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27.00 KB
- 文档页数:4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商行存款利息与利税研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当前热门话题。
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利息与利税的研究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1.1 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和调整,其中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其中之一。
传统上,我国的利率都是由央行统一制定并发布的,各家银行的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都受到了限制和管理。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这样的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的需求,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必然选择。
1.2 对农商行存款利息的影响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利息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一方面,由于市场定价机制的引入,银行对于存款利息的浮动幅度增大,也更加灵活和有弹性;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家银行之间也在积极竞争,提高利率以吸引更多的存款。
这一系列的改变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利息更加市场化和多样化,也更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1.3 存款利息的合理性研究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利息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合理性的思考和研究。
究竟怎样的存款利息才是合理的?在如何确定存款利息的问题上,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1 存款利息与存款利税的关系存款利息和存款利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银行给客户支付的存款利息,是客户存在银行的存款中所获得的报酬;而存款利税则是对这一报酬所需缴纳给国家的税款。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2 存款利税的政策调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存款利税的政策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调整。
这种调整涉及到税率的变化、征收范围的调整以及纳税主体的变化等多个方面,都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存款利税的合理性,也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存款利税的政策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更好地平衡税收和银行的经营需求?如何利用存款利税的政策促进金融服务的均衡发展等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
市场化利率是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水平,而非由政府干预或控制的利率。
1. 利润受压力:市场化利率下,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增大,银行的利润空间变窄。
银行利润主要来自于存贷款利差,利差越大,银行的利润越高。
而市场化利率下,存贷款利率的浮动更加灵活,银行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这对于以传统存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来说,利润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2. 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市场化利率下,银行需要对市场利率的波动进行风险管理,采取合适的对冲措施。
银行需要灵活调整存贷款利率,以应对市场利率的波动。
这要求银行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灵活的资金运作能力。
市场化利率的引入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的风险测量和压力测试等工具和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3. 竞争加剧:市场化利率打破了对利率的统一定价,允许银行自由竞争。
这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家银行之间的利率差异缩小,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竞争将成为银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银行需要通过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创新等方式来提升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资金。
4. 利率风险增加:市场化利率使利率更加敏感,更受到市场变动的影响。
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波动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风险敞口。
银行需要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通过利率敞口管理和利率对冲等手段,降低利率风险对银行的影响。
市场化利率对银行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银行需要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变革,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面对利润受压力和利率风险等挑战,以适应和应对市场的变化。
一、引言1993年我国拉开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大幕,历经26年不断探索,201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形成机制,实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双轨合一”,在利率市场化道路上更进一步,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空间也进一步压缩。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逐步调整,利息收入占比缓慢下降。
银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比75.68%,较2011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逐步提高,2019年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99万亿元,较2011年增长90%以上。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调整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值得关注。
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三农”经济和小微民营企业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随着金融改革创新的逐步深入,金融机构竞争日益激烈,互联网金融强力冲击,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同时受资产规模和风控能力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相比大型商业银行明显不足。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上市农村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比82.94%,相比2015年下降7.73个百分点。
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明显变化,利息收入占比逐步下降,同时盈利能力也逐步增强,收入结构调整对盈利能力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又该如何调整收入结构才能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研究综述国外关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或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比较早,国内近年来也非常重视该方收稿日期:2020-09-29作者简介:王进,男,湖北仙桃人,硕士,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仙桃市支行,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发展。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湖北省69家农商行分析王进(中国人民银行仙桃市支行,湖北仙桃433000)摘要: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收窄,盈利空间逐步压缩,而相比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更加依赖利息业务发展。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与对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率市场化已成为一个趋势。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利率市场化对其经营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1. 利润率下降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贷款利率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往往较传统银行利率水平要低,而银行存款利率又受制于同业存款竞争,整体利润率会下降,影响银行盈利能力。
