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 (3)

(一)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3)

(二)、湖南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7)

三、湖南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出口问题分析 (10)

(一)主观因素 (10)

(二)客观因素 (10)

四、湖南农产品对外贸易出口问题的解决对策 (11)

(一)优化产业链条,减少额外损耗 (11)

(二)完善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 (12)

(三)建立快捷信息网,及时把握相关信息 (13)

(四)由政府引导,创造大品牌产品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5)

湖南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蒋思瑶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优势。在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化交流频繁的今天,湖南的农产品也走向了世界。但由于湖南省内各个农产品企业的分散化,小规模化,产业结构紊乱,农产品出口质量不高等等原因,造成湖南省的农产品的出口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进行对比解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对湖南省农产品的发展方向和提高出口,增强国际竞争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对策

Hunan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Jiang Siyao

(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As a big agricultural province, Hunan province has a very rich resources and good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In the high-spe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exchange frequent today, Hun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lso towards the world. But because of variou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unan provinc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nterprises, small scales, disorder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is not high, and so on reasons, causes of Hunan province's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t a disadvantage.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comparing analysis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of Hunan provinc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ncrease the export of Hunan provinc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s; th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从古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农业始终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现如今,在产业国际化的今天,我国俨然成为了农产品出口强国。素有“鱼米之乡”的湖南省在对外农产品出口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好,气候适宜,非常适合种植各种农产品,同时本土农产品品种十分丰富,农产品产量基数也非常之大。虽然,湖南农产品在全国农产品生产方面,扮演着重量级的角色,但是湖南农产品对外贸易量与本土的生产量却十分不相称。在2010至2012年间,我省农产品出口总值在全国排名始终排在第27位[1],基本没有什么大的跳动。但观黑龙江,已从2010年的26位,前进到2012年的23位。虽然,排名不能代表什么,但是这表明这黑龙江省找到了某些属于自己前进的道路。而湖南省的始终“原地不动”这一现象也足够引起国家和湖南省政府对农产品对外贸易出口存在的问题的高度重视。

一、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

(一)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随着国际化的交流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频繁。自1995年到2005年,湖南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025.3万美元增长到44849.4万美元[2]。相当于增长了2.35倍(如表1)。而自2003年到2008年,湖南省的农产品出口额由18769万美元到42200万美元,相当于增长了2.25倍,每年的平均增长超过了20.8%(由湖南商务厅资料整理所得)。从2010年到2011年,湖南省出口货物额度基本成上升趋势(除2011年对非洲的出口)。具体情况如表2:

表1 1995-2005年湖南省农产品贸易总额以及生产总值

年份

湖南省农产品进湖南省农产品生出口贸易总额(万美元)产总值(亿元)

1995 19025.3 1046.97 1996 18916.2 1226.32 1997 19712.5 1322.26 1998 16258.7 1232.8 1999 16394.9 1173.3 2000 22544.5 1221.7 2001 23971.3 1283.1 2002 26247.1 1319.9 2003 33614.8 1453 2004 48017.4 1913.3

2005 44849.4 2056.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湖南省统计年鉴》1995-2005年整理所得

表2 湖南省出口货物产销国别(地区)表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由长沙海关数据整理所得

由上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湖南省对外贸易出口主要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在2009年到2010年间,湖南省对外贸易出口大幅度上升,亚洲增产幅度为47.1%,欧洲为39.4%,北美洲为38.6%[3]。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拉丁美洲达到了103.5%,对大洋洲的贸易出口增幅也超过了上一年的一半,同比增长了69.4%[4]。在2010年到2011年,这两年内,湖南省的对外贸易出口保持平稳,除了对亚洲和拉丁美洲继续保持着较大的涨幅以外,北美洲小有涨幅,其他有去年为持平状态。同时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2009年到2011年间,湖南省对国际间的各大联盟组织都有较大的出口[5]。其中,对外出口最大的为APEC ,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我国是1991年正式进入APEC 。APEC 中主要的成员有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等。

表3 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货物产销国别(地区)表 单位:万美元,%

产 终 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至11月)

产 终 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美元值

同比 美元值 同比 美元值 同比 亚洲 435143

47.1 588061 35.1 632992 21.3 非洲 49147

14.5 45460 -7.5 59535 49.5 欧洲 142101

39.4 150784 6.1 137268 -1.5 拉丁美洲 51510

103.5 69346 34.6 69687 14.8 北美洲 104807

38.6 122446 16.8 120923 9.0 大洋洲 12621

69.4 13360 5.9 17781 47.7 APEC 467417

52.7 598975 28.1 657268 24.1 东盟 89302

45.9 125648 40.7 154326 41.4 北美自由

贸易区

110334 40.5 127701 15.7 127639 10.2

美元值同比美元值同比美元值同比合计795,630 44.9 989,747 24.4 1,038,185 17.3

日本48,007 40.9 58,169 21.2 41,554 -21.1

澳大利亚10,430 65.8 11,721 12.4 15,921 51.7

中国香港104,563 55.8 152,036 45.4 217,722 69.2

德国24,686 55.8 25,044 1.4 22,336 -4.0

美国84,857 35.6 100,692 18.7 100,368 10.1

韩国66,659 53.6 84,715 27.1 58,679 -25.6

南非5,288 34.8 6,437 21.7 10,239 69.7

印度34,465 17.5 46,542 35.0 30,659 -28.7

加拿大19,950 53.1 21,754 9.0 20,554 3.7

巴西15,818 106.2 27,941 76.6 24,436 -4.9

秘鲁3,054 108.1 3,217 5.3 3,741 29.9

台湾省12,656 72.9 16,785 32.6 14,940 4.0 印度尼西亚19,453 68.1 27,453 41.1 28,430 15.9

马来西亚12,773 45.9 30,501 138.8 61,213 165.4

荷兰26,289 36.0 27,323 4.0 19,975 -19.8

意大利12,698 44.6 14,816 16.7 13,425 -4.3 资料来源:由长沙海关数据整理所得

表3,是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货物产销国别(地区)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10年到2012年,湖南省农产品对外出口货物呈上升趋势,总的出口量和出口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在不断的上涨。在出口的农产品中,最大的出口地区为中国香港,出口总值额达104,563万美元,占湖南省农产品对外出口总金额达到1/8,同比增长也达到了55.8%。表明我省的有很大一部分的农产品其实是中国国土内销的。在接下来的2年内,湖南省的农产品对香港的出口额依旧在增大,到2012年依然达到了217,722万美元的出口额,而且同比增长为69.2%。这些数据表明了,香港对农产品的需求量相当大,在今后香港也依旧会是湖南省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地区。湖南对外出口贸易第二大的是美国,总的需求额在2010年就达到了84,857万美元,2012年的11月达到了100,368万美元,同比增长10.1%。虽然,对美国的出口总额比较到,但是可以预见,湖南省的农产品对美国的出口暂时达到了一个稳定期,增幅将不会太快[6]。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2011年的1月到11月出口资金总额,在2012年1月到11月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日本、德国、韩国、印度、巴西、荷兰以及

