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当代的工业设计——走向多元化工业设计史
- 格式:pptx
- 大小:3.59 MB
- 文档页数:48
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和趋势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设计已经成为产品成功的关键要素。
现代工业设计不仅仅是为产品赋予外表的美感,而是将人们的需求作为设计的中心点,将科技和艺术结合起来,打造出更好的产品。
本文将从设计的历史、发展、趋势等方面为读者详细介绍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和趋势。
一、工业设计的历史和发展工业设计作为一个行业,其发展和变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的历史和进程。
二十世纪初,德国是全世界最早开创工业设计队伍的国家之一,起初主要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器等领域。
而在美国和日本,则主要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兴起。
从此,工业设计便成为了一门新兴的职业。
在全球范围内,工业设计经历了多次的变革,设计理念和技术工法也不断升级,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工业设计能够更好的融合创意、技术和商业模式。
二、工业设计的潮流和趋势随着全球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工业设计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以下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几个潮流和趋势:1. 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近年来工业设计趋势中的重要一环。
设计师将人的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
设计出的产品不仅要符合人们的心理期望,同时可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2. 可持续发展现代工业设计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多样化的环保材料的应用,也更好地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设计师需要在设计产品过程中,利用节能材料和节约能源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3. 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工业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3D 打印与CAD 3D建模技术的普及,使得工业设计师可以在设计前进行虚拟造型和渲染,为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更丰富的可能性。
4. 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现代工业设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生产企业可以从市场搜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合适的生产方案,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金字塔牌。
总之,现代工业设计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创新的领域,不停的推陈出新。
1、人类设计活动得历史发展概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得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与工业设计阶段。
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得目得性与一定程度得标准化,人类得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
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得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得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得开端。
而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工业设计阶段。
2、工业设计产生与发展得基础工业设计真正为人们所认识与发挥作用就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得。
1、工业设计得产生工业革命震撼了整个世界,工业革命宣告了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得终结,机械化、批量化大生产促使社会各行业、各工种得分工细化。
在变革得过程中,逐渐体现出设计作为一种贯穿生产始终,并且有计划、有目得得协调、管理生产各环节思想方法得重要作用。
机器化得生产方式使大批区别于原来艺术品得拙劣工业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引起工业制品与需求者得利益冲突,工业振兴与设计危机得矛盾困扰着生产与生存质量得提高与发展。
这种情况下英国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工业与艺术要结合,主张国家应与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市政设计与工业制品设计,使当时得英国工业振兴找到了出路。
2.工业设计得发展20世纪,欧美国家现代设计运动影响了德国得机械化生产。
包豪斯打破了纯美术与实用美术得对立局面,以机器为创作工具,将设计成果纳入批量化生产中,使艺术与技术获得了新得统一。
二战之后百废待兴,各国工业设计师担负起重建家园及使产品重新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得重任。
3、工业设计发展得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一就是1750-1914年得工业设计,自175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就是现代工业设计得酝酿与探索阶段。
现代工业设计得基础逐步建立,并完成了有传统得手工业设计向工业设计得过度;第二个时期就是1915年-1939年得工业设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得年代就是现代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漫长得酝酿阶段之后走向成熟得年代。
1.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发展概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
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
而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工业设计阶段.2。
工业设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工业设计真正为人们所认识和发挥作用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
1。
工业设计的产生工业革命震撼了整个世界,工业革命宣告了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的终结,机械化、批量化大生产促使社会各行业、各工种的分工细化。
在变革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设计作为一种贯穿生产始终,并且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管理生产各环节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
机器化的生产方式使大批区别于原来艺术品的拙劣工业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引起工业制品与需求者的利益冲突,工业振兴和设计危机的矛盾困扰着生产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与发展。
这种情况下英国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工业和艺术要结合,主张国家应和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市政设计和工业制品设计,使当时的英国工业振兴找到了出路。
2.工业设计的发展20世纪,欧美国家现代设计运动影响了德国的机械化生产。
包豪斯打破了纯美术与实用美术的对立局面,以机器为创作工具,将设计成果纳入批量化生产中,使艺术与技术获得了新的统一。
二战之后百废待兴,各国工业设计师担负起重建家园及使产品重新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
