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寻乌铜坑嶂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时代_许建祥
- 格式:pdf
- 大小:812.31 KB
- 文档页数:5
寻乌探矿工程方案设计单位一、项目背景寻乌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江西省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之一。
寻乌县境内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矿产资源富集区。
目前,寻乌县已有多个矿山开采,如铅锌矿、锑矿、铜矿等。
然而,由于过去的开采方式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低效率,加之地质勘查工作不足,导致大量矿产资源未被有效开发。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寻乌县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品位,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须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矿工程方案设计。
二、项目目标本次探矿工程方案设计的目标如下:1.全面了解寻乌县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明确各类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品位。
2.提出合理的开采方案,包括矿山设计、采选工艺等内容,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
3.综合考虑项目的技术、经济、环保等因素,确保开采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标准。
4.为未来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和指导,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工程范围本次探矿工程方案设计的范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地质勘查: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对目标矿产资源区域进行综合勘查,包括地貌测绘、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等。
2.采样试验:在目标矿产资源区域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对不同深度、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矿石进行采样、试验,从而确定其品位和储量。
3.矿山设计:根据地质勘查和采样试验的结果,设计出合理的矿山布局、采矿工艺流程,包括采矿方法、选矿工艺、尾矿处理等内容。
4.环保评估:对开采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开采过程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
5.经济评估:综合考虑项目的投资、运营、回收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经济评估,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可行性建议。
四、工程方案1.地质勘查方案(1)地质地球物理勘查:采用地球物理勘查手段对目标矿产资源区域进行综合勘查,包括重磁、电磁、地震、放射性等勘查方法,全面了解目标矿产资源的地质构造、岩石性质、矿化蚀变情况等。
43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江西省寻乌县泥竹塘矿区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邓 琴,李燕燕(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江西 赣州 341003)摘 要:江西省寻乌县泥竹塘银多金属矿矿权范围为东径115°47′58″~115°48′58″,北纬25°06′00″~25°07′30″。
勘查面积4.28km 2。
本文从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分析入手,探讨了区域断裂构造、矿床成因及矿体特征,为江西省寻乌县泥竹塘地区的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5-0043-2收稿日期:2020-08作者简介:邓琴,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1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勘查区位于武夷山隆起带南段西坡,即邵武—河源深断裂与会、瑞、长、武环状构造南西缘外侧交汇处。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东西向断裂构造,多形成规模不等的破碎带、硅化破碎带,其中以会昌红盆西缘的瑞金—寻乌深断裂规模最大,控制着白垩系红盆及区内主要矿产的分布。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以加里东期、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形成了长岔岩体、礼齐岩体和上均竹岩体。
其中燕山期花岗岩与金、银、铜、铅、锌、钨、锡、铀、稀土等矿产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
区域内矿产较丰富,主要有岩盐、铅锌、铀、稀土、金、铜、钨、钼等。
2 矿区地质出露的地层较简单,有寒武系中统高滩群(∈2gt)、白垩系上统(K 2)和第四系(Q 4)。
2.1 寒武系中统高滩群(∈2gt)这套区域浅变质岩系,主要岩性有云母片岩、变余砂岩及少量的绢云母硅质板岩。
云母片岩与变余砂岩带互层出现。
在工作区各处所见云母片岩层理与片状构造均相对来说较清晰。
由于多与云母片岩互层出现,故大多数地段其层理均较清楚。
局部靠近构造处的变余砂岩表现有硅质偏高现象;绢云母硅质板岩呈褐黄色、灰绿色、浅灰白色,变余粉砂质—细砂质结构、板状构造,主要成分有硅质、绢云母、白云母、绿泥石及少量石英。
1 引言南岭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钨锡矿床集中分布区,早期探明的西华山钨矿、柿竹园钨铋钼锡矿床、黄沙萍铅锌多金属矿、宝山铜多金属矿、盘古山钨铋矿、大吉山钨、铌钽矿等大型矿床,在20 世纪末又有一系列重大发现,如探明的芙蓉超大型锡矿、淘洗坑钨锡矿、铜坑嶂钼矿、八仙脑钨锡多金属矿、荷花萍锡矿、园岭寨钼矿、银坑桥子坑金银矿等矿床,预示该区域内进一步找矿潜力的巨大。