意大利。其中负增长,同比最大是印度28.7%,负增长资金额最大的是韩国,达到26,036万美元[7]。

综合表3与表2不难看出,湖南省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地区以亚洲为主,2010年其占有率到60.97%,这个比例仍在上涨。其中在亚洲,湖南农产品出口量最大的为中国香港,其次是韩国及日本。另外,相对于各个经济组织来说,湖南省农产品出口额最大的为APEC ,2010年其占有率为67.7%以上,仍有上涨趋势[8]。

湖南省是我国中部六省之一。在2012年(至11月),湖南省农产品的进出口额为第五名,其出口也是为第五名。如表四:

表4 2012年(至11月)中部六省农产品对外进出口报表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由湖南省商务厅数据整理所得

从表4可以看出,湖南省农产品出口同比上了17.3237%。表明,湖南省仍处于农产品出口上涨趋势。但是涨幅较安徽和河南来说,上涨幅度明显偏小。从表中可以知道,湖南省的进出口贸易仍处于贸易顺差中。而且,同比上一年,进口额下降。

2012年全年农业总体经济形势运行较好。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0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440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比上年实际增长11.5%。 农业经济总量稳定增长。2012年,湖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04.1亿元,增长3.0%。其中:农业产值2651.7亿元,增长1.2%;林业产值260亿元,增长5.0%;牧业产值1488.6亿元,增长4.7%;渔业产值279.9亿元,增长5.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04.2亿元,增长3.0%。

虽然湖南省从2010年到2012年(至11月)每年的涨幅有所下降,但是在湖南省内仍旧可以看到部分城市的爆发性的增长。

省市 进出口合计

出口 进口 美元值

(亿)

美元值(同比) 美元值(亿) 美元值(同比) 美元值(亿) 美元值(同比) 合计

1,727.26 18.7087 1,072.35 30.1881 654.9095 3.7321 山西

130.7462 -1.0508 58.2331 20.1096 72.5131 -13.3151 安徽

362.0978 28.3903 248.9149 62.3403 113.1829 -12.0567 江西

294.9233 5.5859 219.5018 15.6318 75.4215 -15.723 河南

463.1981 62.8165 265.8824 58.2541 197.3157 69.3972 湖北

291.4932 -4.7109 176.0006 0.254 115.4927 -11.3976 湖南 184.8021 7.9692 103.8185 17.3237 80.9837 -2.0434

在整个湖南省内,长沙占出口贸易的分量最重。从2010年到2012年(11月),长沙的出口额分别为795630万美元,989747万美元,1038185万美元,占湖南省出口贸易额的比重分别为44.64%,41.26%,39.94%。同比增长率为44.9% ,24.4%,17.3%。可预见,在未来,长沙出口总额在湖南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将会逐渐减小。在2010年和2011年,株洲是最具有爆发力的城市。在连续两年间的出口总值都翻了一番,分别达到了156.0 %,151.7%。即使在2012年,株洲仍然保持有同比30.7%的增长率。湖南省内城市最具有出口发展潜力的是娄底市,从2010年到2012年始终保持有较高的增长率,而且仍有增高的趋势。

总的来看,湖南省总的出口额仍然在不断增加。主要的贸易出口地区仍然为亚洲地区。在亚洲以对中国香港的出口贸易为主,其次四韩国和日本。在国际经济类组织或联盟中,对APEC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占据很大的比例,并且出口额还在逐渐增加。湖南省内的大部分城市从2011年到2012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状态。但不难发现,有部分省市出口力度薄弱,同比增长率呈负的状态。同时,也可以看到另一部城市,如株洲等,处于出口贸易大幅度上涨中。

(二)、湖南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想要对农产品进行出口,首先就必须要了解国际市场,拥有各个地区的农产品需求信息,尽量能够做出口即被销售或者收购。然后,本身必须有一定的的农产品供应,确保农产品的产物连不被阻断;同时,农产品的质量必须要过关,能过通过海关的检测。其次,出口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能获取更高的利润;创造自己的品牌才能让消费者记住;拥有一个好的产业结构才能让出口企业,做大做久[9]。

1、信息网络结构不完善,电子商务推进力度不够

早在2007年,中央的一号就明确提出了“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又快又好的发展”的任务。近年来,湖南省有关部门为打造信息化的湖南农业出口贸易做出了不少努力,各个农产品类企业也在为实现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奋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努力。

目前,湖南省的农业标准体系建立还不够完善。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企业化的基础。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发展湖南省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是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规模化、企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7]。由于湖南省内缺少专门为农业出口提供信息服务的商业性系统,农产品企业本身的农业出口信息都采取保密措施,以至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不能形成一个互利共赢的信息网络,堵塞了彼此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对于农产品出口的个体经营户,在企业和农产品供应个体户之间进行交流接触的机会是有限的。对于很多的农产品个体户来说,他们不懂网络,对市场上农产品的需求信息不甚明了,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做不

到提前预防[10]。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表4中知道,在湖南省内相对比较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其对外出口贸易相应的也多很多。本身的经济区域和交通便利确实是一个重大因素。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经济相对较弱的地方,更偏向于山野之中,如湘西自治区,张家界等等。湘西的凤凰是有名的旅游胜地,也是盛产猕猴桃的重点区域。但是其地处偏远,相对市中心长沙有近5个小时的车程,而且湘西市区较小,居民居住比较偏散,本地农民的农产品基本是处于内销状态。因为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老年的不懂现代的网络商务电子,年轻的又不重视农业。导致基本的农民农产品得不到很好的对外销售,更不要说出口面向国际。就是湘西本地有个别比较有名的猕猴桃产品加工产业,但是毕竟无论是在资金还是在规模,其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更何况要想让一个企业全心全意的去带动其他企业和自己来竞争,只怕在没有政府的作用下也是难以实现的[11]。

2、农产品供应链繁杂

湖南省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来源于企业下乡去进行收集采购或者由供应者主动进行采购并运输到企业进行检验,做好出口准备。

农产品个体户相对是比较分散的,一般是以村为单位。当下,以个人承包的大型个体户正在增加,吸引了企业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导致以村为单位的农产品个体户的农产品最后滞销,造成了浪费。

