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与实现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Oracle数据库灾备实施标准在信息化的今天,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灾备实施成为了企业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
以下是Oracle 数据库灾备实施标准的五个方面:1. 目标准备在实施灾备计划前,首先需要明确灾备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能包括恢复丢失的数据、减少停机时间、降低业务风险等。
在确定目标后,需要对数据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估,以便于合理分配资源和注意力。
同时,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网络中断等。
2. 实时数据复制技术的配置实时数据复制技术是Oracle数据库灾备的关键之一。
通过此技术,可以备份Oracle数据库,并在发生故障时快速恢复数据。
配置实时数据复制技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复制软件,并按照软件的指导完成配置步骤。
在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参数的设置,以确保复制的准确性和性能。
同时,需要制定备份策略,定期备份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
3. 灾备服务器的安装为了确保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安装灾备服务器。
在硬件方面,需要选择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服务器。
在软件方面,需要安装与生产服务器相同的操作系统和Oracle数据库软件。
同时,需要进行网络设置,确保灾备服务器能够与生产服务器进行通信。
此外,还需要进行系统备份管理,包括定期备份系统和数据,以及在需要时进行快速恢复。
4. Oracle实例的设置在灾备服务器上,需要创建备份实例,该实例将作为灾备数据库。
在创建备份实例前,需要确定备份策略,包括备份频率、备份内容等。
在创建备份实例后,需要设置备份策略,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自动备份管理,以便于在指定时间自动备份数据,并监控备份过程和结果。
5. 监控与测试为了确保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监控和测试。
在日常监测方面,需要定期检查灾备系统的状态和性能,以及监测数据复制过程和备份数据的完整性。
在故障排除方面,当监测到异常或故障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并分析故障原因,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Oracle数据库基本知识Oracle数据库基本知识Oracle Database,又名OracleRDBMS,或简称Oracle。
是甲骨文公司的一款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本文为大家分享的是Oracle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它是在数据库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产品。
可以说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可移植性好、使用方便、功能强,适用于各类大、中、小、微机环境。
它是一种高效率、可靠性好的适应高吞吐量的数据库解决方案。
介绍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美国ORACLE公司(甲骨文)提供的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的一组软件产品,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或B/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
比如SilverStream 就是基于数据库的一种中间件。
ORACLE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通用的数据库系统,它具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作为一个关系数据库,它是一个完备关系的产品;作为分布式数据库它实现了分布式处理功能。
但它的所有知识,只要在一种机型上学习了ORACLE知识,便能在各种类型的机器上使用它。
Oracle数据库最新版本为OracleDatabase 12c。
Oracle数据库12c引入了一个新的多承租方架构,使用该架构可轻松部署和管理数据库云。
此外,一些创新特性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使用率和灵活性,如Oracle Multitenant可快速整合多个数据库,而Automatic Data Optimization和Heat Map能以更高的密度压缩数据和对数据分层。
这些独一无二的技术进步再加上在可用性、安全性和大数据支持方面的主要增强,使得Oracle数据库12c 成为私有云和公有云部署的理想平台。
就业前景从就业与择业的角度来讲,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从事oracle 方面的技术是职业发展中的最佳选择。
