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课第2框 合理利用网络考点
- 格式:ppt
- 大小:686.00 KB
- 文档页数:5
课时教学设计学段: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单设一章,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青少年要A.远离网络生活B.满足好奇心,畅游无度C.理性参与网络生活D.把网络作为生活的全部2、2021年春季开学前,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有:①应该全面认识网络对我们的影响②手机是学习的工具不能完全依赖③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就违反法律④为了身心的健康我们要远离网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互联网+政务”的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举办的“网络问政”节目纷纷上线,成为一道推动政务公开的独特风景。
面对“网络问政”节目,我们应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见解,攻击当地政府③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表达自己的诉求④事不关己,不闻不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今天,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
以下属于合理利用互联网的有①在网络社交平台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②在政府网留言区提可行性建议③在网络直播平台货比三家后购买所需商品④将同学照片任意制作成表情包并发到班级聊天群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下边漫画启示中学生应该()①合理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 ③依法严惩网络谣言制造者 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分析题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一样,有精彩也有无奈。
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利用网络交往,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防范网络陷阱,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灌一次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教案一. 教材分析《合理利用网络》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的两面性,学会合理利用网络,避免沉迷于网络,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网络有了较为熟悉的了解,大部分学生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网络。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的限制,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往往片面,容易沉迷于网络,忽视现实生活。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网络,学会合理利用网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的两面性,认识到合理利用网络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提高网络素养。
3.引导学生将网络作为学习、交流、成长的有益工具,避免沉迷于网络。
四. 教学重难点1.网络的两面性2.合理利用网络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网络的利与弊,提高学生的认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网络的认识和经验,取长补短。
3.思考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提高网络素养。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体验网络的利与弊,培养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网络案例,用于分析网络的两面性。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4.准备网络使用指南,供学生实践操作时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网络成瘾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的负面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网络的两面性,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既有利也有弊。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网络的正面作用,如:学习、交流、娱乐等;同时,让学生了解网络的负面影响,如:沉迷于网络、泄露个人信息、接触不良信息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网络的认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