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67.66 KB
- 文档页数:1
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措施与实践 韩义 摘要: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工作是火电厂重点工作之一,粉尘污染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它关系到职工的职业身心健康,传统的除尘器维护量大,运行一段时间,维护不及时就失去了除尘作用,采取的其它除尘方式和处理措施都不能很好地控制住粉尘,这篇文章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经过剖析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的发作源、影响及分散路径,扼要论述了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的措施,并提出科学有效的粉尘综合治理措施供业界人士参考与学习 关键字: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措施;实践 导语 因为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工作的杂乱性,致使很多火电厂治理粉尘工作效果不明显,根本原因是管理人员对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中国大多数的火电厂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好的粉尘综合治理体系。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国家对职业健康和环保安全工作要求的提高,使得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工作逐步得到重视。这篇文章以内蒙古大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对粉尘产生的因素进行剖析,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降低输煤系统的粉尘浓度,进一步提高火电厂输煤系统的安全性。 1 产生粉尘因素剖析 大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有二台600兆瓦燃煤机组,输煤皮带共15条,廊道 8个,煤种为白音华褐煤,单一煤种,粉尘较大。输煤系统自投产以来,现场输煤廊道、底开车室粉尘浓度偏高,综合起来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原煤仓除尘器的问题 原煤仓除尘设备设计为布袋式除尘设备,当布袋运用一段时间后布袋吸附的煤粉达到饱满,布袋表面板结,含煤空气不能有效分离,从而使布袋失效,失去除尘作用。且处理工作量大,检修维护跟不上,多数不能投入运行,达不到除尘的作用。 1.2 皮带落煤管及导煤槽的问题 在输煤系统转运过程中,皮带机在各个转运站的联接存在一定的落差,从上一级皮带到下一级皮带,落差少则三四米,多则十几米,一般经过落煤管、切换挡板、导煤槽、缓冲设备等完成平稳定向转运。燃煤在落煤管内的下落进程中,因为煤流的冲击作用,在落煤管内产生正压风,正压风在落煤管和导煤槽的缝隙部位向输煤廊道分散,带着煤尘造成了输煤廊道空间环境的污染。采用的老式无动力除尘,满足不了除尘要求。 1.3 底开车卸煤过程中的问题 底开车煤沟存煤500吨的容积,落差近18米高,卸煤过程中冲击力大,从煤沟反出的煤粉,布满整个厂房空间,环境非常恶劣。 2 治理措施 煤尘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掌握不同工作条件和粉尘综合治理的特点,应用新技术、新技能,确保输煤系统的粉尘质量浓度控制在6毫克/立方米。 2.1煤场的粉尘控制措施 大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两个储煤场,储量为8万吨原煤,采用18米高的抗风抑尘网封闭煤场。为防止堆取煤时扬尘,煤场两侧设有24个喷枪,用来喷洒整个煤场,以达到降尘作业。 2.2底开车卸煤过程中粉尘控制措施 采用气雾抑尘装置,气雾抑尘系统是通过空压机,实现特殊雾化技术,产生颗粒非常细的水雾颗粒(雾粒径100%小于10微米,平均为7微米)。这些超细的雾滴能吸附(凝聚)大小相近的粉尘颗粒,使尘埃粒子规模和质量不断增长,凝聚成较大和较重的粉体,然后通过自身重量加速沉降,达到抑尘的目的。新型技术投入使用后,能够将底开车卸煤点全覆盖,靠气雾将粉尘全部压在煤沟内,降尘效果达到90%以上。 2.3燃煤转运过程中的粉尘治理措施 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的重点是燃煤转运过程中发生的粉尘,尤其是各个转运站高处抛落下来的燃煤。受落煤管构造的影响,下落的燃煤具有不一样的速度(0 ~6. 5 m/s)和加速度,燃煤彼此碰击在一起,既受正压气流的作用,又受剪切气流的作用,产生大量的粉尘,碎煤过程中发生的扬尘又占有了一定的数量。碎煤机室中的燃煤经过滚轴筛筛分后,有些经过筛轴后,直接在落煤管中落到下一级运煤皮带上,因为落差较大,发生很大的冲击气流,致使煤尘在导料槽缝隙处溢出,经过碎煤机被粉碎成合格粒度的燃煤进入下一级转运皮带,因为受碎煤机高速旋转发生鼓风作用的影响,致使落煤管内的正压风量剧增,正压风带着很多的粉尘在导料槽缝隙和导料槽出口处溢出,造成现场粉尘污染。