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教育2019 年 7 月64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到小学毕业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文节目,平均每周20-25分钟,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阅读量累计达到10-12万字。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
在小学阶段,往往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其实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信息,获得乐趣,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小学生只有积累大量的英语信息,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的理解能力,正确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流。
加强小学生英语阅读训练,激发他们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使他们在主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是积累英语知识的重要途径。
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积极的气氛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喜欢学习英语,对英语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创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阅读,这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的英语思维更加活跃,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为了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充分体现自己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气氛中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
[1]二、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由于小学生英语词汇量小,他们在阅读英语时经常会遇到新词和难以理解的知识。
此时学生会不知如何解决,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他们对英语的阅读热情,对阅读的恐惧使他们无法积极地完成老师分配给他们的阅读任务。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所掌握的英语知识,根据他们的英语能力选择阅读材料,让学生从阅读简单的英语材料开始,从而建立起他们对英语阅读的信心。
百科教育175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张伟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教育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各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而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重要方法。
本文基于核心素养,探讨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提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化、信息化发展速度加快,人的特质、素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指出了21世纪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视阈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也面临着变革要求。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要求在各个学科中的具体化。
在小学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掌握基本学科知识,具体来说可以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获得各种素养和能力,比如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培养能够促进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比如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核心素养中许多维度都与英语阅读教学目标相重叠。
英语阅读既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文化的过程,在其中,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技能相互融通、知识互相迁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勤于思考,能够锻炼英语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培养批判和创新思维。
面对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革新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以构建能够更加有效培养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课堂。
然而,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教师只有清楚认识、切实分析这些问题,才能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首先,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导致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阅读材料难度过高,生词难词过多,阅读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高深;基本阅读方法缺失,学生难以从语义层面过渡到内容、故事层面。
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
其次,很多教师把英语阅读课上成了语言知识课,一味地讲解词汇和语法,忽略了阅读篇章的整体性,其文本的文化载体性质和阅读能力培养功能被忽略,阅读课成了单维的知识灌输课。
浅谈如何培养英语快速阅读的能力和技巧心理语言学家指出:“阅读是由发出者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一种交际行为”。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frank smith 在《understanding reading》一书中指出:“阅读不是一种消极的活动,读者要想获得知识,必须做出积极的贡献”。
“至少要做出与作者同样大的贡献”。
我认为smith所说的贡献就是指读者的积极的思维活动。
因为阅读从识别单词、领悟句意、理解篇章、摄取知识,实际上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读者只有积极动脑,勤思多想,才能使阅读成为一种以语言文字为中介,以辨认句子,以及理解其所传递的信息为目的的交际行为。
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在有关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要求方面指出:“能借助词典读懂难度略低于所学语言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
能根据语境中较为明显的提示和构词法知识推断少数生词的语义或初步确认其语义范围。
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能分别以每分钟40~50个词和50~60个词的速度,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叙、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能够把主要的事实和中心思想。
理解正确率达70%“。
由此可见阅读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阅读,应用语言的能力上,以便在阅读中,以最快的速度,从篇章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能够顺利地解答高考的阅读理解试题。
阅读理解在高考试题中占很大的比例,且分值最高,学生能否做好该题是决定该生成绩好坏的关键。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发展趋势,阅读难度和阅读量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在阅读时,句子的单词都是认识的,但句子长了,结构复杂了,句子意思理解起来就很慢,很吃力或根本看不懂,一答题就出错误,或者是读了文章却不知该如何着手解决问题。
事实上我们很多学生的阅读水平处在这样一个阶段,从而导致整个文章理解的障碍。
我认为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有三点:基础知识欠缺,缺乏英美国家背景知识和生活常识,缺乏阅读技能、技巧等。
浅谈小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作者:黄香琴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11期摘要: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要求则更为现实和迫切,本人以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为基点,对教材产生了理性认识,提出阅读教学的技巧和策略,根据学生实际做出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习惯培养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041-01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吸收有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
在阅读训练中,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一、以兴趣奠基,激趣质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不仅要趣味性浓,并且要贴近生活,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我们曾有一篇“Find the treasure”的阅读材料,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其中富有科幻的寻找宝藏的过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另外,在众多的精选阅读材料中,学生们喜欢的有动物故事,如:Three little pigs,Two friends and a bear,The donkey and the salt等。
有常识性的小短文,如:Roses,Planting the tree,Be healthy。
有诙谐有趣的小幽默,如:The French student。
有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如:A naughty boy,A letter,A birthday present。
也有发生在以前,能让他们了解过去的人和事的小笑话,如:To be modest,A big orange and a gold cup等等。
