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弱电总集成系统方案研究与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
现代有轨电车车载主机软件的研究与实现现代有轨电车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安全、高效、环保等优势。
有轨电车的车载主机软件是其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车辆的调度、设备管理、车辆控制和通信等功能。
因此,研究与实现现代有轨电车车载主机软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现代有轨电车车载主机软件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
一方面,需要对有轨电车系统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和通信方式等。
另一方面,还需要对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相关技术进行学习和应用,如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数据库管理等。
通过对这些领域的综合应用,才能够开发出高效、稳定的车载主机软件。
其次,现代有轨电车车载主机软件的实现需要满足一系列要求。
首先,软件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能,以确保有轨电车的运行安全。
其次,软件需要具备高性能,能够满足车辆调度和设备管理等功能的要求。
另外,软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方便后期的系统升级和维护工作。
另外,对于现代有轨电车车载主机软件的实现,可以参考以下一些关键技术。
1. 操作系统:选择适合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保证软件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如QNX、VxWorks等。
2.通信技术:采用可靠的通信协议,如CAN总线,确保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通信稳定可靠。
3.数据管理: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和管理车辆和乘客相关的数据,如车辆位置、乘客数量等。
4.控制算法:设计有效的车辆控制算法和调度算法,保证车辆的运行效率和乘客的高质量服务。
5.可视化界面:设计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方便车辆驾驶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最后,需要进行车载主机软件的测试和验证工作。
通过模拟实际运行环境和场景,验证软件的功能完备性和系统的性能指标。
同时,还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检测和防范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安全漏洞。
总之,现代有轨电车车载主机软件的研究与实现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有轨电车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技术的综合支持,可以实现高效、稳定、安全的车载主机软件,提升有轨电车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特稿】现代有轨电车基本特征及适用性研究【地铁节能】2016(第四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性节能研讨会将于4月22日-23日在深圳召开在中国轨道交通网策划主办的“2015(第二届)中国现代有轨电车发展与实践研讨会”上,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毛励良先生就现代有轨电车基本特征及适用性研究,发表了主题演讲。
演讲结合了珠海、东莞、沈阳等多地有轨电车的发展实例,从现代有轨电车国内发展概况入手,阐述了现代有轨电车基本特征、现代有轨电车适用性、现代有轨电车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等问题。
一、国内发展概况1.国内现代有轨电车建设及规划情况从2003年至2014年年底,国内已有约50个城市或地区运营、建设或规划设计有轨电车,其中沈阳、广州、南京、苏州、天津、上海、长春、大连8个城市已运营有轨电车,青岛、北京西郊线、淮安、珠海、南京、沈阳、深圳、福建武夷山、成都新津等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有轨电车,成都、郑州、武汉、长春、杭州、广州、合肥、青岛、武汉、重庆、泰州、常州、佛山、福州、厦门、贵阳、昆明、三亚、海口、包头、西安、宁波、徐州、长沙、株洲、泰州、宿迁、泉州多个城市正在设计或规划。
国内现代有轨电车规划总规模约5000km,其中北京规划约500km;广州规划约1000km;上海规划约1000km中低运量系统,其中700-800km现代有轨电车;深圳龙华新区和龙岗新区各规划约51km和48km;沈阳浑南新区规划约139km;武汉大汉阳地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规划约190km和135km;西安西咸新区规划约180km,临潼区初步规划约80km;珠海规划约157km;苏州高新区规划约90km;郑州各区共504km;成都规划约625km,其中骨干线约130km;长沙湘江新区规划约198km。
2.建设基本情况根据中国轨道交通协会2014年统计信息,截止2014年末,我国累计有22个城市建成投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01条,3155公里。
弱电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及设计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弱电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交通领域中。
本文将探讨弱电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并提供一些设计方案来改善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一、调度指挥系统调度指挥系统是交通领域中应用弱电技术的重要方面之一。
它利用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技术,实现对交通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管理。
通过实时监测交通信息,调度指挥系统可以做出合理的交通指令,提高交通流量,减少堵塞和事故的发生。