经过对其他电厂输煤系统现状的调研,结合本厂输煤系统设备的实际情况,大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尾部导煤槽处选用双密封导料槽、无动力除尘设备等新式实用技术,并在一段头部和二段尾部转运站;三段头部、七段头部和四段尾部转运站加装了气雾抑尘装置;在五段尾部导煤槽处加装了自动喷淋装置;在六段尾部导煤槽处加装了新型空气动力学除尘装置,原理是煤流通过落煤筒进入导煤槽形成环流,产生微负压,实现粉尘在导料槽缝隙和导料槽出口不溢出。 2.4原煤仓粉尘治理措施 对犁煤器落煤筒进行了全封闭,在落煤口处加装两道不同形式的挡煤帘,起到封闭粉尘的作用。 经过多种抑尘控尘设施的投入使用,和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的实施,输煤系统粉尘浓度大幅度下降,达到了国家控制的标准。 结语 输煤系统各种控尘抑尘设备投入以来,未发生落煤管堵煤事情,系统粉尘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有效的改进了作业环境,减少了作业环境危害,消除了安全隐患,达到了工程建设的目的。总之,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工作,要想取得好的作用,公司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监管,并且依据各技术环节的特点来拟定合理、科学的粉尘治理措施,一起不断地探究新技能新措施,以期完成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高前平.关于保障火电厂输煤系统职工人身安全的几点看法[J]. 科技与创新. 2017(10) . [2] 李维敏.火电厂输煤系统“1+3防火复查法”简介[J]. 电力安全技术. 2013(01) . [3] 刘云静,顾德英.电厂输煤系统的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15(S2) . [4] 张建合.电厂输煤系统的研究[J]. 科技风. 2013(21) . [5] 姚鑫.新型除尘器在火电厂输煤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
黧是整=.凰燃煤电厂输煤皮带粉尘综合治理张塞上周军(印尼D&C工程公司(PT.D&C E ngi neer i ng C om pany))。
、酾要弘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加强,÷并多的燃煤电露已经不再符合国家的标准f本文铽对输煤皮慧粉尘舞生的原因n危害、以及治理措施氍j稚头娥努墩垂j。
i j|t j。
|||i-一|||i j.j j。
i H jB爸鬯蕊垛嫌≯电Ft拣谦;淤譬≤漶理。
1.j l:i『一i l i÷÷j|_j?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皮带落煤点粉尘外逸超标,多年来,许多科研、设计部门及电厂对此问题进行过研究,并相继设计、安装了一些落煤点除尘系统。
经实际运行,除尘效果虽有改善但并不十分理想,运行中可靠性也较差。
目前,相当多的除尘系统被闲置不用,也有的系统已经被拆除,这不仅在资金上造成浪费,而且也影响了运行人员身体健康和整个电厂的文明生产。
1输煤皮带产生煤尘的原因及传统除尘系统存在的不足输煤皮带是物料输送的主要场所,也是燃煤电厂的主要尘源点之一。
煤尘污染主要是在皮带受料口、卸料口及采用犁式卸料器或刮板式卸料器将皮带上的煤卸入煤仓时的落料口。
由于落差较大,皮带机与煤分离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煤仓的落料口处,随着仓内煤位的升高。
含尘气体从落煤口处排出并扩散,造成大面积污染。
在无组织通风的情况下。
飘逸在空气中的超细粉尘会在系统上游任何一点发生泄漏。
由于输煤系统落差大,会产生类似烟囱的通风效应#粉尘就会从上游污染到下游,甚至污染整个系统。
在传统的除尘系统设计中,我们认为主要存在着两点不足之处。
第一、对输煤产生粉尘的治理;忽略了以防为主,除尘为辅的原则。
第二、设计除尘风量选用过大,造成能源过量损耗而增加了运行成本。
由于存在着以上两点不足之外,一些电厂输煤除尘设备更改选型数次,仍达不到治理的目的。
这主要是没能削弱尘化强度,不能有效地隔断一、二次气流接触:风量过大,导料槽前端仍冒粉。
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摘要:根据火电厂输煤系统煤粉尘外泄污染严重的现状条件对输煤系统清洁化方案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头部漏斗优化、曲线落煤管、全封闭除尘导料槽、湿式除尘器、微雾抑尘技术、回程皮带清洗装置、输煤栈桥结构优化等防抑尘设备和技术方案,提出了采用曲线落煤管、半封闭除尘导料槽、顶部采光全封闭栈桥、微雾抑尘装置等防抑尘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形成含盖翻、堆、取、运作业全过程的粉尘防控体系,综合治理火电厂输煤系统作业时产生的煤粉尘污染。
关键词: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技术1电厂煤尘产生的机理任何粉尘都有要经过一定的扩散过程,以空气为煤介才能侵入人体。
粉尘从静止状态变为悬浮于周围空气的过程,称为“尘化”作用。