2. 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银行不仅要关注贷款的利率,还要更加重视风险的控制,合理配置信贷资产、科学定价,从而提升资产盈利能力。
3. 金融产品丰富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推陈出新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的投资需求。
银行产品的丰富度也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推动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应对策略1. 加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需要从传统的资产配置、风险管理中转型。
要保证银行新业务的稳健性和风险可控性,银行应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和风险管理的能力,同时推动监管部门对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
2. 科学定价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合理配置信贷资产,更加科学、合理的定价,创新贷款产品,优化资金使用效率,盘活存量资源,并从中寻求利润增长之路。
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推出适应市场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简单化、高效化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将成为银行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支撑点。
通过开展理财、信托和保险等多元化金融业务和拓展其他业务来推动银行业务进一步发展。
总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有着较大的影响,商业银行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积极推进发展多元化、健康有序的金融服务业务,同时提高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和定价能力,以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银行存款定价策略研究在当今的金融环境中,利率市场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一变革给银行业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其中银行存款定价策略的制定尤为关键。
在利率市场化的浪潮中,银行如何合理地为存款产品定价,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款定价的影响利率市场化打破了传统的利率管制,使得银行在存款定价方面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和竞争压力。
在利率管制时期,银行存款利率相对固定,银行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服务质量和网点分布等方面。
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款利率不再受到严格限制,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成本、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客户的信用状况等因素来灵活确定存款利率。
这意味着银行需要更加精准地评估市场利率走势和自身的成本收益,以制定具有竞争力的存款定价策略。
利率市场化还加剧了银行之间的竞争。
为了吸引更多的存款资金,银行可能会竞相提高存款利率,从而导致成本上升。
如果银行不能合理控制存款成本,可能会影响其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
此外,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银行的风险管理难度。
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市场利率的变化。
二、银行存款定价的基本原理银行存款定价的核心目标是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吸引足够的存款资金以满足业务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银行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资金成本是银行制定存款定价策略的重要基础。
资金成本包括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利息、运营成本以及风险成本等。
银行需要准确计算各项资金成本,以确保存款利率能够覆盖成本并实现盈利。
市场供求关系对存款定价也有着重要影响。
当市场上资金供大于求时,银行可以适当降低存款利率;反之,当资金供不应求时,银行则需要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
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存款金额也是银行考虑的因素之一。
信用良好的客户和大额存款客户通常能够获得更优惠的存款利率,以体现银行对优质客户的重视和回报。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陈贞刚(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云阳支行 404500) 从我国金融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实行利率管制的国家,包括存款、贷款利率在内的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代表政府制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利率管制的弊端充分显现。
在我国,由于担心利率市场化导致利率失控,以至迟迟未能付诸实施。
然而,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
本文拟此进行探讨。
一、利率市场化的现实意义(一)利率场化是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要求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到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完全开放,中国银行业全面竞争时代已经到来,按照国际公认的共同市场规则运行已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二)利率市场化有利于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麦金农关于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理论,利率管制和信贷约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金融不发达的根本原因。
利率市场化将使信贷配置更有效率,使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真正成为引导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中介,提高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增加存贷款利率弹性,让利率真正发挥出使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杠杆作用,扭转金融非中介化的不利局面。
(三)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自主性,推进商业银行的改革实现利率的市场化,使商业银行的激励和约束,利益和责任都会增,进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形成合理和规范的银行结构和市场行为,有助于金融机构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实现利润最大化。
(四)利率市场化必然带来金融同业间竞争加剧在利率报价时,各商业银行须考虑自身的资金成本、资产负债结构等情况,必须通过降低成本、良好的信誉、优质的金融服务、完善的金融产品等非价格手段,各出奇谋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
(五)提高货币政策执行力利率市场化可以降低货币政策的信息收集成本和机会成本,提高了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有利于活跃资本市场,发挥资本市场在资金配置、资源流动、资本结构调整中的功能,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引导或推动作用。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也将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影响和应对措施两方面探讨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 利润来源减少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是贷款利差和利息收入,如果利率市场化后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均由市场决定,那么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将会大大减少。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非利息收入来弥补利润的下降。
2. 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利率市场化将促使商业银行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来降低风险,以保障稳健的运营并提高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
