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修辞(Word版本)
- 格式:docx
- 大小:30.61 KB
- 文档页数:10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
十一月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个极其美丽的日落。
当我像平时一样màn()步于一道小溪发缘处的草地之上,那高空fēi()红的太阳,终于在一个凄苦的寒天之后、暮夕之前,突于天际骤放澄明。
这时但见远方天幕下的衰草残茎,山边的木叶橡丛,顿时沉浸在一片最柔美也最耀眼的绮照之中,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宛如是那缕斜晕中仅有的点点微尘。
(梭罗《瓦尔登湖》)(1)给拼音写汉字或给画线字注音(màn)________步(fēi)________红(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加点词“澄明”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修辞是________【答案】(1)漫;绯(2)发缘;发源(3)清澈明亮(4)④比喻【解析】【分析】(1)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注意“漫”“绯”的书写。
漫步:指悠闲地随意走。
绯红: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艳丽的深红、鲜红、通红、深红色。
(2)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发缘”不是词语。
发源:指 (河流)开始流出。
借指事物的开端。
故应改成“发源”。
(3)要求学生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澄明”的意思是:清澈明洁(亮)。
(4)把“自己的身影”比喻成“点点微尘”。
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
故答案为:⑴漫;绯⑵发缘;发源⑶清澈明亮⑷比喻【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
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
⑵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字、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实用汉语修辞
一、汉语修辞性常见表达
1、比喻
A:一石激起千层浪。
B:如火如荼,撼山河。
2、对比
A:力求上进,不可止步。
B: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3、拟人
A:英雄无惧,重整旗鼓。
B: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4、排比
抬起头来,昂首挺胸;腰杆回来,仰望破层云。
5、比兴
A:大地苍翠,宁静而美。
B:江山如画,多姿多彩。
二、华丽汉语修辞表达
1、拟声
A:蝉鸣烦扰,横林响涌。
B:微风习习,轻烟悠远。
2、夸张
A:宽容大度,绵绵不断。
B:心灵无比,浩瀚如洪。
3、渲染
A:碧树苍苍,亭亭玉立。
B:青竹含烟,林篁耸立。
4、平易
A:温馨慰藉,温暖朋友。
B:温情自然,深情不变。
5、讽刺
A:苍穹如洗,虚妄之言。
B:数落不断,痴人说梦。
【最新推荐】常见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作用和答题格式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常见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作用和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
? 比喻: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 比拟(拟人):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 排比: 参考格式:兼顾描写对象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
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
? 设问(目前多见于说明文):
参考格式:概括该修辞手法表现(引出)的内容+引起思考和注意、兴趣。
引
出/强调_______,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 反问:
?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_____(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语气更强烈,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
? 夸张: 强调/突出_______,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
? 反复:
参考格式: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现了______(句子描绘的内容),强
烈地表达_______(句子表达的情感)
? 对偶。
.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之修辞训练1、以下没实用比喻的句子是[]A.光与影有着和睦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忧如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尽是奇怪的绿呀。
D.叶子和花忧如在牛乳中洗过同样。
2、以下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一句是[]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忙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想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D.小胡须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3、运用借代的句子是[]A.我就知道,我们班获取的成绩是麦场上一堆尖尖的谷物。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D.洱海,这面光洁的梳洗镜,南北长百余里,东西宽十余里。
