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亵罪的成立条件
- 格式:docx
- 大小:7.24 KB
- 文档页数:2
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的要件是什么法律定义强制猥亵、侮辱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男性或者妇女)的性自由权,具体包括忍受性权利的自愿选择,对性的厌恶感、羞耻感以及正常的性感情。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男性或者妇女)的性自由权,具体包括忍受性权利的自愿选择,对性的厌恶感、羞耻感以及正常的性感情。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侮辱、猥亵他人的行为。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即年满14周岁的人。
本罪在犯罪方法上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
侮辱和猥亵的区别在于,猥亵是身体特别是私密部位(如女性的胸部、臀部、下体等)的接触;侮辱一般是非身体性的接触或者是非私密部位的接触。
其他恶劣情节,是指除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侮辱妇女以外的恶劣情节,例如,因侮辱妇女导致被侮辱妇女精神分裂,或者导致被侮辱妇女羞愤自杀等情形。
《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前,犯罪对象仅限于十四周岁以上的女性。
而根据《刑法修正案(九)》,十四周岁以上的男性也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所谓强制猥亵,是指除性交以外的违背他人性意愿或性感情的行为。
要求行为人的行为与性有关且会引起被害人的性厌恶感或性羞耻感。
猥亵他人要用强制的方式才符合本罪的要求,因为强制体现了被害人对性意愿的违背。
强制包括但不限于暴力和胁迫。
所谓暴力,是指对他人的人身采取殴打、捆绑等侵害人身安全或者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使他人不敢、不能反抗。
所谓胁迫,是指对他人栗取威胁、恐吓等精神强制的方法,使他人不得反抗。
所谓其他方法,是指暴力、胁迫以外的其他使他人难以反抗的手段。
对于“强制”不能做狭义的理解,只要行为人在实施猥亵行为时被害人难以反抗即可,并不要求被害人完全丧失反抗的可能性。
刑法规定的暴力、胁迫等手段是行为人为了猥亵,排除行为行使障碍的先行为,并非猥亵行为的本身要素。
一般情形下被害人不可能任由行为人进行猥亵,所以行为人往往会使用强制方式排除被害人的反抗。
The so-called genius is a lie, and hard work is real.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猥亵儿童立案标准如何规定的因为儿童对性方面的辨别能力不足,所以,不管儿童是否愿意,也不管儿童有没有反抗,行为人只要对儿童进行了猥亵行为,就构成猥亵儿童罪,应该受到刑事处罚。
而这也就是法律中对猥亵儿童罪立案标准的规定。
一、猥亵儿童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的手段强制猥亵儿童的。
因为儿童对性方面的辨别能力不足,所以,不管儿童是否愿意,也不管儿童有没有反抗,行为人只要对儿童进行了猥亵行为,就构成猥亵儿童罪,应该受到刑事处罚。
二、猥亵儿童罪会受到什么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猥亵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猥亵的儿童,可以是男童,也可以是女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拐卖人口案件中婴儿、幼儿、儿童年龄界限如何划分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六岁以上不满十四岁的为儿童。
三、猥亵儿童罪认定猥亵儿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性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方法对儿童实施的淫秽行为,一般表现为抠摸、舌舔、吸吮、亲吻、搂抱、手淫、鸡奸等行为手段。
行为人如出于玩笑或者其他善良动机而实施抚摸、搂抱、亲吻等较为普遍的行为,其本身不具违法性而无法律介入之必要。
首先,根据中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有些猥亵儿童行为通过治安处罚即可达到惩戒效果。
这就表明并非一切猥亵儿童的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这是制定刑事处罚标准的前提;其次从中国刑法对猥亵儿童行为的处罚规定来看无疑是强调从重打击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标准时要从严把握,不宜将纳入治安处罚的猥亵儿童行为范围放得过宽;再次从实际情况看,猥亵儿童行为多发生在思想意识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和社会基层,猥亵儿童的行为往往不仅给被害儿童造成了身心伤害,同时也对被害儿童的近亲属带来较大痛苦,因此在对猥亵儿童行为进行处理时,也要将此现实状况一并考虑。
强制猥亵立案标准
强制猥亵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伤害,因此立案标准也应当相应严格。
在我国,强制猥亵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强制猥亵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证据。
这些证据可以包括受害者的陈述、现场勘查的证据、医学鉴定报告等。
只有有力的证据支持,才能够确保案件的立案和侦查工作的进行。
其次,强制猥亵的行为应当达到一定的程度。
这一点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情况来看,但一般来说,如果行为具有明显的性侵犯性质,或者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或心理创伤,都可以作为立案的依据。
另外,强制猥亵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
也就是说,这种行为不能是在受害者的意愿下进行的,而是违背了受害者的意愿和自由意志的。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构成强制猥亵的犯罪行为。
最后,强制猥亵的立案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社会的公共利益。
