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疗妥与硫酸镁治疗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云南白药喷雾剂在治疗输液性静脉炎中的疗效观察目的研究云南白药喷雾剂在治疗输液性静脉炎中的实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骨科病房189例输液性静脉炎的治疗转归资料,其中62例进行云南白药喷雾剂治疗,64例进行喜辽妥乳膏涂沫治疗,其余63例进行50%硫酸镁湿敷治疗,比较三组5d临床疗效差异。
结果云南白药喷雾剂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总有效率优于传统50%硫酸镁湿敷,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216,P<0.05);云南白药喷雾剂与喜辽妥乳膏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1.000)。
结论云南白药喷雾剂在治疗输液性静脉炎优于传统50%硫酸镁溶液湿敷,与西药喜辽妥乳膏治疗静脉炎同样疗效,中医药云南白药喷雾剂治疗静脉炎值得在临床推广。
标签:云南白药;治疗;静脉炎;疗效观察静脉注射治疗是患者临床用药的重要方式,七叶皂苷钠、甘露醇等刺激性较强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的使用,使静脉炎是静脉注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现在阶段,临床上常用50%硫酸镁溶液、喜辽妥乳膏及透明贴治疗静脉炎较热门,而我科2007年开始尝试云南白药喷雾剂治疗静脉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骨科病房2007年1月~2014年6月输液后发生静脉炎的患者189例,按随机分配先后原则分成云南白药喷雾剂治疗组、喜辽妥乳膏组、50%硫酸镁湿敷治疗组。
云南白药喷雾剂组62例(Ⅰ级33例、Ⅱ级22例、Ⅲ级7例),其中男23例,女39例,年龄16~85岁,平均(36.14±17.53)岁。
喜辽妥乳膏组64例(Ⅰ级33例、Ⅱ级24例、Ⅲ级7例),其中男24例,女40例,年龄17~86岁,平均(36.64±16.52)。
50%硫酸镁组63例(Ⅰ级32例、Ⅱ级25例、Ⅲ级6例),其中男25例,女38例,年龄17~88岁,平均(36.18±17.72)岁。
三组患者无糖尿病、皮肤病等影响治疗基础性疾病,性别、年龄及静脉炎分级等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
三种方法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比较
杨坤;曹仲茹;吴蓬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年(卷),期】2007(022)011
【摘要】目的探讨三种方法对化疗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135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5例,分别采用硫酸镁湿敷(西药组)、如意金黄散湿敷(中药组)和氦氖激光照射(激光组)进行局部治疗。
结果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242)。
结论氦氖激光为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提供了新的方法。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杨坤;曹仲茹;吴蓬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肿瘤医院内五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三种方法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比较 [J], 杨坤;曹仲茹;吴蓬
2.三种方法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申苏秀;杨莉霞;王小梅
3.喜辽妥软膏和硫酸镁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J], 贺红;李聪聪
4.喜辽妥软膏和硫酸镁治疗鼻咽癌患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J], 赵春樱;张新春;王若峥
5.三种方法治疗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疗效对比 [J], 廖少萍;兰小萍;陈凤英;陈碧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喜辽妥软膏在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中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2-12-08T02:14:34.08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3期作者:车良梅[导读] 目的:观察喜辽妥软膏在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中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车良梅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摘要】目的:观察喜辽妥软膏在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中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20年-2021年进行化疗治疗的76例恶性肿瘤病患,对比喜辽妥软膏应用前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预防有效率97.37%比参照组84.21%高,治疗有效率94.74%比参照组81.58%高,观察组红肿消除、疼痛缓解和平均治愈时间均比参照组短(P<0.05)。
结论:喜辽妥软膏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更好,有效缩短治愈时间,缓解病患的痛苦。
关键词:喜辽妥软膏;化疗性;静脉炎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化疗和放疗的方式,化疗治疗主要是通过静脉输注,由于药物引起机体反应,很容易出现化疗性静脉炎,这种并发症的发病率很高,影响着治疗效果。
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20年-2021年进行化疗治疗的76例恶性肿瘤病患,发现喜辽妥软膏可以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较佳,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20年-2021年进行化疗治疗的76例恶性肿瘤病患,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为乳腺癌、直肠癌、食管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2)采用顺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化疗药物进行治疗;3)病患各种资料完整,并自愿参与本研究[1]。
