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专题之结构混乱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7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结构混乱【考点指津】结构混乱是指一句话两种结构形式纠缠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造成结构混乱的病句类型。
即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
分为以下几类:1、举棋不定型2、藕断丝连型3、中途易辙型【真题示例】1.举棋不定型所谓举棋不定型,是指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句式结构。
例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解析】:举棋不定。
把两个句式“由于……”和“由……决定的”混在一起。
可改为:A.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例2: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解析】:举棋不定。
把两个句式“分……”和“由……组成”混在一起。
可改为:A.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纪念馆由.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藕断丝连型所谓藕断丝连型,是错将前一句话的宾语当做后一句话的主语。
简单的来说,就是指一句话结构已完整,却把它的最后部分用做另一部分的开头。
例3、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解析】:“民间力量”在前部分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舆论……的作用”部分,又使它做了后部分的主语,整个句子的结构混乱。
可改为: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
例4、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学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十五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高考“结构混乱”类病句辨析与练习(附参考答案)句子里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不符合语法规则,这种语病叫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最常见的两种类型是句式杂糅和中途易辙。
“句式杂糅”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句式混杂在一个句子中,该结束的地方不结束,前后交叉错叠,使语意不明确,形成语病。
句式杂糅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几乎每年都会涉及。
“中途易辙”的特点是前后两句话要表达的是两个不同的意思,但转到后一句话的时候,主语却没有及时转换,导致结构混乱。
【真题在线】1、“双创特区”以围绕聚集青年大考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
【2016年高考天津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就是将“围绕……”和“以……为重点”两句糅合到一句中。
2、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暗换主语,前半句的主语是“实时性”,后半句的主语换成了“新媒体”。
3、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句式杂糅,去掉“受”或“下”。
4、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或“当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两个句子糅合成了一个句子。
常见病句类型之句子结构混乱如何调整句子结构使其更清晰句子结构的混乱是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如果句子结构混乱,读者在阅读时会感到困惑,并且无法准确理解作者的意思。
因此,调整句子结构使其更清晰是提高写作质量的关键一步。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病句类型,以及如何调整句子结构使其更清晰和有力。
一、主谓不一致的病句类型主谓不一致是一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它指的是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
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及时调整句子结构,使主谓保持一致。
例如:病句: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is talking loudly.改正: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are talking loudly.二、句子过长的病句类型过长的句子容易让读者感到疲惫,也难以理解。
要使句子更加清晰易懂,我们可以通过分割句子或简化句子结构来调整。
例如:病句:On the way home from work, I met my old friend whom I haven't seen for ten years, and we had a long conversation about our past.改正:On the way home from work, I met my old friend. We hadn't seen each other for ten years, so we had a long conversation about our past.三、并列结构错误的病句类型并列结构的使用可以使句子更加丰富多彩,但若使用不当则可能导致语句结构混乱。
在使用并列结构时,我们需要确保相应的成分相互平衡,结构一致。
例如:病句:She is not only beautiful but also works hard and study diligently.改正:She not only works hard but also studies diligently, and she is beautiful.四、主语从句位置错误的病句类型主语从句在句子中的位置常常容易导致结构混乱,我们需要将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与谓语相对应。
细说病句修改中的结构混乱专题【跟踪训练】找出结构混乱的句子,并改正过来。
1、暑假大学生勤工俭学招聘市场在武汉华师一附中举行,万名大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应聘。
可改为“招聘活动在……举行”,或“招聘市场在武汉华师一附中”。
2、事前评估的缺席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人类对自身理性盲目崇拜尤其在科技精英的意识中体现得更为突出。
句史杂糅,正确的表述是:“……,那就是人类对自身理性盲目崇拜,这种盲目崇拜在科技精英的意识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另外,“尤其”与“更”重复。
3、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行了整顿。
把“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问题”和“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杂糅一起。
4、布什政府一向致力于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当然可以大张旗鼓地炫耀一番。
句式杂糅,“致力于……工作”与“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糅合一起。
5、进入新千年后,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造成了不少城市的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问题日益严重。
可改为“……造成的不少城市的……等问题日益严重”。
6、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
上半句应改为“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7、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这句的错误是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糅在一起,修改时只留一种。
8、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温暖感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其根本原因是党风”和“党风不正在作怪”是两套结构,这句话将他们套在一起就错了,修改时只留一种。
9、许多患者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后,情绪低落,使患者失去了治疗信心,造成心理障碍,病情进一步恶化。
这句话,“情绪低落”做了整个句子的主语,前面的“许多患者”是被提出后又放下不管的主语部分。
10、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限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4.3 辨析修改病句——结构混乱教学目标1.了解辨析病句最需要的语法常识。
2.掌握结构混乱的类型及其辨析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结构混乱的类型及其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做题规律教学过程一辨析句式杂糅同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