在湖南省的农产品出口中,农产品供应的个体户占具的比例比较小。它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企业和个体户的接触交流缺乏机会;其次,一般的个体户农产品供应者所居的地理位置不是太好,增加了运输的难度,这完全抵消了个体户农产品价格比较低的吸引力;最后,个体户一般比较分散,农产品不容易集中,而且具有不确定性,这对于农产品出口的企业来说是不利的。

比较大型的农产品供应者,拥有比较多的选择,价格方面要比个体户要略高。很多企业为了节省运输费用,形成竞争,争夺农产品的采购权,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这对于企业来说,又是一个额外开资。

由于湖南省农产品本身的物流供给主体规模小,实力不强,运销保鲜技术落后等多方面的问题。所以湖南省的农产品物流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相当的大,据估计,在物流方面的损失就几乎达到了30%[12]。

3、出口农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大品牌缺乏

2009年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了4.8万家,年销售收入2560多亿元。加工的主要农产品为水稻、生猪、水产、蔬菜、茶叶、烟叶、油料、楠竹等。湖南省的农产品加工已经初步形成规模,走向精加工。但是由于农产品加工

业的入门门槛比较低,出现了低水平的农产品加工业重复建设问题。

湖南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值超过十亿的龙头企业只有14家,各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平均产值只有20多万。湖南省内虽然有比较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如粮食加工行业的金健米业,植物油加工行业的金浩茶油等等。但是他们的知名度仅限国内,在国外的名气却不高。在一般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里,加工设备简陋,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人工劳动力方式[13]。企业缺少创造力,缺乏创新意识。企图以低质量,高数量的方式去谋取利润。在大风险、大投入、低回收的农产品加工业,小规模的企业如果不谋取新的出路似乎并不是很容易生存下来。

目前,在湖南省内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比较低,其占有率只有20%,跟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大约要低上10%,而且,在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里,基本上只是进行简单初加工的生产,精深加工利用率比较低。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较低,目前只有0.7:1,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值差距更远。对湖南省内的企业进行观察,我们会发现但大部分农产品是在中小企业生产,因此企业自身的积累开发能力有限,一般的加工技术落后,生产设备,商品的质量达不到最优选择,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生命周期短。部分企业能够进行后备支援的能力薄弱,取得更好的企业的管理水平很难,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不够强硬,要想继续生存下去还将面临无数次的考验[14]。

4、产业化经营机制不完善

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和主要带动者,其在农村产业的发展,对普及农业优势产业区建设,种苗繁育,组织等的程度密切相关,一定要考虑发展,并且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但有些地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规划并不科学,缺乏系统的经验和经营模式,不能够形成一站式的管理模式,能够独立完成采集、生产、加工集一身的农产品加工业企业产业化。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些地方只抓农业,忽视了工业化,并没有应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发展农业,很少统筹考虑依靠加工来进行产品的增值,所以导致生产和销售之间断链。一些苗木繁育链接的推广,农业科研部门根据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和引进优质苗木的需求,虽然每年推出许多农业新品种,但品种多,杂,过不了生产的质量要求这一关,导致好的和坏的混杂,整体农产品质量不高,难以适应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缺少“小生产”和“大市场”的连接通道,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基本处于“没有任何连接或者连接不紧”的游离条件下,农民的利益机制保障部够完善,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的形式不严格。

三、湖南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出口问题分析

(一)主观因素

1、思想认识不高。农产品对外出口是在当今农产品国际化新时期,为了能打开国际市场,更好的进行农产品对外贸易出口形势下发展起来,对于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实现农民就业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一些地方的领导同志没有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狭隘地认为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出口不如发展工业和房地产开发业,片面强调财税贡献,不重视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不切实际地追求矿产能源开发、新型制造业发展等,却将极具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搁置一边,疏于指导、过问不多,加快农产品对外贸易出口发展难以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2、农业产业结构紊乱。湖南省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农业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矛盾;湖南农业生产规模仍然反映着“小、散、少”现象,专业模式,合作模式发展缓慢;政府财政支出对农业投入有限,而且很不稳定,不能很好的引导农业长效增长;湖南省的农业科技现代程度有限,科技知识不能很好的对农业生产者进行普及等等。这些因素都是湖南省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9]。

3、法令政策不完善,影响国际竞争力。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采用“农业补贴工业”的政策方针,对农业方面缺乏重视,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影响着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为了社会的稳定,我国开始重视农业这一个国家的最基本产业。目前,我国实行对农业进行间接补贴的的方式。另外,政府对农业的科技培训扶植力度比较弱,在政府服务的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很少,致使农业人力资本缺乏。在2004年,政府开始调整政策,以工业反哺农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执行力度强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国际间的竞争。

(二)客观因素

1、技术壁垒、绿色壁垒。近年来,国内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出口形象,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也受到了重大的损失。从开始的“三鹿事件”,已经给国内食品敲响警钟。紧随的“瘦肉精事件”、“牛肉膏事件”又将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向浪口。

国外为了保护本国企业,通过制定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等方式来提高对进口商品的要求而限制商品的进口,也可以表现为提高进口商品的晨报价,从而提高其在东道国的价格[10]。随着对外出口贸易的农产品的质量的提升,国外为了进一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目的,采取了新的限制措施。传统的关税、配额等农产品贸易保护措施被逐步消减,二各种复杂苛刻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和质量

认证制度以及名目繁多的进出口商品包装、标志、核对卫生环保等要求,形成了更为隐蔽、更为难应付的绿色壁垒[11]。

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地区是湖南省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所以从近几年来对我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出口中遭到绿色壁垒的阻碍,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有用的东西。

我国频繁遭受国外绿色壁垒的阻碍,无论是农产品原料型的蔬菜、水果等等,还是经过企业加工的各种农产品类的罐头。从上面的表格,可以从中发现某些问题。首先,国际上的绿色壁垒范围已经有相当程度上的扩大,从以前的农产品外表要求已经发展到内外质量必须达标,而且一旦有部分产品在检查的时候达不到标准就会导致整个农产品遭到淘汰封杀。其次,绿色壁垒具有很强的效尤性,一旦某国出现了新的绿色要求,其他国家也会纷纷效仿。再者,有些国家为了对本地企业的保护会出现多重标准,这对湖南省的农产品出口也是相当不利的。

2、反倾销体系。自1980年以来,国外就开始了对我国实行反倾销防御体系。当时主要涉及食品土畜行业。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农产品产业做为一国的根本产业的重要地位,贸易保护主义悄然兴起。近几年,美欧等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各国都想通过扩大出口来国内的经济问题,同时,又要对本国农产品市场进行保护。于是,反倾销防御体系受到了各国的青睐,而各国内经营日益恶化的部分产业也期望通过反倾销申请,将别国的产品挤出本国市场。

