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836.00 KB
- 文档页数:19
NCS20160607项目第一次模拟测试卷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物理三、非选择题(一)必做题 22. 30 C 23.0.870 R 2 )(422Kl E d KR -π 24.设甲、乙两地相距x(1)电动汽车在开始t 1=20s 的时间内:x 1=15021=⨯+t v v t o m ………………(2分) 电动汽车在t 2=240s 的时间内:x 2=v t t 2=3600m ………………(2分)x =x 1+x 2=3750m ………………(2分)甲、乙两地相距3750m(2)设轿车从甲处运动到乙处所需的时间为t ,运动时所受阻力为ff =mv P =3×103N ………………(2分) W -fx =21mv m 2 W =fx +21mv m 2=117×105J ………………(3分) 污染物的质量为 Δm =kW =35.1g ……………… (1分)25.(1)设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通过孔S 2的速度为v 0221o mv qU = ① ……………………………(1分) 粒子在平行板间:t v L o = ② ……………………………(1分)t mqE v x = ③ ……………………………(1分) xo v v =θtan ④ ……………………………(1分) 联解①②③④得:1tan =θ 4πθ=………………………………(1分)111111111111176273273002731774502228P cmHg V lST K l P V S T K PV P V P cmHgT T ===+====+==∴=,,,,,,,右管内空气:初态:末态:?其速度方向与边界ad 间的夹角4πθ=(2)粒子从e 板下端与水平方向成450的角射入匀强磁场。
设质量为m 。
电量为q 的粒子射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 ,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mqU v v v v o x o 4222==+= ⑤ …………………………(1分) 由可知:r 2+r 2=(4L )2 L r 22= ⑥ …………………………(2分) qBmv r = ⑦ …………………………(2分) 联解⑤⑥⑦得:222B L U m q = …………………………(1分) 粒子的比荷为:222B L U (3)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qBm t θ=⑧ …………………………(2分) mv r qB == ⑨ …………………………(2分) 联解⑧⑨得:UBr t 42θ= ⑩ …………………………(1分) 因为所有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偏转角πθ23=,所以粒子打在P 处时间最短………(2分) 由几何知:r 2+r 2=L 2 L r 22= ○11 …………………………(1分) 联解⑩○11得UBL U L B t 163422322ππ=⨯= …………………………(1分) 粒子在磁场中的最短时间UBL 1632π (二)选做题33.(1)A 、D 、E(2)34.(1)25 33.3(2)①设b 光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由几何知:212sin ==R R γ………………………………(1分) γsin sin n i =………………………………(2分)i =600………………………………(1分)②设a 光在圆柱体外表面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折射光线在内表面的入射角为i ’’. 'sin 'sin γn i =(1) ………………………………(1分)i ’’=C (2) sin C=n1 (3) ………………………………(2分) 由正弦定理:)sin(2'sin C R R R -=π(4)………………………………(2分) 联解(1)(3)(4)得:sin i ’=21 i ’=300y =2R ·sin600+2R ·sin300=R )13(+………………(1分)a 、b 两束光的间距为R )13(+35.(1)n =4 λ=9.75×104m(2)A 、B 碰撞过程,以v 0方向为正方向A o A oB B m v m v m v α=-+………………………………(2分)A 与挡板P 碰撞后能追上B 发生再碰的条件是:o B v v α>…………………………(2分) 得13α>………………………………(1分)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021)(2121222≥⎥⎦⎤⎢⎣⎡+-=∆B B o A o A v m v m v m Ek α………(3分) 得53≤α 所以α满足的条件是1335α<≤………………………………(1分) 22212,,22227622486.1 6.1P cmHg V lS P P h cmHg V xS PV P V x cm cm===+===∴=,,,左管内空气:初态:末态:即此时在左管内空气的长度是。
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6.3.5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Ⅳ的核酸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B.脱氧核糖与脂肪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C.RNA聚合酶能催化某种单体形成多聚体D.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通过叶绿体合成葡萄糖【答案】D【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中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易错点】光合作用部位【解题思路】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解析】HⅣ的核酸是RNA,是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脱氧核糖含的元素为C、H、O,脂肪所含的元素为C、H、O,元素种类相同;RNA聚合酶能催化某种单体(核糖核苷酸)形成多聚体(RNA);绿色植物的根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是绿色植物所有细胞都可以通过叶绿体合成葡萄糖。
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B.遗传学家采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记名计算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D.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机制【答案】C【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易错点】记名计数法【解题思路】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解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遗传学家采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机制。
3.感染“诺如病毒”会引发人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与发热等,下列关于该病人的叙述,正确的是A.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垂体大量合成抗利尿激素B.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下丘脑部分细胞活动加强C.效应T细胞与“诺如病毒”结合可抑制该病毒在体内增殖D.只需大量饮水就能维持严重腹泻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答案】B【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R x E SA 1A 2R 0NCS20170607项目第一次模拟测试卷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二、选择题生物 化学 物理 三、非选择题(一)必做题 22.(1)B (2分) (2)0.48 (3分)23.(1)(1)0.154(0.152~0.155均可) (2分) (2) 22.0 (2分)(3)Ⅰ. 如右图所示 (4分)Ⅱ. 20212()x I R r R I I +=- (2分)24.