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上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同步练习 (2)
- 格式:doc
- 大小:307.00 KB
- 文档页数:4
2019-2020学年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苏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十三第1题【填空题】《己亥杂诗》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______,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______。
(每空只填一个词语)【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本诗哀而______,孕______于悲凉,在别离的伤感中寄寓______的感情。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本诗中严整对仗的诗句是______,点出“送”的主题的诗句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己亥杂诗》选自______ ,共350首。
作者______ ,号定庵,______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己亥杂诗》作者拿______自况,表达了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请你说说对《己亥杂诗》三、四句的理解,从三、四句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填空题。
①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②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
(《己亥杂诗》)③______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④潮平两岸阔,______。
(《次北固山下》)⑤______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⑥一鼓作气,再而衰,______。
(《曹刿论战》)⑦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描写战火纷飞,家书难至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默写。
①此中有真意,______。
(陶渊明《饮酒》)②______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③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④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己亥杂诗》中表明作虽然是:______ ,______。
《诗五首》习题精选1《己亥杂诗》练习题1.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2.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3.作者拿自况,表达了。
4.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
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参考答案:1.诗中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2.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3.落红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4.诗人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不舍的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行路难》(其一)练习题⒈“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玉盘珍馐”,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答:⒉诗人拔剑四顾看到了什么?答:⒊“闲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答:⒋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答:参考答案:⒈因为此时诗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心中抑郁不平,倍感世事艰难。
⒉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
这里指前途一片渺茫。
⒊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跟传说中的吕尚、伊尹一样,有朝一日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⒋“长风”句表现了诗人冲决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同学们用它作为赠言,是希望友人对自身的能力坚信不疑,对人生前途充满希望。
《饮酒》练习题1.第一句中虚词“而”表关系。
2.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子是。
3.“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答:4.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答: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答:参考答案:1.转折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5.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以劳动为乐的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练习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合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第七单元 30.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有答案语文版)第七单元 30.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有答案语文版)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①,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②,带月荷锄归③。
道狭草木长④,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⑤。
说明:①南山:指庐山。
②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抵达稻田里除去野草。
晨兴,早起。
兴,起身。
秽,杂草。
理荒秽,除杂草。
③带月:月夜走路。
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④草木长:草木丛生。
⑤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犯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赏析:陶诗于平凡中又富于情味。
陶诗的情味来自于写意。
“带月荷锄归”,劳动回来的诗人固然单唯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此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快乐和归隐的骄傲。
“种豆南山下”平凡之语,“带月荷锄归”优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
全诗在平凡与优美、实景与虚景的互相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圆满。
学习目标1 .背诵五首诗词,正确掌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联系作者出身处境,结合诗中的描述抒怀去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领会诗词中大方激动的爱国热忱,激发自己的爱国感情,培育怜悯劳动人民的感情。
作家作品 1 .白居易( 772-846),唐朝有名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暮年号香山居士,下 ? (今陕西渭南)人。
著有《白氏长庆集》。
从前家境贫困,对基层人民的生活疾苦多有认识。
贞元进士,官至刑部尚书。
在文学上踊跃建议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从前所作讽喻诗中好多篇章,对当时的政治黑暗现象多有揭穿,对当时人民的伤心生活多有反响。
后遭贬,意志低沉,暮年尤甚,所作诗文多为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
他的诗语言平常晓畅。
写作背景《观刈麦》这首诗是诗人在元和二年(807)周至县尉任上写的,是一首有名的叙事讽喻诗。
2 .杜牧(803―852),唐朝有名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诗五首》同步练习直击考点1.默写诗文2. 品味语言,体味意境3.赏析名句4. 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感情课前预习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珍羞.(xiū)金樽.(zūn)宗悫.(kè)B.投著.(zhù)塘坳.(ào)大庇.(bǐ)C.突兀.(wù)瀚.海(hàn)挂罥.(juàn)D.风掣.(chè)狐裘.(qiú)岑.参(cēn)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问君何能尔.(你)欲辨.已忘言(辨识)B.结庐.在人境(庐山)直挂云帆济.沧海(渡)C.多歧路,今安.在(哪里)瀚海..阑干百丈冰(沧海)D.吟鞭..东指即天涯(马鞭)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3.下列作家、作品、时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饮酒》——东晋B.李白——《行路难》——唐朝C.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D.龚自珍——《己亥杂诗》——明代4.默写。
⑴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⑶《饮酒》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推己及人,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⑸《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诗人对朋友离去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19-2020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人论世读经典二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教版练习题第六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选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