四、湖南农产品对外贸易出口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优化产业链条,减少额外损耗

我们当前的农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集中在分析现有农业供应链模型和改进。然而,供应在链管理领域的农业产业化系统的使用方面依旧很弱。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之间的伙伴关系,在农业供应链模型中,应注意当地条件,并促进下游供应主链实现双赢,和谐发展。中国农业供应链呈现这样的特点:市场参与者:(1)农业生产相对分散的农民生产主要是分权管理,市场意识,和缺乏有效的供求信息;(2)缺乏核心力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组织困难;(3)物流产业发展的滞后严重基础设施不足。道路、通讯不畅,物流加剧不平滑,低水平(4)供应链集成。因此,农业分配制度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物流实践的发展,但农业研究的物流和配送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少有文献对农业物流做一个特殊的深入研究。应该建立一个新的集成供应链和营销和分销系统,实现农产品流通网络,这样我们的农产品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与此同时,农业供应链效益和合理的分配机制是值得关注的研究热点。作为供应链合作伙伴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任何合作伙伴没有其他合作伙伴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最大

化自己的利益是最强大的引擎合作伙伴。因此,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合理分配收入的关键是成功的农业供应链的建设和运营。农业供应链道德风险问题也是中国农业供应链研究值得研究的关注。总的来说,中国的农业供应链管理体系应注意的支持组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发展农业供应链物流系统。

总的来说。首先,在运输方面要加强道路运输通道建设,形成一个快捷通道。其次,建立合作组织,成立储存仓库,能够将分散的农产品进行集中,并能将大量的农产品储藏起来以备需要时马上就有。再次,加强信息基础建设,完善配送机制,能够及时的得到农产品需求信息,并且能够快速的进行货物运输。最后,推广物流科技,首要的是农产品冷冻保鲜技术,能够确保农产品到达国外是还处于新鲜状态,以免带来损失。

(二)完善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

熟话说科技兴农,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科技兴菜,一是要充实技术队伍,健全科技服务体系,组建专家队伍。重点农产品生产区域应设立农产品技术推广站,配备技术人员,发挥技术创新、技术指导和参谋作用。加强对农产品的技术培训,提高农产品相关水平。二是要继续加大设施农产品技术的推广,重点推广“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三是要重视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尤其要尽快筛选出适合湖南的拳头品种,形成地方特色。四是加大农产品的贮藏保鲜研究,改进优化贮藏设施,延长贮藏保鲜期,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实现市场均衡供应。五是适应市场,增加农产品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立足于反季节农产品生产,在品种多样化上做文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

增强处理和转换功能,提高工业化的水平。加强对农产品的处理和转换,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产品的增值。在现阶段,采后处理和加工转化一直是湖南蔬菜产业的薄弱环节,因采后处理跟不上,全省鲜果类农产品综合损耗率高达20%,损失严重。因为处理和转换的量少,加工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农产品鲜果类产业综合效益流失巨大。应积极组织有关科研、管理、生产部门联合攻关,尽快开发和推广蔬菜采后处理技术,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蔬菜加工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产品产品增值、加工增效,提高农产品产业的经济效益。要根据市场需要,制定出主要农产品产品质量标准,研制采后处理措施及相应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开展加工、运销技术研究。通过研究与开发,提高产品加工和贮运质量,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15]。

合理布局,促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突破“小”的生产模式,促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点、统一规划、区域分配”的原则建设的专业生产基地。国家根据当地资源,确定他们的物种和专业骨干城镇,并逐渐形成一个

村,一个产品、一个行业,一个新的模式的大规模行动。进一步建立一个高度的集约化和适度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在市场经济里,没有农产品产业规模就缺乏相关的竞争,根据市场研究利用区域气候的优势建立一个高标准,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将分散的连续种植栽培、集约化经营,促进生产规模,提高种植效率,改变传统农业运作方式,依靠科技技术进行模式转变,以市场为引导,发展产业的循环经济,使农业发展与本身的优势相结合,进行产业化生产,完善产业结构。

在完善企业的结构的同时,要加大企业技术改革力度,对有能力有想的人才进行着力培养,鼓励企业内部人员提出创新构想。还要引进应用新技艺、新设备,提高企业的深加工档次,增强产品的附加值,走出高消耗,低利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迈向高质量,高利润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只有加强了自身的农产品质量,才能跨越国外的技术壁垒,只有循环经济的绿色产品才能不受绿色壁垒的阻碍。

(三)建立快捷信息网,及时把握相关信息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高质量的商标品牌,是一种有效的产品进入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方式。发展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积极开展“品牌兴企、质量兴农”活动,采取适当奖励措施,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省级名牌商标,通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促使农产品产业更大更强。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国际队湖南农产品的认识度。积极利用新闻发布会,农业博览会和电视广告,电台,报纸和其他媒体的形式进行促销获活动,增加特别版的湖南农产品板块,增加市场份额。重点培育湖南农产品品牌,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依靠品牌进入市场,依靠品牌和提高效率。品牌,业务规模,品牌的良性互动和蔬菜业务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和提高市场的运作。桥连接产品制造和销售市场。实现集成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第一,有形和无形的结合市场按照硬件和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开发农产品市场的系统规划、合理布局、分类建设。在有效的监管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同时,建立县乡和起源分销市场,促进产品销售、分级、包装和运输。第二,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中央和区域市场关联性,加强与主要城市之间的关系,建立全国销售渠道融合市场,在市场

中发挥核心作用和主导作用,扩大市场覆盖面。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发展国际化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道路。第三,蔬菜和蔬菜产业联盟的形成专业协会、国外市场开发,建立一个坚实可靠的营销网络,内部组织生产、融资、协调关系和规范的行为。逐渐形成生产、分销和销售集团的操作,做生产有序、快速、高效、互利的农产品生产趋势。第四,建立信息网络,功能全面,有效的信息传递服务提供及时的生产、营销、供应信息,帮助指导每个蔬菜批发市场价格的发展;研究销售趋

势和执行主要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预测,指导国家的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提供科学信息生产的所有方面,加工,销售,等等,和专家系统的建立提供快速、准确的科学信息服务[16]。

与时俱进,建立辐射广,信息全,处理快的信息网络部门。农村的分散的个体农产品供应户,了解并记录有关信息,可以通过村干部等方式间接的实时信息。与大型的农产品供应者时时保持信息交流,时刻把握农产品信息,能第一时间作出相关决策。对于大型农产品出口企业,可以在国外各媒体网上成了一个网上户口,让国外的感兴趣的人能够了解自己的农产品信息,增加潜在客户。同时,还可以对国外农产品信息进行收集,来确定自己的出口方针。