(14分)解:(1)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方向沿斜面向上,则2121t a vt x += 2分解得21m/s 25.0=a 1分物块在A 点的速度为m /s 50=+=at v v 2分(2)设物块与接触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有2ma mg =μ 1分由图线可知 22m/s 2=a 1 分解得 2.0=μ 1 分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设受的摩擦力为f ,则1sin cos ma f mg F =+-θθ 2分N f μ= 1分θθsin cos F mg N += 1分解得N 1.10sin cos cos sin 1=++-=θμθθμθma mg mg F 2分1 2 3 4 5 6B C B A D B 7 8 9 10 11 12 13A CB B DC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C D C B AD BD CD AC25.(18分)解:(1)要使粒子能沿图中虚线O 2O 3进入PQ 、MN 之间的区域,则粒子所受到向上的洛伦兹力与向下的电场力大小相等qE B qv =10 2分解得 m/s 105510⨯==B E v 2 分 (2)粒子在矩形efgh 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设半径为R ,则 Rv m B qv 200= 解得 m 1.00==qB mv R 2分作出粒子在磁场中轨迹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得 l R R 21cos =+θ 解得 060=θ 2分粒子射入点的位置在eh 边上距e 点为 m 20360sin 0==R x 1 分 射入的速度方向和eh 边成060角向左下方 1分(3)粒子从O 3以速度v 0进入PQ 、MN 之间的区域,先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到ab 板上,以大小为v 0的速度垂直于磁场方向运动.粒子将以半径R 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转动一周后打到ab 板的下部.由于不计板的厚度,所以质子从第一次打到ab 板到第二次打到ab 板后运动的时间为粒子在磁场运动一周的时间,即一个周期T 。
2016届高三理科综合训练试题(五)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化学试卷分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共4页。
考生作答应答在答题卡生物答题区,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本卷共6题,每题6分,部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A.三项生理指标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直接参与的是甲、乙、丙B.胰岛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发挥着比较关键的作用C.三项生理指标中,实测数据基本正常的有甲、乙、丙D.缓冲物质NaH2PO4/Na2HPO4对维持血液pH的稳定有重要作用2.下列关于实验或实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B.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不会出现大量气泡C.用碱性染料将染色体或染色质染成深色,便于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D.将斐林试剂加入到甜菜提取液或甘蔗提取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3.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又称细胞凋亡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被切割成有规律的小片断,DNA分子电泳图呈梯状条带,正常细胞的DNA未降解,电泳图表现为大分子片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中遗传信息缺失可能是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B.如能激活癌细胞的nuc-1基因,可导致癌细胞死亡C.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是通过细胞凋亡来完成的D.蝌蚪尾部的自溶现象是nuc-1基因表达的产物所致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样方法是估算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B.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C.影响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D.火山岩演变成灌木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5、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loop结构有关。
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 杂合片段,该片段中,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
2016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lC~12 N—14 O~16 S—32 Ca—40 Cu—64第I卷(选择题共21题,每小题6分,共l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台题目要求。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Ⅳ的核酸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B.脱氧核糖与脂肪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C.RNA聚合酶能催化某种单体形成多聚体D.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通过叶绿体合成葡萄糖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B.遗传学家采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记名计算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D.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机制3.感染“诺如病毒”会引发人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与发热等,下列关于该病人的叙述,正确的是A.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垂体大量合成抗利尿激素B.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下丘脑部分细胞活动加强C.效应T细胞与“诺如病毒”结合可抑制该病毒在体内增殖D.只需大量饮水就能维持严重腹泻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4.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DNA双链,然后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
关于该果蝇的精原细胞的一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B.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C.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前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相同,染色体数不同D.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中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不同,染色体数相同5.关于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森林群落中,动物也有类似于植物的垂直结构B.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内部与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C.种群的各特征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空间特征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6.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
