不一致
的二元视角
苏海洋;文彤;肖凯杰
【期刊名称】《旅游学刊》
【年(卷),期】2024(39)2
【摘要】中小学生研学旅游既存在消费者与购买者的主体不一致性,又存在家长为未成年子女做决策的必要性,意味着从作为购买者的家长视角探讨研学旅游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
文章以中小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基于推拉理论构建家长视角下研学旅游动机与购买决策的基本关系,并利用价值感知、风险感知与成本感知揭示内在机制和理论边界。
结果显示:研学旅游动机不仅直接促进购买决策,还会通过价值感知的部分中介作用来实现;风险感知激发了研学旅游动机与价值感知间的正向关系;成本感知、风险感知与研学旅游动机的交互作用对价值感知产生负向影响。
该研究拓展了旅游动机的主体视角,深化了包含利他和利己的价值内涵,为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分歧提供实证答案,细分了不同利失类型的家长决策特征,为教育部门、学校、研学企业和教师的实践提供启示。
【总页数】14页(P121-134)
【作者】苏海洋;文彤;肖凯杰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
【相关文献】
1.基于二元价值容介态视角的消费者新产品决策行为评述
2.旅游管理视角下的消费者决策行为研究现状评述与展望
3.共享经济下基于消费者行为决策视角的消费者参与协同消费意愿研究
4.动机、成本、风险:家长视角下研学旅游产品价值感知研究
5.文化传承视角下研学发展现状及消费者传承意愿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夜市消费行为研究摘要:夜市消费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和人们休闲娱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对影响夜市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为夜市管理规划者提供管理规划依据,同时为夜市经营者采用更好的经营策略和提高经营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消费者夜市消费行为具有独特的消费特点,夜市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夜市消费行为受夜市环境、消费者体验、夜市区位等因素的驱动。
关键词:夜市;消费者满意;消费者行为;动机0 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夜市经济已经成为每个城市着力打造的名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民消费观念的更新和休闲时间的增多,一个既陌生又新颖的经济形态——夜市经济正向我们大步走来,作为休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市经济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甚至投资环境的“晴雨表”。
有关专家指出,夜间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
各个城市在规划夜市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基于市政工程、环境卫生和治安秩序等方面的考虑。
我们认为夜市的存在是因为夜市消费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个规划很好的夜市必须基于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而基于文献调查发现在国内还没有基于对夜市消费行为进行的研究。
夜市消费由于其体验性、草根性等特点,与其它消费行为之间有很大差别。
本文试图从消费者的视角来研究几个关键性问题,夜市的消费行为特点?不同消费者夜市消费行为之间有没有差异性?夜市消费者满意受哪些主要因素的驱动?消费者逛夜市行为又受到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夜市消费行为关键性因素的研究既可以给夜市管理规划者提供管理规划依据,也可以给夜市经营者采用更好的经营策略和提高经营效益提供依据,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夜市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对夜市消费行为进行探索性研究还可以填补国内关于夜市消费行为研究理论上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 研究设计本文主要对消费者夜市消费特点进行描述性研究,以及夜市消费行为主要变量之间关系的探讨。
消费者行为分析视角下山东省济南市旅游民宿发展对策研究消费者行为分析视角下山东省济南市旅游民宿发展对策研究摘要: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民宿作为旅游住宿的一种新兴形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本文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视角,以山东省济南市的旅游民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旅游民宿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旅游民宿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旅游民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分析、旅游民宿、济南市、发展对策一、引言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旅游市场也变得更加繁荣。
旅游住宿服务作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一直受到关注。
而旅游民宿作为一种新兴的住宿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目前济南市的旅游民宿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市场竞争激烈、服务质量不稳定、经营管理不规范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旅游民宿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视角下的问题分析在消费者行为分析的视角下,对旅游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制定相应的对策。
1.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旅游民宿的崛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多家民宿企业争夺有限的客源,价格战频繁出现。
这对旅游民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2.服务质量不稳定由于旅游民宿行业门槛相对较低,一些民宿经营者在服务质量上存在波动。
消费者对于旅游民宿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低质量的服务会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3.经营管理不规范一些旅游民宿经营者对于经营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经营不规范。
例如,经营者对于人员管理、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容易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