病患基本临床资料无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研究,见表1。
1.2 方法临床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采用喜辽妥药膏,观察组采用喜辽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注册证号H20160602,生产企业:Mobilat Produktions GmbH),再静脉输入穿刺部位的周围,均匀抹开薄薄的一层,轻柔按摩20min左右,再沿着血管的走向,从穿刺点延伸15cm左右涂抹一层药物,3次/d,直到静脉炎痊愈[2]。
喜辽妥软膏防治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静脉炎是临床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静脉输注胺碘酮更容易发生静脉炎,喜辽妥软膏尤其是喜辽妥配合其他疗法的应用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综述。
标签:喜辽妥;胺碘酮;静脉炎临床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主要途径,静脉炎是常见并发症之一。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最有效的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1],对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效果较佳。
胺碘酮pH值2.5~4.0,酸性溶液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胺碘酮外周静脉注射时还释放5-羟色胺等活性因子到组织间隙,5-羟色胺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疼痛[2],有研究报道,胺碘酮静脉输注浓度>3g/L 时,有诱发外周静脉炎的风险;如持续静脉输注时间>1h,胺碘酮浓度不超过2g/L,同样有诱发静脉炎的风险,高浓度胺碘酮从外周静脉泵入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88.2%[3]。
静脉输入强刺激性、高浓度药物或使用时间较长,损伤静脉内皮细胞,浅表静脉曲张、血液淤滞;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状硬条或串珠状硬结,全身反应不明显。
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人群的皮肤薄、弹性比较差且松弛、感觉比较迟钝,血管的弹性减退,进而使得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更容易发生静脉炎。
临床表现:患者主诉注射部位有烧痛、紧绷发胀,随着注射部位的血管会产生索状的红线,触诊有时会有发硬、发热的感觉。
静脉炎的发生不但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和痛苦,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而且也会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靜脉炎分级采用美国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4],I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II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III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中药涂药技术(如意金黄散)及硫酸镁冷湿敷对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患者的效果,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取的碘海醇所致的静脉炎患者60例,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
A组以醋调如意金黄散进行局部外敷治疗,B组以50%硫酸镁进行局部冷湿敷治疗,C组应用喜疗妥软膏,对比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静脉炎的消退情况。
结果:治疗4d后以及8d后,A患者的静脉炎消退情况明显更优,P<0.05。
结论:在对静脉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组织水肿的消退,可考虑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如意金黄散;静脉炎;外敷治疗静脉炎又称血栓性静脉炎,是静脉血管的急性无菌性炎症。
根据病变部位的差异,静脉炎又可分为浅静脉炎与深静脉炎。
静脉炎患者常主诉疼痛肿胀,有时也可伴有发热等现象。
在导致静脉炎的诸多原因中,碘海醇所致的静脉炎较为常见。
碘海醇注射液是CT增强扫描的常用造影剂,一般通过高压注射器静脉快速注入的方式进行注射,在注射的过程中,由于血管壁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极易出现外渗现象。
一旦注射液渗出,轻则可出现热痛红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局部水泡,甚至造成被迫截肢的严重后果。
因此,针对此类静脉炎患者的治疗,需要在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的基础之上,进行及时、合理的处置。
本文就如意金黄散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以期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因碘海醇所致的静脉炎患者60例,按照静脉炎发生的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A组、B 组、C组,每组20例。
60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介于16~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5.8)岁。
对比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喜辽妥联合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新生儿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应用林丽;谢春莲;曾杰;杨煦;曾珊;曾以贞【摘要】目的喜辽妥联合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新生儿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进行治疗的86例新生儿PICC 机械性静脉炎为本次研究的对象,86例新生儿按照住院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抬高置管处肢体,予50%硫酸镁湿热敷,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喜辽妥联合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PICC机械性静脉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新生儿PICC机械性静脉炎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缩短治疗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辽妥联合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新生儿PICC机械性静脉炎能减轻新生儿的痛苦,增加护士工作效率,提高PICC留置成功率,临床值得广泛使用.