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漏电保护动作事件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5
触电事故应急演练总结范文(一)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上午____点整。
(二)地点:____中线高速a1标1#梁场(三)参加人员:项目触电事故应急领导成员及施工人员、电工等(四)演练经过:(1)上午____时整,项目触电施工应急领导小组副总指挥____波致辞,提出了四点期望。
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在触电事故应急演练过程中,参与人员应听从指挥、注意自身安全。
2)提高项目的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希望广大参与人员认真对待。
3)巩固、加强施工班组的安全意识水平及应急自救能力。
4)希望本次应急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2)____时____分,同行____名施工人员,工人甲走在工人乙、丙前方因踩到破皮电线而触电倒地不省人事。
同行人员见状,工人乙立即到现场拿绝缘棒把电线挑开,工人丙同时向现场技术员和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现场安全巡视员见状立即进行对____人员进行抢救。
触电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第1页共5页yeshouzhou文档触电事故应急演练总结(3)08。
15事故处理组在组长赵雷的带领下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同时电话通知现场电工迅速切断开关箱电源(不管电工是否知情),使触电人员彻底与电流断开,同时以防止事故危害扩大。
(4)08。
15医疗救护组组长陈桂东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同时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心脏胸外挤压法”对触电人员急救。
备注。
心肺复苏持续____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
(5)08:22警戒联络组员在张安的指导下迅速拉起警戒线,引导周围职工撤离到安全区并疏散围观人员,既杜绝了二次触电的可能也为现场救护提供了足够第2页共5页yeshouzhou文档触电事故应急演练总结的场地。
(6)08。
30若触电人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急救无明显效果,与此同时,医院急救车未到时,救护组长陈桂东立即派项目救护用车与医院救护车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交接,救护组全体人员随车出发。
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机械安全事故是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对企业和员工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本篇文章通过对一些典型的机械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大家对机械安全问题的认识,并找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
案例一:机械伤害某工厂的一名工人在操作一台冲压机时,不慎将手卷入机器中,造成严重伤害。
经过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工人未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伸手进入危险区域。
2.冲压机缺少必要的防护装置,如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3.工厂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不足,导致员工对安全风险认识不足。
案例二:物体打击在某建筑工地上,一名工人在操作塔吊时,吊装的货物突然脱落,将地面上的一名工人击中,导致重伤。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工人操作塔吊时,未对货物进行稳固,导致货物脱落。
2.塔吊的监控系统不完备,无法实时监控货物状态。
3.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
案例三:触电事故一家电器生产厂家的员工在维修一台电动机时,未切断电源,直接进行维修,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员工在进行设备维修时,未按照操作规程切断电源。
2.企业对设备维修的安全管理不严格,未对员工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
3.设备本身存在缺陷,如缺乏漏电保护装置等。
通过对以上三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防止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1.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企业应完善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警示标志、漏电保护装置等。
3.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以上是本文对机械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警惕机械安全风险,确保企业和员工的安全。
案例四:火灾爆炸在某化工厂,由于操作人员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搬运易燃物品时引发了火灾,火势蔓延导致爆炸事故。
漏电保护器使用和管理规定漏电保护器是一种用于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重要设备,使用和管理规定如下:1. 安装位置:漏电保护器应安装在电源进线处,即电源总开关的后方。
2. 安装: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应由专业电工进行,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
3. 检测和测试:定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测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通常,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测试,每月进行一次固定时间测试。
4. 故障处理:一旦发现漏电保护器发生故障或失效,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由专业电工进行检修或更换。