在设计方案上,可以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将交通设备和监测仪表连接到一个中央服务器上,通过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确保交通监控的准确性和效果性。
二、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是弱电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传统的交通信号灯系统通常采用定时控制,无法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调整。
而基于弱电技术的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长,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方案,提高交通流动性和效率。
在设计方案上,可以采用智能传感器和自适应控制算法,实现信号灯的自动调整,提高信号控制的精确性和响应性。
三、智能交通监控智能交通监控是利用弱电技术实现对交通状态和交通事故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安装摄像头、雷达、微波和红外等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车辆速度、交通事故等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交通情报和预警信息。
在设计方案上,可以采用高清摄像技术和智能算法,对交通监控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实现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高效准确运作。
四、智能停车管理随着城市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停车管理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弱电技术提供了解决方案,例如使用车辆识别技术,通过车牌识别系统实现智能停车场的管理。
该系统可以实时查询剩余车位数目,引导车辆进入合适的停车位,避免停车场拥堵和寻找停车位的浪费。
另外,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实时的停车场导航和预约服务。
在设计方案上,可以结合传感器、数据库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停车信息的准确获取和管理。
现代有轨电车开行方案研究现代有轨电车开行方案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公共交通系统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因此新兴的城市交通工具——有轨电车成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种重要选择。
有轨电车作为一种环保、舒适、安全的交通工具,逐渐受到了城市规划者和居民的青睐。
然而,在有轨电车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如何制定合理的开行方案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有轨电车的开行方案研究面临着一系列复杂而独特的挑战。
首先,有轨电车的线路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长期性,尤其是未来城市扩张和交通需求的变化。
只有满足长期发展需要的线路规划,才能确保有轨电车系统在未来仍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其次,有轨电车的运行方案应该与城市的整体交通规划相衔接,确保有轨电车系统与其他交通模式之间的互通与衔接,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
最后,有轨电车的开行方案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如何平衡运营成本和庞大的运力需求,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有轨电车的开行方案研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需要借鉴国内外有关有轨电车的规划和运营经验,比如德国的轨道交通系统和法国的电车交通系统等。
通过对国外先进经验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城市特点的有轨电车规划和运营方案。
其次,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工作,了解城市现状和人们的出行需求,通过大数据和智能交通系统的支持,获取有关城市人口、交通流量、地形地貌等多个方面的数据,为制定开行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等研究方法,通过模型和算法的建立与优化,对有轨电车的运行调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最小化运营成本和最大化运输效益。
最后,还需要对开行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和风险预控,包括对线路走向、站点设置、运行时间等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有轨电车开行方案研究的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刍议城市轨道交通弱电系统电源整合方案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城市的各方面建设都有了很好的提高,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这一方面,是有很好的提高的。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弱电电源的整合对其工作的作用非常大,对人们的出行等行为都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本文就对城市轨道交通弱电电源整合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弱电电源整合方案;分析和研究;引言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弱电电源对其工作的意义非常大,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轨道交通的弱电电源设备是非常多的,整个弱电系统也是十分复杂的,通过整个弱电系统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作的正常运行,对人们的出行提供保障。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很多技术都发展的非常快,这也就导致了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弱电电源系统的技术和效率的提高,因此,为了让城市轨道交通工作能够更加的有效率,并且应用上先进的技术,就需要对其进行弱电电源的整合。