【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9(054)006【总页数】2页(P681-682)【关键词】喜辽妥;50%硫酸镁;新生儿;PICC;机械性静脉炎;临床应用【作者】林丽;谢春莲;曾杰;杨煦;曾珊;曾以贞【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赣州341000;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PICC属于侵入性操作,如果在置管过程中或日常维护不当,可产生一些并发症,其中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入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5%。
国外相关文献报道新生儿PICC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57%(0-39/1000导管日)[1,2],国内相关文献报道早产儿PICC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1.5(4.96/1000导管日)。
喜辽妥与硫酸镁治疗PCI术后皮下血肿疗效观察瞿广素;甘春霞;罗维【摘要】目的观察喜辽妥(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对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相关血肿的疗效.方法选择43例PCI术后皮下淤血、血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喜辽妥治疗组及硫酸镁治疗组,观察治疗24、48、72 h后患者疼痛缓解及瘀斑、血肿消失情况.结果喜辽妥组与硫酸镁组在72 h时有同样的疗效,但在显效及治愈的时间上喜辽妥组明显优于硫酸镁组.结论喜辽妥能有效治疗PCI术后相关血肿,并比硫酸镁更能迅速地缓解症状.【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008)017【总页数】2页(P2102-2103)【关键词】硫酸镁;喜辽妥;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皮下血肿;手术后并发症【作者】瞿广素;甘春霞;罗维【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400010【正文语种】中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但其相关的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也比较多见,其中在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并发症是PCI术后穿刺点周围皮下淤血、血肿。
既往通常使用硫酸镁湿敷的方法来处理血肿、瘀斑,但其起效时间并不满意。
国内唐慧林和翟所迪[1]通过系统评价表明喜辽妥(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可有效改善微血管循环障碍,对静脉炎等疾病效果较好,并且较硫酸镁更具优势。
但喜辽妥在PCI术后相关血肿的使用效果却少见报道。
本研究采用喜辽妥与硫酸镁对比观察治疗PCI术后相关血肿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入选病例 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行PCI并出现术后皮下淤血、血肿的患者共计43例,随机分为喜辽妥治疗组22例(实验组)及硫酸镁治疗组21例(对照组)。
1.2 治疗方法实验组按照说明书将3~5cm的乳膏涂在患处并轻轻按摩,避免药物接触到穿刺点,每天2次。
喜辽妥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谢海萍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
【年(卷),期】2013(021)004
【摘要】目的探讨喜辽妥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0例使用50%硫酸镁进行局部湿敷静脉处.观察组30例给予喜辽妥外涂治疗静脉炎并配合局部按摩;7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辽妥外涂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方便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总页数】2页(P70-71)
【作者】谢海萍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本溪中心医院妇科,辽宁本溪1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3.6
【相关文献】
1.喜辽妥配合磺胺嘧啶银治疗化疗后静脉炎疗效观察 [J], 曾淑花;张宝英;李洁
2.喜辽妥加硫酸镁冰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徐金哲;周雪梅;毛洪玲;刘春艳;白雪
3.喜辽妥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韩艳华
4.喜辽妥联合中药外敷预防妇科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李萍; 姜黎昱
5.喜辽妥联合中药外敷预防妇科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李萍; 姜黎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喜辽妥外用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陆晓芳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1(9)12
【摘要】目的探讨喜辽妥外用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A组采用喜辽妥外用治疗,B组采用50%硫酸镁治疗,5d后评价疗效.结果 A组治愈率及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辽妥外用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
【总页数】2页(P230-231)
【作者】陆晓芳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3.6
【相关文献】
1.外用喜辽妥预防奥沙利铂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J], 郑江炬
2.喜辽妥外用治疗小儿留置针静脉炎20例 [J], 张凌飞
3.马铃薯外用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J], 李四翠;廖慧娟
4.喜辽妥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J], 吴晶; 易智峰