南昌市2016年模拟试卷(三)理综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126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Cl-35.5 Al-27 Fe-5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有()① CO2的产生;② H2O的生成;③淀粉酶的合成;④[H]的形成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2.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类“超级病菌”,对青霉素等抗生素有耐药性,MRSA有多种变异种,其中PVL是毒性较强的一个变种且繁殖速度快,正确的是()。
A.MRSA蛋白质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B.青霉素等抗生素的滥用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加强C.MRSA有许多变种是因为遗传物质是RNA易变异D.MRSA的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不存在染色体的变化3.观察一个处于某分裂时期的人体细胞,发现该细胞不均等缢裂,且染色体已经分成了两组。
不考虑变异,下列有关每组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染色单体B.无两条X染色体C.无Y染色体D.无同源染色体4.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
服用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高血压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B.高血压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偏低C.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体内合成的ACEI的调节D.服用ACEI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5.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
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
在该生态系统中,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科研人员在1974年~1977年间,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了啮齿动物的有无对蚂蚁数量影响的相关研究。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至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至21题有两项或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TP的水解常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相偶联B.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不表达C.细胞凋亡过程中存在基因选择性表达D.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2.用3H标记玉米(2n=20)花粉粒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该花粉粒细胞转入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培养过程中加入秋水仙素(加入时间如图所示)。
下图是该过程中核DNA 含量变化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可抑制分裂后期纺锤体的形成B.d点时细胞内每条染色体均带有3H标记C.通常情况下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e-f阶段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3.下图为人体某神经调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针刺肌肉后,图中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感受器产生兴奋主要是因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C.针刺手指皮肤后,兴奋到达脊髓中枢,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痛觉D.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与脊髓中枢内突触的抑制有关4.下列关于某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但不能直接清除靶细胞中抗原B.HIV侵入人体后,引起B淋巴细胞合成分泌相应抗体C.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分裂周期延长D.吞噬细胞是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淋巴细胞5.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可以观察到新鲜菠菜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内部结构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需要设计对照试验C.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画滤液细线并迅速重复2-3次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对实验结果影响相同6.某林区在30年前发生过火灾,焚毁所有林木。
2021年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美国物理学家于1995年在国家实验室观察到了顶夸克。
这是近二十几年粒子物理研究最重要的实验进展之一。
正、反顶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势能可写为E P =K 4a s 3r ,式中r 是正、反顶夸克之间的距离,a s =0.12是强相互作用耦合常数,无单位,K 是与单位制有关的常数,则在国际单位制中常数K 的单位是( )A .JB .NC .J ⋅mD .J/m2.如图所示,倾角 30=θ的斜面上,用弹簧系住一重为N 20的物块,物块保持静止。
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N f 12=,那么该弹簧的弹力不可能是( )A .N 2B .N 10C .N 20D .N 243.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可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同心圆B .任何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都是圆.C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需的速度大小只决定于轨道高度,而与卫星的质量无关D .卫星中的水银气压计仍然可以准确读出大气压值4.真空中一半径为r 0的带电金属球,通过其球心的一直线上各点的电势φ分布如图所示,r 表示该直线上某点到球心的距离,r 1、r 2分别是该直线上A 、B 两点离球心的距离,根据电势图像(φ-r 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金属球可能带负电B.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A指向BC.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D.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沿直线从A移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W=q(φ2-φ1) 5.