3.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一是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75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逐步建立,并完成了有传统的手工业设计向工业设计的过度;第二个时期是1915年-1939年的工业设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是现代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之后走向成熟的年代。
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发展简史机械08-11班20083695王邺雷工业设计的发展一直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与新材料的发现、新工艺的采用相互依存,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及人们审美爱好的直接影响。
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始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19世纪中叶,西方各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实现了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过渡,这个过渡过程也是手工业生产方式不断解体的过程。
一般来说,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产品的设计、制作、销售都是由一人或师徒几人共同完成的,这种生产方式积累了若干年的生产经验,因而较多地体现了技术和艺术的良好结合。
当机器工业逐步取代手工业生产后,这种结合也随之消失,但产品设计者为了适应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和需要,就把手工业产品上的某些装饰直接搬到机械产品上,例如,给蒸汽机的机身到铸上哥特式纹样,把金属制品涂上木纹之类等等,往往给人以不伦不类、极不协调的感觉。
这个时期,出现在市场上的商品一方面是外观简陋的廉价工业品,另一方面是耗费工时、精工细作的高价手工艺品,鉴于这种情况,人们认为产品的工业化与产舱的审美属性水火不相容。
此时,英国人英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倡导并掀起了“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要求废弃“粗糙得丑陋或华丽得丑恶”的产品,代之以朴实而单纯的产品。
莫里斯一方面认为艺术和美不应当仅集中于绘画、雕塑之中,主张让人们努力把生活必需品变成美的,把生产过程也变得对自己是舒适的,人类劳动产品如不运用艺术必然会变得丑陋。
但另一方面他又把传统艺术美的破坏归结为工业革命的产品,主张把工业生产退回到手工业方式生产。
这后一种提法和作法显然是违反时代发展潮流的,可是他却向人们提出了工业产品必须重视研究和解决在工业化生产方式下的工业设计问题。
到19世纪柬至20世纪初.在欧洲以法国为中心又掀起了一个”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承认机器生产的必要性,主张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注意产品的合理结构,直观地表现出工艺过程和材料。
现代工业设计发展历程1.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工业革命的出现为工业设计奠定了基础。
随着机器化生产的推进,产品的制造和设计开始从传统的手工艺转变为机械化的生产过程。
这一时期的设计主要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和工艺性。
2.工艺复兴运动(19世纪)19世纪后期,工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
这一运动强调美学和手工艺的重要性,旨在恢复传统工艺与手工制作的价值。
工艺复兴运动为现代工业设计注入了艺术和创造性的元素。
3.工艺美术学院(20世纪初)20世纪初,工艺美术学院(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在欧洲迅速发展。
这一学派强调手工艺与艺术的结合,倡导将艺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工艺美术学院对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工业设计学科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20世纪20年代,工业设计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和专业。
德国的包豪斯学派是工业设计学科建立的重要里程碑。
包豪斯学派将工艺、技术和艺术紧密结合,强调功能、材料和生产过程的合理性。
5.现代主义设计(20世纪30年代-40年代)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在欧洲和美国迅速发展。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简洁、功能性和合理性,摒弃了装饰性的元素。
这一设计潮流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价值观和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6.一体化设计(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产品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逐渐增加,设计师开始关注产品的使用者和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一体化设计(Integrated Design)概念应运而生,强调各个设计环节的协同和整合。
7.可持续设计(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工业设计师开始重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可持续设计的理念。
可持续设计强调产品的材料、制造和使用过程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
8.数字化设计(21世纪)21世纪,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工业设计带来了重要影响。
数字化设计工具和技术使得设计师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产品设计和模拟,加速了设计周期并提高了设计质量。
第1篇一、工业设计起源1.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成为世界工业的中心,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工业设计逐渐兴起。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 约翰·凯(John Kay):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效率。
- 理查德·阿克赖特(Richard Arkwright):发明水力纺纱机,提高了纺织业的生产效率。
2. 工业设计先驱(19世纪)19世纪,工业设计开始形成体系,一些先驱人物在这一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代表人物有:- 克里斯托弗·莱瑟姆(Christopher Dresser):英国著名的家具设计师,被誉为“工业设计之父”。
- 奥托·瓦格纳(Ottó Wagner):德国建筑师,提出了“功能主义”设计理念。
二、现代工业设计发展1. 20世纪初20世纪初,工业设计开始进入现代设计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 查尔斯·达尔林普(Charles Darwin):英国家具设计师,提出了“实用主义”设计理念。
- 赫尔曼·穆特修斯(Hermann Muthesius):德国建筑师,倡导“民族风格”设计。
2.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这一时期,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代表人物有:-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德国建筑师,创立了包豪斯学派,强调功能主义和现代主义设计。
- 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包豪斯学派的重要成员,设计了著名的“巴塞罗那椅”。
3.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战后,工业设计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 费利克斯·阿德勒(Felix Adler):美国工业设计师,提出了“人性化设计”理念。
- 埃尔·利利(Ettore Sottsass):意大利设计师,代表作品为“布加洛斯”系列家具。
4.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这一时期,设计风格更加多样化,代表人物有:- 彼得·施莱默(Peter Schlemmer):德国设计师,设计了著名的“三角椅”。
世界现代工业设计简史
工业设计是一门旨在为制造业和产品提供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学科。
它结合了艺术、科学和工程知识,通过研究、分析和创新,为