5.喜辽妥联合硫酸镁冰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J], 罗兰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喜辽妥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在新生儿液体渗漏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喜辽妥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在新生儿液体渗漏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新生儿体液渗透患儿124例,将其随机分为喜辽妥+硫酸镁组(联合组)、硫酸镁湿敷组(硫酸镁组)、喜辽妥组三组,观察对比三组临床疗效。
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硫酸镁组和喜辽妥组。
结论:喜辽妥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在新生儿液体渗漏中的效果优于传统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喜辽妥;硫酸镁;新生儿;液体渗漏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1-0130-02静脉输液是新生儿科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尤其在早产儿的营养支持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新生儿血管细、薄且通透性高,尤其在输注静脉高营养液体如脂肪乳、白蛋白、氨基酸等,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如果糖二磷酸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盐酸多巴胺等,液体渗漏时有发生,引起局部组织的肿胀和疼痛,如不及时且有效的处理将导致患儿液体外渗周围皮肤组织坏死。
常规治疗方法是用硫酸镁进行湿热敷,或者采用喜辽妥软膏外涂按摩来控制其炎症的扩散。
2011年5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喜辽妥乳膏联合硫酸镁外敷治疗外周静脉输液渗漏的新生儿,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于笔者所在科室应用外周静脉输液,发生液体渗漏的新生儿124例,其中足月儿46例,早产儿78例;男73例,女51例;静脉穿刺部位:头皮静脉26例,上肢静脉61例,下肢静脉37例;外渗药物主要为脂肪乳、氨基酸、果糖二磷酸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盐酸多巴胺等;主要临床表现为:(1)注射部位局部组织肿胀,皮肤潮红或皮肤苍白,肿胀范围4 cm×3 cm~11 cm×7 cm;(2)注射部位局部组织肿胀,液体外渗处皮肤起水泡,水泡面积0.1 cm×0.1 cm~0.8 cm×0.5 cm;(3)注射部位局部组织肿胀,针尖部位皮肤发黑面积为0.1 cm×0.1 cm~1.4 cm×0.7 cm;其中渗出部位相对严重的为头皮、脚踝、脚背处。
当代护士2014年04月下旬刊 .135- 喜辽妥预防静脉炎在神经内科的效果研究 张燕双朱晓红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喜辽妥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使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引起静脉炎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 375Y4,随机分为实验组172例,对照组203例,在患者静脉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就分别在静脉穿刺方向进行喜辽妥外涂(实验组)和 硫酸镁湿敷(对照组)的干预,统计结果并分析。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和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在未发生静脉炎之前进行喜辽妥外涂后,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操作安全简 单,提高了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并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关键词:喜辽妥;硫酸镁;静脉炎;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4)04—0135—02
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静滴刺激性强的药物,如脱 水剂甘露醇、甘油果糖、七叶皂苷钠等导致患者的局部刺激症状 和无菌性静脉炎多见,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 作量。本科自2010年3月一2012年8月,对375例使用刺激性药物的患 者在未发生静脉炎之前分组进行干预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间在本院神经内科 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72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88例,女性84 例。年龄24~99岁,中位年龄75岁。选取2010年3月至201 1年5月间在 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0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性103例,女性100例,年龄28~95岁,中位年龄67岁。2组患者在性 别、年龄、伴随疾病和使用药物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人标准:(1)均经头部CT或MRI扫描证实。(2)脑卒 中诊断符合2001年第5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排 除标准:感染、血液病以及应用影响血管壁通透性的药物等因素的 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输注刺激性药物前10 rain,取适量硫酸镁粉剂 放置于一次性换药碗内加入温水调成浓度50%硫酸镁溶液,放2块 干净纱布,拧于一块纱布,以不滴水为宜,离穿刺点上方5~10 cm处 将纱布沿患者的穿刺静脉走向湿敷,用准备好的保鲜膜包裹,接着 再用温热的毛巾包裹,然后将患者安置舒适体位。期间保持毛巾 的温热状态,以确保纱布处于温热状态。直至患者输注的刺激性 药物输完。实验组患者输注刺激性药物前10 min,取科室备用药 喜辽妥外涂静脉穿刺上方向心端,范围约(1O 20)crex4 cm,轻轻 用指腹,按摩至完全吸收_l_,补液结束后再涂1次。 1.2.2静脉炎评测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1998年制定的静脉 炎报告分级进行评测静脉炎:0级无临床症状;1级红斑伴有或无 疼痛,有或无水肿;2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 形成。3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 索状物脚。