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杂糅到一起,就造成了结构混乱。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2019·浙江)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使人闻之色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当……下”是将“当……时”与“在……下”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可把“当”改为“在”。
2.(2019·天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旨在……为目的”是将“旨在……”与“以……为目的”杂糅在一起,可取其一。
3.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极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句式杂糅,没有“如果……时”这样的搭配,只有“如果加工成……银粉”或“当加工成……银粉时”。
第二个分句可改为“如果把它加工成……银粉”。
4.亚马孙森林正在经历向生物物理紊乱状态过渡,农业生产的扩大和气候变化是造成亚马孙森林生态紊乱的主要原因。
病句专题结构混乱练习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电击以醋和废水为养分的细菌,可以制造出清洁的氢燃料能够替代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
B.过度劳累为何引起健康透支?有关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C.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道路的有益尝试才是最佳途径。
D.围绕“农民增收" 这一目标,新田县农业合作银行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优先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发放贷款。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寻求与古巴关系的“新开端”,并承诺将与其他美洲国家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B.有些作品之所以缺点和错误屡屡出现,是因为作者思想水平低和文字功底差等原因造成的.C.在新课改活动中,许多学校围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课改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课改的认识和技能。
D.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报道,黑龙江新兴煤矿发生“11·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造成的.B.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尽量防止不必要的浪费。
C.芜湖市教育局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将从12月第2个星期一开始至次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止,取消市区中小学冬季早读制度。
D.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B.据介绍,“国宾导游"将肩负翻译、导游等多项角色于一身,专门负责接待政府部门外宾和内宾、会展团队和重点团队等。
2016年中考语文病句常见类型结构混乱之中途易辙
常见病句类型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
”正确使用词语”一条已有涉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结构混乱
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如:①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这句中,“写《闲话皇帝》的”和“认为冒犯了日本天皇的”不是一个人,应该改为”因为杜重远写了《闲话天皇》这篇文章,就认为他是冒犯了日本皇帝”。
原句会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
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
修改病句:结构混乱造成结构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1)两种同义格式杂糅如:①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同义,用一个即可。
)②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
)③从1987年的《短篇三题》为起点,他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
(把“从……开始”和“以……为起点”糅在一起了,改“从”为“以”。
) (2)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或分号,如果误用连接并列成分的顿号,就造成分句糅合的毛病。
例如: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
(“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兼任”一词径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
)造成结构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1)两种同义格式杂糅如:①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同义,用一个即可。
)②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
)③从1987年的《短篇三题》为起点,他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
(把“从……开始”和“以……为起点”糅在一起了,改“从”为“以”。
) (2)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或分号,如果误用连接并列成分的顿号,就造成分句糅合的毛病。
例如: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
(“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兼任”一词径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
)造成结构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1)两种同义格式杂糅如:①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同义,用一个即可。
病句专题学案(5)——结构混乱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电击以醋和废水为养分的细菌,可以制造出清洁的氢燃料能够替代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
B.过度劳累为何引起健康透支?有关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C.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道路的有益尝试才是最佳途径。
D.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新田县农业合作银行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优先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发放贷款。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寻求与古巴关系的“新开端”,并承诺将与其他美洲国家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B.有些作品之所以缺点和错误屡屡出现,是因为作者思想水平低和文字功底差等原因造成的。
C.在新课改活动中,许多学校围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课改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课改的认识和技能。
D.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报道,黑龙江新兴煤矿发生“11·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造成的。
B.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尽量防止不必要的浪费。
C.芜湖市教育局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将从12月第2个星期一开始至次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止,取消市区中小学冬季早读制度。
D.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B.据介绍,“国宾导游”将肩负翻译、导游等多项角色于一身,专门负责接待政府部门外宾和内宾、会展团队和重点团队等。