1电源整合的概述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很多交通设备所需要的电压,电流等是不一致的,这也就加大了电源整合的难度,因此,就需要去制定完善的方案去将弱电电源进行整合,具体的方案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整合后,要确保以直流操作电源作为主体,确保电流和电压的一致性,除此之外,还要确立正确的供电标准,从而能够完美的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所需要不同的电压和电流的问题,在做完这些工作后,还应该对轨道交通设备进行监控,避免其出现故障,并且能够及时的将这些故障解除。
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设立备用电源的机制,通过这样的机制来避免电源损坏所带来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在城市轨道交通弱电电源整合方案中,是需要设计完善的电源整合方案的,通过完善的方案来让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正常的运行。
2整合电源具有的功能整合电源将直流系统作为主体,杭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弱电系统采用智能型高频开关直流操作系统,通过对其进行应用,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对系统中涉及到的各项信息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完成对各项信息内容的精准上传,并且能够通过智能化方式,完成对蓄电池的科学管理。
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现状与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标题: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现状与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引言: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环保、低碳、高效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
本报告旨在调研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现状分析1. 城市分布:我国现代有轨电车在许多大中城市得到广泛应用,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开始追赶。
2. 发展规模:截至目前,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总长度已超过1000公里,其中有数个城市的有轨电车线路超过100公里,规模不断扩大。
3. 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采用最先进的无轨中山路线、超级电容快速充电技术、无功调节技术等,提高了车辆的运营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二、问题与挑战1. 城市规划和布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规划和布局需要更多考虑有轨电车的需求,避免盲目扩建。
2. 网络建设:有轨电车线路的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确保线路覆盖面广,相互衔接紧密。
3. 技术创新:尽管我国有轨电车的技术水平有所提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设备性能和运行效率。
4. 运营管理:有轨电车的运营管理需要专门的人员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以确保安全、高效的运行。
三、发展趋势展望1. 智能化发展:我国现代有轨电车将向更智能化方向发展,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2. 绿色能源:有轨电车将更多采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储能技术等,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3. 多元化发展:有轨电车的形式将更多变化多样,在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同时,兼顾旅客出行舒适度和市场需求。
结论:我国现代有轨电车发展迅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需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力度。
未来,有轨电车将趋向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更好地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代有轨电车在郑州市的应用研究摘要: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低碳环保、舒适便捷的新型轨道模式,客运能力介于轨道交通与公交BRT之间。
本文结合郑州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对有轨电车在城市新区进行了应用研究。
有轨电车相对于轨道交通造价低、建设周期短,可以适当考虑在客流量较小的城市新区和城市外围组团规划建设,以满足区域交通出行需求;在单向客流断面小于 1.0万人次/小时的客运通道敷设线路,作为地铁线路的延伸和补充。
最后提出了6条有轨电车的布设线路,建议后续进行包含有轨电车线路的客流量预测、沿线布设的可行性、断面布置、枢纽及站点规划等诸多工作的专项研究,以利于推动实施。