三、消费者行为分析视角下的对策研究1.差异化经营策略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旅游民宿应采取差异化的经营策略,通过独特的产品定位和服务内容吸引消费者。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旅游是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旅游消费行为则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下,研究旅游消费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旅游者的心理、动机以及如何影响他们的消费决策。
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讨论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
1. 消费动机旅游者选择旅行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动机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消费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体本身的需求和欲望驱动的动机,例如满足好奇心、放松身心等。
外在动机则是指被他人或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动机,例如社交需求、追求社会认可等。
旅游者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会影响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以及旅行方式。
2. 决策过程在旅游消费行为中,决策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社会心理学认为,决策过程受到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旅游者在做出旅行决策时,会考虑个人的偏好、预期满足和风险评估等因素。
此外,他们还会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的意见影响。
因此,在研究旅游消费行为时,需要考虑个体的认知、情感以及其他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3. 消费体验旅游消费行为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种产品或服务,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种体验。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会产生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
情感体验涉及到旅游者的情感反应,例如快乐、满足、兴奋等。
认知体验则涉及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景点或活动的认知和理解。
旅游者期望通过旅行获得愉悦的情感和丰富的认知体验。
4. 消费满意度消费满意度是评价旅行体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会受到前期期望、旅游体验和后期评价等因素的影响。
旅行者的满意度不仅仅受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性能的影响,还受到旅行过程中的情境、旅行者的个人特征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5. 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旅游消费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特征、社会影响和文化影响等。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一、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2)1.3研究综述 (2)1.4研究方法和思路 (3)二、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 (3)2.1旅游者消费行为概念界定 (4)2.2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 (4)三、基于百度指数旅游者消费行为倾向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5)3.1基于百度指数旅游者在桂林市旅游消费的主要选择 (5)3.2基于百度指数旅游者关于桂林景点的消费行为倾向 (6)3.3小结 (17)四、结语 (18)参考文献 (18)基于百度指数旅游者消费倾向研究-以桂林市为例摘要: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不断深入到电脑客户端以及移动终端,同时其也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巨大并且包容万象的网上搜索数据不单单对每一位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同时也给当前社会科学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研究展示了全新的视角和方式。
本论文通过百度指数这一能够较为真实反映出客观事实的统计分析平台,以桂林市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旅游消费的关注度进行分类整理,进而从旅游者在旅游景点的消费选择倾向上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来探索出百度指数和旅游者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希望借此研究能给相关的旅游管理单位以及管理者以最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百度指数;旅游消费;桂林市Abstract:Toda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een deepening to the client computer and a mobile terminal, but it is also growing at a very fast rate imperceptibly affects the lives of everyone. Huge and inclusive, internet search data is not just the specific needs of each user on a detailed record, but also to further study the current social science theory and practice show a new perspective and methods. In this thesis, the index Baidu can be more truly reflect the fact that the objec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platform, Guili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rough attention to tourism consumption sorting through, and then select from the tourist consumption propensity of tourist attractions on in-depth analysi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idu index and tourists between the propensity to consume, hoping to give the relevant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managers of tourism management at the most reasonable proposal.Keywords:Baidu Index;Tourism consumption;Guilin一、绪论1.1研究背景根据中文互联网数据咨询中心公布的关于《2014 年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我国网民整体规模数量达到6.18亿,2013整年一共新增了5358万网民;互联网的整体普及率达到45. 8%,与2012年底相比较提升了3.7个百分点。