在使用刺激性药物当天至第7天,对2组患者的穿刺点、 血管情况及局部皮肤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及记录。 1.3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本科l2名医生对于喜 辽妥预防静脉炎的满意度,内容主要涉及此措施对患者用药疗程、 工作单位:215500常熟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张燕双: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收稿日期:2013—06—14 用药疗效等;同时设计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内容包括护理技 术水平、服务态度、方便与否等。2份问卷满意隋况分为满意(100%), 基本满意(8O%),不满意(O),并统计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6.0录入,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2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的比较例 2.2 2组患者、医生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2。
喜辽妥软膏在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喜辽妥软膏在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中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20年-2021年进行化疗治疗的76例恶性肿瘤病患,对比喜辽妥软膏应用前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预防有效率97.37%比参照组84.21%高,治疗有效率94.74%比参照组81.58%高,观察组红肿消除、疼痛缓解和平均治愈时间均比参照组短(P<0.05)。
结论:喜辽妥软膏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更好,有效缩短治愈时间,缓解病患的痛苦。
关键词:喜辽妥软膏;化疗性;静脉炎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化疗和放疗的方式,化疗治疗主要是通过静脉输注,由于药物引起机体反应,很容易出现化疗性静脉炎,这种并发症的发病率很高,影响着治疗效果。
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20年-2021年进行化疗治疗的76例恶性肿瘤病患,发现喜辽妥软膏可以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较佳,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20年-2021年进行化疗治疗的76例恶性肿瘤病患,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为乳腺癌、直肠癌、食管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2)采用顺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化疗药物进行治疗;3)病患各种资料完整,并自愿参与本研究[1]。
病患基本临床资料无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研究,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分析组例男/女年龄年龄别数(例)(岁)< 40岁40-60岁>60岁观察组3820/185181558.63±5.17参照组3820/185201358.25±5.101.2 方法临床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采用喜辽妥药膏,观察组采用喜辽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注册证号H20160602,生产企业:Mobilat Produktions GmbH),再静脉输入穿刺部位的周围,均匀抹开薄薄的一层,轻柔按摩20min左右,再沿着血管的走向,从穿刺点延伸15cm左右涂抹一层药物,3次/d,直到静脉炎痊愈[2]。
硫酸镁联合高渗糖和维生素B12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医疗过程中常用的方法,用于在病人需要长时间输液、输血或者需要经常抽血的情况下,为他们建立静脉通道。
长期留置静脉针也容易造成静脉炎,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
静脉炎是因为静脉内的细菌感染,或是静脉内的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肿胀、发红和疼痛等症状。
对于静脉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所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使用硫酸镁联合高渗糖和维生素B12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方面介绍该治疗方法的效果和临床应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硫酸镁、高渗糖和维生素B12对静脉炎的治疗作用。
硫酸镁是一种盐类化合物,具有镇痛、抗炎和抗菌的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同时也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高渗糖具有渗透作用,可以促进局部组织的水肿消退,减轻局部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加速静脉炎的愈合。
维生素B12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可以帮助加速组织修复和再生。
硫酸镁联合高渗糖和维生素B12的治疗方案,可以综合发挥这三种物质的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我们来看一下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些相关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一项由XX医院开展的临床试验显示,对于静脉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高渗糖和维生素B12的治疗方案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肿胀症状,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愈合,治愈率明显提高。
该治疗方案还被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血管炎症如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硫酸镁联合高渗糖和维生素B12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除了临床试验数据的支持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情况。
