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浮选第3章浮选的基本原理(2)
- 格式:ppt
- 大小:545.50 KB
- 文档页数:22
第三章磷矿浮选的理论基础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浮选是指通过与第二流休相接触,从水悬浮液体中取出所选固体(目的矿物)的技术,如泡沫浮选用空气为第二流体,油浮选用油等。
不难看出,浮选至少涉及在各种浮选药剂存在下,三种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
因此,从基础的角度看,浮选技术是界面化学的最重要应用,是非常复杂的界面化学问题。
为了有效地分离各种矿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必须掌握影响矿物浮选性能的各种因素。
即了解矿浆中发生的各种界面现象,搞清矿物与各种浮选药剂的作用机理,设想出各种反应模型,然而浮选体系是一种很复杂的多组分、多粒子的多相体系,要想全面弄清这种复杂体系中所发生的各种反应,无论从理论上和技术上都不是件易事,尽管人们做了大量研究,特别是近来,随着一些先进的表面测试技术的出现,这种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总的来说,浮选理论的研究还落后于浮选实践。
尤其是对磷酸盐类矿物的研究,这种差距就更大。
这一方面因为磷矿物本身在组成和构造上比较复杂,另一方面是因为和磷矿物共生的脉石矿物常常是碳酸盐类矿物,它与磷酸盐类矿物的许多相似性质,使得研究工作更加难以控倒,精确的试验数据难以得到.所以本术所介绍的磷矿浮选理论基础主要是些较为成熟的研究资料和编者的试验总结,重点放在影响磷矿浮选的因素和浮选中各种药剂的作用机理上。
第一节磷矿物的特征及其可浮性这里讨论的磷矿物是指各种磷灰石和“胶磷矿”。
这是两种基本形式相同而结晶程度相异的两种主要磷矿物,前者呈晶形而后者属隐晶质。
然而它们的基本化学组成相近。
加之对磷灰石的研究也成熟些,所以这节主要介绍确灰石的特征与可浮性。
一、磷矿物化学组成磷灰石是一三离子晶体的微溶磷酸盐矿物。
矿物中磷常以P离子出现,与氧结合成稳固的[PO4]3-络阴离子,而[PO4]3-易与钙化合形成磷灰石,所以常见的磷矿物是钙磷酸盐类。
在磷矿物的形成过程中,其晶格离于常被一系列其它元素所替代,因而天然磷灰石实际上又是一系列置换(替代)产物,这就使得磷矿物在组成、结构和构造上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化,从而使得同为磷矿物却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浮选原理(二)在浮选过程中,由于浮选机的搅拌作用和矿粒下落引起矿粒与气泡的碰撞和接触。
当矿粒与气泡渐渐靠近时,首先是气泡表面的水化层和矿粒表面水层开始接触。
OX1 即为这两层水膜的厚度(图3)。
这时体系界面能处于a 点,欲使矿粒进一步和气泡靠近,需通过外加的力打乱两层水膜里定向排列的水分子。
可浮性矿粒在外加力作用下,体系界面能可以上升至能峰b 点,水化层厚度减薄至OX2。
这时由于水化层中的水分子的排列顺序已被打乱,必须重新排列,因此分子间的吸引力在这个时候起主导作用,于是矿粒与气泡凭本身的作用力自发靠近,水化膜很快变薄。
体系界面能越过能峰,从b 点自动降低至最低点c。
矿粒与气泡距离移至OX3,至此水化膜破裂,成为残余水化膜留在矿粒表面上,而矿粒和气泡紧密结合实现了附着。
亲水性矿粒由于它的表面对水分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水层分子紧密牢固地附着在矿粒表面,其排列顺序即使在外力作用下也难于打乱。
所以亲水性矿粒向气泡靠近时,体系界面能不断上升(图3 曲线I),过程不能自发进行,水化膜成为矿粒与气泡进一步靠近的障碍,所以亲水性矿粒难于附着到气泡上。
由上述可以看出,在实现气泡与矿粒附着之前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水化膜的减薄和破裂。
这段时间称为附着时间。
同时在浮选矿浆中被强烈搅拌着的矿粒与气泡发生碰撞时又有一段碰撞接触时间。
显而易见,矿粒欲与气泡附着只有在附着时间小于接触时间时才能够实现,附着时间愈短,附着速度愈快,表明矿粒随气泡上浮的可能性愈大。
决定矿粒与气泡附着速度的因素是:矿粒表面性质、矿粒粒度和气泡尺寸等。
[next] 但是,要使矿化气泡能够上浮到矿浆顶部的泡沫层中,仅靠矿粒与气泡能够附着在一。