3. 竞争压力加大利率市场化将使得各家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变得更加市场化,也将推动竞争加剧。
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加强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
4. 负债端风险加大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的负债端风险也将随之加大。
由于存款利率将由市场供求决定,银行面临的存款成本可能会增加,而这将会对商业银行的利润产生影响。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理财产品的销售,降低借贷资金成本,从而降低负债端风险。
二、应对措施1. 科技创新商业银行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业务效率、加强风险控制和塑造品牌形象。
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压缩运营成本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商业银行需要时刻关注风险管理领域的最新动态,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员工培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此外,商业银行还需要通过合理地分散风险、加强对新兴风险的研究和预测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
3. 加强产品创新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提高非利息收入,减轻利润减少的压力。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发新的理财产品、推出新型支付和结算方式等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4. 拓展市场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市场拓展,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多元化经营、股权投资等方式来增加非利息收入。
浅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随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
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和挑战。
具体来说,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
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率竞争的加剧: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间利率市场
不断完善,市场上的借贷利率水平逐渐趋于合理。
这意味着商业银
行如今面临更加激烈的利率竞争,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等各项利率政策,以吸引客户。
2. 风险控制的加强:利率市场化使资金的价格更加透明和及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及时调整贷款和存款利率等手段来控制风险,有
效地避免资金流失和其他风险。
然而,这也需要银行提高自身风险
管理能力。
3. 资产质量的压力加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从根本上改变了
商业银行经营的利润模式,银行的盈利能力更加依赖于利差的变动。
而市场条件的剧烈变化也会对银行资产质量带来挑战,不良资产的
风险将进一步导致银行经营压力加大。
4. 利润状况的不稳定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给商业银行带来了
更为灵活的利率工具和手段,为增加利润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可能。
但与此同时,银行的利润状况也会因市场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出现周
期性波动。
总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商
业银行在面对利率市场化时应不断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提升盈利
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利率市场化是指市场利率由市场力量自由形成,利率政策不再直接干预市场利率的形式,是我国的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有着机遇。
本文将从影响和应对措施两个方面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竞争压力增大利率市场化后,市场力量直接推动利率的形成,不再存在由国家主导的利率政策。
银行面对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随之而来的是更为复杂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需要承担更为严格的监管责任。
2、减少存贷差传统的金融模式下,存贷款利率呈现大幅度差异,商业银行靠着这种差异获取盈利。
但利率市场化后,随着利率的逐渐自由化,银行的存贷差将逐渐缩小,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将受到影响。
3、削弱传统业务优势银行在传统业务上的优势将逐渐被削弱。
由于利率市场化后,资金成本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借贷利率和存款利率,因此,银行必须适应市场变化,创新业务模式,开发新的盈利业务,以保持竞争优势。
4、经营管理压力增大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面临着更严格的市场监管,需要承担更多的金融风险。
银行需要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制定更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规则,以保障银行的稳健经营。
二、应对措施1、创新业务模式商业银行应该适应市场变化,创新业务模式,探索新的盈利业务。
如加强信用卡业务的推广,拓展理财产品等。
2、提高服务水平商业银行应重视客户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还能够促进客户的转介绍和再次购买率,从而带动银行的业务增长。
3、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规则,改进风险管理体系,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4、江湖化经营商业银行应该探索江湖化经营模式,拓展业务领域,积极管理风险,寻求更多的盈利空间。
如拓展小额贷款、政府采购融资等业务领域,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同时,整合和优化机构资源,实现分布协作和资源共用。
浅析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摘要】自1993年起,我国便开始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迈入深水区,而这一系列改革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回顾,以及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进程应对方案的梳理,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可能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应对措施,以期我国商业银行能成功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一、引言我国作为一个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商业银行在经济运行的作用十分重要。
近几年,我国金融改革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逐渐加快。
2019年,央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同时,据有关政策文件显示,2020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涉足深水区,改革进程的加速推进必然会对各个经济主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试图探讨,作为利率传导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商业银行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面对这种影响。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回顾及展望总体来讲,我国利率市场化借鉴了国外的经验,主要路径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思路,主要分为为三个阶段。
(一)、货币市场利率改革(1993—1999年)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之中,首先要为市场利率寻找一个参考的均衡点,即人们常说的“锚”。
而货币市场作为流动性最强的金融市场,其利率能够及时、充分地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因此货币市场利率是各国市场化利率的重要的参考指标,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从此开始。
1996年,取消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限制;一年后,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
1998年,国开行首次用市场化的方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随后,国债也开始进行市场招标。
自此,我国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市场化逐渐完成,货币市场均衡利率逐渐形成。
(二)、贷款利率放开管制,存款利率浮动加大(1999—2013年)在第一阶段货币市场利率的改革过程中,我国便同时尝试着扩大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晓丹