这意味着,即使受害者不愿意提起诉讼,也应当根据社会的公共利益
来进行立案和侦查工作,以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正义。
总的来说,强制猥亵的立案标准是一个相对严格的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到证据、行为的程度、是否非法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够对强制猥亵的行为进行立案和侦查工作,以维护受害者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编辑:张智勇律师(重庆市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副主任)刑事知名律师张智勇释义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一.概念: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名誉权。
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妇女的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所谓隐私权,是指妇女所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其私有领域的不可侵犯(包括其身体不能偷看、猥亵等)是其重要权能所谓名誉权,是妇女所享有的就其自身属性和特点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二.犯罪构成:客观要件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
首先,主观方面行为人猥亵、侮辱妇女具有违背妇女意志的本质特征。
违背妇女意志,即未经妇女真实同意。
如果妇女对于行为人的行为表示同意,自然不能成立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妇女同意行为人所进行的各种淫秽下流的动作,如采用下流的语言调戏的,自然也谈不上侮辱妇女的行为。
其次,行为人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对被害妇女的人身采取殴打、捆绑、堵嘴、掐脖子、按倒等侵害人身安全或者人身自由的强暴方法,使妇女不能反抗。
所谓胁迫,是指对被害妇女采取威胁、恐吓等方法实行精神上的强制,使妇女不能反抗。
所谓猥亵,是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
猥亵既可以发生在男女之间,也可以发也于同性之间,但是只有猥亵妇女、猥亵儿童的,才构成本条规定的犯罪。
猥亵妇女以外的男子,不构成本条中的犯罪。
所谓猥亵妇女,是指对妇女的抠摸、舌舔、吸吮、亲吻、搂抱、手淫等行为。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主体要件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主观要件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通常表现出刺激或者满足行为人或第二者的性欲的倾向,但不具有强行奸淫的目的。
强制猥亵立案标准
强制猥亵是指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强迫他人进行猥亵行为
的行为。
在我国刑法中,对于强制猥亵行为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立案标准。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强制猥亵立案标准。
首先,对于强制猥亵行为的立案标准,主要是以被害人的年龄、行为是否构成猥亵以及是否存在强迫、胁迫等因素来进行判断。
被
害人的年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未成年人的强制猥亵行为将会
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
同时,行为是否构成猥亵也是一个重要的判
断标准,只有当行为构成猥亵时,才能够构成强制猥亵罪。
此外,
是否存在强迫、胁迫等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只有当存在
这些因素时,才能够构成强制猥亵罪。
其次,对于强制猥亵行为的证据收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立案
过程中,需要充分收集证据,包括被害人的陈述、现场勘查、证人
证言等。
这些证据将有助于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猥亵,以及是否存在
强迫、胁迫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对被告人进行调查取证,了解其
作案动机、手段等情况,以便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最后,对于强制猥亵案件的处理,需要依法进行。
在立案后,需要依法进行调查、审理,对于证据确凿的案件,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予严惩。
同时,对于被害人也需要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保护其合法权益。
总之,强制猥亵立案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规定,对于这类案件的处理需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于这类行为的预防和打击,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猥琐儿童案立案标准猥琐儿童案是指以性侵害、性骚扰等方式对儿童进行侵害的行为。
由于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于猥琐儿童案的处理需要更加慎重和严格。
因此,立案标准对于猥琐儿童案的认定和处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猥琐儿童案立案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猥琐儿童案的立案标准,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猥琐儿童案往往涉及到未成年人,需要更加慎重和谨慎的处理。
二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是案件的社会危害性,需要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其次,针对猥琐儿童案的立案标准,需要对证据的收集和审查进行严格的要求。