其一、就业面广:ORACLE帮助拓展技术人员择业的广度,全球前100强企业99家都在使用ORACLE相关技术,中国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都能有ORACLE技术的工程师岗位,大学生在校期间兴趣广泛,每个人兴趣特长各异,不论你想进入金融行业还是电信行业或者政府机构,ORACLE都能够在你的职业发展中给你最强有力的支撑,成为你最贴身的金饭碗。
oracle查询profile策略Oracle查询profile策略概述:在Oracle数据库中,profile策略是用于管理和限制用户对数据库资源的访问的一种机制。
通过为用户分配不同的profile,可以控制他们的资源使用情况,以防止资源滥用和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Oracle查询profile策略,并解释其原理和常用的配置选项。
一、查询profile策略的SQL语句要查询Oracle数据库中的profile策略,可以使用如下的SQL语句:SELECT profile, resource_name, limitFROM dba_profilesWHERE resource_type = 'KERNEL' AND profile NOT LIKE 'DEFAULT%';上述SQL语句将从dba_profiles视图中获取所有的profile策略信息,并排除默认的profile。
二、profile策略的原理和作用1. 原理Oracle数据库中的profile策略是通过限制用户对数据库资源的使用来实现的。
每个profile都包含一组资源限制,这些限制可以控制用户对CPU、内存、连接数、并发会话数等数据库资源的使用。
当用户连接到数据库时,会根据其所属的profile来限制其资源使用情况。
2. 作用通过使用profile策略,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控制用户对数据库资源的滥用,避免某个用户占用过多的资源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
- 提高数据库的性能,通过限制用户的资源使用,避免资源争夺和过度消耗。
- 加强数据库的安全性,通过限制用户的并发会话数和连接数,防止恶意用户通过大量连接和会话消耗数据库资源。
三、常用的profile配置选项在使用Oracle查询profile策略时,可以了解以下常用的配置选项:1. PASSWORD_LIFE_TIME:密码有效期限,可以设置为天数或无限期。
数据库安全风险分析和解决方案1.数据库安全风险分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都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一套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已经是衡量一个政府或者企业的管理效率的关键指标,政府和企业也都更加依赖于信息系统,所以信息系统能否稳定、安全的运行也是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我们稍作统计和回顾,不难发现最近几年信息安全话题讨论越来越激烈,信息安全事件也越来越多。
近期美国“棱镜”事件和英国“颞颥”事件被曝光震惊全世界、2012年震惊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信息大泄露和三大运营商个人隐私信息批量泄露等。
这些信息安全事件攻击手段多样,但我们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的攻击和窃取目标就是用户的隐私数据,而大部分数据的承载主体就是——数据库系统。
所以我们今天对数据库安全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如果说各类业务系统是基础部件,畅通的网络是血液,那心脏理应就是数据库系统。
其存储了所有的业务数据,牵涉到所有用户的切身利益。
所以其要求各类数据必须是完整的,可用的,而且是保密的。
如果发生数据丢失或者数据不可用,犹如心脏出现问题,其他所有的基础部件也将无法正常工作,直接导致整个业务系统的终止,少则让企事业单位受到经济和名誉的损失,大则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威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当然承载数据库的服务器以及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存储系统、应用软件等相关配套设置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由于内部操作失误、故意泄露或者外部入侵等都可能给业务数据带来致命的安全威胁。
对于数据库,我认为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几方面,一个是数据库自身安全,一个是数据库运行环境和数据库运行维护过程的安全。
1)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数据库自身安全,我们认为中国面临一个最大的安全威胁就在于绝大部分数据库都是采用oracle、sqlserver、mysql等国外数据库系统。
我们无法了解这些国外数据库系统是否留下了后门,是否嵌入了不安全的代码等,最近美国棱镜门就更加印证了我们的结论,因为美国多个通信设备厂家都参与了棱镜计划。
ORACLE 数据库故障解决方案引言概述:ORACLE 数据库是目前企业常用的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但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故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 ORACLE 数据库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数据库故障。