(四)由政府引导,创造大品牌产品

加强龙头企业发展和改善工业管理的水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不仅对农产品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具有广泛的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强加工农产品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领导、增值加工、转换和提高其能力来促进生产的发展。第一,进一步优化条件。改善农产品加工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改善农产品加工“小、分散、粗糙”,通过并购、联合或重组,龙头企业,提高现有农产品竞争力,我们应该重点突破处理、保护、储运的薄弱环节,促进生产、加工、保存、同步发展的储存和运输。第二个是组合或联合企业的道路,努力提高发展水平和处理能力,创建知名品牌,打破自己的约束

在技术、人员、资金、市场、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突破。第三,支持国家投资,而生产的流动性、贷款支持。第四,鼓励企业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的股票和其他形式的组织任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到现场接受培训以提高质量。第五,加强品牌意识,产品优势向品牌优势、品牌优势、出口优势。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培育和种植一些领先的营销公司和营销团队。

政府掌握着市场调控的大权。政策支持,对确保农产品产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产品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泛,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农产品产业也是一个易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限制弱势行业,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首先,加强农产品发展的行业领袖企业。各级部门必须要提高对农产品产业的理解,同时供应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责任。第二个是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发展计划,要纳入省政府的政府财政规划中区,这样能有效的避免盲目性和随机性。第三是拓宽投资渠道,各级农业,发展和改革,扶贫开发基金、食品工作、水库移民安置和其他感兴趣的各方支持农产品产业的建设。有关部门应该在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发展的基础上、支持龙头企业专注于品牌发展的,着重其他方面安排,建立专项资金,加强资金流向控制。第四,完善投资机制为指导农民金融资本,投资企业和其他运营商的主要支持金融部门作为社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

基础来补充。给予必要的资金和优惠政策的基地建设,大规模建设、生产和市场信息服务、销售高质量的产品有竞争力的价格、社会服务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风险建立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17]。

要创造一个大的国际化的品牌,离不开政府的长久地支持。湖南省政府要继续引导湖南省内原有的正在发展起来的省内、国内有名企业。比如金健米业,金浩茶油等等。同时还要,开阔视野,寻求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要适度的放宽农产品出口贸易政策,给予中小型企业成长的空间,才能更好的让省内农产品企业有更大竞争平台,更大的发展空间。

致谢: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商兆奎老师的精心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谭住.湖南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2009-12

[2] 吕超.我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J].国际贸易,现代商业,2012:34-36.

[3] 长沙海关:湖南农产品对外出口报表.http//:https://www.doczj.com/doc/9613086063.html,

[4] 湖南省农业厅:201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http//:https://www.doczj.com/doc/9613086063.html,

[5] 湖南省商务厅.http//:https://www.doczj.com/doc/9613086063.html,

[6] 湖南省农业厅:农业部在湖南省召开全国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座谈会.http//:https://www.doczj.com/doc/9613086063.html,

[7] 伍玉玲,连静.湖南省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

[8] 邓海波.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湖南省统计局.http//:https://www.doczj.com/doc/9613086063.html,

[9] 李帅.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南华大学,2012

[10] 王玉屏.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湖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J],湖南大学,2006

[11] 汤春玲.湖南农产品出口企业突破绿色壁垒的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

[12]赵育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N].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2

[13]许海清.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7)

[14] 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关于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金融危机期间情况汇报.2008

[15] 何厚军.湖南省农业厅国际合作处.扩大农产品出口,记得建设时基础.2008.12

[16] 田家贵.湖南农业60年[M].湖南人民出版社,1

[17] 陈克云.湖南省农业厅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湖南省2010-2015年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规划.2009

基于大数据的农产品物流一体化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农产品物流一体化研究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3-22 9:36:31 点击:5 [提要]本文通过建立农产品物流一体化模型,提出大数据时代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四种模式。针对大数据时代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大数据的物流职能集成,提出大数据应用于农产品物流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农产品物流;一体化;数据集成 2011 年麦肯锡在题为《Big data: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一文中提出“大数据”的概念。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是海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即“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成为突破农产品物流一体化信息瓶颈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在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上,构建农产品物流一体化模型,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于大数据的农产品物流一体化模型所谓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农产品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存储、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图1) 基于大数据的农产品一体化物流是指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海量数据引用于农产品生产、采购、运输、储存、配送、销售等环节,促进物流的协同化和一体化,将物流信息和技术进行有机集成以完成对整个冷链物流监控的过程,其模型见图2。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对于大数据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无线射频技术、二维码扫描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从农产品物流系统抓取、收集、整合、匹配物流信息,保存在公共数据库中,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处理和利用,形成有价值的大数据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信息。 (图2) 二、基于大数据的农产品物流一体化模式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对于大数据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农产品物流信息收集、储存、加工、处理和传输来实现对农产品物流活动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通过对农产品物流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农产品物流企业规划、运营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其对数据的应用模式体现在农产品物流、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及市场交易中。 (一)农产品物流运输统筹优化模式。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物流中间环节冗长、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物流供需信息闭塞、物流主体数量多且比较分散、农贸市场缺少公益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政府调控和监督力度不够、物流信息的滞后性等。因此,要加强我国农产品物流运输统筹优化模式。同时,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朝着绿色优质方向发展,因此现有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完善农产品物流运输统筹优化模式,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农产品物流运输数据库,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实现全网贯通的物流运输,并协作优化农产品物流各方面运作,提高农产品物流运作效率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二)农产品仓储统筹优化模式。在互联网大数据发展的趋势下,一种以自动识别技术为基础的农产品仓储物流管理系统逐渐发展,综合自动识别技术、环境监控技术和手持式无线数据终端设备等多种软硬件技术,并且针对国内大多数半自动化仓库的一维条码实现了兼容,拥有作业迅速、检索方便、稳定可靠、兼容性好等诸多优点,并能提供低成本、高效益的解决方案,为整个物流总体运作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三)农产品包装及流通加工统筹优化模式。为了加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吸引力、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以及延长存储时间,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和流通加工是有效的重要途径。建立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农产品包装及流通加工,可以在带给客户满意和实现更快捷的物流配送基础上,有效地挖掘其中的利润点,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四)农产品市场交易数据集成模式。农产品市场连接着消费者、生产者、运输商等多种参与人群,隐藏着巨大的信息数据,是一个集成性的数据宝库。其数据是融合了农产品区域性、季节性多样性和周期性等特征后产生的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具有潜在价值并且难于分析和处理的海量集合。据统计,我国农产品流通中每年经由