产品的外观、功能和用户体验提供优化和改进。
以下是世界现代工
业设计的简史。
20世纪初
20世纪初,工业设计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崭露头角。
在这一时期,工业界和设计界开始认识到,良好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销售和使
用价值。
德国的包豪斯学派在这一时期对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
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中叶
20世纪中叶,工业设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许多工业设计师开始将人类的需求和心理因素纳入设计考虑的范畴中。
瑞士的功
能主义设计运动成为当时的主流,注重简洁、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到了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设计
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
创作工具和可能性。
人机交互设计、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开始引起广泛关注。
当代工业设计
在当代,工业设计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来培养和支持工业设计人才。
创新、可持续
性和用户体验成为了当代工业设计的重要关键词。
总结起来,世界现代工业设计经历了一个从重视外观和功能到
注重用户体验和可持续性的演变过程。
工业设计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和
创新。
绪论1.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2.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是批量生产的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
3.工业设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工业设计使商品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出了单纯使用关系意外的新关系。
这种消费刺激成为社会经济运转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推动社会前进4.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5.现代设计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但工业设计确立其在工业界的地位却是在美国6.工业革命前的设计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设计的萌芽阶段。
二是手工艺设计阶段第一章设计的萌芽阶段1.设计是人类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的活动2.在设计概念产生的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生产的目的性是设计最重要的一个特征4.人对于物的控制能力的提高是设计出现的前提5.将实用与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点6.人类最早的设计活动就是在受威胁的前提下为保护生命安全而开始的第二章手工艺设计阶段1.人类发明了制陶和炼铜的方法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方法用人工方法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2.产品的目的性来源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没有需要就不去生产3.青铜器的制范方法①陶范法②失蜡法4.汉代漆器的生产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其设计已有了系列化的概念5.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6.明代家具(1)主要特色:注重材料质地,多采用硬质树种,所以也叫做硬木家具。
充分体现木材的自然纹理和色泽,不加油漆。
注意家具造型。
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2)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园林建筑兴起,木工具的发展,木材丰富(3)明代家具之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设计上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因素①注意意境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在整体的设计构思上,既满足功能需求在形式上又有鲜明的特色②注意材料美充分利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不加遮饰,深沉的色调,坚而细的质感,达到了稳定与调和的艺术要求③注意结构美不用钉胶,在不同部位用不同的榫,反映了木制家具特有的风韵和设计者的匠心。
工业设计史绪论一、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二、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1 、第一个时期(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这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
2、第二个时期(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在一战和二战之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的时期。
3、第三个时期(1940年至当代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与机械化生产密切相关。
三、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流派和组织折衷主义欧美各国1820—1900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880—1910 莫里斯,阿什比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1890—1910 吉马德,戈地维也纳分离派奥地利1897—1933 霍夫曼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1907—1934 穆特休斯,贝伦斯风格派荷兰1917—1931 里特维尔德构成派苏联1917—1928 马来维奇,塔特林包豪斯学校德国1919—1933 格罗披乌斯艺术装饰风格法国1925—1935流线型风格美国1935—1945 罗维,盖茨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斯堪的纳维亚1930—1950 阿尔托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20—1950 米斯,柯布西埃商业性设计美国1945—1960 厄尔有机现代主义美国,意大利,斯堪1945—1960 沙里宁,尼佐里理性主义欧洲,美国,日本1960—高技术风格欧洲,日本1960—1980波普风格英国1960—1970后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65—文丘里,索特萨斯解构主义欧美各国1980—盖里,屈米绿色设计欧美各国1970—四、1、产生: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
2、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现代化大工业的批量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
3、作用:工业设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
4、历史的传承:传统的设计风格被作为某种特定文化的符号,不断影响到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历史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将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的产品。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本文将从工业设计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介绍工业设计的历史。
一、工业设计的起源工业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由于机械化生产的兴起,制造业开始大规模生产产品。
然而,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定、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制造商们意识到有必要引入一种新的设计方法来改进产品。
于是,工业设计应运而生。