物料转运和输送时,如煤从高处向下落时,松散的物料不断受到挤压,把间隔中的空气猛烈挤压出来,当这些气流向外高速运动时,由于气流和粉尘的剪切作用,带动粉尘一起逸出;粒状物体在空中高速运动时,会带动周围空气随其流动,这部分空气即是诱导空气。
上述原因使尘粒由静止状态进入空气中浮游,称为一次尘化作用,它的能量很小,只能造成局部污染。
污染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气流,它会把粉尘带到整个空间形成更大的危害。
在转运站,经带式输送机输送的煤从高处下落到下级带式输送机时,由于气流和煤的剪切作用,被煤挤压出来的高速气流会带着煤尘向四周飞溅,另外,煤在下落过程中,由于剪切和诱导空气的作用,导致带式输送机导料槽内产生20~40Pa的正压,使部分煤尘从导料槽的缝隙处冒出,并扩散到室内。
在原煤仓,犁煤器向煤斗撒煤时,煤向煤斗下落过程中,由于剪切和诱导空气的作用,高速气流也会使部分煤尘在煤斗内飞扬,同时,下落的煤诱导进煤斗的空气以及煤挤压煤斗内原有的空气,使煤斗内产生正压,扬起的煤尘会从煤斗的落料口等处冒出,并扩散到室内。
在带式输送机头部滚筒上装有带式除铁器的部位,由于不能设头部护罩,也会产生粉尘。
还有在运煤系统设有碎煤机,碎煤机都有鼓风量,若处理不好,也造成下一级带式输送机导料槽扬尘。
输煤皮带系统粉尘优化治理方案大全第一篇:输煤皮带系统粉尘优化治理方案大全输煤皮带系统粉尘优化治理方案输煤皮带系统粉尘优化治理方案一、粉尘污染的危害1.A 控制粉尘的第一因素是为了安全。
可燃性粉尘有起火和爆炸的危险。
高浓度粉尘能见度差,在积聚粉尘的地板和台阶行走打滑可导致危险。
长期处于粉尘污染环境中,尤其是小于5μm的粉尘,员工的呼吸性疾病不可避免。
据统计,国内尘肺病患者已累积68万余例,且以每年1.7万人的速度在递增。
粉尘污染,危害大气和周边环境,引发环保纠纷,损害企业社会形象。
D 粉尘污染往往伴随严重的经济损失。
原料的飘逸流失、及其回收清理,影响机电设备性能等。
二、扬尘捕捉剂产品介绍A.高浓度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无毒无害;B.浓缩液加入水里,迅速分散,极易溶于水;D.同比单纯用水,除尘效率大幅度提高三倍,除尘率达到80%以上,用水量减少50%-60%。
2.扬尘捕捉剂的作用原理水常被用作加湿抑制粉尘,但有二个因素限制效果:较低的接触频率以及煤粉物料的疏水特性,所以其降尘效果往往较低,总粉尘除尘效率在30%左右,对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更低。
在喷洒用水中加入扬尘捕捉剂,增强水分弄湿疏水物料的能力,它会降低水分的表面张力而使水滴变得更小,从而加大水滴和粉尘的接触面积。
增强的变湿能力和提高的接触频率将加强对粉尘的吸附,使得降尘效果大大提高。
通常能在洒水量降至一半甚至更低的情况下,同时获得远高于单纯洒水的抑尘效果。
扬尘捕捉剂控尘示意参考图如图3所示:图3 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水滴变得更小,碰撞几率大为增大改善亲油基对疏水物料的亲和力,捕获能力增强 3添加与实施扬尘捕捉剂可使用原有的水雾喷淋系统,只需另加一个小型加药装置,把药剂注入喷雾系统,一个典型的加药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5 0.5%0.5-1%多数电厂的运行现状表明,输煤系统煤尘产生是一个综合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煤干燥(表面水分低);转运点设备(落煤管、导料槽、锁气器等)密封不严;带式输送机运行异常(跑偏、上下波动等);带式输送机清扫器(头部和回空段)运行异常;除尘设备不可靠等。
电厂输煤系统粉尘防治措施摘要:电厂输煤系统在各环节生产中会出现大量粉尘,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影响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无法保障电厂生产的稳定运行。
因此,要加强对输煤系统粉尘的防治管理力度,优化相应的防治措施,使得电厂粉尘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本文主要研究电厂粉尘污染的主要形成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粉尘防治措施,从而降低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污染,保障工作环境的稳定性,以此为现代电厂输煤系统的发展提供可靠参考意见。
关键词:电厂;输煤系统;粉尘防治在电厂生产中,数媒系统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但在没原料输送过程中,如果不能够控制粉尘污染等问题,则会导致工作现场大量粉尘扬起,造成周围环境污染问题,既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电厂的稳定运行。
因此,务必要采取可行的防治措施,处理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问题。
电厂生产要响应国家的发展政策,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路线,保障输煤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提高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注。