江西省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江西省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专业:物流管理学号:7043707134 学生姓名:张昌华指导教师:郭朝晖 内容摘要: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有效实施,江西省 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很大的提高,农村经济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也逐步突显,但是 江西省农村物流发展的相对滞后,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物流需求,更 是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村物流的概念特点出发,就农村物流对农 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的阐述。并通过对以下问题的分析:江西省农村经济 发展现状,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和影响江西农村物流发展因素。提出了相关对策:第一,进一步明确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性;第二,完善江西省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第三,加速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第四,学习先进的现代物流技术;第五,构建江西农 村超市配送体系;第六,引进农村物流专业人才。 关键词:江西省农村物流农产品物流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logistics in Jiangxi Province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rural reform and building a socialist new rural policy,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angxi Provinc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rural economy of scale and agglomeration effects also highligh ts the gradual, but the relative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in Jiangxi Provinc e Lag, not a very good production and living o f rural residents to meet the logistics n eeds, but also restri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 the concept of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gistics to the logistics of the rural ec 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tail. And through the ana lysis of the followin g questions: Jiangxi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develop ment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rur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in Jiangxi fact ors. Proposed the following measures: First, to further clarify the importance of logist ics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second, improve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co 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in Jiangxi Province; Third,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o gistics infrastructure facilities; Fourth, learn advanced techniques of modern logistics; Fifth, build the supermarket distribution system in rural Jiangxi Province; Sixth, the i ntroduction of rural logistics professionals. Keywords :Jiangxi Province Rural Logistics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农产品出口贸易程序

農產品出口貿易程序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92.09.23 一、前言 ◆76年以前,外匯管制時代,輸出許可證除貿易管理需要外,亦 具有配合外匯稽核目的,分結匯與不結匯兩種。之後,外匯管理改為申報制,大幅放寬外匯限制,此時,輸出許可證純為貿易管理需要,不再分結匯與不結匯,出口管理得以大幅度簡 化。 ◆82年2月5日,貿易法公佈施行,依據貨品應准許自由輸出入 之方向,減少出進口限制,並於83年7月1日公布「限制輸出貨品表」及「委託查核輸出貨品表」,對於限制輸出貨品表外之貨品落實免除輸出許可證制度,貿易管理逐漸達到自由化、國際化之目標。 二、本局與農產品出口有關之法規 ◆貿易法及其施行細則 ◆貨品輸出管理辦法 ◆出進口廠商登記管理辦法 ◆輸出入貨品電子簽證管理辦法 ◆原產地證明書管理辦法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貿易許可辦法 ◆裝運前檢驗監督管理辦法

三、出進口廠商登記 法源依據:貿易法第九條、出進口廠商登記管理辦法 (一)資格:公司或行號經營出進口業務 (二)登記應檢附文件 1、出進口廠商登記申請書 2、公司:公司登記證明文件 行號:商業登記證明文件 (三)英文名稱預查 1、應載明主體名稱及組織種類 2、不得類似(僅有冠詞、縮寫、空格、符號、單複數、詞類 變化、大小寫或一般非專業名詞之差異等),一般非專業 名詞係指enterprise、 industry、export、import、 trade、business、international、manufacturing…等 3、不得與現有或解散、歇業、註銷或撤銷登記未滿二年之出 進口廠商英文名稱相同或類似 4、標明產業之專業名詞不得逾其營業項目範圍 5、時效:六個月 (四)登記及預查之方式:現場、傳真、郵寄、線上申請。 (五)變更登記:依法合併或變更中文或英文名稱、組織、代表人或營業處所,應檢具有關文件辦理變更。 四、農產品輸出規定 法源依據:貿易法十一條、貨品輸出管理辦法

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 1.导论 (1) 2.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1) 2.1数据样本与变量指标 (1) 2.1.1数据来源 (1) 2.1.2数据处理 (2) 2.2统计分析 (2) 2.2.1相关分析 (2) 2.2.2初步OLS回归 (3) 2.2.3平稳性检验 (5) 2.2.4协整检验 (10) 2.2.5 ECM误差修正模型 (11) 2.2.6对回归模型的检查 (11) 2.2.7迭代估计法 (13) 2.2.8预测 (14) 3.结论 (16) 4.政策建议 (16) 参考文献: (16)

摘要 根据1978年~2012年我国GDP和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ECM 误差修正模型、迭代估计法相关知识,对我国GDP和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978年~2012年,我国GDP和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对GDP和进出口关系的模型的估计可以看出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都会带来GDP的增长,而且进口对GDP增长的解释能力较强;并且对GDP进行了2013和2014年的回归预测。因此我国应适度扩大进口,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构建核心竞争力,以减少出口受国外经济环境变化而影响GDP增长的稳定。 关键词:GDP;进出口;协整理论;ECM误差修正模型;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1978 ~ 2012 China's GDP and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related data, by using the theory of Cointegration 、correction model of error ECM 、modified iterative estimation model,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of GDP and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1978 to 2012, there is a long-term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GDP and the related data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by estimating the GDP and import & Export relationship model can be seen in the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growth will bring about the growth of GDP, and the import has stronger ability to explain the growth of GDP; and the regression forecast of 2013 and 2014. Therefore, our country should be appropriate to expand imports,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products, improve the export product quality level, to buil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foreign economic environment changes on the growth of GDP stability. Key Words:GDP; import and export; cointegration theory ;correction model of error ECM; I

农产品物流外文翻译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一) 论文题目: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浙江的启示 外文题目:Logistics &the National Economy 出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Management 作者:MCB UP Ltd 原文: Logistics &the National Economy Introduce Logistics has always been a central and essential feature of all economic activity and yet paradoxically it is only in recent years that it has come to receive serious attention from either the business or academic world. One very obvious reason for this neglect is that, whilst the functions that comprise the logistics task are individually recognised, the concept of logistics as an integrative activity in business has only really developed within the last 20 years. What is logistics? It can be variously defined, but expressed at its simplest it is: The process of strategically managing the movement and storage of materials, parts, and finished inventory from suppliers, through the firm on to customers. Logistics is thus concerned with the management of the physical flow which begins with sources of supply and ends at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It is therefore clearly much wider in its reach than simply a concern with the movement of finished goods—a commonly held view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In the logistics scheme of things we are just as much concerned with plant and depot location, inventory levels, materials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s we are with transport. One of the features of the logistics concept which is its greatest attraction whilst simultaneously being the greatest drawback to its widespread adoption in industry so far is that it places the emphasis on integrating activities that traditionally have been located in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business. Thus in many