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11期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商业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机
遇。本文立足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
而为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利率体制就是一国对利率管理制度,我国的利率体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39~1983
年,我国经济金融市场十分薄弱,在计划经济体系下,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利率管制体
制;1978年,我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我国也开始放松利率的管制,在1983年~1996年期
间,实施利率管制下的有限浮动的利率体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发
展,对利率进行管制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我国1996年以同业拆借利率为
突破口,开始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指货币当局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将利率的定价权交给市场主体,
由市场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利率水平的高低。但这并不是说货币当局完全放任利率波动,货
币当局可以通过运用各项货币政策影响货币供求关系,并最终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的高
低,并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纵观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
改革的总体思路下,我国已于2015年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这也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里
程碑。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如何利用机遇,
化危机为转机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
(一)刺激金融创新,改善业务结构
长久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构成中,利差收入占比达80%以上,利差收入在我国五大国
有银行中营业收入贡献率也超过了70%,即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和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存贷款
利差,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非利息收入是其主要利息来源,占比达60%以
上。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稳定的利差空间被打破,商业银行为了吸引客户贷款
会在降低贷款利率的同时提高存款利率,即挤压了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在此背景下,商业银
行会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从而使得非利息收入不断增长,保证
银行利润增长。就目前来说,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持续增长,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手续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及佣金收入不断提高,以招商银行为例,从2006年到2015年期间,招商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增
长率总体超过了净息差收入的增长率。
(二)差别定价,优化客户结构
利率市场化的实质就是把定价权交给市场主体,即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客户信用等级、收入
状况及资本成本等各方面的情况对客户进行差别定价,对于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可以实行较低的
贷款利率,反之则可以给客户制定较高的利率水平,这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
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较低的利率水平吸引优质客户,从而可以达到有效优化客户结构的
目的。
(三)完善竞争环境,提高银行经营自主性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有效解决信贷配给、寻租行为以及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行为,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商业银行将根据资金供求关系以及客户情况进行合理定价,引导资金
合理流动并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经营的自主性不断增强,竞争环境
日趋公平。
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
(一)挤压银行利润空间,传统业务萎缩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稳定的利差空间被打破,银行仅靠利差收入就可获得
巨额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就目前来说,金融市场逐步完善,金融产品日益丰富,互联网金融
飞速发展,这大大拓宽了客户的投资渠道以及资金来源。因此,商业银行为了获取充足的资金
来源会提高负债资金成本,同时,为了吸引优秀的贷款客户也会降低贷款利率,从而使得商业
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萎缩,并最终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
(二)考验商业银行定价能力
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利率的定价权由中央银行交给了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自主性被大大提
升,同时,商业银行大力拓展业务范围,对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而我国长久以
来的利率管制政策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定价能力普遍较弱,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能否对不
同客户进行合理有效的定价是商业银行能否长效稳定发展的关键。如果商业银行无法准确定价
将会使银行在竞争中逐步被淘汰,因此,在新的制度体系下,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成为商业银
行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风险管理能力亟待增强
2015年10月23日,我国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我国商
业银行具有了存款和贷款的定价权,各商业银行一方面为了获取资金来源会提高负债成本,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方面为了取得优质客户会降低贷款收益,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为此,商业银行不得不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而表外业务虽然能给商业银行带来巨额
利润,但是高收益也面临着较高的风险,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普遍较差,近年来不良
贷款率不断提高,因此,商业银行如何在获得高额收益的同时有效规避风险就成为商业银行亟
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结论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顺应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必然产物,为我国金融市场营造出了良好的竞
争环境,商业银行不断优化客户结构与业务结构,开展公平竞争,引导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
构的健康发展,虽然在改革过程中以及改革完成的初期,商业银行会面临传统业务萎缩、利润
下降,定价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等困境,但是只要商业银行善于利用机遇,化危机为转
机,努力拓展业务范围、提高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的综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
会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金融市场也将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徐睿.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探析[J].中国市场,2016(4):87-88.
[2]李希方.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J].金融·资本,2013(8):127-127.
[3]薛苏燕.浅析利率市场化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J].时代金融,2013(6):148-152.
[4]臧昕.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20-21.
作者简介:刘晓丹(1988-),女,汉族,专职教师,硕士研究生,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
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