5.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漏电保护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将过多的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漏电保护器下,以避免超载;- 不要擅自关闭漏电保护器,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平时定期清洁漏电保护器,避免灰尘和污垢对其影响;- 不要将漏电保护器置于湿润或潮湿的环境中。
6. 管理责任:对于漏电保护器的管理责任应由相关的单位或个人承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将漏电保护器列入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并跟踪执行情况;- 制定漏电保护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和遵守;- 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漏电保护器的正确使用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及时修复和更换漏电保护器的故障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
以上是漏电保护器的使用和管理规定,对于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遵守相关规定和规程,保持漏电保护器的良好状态也是每个使用者的责任。
漏电保护器使用和管理规定(2)以下是关于漏电保护器使用和管理的一些规定:1.安装位置:漏电保护器应安装在电源进线处,保护整个电路。
2.规格选择:根据电路负荷的大小和电流特性选择合适的漏电保护器,保证其额定电流和动作时间的适用性。
3.定期检测:漏电保护器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测试和检查,一般建议每月测试一次,确保其正常工作。
4.注意保护器的维护:漏电保护器不应按压测试按钮,以免影响其正常工作。
同时,应避免过度使用保护器,以减少其损坏的风险。
浅析城市路灯线路漏电与保护技术摘要:近年来,路灯灯杆带电、开关控制柜外壳带电、地下电缆漏电着火事故案件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如何科学有效地遏制此类事故发生,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文章分析探讨城市路灯线路漏电原因,提出针对性的线路漏电保护技术,并分析了路灯线路维护检修要求,以解决城市路灯线路中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城市路灯;线路漏电;保护技术0 引言城市路灯处于室外环境,路灯线路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漏电问题,一旦发生漏电,会给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为此,要重视路灯线路的施工质量,在施工建设期间,应综合多种因素,分析漏电问题的形成原因。
在实施作业时,要充分避免这些因素对路灯运行的影响,做好预防处理,坚决杜绝漏电问题的产生,为创造和谐稳定的城市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
1 城市路灯线路漏电问题的形成原因1.1 施工乱挖为了满足邻近建筑物施工建造、地下设施维修、基础服务设施改扩建需求,时常在路灯铺设区域内开展各类施工活动,包括路面开挖、基坑开挖回填、桩基础施工等。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未提前开展现场实地查勘工作,没有对路灯线路采取迁移、保护等措施,在路灯铺设区域内盲目开展土方开挖作业,导致路灯线路断裂或绝缘层破裂失效,出现线路漏电问题。
同时,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在前期将路灯线路临时迁移到周边区域,但在土方回填环节没有与城市照明工程运维管理部门沟通协商,直接将路灯线路复位后私自接线、重新填埋,因不当操作行为而埋下安全隐患,引发线路漏电问题 [1]。
1.2 线路老化腐蚀严重目前,大部分城市照明工程选择将路灯线路埋地敷设,路灯线路长时间遭受外部环境水汽侵蚀,随着时间推移,线路表面绝缘层老化速度加快,逐渐出现氧化、腐蚀现象。
在氧化腐蚀至一定程度后,绝缘层失效,线路出现漏电、短路等电气故障。
同时,如果路灯线路自身质量不达标,存在线路截面积过小、线损量过大等问题,在路灯照明系统长时间运行期间,线路传输期间会损耗一部分电能。
触电、电击事故典型案例解析(第1版)编写贺湘琨2014年5月目录目录 (1)前言 (2)案例一6岁男童在家中调整电视信号放大器不幸被电击倒 (4)案例二KTV的麦克风电死了人 (6)案例三新婚夫妇在洞房花烛之夜被电击身亡 (8)案例四一个妇女在家中洗澡上遭电击死亡 (10)案例五二楼住户洗澡时遭到电击,起因竟在四楼 (14)案例六住宅楼的居民深夜洗澡遭电击死亡 (16)案例七小女孩玩耍时身体靠在电动伸缩门上遭电击死亡 (18)案例八男孩的手触到了人行道红绿灯信号杆遭电击 (20)案例九大雨中抢救群众的民警碰到带电的电杆拉线牺牲 (22)案例十黑龙江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23)案例十一学生宿舍楼里学生洗澡被电击死亡 (25)案例十二宠物乐园泳池里为了救狗男主人触电身亡 (29)结语 (34)前言我在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担任副秘书长、秘书长近二十年。
这个技术委员会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组建的,他的任务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64技术委员会(TC 64)的活动及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工作,并且负责将IEC TC64制订的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
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我们组织了近一百位全国工程建设电气设计专业的顶级专家,把IEC TC64制订的全部40多项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并且汇集成为《建筑物电气装置国家标准汇编》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当当网”等电商网站有售)。
这些标准的核心,就是对保障低压电气系统安全的措施作出规定。
2013年在我国发生的三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
第1件事是:2013年5月31日下午,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大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
据报道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穿过金属配电箱的导线与配电箱箱体摩擦,致使导线绝缘皮破损,短路打火,引燃配电箱附近可燃的苇席和麻袋,进而引发火灾。
