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智慧园区解决方案2015--很好
- 格式:pptx
- 大小:14.13 MB
- 文档页数:40
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建设方案1.引言2.智慧园区的概念3.智慧园区的重要性4.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5.结论引言:智慧园区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它是指应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传统工业园区转变为智能化、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园区。
智慧园区的建设可以促进园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智慧园区的概念:智慧园区是指应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传统工业园区转变为智能化、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园区。
智慧园区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手段,实现园区内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等目标,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慧园区的重要性:智慧园区的建设可以促进园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同时,智慧园区可以促进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创新,提高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智慧园区还可以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智慧园区平台:通过建设智慧园区平台,实现园区内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等目标。
2.推广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实现智慧园区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实现对园区内设备、物品等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3.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智慧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4.加强园区管理和服务:加强园区管理和服务是实现智慧园区的重要保障,可以提高园区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结论:智慧园区的建设是推进园区可持续发展、提高园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设智慧园区平台、推广物联网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园区管理和服务等措施,可以实现智慧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一、系统概述智慧园区是一种新型的园区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园区内各种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利用。
智慧园区系统开发解决方案,智慧园区系统建设的价值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趋势,智慧园区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园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园区系统可以帮助园区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园区的智能化运营。
本文将从系统开发解决方案和建设的价值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系统开发解决方案1.1 数据采集与分析:智慧园区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园区内的各类数据,包括人流量、车流量、空气质量等信息,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园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1.2 智能设备互联:智慧园区系统可以实现园区内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1.3 人工智能应用:智慧园区系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例如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安防系统等,提升园区管理的水平和品质。
二、智慧园区系统建设的价值2.1 提升园区管理效率:智慧园区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营,帮助园区管理者实时监控园区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管理效率。
2.2 提升服务质量:智慧园区系统可以为园区内的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例如智能停车系统可以缓解停车难题,智能安防系统可以提升园区的安全性。
2.3 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智慧园区系统可以帮助园区管理者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园区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智慧园区系统的开发解决方案和建设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系统的建设,园区管理者可以实现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智慧园区系统的发展将是园区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园区建设的重要方向。
智慧企业园区解决方案智慧企业园区解决方案让工作更简单、管理更方便、运营成本更低廉,让我们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智能化的办公生活环境,为企业更好的长久发展提供助力。
尤其是在当前疫情下,智慧企业一卡通更是为我们解决了复工复产面临的用工紧张、成本上升、资金不足、物流不畅等一系列问题。
它通过融合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的同时,促进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
现今推出的云端码脸服务,实现了零聚集、零接触、高效办公、远程处理,保证了企业和员工两个层面的办公安全与办公效率,使传统智能化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解决方案,同时对企业园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了整体规划,保证了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实现。
2、解决信息孤岛: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把各个子系统集成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实现各系统之间实时数据的交流和共享,弥补了传统智能建筑数据采集孤立的缺陷,解决了系统难以联动的问题,实现物物相连,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3、智能分析、统一管理:只需通过一卡通平台,即可对各子系统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计算,并结合预案,对非正常状况作出判断。
将各系统的运行数据信息汇总,既可实现高效、便捷的集中式管理,又降低了运营成本。
4、智慧化便捷服务:我们在园区内的衣食住行、高效办公、进出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都有了更智能化、更快捷、更好的信息化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全方位的促进企业长久的良好发展。
智慧企业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以应用为关键,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通过安全、通畅的信息资源交换,实现各系统间资源共享,达到业务协同,提升园区管理服务能力,主要系统功能有:一、立体化安防在企业里安防至关重要,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人脸识别、电子化流程,使车辆识别、通道闸机、门禁、梯控、电子巡更、访客管理、黑名单管理、行为轨迹分析等方面互联互通,自动形成行为轨迹分析,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园区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智慧园区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了对园区内各个设施和资源的智能管理和优化运营。
本文将探讨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实施意义、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实施意义智慧园区的实施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智慧园区可以提高园区的运营效率。