一是需要充分收集和保存相关的证据,包括现场勘查、物证、证人证言等。
二是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确保证据的可靠性。
三是对证据的综合分析,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再次,对于猥琐儿童案的立案标准,需要对案件的性质和情节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一是需要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行为的性质、动机、手段等。
二是需要对受害人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受害人的年龄、心理状态、家庭情况等。
三是需要对案件的社会危害性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案件的影响范围、社会反响等。
最后,对于猥琐儿童案的立案标准,需要对案件的处理和处罚进行严格的要求。
一是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处罚。
二是需要对受害人进行全面的关怀和保护,包括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
三是需要对案件的社会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处理,包括对社会的警示教育、舆论引导等。
综上所述,猥琐儿童案立案标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对案件的认定、证据的收集和审查、案件的性质和情节评估、案件的处理和处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量和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强制猥亵立案标准
强制猥亵是指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强制实施猥亵行为的行为。
对于这类行为,法律应当给予严厉的打击和制裁。
为了保护受害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我国对于强制猥亵行为的立案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首先,针对强制猥亵行为的立案标准,我国法律规定了明确的行为要件。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强制猥亵行为应当具备以下要件,一是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强制实施猥亵行为;二是对未成年人实施猥亵行为;三是对残疾人实施猥亵行为。
只有符合了这些要件,才能构成强制猥亵行为,才能依法立案。
其次,对于强制猥亵行为的证据标准也进行了明确规定。
在立案过程中,需要充分收集和保全相关证据,包括受害人的证言、医学鉴定报告、现场勘查报告等。
这些证据应当能够证明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强制猥亵,且具备法定的证明力。
只有在证据充分、确凿的情况下,才能依法立案。
此外,对于强制猥亵行为的处罚标准也有明确规定。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强制猥亵行为,我国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事
处罚,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等。
同时,对于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受害者,法律还规定了加重处罚的情形。
这些处罚标准的明确规定,有利于对犯罪行为的惩处和制裁,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强制猥亵立案标准的明确规定,有利于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和制裁,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在司法实践中,需要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对强制猥亵行为的立案、审理和判决符合法律规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猥亵妇女罪立案标准猥亵妇女罪是指以猥亵手段对妇女实施侮辱性行为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猥亵妇女罪是一种侵犯妇女人身权益的犯罪行为。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行为可以构成猥亵妇女罪?立案标准又是如何确定的呢?首先,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的规定,猥亵妇女罪是指以侮辱手段,对妇女实施猥亵行为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侮辱手段包括言语、动作、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
对于猥亵行为的认定,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侮辱性质,是否侵犯了妇女的人身权益,是否给受害人造成了精神上的伤害。
因此,在立案时需要充分考虑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对妇女的侮辱和猥亵。
其次,立案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猥亵行为的对象。
《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中规定,被告人对妇女实施猥亵行为的,应当以猥亵妇女罪追究刑事责任。
这就意味着,猥亵妇女罪的立案标准是以妇女为对象的,只有对妇女实施猥亵行为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猥亵妇女罪。
因此,在立案时需要明确被告人的行为对象是否为妇女,以及对妇女的行为是否构成了猥亵。
此外,立案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猥亵行为的具体情形。
《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规定,以侮辱手段对妇女实施猥亵行为,情节严重的,应当以猥亵妇女罪追究刑事责任。
这就意味着,猥亵妇女罪的立案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猥亵行为的情节是否严重。