”;第2件事是: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共造成121人遇难,76人受伤。
二建建筑管理与实务第 1题:多选题(本题2分)按《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54--2005中的防火施工和验收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装修施工前,应对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进行技术交底B.装修施工前,不需按设计要求编写防火施工方案C.建筑工程内部装修不得影响消防设施的使用功能D.装修材料进场后.在项目经理监理下,由施工单位材料员进行现场见证取样E.装修材料现场进行阻燃处理,应在相应的施工作业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正确答案】:ACE【答案解析】:B项,装修施工应按设计要求编写施工方案;D项,装修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按《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54--2005中的有关规定,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故本题答案为“A、C、E”。
第 2题:解析题(本题20分)现浇大模板住宅工程,该工程共8层,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285m2。
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做消防车道,距离拟建房屋4m。
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在建工程与已建工程之间的间隙堆放。
施工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并且建立了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定期检(复)查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发生如下几项事件: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七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用电安全事故案例一:无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导致的触电死亡事故经过:陈某上班后清理场地,由于电焊机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从而与在电气上联成一体的工作台也带电,当陈××将焊接好的钢模板卸下来时,手与工作台接触,即发生触电事故,将陈××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1.由于电焊机的接地线过长,在前一天下班清扫场地时被断开,电焊机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所以造成单相触电事故。
2.电气管理不严,缺乏定期检查。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1.接地或接零线是保证用电人员安全的生命线。
当移动电器外壳带电时,若采用了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就能使线路上的漏电保护器、自动开关或熔断器动作或熔断,自动脱离电源,从而保证人身安全。
2.在安装漏电保护器后的移动电器和线路也不能撤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措施。
用电安全事故案例二:带电搬移电器设备触电事故一、事故经过2007年某月的一天,某队工作面延伸,对电器设备进行搬移,进班会安排电工张某和李某负责电气设备的搬移工作,电工张某和李某在没有停电的情况下就往前拽电缆,这时跟班队长从旁边经过,问停电了没有,张某说:“没事儿”。
于是接着往前搬移,当把设备搬移到位,开始挂电缆时,由于电缆有外伤,把正在挂电缆的李某电到,造成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1、电工张某和李某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停电就进行开关搬移,并且不听劝阻,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跟班队长发现张某和李某违章,没有及时强行制止,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责任划分1、电工张某和李某违章带电搬移设备,对事故负直接责任;2、跟班队长发现违章没有及时制止,对事故负主要责任;3、队长负领导责任,书记负安全教育不到位责任。
四、事故防范措施1、在进行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前必须切掉电源。
2、井下施工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4、加强互保联保以及自主保护意识。
漏电保护器使用和管理规定漏电保护器(Residual Current Device,简称RCD)是一种用于监测和保护电气系统中存在的地线故障和漏电现象的装置。
它通过监测电流的进和出来检测是否有漏电情况,并在有漏电时自动切断电源,以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以下是关于漏电保护器使用和管理的规定,供参考。
一、安装规定1.1 安全距离要求:漏电保护器应安装在用电设备的馈线侧,距离主开关不得超过30米。
同时,在使用低压电器设备时,不得超过20米。
在电动汽车充电桩等特殊设备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布置。
1.2 功率要求:根据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和电流,选择适合的漏电保护器。
一般来说,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用电设备的漏电电流。
1.3 总开关选择:漏电保护器应与总开关配套使用,确保在漏电情况下能及时切断电源。
总开关额定电流应与漏电保护器的额定电流相匹配。
二、使用规定2.1 动态测试:漏电保护器应定期进行动态测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一般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测试,具体操作方法在产品说明书中有详细说明。
2.2 慎重操作:在使用漏电保护器时,应遵守相关操作规定,不得私自更改和拆卸保护装置。
如果发现漏电保护器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更换。
2.3 防雷措施:漏电保护器应采取防雷措施,如安装雷电保护器和接地装置,以确保其安全可靠的工作。