叙述浮选的基本原理及浮选过程[摘要]浮选法是采矿工业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选矿手段,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的差异来选分矿石的一种方法。
浮选法的应用很多,目前主要用于选金矿,其效率高和实用性得到了采矿工业的一致认可。
它比较适于选别至10um的粒。
随着采矿技术的发展,浮选法在很多矿床的开采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伴随着我国的工业突飞猛进的步伐,对采矿的需求日益增大,浮选法采矿已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关键字浮选基本原理过程应用特点一.浮选基本原理浮选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矿物界面性质的差异来分离、富集、精制的一种分选工艺,矿物的表面特性很复杂,包括表面键的断裂、表面电性、表面离子状态、表面元素的电负性、表面极性、表面自由能、表面剩余能、表面不均匀性、表面积、表面溶解性以及表面结构和化学组成等。
这些表面特性与矿物可浮性具有直接的关系,也为通过利用浮选药剂的作用来改变矿物表面的某些特性达到分离矿物及改善浮选效果提供了机会。
铁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是石英。
浮选是集细粒嵌布(<149)矿石的常用方法。
矿物颗粒自身表面具有疏水性或经浮选药剂作用产生或增强疏水性。
疏水就是亲油和亲气体,可在液,气或水—油的界面发生聚集。
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的粒虽然密度大却能与气泡和浮选剂亲合而被浮于浮选机的矿液表面,将作为泡沫产品回收。
当入选矿粒小于l0um时需要采用特殊的浮选法。
常用的有用使金或含物絮凝成较大颗粒,脱出脉石细泥后再浮去粗粒脉石,这是絮凝—浮选。
荷是用适于浮选的矿粒作荷载体,使微细粒金粘附于荷载体表面并随上浮而成金精矿。
用油类使细矿粒团聚进行浮选的油团聚浮选和浮选。
利用高温使中金属矿物转化为金属后再浮选的浮选对石不常采用。
关于使用泡沫浮选法回收金泥,我国将用于工业领域。
浮选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浮选药剂对调节矿物的可浮性,提高气泡矿化过程的选择性和浮选速度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加强浮选药剂的研究,研制开发性能良的浮选药剂,是获得好浮选分离效果,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前提。
浮选工作原理
浮选工作原理是一种用于固体颗粒分离的物理分选方法,广泛应用于矿石处理、废水处理以及废物回收等领域。
其原理基于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浮力差异,利用气泡的附着和分离来实现物料的分选。
浮选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破碎和打磨:将原料进行破碎和打磨,使其颗粒尺寸适合于浮选操作。
2. 混合和调节浮力:将矿石与水和药剂混合,药剂的添加可以改变浮选体系的性质,调节固液界面性质和浮力。
3. 进料和吸附气泡:将矿浆进入浮选槽,并通过喷嘴或者机械搅拌等方法,在槽中产生气泡。
气泡由空气或其他气体通过喷嘴加入,也可以通过以往浮选槽中的浮选回水含有气体的方式实现。
气泡会在槽内上升,接触到固体颗粒表面附着。
4. 固液分离:附着于气泡上的固体颗粒形成浮泡,随着气泡从槽底上升,固体颗粒与气泡一同升到液面。
液面上方的浮泡形成浮渣,而不附着在气泡上的固体颗粒则沉入槽底成为底渣。
5. 清洗:将浮泡中的尾矿废料从槽中排出,并进行清洗和脱水处理,以便进一步处理或废弃。
浮选工作原理的关键在于通过调节浮力和附着气泡来实现固体
颗粒的分选。
具体的分选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固液界面性质、矿石性质、药剂种类与用量等。
通过合理调整这些参数,可以使不同密度、不同特性的固体颗粒得以分离,实现浮选的目的。
浮选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浮选的事儿。
听到浮选,很多人可能会一脸懵,觉得这是啥高深莫测的玩意儿?别急,咱慢慢说。
浮选呢,其实就是一种很“聪明”的分离方法,主要用来处理矿石,把那些你不想要的东西跟你想要的东西分开。