B、诗中表达了对“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这种“对面为盗贼”的世风的慨叹及怨愤。
C、诗歌写的是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D、诗歌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怒号(háo)挂罥(juàn)塘坳(ào)俄顷(qǐng)B、布衾(qīn)丧(sàng)乱见此屋(xiàn)大庇(bì)C、突兀(wù)广厦(shà)辗冰辙(niǎn)两鬓(bīn)D、口称敕(chì)两骑(jì)红绡(xiāo)系牛头(xì)【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何所营______ ②黄衣使者______③驱将______ ④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_⑤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_ ⑥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__ ⑧归来倚杖自叹息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_ ②秋天漠漠向昏黑______③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_ ④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_⑤回车叱牛牵向北______ ⑥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言朴素自然,句式错落有致,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4、古代诗歌四首一、基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乡书何处达,(guī yàn)_______洛阳边。
(4)夕阳西下,(duàn cháng)__人在天涯。
2、为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释义。
(1)杨花落尽子规啼.( )A.哭B.叫C.大喊(2)我寄.愁心与明月( )A.邮寄B.给予C.托付(3)枯藤老树昏.鸦( )A.黑色B.昏迷C.黄昏(4)星汉..灿烂()山…A.银河B.星星C.星和月3、根据提示默写。
(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寄托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描写观海地点水急山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中连用九个名词,勾画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中,借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著有诗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B.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他的《天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仙”。
D.王湾,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用来寄托乡思的。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时同步培优练习对下面对李白《行路难(其一)》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此诗是诗人于天宝三载被迫离开长安时所作。
表现了诗人被排挤出京时的矛盾苦闷心情,但对个人前途仍怀有美好的期待。
B.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浪漫主义诗风。
C.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D.诗中巧用典故,含蓄表达出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选出下列对诗歌《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恰当的一项()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的“停、投、拔、顾”四个词语,与宴饮欢乐祥和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意象,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写出了诗人心中因政治道路上遭遇阻碍而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悲愤之情。
D.这首诗是七言歌行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一句,节奏短促、跳跃,是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
下列对诗歌《行路难(其一)》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 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 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 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下列对《行路难》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宴席上酒食的昂贵,与下句的“不能食"形成强烈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B. 三、四句中“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这一连串动作,刻画出一个食不甘味、苦闷彷徨的诗人形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挂罥.()沉塘坳.()布衾.()俄.顷()2.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自号“”。
3.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
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明清文人推崇他为“”。
4.查阅资料,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课后练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针,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用原诗语句回答。
⑴以写实的手法写出了秋风的威力的诗句⑵诗人运用“邻人相暴,对门相盗”这个成语,慨叹世风之薄。
⑶运用景物描写,用饱蘸浓黑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作者愁惨暗淡的心境。
⑷最能体现杜甫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
2.诗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是什么心情?3.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
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
这时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4.“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5.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6.结合全诗内容,在“诗人”一词前加一个词语或短语,以构成“杜甫是一个的诗人”的结构,并说明理由。
7.赵翼《瓯北诗话》在谈到杜诗时说:“盖其思力沉厚,他人不过说到七八分者,少陵必说到十分,甚至有十二三分。
其笔力之豪劲,又足以副其才思之所至,故深入无浅语。
”请同学谈谈这首诗“思力沉厚”的特点。
课外检测贬官滕子京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30 诗五首
饮酒(其五)
一、做个小诗人
请把这首诗默写在下面。(你一定行!)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
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饮酒》中最受世人推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路难(其一)
一、做个小诗人
请把这首诗默写在下面!(看你的了!)
二、你一定可以准确解答下列问题!(加油!加油!)
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表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做个小诗人
请把这首长诗默写在下面!(有难度!加油啊!)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
1.这首长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表现诗人美好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做个小诗人
请把这首诗默写在下面!(看你的啦!)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来吧!)
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代诗人。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2)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
一、做个小诗人
请把这首诗默写在下面!(努力呀!)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
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是近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
2.诗中最负盛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0 诗五首
饮酒(其五)
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
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1.陶渊明集 陶渊明 晋
2.(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行路难(其一)
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闭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1.李太白全集 李白 唐
2.(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3)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
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
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
脚如麻未断绝。自径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
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1.杜诗详注 杜甫
2.(1)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