继而把课堂交给孩子们,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一种激发孩子们积极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一旦提升,孩子们提的问题犹如泉水般涌出来,同时他们还会及时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
浅谈英语文化环境下的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摘要】英语是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学好英语对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极大的意义,我国尤其注重英语的教学,作为英语学习基础的小学英语教学显的尤为重要。
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良好的英语环境为依托,只有在好的环境中,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英语文章的阅读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一、小学英语的阅读理解小学设立英语课的目的:从小培养孩子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英语的语言感觉,打好英语语音、语调的良好基础,让小学生具备初步、简单的英语交流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要达到英语二级阅读的水平,二级阅读要求中涉及了语音意识培养,要求有正确的拼读意识和理解能力,能读懂阅读语句表达的简单意思。
小学生从小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小时候的阅读习惯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终身阅读,所以,对于刚开始接触英语阅读的小学生而言,培养正确的阅读理解能力,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尤其重要。
二、英语文化环境下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1)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英语课程虽然在小学就开始开展,但是,很多学校教学的重点仍然是放在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上,英语课程排的很少,老师在课堂上讲完新课知识和练习册之后,少有阅读的专门时间,学生很少自主的去学习,也不会花很多时间去仔细的理解。
(2)学生对英语新知识的畏惧心理。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碰到新的单词或者不理解的地方,总想要弄明白才能继续阅读,导致遇到新的单词就有畏惧心理,觉的很难,想要放弃,很大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理解效果。
(3)学生英语相关的背景知识相对缺乏。
中国和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性,有时一篇材料中,学生每个单词的意思都知道,但却不能彻底理解文章的意义。
(4)学生可阅读的英语刊物不多。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很多的课外阅读书籍,比如童话书、作文书等等,但是关于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方面的课外书很少,学生的阅读范围一般仅限于书本,阅读的范围狭窄,阅读理解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作者:高蕾来源:《教育界·中旬》2013年第11期对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来说,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面对如何有效促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这一个课题来说,可以从学生的认知和感悟能力、该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接受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把握。
本文将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以师生互动为前提、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的展开教学探讨。
一、鼓励学生在阅读思考过程中提出问题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认知、深化及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引导为主、讲解为辅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应以教师个人的讲解来取代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引导学生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提出相应的问题,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获取信息。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尚未成熟,课堂的环境和气氛随时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状态,相对单一、严肃或是紧张的课堂气氛会对学生的心理带来压力;而相对轻松和和谐的课堂则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发他们大胆的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要予以相应的鼓励,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要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是阅读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英语教学中“读”虽然不能让学生立刻知晓文章的大义,但是学生可以通过读来培养英语学习的语感,这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学生的阅读之后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引导学生,提出文章中一些知识点和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来。
培养学生英语课堂语言运用能力浅谈【摘要】培养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语言运用能力对于他们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在日常交流中的流利程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表达观点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可以让他们在各种场合都能够准确、流利地运用英语。
通过对学生英语课堂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继续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英语课堂、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培养、口语表达、写作能力、听力能力、阅读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观点总结、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面对这一现状,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课堂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整体水平。
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英语,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课堂语言运用能力,分析不同方面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相信学生的英语能力将会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
1.2 研究意义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课堂语言运用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英语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实践的语言,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出,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英语。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去运用英语,可以帮助他们逐渐提高自信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态度。
培养学生英语课堂语言运用能力的研究还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研究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发展。
研究这一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08/2020浅谈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韩向平(河北省唐山市银城铺镇大八里小学)【摘要】在培养小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过程中,阅读课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也是培养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英语素材的有效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加深理解。
对小学生个体差异要进行分层教学,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并且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于英语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英语,研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在国家教育的政策引导下,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是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课的基础,也是对英语教师的考验。
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地对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行提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探究培养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从而改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学科核心素养理论核心素养就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包含很多东西。
比如对知识的理解、对情感的认知,核心素养就是的培养主要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魅力。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学校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习英语阅读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加的轻松,并且对应于还可以全面的了解。