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客运能力特征Application research on modern tram in ZhengzhouSu Zhihui1,Li Haoxue2(1. Zhengzhou Rail Transportation Co.,Ltd, Zhengzhou Henan 450046 China;2. Zhengzhou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Planning Research Center, Zhengzhou Henan 450007 China)Abstract: Modern tram is a new rail transportation mode with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mfort convenience, with passenger capacity between rail transit and bus BRT. Combined with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of the central city of Zhengzhou, this paper studied the tram in the city new district. Compared to the rail transit, the tram with low cost and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was considered appropriately in less traffic urban district and city group to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eeting the demand of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It was laid one-way traffic section in less than 10000 per hour of passenger corridor, as an extension and supplement of the subway lines. Finally this paper presents six tram lines layout, and suggests that subsequent contains passenger volume forecast, the feasibility of setting, the designing of the cross section and the hinge and site planning, and many other special research work, helping to implementation.Keywords:modern tram public transport rail transit passenger capacity trait0引言近几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我国有34个主要城市在发展建设地铁,其中21个城市已经通车运营。
现代有轨电车车辆研究摘要:介绍现代有轨电车技术特点及应用情况,分析现代有轨电车总体模式、车体常用材质及其结构与技术特点;为市场需求针对性总体模式选型、车体材料选型及与相适应的车体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支撑。
关键词:有轨电车总体模式车体结构1.有轨电车特征及应用有轨电车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历史悠久。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城市交通需求的推动下,有轨电车开始得到快速发展和规模性应用。
现代有轨电车更是实现了“车辆与路权”的变革,同时具有编组灵活、运量适中、布设灵活、投资低、工期短、运营成本低、架构模式及转向架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小曲线通过能力提升增加了对城市小空间的适应性;按照CJ/T 417-2012《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通用技术条件》要求,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地板高度一般控制在350 mm以下,司乘人员乘降更为方便。
1.1国外有轨电车特征及应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陆续在中等城市引入现代有轨电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已有300多座城市建设运营有轨电车。
其中,墨尔本拥有全球最大有轨电车网络,涵盖250公里线路。
美国超过30个城市,加拿大3个城市,墨西哥首都均运营有轨电车等。
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约500个系统正在运营,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
大致可以分为区域骨干型、城市骨干型、加密型、特色型。
1.2国内有轨电车特征及应用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里程碑。
1909年以后在大连、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城市都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共开通有轨电车运营里程405.63公里,有16座城市开通了城市有轨电车,其中沈阳有轨电车运营里程达到97.42公里位居全国首位。
2.有轨电车总体模式特征有轨电车运营于城市街道,具有铁道车辆特征,同时具有与街道运用相适应的技术特征。
现代有轨电车不仅在外观上有许多变化,而且在技术装备上加入了诸多高科技的元素,其技术性能和舒适度是以前老式有轨电车不能相比的。
122
EXCHANGE OF EXPERIENCE
经验交流
现代有轨电车弱电总集成系统方案研究与应用
摘要: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现代有轨电车弱电总集成系统方案研究与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
析全面介绍弱电总集成系统的实施方案和应用意义,并且深入分析车弱电总集成系统对有轨电车建设
模式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价值。
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弱电总集成系统;方案研究
有轨电车的发展具备中等运量,投资成本比较少,且
工程建设比较简单,便于运营和维护的特点。然而在发展
期间由于缺乏指导性文件和标准,因此在建造期间主要是
参考地铁项目进行。有轨电车视频监控系统,无线系统,
广播系统以及售检票系统等均采用分立设置方式。对于有
轨电车来说,此种分立设置方式会极大浪费资源,还会影
响信息共享,增加运行维护难度,还会减慢应对突发事件
的反应速度。因此需要设置一套完整的弱电总集成系统,
集中监控和指挥有轨电车运营。
一、弱电总集成系统
(一)系统介绍。有轨电车的弱电系统主要包含路口优
先控制、道岔控制、传输、视频监控、乘客信息和电力监控
系统等。其在有轨电车上行进过程中,弱电系统能够起到指
挥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加强日常管理,调度运营维护等。
因此,弱电系统主要是采用技术方式将不同系统进行统一建
设和规划,利用统一化软件平台、硬件平台、网络环境等,
以此提供一套集合设备监控,行车指挥和决策支持的系统平
台,智能化管理行车设备与乘客环境等[1]。
(二)系统架构。弱电总集成系统架构主要包括应用层,
平台层和设备层,如图1所示。(1)设备层主要是分布在
有轨电车各业务区域的终端设备,包括站台设备、岔区设备、
变电所设备以及路口设备等。(2)平台层包括地理信息应
用平台,弱电总集成系统软件平台。在控制中心搭建软件平
台,部署例数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这样能够有效实现各项