如图,在一水平放置的平板MN的上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许多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相同的速率v沿位于纸面内的各个方向,由小孔O射入磁场区域.不计重力,不计粒子间的相互影响.下列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带电粒子可能经过的区域,其中mvRBq.哪个图是正确的?()A.B.C.D.二、多选题6.如图所示为一自耦变压器,保持电阻R′和输入电压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滑片P向b方向移动,滑片Q下移,电流表示数减小B.滑片P不动,滑片Q上移,电流表示数不变C.滑片P向b方向移动,滑片Q不动,电压表示数增大D.滑片P不动,滑片Q上移或下移,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7.如图甲所示,正六边形导线框abcdef放在匀强磁场中静止不动,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0时刻,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设产生的感应电流以顺时针方向为正、竖直边cd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以水平向左为正.则下面关于感应电流i和cd边所受安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8.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在地面上,套在杆上的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将套在杆上的滑块向下压缩弹簧(在弹性限度范围内)至离地高度h=0.1m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现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传感器测量滑块的速度和离地高度并作出滑块的E k-h图像,其中高度从0.2m上升到0.35m范围内图像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滑块可视为质点,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由图像可知A.轻弹簧原长为0.2mB.滑块的质量为0.2kgC.弹簧弹性势能最大为0.5JD.滑块机械能最大为0.5J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E.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C.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可能减小D.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则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10.如图所示,图甲为某一列简谐横波在t = 0.5 s 时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P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则关于该波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E.P处质点在5s末内位移为0.5 mA.传播方向沿+x方向传播B.波速为16 m/sC.P处质点振动频率为1HzD.P处质点在5s内路程为10 m三、实验题11.用图示装置测量重锤的质量,在定滑轮两侧分别挂上重锤和n块质量均为m0的铁片,重锤下端贴一遮光片,铁架台上安装有光电门.调整重锤的高度,使其从适当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读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0;从定滑轮左侧依次取下1块铁片放到右侧重锤上,让重锤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计时器记录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计算出t02、t12….(1)挡光时间为t0时,重锤的加速度为a0.从左侧取下i块铁片置于右侧重锤上时,对应的挡光时间为t i ,重锤的加速度为a i .则0i a a =__________.(结果用t 0和t i 表示) (2)作出0i a a ﹣i 的图线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k ,则重锤的质量M=________. (3)若重锤的质量约为300g ,为使实验测量数据合理,铁片质量m 0比较恰当的取值是________.A .1gB .5gC .40gD .100g .12.物理学习小组在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时,找来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 替代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其中R 0是阻值为2Ω的保护电阻,滑动片P 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P 的位置,测得aP 的长度x 和对应的电压U 、电流I 数据,并分别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U —I 图象和如图丙所示的—x 图像.则(1)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已知电阻丝的横截面积S=0.12×10-6m 2,电阻丝的电阻率ρ为______Ω•m ,安培表内阻为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此实验用了图象法处理数据优点是直观,但是不能减少或者消除___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四、解答题13.火车站上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致使一节车厢以4/m s 的速度匀速滑出了车站,此时在同一轨道上一列火车正在以72km/s 的速度匀速驶向车站,技术娴熟的火车司机突然发现这种紧急情况后,立即以大小为20.8m/s 的加速度紧急刹车,之后又立即以此加速度使火车反向加速运动,若车厢与火车相遇恰好不相撞.求:(1)司机发现车厢向自己驶来开始制动到刚好相遇用的时间.(2)司机发现车厢向自己驶来开始制动时离车厢的距离.14.如图所示,两金属板正对并水平放置,分别与平行金属导轨连接,Ⅰ、Ⅱ、Ⅲ区域有垂直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杆ab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并一直向右匀速运动.某时刻ab进入Ⅰ区域,同时一带正电小球从O点沿板间中轴线水平射入两板间.ab在Ⅰ区域运动时,小球匀速运动;ab从Ⅲ区域右边离开磁场时,小球恰好从金属板的边缘离开.已知板间距为4d,导轨间距为L,Ⅰ、Ⅱ、Ⅲ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宽度均为d.带电小球质量为m,v,重力加速度为g.求:电荷量为q,ab运动的速度为(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2)ab在Ⅱ区域运动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v应为多大(3)要使小球恰好从金属板的边缘离开,ab运动的速度L=、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15.如图所示,一根长100cmL=的空气柱。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卷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美国物理学家于1995年在国家实验室观察到了顶夸克。
这是近二十几年粒子物理研究最重要的实验进展之一。
正、反顶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势能可写为43sPE K rα=-,式中r 是正、反顶夸克之间的距离,12.0=sα是强相互作用耦合常数,无单位,K 是与单位制有关的常数,则在国际单位制中常数K 的单位是( )A 。
JB 。
NC 。
m J ⋅ D.m J /15。
如图所示,倾角30=θ的物块,弹簧的弹力不可能是( )A.N 2B.N 10C.N 20 D 。
