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毛织物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26
纺织品整理纺织品整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和化学联合的方法,改善纺织品外观和内在品质,提高服用性能或其他应用性能,或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功能的加工过程。
一、棉织物整理棉纤维及其织物具有柔软、舒适、吸湿、透气等优良性能,但经练漂、染色及印花等加工后,织物幅宽变窄且不均匀、手感粗糙、外观欠佳,为了使棉织物恢复原有的特性,并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改善和提高,通常要经过物理机械整理和一般化学整理。
另外,为了克服棉织物弹性差、易变形、易起皱等缺点,往往还要进行树脂整理。
以下就介绍几种比较常见,也是比较重要的整理方法。
1)定型整理在经过了印染等加工后,因为经纬向所受张力不平衡,织物经向伸长而纬向收缩,造成幅宽达不到规定尺寸,布边不齐、纬向歪斜等。
而定幅整理的目的就是使织物具有整齐均一且形态稳定的门幅,并克服上述其他缺点,这也是棉织物出厂前必须进行的。
定幅整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棉纤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将织物门幅缓缓地拉到规定的尺寸,逐渐烘干,并调整经纬纱在织物中的状态,从而使织物幅宽达到规定的尺寸和均匀一致,并使尺寸、形态稳定,纬斜等疵病得到纠正。
一般有布铗拉幅机和针板拉幅机。
2)预缩整理缩水率是棉织物出厂前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所以棉织物出厂之前同样必须经过预缩整理。
棉织物的预缩整理的方法有化学整理和机械预缩整理两类。
化学预缩整理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化学物质,主要是树脂或交联剂对织物进行处理,从而降低纤维的亲水性,抑制纤维的吸湿溶胀作用,达到降低织物缩水的目的。
机械预缩整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作用使织物经向织缩增加,织物长度缩短,潜在收缩减少或消除,达到防缩的目的。
3)手感整理根据不同的服用需要,我们可以对织物进行手感整理,以使面料手感或柔软或硬挺。
柔软整理:一般来说,采用化学方法整理较多,就是在织物上施加柔软剂,降低纤维和纱线间的摩擦系数,从而获得柔软、平滑的手感,而且整理效果显著,生产中常采用这种整理方法,而最常见的就是有机硅柔软剂。
1服装材料学考试重点 序言 二、名词解释 1机织物:用两组纱线(经、纬纱)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相互垂直交织成的片状纺织品 2、针织物:用一组或多组纱线通过线圈相互串套的方法勾连成片的织物。
按生产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两类。
3、非织造布: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粘合、熔合或其他化学、机械方法加工而成的薄片或毛毡状制品。
三、简答 1.近几年,服装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哪几个特点? 答:A 对牢度特性的要求有所降低,对美学特性的要求提高B 强调舒适性C 强调易护理性D 突出轻薄化E 强调保健性、安全性和环保性F 突出功能性G 要求面辅料配套化。
第一章 服装材料用纤维 二、名词解释 1.纤维:自然界中细长的物体很多,通常把长度比直径(直径在几微米或几十微米)大千倍以上且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强力的纤细物质统称为纤维。
2.纺织用纤维:通常又细又长,而且具有一定强度、韧性和可纺性,在机械性能、细度和长度、弹性和可塑性、隔热性、吸湿性、化学稳定性等方面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3.化学纤维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特定的加工制成。
4再生纤维以天然高聚物(如木材、棉短绒牛奶花生大豆等)为原料,经纺丝加工制成5、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材料中的小分子物质为原料,经人工合成得到高聚物,再经纺丝制成。
6、结晶区:服用纤维中大分子的排列,在某些部位排列较为整齐,形成结晶结构(晶区)另一些排列不整齐的部位称为非晶区(无定形区)。
7、结晶结构部分的体积占纤维体积的百分比称为结晶度。
8、纤维中大分子按纤维轴向排列的一致程度称为取向度。