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园区内的设施和资源可以更加高效地运转,降低了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并且提升了设施的使用寿命。
其次,智慧园区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智能化的服务系统,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例如无人巡逻、智能停车等,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最后,智慧园区也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和环境监测,园区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能源的使用和检测环境污染,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关键技术实施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离不开以下关键技术的支持: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园区的基础,通过将各种设备和物体互联互通,实现对园区内各个设施和资源的监控和管理。
例如,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可以实现对园区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控。
2.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是处理和存储大数据的重要工具,通过云计算,园区可以将海量的数据存储在云端,并利用云端计算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3.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是智慧园区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对园区内各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为园区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对交通流量和人员流动的数据分析,可以优化园区内交通系统的布局和管理。
4.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智慧园区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例如,通过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园区内的设施和资源的智能监控和管理,提高园区的运营效率和效益。
三、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智慧园区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园区的智能化水平将越来越高。
ibm智慧校园解决方案XXX城市智慧校园解决方案XXX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22.11目录1.概述............................................................. ............................................................... .. (1)1.1、建设现状............................................................. (1)1.2、发展趋势............................................................. (2)1.3、智慧校园............................................................. (3)1.4、运营服务............................................................. (6)2.整体设计方案............................................................. ............................................................... .92.1、整体实现目标............................................................. . (9)2.2、整体方案构成............................................................. .. (12)2.3、整体的示意图............................................................. .. (13)2.4、相关的系统图............................................................. .. (14)2.4.1、校园一卡通系统............................................................. . (14)2.4.2、校园联网系统............................................................. .. (15)2.4.3、校园公共广播系统............................................................. (16)2.4.4、智能电控系统............................................................. .. (17)2.4.5、智能传感系统............................................................. .. (18)2.4.6、教学督导系统............................................................. .. (19)2.4.7、校园访客系统.............................................................. . (20)2.4.8、校园安防系统............................................................. .. (21)2.4.9、云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 (22)3.系统方案介绍............................................................. .. (2)33.1、校园一卡通系统............................................................. . (23)3.1.1、系统特点............................................................. (23)3.1.2、设计原则............................................................. (24)3.1.3、系统功能............................................................. (27)3.2、校园联网系统............................................................. .. (31)3.2.1、系统特点............................................................. (31)3.2.2、联网拓扑............................................................. (32)3.2.3、系统功能............................................................. (33)3.3、校园公共广播系统............................................................. (36)3.3.1、系统介绍............................................................. (36)3.3.2、系统特点............................................................. (36)3.3.3、系统功能............................................................. (38)3.4、智能电控系统............................................................. .. (42)3.4.1、建设背景............................................................. (42)3.4.2、系统拓扑............................................................. (43)3.4.3、系统功能............................................................. (44)3.5、智能传感系统............................................................. .. (47)3.5.1、建设背景............................................................. (47)3.5.2、设计原则............................................................. (48)3.5.3、系统功能............................................................. (49)统............................................................. .. (51)3.6.1、概要目标............................................................. (51)3.6.2、设计原则............................................