WTO背景下江西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 中国加入WTO后,江西作为农业大省,拥有非常丰富的农业资源,面对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江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又该采怎样的针对性措施?这是当前从事农业工作者热切关心和关注的话题。江西的许多学者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系统分析我国加入WTO 对后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此中国加入WTO背景下,全面科学地分析江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揭示入世对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充分发挥江西的农业资源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概念进行解释,在阐述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接着从市场售价、生产成本、生产规模、出口竞争力四个方面分析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然后在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分析影响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各种因素,比如我省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农业科技等。最后,分析了入世对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接着在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WTO背景下提升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WTO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江西

Abstract After China joined WTO, Jiangxi Province which has extremely rich agricultural resources, enters a new development phase of the agriculture. How can the Jiangxi Province promote his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 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what pointed measure can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se are the hot topics which the agricultural workers pay much attention to. Many scholars in Jiangxi have also conducted the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angles, but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in Jiangxi after China joined WTO is much le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TO,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Jiangxi’s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 our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to fully display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uperiority of Jiangxi,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o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strength. At the starting of this article, it carries on the explanation to the concep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And then,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ree major effective factors about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After tha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from the market selling pri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e production scale, the export competitive ability. Then, in connection to our province actual situ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different kinds of influence factors in Jiangxi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such as our province natural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 on. Finally,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on our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ation after China entered WTO. On the basis of anglicizing theory foundation, the thesis

农产品贸易 选择名词解释论述1

选择题 1.中国加入WTO的时间:2001年12月11日 2.评价一个国家某个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常用四种方法 生产率指标,利润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 3.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4.农产品价值的组成 农产品价值=C+V+M C:生产资料价值,即补偿农产品生产中物质消耗部分的价值; V:劳动报酬,即农产品生产中补偿劳动者报酬的价值; M:赢利,即农业生产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5.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概念以及对我国农产品向日本出口的影响 日本为加强食品(包括可食用农产品)中农业化学品(包括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管理而制定的一项新制度。该制度要求: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含量不得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于未制订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一律标准”,即0.01 mg/kg。该制度将于2006年5月29日起执行。44 肯定列表制度全面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门槛,严重削弱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由于“肯定列表制度”的严格限制,部分国内食品、农产品企业对于如何应对感到无计可施,有的企业只好暂时放弃了出口,选择了观望,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对日出口的主要是水产品、肉类、蔬菜、水果及其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山东、辽宁、浙江、福建、河北等主要出口地区,对日出口占其农产品出口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39%、49%、41%、49%和47%。出口受阻将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 6.农产品的分类:酒和烟等 7.六种国际贸易术语的具体内容。

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本科生毕业论文 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s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Countermeasures 所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所在班级 申请学位经济学学士 副指导教师职称 答辩时间2011年 6 月 4 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1 引言.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 2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本情况与趋势 (2) 2.1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本情况 (2) 2.2 中国农产品出口趋势 (3) 3 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现状 (3) 3.1 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分析 (3) 3.2 农产品出口结构特点 (4) 3.3 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 (5) 3.4 农产品出口的地区分布 (5) 4 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5) 4.1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出口大宗优势品种少 (5) 4.2 出口市场集中,贸易风险大 (6) 4.3 农产品质量差,卫生检疫问题严重 (6) 4.4 绿色壁垒制约农产品的出口 (6) 4.5 人民币汇率变动,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增大 (7) 5 提升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7) 5.1 加强政府对农产品的宏观调控,引导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7) 5.2 积极开拓出口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 (8) 5.3 提高农产品质量,走绿色生态农业的道路 (8) 5.4 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确保农产品符合国际市场安全要求 (9) 5.5 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9) 5.6 加强农业减灾工作,设立风险基金支持农产品出口 (9) 5.7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依靠科技发展农产品 (10) 6 结束语 (10) 鸣谢 (12) 参考文献 (13)

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对外贸易中各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与国内贸易中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同,主要的区别是参与方分别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相比国内贸易需要更高的花费,其原因不仅是关税所导致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增加,还包括时间延长上的花费和语言文化政治差异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和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在国内贸易中这些要素可以很自由地移动,而在对外贸易中生产要素的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对外贸易被认为主要是商品和劳务的贸易,仅包含少量的资本,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贸易。但事实上,一个国际可以通过进口商品来很好地利用上其他国家的商品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例如美国若要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只需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非直接从中国进口劳动力要素。 关键词:对外贸易中国商品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厦门市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统一部署,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外贸总量占全省的52.3%。随着厦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其不足方面而言,贸易结构上的不尽力合理及存在的其他潜在问题,随着厦门贸易地位的上升而逐渐显现出来。鉴于此,本文通过厦门对外贸易结构现状分析,提出了厦门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目标取向,以利于更好的认清当前形势,指导和促进厦门市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1、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绪论 1.1 厦门对外贸易研究背景 为顺应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趋明显的背景下,近几年来,厦门市按照国家提出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统一安排,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目前,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世界经济格局严峻复杂。2013上半年厦门完成外贸进出口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之一,中国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在逐年的提高。同时,农产品出口经营队伍不断优化,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出口渠道进一步拓宽,出口品种不断增加,贸易方式不断拓展,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初步显现。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加工度低、技术创新薄弱、缺乏品牌产品、受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及反倾销措施的影响等。 中国学术期刊文集(2013)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

目录 一、现状篇 1、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2、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基于金融危机背景的分析 3、河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4、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5、江苏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二、实证研究篇 1、壁垒影响中国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3、江苏农民收入与农产品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4、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_以贵州省为例的研究 5、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 6、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_省略_2_2006年时间数据的实证分析 7、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三、发展篇 1、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变动趋势研究 2、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战略思考 3、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和变化趋势 4、国际经济环境剧变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 5、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方式的转变 6、论发展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思路

探析体育专业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资料工作的优秀论文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的探析毕业论文

探析体育专业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资料工作的优秀论文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的探析毕业论文 撰写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并成功通过答辩是体育专业学生领取 毕业证书获得学士学位的前提之一。能否过好这一关是对学生所 学的体育专业科学理论、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检验,也是锻炼学生离开教师和 集体,走出校门参与社会,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措施, 是系统培养工程不可或缺的环节。从开题报告提出命题,确定论 文结构、立序,到有理有据的阐述、引证,或利用仪器仪表进行 科学实验和观察, 或进行逻缉推理,或先形成假说再辅之以直接间接的验证直至 得出使人心悦诚服的结论,顺利通过答辩,导师评 分,这一系列步骤都必须建立在检索和利用文献资源尤其是 书库藏书的基础之上。写好毕业论文的资料工作包括哪些方面呢? 1 选题领域与资料积累 我们处在“情报裂变,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及时掌握自己 主攻领域的方向,研究进展存在问题,落脚在同行 L:取成果的 基础上再向上箏登,才会有新的违树,新的突破。一个“有心” 学生,往往在大学二、三年级就根据自己