对于情节严重的猥亵行为,应当以猥亵妇女罪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在立案时需要充分考虑被告人的猥亵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情节,是否应当构成猥亵妇女罪。
总的来说,猥亵妇女罪的立案标准是以侮辱手段对妇女实施猥亵行为,情节严重的情况下追究刑事责任。
在具体立案时,需要充分考虑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对妇女的侮辱和猥亵,行为对象是否为妇女,以及猥亵行为的具体情节是否严重。
只有在符合这些立案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对猥亵妇女罪进行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第1篇一、引言猥亵儿童是一种严重侵犯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的犯罪行为,我国法律对此有严格的禁止和惩罚。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关于猥亵儿童案件的法律规定,旨在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加强法律保护力度,为受害者提供有力支持。
二、猥亵儿童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7条的规定,猥亵儿童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对儿童进行性侵犯、性骚扰、性威胁等行为。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 强奸儿童: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对不满十四周岁的儿童进行性侵犯的行为。
2. 淫秽物品展示:向儿童展示淫秽物品,使儿童产生性兴奋的行为。
3. 摩擦儿童生殖器:以抚摸、摩擦等手段,使儿童产生性兴奋的行为。
4. 强迫儿童进行性行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迫儿童进行性行为的行为。
5. 其他侵犯儿童性自主权的行为。
三、猥亵儿童案件的法律规定1. 犯罪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7条的规定,猥亵儿童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主体:年满十四周岁的自然人。
(2)主观方面:故意,明知是儿童而实施猥亵行为。
(3)客观方面:实施了猥亵儿童的行为。
2. 刑罚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7条的规定,犯猥亵儿童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1)情节严重,包括:1)多次实施猥亵行为的;2)猥亵儿童人数较多的;3)猥亵儿童造成儿童身心严重伤害的;4)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社会影响恶劣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1)对儿童实施猥亵行为,造成儿童身心严重伤害的;2)在公共场所实施猥亵行为的;3)利用职务、工作便利实施猥亵行为的。
3. 自首、立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7条、第68条的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案件管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0条的规定,猥亵儿童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刑法罪名之强制猥亵他人、侮辱罪简析概念强制猥亵他人、侮辱罪,是指违背他人意愿,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
一量刑与处罚1.1 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2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实施本罪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1.3 猥亵儿童的,从重处罚。
二刑法条文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猥亵儿童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三构成要件——犯罪构成3.1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格尊严。
3.2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
【暴力方法】是指犯罪分子直接对被害人施以伤害、殴打等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使被害人不能抗拒的方法。
【胁迫方法】是指犯罪分子对被害人施以威胁、恫吓,进行精神上的强制,迫使被害人就范,不敢抗拒的方法。
例如,以杀害被害人、加害被害人的亲属相威胁的,以揭发被害人的隐私相威胁的,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及被害人孤立无援的环境相胁迫的,等等。
【其他方法】是指犯罪分子使用暴力、胁迫以外的使被害人不知抗拒、无法抗拒的方法。
例如,利用被害人患病、熟睡之机进行猥亵、侮辱的,将被害人灌醉、麻醉后进行猥亵、侮辱的,等等。
【强制猥亵】主要是指违背被害人的意愿,以脱光衣服、抠摸等淫秽下流的手段猥亵被害人。
【侮辱】主要是指违背被害人的意愿,以多次偷剪被害人的发辫、衣服,向被害人身上泼洒腐蚀物、涂抹污物,故意向被害人显露生殖器,追逐、堵截被害人等手段侮辱被害人的行为。
3.3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3.4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强制猥亵他人、侮辱妇女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猥亵儿童罪立案标准猥亵儿童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对于猥亵儿童罪的立案标准需要严格规定,以保护儿童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我国对于猥亵儿童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猥亵儿童罪的立案标准,需要考虑到猥亵行为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客观上,猥亵行为应当是对未成年人进行非法侵害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性侵犯、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