4、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修辞方法不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C.主人忘归客不发[]B.秦时明月汉时关D.烟笼寒水月笼沙5、对下边一段话剖析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秀,恰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层层,恰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生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彩。
A.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频频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盛充满自然美。
B.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秀强烈,充满坚强的生命力。
C.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盛,充满自然美。
D.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频频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秀、强烈,充满了坚强的生命力。
6、下边各句均有“像”字,“像”是比喻词的一项为哪一项[]A.像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豪人物,将永久活在人民的心中。
B.眼睛也像他父亲同样,四周都肿得通红。
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丛丛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睁开,就像固若金汤同样。
D. 风突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获取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晃,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
7、找出跟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同样的一句[]例句:在轻轻摇晃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含解析(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风暖。
一切的生命,都被春风抚得微xūn,人家院墙上,安睡了一冬的枝枝条条,开始醒过来,身上爬满了绿。
是蔷薇。
那些绿,见风长,春风再一吹,全都饱满起来。
用不了多久,就是满墙的绿意婆娑。
路边树上的鸟,啁jiū出一派的明媚。
我看见一只野鹦鹉,站在绿茸茸的枝头,朝着春风,昂着它的小脑袋,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唱歌。
自名得意得不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xūn jiū________微________啁________野鹦鹉(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绿意婆娑”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答案】(1)醺;啾;yīng(2)自名得意;自鸣得意(3)枝条随风舞动(4)拟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字音。
解答此题,要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写出正确的汉字、拼音即可。
注意“醺”字的写法。
(2)本题考查查找并修改错字的能力。
解答此题,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文字,逐字分析,重点关注同音字或形近字,找到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并改正即可。
(3)本题考查对词义的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语段,分析语境,即可作答。
“绿意婆娑”在文中的意思是枝条随风舞动。
(4)本题考查修辞方法。
把“枝枝条条”当成人来写,“身上爬满了绿”生动的描写了初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
【点评】(1)汉字中同音字很多,学习中要注意区分有些字字形相差很大,但读音相同,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注意。
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书写时掌握常用汉字的偏旁部首与笔画笔顺,并熟练掌握书写规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注音时“鹦”是后鼻音。
(2)注意分辨形声字、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不写错别字。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通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切?为什么?(2)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和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
【答案】(1)这个比喻较为恰切。