南岭成矿带的第二找矿空间何在?许建祥等[1]提出了“五层楼+地下室”的找矿模型,杨明桂等[2]提出了“多位一体”的成矿模式,以同位素年代学为依据,从横向上和纵向上等2 个方面,分析了南岭成矿带中、东段的第二找矿空间,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南岭中、东段的矿床基本特征及其成矿年代学研究概况本文的南岭成矿带的中、东段地区包括湘南、赣南和粤北地区,是钨、锡矿床的集中分布区,主要矿化类型包括矽卡岩型(矽卡岩+云英岩复合型)、石英脉型(石英+云英岩复合型)、斑岩型等,最近又发现了石英脉+破碎带复合型。
钨锡矿化明显受成矿花岗岩和围岩的岩性控制,其中中生代的成矿花岗岩以富含钨锡组分为特征,并具有多阶段分异演化、多阶段侵位和多阶段成矿的特征[3-5]。
地层组分决定了矿床类型,当赋矿围岩为碳酸盐岩或富含钙质砂岩时,则形成矽卡岩型矿床;当赋矿围岩为长英质砂岩时,则形成外带型石英脉型[3];当赋矿围岩为泥质板岩或花岗岩时,则形成内带型石英脉型或石英脉+云英岩复合型。
近年来,在南岭成矿带内除发现南岭成矿带中、东段的第二找矿空间———来自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刘善宝1 陈毓川2 范世祥4 许建祥3 屈文俊5 应立娟1(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3.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江西南昌330001;4.江西省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江西赣州341000;5.国家地质测试中心,北京100037)提要:辉钼矿的Re-Os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南岭东段赣南地区的庵家滩钨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56 Ma,园岭寨钼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60 Ma。
第1篇一、工程背景寻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地处赣、粤、闽三省交界处,矿产资源丰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寻乌县作为矿产资源的重要产区,具有较高的矿产资源开发潜力。
为充分利用当地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特制定本探矿工程方案。
二、探矿目标1. 确定矿产资源类型及分布情况;2. 评估矿产资源储量及品质;3. 为后续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三、探矿区域及范围本次探矿工程范围为寻乌县境内,主要包括以下区域:1. 江西省寻乌县东江镇;2. 江西省寻乌县文峰镇;3. 江西省寻乌县丹溪乡。
四、探矿方法及技术1. 地质调查法通过对探矿区域进行地质调查,收集地质资料,分析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条件,为后续探矿工作提供依据。
2. 地球物理勘探法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电磁法、地震法、重力法等,对探矿区域进行探测,了解地下地质结构,确定矿产资源分布。
3. 地球化学勘探法通过采集土壤、岩石等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了解地下矿化信息,确定矿产资源分布。
4. 岩心钻探法在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的基础上,对矿产资源进行岩心钻探,获取地下矿产资源实物资料,确定矿产资源类型、品位及分布。
五、探矿工程步骤1. 前期准备(1)组建探矿团队,明确各成员职责;(2)收集相关地质资料,进行区域地质调查;(3)编制探矿工程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批。
2. 地球物理勘探(1)根据地质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2)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确保数据质量;(3)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矿产资源分布。
3. 地球化学勘探(1)采集土壤、岩石等样品;(2)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确定矿化信息;(3)结合地球物理勘探结果,确定矿产资源分布。
4. 岩心钻探(1)根据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结果,确定岩心钻探点位;(2)进行岩心钻探,获取地下矿产资源实物资料;(3)对岩心样品进行鉴定,确定矿产资源类型、品位及分布。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江西相山同富地区钼成矿地质特征陈健平,揭伟成,黄柔睿(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江西 鹰潭 335000)摘 要:相山外围加里东期花岗岩内发现石英脉型辉钼矿,受区内NW向构造及花岗斑岩控制,花岗斑岩侵入使加里东期岩体内钼活化迁移,为区内钼成矿提供能量。
关键词:加里东期;钼矿;石英脉;花岗斑岩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21-0087-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lybdenum mineralization in Xiangshan Tongfu area, Jiangxi ProvinceCHEN Jian-ping, JIE Wei-cheng, HUANG Rou-rui(Nuclear geology brigade of Jiangxi Geological Bureau,Yingtan 335000,China)Abstract: Quartz vein type molybdenite is found in Caledonian granite in the periphery of Xiangshan, which is controlled by NW trending structure and granite porphyry in the area. Granite porphyry intrusion activates and migrates molybdenum in Caledonian rock mass, providing energy for molybdenum mineralization in the area.Keywords: Caledonian; Molybdenum ore; Quartz vein; Granite porphyry笔者在相山地区工作多年,近年实施省基金项目时在相山西部外围同富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焦坪岩体)与花岗斑岩内发现石英脉型辉钼矿。