N 2416.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卫星可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同心圆B.任何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都是圆。
C.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需的速度大小只决定于轨道高度,而与卫星的质量无关D.卫星中的水银气压计仍然可以准确读出大气压值17。
真空中一半径为0r 的带电金属球,通过其球心的一直线上各点的电势ϕ分布如图所示,r 表示该直线上某点到球心的距离,1r 、2r 分别是该直线上A 、B 两点离球心的距离,根据电势图像(r -ϕ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该金属球可能带负电B.A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A 指向BC.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 点的电场强度D 。
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沿直线从A 移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12ϕϕ-=q W18.如图甲所示,在一水平放置的平板MN 的上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许多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相同的速率υ由小孔O 沿位于纸面内的各个方向射入磁场区域。
NCS(南昌市)20160607项目第一次模拟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6.3.5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本试卷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lC~12 N—14 O~16 S—32 Ca—40 Cu—64第I卷(选择题共21题,每小题6分,共l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台题目要求。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Ⅳ的核酸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B.脱氧核糖与脂肪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C.RNA聚合酶能催化某种单体形成多聚体D.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通过叶绿体合成葡萄糖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B.遗传学家采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记名计算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D.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机制3.感染“诺如病毒”会引发人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与发热等,下列关于该病人的叙述,正确的是A.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垂体大量合成抗利尿激素B.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下丘脑部分细胞活动加强C.效应T细胞与“诺如病毒”结合可抑制该病毒在体内增殖D.只需大量饮水就能维持严重腹泻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4.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DNA双链,然后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
关于该果蝇的精原细胞的一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B.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C.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前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相同,染色体数不同D.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中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不同,染色体数相同5.关于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森林群落中,动物也有类似于植物的垂直结构B.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内部与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C.种群的各特征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空间特征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6.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
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
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
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A.4种B.3种C.2种D.1种7.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和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C.钢铁制品和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8.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X、Z同族,Y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Z、W单核离子均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B.W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C.南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止2种D.因为X的氢化物分子间有氢键,所以X的氢化物较Z的氢化物稳定9.常温下,向饱和氯水中逐滴滴入0. 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点所示溶液中只存在HC10的电离平衡B.②到③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定减少C.②点处表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完全D.②点所示溶液中:c( Na+)=c(HC10) +2c(ClO -)10. -种免疫抑制剂麦考酚酸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麦考酚酸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7 H20O6B.能与FeCI3溶液显色,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量1 mol Br2C.1mol麦考酚酸最多与3 mol NaOH反应D.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消去四种反应11.向硫酸酸化的Fe( NO3) 3溶液中逐渐通入H2S气体,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①S2- +2N03- +4H+=2NO2+S+2H2O②2Fe3+ +H2S =2Fe2+ +S+2H+③Fe3+ +3NO3-+5H2S+2H+=3NO+5S +Fe2+ +6H2O④Fe3+ +7NO3-+10H2S+8H+=7NO +10S+Fe2+ +14H2O⑤Fe3+ +5NO3- +8H2S +4H+=5NO +8S +Fe2+ +10H2OA.②③⑤B.③④⑤ C. ②④⑤D.①②③12.已知高能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Li+ FeS =Fe+ Li2S[LiPF6.SO( CH3)2为电解质],用该电池为电源进行如右图的电解实验,电解一段时间测得甲池产生标准状况下H2 4.48 L。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隔膜中通过的离子数目为0.4 N AB.若电解过程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电解后甲池中溶液浓度为4 mol/LC.A电极为阳极D.电源正极反应式为:FeS +2Li+ +2e - =Fe +Li2S1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解析都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奥斯特在研究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时,将一根长直导线南北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导线不通电时,小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静止时N极指向北方,如图所示。