二、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课教学与核心素养的方法小学生在阅读英语的时候会非常吃力,原因之一就是自己的单词认识量不足。
虽然,近几年我国在英语课程上进行了改革,但是英语教师的教学手段还是没有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课本上的东西为主,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阅读考试时能力不足。
(一)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法在英语阅读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大量的词汇量,因为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要想学好英语必须要加大对单词的掌握,如果词汇量掌握不足,就会导致英语阅读能力偏差。
浅谈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阅读是我们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
在小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英语语感,通过看图理解、阅读文本、复述、仿写等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而学生缺少语言环境、缺乏阅读的学习策略、课外阅读材料少是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最大困境,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停滞,阅读兴趣减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教材,合理地进行文本再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文本再构就是把教材本来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和建构,这种建构是基于教材,又结合所教对象的原有知识情况,把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再处理整合的一个再构过程,使得它形成一个具有情境和现实可操作意义的一个文本语篇。
一、理解分析教材,拓宽阅读文本北师大版教材的特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选用了小学生喜爱的故事主题,突出对初步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文本再构的时候,要与教材的主题一致,学生也会兴趣盎然,效果必然能事半功倍。
首先,在文本再构之前,一定要深入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特点、各个话题的内容以及语言结构。
要在主题上与课本一致,又能对文本内容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
其次,教材中文本本身的情况是多样的,有故事、对话、短文、歌曲等,要根据不同的文本情况,进行不同的再构,既不能丢失原文本的语言功能,又要突出阅读文本的特点。
例如五年级下册教材unit 11 cooking with mocky中的对话talk together,我进行了这样的文本再构,yesterday was mothers’ day. peter wanted to make a cake. he asked kate to help him. kate read the recipe. she told peter to put 2cups of flour into the bowl. peter did it. then kate asked him to add 1cup of sugar. the third step, peter broke 3 eggs into the bowl. kate passed him 1 cup of milk and told him to mix them together. at last, they baked the cake. was peter’s mother happy?这一文本在主题上与主题故事一致,词汇与功能句有复现,在难度上与故事相比有一定提高,而学生也能通过阅读上下句猜测、理解生词的意思。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大都以听、说为主,一直以来我们很多小学英语教
师都忽视了对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
能力得不到提高,影响了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也制约着学生综合能
力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从2008年开始我校在三到六年级都
开展了小学英语阅读与写作的实验教学,把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
和写作能力当成重要任务,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
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做法。
一、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新课标指出:“要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没
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
决定了他吸收有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
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
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
力和合作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阅读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
好方法。我们现在所用的PEP小学英语在高年级课本中已经出现了R
ead andy Write、Let's read、story time、等阅读材料,目的在于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在平时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我们知道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中
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不足:(1)低估了学生在阅读能力上的认识能
力。(2)淡化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课堂教学中阅读指导和
技巧训练不足。(4)不能在阅读前有效地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
和欲望。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自然
而然地形成并提高的。需要教师在学生学习英语之初,就有目的、有
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
a.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词汇量少,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英
语阅读水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习惯
是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从三个方面培养学
生的阅读习惯:1、制订计划,持之以恒。要做到每天坚持看一篇英
语文章。教师要定期检查督促。2、注重积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
记笔记的好习惯,将一些英文的好词好句好段进行记录,防止遗忘,
以便学生进入中学后用于英文写作。3、掌握阅读方法。教师要教给
学生阅读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猜单词意思,略读与详读如何结合等
方法。
b.选择合适学生的阅读材料,开展阅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英语学习有别于其他学习者,他们正处于9~12岁之间。这个
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阅读材料
难度要适中,符合小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年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
课本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和收集小英文故事、小短文等。
其次我们也可以针对阅读内容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
英语手抄报比赛、讲故事、朗读比赛等活动,
c.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单词的认、记能力,积累词汇量。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掌握词汇的基础,词汇又是进行阅
读的前提,所以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词汇的学习和积累。在平时
的教学中,只要出现过的新单词,我都会教学生根据简单的发音规律
读上几遍,并且专门准备一本记录本,把老师提到过的新单词记录好,
经常读一读,有利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觉
得这个方法很不错,每当记录过的单词出现第二遍时,学生都能很快
读出单词,并说出它的中文。久而久之,学生的词汇量就扩大了,阅
读的难度也降低了。
d、带着问题去阅读
在阅读前,教师可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有利于更好
的掌握文章中的信息点,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毕竟小学生的阅
读能力还有限。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要有技巧,应先设置简单
的,让学生粗粗“扫”一遍就可以找到答案。然后再逐步增加难度,
让学生再第二次阅读中,真正了解文章的意思,由粗至细,直至完全
读透全文。学生对于有成功感的阅读,兴趣就会大增。
e、用“心”去默读
阅读文章时,不用朗读,因为大声朗读可能会读过就忘,所以用
“心”去读,边读边记主要内容和有用的信息,注意力要放在汲取有
效信息上,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f.阅读后仔细细复查阅读的结果。
重读短文,检查答案。做完后,回头再读一遍短文,检查答案,
看看答案和上下文内容是否一致,有无矛盾之处,避免因为疏忽或误
解而出错。这一点对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因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
征,他们分析理解的逻辑能力还不是很强,稍不注意就会产生注意力
的分散,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失误。
21世纪的发展,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小培
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
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一名教师,平时应多积累阅读材料,在教学实践
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持之以恒地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