江西赣南白鹅矿区钨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分析罗仙华; 罗剑; 喻飞【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19【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白鹅矿区; 燕山期花岗岩; 石英脉型; 铜钨矿床; 成矿规律【作者】罗仙华; 罗剑; 喻飞【作者单位】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赣南白鹅位于江西省会昌县北西方向,直线距离约28公里,成矿区位处于盘古山~白鹅重要的钨铜矿成矿带上。
赣南白鹅一带的白鹅岩体内部及其周边,已发现较多的钨铜多金属矿床,如会昌县牛形坑钨铜矿、会昌县虎仔坑钨铜矿等,而近年来,通过地质勘查工作,该区又发现会昌县狮子钨铜矿,矿体分布于白鹅岩体内,靠近岩体与石炭系地层接触带附近,且铜钨矿化较好[1]。
目前,针对白鹅地区的研究工作主要为白鹅花岗岩的锆石特征和年龄(方贵聪等,0254-5357(2012)03-0559-08)、及段落式的矿床地质特征(漆富勇等2017年)等[3]。
但白鹅矿床内具体的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本文拟通过对白鹅地区的矿床成矿规律的分析研究,为白鹅岩体及周边下一步找矿提供一些思考。
1 成矿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1.1 成矿背景成矿区位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武夷山北东向构造带复合部位。
区内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强烈,构造活动、岩浆活动频繁,致使测区发育一系列褶皱、断裂、和推覆构造。
区域内地层出露主要为晚元古界~寒武系(Pt3X~∈)基底变质岩系,以紧密线型褶皱出露;盖层主要为泥盆系~石炭系(D~C)和侏罗系~白垩系(J~K)。
本区为铜、钨、锡矿集区,钨铜主要以石英脉型的钨铜矿床为主,锡主要以破碎蚀变岩型及斑岩型锡矿床为主,如牛形坑、盘古山、铁山垅,以上坪、庵前滩钨铜矿床及陶锡坝锡矿床等[2]。
1.2 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寒武纪、泥盆纪、石炭纪和第四系联圩组地层。
114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赣西南地区铜多金属矿矿产特征及成因类型探讨余仁焘(江西省地质局工程地质大队,江西 南昌 330000)摘 要:矿区在区域上位于华南褶皱系赣西南褶皱的中西部的大湖山-芙蓉山隆断束与兴国环状构造的撒开端内侧的复合部位。
岩浆活动频繁,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褶皱、断裂构造发育。
区域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知矿种有钨、锡、铜、钼、铅、锌等金属矿产和花岗岩、石灰岩等非金属矿产及热水资源资源丰富。
本文针对赣西南地区铜多金属矿点,通过总结铜多金属矿矿产成因类型、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关键词:矿床成因;地质中图分类号:P6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6-0114-3Discuss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types of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in the southwestern Jiangxi regionYU Ren-tao(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 of Jiangxi Bureau of Geology,Nanchang 330000,China)Abstract: The mining area is located in the composite area of the Dahushan Furongshan uplift fault bundle and the Xingguo circular structure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s of the South China fold system and the southwestern Jiangxi fold. Magmatic activity is frequent and influenced by multiple tectonic movements, resul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lds and fault structures. The region is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with known minerals including tungsten, tin, copper, molybdenum, lead, zinc and other metallic minerals, as well as non-metallic minerals such as granite and limestone, as well as abundant hot water resourc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occurrences in the southwestern Jiangxi region, and summarizes the genetic types, mineralization laws, and mineralization models of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s.Keywords: Deposit genesis; Geology收稿日期:2023-06作者简介:余仁焘,男,生于1988年,汉族,江西南昌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白石嶂钼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白石嶂钼矿区归属于环太平洋钼成矿带华南褶皱系钨-铜-钼成矿省,成矿于中生代燕山期。
本文通过对白石嶂钼矿矿体地质特征、矿化富集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查明矿体主要赋存在白岗岩中,具有网脉状构造,可分为薄脉型和细脉型,结合其地质背景及围岩蚀变等特征,认为白石嶂钼矿并非”受构造控制的中深成以高温热液为主的气化~高温热液矿床”,而应属于斑岩型钼矿。
在深入分析该矿床成因基础之上,结合该地区钼矿成矿地质特征,总结出本区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指出了该区外围下一步找矿方向。