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做法,大家广为认可;把人生进一步具体地比作攀登高塔,非常奇特,是一个成功的设喻。
(2)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像恺撤大帝、秦始皇等。
在工场劳作的人: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张衡、毕昇等。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考查。
这里把人生比作攀高塔,符合人的生活体验,越到高处见得风景就越多。
(2)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运用的考查。
比喻的关键点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比如这里把那些脑力劳动者比喻成挖掘坑道的人。
是因为二者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得很深入。
本题中的三种人分别是脑力劳动者,军事、政治家,一线的技术工人等。
【点评】常见的修辞种类较多,这里是对比喻修辞方法的考查。
比喻修辞判定标准一个是要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同时要搞清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不能单纯地看有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再有就是要分清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的区别。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雨天,撑柄布伞去看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在迷蒙的雾气里淡去了轮廓,溶成一片。
小河依然流淌,雨滴击起一圈圈涟yī,不等散开,便已消逝,偶尔敲打在岩石上的,容不得半点犹豫,就绽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花,瞬间开落。
美丽,在刹那间成为永恒。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轮廓(________)涟yī(________)刹(________)那(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fù。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fùtuó束________开________(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缚;拓(2)番——帆;幅——副。
(3)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解析】【分析】(1)“缚”易写成同音字,形近字等。
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第一节什么是语法和语法学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则。
要使语言起到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作用,必须把具体的、备用的语言单位逐层组织组织起来,成为一个表达一定思想的句子。
有时候,一个句子还不能清楚地表达思想,还要组成一组句子。
这种把语言单位下级服组织起来使之成为表达思想的工具的规则,就是语法。
语法规则主要是指词的变化规则和用词造句的规则。
汉语缺少词的形态变化,汉语的语法,主要是讲用词造句的规则。
现代汉语语法,是现代汉语用词造句的规则。
如“劳动创造世界”这个句子。
词和词的组合必须按照这种顺序排列,才能把意思正确地表达出来,如果说成“劳动世界创造”,或“创造世界劳动”都不成话。
又如在“我和父亲去过北京”这两个句子里,由于“我”与“父亲”这两个词之间使用了“和”、“的”这两个不同的虚词,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结构关系,表达了不同的意思。
从以上例子中看出现代汉语的用词语造句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语法一般分为词法与句法两个部分。
词法主要讲语素和词,句法主要讲词组、单句、复句和句组。
二、语法的约定性和稳定性语言里运用哪些语法手段来组织各语言单位以表达思想,是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
人人都这么说,这么写,逐渐形成了规则,大家都理解,都接受,都遵守,这样,语言才成为使用者共同的交际工具。
这些规则,既约定俗成之后,就不能随意违反,否则,无法交流思想,例如现代汉语中说“我吃饭”不说“我饭吃”,说“我看书”不说“我书看”。
这种“主——述——宾”的格式是长期以约定成俗的,使用现代汉语的人都得共同遵守,如果违背这个词序组织的句子。
就会出现语法错误,使思想的交流出现障碍。
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在语言的发展过短中,语音、词汇的发展变化很快,语法发展变化比较缓慢。
语法规则约定俗成之后有相对的稳定性,只有这样,人们在组织句子时才不致于无所遵循,才能更好地发挥语言的交际职能。
如汉语语法中很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的词序,古汉词与现代汉语的一般句子结构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定语、状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中心语之后。
复习语法的构造规则:1.使用词和短语组成句子的规律。
2.语言的结构规律,即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系统中组词成句法则的总和。
语法的基本属性?(或者语法的特点?):1.抽像性2.生成性(有限的语言单位可以生成无限的句子。
)3.递归性(同一个语法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体里反复使用)。
4.系统性5.民族性6.层次性7.稳定性。
符号关系: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语言单位之间横向的结构关系。