据我们了解,硫酸镁联合高渗糖和维生素B12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中的使用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硫酸镁加喜辽妥治疗药物外渗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硫酸镁加喜辽妥治疗药物外渗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药物外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湿热敷硫酸镁(50%),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涂喜辽妥,观察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药物外渗是采取硫酸镁加喜辽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硫酸镁;喜辽妥;药物外渗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一种治疗手段,但部分患者在输注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等浓度高,具有刺激性药物时,组织疼痛、肿胀,容易出现外物外渗情况,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能导致患者穿刺部位组织坏死,影响患者病情康复[1]。
本研究收集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药物外渗患者,对硫酸镁加喜辽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药物外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8.5±4.3)岁;INS渗出分度:12例为I 度,9例为II度,9例为III度;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0.5±4.1)岁;INS渗出分度:11例为I度,9例为II度,10例为III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INS渗出分度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所有患者静脉输液时尽量选择上肢或下肢远心端粗大静脉作为穿刺点(尽量避免头皮静脉穿刺),留置针最少每3天进行一次更换;在输注盐酸多巴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氨基酸、果糖二磷酸钠、脂肪乳等刺激性药物时,应尽量单独开通静脉通路,如发现患者出现药物外渗,需及时将通道关闭,待患者水肿改善后再将针头拔出,穿刺部位使用茂康碘消毒液进行消毒,以免破坏患者皮肤。
喜疗妥与硫酸镁治疗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喜疗妥治疗静脉炎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诊治的88例静脉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浸湿纱布,敷在静脉炎处,每日用药2次;观察组用喜疗妥,先挤出膏体3~5 cm,沿静脉走向抹匀,边涂抹边适度按摩。
结果:两组治疗3 d以后,观察组应用喜疗妥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84.09%;观察组红肿消除时间(1.07±0.33)d、疼痛缓解时间(1.11±0.40)d,短于对照组的(1.69±0.45)d、(1.77±0.42)d (P<0.05)。
结论:喜疗妥治疗静脉炎能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且治疗方便,临床值得推广。
标签:喜疗妥;静脉炎;效果
静脉炎是静脉注射治疗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而输液性静脉炎所致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生活及后续治疗的信心,也增加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如何有效提高治疗静脉炎的有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临床护理人员考虑的问题[2]。
针对静脉注射后引起静脉炎,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多,本文应用喜疗妥治疗静脉炎,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诊治静脉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8例静脉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65~94岁,平均(69.97±12.40)岁,其中Ⅰ度静脉炎(静脉炎诊断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标准[3])22例,Ⅱ度静脉炎18例,Ⅲ度静脉炎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65~96岁,平均(70.23±13.22)岁,其中Ⅰ度静脉炎23例,Ⅱ度静脉炎19例,Ⅲ度静脉炎2例;两组患者年龄大小、性别构成、基础疾病、静脉炎的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后均停止输液,拔除输液装置,抬高患肢,必须继续进行输液时改为对侧血管继续输液治疗。
(1)对照组:应用50%硫酸镁浸湿纱布,敷在静脉炎处,外层包裹保鲜膜,药液吸收后即纱布干后去除保鲜膜,每日用药为2次。
(2)观察组:喜疗妥组先挤出膏体3~5 cm,沿静脉走向抹匀,边涂抹边适度按摩。
1.3 疗效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治愈:硬结及静脉炎条索状改变消失,局部疼痛红肿消失;有效:治疗1疗程后,静脉仍有条索状改变,局部红肿疼痛减轻,硬结消失;无效:治疗1疗程后,局部红肿,疼痛及条索状没有改变,症状没有好转,仍可触及硬结。
总有效为治愈和有效之和[4]。
(2)红肿消除时间。
(3)疼痛缓解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3 d以后,观察组应用喜疗妥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4.09%;观察组红肿消除时间平均为(1.07±0.33)d、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为(1.11±0.40)d,全部短于对照组的(1.69±0.45)d、(1.77±0.42)d(P<0.05)
3 讨论
日常工作中,静脉输液不但是临床工作应用中最广泛的治疗手段之一,还是临床护理中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但在输入高渗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从而使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素,静脉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性反应,使静脉收缩变硬、疼痛[5],导致静脉炎的发生,药物输液性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临床防治急需规范方案和有效措施,临床报道住院患者接受静脉穿刺给药者中,发生输液性血栓性静脉炎者高达25%~42%[6]。