主观上,猥亵行为应当是有意的、故意的行为,即犯罪嫌疑人对其行为是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
其次,对于猥亵儿童罪的立案标准,需要考虑到猥亵行为的严重性和影响程度。
猥亵行为应当是严重的,即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或者严重影响。
同时,猥亵行为的影响程度也应当是显著的,即对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再次,对于猥亵儿童罪的立案标准,需要考虑到证据的确凿性和充分性。
猥亵行为应当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存在,包括但不限于受害人的证言、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等。
同时,证据应当是确凿的,即能够充分证明猥亵行为的发生和犯罪嫌疑人的罪责。
最后,对于猥亵儿童罪的立案标准,需要考虑到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法律的适用。
猥亵行为应当严重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同时,法律应当得到适用,对猥亵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以达到惩罚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
总之,猥亵儿童罪的立案标准应当是严格的、公正的、合理的,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
只有通过严格的立案标准,才能有效地打击猥亵儿童犯罪,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猥亵儿童罪立案标准
猥亵儿童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权益和身心健康。
为了有效打击猥亵儿童的犯罪行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对猥亵儿童罪立案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猥亵儿童的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实施猥亵行为的对象必须是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二是猥亵行为必须是以非法占有性行为为目的。
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才能构成猥亵儿童罪。
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对于猥亵儿童罪的立案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猥亵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二是对于猥亵行为的影响和后果进行全面考虑;三是对于猥亵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进行客观评价。
只有在综合考虑了以上几个方面后,才能确定是否构成猥亵儿童罪,并进行立案。
再次,对于猥亵儿童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也有明确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猥亵儿童罪的定罪量刑,需要根据猥亵行为的性质、情节、影响和后果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依法做出公正的判决。
总之,猥亵儿童罪的立案标准是非常严格的,需要综合考虑猥亵行为的对象、性质、情节、影响和后果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猥亵儿童罪的立案和定罪量刑。
希望广大公民和法律工作者能够加强对猥亵儿童犯罪行为的打击,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强制猥亵立案标准
强制猥亵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
伤害,因此需要严格的立案标准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同时也要求
对犯罪者进行严厉的惩罚。
下面将介绍强制猥亵立案的标准和相关
内容。
首先,强制猥亵的立案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害者的
陈述和证词,受害者的陈述和证词是强制猥亵案件立案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对受害者的陈述和证词进行认真的调查和核实。
二是医学
鉴定和证据收集,针对强制猥亵案件,需要进行医学鉴定和证据收集,以确定受害者的身体伤害和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证据。
三是公安
机关的立案调查,公安机关需要对强制猥亵案件进行立案调查,收
集相关证据,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
四是检察机关的审查逮捕,检
察机关需要对公安机关提请的强制猥亵案件进行审查,依法决定是
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
在强制猥亵案件的侦查和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法办案,保
护受害者的权益,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严厉的惩罚。
公安机关和检察
机关应当依法开展立案调查和审查逮捕工作,对强制猥亵犯罪行为
予以严厉打击,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法院应当依法审理
强制猥亵案件,对犯罪嫌疑人依法判处刑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尊严。