聚合关系:可以替换语言单位,如果语法功能相同就形成了某种类聚。
词汇意义是比较具体实在的。
词汇意义:反映客观事物、现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语法意义:反映语言单位(词、短语、句子等)的功能和性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语法意义抽象概括。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语素的判定方法:到目前为止,较为有效和通行的方法是替换法。
替代法的原则:1.每个成份都要替换。
2.一个成分被替换后另一个成分意义不变。
3.如果有一个成份不能替换那么合起来才是语素。
语素的分类:划分标准划分结果音节的多少单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单用与否自由语素粘着语素意义的实虚实语素虚语素、词:是由语素构成的,具有固定的语言形式,表达特定的意义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结构单位。
(独立使用:可以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
)*判断下面词语的词性:金-区别词铜—名词偶尔—形容词偶然—副词通常—副词往常—名词汉语划分类的标准:词的语法功能。
语法功通:词在语言结构里所占的位置(分布)的总和。
*请判断下面的句子有多少个语素,多少个词?小王一个人郁闷地在葡萄树下坐了半天。
(15个语素、13个词。
)语法功能:1.词的组合能力。
2.词的造句功能。
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句法单位。
短语分类:第一种:名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
第二种: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例子短语的内部结构联合农林牧副渔、京沪偏正玻璃杯、热烈祝贺、立刻动身述宾看报纸、主张停战、具有优势述补踢出去、饿死主谓你看、脸红、今年狗年其他连谓/连动(开门出去)兼语(叫他进来)复指/同位(首都北京)方位(楼上)介词(向东)、量词/数词(三次)、“的”字短语(吃的)Page87—91页 95—97页汉语语法的特点(相对于英语)1.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通过鉴定大影响。
3.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4.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这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5.汉语短语的结构和句子结构基本一致。
短语与词的区别:1.在语音形式上,内部不能停顿的是词反之是短语。
2.在结构上,不能扩展的是词,能扩展的是短语。
3.在意义上,是不是等于各成分意义之和,等于的是短语。
*下列语言单位中有词与短语,请用适当的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海带(词)---海浪(短语)老师(词)--老车(短语)出尔反尔(词)--廉价商品(短语)*请用功能分析法确定下列词的语法类别。
学习(动词)、特等(区别词)、特别(副词)、兴奋(形容词)、亲自(副词)、腐败(形容词)、英雄(名词)、莫非(副词)、因为(连词)、对于(介词)、共同(形容词)、弹性(名词)、女性(名词)、本来(副词)*下列两组词,有相同的重叠形式:ABA’B’,但应归为不同的词类。
为什么?1.漆黑、通红、雪白(形容词)2.研究、讨论、分析(动词)*根据词类理论,看看下面句子中哪些词犯了词类误用的毛病。
1.请勿影像。
(摄像)2.女子兴趣重运动一直是我们很优势的项目。
(我们的优势项目)3.她渐渐对人生失去了希望,生活也渐渐变得灰色了。
(暗淡)4.她看到这位异国青年不但热情善良,而且很进取创新,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
(很去掉)5.今年年初闰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令人害怕的)6.有一家出版社的负责人,一年意主编或副主编了100余种图书。
(去掉“或副主编了”)7.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中见出更高度的深刻意义。
(更有高度的)8.小李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帮忙阿华整理地货架,一心就是一整天。
(帮助)短语的分类:单层次短语,多层次短语。
层次分析法: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原则:1.结构原则:切分后各自部分自成结构。
2.功能原则:切分后各部分可以自由搭配。
3.意义原则:切分后各部分不可以违背原意。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1.切分结构层次。
2.确定结构关系。
3.分析到词为止。
多义短语(歧义)?这种由于语法原因而造成的有多种意义的短语就叫多义短语,也可称短语多义。
歧义-----口头歧义-----书面歧义---------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包括语义组合歧义(因为语义关系不同/语义指向不同)和语法歧义)语法组合歧义:词类不同、词与短语同形、结构关系不同、结构层次不同。
歧义的格式:一.动+名二.名1+名2 三.动+名1+的+名2 四.数量+名1+名2. 五.动词+了+数量+的+名词六.动+形+名七.名1+和+名2+的+名3 八.名1/形+名2+名3 九.关于/对+名1+名2十.名1+在+名2+上+动词+名3 十一. 名+不/没/没有+动词十二.连+名词+也/都+不/没有+动词十三.动词的是名词。
消除歧义:1.利用语音。
2.改变词语或改变句式。
3.利用语境。
练习(手动标注p104):学生家长都来了。
哥哥和姐姐的朋友。
咬死了猎人的狗。
*这几个短语洁和意义上有何区别?台上坐着主席台上喝着样板戏台上摆着酒席确定句型的方法:P115非句型因素:语气成分/特殊成分/修饰成分/省略和倒装成分**句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P109):句子—单句--句式: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来划分出来的句子类型。