一、数据库连接问题1.1 连接超时:当数据库连接超时时,可以通过增加连接超时时间的方式解决。
在 ORACLE 数据库中,可以通过修改 sqlnet.ora 文件中的SQLNET.INBOUND_CONNECT_TIMEOUT 参数来设置连接超时时间。
1.2 连接被拒绝:如果数据库连接被拒绝,可能是由于数据库实例未启动、监听器未启动或者网络故障等原因导致。
解决方案包括启动数据库实例、启动监听器以及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1.3 连接池问题:当数据库连接池达到最大连接数时,新的连接请求会被拒绝。
解决方案包括增加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释放闲置连接以及优化数据库连接的使用。
二、数据丢失问题2.1 意外删除数据:当数据被意外删除时,可以通过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方式解决。
可以使用RMAN 工具进行数据库备份,并在需要时使用备份进行恢复操作。
2.2 数据库文件损坏:当数据库文件损坏时,可以使用 RMAN 工具进行数据库文件的修复。
RMAN 提供了诊断和修复数据库文件的功能,可以帮助解决数据库文件损坏的问题。
2.3 数据库坏块:当数据库出现坏块时,可以使用 RMAN 工具进行坏块的修复。
RMAN 提供了坏块检测和修复的功能,可以帮助解决数据库坏块问题。
三、性能问题3.1 慢查询:当数据库查询变慢时,可以通过优化查询语句、创建索引、增加硬件资源等方式解决。
可以使用 Explain Plan 工具来分析查询语句的执行计划,找出慢查询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3.2 死锁:当数据库出现死锁时,可以通过锁等待超时、死锁检测和解锁等方式解决。
可以使用 V$LOCK 和 V$SESSION 视图来查看当前的锁信息,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解锁操作。
基于TNS协议的Oracle数据库安全性改进方法殷泰晖;李帅【摘要】Oracle databas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enterprise databases nowadays.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remote accessing to Oracle database through the Internet, the TNS protocol that the Oracle server and the clients use to communicate is analyzed, and a scheme based on SSL and TNS protocol proxy is proposed by TNS protocol analysis.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is also put forward and its performance is tested and analyzed.%Oracle数据库是广泛应用的企业数据库之一.为了提高1nternet环境下Oracle数据库远程访问的安全性,文章分析了Oracle服务器和客户端通讯使用的TNS协议,基于TNS协议解析,提出了集成SSL 和TNS协议代理的方案以增强其安全性,并给出了实现方法,测试和分析了其性能.【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5)002【总页数】4页(P193-196)【关键词】TNS协议;安全;协议解析;Oracle数据库;代理【作者】殷泰晖;李帅【作者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第12研究室,北京100094;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第12研究室,北京10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2在许多情况下,如员工出差、远程管理和技术支持等,都需要远程访问这些数据库资源。
oracle 容灾方案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数据规模的增大,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针对数据库系统,一个可靠的容灾方案可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Oracle容灾方案,以保障数据库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
一、为什么需要Oracle容灾方案1. 业务连续性要求:对于关键业务系统,需要保证系统24/7的可用性。
一旦主数据库发生故障,需要快速切换到备用数据库,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2. 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数据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任何数据丢失或损坏都会对业务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备份和容灾方案,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 灾难恢复能力:自然灾害、人为错误等不可预测的因素可能导致主数据库无法正常运行,容灾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恢复数据库,并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