总之,强制猥亵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需要严格的立案标准和依法办案。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应当依法开展工作,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严厉的惩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尊严。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法律尊严,共同为建设法治社会作出贡献。
刑法中的猥亵罪性骚扰与猥亵的区别猥亵罪和性骚扰这两个概念在刑法中都与侵犯他人的性自主权和人身尊严有关。
然而,它们在定义、对象和行为方式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探讨刑法中的猥亵罪和性骚扰,并重点阐述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猥亵罪猥亵罪是指以侮辱、诋毁或侵犯他人的身体、性行为等方式,对他人的性自主权和人身尊严进行侵犯的行为,从而给他人造成伤害或恶劣影响。
刑法中对猥亵罪的定义主要是针对公众场合或者他人在公共场合的行为,涉及到侮辱、骚扰、侵犯性自主权等情形。
猥亵罪的对象不限于特定的性别,可以是男性或女性,也可以是成年人或未成年人。
猥亵罪的行为方式可以是言语、动作或者其他形式的侵犯行为。
例如,在公共场所对他人进行不雅的动作、言行,或者使用一些带有性暗示的语言影响他人。
刑法对猥亵罪的处罚一般是以拘役、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进行制裁。
对于特别恶劣的猥亵行为,也会根据情节的严重性,判处有期徒刑。
二、性骚扰性骚扰是指以性别为基础,对他人进行性侵犯或性骚扰,损害他人的性自主权和人身尊严。
性骚扰的行为方式通常涉及言语、行为、书信、电话、短信等。
较为常见的性骚扰行为包括言语侮辱、不当触摸、猥亵动作、恶意调戏等。
性骚扰的对象一般是特定的性别,例如在工作场所,男性对女性的性骚扰较为常见。
此外,性骚扰的对象也可以是无辜的未成年人。
因为性骚扰多出现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例如学校、工作场所等,因此,刑法对性骚扰的处理立足于保护弱势群体以及维护公共秩序。
女性在性骚扰案件中是常见的受害者,因此也需要加强对于性骚扰行为的打击和保护。
根据刑法的规定,性骚扰行为通常以罚款、治安拘留为处罚方式。
同时也要考虑到性骚扰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精神创伤,强调修复受害者的权益和精神健康。
三、猥亵罪性骚扰与猥亵的区别猥亵罪性骚扰和猥亵在行为方式和社会影响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猥亵罪是一种犯罪行为,涉及到公共场所或者公众面前的侵犯行为;而性骚扰则主要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例如工作场所和学校等。
第1篇一、引言猥亵儿童是一种严重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破坏社会道德风尚的犯罪行为。
近年来,我国儿童性侵案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我国刑法对猥亵儿童行为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从法律规定的角度,对猥亵儿童罪的定义、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猥亵儿童罪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猥亵儿童罪是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对儿童实施淫秽行为的行为。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 对儿童进行淫秽动作,如抚摸、亲吻、口交等;2. 强迫儿童观看淫秽物品;3. 利用儿童进行淫秽表演;4. 以其他方式对儿童进行性侵害。
三、猥亵儿童罪的构成要件1. 客体要件:侵犯的是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
2. 客观要件:实施了猥亵儿童的行为。
3. 主观要件:明知是儿童,仍故意实施猥亵行为。
4. 主体要件: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
四、猥亵儿童罪的法律责任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犯猥亵儿童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 民事责任受害人的监护人或者受害人有财产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害人承担民事责任。
3. 行政责任对于轻微的猥亵儿童行为,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五、法律规定的具体内容1. 猥亵儿童罪的主体猥亵儿童罪的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包括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犯猥亵儿童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猥亵儿童罪的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属于情节严重:(1)多次猥亵儿童的;(2)猥亵儿童,造成儿童身心严重伤害的;(3)利用儿童进行淫秽表演的;(4)其他严重情节。
3. 猥亵儿童罪的犯罪手段(1)抚摸、亲吻、口交等直接接触儿童的性器官或者对身体其他部位进行刺激的行为;(2)强迫儿童观看淫秽物品;(3)利用儿童进行淫秽表演;(4)其他手段对儿童进行性侵害。
刑法中的猥亵罪解析猥亵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非公共场所内,以猥亵手段侮辱他人的一种犯罪行为。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对于犯有猥亵罪的个人,将面临相应的刑事责任。
本文将对猥亵罪的构成要件、处罚以及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解析。
猥亵罪的构成要件要构成猥亵罪,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件:行为对象、猥亵手段和侮辱结果。
行为对象指的是不特定的他人,包括男性、女性和未成年人等。
在公共场所或者非公共场所内,不论是人员密集的地方还是人员较少的地方,只要他人能够察觉到即可构成行为对象。
猥亵手段是指具有猥亵性质的行为或者言语,如非法侵入他人的隐私、非法拍摄他人隐私的照片或者视频、露骨的语言挑逗等。