标签:白石嶂钼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探讨1区域地质特征白石嶂矿区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镜内,矿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属构造—侵蚀、剥蚀地形,中低山丘陵区。
本区为归属于环太平洋钼成矿带华南褶皱系钨-铜-钼成矿省,成矿于中生代燕山期(150~160Ma±)[1~2],位于于华南后加里东准地台中的永梅上古台坳南部边缘,矿区则处于紫惠坳褶断束(三级构造单元)与永梅上古台坳交接处的北侧。
本区出露的地层简单,分别有前泥盆纪变质岩系的黑云母二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及云母石英片岩,上三叠—下侏罗统上段的泥质页岩、粉砂质页岩、粉砂岩互层,夹薄层石英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第四系的残坡积物和冲积物。
白石嶂矿区位于北西向杨塘断裂、过水滩断裂与北东向白石嶂断裂(F19)交汇处。
由于受白石嶂断裂构造的影响,使前泥盆系变质岩超覆于上三叠—下侏罗统岩层之上,并有燕山期岩浆沿着北西向断裂的次一级裂隙侵入。
根据构造特征以白石嶂断裂为界可分为两个构造层,矿区西北部即白石嶂断裂的上盘为前泥盆纪变质岩,为加里东运动前的基底构造层,其构造活动强烈,多期构造叠加,东南部即为白石嶂断裂的下盘为上三叠—下侏罗世岩层,属燕山运动构造层,其构造活动较弱,主要表现为北西向构造活动。
矿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有燕山期的白石嶂岩株、深部隐伏细粒花岗岩岩株以及一些细粒少斑状花岗岩、煌斑岩和辉绿岩岩脉等。
论江西省赣县樟水坑铜钨成矿条件陈彬;狄康康;李中民【摘要】江西省赣县樟水坑铜钨位于赣县县城135°方向50公里,属江西省赣县韩坊乡塘坑村行政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1′30″—115°12′15″,北纬25°30′00″—25°31′00″,该矿点为以铜为主、伴生钼钨的多金属矿点.因此,本次普查把铜作为主攻矿种,把钼、钨作为伴生有益矿产.【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2页(P144,146)【关键词】成矿条件;金属铜;勘查【作者】陈彬;狄康康;李中民【作者单位】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 , 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 , 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 , 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1 区域地质特征勘查区位于于山北北东向多金属成矿带与信丰-周田东西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韩坊复式岩体北缘(见区域地质图)。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和寒武系,组成本区的褶皱基底,并零星分布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
区域上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酸性侵入岩体,主要有奥陶纪、侏罗纪、白垩纪花岗岩。
以侏罗纪花岗岩分布较广,次为白垩纪和奥陶纪花岗岩,主要有马岭岩体、韩坊岩体等,它们多为复式岩体。
2 矿山地质构造该区位于北北东向于山构造带与信丰-周田东西向构造带复合部位,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
震旦系、寒武系构成本区褶皱基底,多形成紧密线形褶皱,轴向各处不一。
晚古生代地层多形成稍开阔的向斜。
侏罗系下统分布地带狭长,受于山构造带影响较大。
白垩系地层在断陷盆地中呈单斜构造。
区内主干断裂构造为于山构造带的组成部分-北北东向祁禄山断裂带和北东向塘村断裂带,它们由一条主干断裂和多条次级断裂组成。
本勘查区所处部位正是祁禄山断裂带与塘村断裂带复合部位。
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成矿条件与远景分析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地质学意义。
它具有特殊的成矿条件和形成机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条件和远景,本文将从地质、矿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地质条件分析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位于西北地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州东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属于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的重点矿产资源之一。
该矿集中分布在古生代的地层中,主要是下寒武统须家河组和晚古生代的早二叠世长兴岛组(T3c)和福贵岛组,分布范围较广,形成了多个繁盛的矿集区。
根据地质条件分析,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条件主要包括:(1)深源岩浆的储存空间与供给;(2)地壳构造和断裂构造的影响;(3)富集稀土和燕山期造山作用的影响;(4)富矿化流体的注入。
二、矿物学特征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的矿物学特征主要表现在:(1)矿石主要含铜和钼,铜为黄铜矿、黄铁矿和闪锌矿,钼为辉钼矿、菱钼矿和莫里酸钼,而黄铜矿和闪锌矿的含量相对较低;(2)矿石具有明显的斑状、脉状和网状分布,与斑岩的空隙、脆性断裂等有关;(3)矿石颗粒细小,常与黏土矿物、绿泥石和伊利石等混合存在。
三、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发现:(1)富集稀土元素,Eur/Euh值明显高于1,其中轻稀土元素富集明显,而重稀土元素相对较低;(2)大量富集Na、K、Rb、Ba、Pb等元素,Au、Ag、As等微量元素也有富集;(3)SO4-S富集,同时NO3-N、NO2-N、NH3-N、HCO3等元素也富集。
四、地球物理特征地球物理勘探是确定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区域地下结构和成矿条件的重要手段。
通过重力、磁力、电性、地震等方法,对该区域进行了多次勘探。
结果显示,该区域地壳的物理特征表现出明显的不连续性,存在多个莫霍面和不同类型的断层、岩石体。
第81卷 第7期2007年7月 地 质 学 报 AC TA GEOLO GICA SIN ICA Vol.81 No.7J uly 2007注: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56160322)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07204206;改回日期:2007205208;责任编辑:郝梓国。