二、Oracle容灾方案的基本原理1. 主备数据库架构:主数据库和备用数据库之间建立同步或异步的数据复制机制,主数据库负责处理实时的业务请求,备用数据库负责持续接收主数据库的数据复制,并通过数据库实例的冷备、热备或物理、逻辑备份等方式备份数据。
2. 心跳检测和故障切换:主备库之间通过心跳检测机制,监测主库的可用性。
一旦主库不可用,系统会自动触发故障切换机制,自动将备库切换为主库,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3. 数据同步和数据保护:主备库之间通过数据复制机制实现数据的同步。
可以选择同步或异步的数据复制模式,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同步和保护。
1. 数据库镜像:通过Oracle Data Guard功能实现主备库的数据复制和同步。
主库实时将数据变更同步到备库,备库可以作为只读库用于报表查询、负载均衡等工作。
一旦主库故障,自动进行故障切换,将备库切换为主库。
2.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通过RMAN工具进行数据库的物理备份,将备份文件存储在独立的存储介质上,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在主库故障后,可以通过RMAN工具进行数据库恢复,将备份文件恢复到备库,使其成为新的主库进行业务处理。
基于Oracle数据库的作战数据虚拟化安全应用方法研究作者:张连喜王林来源:《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年第04期【摘要】随着作战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大量重要、敏感数据的增长,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尝试基于Oracle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作战数据安全访问控制,重点介绍通过虚拟专用数据库(Virtual Private Database, VPD)实现多个相关数据库间共享表的安全,以达到“细”粒度访问控制。
【关键词】作战数据;数据安全;虚拟化应用;粒度;访问控制1 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及作战指挥系统的快速发展,作战数据库大量重要、敏感数据不断增长,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作战数据安全显得极为重要。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建立的作战数据库系统由于安全问题没有有效得到控制只能闲置一旁,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而且大大制约了各类指挥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基于现有信息体系构造数据库安全环境,本文尝试基于Oracle的作战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库安全访问控制,重点介绍通过虚拟专用数据库(Virtual Private Database, VPD)实现多个特定数据库间共享表的安全,以达到“细”粒度访问控制。
1.1 数据库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对用户访问数据库各种资源(包括基表、视图、各种目录以及实用程序等)的权利(包括创建、撤消、查询、增、删、改、执行等)的控制,这是保障数据库安全的基本手段。
数据库用户按其访问权利的大小,一般可分为三类:1)一般数据库用户(具有CONNECT特权的用户);2)具有支配部分数据库资源的数据库用户(具有RESOURCE特权的用户);3)具有DBA特权的数据库用户。
不同用户对数据库有不同的访问权限,DBMS按用户的访问权限来控制其对数据库的访问,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用户的标识与鉴别,一个是授权。
1.2 应用进程安全性作为数据库的开发人员,在设计和实现数据库时都要面对大量的应用安全问题。
数据库数据权限控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数据库在现代信息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用户访问需求的复杂化,数据库数据权限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数据权限控制旨在保护数据库中敏感数据,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确保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数据权限控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首先,数据库数据权限控制的设计应该基于安全考虑。
在设计权限控制模型时,需要从角色角度出发,定义不同用户角色在数据库中的权限范围。
一个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RBAC)模型。
该模型将用户和用户权限抽象为角色,并根据角色与权限的关系进行用户访问的控制。
在数据库设计阶段,应考虑到每个角色需要的访问权限,并为其分配合适的操作权限。
例如,可为管理员角色分配最高权限,允许其进行所有操作,而一般用户角色只能进行数据查询和部分编辑操作。
通过根据用户的角色来控制其对数据库中数据的访问权限,可以实现细粒度的权限控制。
其次,数据库数据权限控制的实现方法包括物理和逻辑两个层面。
在物理层面,可以通过数据库的用户管理功能来实现权限控制。
数据库提供了对用户和角色的管理接口,管理员可以通过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及角色的权限来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控制。