现在导线中通有沿南向北的恒定电流I,小磁针转动后再次静止时N极指向A.北方B.西方C.西偏北方向D.北偏东方向15.如图所示,a图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接在u sinl00πt(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与阻值R1= 2Ω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电流表为理想电流表。
b图中阻值为R2=32Ω,的电阻直接接到u sinl00πt的交流电源上,结果电阻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A.通过电阻R1的交流电流的频率为0. 02Hz .B.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9WC.电流表的示数为6AD.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16.如图a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平行直金属导轨ab、cd,bd端接有电阻R。
导体棒ef垂直轨道放置在光滑导轨上,导轨电阻不计。
导轨右端区域存在垂直导轨面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
在t=0时刻,导体棒以速度v0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经过时间2t0开始进入磁场区域,取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导体回路中顺时针为电流正方向,则导体回路中的电流,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图像可能是17.质量为M的三角形物块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开始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0沿三角形物块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某时刻给物体施加一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使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如图所示。
整个过程中,三角形物块始终静止在地面上,设物体向下加速运动时,地面对三角形物块的支持力大小为N,地面对三角形物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A.f≠0 ,N >m +M)g B.f =0,N >=( m. +M)gC. f≠0 ,N <m +M)gD. f =0,N > ( m. +M)g18.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对人类来说充满着神奇,为了更进一步探究火星,发射一颗火星的同步卫星。
已知火星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p倍,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均为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的半径为R,则火星的同步卫星距球心的距离为A.B.C.D.19.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中心轴正上方口处水平抛出一小球,圆盘以角速度ω作匀速转动,当圆盘半径ob恰好转到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且平行的位置时,将小球抛出,要使球与圆盘只碰一次,且落点为b,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抛点a距圆盘的高度^和小球的初速度v0可能应满足A.B.C.D.20,如图所示,P、Q放置两个电量相等的异种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N、a、b是中垂线上的三点,且oa =2ob,N处放置一负的点电荷,则A.a处的场强的大小小于b处的场强的大小B.a处的电势小于b处的电势C.a、O间的电势差大于a、b间的电势差2倍D.电子在a处的电势能大于电子在b处的电势能21.质量为m=2kg的物块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D处,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 0.5,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回到出发点O处,取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如图a所示,物块运动过程中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l0m/ s2,则A.物块经过4s时间到出发点B.物块运动到第3s时改变水平拉力的方向C.3. Ss时刻水平力F的大小为4ND.4. 5s时刻水平力F的大小为16N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一第40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做题(11题,共129分)22.(6分)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原长l0的关系实验中,按示意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轻质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上安装可移动的轻质指针P,实验时的主要步骤是:①将指针P移到刻度尺l01= 5cm处,在弹簧挂钩上挂上200g的钩码,静止时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并记录下来;②取下钩码,将指针P移到刻度尺l02= lOcm处,在弹簧挂钩上挂上250g的钩码,静止时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并记录下来;③取下钩码,将指针P移到刻度尺l03=15cm处,在弹簧挂钩上挂上50g的钩码,静止时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并记录下来:④重复③步骤,在每次重复③时,都将指针P下移5cm,同时保持挂钩上挂的钩码质量不变。
将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列表如下:根据实验步骤和列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重力加速度g取l0m/ s2。
在实验步骤③中,弹簧的原长为15cm时,其劲度系数k=_ ___ N/m。
(2)同一根弹簧的原长越长,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弹簧处在弹性限度内)A.不变B.越大C.越小23.(9分)某学生用如图a所示电路测金属导线的电阻率,可供使用的器材有:被测金属导线ab,电阻约10Ω,,导线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0.8A,稳恒电源E,电源输出电压恒为E =12V,电压表V,量程为3V,内阻约5KΩ,保护电阻:R1=l0Ω,R2=30Ω,R3= 20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