对某个领域的浓原兴趣、偏重、长项确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并较早地树立起情报总识,小^衔柴一般从点点滴滴做起,经常“光顾”图书W,大站阅览和?点搜集扣结合,随时随地做好文摘开片的记录和整理工作,以滴水穿石之功详实占冇资料,为毕业前夕撰写一篇上乘的毕业论文打“有准备之仗。” 那种“急嫁急缠脚”的学风肯定无所作为,写不出好的论文。 2 调査库藏与掌握图书分类原则体育科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它与其它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牵涉范围相当广博。我们熟知的体育哲带、体订经济、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就很有代表性。这就为资料的积累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广度。要想撰写好毕业论文就必须熟练乎M⑴丨:位索语言。古人说得好工欲善其节,必先利其器,检索语言就是 获取资料的武器。据统计,E3前国内科研人员耍用40—50%的时间来收集文献资料,而国外只用20%,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决不能忽略熟练掌握检索语言这个关逑。决定了要利甩某?个书库,首先必须调査清楚该库的典藏情况,采用什么样的图书分类法?几套H录组织?也就足说有几条检索渠道?常规讲书库总是有相应措施如检索说明和分类结构、体系表目、目录室咨询等等导引读者索取文献。但这些举措只能起到相通作用。要想得心应手,纵横捭141,

绿色浪潮下的江西省农产品出路问题探析

摘要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只求发展,不重视环境保护,导致地球资源的逐年减少和人类环境不断恶化。随着社会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多国家日益重视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正确地树立起“绿色环保”的意识,他们已经用“绿色观点”来选择商品,并向生产者施加影响。随着绿色浪潮在全球的兴起,环境保护与国家贸易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在当今社会中,经济的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遵守国际贸易准则,参与经济活动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应牢牢抓住“绿色”这个主题,认真考虑如何把环境保护提供大量甚至是无限的市场机会变成企业营销机会,利用绿色来打开进入国际市场的突破口,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提高企业的出口能力。本文仅从绿色营销角度就江西农产品的出路问题予以初步探讨。 【关键词】绿色浪潮江西农产品绿色营销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of neglecting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blindly developing, resources of our world are gradually decreasing, and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 is deteriorat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 are more and more close, which makes many countries attach an importance to the environment.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pread s in many customers and this has already been the rule when people do some shopping and it also affected on manufacturers. With the wav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rade are tied up tightly. Nowadays, globalization i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Abiding by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and anticipating economic activity are the only way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nterprise. So enterprises should grab “Green” subject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ctivity. They should consider how to shift the great marketing opportunity supplied b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o opportunity on marketing and tak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s breaking point so as to increase the sales and to promote the export capacity of enterprise. This thesis probes the way for Jiangxi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angle the green marketing. [key Words]Green Wave; Jiangxi Agricultural Products; Green Marketing

中澳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 澳大利亚是中国进口农产品的重要来源国,自2000年起,中国的进口始终保持在10 亿美元以上,2004年更是达到25.4亿美元,占到农产品进口总额的9.1%,创历史新高。澳大利亚还是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国,其中,2004年的逆差额为23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46.4亿美元)的49.6%。近年来,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澳大利亚越来越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目前已经把开拓中国市场作为其全球贸易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不断加大其出口产品营销力度的同时,为使其产品获得更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还通过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来推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的签署。从未来的发展看,这些措施可能会促使澳大利亚农产品对中国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对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作出客观判断。 一、澳大利亚农业及中澳农产品贸易 1.澳大利亚农业概况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耕地、草地资源,农牧业高度发达。其农业用地44600万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77400万公顷)的57%。其中,种植业用地 4800万公顷,占农业用地的10%,以种植小麦、大麦、水稻、油料、棉花、甘蔗为主;畜牧业用地约39800万公顷,占农业用地的90%,以饲养肉牛、绵羊、奶牛为主,但猪禽养殖近年的发展也很迅速。澳大利亚农业以农场经营为主,农场的平均规模约1654公顷。其中,规模在500公顷以上的农场 67600个,占总数的46%,以绵羊、肉牛和奶牛的生产为主;100~499公顷的农场约48500个,占总数的33%,除部分生产肉牛、绵羊、奶牛,其他多以谷物生产为主;规模在49公顷以下的农场约31200个,占21%,主要用于园艺产品生产及作物育种。澳大利亚53.5%农场实行专业化经营,其中,32.5%专门经营畜牧业,约21%专门经营种植业。 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小麦、大麦、棉花、糖以及大部分畜牧产品的产出规模巨大、外贸依存度很高,每年75%左右的初级农产品以及25%的加工农产品都要依靠国际市场销售。其中,大米、牛肉和奶制品的出口量占产量的60%左右;小麦、大麦、芥子油、食糖均超过70%;棉花、羊毛更是达到95%以上。目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羊毛的第一大出口国,牛羊肉、大麦的第二大出口国,奶制品、棉花、食糖、油菜籽的第三大出口国,小麦的第四大出口国,其出口变化对这些大宗农产品的国际市场行情有显著的影响。 澳大利亚是仅次于欧盟、美国、加拿大、巴西和中国的世界第六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主要的农产品净出口国。主要出口市场依次是日本、美国、中国、欧盟、东盟、新西兰以及韩国等。 2.中澳农产品贸易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Export Trade)是指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未在本国消费,又未经本国加工而再次输出国外,称为复出口或再输出(Re-Export Trade)。 摘要:本文力求从多锥度全方位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同时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发展前景作出客观展望。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出口 我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整个产业产值规模占国家GDP的5.3%。在我国汽车工业60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汽车零部件行业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与开发能力的不断提升,随着全球化、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不仅与国内整车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且每年源源不断地将产品出口到世界214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汽车OEM配套市场及AM售后市场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跻身全球最主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与出口国。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主体 1、贸易主体的构成 根据中国机电商会汽车分会的专业统计数据,至2014年我国从事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各种类型的企业和公司共计2.35万家。这些构成出口贸易的主体从类别上可划分为制造性企业和贸易性公司,从产权结构上可划分为国有、外资、合资、民营及上市公司等。 2、贸易主体的比例 2014年我国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数量占规模企业数量的20%,然而在我国整个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份额中占据了63%,这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占据了35%。而本土的国有、民营及股份制企业占规模企业数量的80%,在出口贸易份额中占据37%,这其中85%的产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