例如,在Oracle数据库中,可以使用GRANT和REVOKE语句来授权或撤销用户的访问权限。
在逻辑层面,可以通过编写触发器、存储过程或函数来实现数据权限控制。
这种方法可以在用户执行特定操作时触发,然后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来控制其对数据的访问。
例如,在一个银行系统中,可以通过触发器来限制某个角色只能访问自己名下的账户,而不能访问其他用户的账户信息。
此外,数据库数据权限控制还可以结合其他安全策略进行增强。
例如,可以使用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只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解密和访问数据。
此外,可以使用审计功能追踪用户的操作,并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复安全问题。
ORACLE 数据库故障解决方案引言概述:ORACLE 数据库是目前最常用的企业级数据库之一,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故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 ORACLE 数据库故障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数据库故障。
一、数据库连接问题的解决方案:1.1 检查网络连接:确保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网络连接正常。
可以通过 ping 命令或者其他网络工具来测试网络连通性。
1.2 检查监听器状态:监听器是用于监听数据库连接请求的服务,如果监听器未启动或者出现异常,可能导致数据库连接失败。
可以使用 lsnrctl 命令来检查监听器的状态,并根据需要启动或重启监听器。
1.3 检查防火墙设置:防火墙可能会阻止数据库连接请求通过特定的端口,导致连接失败。
确保防火墙的设置允许数据库连接请求通过所需的端口。
二、数据库备份与恢复问题的解决方案:2.1 定期备份数据库:定期备份数据库是防止数据丢失的重要手段。
可以使用RMAN (Recovery Manager) 工具进行数据库备份,可以选择全量备份、增量备份或者归档日志备份等方式。
2.2 恢复数据库:当数据库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备份文件进行数据库恢复。
可以通过 RMAN 工具进行数据库恢复,根据备份类型选择相应的恢复策略。
2.3 监控数据库恢复过程:在进行数据库恢复时,需要密切监控恢复过程,确保恢复过程的顺利进行。
可以使用 RMAN 工具提供的恢复状态查询命令来监控恢复进度。
三、数据库性能问题的解决方案:3.1 优化 SQL 查询语句:SQL 查询语句是数据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优化 SQL 查询语句,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效率。
可以使用 EXPLAIN PLAN 命令来分析查询语句的执行计划,并根据需要进行索引优化或者重写查询语句。
3.2 调整数据库参数:数据库参数的设置对数据库性能有很大影响。
可以通过修改数据库参数来优化数据库性能,如调整缓冲区大小、并发连接数等。
数据容灾备份的方法与实现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对其核心数据的安全需求日益增高,将数据库进行异地容灾备份方式已经成为主流。
本文将对Oracle Data Guard进行分析,寻求Oracle Data Guard对于容灾备份的可用性,寻找以Oracle Data Guard技术来实现数据库容灾备份的方法。
一、引言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历史数据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尤其对数据信息依赖程度很高的制造行业更是如此。
而数据备份是数据安全最基础的保障,它几乎是任何信息化系统中必需的组成部分,意外断电、系统崩溃、操作失误、硬件损坏、乃至数据中心的灾难性事件都可能造成数据库文件的破坏或丢失,而这些文件往往包含着珍贵数据,Oracle Data Guard技术提了一些数据库自身针对这方面的数据保护功能。
二、OracIe Data Guard概述Oracle在9i版本的时候,正式把Standby技术命名为Data Guard,使其成为Oracle一项推广给广大用户并且希望用户使用的先进技术。
Oracle Data Guard所使用的是管理、监控和自动化软件的基础架构,提供集成化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该技术用于创建、维护和监控由一个生产数据库和若干个备用数据库所形成的独立、易于管理的数据保护体系,以保护企业数据结构不受故障、灾难、错误和崩溃的影响。
三、OracIe Data Guard保护模式对于大多数用户最关心的数据同步时对系统应用资源的占用问题,Oracle Data Guard给出了多种方案。
它支持多种级别的数据保护模式:最大性能模式,最大可用性模式,最大保护模式。
分别对应于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编写《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中的5级,5级6级自适应,6级的数据保护级别。
其中对应6级的最大保护模式可以实现实时数据同步和0数据丢失。
(一)最大保护模式最大保护模式即Oracle Data Guard中所说的主数据库主库提供了最高水平的数据保护,从而确保了一个全面的零数据丢失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Oracle DBA,需要掌握许多技巧,以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以下是一些必备的技巧:1.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巧备份和恢复是Oracle DBA的核心工作之一。