二、工业设计的发展1. 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运动20世纪初,工艺美术运动兴起,强调手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
这一运动对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将艺术和工艺相结合,注重产品的美感和实用性。
2. 工业设计学科的确立20世纪20年代,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设计学院——包豪斯学院。
包豪斯学院强调以功能为导向的设计理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师和工艺师,对后来的工业设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工业设计的应用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工业设计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家电、汽车到服装、家具,工业设计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设计过程中,工业设计师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人机交互性和可持续性,努力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和价值。
三、工业设计的影响1. 提升产品竞争力工业设计可以通过改进产品的外观和功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优秀的工业设计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增加产品的市场份额。
2. 促进创新和创造力工业设计鼓励创新和创造力的发展。
通过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工业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设计和功能的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3. 推动可持续发展工业设计注重产品的可持续性,通过材料选择、生产过程优化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工业设计师通过设计环保、节能的产品,推动可持续发展。
4.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业设计是一种跨文化的设计语言,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是指将工业化生产与美学原则结合,以人类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美观、安全、实用、易于生产和维护等为目的,对产品或系统的外观、结构、功能、使用过程及其环境等方面进行设计和优化。
工业设计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视觉吸引力、易用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用户体验,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早期工业设计主要是以工业革命和机械化生产为背景发展起来的。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由于机器制造业的兴起,产品生产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些机器能够制造出大批量、低成本的产品,企业越来越开始考虑如何通过产品设计的改进来提高市场销售和生产效率。
比如,英国的克鲁姆公司(Krumm Company)在1885年首次使用了“工业设计”这一术语来形容他们的产品设计工作。
20世纪20年代,工业设计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司开始成立,例如德国的包豪斯工业设计学院(Bauhaus),初衷是培养专业的工业设计师和推动关于设计的理论讨论。
20年代和30年代是工业设计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的设计家和公司出现,例如德国设计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美国工业设计师利斯·克鲁姆(Raymond Loewy)和沃尔特·林兹(Walter Dorwin Teague)。
而新的材料,如塑料、玻璃、铝合金等的使用也为工业设计师创造了更多的设计空间。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工业设计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大量消费品诞生,电视、电冰箱、洗衣机、汽车等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可持续性设计理念也引发了工业设计领域的探索,这导致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例如通过节能灯泡和节能水龙头等设计改进减少能耗。
20世纪70年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工业设计的风格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况。
一种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长期在工业设计领域占主导地位,强调风格的丰富性和个性化、涉及到表面的质感。
工业产品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作者:高健王小元邓芳来源:《美术界》 2017年第6期文/ 高健王小元邓芳[安徽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摘要】工业产品设计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其设计思想、设计准则、设计规律、设计方法等方面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繁荣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进入21 世纪,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发展,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功能齐全不再是最基本的要求,更要求产品能够完善消费者对审美的需求、情感的交流、文化的体现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在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中能够保护自然、避免造成对大自然环境的污染与地球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工业产品设计;多元化;发展趋势通过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往昔解析,预测未来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状况。
未来工业产品设计发展方向不仅体现在最基本的需求层:生理需求;相对应即“以人为本”的需求理念。
还体现在对消费者心理的关怀与诉求,即“情感诉求”,让产品本身折射出的人文气息与消费者的精神认知层面相互交融,让消费者从产品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一、工业产品设计未来发展趋势之“以人为本”在20 世纪就已经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为人而设计,人是设计最终的消费者。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是人—机—环境—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之上,产品设计师将其理念进行探索与分析,深入转化为“普适设计”“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
“普适设计”与我们当下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和谐社会理念相似。
产品的最终受益人是大众,大众是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只有设计出最广大人民适用的工业产品,大众的最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普适设计”的内在含义就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绿色设计”在设计中的提出是在20 世纪60 年代,绿色设计理念的提出是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相并行,其根本出发点是基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施,社会的持续发展道路对于我们的产品设计师也相应地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设计师有责任引领人们走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为子孙后代和资源环境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