9、纤维的体积质量是指单位体积纤维的重量,常用g/cm3或mg/mm3来表示。
它决定于或纤维本身的结构,如纤维长链分子的分子量和结晶度等特征。
10纤维的力学性能:纤维在拉伸、弯曲、扭转、压缩、剪切等各种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各种变形的性能称为力学性能。
11、拉伸变形:在服装加工和使用中,纤维主要受到沿着轴向(即长度方向)的外力(称拉伸力)作用,在拉伸外力作用下,纤维的伸长称为拉伸变形。
毛织物后整理及其整理剂简单介绍了毛纺面料的柔软整理、拒油防污、防缩及卫生整理所采用的整理剂的作用机理及其整理工艺。
[关键词] 毛织物整理整理剂 / TS 1951. 概述当今,随着消费水平及毛织物后整理技术的不断提高,毛纺织面料的品种层出不穷。
这不是单一纺织技术能达到的,而是纺织、化工、高分子材料及生物工程等各方面技术的集合,尤其在后整理技术上表现最为突出。
因而,毛纺织面料的后整理技术及各种整理剂的应用正受到毛纺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传统的毛织物整理都归结为湿整和干整两大类。
受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设备的排列上一些老厂家把轧液机安装在湿整车间,而烘干机安装在干整车间。
这样的安装排列形式极不利于现代毛织物后整理工艺技术的发展,对后整理效果的展现也极为不利,而且容易产生许多疵病。
以柔软整理为例,现今常用的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柔软剂如果在湿整车间轧液,落布后再送到干整车间烘干,由于落布时的堆放,工作液聚集就会造成前后织物的手感不一,有时还会出现柔软横档。
??目前,毛纺面料生产所采用的整理工艺主要有柔软整理、拒油防污、防缩、抗静电及卫生整理。
2. 整理剂及其应用2.1 柔软整理2.1.1 柔软整理剂现在各厂家在毛纺面料的生产中大多选用双氨基改性氨基有机硅微乳柔软剂和硬脂酸酰胺柔软剂类。
应用时可根据面料风格的不同选用2类中的一种。
亦可将2种柔软剂以不同的比例混合。
前者的特点是滑爽为主,其乳液颗粒很细,粒度在1μm左右,分子可进入纤维内,因而被人们称为纤维内柔软剂。
当厂家生产时可直接采用低分子有机硅单体以乳液聚合法生产的高浓度(30%)柔软剂,其粘度低,粒子更细,对织物整理后更能体现其风格特点。
后者可赋予织物丰富柔软的手感,但面料的滑爽性不如前者。
因此,对于高支的薄形面料可用前者或两者混用而前者比例较高的工作液进行整理。
2.1.2 整理工艺 (1)工作液组成 AV-910 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柔软剂1~3 g/L 渗透剂 1 g/L (2)工艺40℃以下二浸二轧(轧余率70%左右)-烘干即可。
毛织物的湿整理1 概述一、整理的意义自织机上下机的毛坯布没有直接的实用价值,必须通过染色和一系列整理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出羊毛纤维本身的优良特性。
如柔软性、弹性、吸湿性和保暖性、缩绒性、耐磨性、延燃性、不易沾污性等。
毛织物:系纯羊毛,羊毛与其他fibre混纺、交织物及纯化纤仿毛型织物。
其意义如下:1、提高服用性能、增加花色品种、提高形态、尺寸的稳定性及保形性;2、恢复羊毛的优良特性;3、保证物理指标:幅宽、单重、强力、密度、缩水率等;4、赋予特殊性能:防缩绒、阻燃、防水、防霉、防蛀等。
二、整理的分类按整理后织物的表面状态分:1、光面整理:用于精纺织物,整理后,呢面光洁平整,织纹清晰,光泽自然持久,手感滑,挺、爽or滑糯有身骨。
主要品种:派力司、条花呢、中厚花呢,凡立丁,哔叽,华达呢等。
工序为:生坯修补→烧毛→洗呢→煮呢→染色→吸水→烘干–中检→熟修→刷毛→剪毛→给湿停放→蒸呢→电压其中生修、中检、熟修不占用设备,但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
2、绒面整理整理后表面形成一层绒毛,使织纹隐蔽,花型柔和,呢面细洁,绒面整齐,有骠光,手感从坚挺到蓬松柔软,变化较多主要品种:麦尔登,海军呢,大衣呢,制服呢,女式呢,粗纺花呢,海力斯,大众呢,法兰绒。
加工过程:准备→洗呢→脱水→缩呢→洗呢→染色→脱水→烘干→中检→熟修→起毛→刷毛剪毛→蒸刷→蒸呢以上两种整理都由许多工序组成,若将烘干作为界限,烘前湿态进行的工序叫湿整理,其主要作用在于净化or调整织物结构,使之达到预期某种稳定形态(如薄挺的,丰厚的,缩绒的等);烘后干态进行的工序叫做干整理,主要作用是表面加工和持久定形。
§2 炭化一、炭化目的和原理1、目的除去羊毛中的植物性杂质(1)杂质来源:饲养时沾上的草刺,草籽等;包装过程中混入的麻屑,麻丝;回收毛中的棉和粘胶。
(2)带来的麻烦:影响毛织物的质量:可纺性差,染色疵点(∵含两种fibre),手感硬,糙,弹性差。