DBA需要掌握不同备份策略的优缺点,以及如何使用Oracle Recovery Manager(RMAN)进行备份和恢复。
DBA还需要熟悉数据恢复的各种技术,如点恢复、时间点恢复和完全恢复。
2.数据库性能调优技巧数据库性能是Oracle DBA的另一个重要职责。
DBA需要了解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监视和调整数据库性能。
这些技术包括SQL调优、索引优化、内存和磁盘I/O优化、统计信息管理和SQL执行计划分析。
3.安全管理技巧数据库安全是Oracle DBA的重要职责之一。
DBA需要熟悉各种安全技术和策略,如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和授权、加密和审计。
DBA还需要了解如何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如SQL注入、拒绝服务攻击和恶意软件。
4.数据库设计和架构技巧Oracle DBA需要了解数据库设计和架构的基本原则,以确保数据库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DBA需要了解如何设计高可用性和灾备性解决方案,并熟悉各种数据库架构,如单机、主从复制和集群。
5.自动化管理技巧随着数据库规模的增长,手动管理数据库已经不再可行。
Oracle DBA需要掌握各种自动化管理技巧,如自动备份和恢复、自动调优和自动化部署。
这些技术可以减少DBA 的工作负担,提高数据库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作为一名Oracle DBA,需要掌握备份和恢复技巧、数据库性能调优技巧、安全管理技巧、数据库设计和架构技巧以及自动化管理技巧。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DBA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负担。
oracle数据库脱敏语句-回复什么是Oracle数据库脱敏?Oracle数据库脱敏是一种数据保护方法,可以对敏感数据进行处理以隐藏或模糊数据,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者获得敏感信息。
在许多情况下,企业需要与合作伙伴、客户或第三方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但又不能直接披露敏感信息。
因此,通过脱敏数据库,可以在保护数据的同时保持数据的可用性和可用性。
一般来说,Oracle数据库中最常见的敏感数据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例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社会安全号码)、财务信息和医疗记录等。
这些信息被认为是敏感的,因为未经授权的访问者可能会滥用这些信息,导致个人隐私泄露、资金损失或身份盗窃等问题。
那么,如何实现Oracle数据库脱敏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脱敏的目标和策略。
不同的脱敏需求可能会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在制定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数据的敏感程度、脱敏后数据的可用性和处理数据的效率等因素。
其次,根据策略,选择合适的脱敏方法。
常见的脱敏方法包括模糊化、替换、遮挡和加密等。
模糊化是指通过模糊敏感数据以隐藏其真实值。
例如,将个人姓名的首字母保留,其他部分用"X"代替。
替换是指用非敏感的数据替换敏感数据。
例如,将电话号码替换为随机生成的数字。
遮挡是指通过不显示完整数据来隐藏敏感信息。
例如,只显示信用卡号的前几位和后几位数字,中间部分用"*"代替。
加密是指使用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转换,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解密。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需要结合使用,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实施脱敏任务。
根据所选的脱敏方法,编写SQL语句来执行脱敏操作。
在执行脱敏任务之前,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或错误。
脱敏任务可以通过编写存储过程、触发器或使用已有的工具和插件来实现。
最后,进行脱敏效果验证和监测。
验证脱敏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脱敏后数据的可用性和处理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查询脱敏后的数据,检查敏感信息是否已经成功脱敏。
数据库安全问题解决办法分析摘要数据库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门计算机技术,其安全性越来越重要。
该文讲述了数据库安全含义,数据库存在的安全威胁,常用攻击方法,安全控制策略以及分析了历年发生的几大典型数据泄密事件。
关键词:数据库安全,数据库攻击,安全控制,数据库加密。