................. (52)3.6.3、系统功能............................................................. (54)3.7、校园访客系统............................................................. .. (57)3.7.1、建设背景............................................................. (57)3.7.2、设计原则............................................................. (57)3.7.3、系统功能............................................................. (59)3.7.4、系统效益............................................................. (62)统............................................................. .. (64)3.8.1、建设背景............................................................. (64)3.8.2、设计原则............................................................. (65)3.8.3、系统功能............................................................. (66)3.9、云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 (71)3.9.1、平台介绍............................................................. (71)3.9.2、设计原则............................................................. (72)3.9.3、组成结构............................................................. (75)3.9.4、功能框架............................................................. (79)3.9.5、平台功能.............................................................. .. (80)3.9.5.1、平台配置.............................................................. .. (80)3.9.5.2、组织用户............................................................. (82)3.9.5.3、设备管理............................................................. (84)3.9.5.4、报警管理............................................................. (87)3.9.5.5、地图管理.............................................................. .. (90)3.9.5.6、服务运维............................................................. (91)3.9.5.7、数据挖掘............................................................. (92)3.9.5.8、日常操作............................................................. (94)3.9.5.9、日志统计............................................................. . (123)1.概述1.1、建设现状XXX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84年,分南、西两校区,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
智慧的园区建设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整个方案划分为六个层次,其中最底层是市政设施,这是智慧的园区赖以建设的基础;向上第二层为基础设施层,这个层次是园区的公共设施、楼宇、IT 设施,也是园区的物理部分,第三层为控制/传感器部分,主要是采集基础设施层的实时信息;第四层为新一代数据中心,将会存储和转发第三层传递的所有信息;第五层为应用部分,其中包含三类应用,一类是基础服务类的管理应用,包含智慧楼宇系统、园区应急系统、园区交通管理系统、租赁管理系统、园区指挥中心系统;人才服务应用包含人才实训平台、人事代理平台、人才共享平台;企业服务应用包含软件公共服务平台、代办服务系统、方案展示中心。
方案架构各部分介绍1. 应用支撑∙控制传感器为房间、给排水、供电、煤气/天然气、空调、通风等设备设施上安装传感器,采集温度、湿度、能耗、空气清新度、能耗等各种信息,通过园区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作为进行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的基础。
∙云计算数据中心通过虚拟化物理设备,为园区企业提供虚拟化的服务器和存储空间,构建云计算平台,在此平台之上云服务开发者可以开发云端应用,云服务提供者将统一管理虚拟资源,分配云端服务,云服务消费者将会是众多企业用户,他们可以用较低的成本享受到 IT 服务。
2. 基础服务管理应用智慧楼宇城市由楼宇和公共设施组成,楼宇是城市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楼宇是人们工作、生活、教育、休闲的主要场所,一个城市中的大部分能源被楼宇消耗,同时也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源头。
建设智慧的楼宇,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人们建设更加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建设更加智慧的城市,建设更加智慧的地球。
智慧的楼宇解决方案与传统“智能楼宇”的区别,一方面体现在与外部信息的紧密结合,例如:与社区、高科技园区、与城市指挥中心、应急中心等外部系统的联动;另一方面体现在信息的自动采集与控制上,传统智能楼宇是安装了各自独立的自动控制系统,智慧的楼宇将会与内部各自控系统的全面集成,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为楼宇部件安装了视觉、触觉、嗅觉、温度感知、湿度感知、流量感知、能耗感知等“神经末梢系统”,信息都会实时传递楼宇的“大脑”,即楼宇总控中心,便于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和决策。
IBM智慧园区解决方案IBM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一句话描述:智慧园区是通过主题园区和虚拟园区的同步建设,加强国内各类科技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为科技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
适用行业: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解决方案概要描述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直接为科技园区管委会服务,进一步提升园区内部的政务管理能力,增强园区在推动企业创新上的服务能力;二是间接为园区内的企业服务,通过综合主题园区和虚拟园区的的优良创新环境,为企业做宣传推广,消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并提供更高层次的管理决策支撑。
智慧园区的重点在于“智慧”: 其一,它在现实的园区环境之外,还通过网上虚拟园区等技术手段,加强园区内部的互动沟通和管理能力,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尤其强调和突出园区的工业设计等关键的主题方向;其二,它更强调增强园区管委会政府、园区企业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力,把园区内各方的专长资源加以整合推广,为该科技园区打造一个整体的强势品牌。
智慧园区的核心在于盘活园区内各方角色的资源,而非简单的园区管理方单方面投入。
为此,“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始终关注着园区管委会各职能部门与园区内的众多企业之间的关系,尤其关注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各方之间信息的互通性和人员的协作能力。
客户商业需求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国内各类科技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和服务对象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迅速转向技术密集型企业。
后一类企业因为技术含量高、更注重绿色环保,所以可以为园区以及地方政府带来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同时,也对科技园区管理层提出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服务需求。
细分来讲,其一,他们要求相关政务流程更为灵活高效,在招商、税务等方面都有所侧重,借助园区的服务来提升企业自身的品牌美誉度;其二,他们希望园区能够提供一整套的创新体系支撑,通过强化与合作伙伴、客户的协作使得创新成果能够更快的被市场所接受,并且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其三,园区要为中小型技术创新企业提供有力的对外宣传渠道以及内部管理指导服务,诸如由园区提供统一的业务和品牌推广服务,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的专题性学术活动,由园区政府提供相关管理平台支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