说得简单点儿,就是让矿石里的有用成分浮起来,而那些没用的则沉底。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像魔法?其实啊,这玩意儿背后可是有科学的。
1. 浮选工作原理1.1 浮选的基本概念浮选,就像一场化学派对。
咱们把矿石磨得细细的,弄成矿浆,接着加入一些化学药剂。
这些药剂就像是派对上的DJ,调节气氛,让矿浆中的各种成分跳起来或沉下去。
具体来说,浮选药剂可以让有用的矿物变得更“浮躁”,它们喜欢和空气中的泡沫亲密接触。
而那些没用的成分就不那么热衷,乖乖地待在矿浆的底部。
浮选的关键就是把矿石分开,让有用的部分飘到上面,最后咱们把它捞出来。
1.2 泡沫的秘密浮选过程中,泡沫是主角之一。
咱们的目标是让这些泡沫把有用的矿物“捞”上来。
为了让泡沫更好地工作,我们还会用到一些泡沫剂,它们能把矿物表面变得亲油,使得矿物更容易附着在泡沫上。
想象一下,泡沫就像是一个超级吸引人的派对,矿物就是在派对上疯狂舞动的宾客。
泡沫把矿物“抱”起来,送到上面,让我们能够轻松地把有用的矿物分离出来。
2. 浮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1 矿浆的调配矿浆的调配是浮选过程中的第一步。
这一步可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矿浆太稠,药剂可能没法发挥作用;矿浆太稀,泡沫也不够稳定。
调配矿浆时,咱们得根据矿石的特点来调整浓度,确保矿浆的粘度适中。
可以说,调配矿浆就像做菜一样,要掌握好火候。
2.2 药剂的使用药剂的使用也是个技术活儿。
不同的矿石需要不同的药剂,不能随便乱用。
比如,有些矿石需要加入捕收剂来提高浮选效率,有些则需要抑制剂来避免浮选中夹杂不必要的物质。
药剂的量也是有讲究的,太多了浪费,太少了效果差。
所以,药剂的使用就像是化学实验中的调味料,得掌握好比例和种类,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叙述浮选的基本原理及浮选过程[摘要]浮选法是采矿工业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选矿手段,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来选分矿石的一种方法。
浮选法的应用很多,目前主要用于选金矿,其效率高和实用性得到了采矿工业的一致认可。
它比较适于选别0.5mm至10um的金矿粒。
随着采矿技术的发展,浮选法在很多矿床的开采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伴随着我国的工业突飞猛进的步伐,对采矿的需求日益增大,浮选法采矿已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关键字浮选基本原理过程应用特点一.浮选基本原理浮选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矿物界面性质的差异来分离、富集、精制的一种分选工艺,矿物的表面特性很复杂,包括表面键的断裂、表面电性、表面离子状态、表面元素的电负性、表面极性、表面自由能、表面剩余能、表面不均匀性、表面积、表面溶解性以及表面结构和化学组成等。
这些表面特性与矿物可浮性具有直接的关系,也为通过利用浮选药剂的作用来改变矿物表面的某些特性达到分离矿物及改善浮选效果提供了机会。
铁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是石英。
浮选是集细粒嵌布(<149)矿石的常用方法。
矿物颗粒自身表面具有疏水性或经浮选药剂作用产生或增强疏水性。
疏水就是亲油和亲气体,可在液,气或水—油的界面发生聚集。
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的金矿粒虽然密度大却能与气泡和浮选剂亲合而被浮于浮选机的矿液表面,将作为泡沫产品回收。
当入选矿粒小于l0um时需要采用特殊的浮选法。
常用的有用絮凝剂使细粒金或含金矿物絮凝成较大颗粒,脱出脉石细泥后再浮去粗粒脉石,这是絮凝—浮选。
荷载体浮选是用粒度适于浮选的矿粒作荷载体,使微细粒金粘附于荷载体表面并随上浮而成金精矿。
用油类使细矿粒团聚进行浮选的油团聚浮选和乳化浮选。
利用高温化学反应使矿石中金属矿物转化为金属后再浮选的离析浮选对金矿石不常采用。
关于使用泡沫浮选法回收金泥,我国将用于工业领域。
浮选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浮选药剂对调节矿物的可浮性,提高气泡矿化过程的选择性和浮选速度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