功能,包括无线调度,电力监控,电话呼叫以及列车运行监
控等,并且能够建立监控体系和运营调度系统,在此基础之
上建立地理信息平台。利用GPS技术和GIS技术能够帮助定
位车辆。通过办公平台结合运营生产数据,统计分析运营,
管理资产和施工作业。(3)业务层。其一,面向维护和调
度人员的业务。实时监控道路,沿线区间和道路,按照有轨
电车实时运行,变电所供电和社会交通环境变化,对系统内
运力资源进行优化处理,这样能够实现实时动态调度。其二,
面向乘客业务。利用车内和站台所设置的广播和液晶显示屏,
能够确保乘客及时了解有轨电车到站信息和位置,采用售检
票方式为乘客提供搭乘服务。其三,驾驶员可以更好地控制
列车行进方向与速度,最大限度提升驾驶员控制电车的能动
性。联合线路情况帮助实际控制电车行进[2]。
图1 系统架构设计图
(三)系统结构。在系统控制中心存在多种服务器,包
括维护培训、通信业务以及综合网管、应用等。在总中心设
置服务器之后,不需要在其他子系统中再次进行设置,同时
可以实现存储器与数据库的统一设置。利用行车调度、电车
设备以及客运等,将显示器设置在调度台上,不同显示器的
功能作用均相同。所以通过不同用户权限登录,给予相应的
操作权限[3]。
对于分岔区配套设施与控制单元,在路口设置综合控制
设备,此时可以联动控制市政信号和有轨电车信号。当发生
紧急事件时,可以将车辆场所中的广播设备充当为消防器具。
二、弱电总集成系统优势分析
(一)降低建设成本。在弱电总集成系统中,存在应用
服务器、网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针对上述服务器需
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站与操作平台,以此实现子系统之间的联
合应用,既可以减少硬件资源使用量,还能够降低建设与运
行维护成本。
(二)精简调度席位。弱电总集成系统具备一致的终端
功能,硬件互相应用,并且按照不同登录权限分配不同用户
功能,并且通过一台调度终端具备所有调度功能,这样能够
拥有综合调度条件。某地区有轨电车示范线运行期间,注重
优化调整调度人员。在常规条件下,通过设置行车与设备调
度人员就能够满足电车运行需求。
(三)简化调度人员操作。针对弱电系统来说,在不同
子系统中所承载的功能,注重不同功能之间的融合,合理应
用功能、界面以及数据共享机制。在战场图纸上,通过点播
列车可以与驾驶员通信。站台广播过程中能够自动关闭PIS
何梦琦◆
(下转第124页)
12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化建设
网系统(A11)大庆油田示范工程;2017年,完成了低成本
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了低成本技术和产品系列。集
电参和RTU于一体的智能电参研制成功,替代了井场独立
RTU模式,降低了井场数字化建设成本60%以上,形成了
低成本适合高寒东部老油田数字化改造的技术模式。
(四)智能油田。智能油田是能够全面感知、自动操控、
预测趋势、优化决策的油田,对数字化油田各种数据的逻辑
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及时掌控异常问题,通过建立覆盖油田
各业务的知识库和分析、决策模型,为油田生产和管理提供
智能化手段。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油田数字化日趋成熟,智
能分析应用效果已现,智能油田建设还处于技术研究和模式
探索阶段。建立智能油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关键技术还
需完善和工程化,数据库和信息平台仍是建设的关键基础,
信息系统集成架构和管理体系都需拓展和提升[2]。
(五)智慧油田。智慧化理论和模式研究正如火如荼地
开展,智慧油田建设的共识已经初步形成,进一步全面拓展
和深化空间信息、认知计算、智能仿真与控制、虚拟现实等
技术,同油田业务、流程、信息与人的智慧的全程立体有机
融合,构建智能油田数字孪生体,实现现实智能油田与虚拟
智慧油田的生态交互,形成全息“智慧油田”。
三、结语
国内老油田信息化建设经历了电算油田、数据油田、数
字油田,正在开展智能油田建设和智慧油田研究,目前,数
字油田日臻成熟,智能油田端倪已现,智慧油田远景可期。
高寒地区大型老油田,面对高质量发展和精益生产的要求,
必须深化低成本数字化模式和数据整合治理工作,才能确保
油田数字化建设高效有序推进,为向油田智能化和智慧化迈
进奠定坚实基础。H
参考文献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可行性研究报
告[R].2011.
[2] 穆殿宝. 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在大庆油田建设实施策略分析
[J]. 信息系统工程,2017,10.
(作者单位:王焕跃,中国石油中油电能公司;沈竺霖,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信息技术公司规划设计所;管尊友,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生产运行与信息部)
音量。在道岔区域内,中央监控器能够密切观察道岔转动情
况,并且实现切换查看效果。通过联动功能能够简化运营人
员操作,从根本上提升运营能力。其次,联动设备中所具备
的数据共享功能,通过应用该设备可以缩小事故影响范围和
救援时间,还能够减少财产损失,维护乘客安全。
(四)减少系统维护工作量。弱电总集成系统利用设置
统一化设备管理和网络管理,并且能够统一维护和管理弱电
设备[4]。综合不同专业设备的故障报警信息,并且能够通过
大数据技术分析设备关联故障,并且提出针对性地故障原因
定位。其次,综合设备防护系统还建立了专家库系统,这样
能够有效处理报警信息,并且在短时间内排除故障。
(五)精简运营人员。首先,减少调度人员数量。按照
线性调度模式对设备调度情况、行车调度和科员调度等进行
设置。在应用弱电总集成系统之后可以只设置1个调度工班,
并且在每班上设置两名调度人员。其次,减少维护人员数量。
在当前所实行的运行维护模式下,通过设置不同部位的维护
班组,并且在弱电总集成系统中不需按照现有模式设置维护
班组,可以设置统一化设备维护班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此次所研究的有轨电车属于我国首批实行弱
电总集成系统的项目,并且应用弱电总集成系统能够有效融
合分散建设系统,并且利用完整系统调度有轨电车运营情况,
这样能够智能化管理运营维护,行车设备以及乘客环境等。H
参考文献
[1] 刘晓庆. 广州现代有轨电车综合运营调度系统建设方案研究
[J]. 都市快轨交通,2018,31(03):133-138.
[2] 魏洋. 实时数据库系统及其在有轨电车弱电集成系统中的应用
[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18,27(05):61-67.
[3] 薛强. 有轨电车弱电集成系统自动升级方法探讨[J]. 铁道通信
信号,2017,53(12):90-92.
[4] 林立, 孙军峰, 蔡国涛,等. 现代有轨电车弱电总集成系统方
案研究与应用[J]. 铁道通信信号,2017,53(11):83-86.
(作者单位: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接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