导致输煤系统粉尘的主要原因与导料槽喷粉等多项因素相关,因此,电厂应深入研究粉尘污染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促进电厂可持续发展。
一、电厂粉尘污染的形成原因(一)导料槽喷粉多组皮带传输系统的组成输煤系统,在上部皮带向下部皮带卸载煤炭原料时,导料槽会受到结构、密封性、除尘器性能等多项因素的影响而引发喷粉问题。
如果导料槽结构的设置不科学,则会在皮带外洒落一部分煤炭,而此类煤炭为冲击侧护板,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也会在滚筒碾压的作用下,导致煤炭变为粉末状,在气流的影响下,引发粉尘扬起现象[1]。
另外,如果导料槽尺寸较小,在煤炭掉落过程中会导致气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较为严重的扬尘现象。
为了避免导料槽出现喷粉问题,可在导料槽的位置上安装除尘器,或者安装密封条。
但在输煤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其密封性也会受到影响,如果粉尘颗粒较小,在运行的密封条缝隙中,也会泄露诸多粉尘。
又或者,一旦除尘器出现损坏,则会积聚大量的粉尘,而积累的粉尘,则会在皮带的作用下则会被带出导料槽中。
2024年输煤系统粉尘治理方案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燃煤电厂在煤炭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污染已经成为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威胁。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需要制定2024年输煤系统粉尘治理方案。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电力工业中的许多煤炭电厂在输煤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粉尘排放问题。
这些粉尘污染不仅直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粉尘治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措施1. 管理措施为了减少粉尘污染,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
包括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加强对输煤系统的监督和管理,实施全过程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环保要求。
此外,还需要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和引导工作人员按照规定操作,提高环保意识。
2. 封闭输煤装置封闭输煤装置是减少粉尘排放的有效手段。
通过对输煤系统进行封闭,能够有效地减少粉尘的扩散。
封闭输煤装置需要注意的是材料的选择,选择耐磨、耐腐蚀的材料来制造输送设备,减少设备的磨损和粉尘产生。
3. 喷雾洒水喷雾洒水是一种常见的粉尘控制措施。
通过在输煤过程中对煤堆进行喷雾洒水,可以减少粉尘的扩散。
可以在煤堆上方设置喷雾设备,定时定量地对煤堆进行洒水,降低粉尘的飞扬。
4. 粉尘捕集装置对于粉尘的捕集是粉尘治理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在输煤系统中安装粉尘捕集装置,可以有效地捕获粉尘颗粒,减少粉尘的排放。
捕集装置的选择要根据煤炭的性质和粉尘颗粒的大小来确定,可以采用过滤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不同类型的装置。
三、成本分析粉尘治理措施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投入成本。
其中,封闭输煤装置的建设费用相对较高,包括设备和材料成本。
喷雾洒水设备的投资相对较低,但需要考虑水资源的消耗和设备维护的成本。
粉尘捕集装置的投资则根据不同类型的装置而有所差异。
四、社会效益粉尘治理方案的实施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首先,减少粉尘污染将改善周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火电厂输煤皮带扬尘的治理方法探究摘要:火力发电目前仍是我国主要的发电供电方式,但在发电过程中,输煤系统会产生大量粉尘,对环境和生产安全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本文就火电厂输煤皮带扬尘的治理方法进行分析,简单阐述火电厂输煤皮带扬尘的危害及产生粉尘的主要原因,尝试给出相应的粉尘治理和预防控制措施,旨在提高对火电厂扬尘的治理效果,保障火电厂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火电厂;输煤皮带;扬尘引言:输煤系统是火力发电中粉尘产生量最大的,在实际的电力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煤进行装卸、运输、破碎等环节作业后,送去燃烧发电。