临床护理管理静脉炎患者时,治疗静脉炎的方法众多,如何选择一个简单易行且疗效显著的方法是临床护理解决的重点[7],护理工作往往繁琐、繁重,需要耗时、耗力,往往需要更多的责任心和耐心的态度,如患者在出现静脉炎时,在心理上可能会出现不理解和抵触情绪,为日后的护患纠纷埋下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和恰当的处理,往往会给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产生困难,而临床输液是护理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输液是必要的,产生静脉的可能性就进一步增加,这种产生的并发症是不能避免的,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应选择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8]。
硫酸镁是临床上常用的外用型消炎止痛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镁离子可激活细胞的蛋白激活酶及ATP酶,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稳定膜电位,消除黏膜水肿,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硫酸镁能够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从而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功能恢复,硫酸镁治疗静脉炎,价格便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硫酸镁需加热应用,温度不易掌握,温度过高可引起烫伤,从而加重皮肤的损伤,温度过低患者会产生不适,冬季湿敷部位暴露过久易导致受凉,其次湿敷时纱布上的水分很快蒸发,使湿敷时间短,药效难持久,容易形成结晶,对皮肤产生刺激,患者活动时外敷的纱布易脱落浸湿床单衣物后变硬,影响舒适感,导致依从性差,因此解除疼痛、肿胀效果欠佳[9],本文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治疗静脉炎治疗3 d,总有效率为84.09%。
红肿消除及疼痛
缓解时间长,虽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疗效低,疗程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10]。
喜疗妥的活性成分为0.3%多磺酸基粘多糖类,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喜疗妥可由皮肤渗透很快进入真皮及皮下组织,具有抗凝血酶作用,能有效阻止微血栓的产生,能抑制组织中蛋白酶的分解及透明质酸酶的扩散,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水肿的吸收和消除炎症[11],喜疗妥软膏外涂适度按摩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经通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临床化疗性静脉炎、静脉输液外渗、静脉炎等[12],本文两组治疗3 d 以后,观察组应用喜疗妥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84.09%,红肿消除时间(1.07±0.33)d、疼痛缓解时间(1.11±0.40)d,短于对照组的(1.69±0.45)d、(1.77±0.42)d(P<0.05),提示喜疗妥治疗效果显著高于硫酸镁,红肿消除、疼痛缓解迅速。
由于喜疗妥的特殊药理作用,治疗静脉炎能缩短病程,减轻痛苦,而且治疗方便,软膏对皮肤无刺激性,使用简单、方便、便于护士操作观察,患者容易接受,无条件限制,无菌要求低,易于掌握,且经济实惠,携带方便,患者愿意接受,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护理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并且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对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血管的选择要合理,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对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及时配合喜疗妥软膏外敷。
参考文献
[1]王庆霞,吴琼.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6):260-261.
[2]陈心容,杨苓,汪淼芹,等.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167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86-87.
[3]李珊.喜疗妥治疗及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9):109-110.
[4]张璐,叶素芳,钟玲.采用上下肢静脉留置针输液致静脉炎情况的比较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6):166-167.
[5]赵静,尹哲.50%硫酸镁湿敷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68-69.
[6]秦丽,包晓雯.门诊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静脉留置针患者并发静脉炎的影响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2):57-58.
[7]张鸿儒,姚兰,祖利,等.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留置针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率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2):106-107.
[8]余晓萍,章西萍.喜疗妥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6(22):96.
[9]冷建红,王学芳.喜疗妥治疗静脉炎体会[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3,4(25):69-70.
[10]陈小芳,朱莺.喜疗妥和水胶体透明贴预防外周静脉化疗致静脉炎的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1):4287-4288.
[11]张来香,韩玉霞,姜丽丽,等.康惠儿透明贴和喜疗妥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对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3):96-98.
[12]栗敏.引起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J].吉林医学,2014,35(30):6847-6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