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科任教师;杨秀能本次考试,在学校的认真组织下,取得了圆满的结束,现将我所任教五年级数学考试质量做以下分析:一、考试质量情况。
本次考试,我班共有46名学生参加考试,平均分为35.88 分;及格率为10.87%,优秀率为4.35%。
最高分86.5分,最低分9分。
二、试卷命题的分析。
试卷由3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基础知识(1)填空(占23%),(2)部分为判断题(占5%),(3)部分为是选择题(占5%),第2部分为计算题(占22%),第3部分为解决问题(占45%)。
整份试卷,在理念上能以《数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为指导;命题立足课本与配套的导学练习,题材均是学生所学过的非常熟悉又熟练的内容;紧紧围绕课本为主,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考查,彻底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做较全面的摸底;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和创新思维的内容,有与生活相关的题,也有个别是能力提升题,从题型上看,试题全是学生常见的,熟悉的题型(课本与导学练习中一字不变的题目)。
三、对学生答题的分析从试卷反映看,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约为50%,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占28%,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题占15%。
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觉得试卷较简单、较活,考试成绩却一般。
主要体现在:基础部分中:判断题和计算题学生掌握得较好,填空题和选择题有部分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
如:填空题的3题,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填写单位。
学生的口算能力较差,在第1题的口算题中,46份试卷中仅仅1个同学得满分,大多学生马虎大意,把该化解的分数没有进行化解。
在解决问题中,由于教师平时讲得比较多,学生练得也较多,因此掌握得较好。
另外从本次考试中,可是看出,大部分学生忽略细节,如:解方程不写“解”、用方程解决应用题不设“未知数”、在解决问题中忘了写“单位”。
2012--2013学年度下期学情调查二年级数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分析(2014年1月15日)执笔:参与分析教师:一、学生基本情况:一年级共( 6)个班,参考学生共( 247 )人。
二、教师基本情况:本期二年级四位教师,有三位是随班上来的,都是多年从事高段数学教学的教师,只有陈静老师是本学期新接手的,但她是一位长期从事低、中段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
面对挑战,三位教师认真回顾、积极反思、总结一年级的教学经验,迅速调整教学步调,虚心向有经验的陈静老师请教,深研教材,认真阅读关于低年级教学的经验文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增强自己业务能力强,提高自身的教育教育水平。
三、本套试卷命题特点、值得肯定的地方:本次二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选择、计算等形式检测。
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全册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
检测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
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另外此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总之,整个命题力求起到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导向性作用,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发展与拓宽学生的思维。
本次试题知识覆盖面广,并突出了重点,难度适中,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对主要知识的考查既注重了基础性的考查,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考查,个别题型有一定的深度,对教材知识体系作了延伸。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得分率高的题有:填空里的看图写数、按顺序填数、在括号里填适当的数、在圆圈里填小于、大于或等于;计算里的看谁都能算对、直接写出得数、算一算,按要求填一填,算一算,连一连,认真算一算,把每步的正确结果填在方框里;选择题里的第1、2、4、5小题;按要求写算式;用数学中的第1, 3,6小题。
2017----2013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
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
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的来讲,该份试题相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对所考的知识点都把握不到位。
二、学生情况分析: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与上学期的成绩相比,有所上升。
优秀率比上次有很大的提升,但还有个别人出现个位数。
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差,做题粗心大意,不够细心,特别是计算题出错最多。
三、存在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方面还不够。
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数量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读题、审题习惯方面还欠缺优生的学习习惯也不是太好,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四、改进的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迁移,教给学生分析题目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变通,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进行解题,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逻辑能力。
平时练习的设计多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
此外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使全班的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五、几点反思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刘街中心校刘艳一、试卷基本情况:第一题是填空题共24分,所占比例24%,第二题是判断题共5分所占比例5%第三题是选择题共10分所占比例10%,第四题是计算题共28分,所占比例28%,第五题是动手操作题共8分,所占比例8%,第六题是应用题共25分,所占比例25%.二、试题分析: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内容较为简单,试题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应用,内容涵盖广泛,如:万以内数的认识、除法的初步认识,以计算为主,能力上考查了学生的计算、理解、观察、操作能力,突出了学科特点。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在试卷中通过口算、笔算、比较大小、解决问题等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查,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分析:1、本次总体成绩不错,基础知识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本次考试中,除了个别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试卷中的不足:从部分题来看,解决问题里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欠缺,虽然也讲解了许多类型的题目,但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还是有问题,反思原因,学生可能平时接触混合步计算的题目较多,有了思维定势,但缺乏细心和耐心导致丢分。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四、采取措施: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练习到位,练习多样性的训练;2、加强学生读题理解能力。
从考试方面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3、进一步强化学生专心致志、细心检查等良好习惯的培养;4、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有因材施教。
2013年秋季期二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检测共()人参加,参考率(),总分(),平均分(),及人(),及率(),优人(),优率(),积分()。
二、试题分析:本次测试题有六大题,分别是一、计算,二、填空,三、判断题,四、选择题,五、画一画,六、解决问题。
题型丰富,题量足,包括了课本所包涵的各方面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度延伸,让学生充分发挥灵活的思维能力。
三、卷面分析:第一大题计算题,第1小题是直接写出得数,失分较少,第2小题是脱式计算,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懂计算顺序,所以计算错误,失分较多。
第3小题是列式计算,失分也较多。
主要原因是不明所求的问题,而写错算式,即写成8÷2=4的学生不少,有的学生会写算式和口诀但没写单位而被减1分,还有相当一部分不理解题意而做错。
第二大题填空题,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以及计算的情况得分较多,表内除法的内容基本掌握。
有少数读数写数方面对“0”的读法没有掌握。
如:写七千零二十写成7002或7200,读3009读成三千零零九也有部分学生不。
第7小题比较长度单位,学生对爸爸比小鹏约高多少厘米1、算理用成了加法,2、对估算的方法也掌握不够,138厘米估成了130厘米。
最后结果写成了130+180或180-130,与正确答案约高40厘米不符了。
第三大题判断题,是考了平移形象、一根冰棍的质量估算、平均分问题、读除法算式。
学生对旋转车是旋转现象而不是平移现象区分得较清楚。
而对于一根冰棒约重50千克判断为打钩了。
按规律判断第16个图形是什么,学生找不到规律不能正确判断第16个图形是什么。
第四大题是选择题。
读数6008读成了六零零八。
对一副文具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不熟悉,最大角是什么角不知道。
找6、12、18、25、30 规律填数时找不到规律,角的两边延长角的大小有何变化两道题失分严重。
可见学生在这种题目上难理解难掌握。
第五大题画角和图形,第1小题失分较少,造成失分原因主要是画得不够准确,对锐角钝角概念混淆,认为钝角是小于直角的,锐角是大于直角的,有的学生干脆把钝角或锐角就画成了直角。
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试卷分析
学校 年级 班级 班 分析人 学科
一、基本情况
参考人数 100 ~90 ~80 ~70 ~60 ~40 ~10 10分以下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合格率 优秀率 良好率
说明:合格为60分以上,良好为80分以上,优秀为90分以上。
二、具体分析
题次 内容 得分率 典型错例及原因分析
三、知识总体掌握情况分析(尽可能详细)
1.掌握良好的内容及原因分析.
2.存在的知识缺陷及原因分析、解决对策
四、对试卷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