在此过程中,各环节均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不仅会影响环境的卫生和设备的运行效果,还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粉尘的治理,通过利用先进的除尘降尘技术,减少粉尘的不良影响和危害,保障火电厂的安全运行。
1火电厂扬尘的危害粉尘是一种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小颗粒,其体积和重量较小,能够悬浮在空气中。
粉尘一般按照粒径进行分类,其中微尘的粒径在0.25-10μm之间,细尘的粒径在10-40μm之间,粒径大于40μm的为粗尘。
不同粉尘的粒径不同,其性质和危害性有一定的差别,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清除和治理。
粉尘受到空气气流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跳跃性。
在流动过程中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的冲击和磨损,粉尘的磨损性强弱受到冲击角度的影响,垂直冲击的情况下,产生的磨损最为严重,冲击角度在30°以下时,不会对机器设备产生磨损。
磨损性同样与粒径大小有关,粒径越小,其在冲击设备时,产生的垂直角度概率越大,对仪器设备的磨损性越强。
在进行防尘控制时,可利用该特点进行调整,降低粉尘的危害。
粉尘受到性质的影响,其危害程度相对较大。
首先,粉尘具有易燃、易爆危害。
发电厂的粉尘主要来自于燃煤,其具有可燃性,由于粉尘分布在空气中,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在发生氧化反应后,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出现自燃现象,在燃烧过程中迅速扩散并产生大量热,进而造成较为剧烈的爆炸,使周围设备和环境以及工作人员受到严重影响[1]。
输煤系统综合治理方案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其消费量逐年上升。
然而,煤炭的使用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综合治理方案,以减少和改善煤炭的使用和排放,从而实现煤炭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输煤系统的监管。
目前,我国输煤系统存在不少问题,如煤炭破碎、散落、泄露等,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政府应加强对煤炭输送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其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
同时,政府还应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保障煤炭输送过程的合法、规范和安全。
其次,要加强煤炭的清洁利用。
煤炭的清洁利用主要包括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排放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来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煤炭洗选、破碎和燃烧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烧排放。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鼓励企业将煤炭转化为煤制油、煤制气等高价值化产品,降低煤炭资源的浪费。
另外,要加强煤炭的运输和储存管理。
煤炭的运输和储存环节往往容易导致粉尘扬散、泄露和火灾等问题。
政府应强制性要求企业采用先进的运输和储存设备,加强对煤炭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的管控。
同时,政府还应提高对煤炭运输和储存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运输和储存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最后,要加强煤炭系统的监测和评估。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煤炭系统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煤炭系统的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监测和评估,政府可以更好地指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推动煤炭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提出了一个综合治理方案,通过加强对煤炭系统的监管、推动煤炭的清洁利用、加强煤炭的运输和储存管理以及加强煤炭系统的监测和评估,来实现煤炭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方案的实施将减少煤炭的使用和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的健康,推动我国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