三、管理规定3.1 定期检测:对漏电保护器应进行定期检测,检查其工作状态和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一般建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检测频率。
3.2 记录管理:对漏电保护器的运行情况和维修记录等应进行详细记录,以便日后查询和分析。
并根据需要,建立漏电保护器档案,包括产品型号、出厂日期、维修记录等。
3.3 人员培训:对需要使用和维护漏电保护器的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使其了解基本原理、操作规程和故障排除方法,提高其安全意识和维护能力。
3.4 故障处理:遇到漏电保护器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现场漏电保护动作事件原因
作者:徐光亮王雪松张军强李秀臣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16期
摘要
本文对某电厂380V低压配电系统型式和漏电保护器原理做了简要的介绍。
并通过对该电厂施工电源两类漏电保护动作事件进行分析,指出了在TN-S配电系统中严格区分零线和地线对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漏电保护 TN-S 零线和地线
1 背景介绍
1.1 概述
某电厂380V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标准的TN-S系统。
在该电厂施工现场曾数次发生过漏电保护动作导致380V配电系统局部停电事件。
本文选取其中两类典型的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
通过对这两类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TN-S配电系统中严格区分零线和地线对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1.2 某电厂380V配电系统介绍
图1是某电厂的380V配电系统典型图,配电盘下游负载外壳均通过电缆中的地线接到配电盘的接地母排(PE)上,最终在低厂变的中性点处通过185mm2的裸铜线连接到主接地网中。
对单相负载,负荷的零线通过配电盘的中性母排(N)接到通过低厂变的中性点处;对三相电动机负载,外壳通过地线在低厂变的中性点处接地,电动机的中性点未引出;对下游的子配电盘则是通过五芯电缆(3+2,三相+零线+地线),将子配电盘的地线和零线分别接到母配电盘上。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TN-S系统零线和地线是被严格区分开的。
正常运行时,零线上会通过单相负载的电流,而地线上则没有电流通过。
1.3 现场的保护动作事例
事件类型1:在施工现场曾数次发生单相负载启动时上游配电箱漏电保护动作。
经过检查发现是由于施工人员误将部分接地线接到零线母排上,导致本来应该经过零线流回开关处的电流一部分经过地线回到了开关上游的中性点接地处。
最终引起了配电开关漏电保护动作。
事件类型2:在对220kV施工电源进行停电检修期间,采用从外部变电所380V电源供给部分施工现场电源。
这期间,外接电源也曾数次发生过漏电保护动作的现象。
最终确认电厂内的380V配电盘的零排和地排在多处是连接在一起,使部分零线电流通过大地回路流回到临时外部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处,导致了临时电源开关漏电保护动作。
2 原因分析
2.1 漏电保护器的原理
漏电保护器有电压型、电流型和脉冲型三种。
目前应用广泛的是电流型漏电保护器。
该电厂施工用临时配电箱中配置了MerlinGerinVigiNC100、正泰NM1LE-100H/4300B、正泰DZ15LE-100/4901等多种型号的剩余电流动作的漏电保护断路器。
都属于电流型漏电保护断路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图2是单相负载的漏电保护原理图,对于正常工作的单相配电线路,不论其所带负载如何,均有iL+iN=0,漏电保护器不动作。
一旦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相有一部分电流经故障点流入大地,此时零序电流互感器内电流相量和不等于零,即iL+iN#0,漏电保护器动作,切断故障回路。
图3是用于三相四线制(或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的漏电保护原理图。
漏电动作原理是通过检测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3根相线和1根N线的电流相量和是否达到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来决定其是否脱扣。
对于正常工作的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不论其所带负载如何,均有
ia+ib+ic+iN=0,漏电保护器不动作。
一旦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相有一部分电流经故障点流入大地,此时零序电流互感器内电流相量和不等于零,即ia+ib+ic+iN≠0,漏电保护器动作,切断故障回路,从而保证人身安全。
2.2 事件原因分析
2.2.1 事件类型1
由于施工人员误将部分地线接到零线母排上,导致零线母排和接地母排混接。
如图4所示,零线与地线混接后,对于三相负载,正常运行时ia+ib+ic=0。
在该电厂的接线方式中,中性线N未接到负载上,故iN=0。
这样一来,三相负载启动时ia+ib+ic+iN=0,漏电保护器不会动作。
但对于单相负载而言,ic+iN=0且iN≠0,零线与地线混接后,原本流经N线的电流iN的一部分会经过PE线流回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处。
由于零线与地线混接的点不在单相负载处,不会造成单相负载漏电保护动作。
而在上游配电箱处,原本ia+ib+ic+iN=0,iN由于被分流而变小,所以ia+ib+ic+iN≠0上游配电箱处的漏电保护器会动作跳闸。
2.2.2 事件类型2
经查找后发现,电厂内的380V配电盘的零排和地排在多处是连接在一起的,如图5所示。
这样外接电源的零线会通过电厂内配电盘的接地排接地。
这样部分本来应该经过零线流回驼山变电所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一部分(图5中的il和i2)就通过电厂内配电盘的接地排流入大地最终流回驼山变电所配电变压器中性点。
这样外接电源的的进线开关处
ia+ib+ic+iN≠0,漏电保护器就会动作。
3 结语
从对上述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TN-S型的低压配电系统,零线与地线混接极易导致漏电保护动作。
同时,在PE线上有流过电流时,如果接地电阻较大时,会在PE线上产生一定的电压,这将对人身安全造成安全隐患。
为此,在电厂电源系统设备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区分零线(N线)和地线(PE线),只有在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处零线和地线才能同时接地。
参考文献
[1]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2]于世根.低压电网接地问题调研[J].低压电器,2010 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