作者简介:丰成友,男,1971年生。
博士,副研究员,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通讯地址,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Email :fengchy @ 。
赣南天门山—红桃岭钨锡矿田成岩成矿时代精细测定及其地质意义丰成友1),许建祥2),曾载淋2),张德全1),屈文俊3),佘宏全1),李进文1),李大新1),杜安道3),董英君1)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江西省地勘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赣州,341000;3)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内容提要:素有“世界钨都”美誉的赣南产有密集的与花岗岩类侵入体密切相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然而,目前对钨锡成矿和花岗岩成岩年龄还缺乏很好的约束。
本文以天门山2红桃岭钨锡矿田为对象,在详细的矿田地质调查和典型矿床解剖基础之上,采用高精度测年技术开展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利用锆石SHRIMP U 2Pb 法,分别获得天门山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和红桃岭黑云母花岗岩体成岩年龄分别为151.8±2.9Ma (n =14,MSWD =1.3)和151.4±3.1Ma (n =11,MSWD =0.34);利用辉钼矿Re 2Os 等时线法,分别获得牛岭内带石英脉型和樟斗外带石英脉型钨矿成矿年龄分别为154.9±4.1~154.6±9.7Ma 和149.1±7.1Ma (n =6,MSWD =1.3)。
可见,本区钨矿床成矿和与之有密切成因关系的花岗岩成岩年龄限定在晚侏罗世,对应于区域华南中生代第二次大规模成矿作用,钨成矿与花岗岩成岩基本不存在时差。
南武夷地区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本文通过对南武夷地区葛廷坑、铜坑嶂、园岭寨等典型钼矿床的分析,系统的总结区内钼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为下一阶段本区域的钼矿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武夷山;钼矿;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目前,在武夷山成矿带陆续发现了一批以钼为主的矿床,如葛廷坑、园岭寨、铜坑嶂等,为赣南地区的找矿工作打开了新局面,提供了新思路,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但对于区内钼矿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本文在典型矿床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的总结了区内钼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为下一阶段该区的钼矿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1 区域地质特征区域大地构造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滨西太平洋板块消减带内侧华夏板块东南造山带中,横跨罗霄褶皱带南部和武夷褶皱带西部,属于东西向南岭与北北东向武夷山两大成矿带的复合交汇位置。
区域内地层分布广泛,自中元古界至第四系发育比较齐全,主要含矿地层为青白口系、石炭系-二叠系及侏罗系地层。
构造复杂,以东西向、北北东向构造为主,叠加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构造,表现为一系列深大断裂和被其切割的地块构成规模宏大的东西向、北北东向隆褶带与断陷带呈网格状分布。
岩浆岩发育,岩体众多,包括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喜山五个旋回,以燕山期的规模最大,阶段性最明显,并以中一晚元古代海底火山喷发及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矿床资源丰富,以钨、锡、钼、稀土为代表,是我国重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矿产基地。
2 矿床地质特征表1列出了华南地区武夷西坡几个典型钼矿床(永平十字头、熊家山、金竹坪、铜坑嶂、园岭寨、葛廷坑)的矿床地质特征,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2.1 构造构造交汇部位为有利成矿空间。
从区域构造格架和钼矿床的分布来看,呈现出“北东成带、东西成行、交汇成矿”的特征,深大构造控制着矿集区的分布,次级构造控制着矿田的展布,而低次级构造控制着矿体的产出。
江西省寻乌县铜坑嶂矿区钼铜锡矿详查地质报告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二○○八年三月江西省寻乌县铜坑嶂矿区钼铜锡矿普查地质报告(2005.3--2008.2)报告编写单位: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项目负责人:徐敏林刘翠辉(副)项目组成人员:邓茂春刘俊生刘翠辉陈小勇李江东黄建刘江临肖哲佑张庆林刘孔隆罗仙华邹庆轩报告编写人:刘翠辉刘俊生张庆林赖志坚罗仙华黄建刘江临肖哲佑邹庆轩大队长:朱祥培总工程师:报告提交单位: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法人代表:朱祥培提交报告时间:2008年3月正文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1)第二节矿区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和经济概况 (1)第三节矿权登记情况 (2)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2)第五节本次工作概况及取得成果 (3)第二章区域地质特征 (4)第一节地质概况 (4)第二节物化探异常及遥感特征 (9)第三章矿区地质 (12)第一节地层 (12)第二节构造 (13)第三节岩浆岩 (14)第四节围岩蚀变 (15)第四章矿床地质 (16)第一节矿体特征 (16)第二节矿石质量 (21)第三节矿石类型 (22)第四节矿体围岩及夹石 (22)第五节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23)第五章矿石选和加工技术性能 (24)第一节试验样品的采取 (24)第二节选矿试验 (24)第三节选矿试验结论及评述 (27)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8)第一节水文地质 (28)第二节工程地质 (33)第三节环境地质 (35)第四节综述 (36)第七章勘查技术方法及质量评述 (36)第一节勘查类型、勘查工程间距及勘查方法的确定 (36)第二节地质测量工作 (37)第三节探矿工程 (38)第四节地形测量及工程测量 (40)第六节样品的采集、加工及分析测试 (43)第七节地质资料编录及综合整理工作 (45)第八章资源量估算 (45)第二节资源量估算范围及对象 (45)第二节工业指标 (45)第三节资源量估算方法 (46)第四节资源量估算主要参数的确定 (46)第五节资源量类型的确定及块段的圈定原则 (48)第六节资源量估算结果 (49)第七节资源量估算的说明 (49)第九章矿床开发经济可行性研究 (50)第一节资源形势分析 (50)第二节矿床地质评价 (51)第三节矿床开发外部条件 (51)第四节矿床经济利用价值估算分析 (52)第十章结语 (60)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寻乌县铜坑嶂钼铜锡矿区地形地质图 1:100002 1 寻乌县铜坑嶂钼铜锡矿区地形地质图 1:20003 2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9号勘探线剖面图 1:10004 2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5号勘探线剖面图 1:10005 2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3号勘探线剖面图 1:10006 2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1号勘探线剖面图 1:10007 2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2号勘探线剖面图 1:10008 2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6号勘探线剖面图 1:10009 2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8号勘探线剖面图 1:100010 2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10号勘探线剖面图 1:100011 2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0、4号勘探线剖面图 1:100012 2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104号勘探线剖面图 1:100013 2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100号勘探线剖面图 1:100014 3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Mo1、Mo1-1、Mo2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1:200015 3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Mo3、Mo4、Mo盲3、Mo盲5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1:200016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槽探素描图(1) 1:20017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槽探素描图(2) 1:20018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槽探素描图(3) 1:20019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槽探素描图(4) 1:20020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570米中段平面图 1:100021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540米中段平面图 1:100022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510米中段平面图 1:100023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ZK301柱状图 1:20024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ZK302柱状图 1:20025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ZK303柱状图 1:20026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CK4柱状图 1:20027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ZK101柱状图 1:20028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ZK201柱状图 1:20029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ZK202柱状图 1:20030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ZK601柱状图 1:20031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ZK802柱状图 1:20032 4 铜坑嶂钼铜锡矿区ZK1001柱状图 1:200附表目录附表1 寻乌县铜坑嶂矿区工程测量成果表附表2 寻乌县铜坑嶂矿区基本分析样品结果登记表附表3 寻乌县铜坑嶂矿区单工程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附表4 寻乌县铜坑嶂矿区块段矿体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附表5 寻乌县铜坑嶂矿区10条主要钼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表附表6-1 寻乌县铜坑嶂矿区41条其余钼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表附表6-2 寻乌县铜坑嶂矿区7条铜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表附表6-3 寻乌县铜坑嶂矿区5条锡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表附表7 寻乌县铜坑嶂矿区资源储量总表附表8 寻乌县铜坑嶂矿区小体重测试结果表附表9 寻乌县铜坑嶂矿区基本分析质量统计一览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目的与任务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拥有“江西省寻乌县铜坑嶂矿区钼铜锡多金属矿普查评价”探矿权,自2005年起,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开始投入勘查资金,开展整个铜坑嶂矿区的地质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