病句专题之结构混乱 例析加强记忆: 一、表被动 常见结构:被(受)„„所。如: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说明:句子的前分句,将“„„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杂糅在一起,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二、表原因 常见结构: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是因为„„的原因。如: 2、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说明:本句的后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3、一个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 说明:本句前分句可以说成“一个人之所以变坏”,也可以说成“一个人变坏的原因”。 三、表目的 常见结构:是为了„„为目的的;把„„达到;防止„„不再„„。如: 4、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说明:本句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和“使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杂糅在一起。 四、表意图 常见结构:本着„„为原则;从„„为出发点。如: 5、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枝术。 说明:前分句要么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要么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 五、表对象 常见结构:对象„„面向„„;对于„„问题上。如: 6、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说明:本句可以说“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也可以说“这本杂志主要是面向„„”。 六、表组成 常见结构:还有来自„„也参加了„„;成分是„„配制而成;分„„部分组成;围绕„„为中心;有„„组成;大多是以„„为主。 7、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说明:本句中的“还有„„学习”,我们可以说“还有来自„„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清华大学等„„也参加了学习”,而现在将这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修改时,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说法。 8、止咳祛痰片是我厂里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说明:本句后分句要么说“它的成分是远志„„氯化铵等”,要么说“它主要由„„等配制而成”。 9、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限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说明:前分句要么说“„„纪念馆分序厅„„六部分”,或说“„„纪念馆由序厅„„六部分组成”。 10、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说明:本句要么说成“„应征者大多是青年师生”,要么说成“„„应征者以青年师生为主”。 七、表程度 常见结构:分外„„多了。如: 11、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1997年全国卷) 说明:最后一分句将“分外活跃而健谈”和“活路而健谈多了”杂糅在一起了。 八、表依靠 常见结构:靠的是„取得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是出于„„决定的。 12、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说明:句中的“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要么说成“关键的问题是知识”,要么说成“要让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不能杂糅成一个句子。
1. 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之一振。 “教人精神一振/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杂糅的结构混乱; 2. 阅览室图书馆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结构混乱,“我们„„问题”与前面脱节,可删除“我们„„现象”使前后主语一致。 3. 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句式杂糅,最后一句应改为“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 4.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这是由于„„的缘故”和“这是由„„决定的”套在一起而成。改“由于”为“由”即可。
5. 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壮举是„„表现”“壮举背后是„„”两种句式套在一起了。去掉“背后”或“的表现”。
7. 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 很大的提高。 “观摩„„庭审”的主语无疑是“我们”(省略了),但接下来的“对我们„„”的主语显然不是“我们”,这种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的混乱,删去“对”。 8.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 “中国人民”这个主语没有陈述的内容,后面又换成了“革命”,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混乱。可把“自从”放到句首。 9. 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 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为配制„„主要原料”后应接上“也是„„都离开不的”,“都离不开它”的主语当为“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与前面的主语(柠檬醛)不一样,结构混乱 10. 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包围了,歼灭了无数的匪军。 “被游击队包围”的主语应该是“匪徒”,但“歼灭”的主语是“游击队”句子结构混乱。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B.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以1987年的《短篇三题》为起点,他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D.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B.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能必须高度稳定。 C.如何才能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D.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十五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表意不明 【考题试做】 1、下列各句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为某边远山区林业站王站长治病的医生惊奇地发现,自己患了多年的心脏病竟奇迹般的好了。 B.对偶尔失足的青少年,应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而不要歧视他们。这不利于他们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工作。 C.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有一个高耸的土山,这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的墓。 D.这个精致的灯笼,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分析:选A。这是一组“指代不明”的高考题。B项指代不明,应将“这”改为“否则”。C项近指代词“这”,应改为远指代词“那”。D项“他”指代不明,可以指代“得分最高的嘉宾”本人,也可指代第三人,即这个灯笼本来是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现在要送给第三人。 【考点精析】 分为费解、歧义和指代不明。“费解”指话说得不明不白,让人猜测;“歧义”指一句话可有多种解释;“指代不明”指代词指代的对象难以确定。 (一)费解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2.下列各句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B.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 C.李老师领着同学们把铁锨、锄头一放,顾不得休息就都上课去了。 D.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解析:选C。这是一组考表意不明的高考题,A项谁“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不确定。B项谁“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不确定。D项“在医院工作”的是他本人还是他女儿,表意不明。 5、下列各句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C ) A.入秋以来,天津和北京的部分地区接连下了两场雨。 B.我们刚进入工地,两个工区的领导同志就热情地迎了上来。 C.她的话不能不在我心中产生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感。 D.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这样做真不容易。 解析:选C。A项“部分地区”是只修饰北京,还是修饰天津、北京两个城市,表意不明。B项是一个工区的两个领导,还是两个工区的领导同志都来了,表意不明。D项是孩子喜欢他的老师,还是他喜欢老师的孩子,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考点解说】 不合逻辑主要有不合事理、概念混乱、自相矛盾、否定不当、照应不周、主客颠倒、复句关系混乱七种类型。 (一)内容不符合客观真实(不合事理) 句子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与事理情理相悖或过于绝对等,因有违真实性原则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