abstractDatabase technology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computer technology nowadays, and its secur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database security, the security threat existing in the database, the common attack methods, the security control strategy and the analysis of several typical data leakage events of the past year.Key words: database security, database attack, security control, database encryption.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各种信息系统不断出现,其中数据库扮演者重要角色,其担负着存储和管理数据信息的任务。
这些数据一旦泄露或被破坏,将会对国家或单位造成巨大损失。
目前,很多的信息系统采用的都是Oracle或者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以及一致性,这些数据库系统采用一些技术手段,比如:访问控制、实体和引用完整性控制、值域约束、并发控制和恢复等技术。
但是,对于Oracle或者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来说,仍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面临着许多攻击。
数据库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围绕着数据库管理员的恶梦,数据库数据的丢失以及数据库被
非法用户的侵入使得数据库管理员身心疲惫不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的应
用十分广泛,深入到各个领域,但随之而来产生了数据的安全问题。各种应用系统的数据库
中大量数据的安全问题、敏感数据的防窃取和防篡改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数
据库系统作为信息的聚集体,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至关重要,关系到企
业兴衰、国家安全。因此,如何有效地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实现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
和有效性,已经成为如今关注的一个话题。
甲骨文董事长拉里·埃里森在Oracle OpenWorld大会上,谈到了一个观点——要保护数
据库安全,关键在于加密。他还认为,我们不仅要为发往互联网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加密,还
要为从硬盘转移到后端系统的过程中的数据加密。他还建议企业禁止用户在没有进行加密的
情况下实施数据备份。“因为如果没有加密的备份CD或者DVD光盘一旦丢失,你就会失去
信息。”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如果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机制
非常强大,则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能就较好。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是关系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其安全性功能很弱,这就导致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威胁。因此,数据库管理员应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据库的安全进行考虑。
一:用户角色的管理
这是保护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建立不同的用户组和用户口令验证,
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法的Oracle用户进入数据库系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坏;另外在
Oracle数据库中,可以通过授权来对Oracle用户的操作进行限制,即允许一些用户可以对
Oracle服务器进行访问,也就是说对整个数据库具有读写的权利,而大多数用户只能在同组
内进行读写或对整个数据库只具有读的权利。在此,特别强调对SYS和SYSTEM两个特殊
账户的保密管理。
为了保护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应保证$ORACLE_HOME/bin目录下的所有
内容的所有权为Oracle用户所有。 为了加强数据库在网络中的安全性,对于远程用户,应
使用加密方式通过密码来访问数据库,加强网络上的DBA权限控制,如拒绝远程的DBA
访问等。
二:数据库的加密
由于数据库系统在操作系统下都是以文件形式进行管理的,因此入侵者可以直接利用操作系
统的漏洞窃取数据库文件,或者直接利用OS工具来非法伪造、篡改数据库文件内容。这种
隐患一般数据库用户难以察觉,分析和堵塞这种漏洞被认为是B2级的安全技术措施。
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层次的安全加密方法主要用来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保证当前面的层
次已经被突破的情况下仍能保障数据库数据的安全,这就要求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有一套强
有力的安全机制。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文件进行加密处
理,使得即使数据不幸泄露或者丢失,也难以被人破译和阅读。