染整工艺流程绪言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练第三章蚕丝和真丝绸的精练第四章漂白(Bleaching)第五章丝光第六章热定形(Heat Setting)第七章毛织物的湿整理第八章一般整理(Finshing)第九章防缩整理Finishing)第十章防皱整理(Resin Finishing)第十一章特种整理过纺织加工以后的加工工艺。
它是织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染料、药剂和助剂在专用设备上进行的化学和物理加工过程。
1.特点(1)属加工工业(在纺织工业中担任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2)一种化妆术;(3)综合的工艺技术,涉及面广;(4)能耗大(水、热、电),有污染(废水、气、渣)需重视节能和环保。
2.目的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舒适、保暖、抗皱等),赋予功能性(防霉、防蛀、拒水、阻燃、抗菌等),提高身价。
(1)去除杂质;(2)提高白度;(3)染着颜色;(4)改善风格。
二、染整加工的主要内容漂、染、印、整。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1.掌握纺织品的练漂、整理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根据纺织品的特性和练漂、整理加工要求,合理制订加工工艺过程及条件;初步具备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练漂、整理加工的质量检验方法。
4.了解练漂及整理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前沿。
5.查阅染整专业的有关文献。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1 染整用水及其处理一、水和水质1.自然界中的水源地面水:流入江、河、湖泊中贮存的雨水,含较多可溶性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地下水:深地下水(深井水,不含有机物,有较多矿物质)浅地下水(深度<15m的浅泉水、井水,有可溶性有机物和较多的二氧化碳)天然水自来水:加工后的天然水,质量较高。
2.水中的杂质悬浮物(泥沙)、胶体物(较少、硅、铝等化合物),过滤可除。
可溶性杂质:Ca、Mg、Fe、Mn盐,难处理。
3.水的硬度及表示方法①硬水:含较多钙镁盐的水。
6、织物的整理(后处理、整理)6、织物的整理(后处理、整理)机织物、针织物及其他各类织物下织机后,须经过染整加工,如练漂、染色或印花整理等工序处理,才能成为投放市场的纺织商品。
在这里讲的整理内容系指织物经漂、染、印加工后为改善和提高织物品质的最后加工整理。
近年来织物的后整理发展迅速,它已以单纯地发挥纤维固有特性和效果不耐久的整理向着运用新型整理剂和设备,赋予织物更优良性能和持久性效果的方向发展,如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在性能与外观上的互仿。
通过后整理使织物获得纤维本身原先并不具备的功能等。
一、织物后整理按其整理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方面(织物整理的目的);织物整理的目的概括起来说就是使织物“完美化”,具体归纳如下:(1)使织物规格化。
使织物门幅整齐,尺寸形态稳定(符合规定标准)如(拉)幅整理,防缩防皱整理和热定型等,称为定性整理。
(2)改善织物手感。
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等。
这类整理可用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三者共同作用处理织物,以达到整理目的。
(3)改善织物外观。
如光泽、度、悬垂性等。
有轧光整理、增光整理以及其他改善织物表面的整理。
(4)其他服用性能的改善(赋予织物的新的特点)。
如阻燃、拒水、化纤织物的亲水性,防静电,防起毛起球等整理。
织物后整理根据上述要求,其加工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机械后整理和化学后整理。
通常将利用湿、热、力(力、压力)和机械作用来完成整理目的加工方法称为一般机械后整理。
而利用化学药剂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改变织物物理化学性能的称为化学整理,但二者并无截然界线。
例如柔软整理既可籍一般机械整理方法进行。
也要用上柔软剂的方法获得整理效果,但大多数是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上述是按织物整理加工的工艺性质来分的,还有就是按织物整理效果来分。
这种分类方法是以织物保持整理效果的程度来区分的,具体可分为暂时性整理、半耐久性整理和耐久性整理三种。
1、暂时性整理保持织物整理效果时间较短的称暂时性整理,如:轧花整理、上浆整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