旅游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旅游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旅游消费者的决策过程、消费动机以及消费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决策过程旅游消费者的决策过程通常包括需求识别、信息搜索、评估比较、决策和后购买行为等阶段。
需求识别是旅游消费者决策过程的第一步,它是指消费者意识到自己有旅游需求的过程。
消费者的需求识别可以来自内部因素如个人兴趣、心理需求,也可以来自外部因素如广告、朋友推荐等。
信息搜索阶段是指消费者寻找和收集关于旅游目的地、交通、住宿、景点等方面的信息。
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旅游指南、旅行社等途径获取信息。
评估比较阶段是消费者对不同旅游产品进行评估和比较,以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决策阶段是指消费者做出旅游产品购买决策的过程,包括选择旅游目的地、交通方式、住宿方式等。
后购买行为阶段是指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满意度和后续行为,如评价、再次购买等。
二、消费动机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是指驱使他们进行旅游消费的内在动力。
消费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消费者出于个人兴趣、享受、自我实现等内心需求而进行旅游消费。
外在动机是指消费者受到外界因素如朋友推荐、广告宣传等的影响而进行旅游消费。
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多种多样,如寻求休闲放松、文化体验、探索冒险等。
不同的消费动机会影响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产品选择以及消费行为。
三、消费行为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指他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购买、使用、评价等行为。
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和偏好。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朋友、社交媒体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和旅游产品选择。
文化因素包括价值观、信仰、习俗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评估和消费行为。
经济因素包括收入水平、价格敏感度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力和消费意愿。
作者: 黄晨晨[1]
作者机构: [1]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州立学院接待与旅游管理系
出版物刊名: 旅游学刊
页码: 3-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7期
主题词: 旅游目的地;后现代主义;选择行为;消费者行为研究;旅游发展;解读;中国;旅游者
摘要:在旅游相关研究中,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仿佛是一对孪生变量。
没有旅游者也就没有旅游目的地可言;没有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无处可去,也就不能称其为旅游者。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而也成为了旅游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学科的“透镜”进行研究。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结合对后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对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解读,同时也是对笔者近些年对这一问题思考的一个小结。
本文的讨论围绕三个例子,或者说三个片段展开。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摘要: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在线旅行用于提供了良好的网上预定环境。
本文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动机来分析在线旅行市场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消费者;去哪儿网;携程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2014年全年旅游总收入3.38万亿元,增长14.7%。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56910亿元。
旅游市场行情大好。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子旅游”日趋繁盛。
我国在线旅行预订市场用户规模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据易观智库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2798亿元,增长率为
28.3%,网络旅游服务将成为消费的一大热点。
二、理论基础
互联网营销时代的到来带给了在线旅游企业发展契机。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消费者在一次市场交易过程中,可以扮演三种角色,使用者是产品的实际消费者或者或服务利益的接受者;付款者是购买过程中提供资金的人;购买者是在市场上切实参与产品采购的人。
使用者这一角色最重要。
”消费者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扮演着使用者角色时,消费者的需
求与偏好直接影响着市场的风向。
消费者作为个体而言,其行为具有知觉、动机与价值观、自我、个性与生活方式、态度等心理因素。
消费者在产品中所追求的就是质量与价值。
所谓质量,就是如消费者所愿。
所谓价值,就是物有所值。
针对不同的消费阶段,其消费行为与模式也具有差别。
借鉴消费者行为学理论,本文拟从消费者视角对在线旅游市场进行分析,以消费者行为学为导向,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动机,出游方式,偏好等来探究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与界定
(一)相关概念介绍