我们可以考虑在三个不同层次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加密,这三个层次分别是OS层、
DBMS内核层和DBMS外层。
⑴ 在OS层加密。在OS层无法辨认数据库文件中的数据关系,从而无法产生合理的
密钥,对密钥合理的管理和使用也很难。所以,对大型数据库来说,在OS层对数据库文件
进行加密很难实现。
⑵ 在DBMS内核层实现加密。这种加密是指数据在物理存取之前完成加/解密工作。
这种加密方式的优点是加密功能强,并且加密功能几乎不会影响DBMS的功能,可以实现
加密功能与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无缝耦合。其缺点是加密运算在服务器端进行,加重了服
务器的负载,而且DBMS和加密器之间的接口需要DBMS开发商的支持。
⑶ 在DBMS外层实现加密。比较实际的做法是将数据库加密系统做成DBMS的一个
外层工具,根据加密要求自动完成对数据库数据的加/解密处理。采用这种加密方式进行加
密,加/解密运算可在客户端进行,它的优点是不会加重数据库服务器的负载并且可以实现
网上传输的加密,缺点是加密功能会受到一些限制,与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耦合性稍差。
下面我们进一步解释在DBMS外层实现加密功能的原理:
数据库加密系统分成两个功能独立的主要部件:一个是加密字典管理程序,另一个是数
据库加/解密引擎。数据库加密系统将用户对数据库信息具体的加密要求以及基础信息保存
在加密字典中,通过调用数据加/解密引擎实现对数据库表的加密、脱密及数据转换等功能。
数据库信息的加/解密处理是在后台完成的,对数据库服务器是透明的。
按以上方式实现的数据库加密系统具有很多优点:首先,系统对数据库的最终用户是完
全透明的,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明文和密文的转换工作;其次,加密系统完全独立于数
据库应用系统,无须改动数据库应用系统就能实现数据加密功能;第三,加解密处理在客户
端进行,不会影响数据库服务器的效率。
数据库加/解密引擎是数据库加密系统的核心部件,它位于应用程序与数据库服务器之
间,负责在后台完成数据库信息的加/解密处理,对应用开发人员和操作人员来说是透明的。
数据加/解密引擎没有操作界面,在需要时由操作系统自动加载并驻留在内存中,通过内部
接口与加密字典管理程序和用户应用程序通讯。数据库加/解密引擎由三大模块组成:加/解
密处理模块、用户接口模块和数据库接口模块。其中,“数据库接口模块”的主要工作是接受
用户的操作请求,并传递给“加/解密处理模块”,此外还要代替“加/解密处理模块”去访问数
据库服务器,并完成外部接口参数与加/脱密引擎内部数据结构之间的转换。“加/解密处理模
块”完成数据库加/解密引擎的初始化、内部专用命令的处理、加密字典信息的检索、加密字
典缓冲区的管理、SQL命令的加密变换、查询结果的脱密处理以及加脱密算法实现等功能,
另外还包括一些公用的辅助函数。
三:数据保护
数据库的数据保护主要是数据库的备份,当计算机的软硬件发生故障时,利用备份进行
数据库恢复,以恢复破坏的数据库文件或控制文件或其他文件。
另一种数据保护就是日志,Oracle数据库提供日志,用以记录数据库中所进行的各种操
作,包括修改、调整参数等,在数据库内部建立一个所有作业的完整记录。
再一个就是控制文件的备份,它一般用于存储数据库物理结构的状态,控制文件中的某
些状态信息在实例恢复和介质恢复期间用于引导Oracle数据库。
日常工作中,数据库的备份是数据库管理员必须不断要进行的一项工作,Oracle数据库
的备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逻辑备份
逻辑备份就是将某个数据库的记录读出并将其写入到一个文件中,这是经常使用的一种
备份方式。
● export(导出):此命令可以将某个数据文件、某个用户的数据文件或整个数据库进
行备份。
● import(导入):此命令将export建立的转储文件读入数据库系统中,也可按某个数
据文件、用户或整个数据库进行。
2.物理备份
物理备份也是数据库管理员经常使用的一种备份方式。它可以对Oracle数据库的所有
内容进行拷贝,方式可以是多种,有脱机备份和联机备份,它们各有所长,在实际中应根据
具体情况和所处状态进行选择。
● 脱机备份
其操作是在Oracle数据库正常关闭后,对Oracle数据库进行备份,备份的内容包括:
所有用户的数据库文件和表;所有控制文件;所有的日志文件;数据库初始化文件等。可采
取不同的备份方式,如:利用磁带转储命令(tar)将所有文件转储到磁带上,或将所有文
件原样复制(copy,rcp)到另一个备份磁盘中或另一个主机的磁盘中。
● 联机备份
这种备份方式也是切实有效的,它可以将联机日志转储归挡,在 Oracle数据库内部建
立一个所有进程和作业的详细准确的完全记录。
物理备份的另一个好处是可将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整转储, 一旦发生故障,可以
方便及时地恢复,以减少数据库管理员重新安装Oracle带来的麻烦。
有了上述几种备份方法,即使计算机发生故障,如介质损坏、软件系统异常等情况时,
也不必惊慌失措,可以通过备份进行不同程度的恢复,使Oracle数据库系统尽快恢复到正
常状态。几种数据库损坏情况的恢复方式有:
1.数据文件损坏
这种情况可以用最近所做的数据库文件备份进行恢复,即将备份中的对应文件恢复到原
来位置,重新加载数据库。
2.控制文件损坏
若数据库系统中的控制文件损坏,则数据库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行,那么,只须将数据库
系统关闭,然后从备份中将相应的控制文件恢复到原位置,重新启动数据库系统。
3.整个文件系统损坏
在大型的操作系统中,如UNIX,由于磁盘或磁盘阵列的介质不可靠或损坏是经常发生
的,这将导致整个Oracle数据库系统崩溃,这种情形只能:
● 将磁盘或磁盘阵列重新初始化,去掉失效或不可靠的坏块。
● 重新创建文件系统。
● 利用备份将数据库系统完整地恢复。
● 启动数据库系统。(责任编辑:zhao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