这些行为或者言语往往伤害他人的尊严,侵犯他人的身体自由,并且违反了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
侮辱结果是猥亵罪成立的重要条件。
被猥亵的个人必须感到受辱,其精神和心理健康受到了损害。
这一点非常重要,有时候一些行为或者言语可能是猥亵的,但如果被侵害的个人并未感到受辱,那么猥亵罪并不成立。
猥亵罪的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有猥亵罪的个人将面临三种处罚:拘役、管制和有期徒刑。
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判处的刑罚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猥亵罪犯,将会被判处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的刑期一般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如果犯罪行为导致严重后果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猥亵,可能会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
对于情节较轻的猥亵罪犯,将会被判处拘役或者管制。
拘役的刑期一般为十五日至六个月,而管制的刑期一般为一年以下。
相关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猥亵罪的实际应用,下面将分析一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在地铁上对女乘客进行猥亵行为某某先生在地铁上对于旁边的女性乘客进行猥亵行为,他非法侵犯了女性的身体自由,并且对女性进行了语言上的挑逗。
女性乘客在受到猥亵行为后感到非常受辱,她的精神状态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根据以上案例,某某先生的行为符合构成猥亵罪的要件。
第1篇一、引言猥亵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他人感到羞辱、恐惧、痛苦或者其他不良影响的行为。
在我国,猥亵行为被法律严格禁止,对于侵害他人人身权益的猥亵行为,法律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予以制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猥亵适用法律依据。
二、法律依据概述1. 宪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 刑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猥亵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 民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一条规定:“侵害他人人格权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具体法律依据详解1. 宪法依据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对公民的人格尊严给予了最高保障。
猥亵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违反了宪法的规定。
因此,宪法为猥亵行为的法律制裁提供了基本依据。
2. 刑法依据(1)侮辱罪侮辱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猥亵行为属于侮辱行为的一种,当猥亵行为情节严重时,可以追究侮辱罪的刑事责任。
(2)强制猥亵、侮辱罪强制猥亵、侮辱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该罪名为我国刑法新增罪名,专门针对猥亵行为。
3. 民法依据(1)人格权侵权责任当猥亵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名誉、尊严等人格权益时,受害人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和第一千零一十一条的规定,请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2)精神损害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侵害人格权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猥亵罪的成立条件
要认定一个罪名,首先要先清楚它的构成要件,也就是说法律效果发生的前提条件,才能够认定罪名。
那么,构成猥亵罪的要件是什么呢?
一、猥亵罪的构成要件
猥亵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儿童的隐私权和精神纯正权。
所谓精神纯正权,是指善良操行和作风的养成权。
易言之,是在操行作风养成中不受不正当教唆的人格权。
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儿童,即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包括男女孩。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方法对儿童实施的淫秽行为。
猥亵的手段如抠摸、舌舔、吸吮、亲吻、搂抱、手淫、鸡奸等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
二、猥亵罪的立案标准
猥亵罪只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或者儿童的意志,强制猥亵或侮辱妇女或者儿童,并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强制猥亵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名誉权。
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妇女的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
根据刑法第237第3款的规定,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儿童的。
由于儿童对性的辨别能力很差,法律并不要求行为人实施暴力、胁廹或者其他方法。
不论儿童是否同意,也不论儿童是否进行了反抗,只要对儿童实施了猥亵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就应当立案侦查。
三、如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猥亵儿童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