1、在线旅行预订:强调旅游消费者通过网络向旅游服务提供商(即第三方代理机构)预订机票、酒店等旅游产品或服务,并通过网上支付或线下付费。
包含从旅游服务代理商进行信息搜集并成功预订的交易,剔除掉不通过服务代理的预订行为。
2、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个体或群体为满足需求与欲望而产生购买需求,并挑选、购买、使用或处置产品、服务、观念或经营所涉及的行为以及相应的行为延伸过程。
消费者行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俗认知为最重要的是交易过程。
(二)样本选择
在样本选择的问题上,艾瑞咨询数据指出,携程网、去
哪儿网作为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其品牌健康综合得分分别为92.6分与89.1分。
CNNIC中亦指出此二者的品牌渗透率同居第二,并在在线旅游市场细分市场均呈胶着状态。
故而选择携程网、去哪儿网作为整个在线旅行市场的切入点是具有代表性与可行性的。
四、市场划分论述
(一)在线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线机票依旧稳居市场第一。
2、酒店市场占总体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酒店市场随着团购、短租等后进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未来酒店市场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3、在线度假市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
随着公寓、客栈等非标准化住宿方式的兴起,未来酒店预订市场也将呈现繁荣景象。
(二)机票预订市场
消费者进行机票消费有三种目的:公务出差,休闲旅游以及家庭或个人事务。
其中以休闲目的预定机票的消费者是机票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
该类消费者首要考虑价格折扣因素,其次是出发时间以及航空公司的选择。
因公出差的消费者则重点考虑航班的准点性以及机票时间的适合性。
从供给角度来说,以休闲旅游,家庭或个人事务为目的出游的消费者更多倾向于考虑价格,退改签服务以及出游时间的舒适程度。
选择去哪儿网预订机票的用户表明在该预订
机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它的“退改签服务体验”等基础服务口碑好。
该企业始终从消费者出发,确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核心竞争方向。
并高效地指向的搜集消费者在当期的迫切需求,这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
消费者选择携程的原因是它运营的“功”深厚。
消费者更倾向于信誉度高,自身实力雄厚的公司进行保障。
携程通过不断并购其他的企业来延伸产业链。
其竞争优势在于携程广告效应良好,推广力度大,知名度高,信誉度更高。
其次,众多消费者的认知使得他们已习惯使用该。
(三)酒店预订市场
2014年中国在线酒店市场规模达632.5亿元,同比增长28%。
在酒店预定领域,休闲度假群体依旧占市场第一,性价比仍是酒店消费者的首要考虑因素。
此外,休闲旅游用户对住宿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轻松”“便捷”等特性。
目前在线酒店市场上将酒店划分为标准与非标准化的酒店。
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等标准化酒店市场较为成熟,为用户首选。
这类酒店“平易近人”且“安全卫生”。
而诸如酒店式公寓,度假式公寓等非标准化的酒店预订具有着极大需求与发展
还不够成熟的特点。
年轻旅游群体的增加,拉动了度假公寓,主题酒店等一大波非标准酒店的兴起。
消费者对于消费环境的反应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态度取
决于两个因素:愉悦程度和唤醒水平。
消费者在进行酒店消
费的过程中能享受到的愉悦程度来自于酒店价格以及住宿
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因素。
更多用户习惯性使用去哪儿网的原因是通过该挑选的酒店住宿可信度高,不会存在住宿广告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通过它的垂直搜索引擎,可满足消费者“货比三家”的购物心理,通过一个便可搜索到多家企业提供的服务,其所享受到的购物体验无疑是美好的,这种愉悦心理将促成购买的完成。
携程的结果反映的是消费者的“价格心理”。
携程网合作酒店多达5500家,遍布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城市。
可自由变化其酒店定价来迎合消费者的“口味”。
如近期推出的“酒店百团大战”,则充分利用了合作酒店最多的优势,牢牢占领市场领先地位。
此外,消费者普遍认为携程的优惠幅度更大。
(四)在线旅游度假
在线旅游度假可谓是在线旅游市场中细分程度最高的
一个市场,同时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领域。
2014年我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332.6亿元,较去年增长了48.1%。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消费者在意识到需求后,会通过信息搜集的过程来辅助决策。
在通常情况下,他们会进行外部搜寻,即从广告,朋友或干脆从他人的简单观察中获取信息。
当消费者在相关搜索到所需要的旅游产品信息后,会仔细筛
选并结合自身的时间,经济等因素从而对产品进行选择。
在进行决策行为时,不同的产品又有着不同的考虑因素。
对于具有学习与认知能力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更多的会倾向于预订“自由行产品”与“半自助游产品”等自主化程度较高的产品。
他们只需要在线预订符合自己消费观念与需求的旅游产品,而对于景点与购物的选择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性。
相比传统渠道,在线预订能够提供“品种丰富,选择多”的产品,从而吸引了大部分消费者的眼球。
1、结束语目标市场的需求及行为分析。
平台类企业和OTA企业的目标市场有交叉也有分歧。
对于消费者的不同心理应该制定相应的方针以及产品以迎合消费者的多样化需
求及心理。
利用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案例总结等方式,针对不同属性的消费者,通过分析他们的偏好以迎合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实时调整的技术策略、信息策略等,拉动旅游市场的大力发展。
2、了解消费者属性。
目前在线旅游市场上主要群体是80后,90后,该类群体有明显的消费动机,经济实力和相应的文化程度。
据调查显示,在线旅游预订市场上活跃的群体中,以月收入3000-5000以上的为消费主流,且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
这些消费者是在线旅游市场的主要顾客,如何提供更适宜此类人群的产品,以符合他们的特性,应该是目前在线旅游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作者单位:大学)
参考文献:
[1] 包富华,玲,秋蝉.互联网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分析研究――以携程旅行服务公司为例[J],生态经济,2013(3):156-159。
[2] 徐岸峰.基于互联网的旅游发展研究――以携程网
为例[M],中国商贸:P140-P141。
[3] 春花,业政.Web 2.0下的网络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及旅游应用。
[M]华东经济管理,2008(6):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