汉语:主题突出英语:主语突出汉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一般是话题的成分从语用上看,把字句主要表示“处置”的意义。
存现句的基本格式:处所/时间词+存现动词+事物可逆句:主语宾语位置互换而意思不变的句子。
句类:按照不同的语气功能划分出来的句子类型,是从语用平面对句子所作的类型作的分类。
从语气特征和表达功能上看,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祈使、感叹和疑问四种类型。
*就结构类型而言,回声问应该属于是非问,省略问属于特指问。
疑问句可分为以下四类:1.是非问2.特指问3.选择问*请分析下列句子,指出它们是否属于同一种下位句型。
为什么?1.连长让小王去一趟连部。
(兼语谓语句)2.连长同意小王去一趟城里。
(述宾谓语句。
)***练习:1.同学们都表示同意。
(述宾谓语句)2.大楼上霓虹灯亮的刺眼。
(形容词性谓语句)3.小王近视眼。
(名词性谓语句)4.我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述宾谓语句)5.噼里啪啦的鞭炮放起来了。
(述补谓语句)6.多好看的姑娘啊。
(名词性谓语句)***练习:请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型、句式、句类?1.警察把他怎么?动词谓语句、把字句、疑问句2.床上躺着一个病号。
述宾谓语句、存现句、陈述句3.将爱情进行到底!动词性非谓语句、把字句、祈使句4.这辆自行车我骑了好几年了。
主谓谓语句、主谓谓语句/被动句、陈述句5.政府给你们50亩地吗?述宾谓语句、双宾语句、疑问句6.让我去一次吧。
动词性非主谓句、兼语句、祈使句为什么要学汉语语法修辞?1.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为了更好地组织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文章。
怎么学习语法修辞?1.多读经典2.注意联系实际3.抓住重点,注意常见的语言现象。
4.培养对语言主现象的敏感性。
语言与修辞的关系?1.两者各有各的内容。
2.两者又相互联系。
3.两者都以事理为基础。
修辞:根据语言环境的需要,选择最为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语法要解决的是“通不通”的问题。
*修饰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
*逻辑解决的是“对不对”的问题。
*修辞、修辞格两者并不相等。
从先秦到清末的两午多年,被称为传统修辞学时期。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被看作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山之作。
修辞是以在特定题旨情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为研究对象的,所有的表达手段都是修辞的研究内容,而人民军队求理想的表达效果是其根本任务。
修辞要素?1.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
2.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
3.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
修饰原则:1.合作原则2.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分为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
*质量原则是说谎-受骗现象的前堤。
会话的合作原则:1.数量准则2.质量准则3.关联原则4.方式原则会话的礼貌原则:1.慷慨原则2.谦虚原则3.一致准则角色认同原则:说话人要确定以什么样的社会角色说话和对什么样的社会角色说话,更重要的是这种角色定位要获得听话一方的认同。
收效原则:人民军队求理想的修辞效果是修辞的根本任务。
言外之意:目的性的信息、附带性的信息。
使用文言词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必要性,不要生搬文言词语。
2.注意全篇博调。
3.不能乱改文言词语。
方言词语的使用要求:必要、正确。
外来概念词汉化方式:1.添符2.类比3音译4.仿译外形式词:(分6类)1.纯粹音译2.音兼意译3.半音半意4.音译加注5.直接借用6借日的外来词日语词是借形借义不借音的。
拉丁字一般是借形借义还借音外来词适用条件:1.有必要2.用得准确3.容易理解。
语音学—语音修辞学—词汇学—词汇语法学—语法语言要素的修辞:分析修辞行为怎样充分地利用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潜在特点和能力,为提高误言表达效果服务。
句子形体结构的选择与调整:主要指对句的长短、整散等开式的选择加工。
1.长句与短句长句多见于科技、事务、政论等用于说理、论证等的书面语体中,短句则多见于日常谈话、演讲等口语中。
2.整句与散句整句:结构整齐、形式划一的句群模式散句:在一个话语结构中,作者帮意用零散的句子结构组织话语,以取得灵活多变、错综多彩的表达效果,修辞上将这类句式称做散句。
*句法结构类型的选择与调整:1.主动句与被动句2.把字句与被字句主动句:将施事成分作为话题加以突出被动句:将受事成分作为话题加以强调*句子语气类型的选择与调整不同的语气,具有不同的修辞表达价值。
*词类功通的规范与偏离----语义偏离-----超常组合/超常理解辞格----形式偏离---形式上有明显的标志*辞格:在言语行为中对语言规则或语言运用规则进行有效偏离形式的具有特定表达价值的因定模式。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从结构上说,比喻的辞面应该由四个要素构成:本体、喻体、喻词、相似点运用比喻要注意:1.本体和喻体是不同性质的事物。
2.喻体应该具体、形象、浅显易懂3.比喻应该新疑。
借喻与借代:借喻(比喻)关注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借代关注的是事物之间的相关性。
“顶真“的结构格式是:甲+乙====》乙+丙“回环”的结构格式:甲 +乙====》乙+甲考试范围:名词解释:语法、语素、词、句型、句式、句类、歧义、修辞、角色认同原则、修辞格、会话合作原则各准则、会话礼貌的原则(了解)论述:1.从英汉比较角度、兴趣例说明汉语语言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