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课》观后感(精选3篇)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2
央视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0字〔精选13篇〕央视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0字〔精选13篇〕央视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0字1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季《开学第一课》的节目内容是关于我们祖国从建国到今天这70年间的成长。
每次从口中说出中国这两个字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总是冲动而自豪的,遥想当年的10月1日。
在这70年里,我们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国家的相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中国崛起了,跻身成为了世界强国,我们如今拥有的幸福和光明都是我们国家所带来的。
感恩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妙,感恩祖国给予了我们如今的安稳生活,更感恩我们的祖国,让我们对将来有了更好的期盼。
我爱你,我的祖国,对你的爱意,胜过昨日,不如明天。
央视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0字2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
我和同学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看到了很多让我敬仰形象。
最让我记忆深入的是高振宁老人的故事。
他们自己日子过得也是很艰辛这些钱全都是他们每天卖牛奶辛辛苦苦挣来的。
他们是多么的无私,仍然还是帮助了那些也需要帮助的人。
他们坚持了___年资助,从没停顿。
这是一种淳朴高贵的爱,不求回报,这更是一种坚韧的品质。
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立在我的心理。
酸酸的,甜甜的,久久回味着。
他们没有豪车,漂亮的房子。
仍然做出了滴水穿石感人之举。
他们向我们展示了,虽然生活在底层,但他们的心灵是大爱无边的。
我在想他们是天使下凡吗?不,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平凡人。
央视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0字3这天,我和妈妈一齐收看《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的主题是幸福。
令我最感动的是一位大姐姐,她从小就成了孤儿,由一位邻居养大,然而,这样的幸福生活只过了三年,在她八岁的时候,祸从天降,妈妈瘫痪了,大姐姐从八岁照顾了母亲___年,家里的活全部都落在她身上,她除了买菜、洗碗、做饭,还有其他活要干,一般这些事情做完就要9点多钟,这时她才静下心写作业。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最新〔精选12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最新〔精选12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相信我们大家看过《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都有所感悟,这个节目是围绕着“幸福”这个主体来讲的。
有人说,幸福不就是快乐在一起吗?不!我不这么认为,其实幸福的定义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小朋友能快乐安康成长。
幸福就是分享;就是感恩;就是奉献;就是快乐;就是安康;就是和睦……我觉得幸福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去探寻。
我还理解到一些著名人物对我们小朋友,小学生的一些安康感受:好的成长就是快乐的、安康的。
从孩子的心灵到身体,都是活力逢勃,而且是充满自信的成长,这比一个阶段性的结果,标准答案式的成绩更重要。
假如我们可以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一定会收获幸福和快乐。
假如我们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人们去奉献一份奉献,去奉献一份爱心,去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一定会活在幸福中。
节目中说到的盲童刘浩,他有一个爱好弹钢琴,为了弹钢琴他放弃了学业。
他的妈妈为了达成他的愿望帮他一针一针地在硬纸板上翻译盲谱。
而另一个故事说到一个不屈不饶的小女孩,她五岁时,双亲去世。
妈妈在生前把她托付给一个朋友抚养,可几年后,养母生病了,养父去世了,她便扛起了家里的重任。
在家里,我能和弟弟一起分享东西,这就是幸福;在路上,我的东西掉了,一位叔叔帮我捡起来,我感谢了他,这就是幸福感恩;在学校,同学没有带学惯用品,我借给她,这就是幸福的奉献;在课余游乐时,我和好朋友一起玩耍,一起欢笑,这就是幸福的快乐;在家时,我们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吃饭,吃着青菜咸鱼,这就是幸福的快乐、幸福的和睦。
有一次,学校组织秋游,有几位同学家里比拟贫穷,我们大家与教师为他们捐钱让他们去旅游,这就是幸福的帮助。
幸福的方式有很多,幸福让我懂得去帮助别人,为人着想,宽容别人,我想这就是幸福的美满方式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今天晚上,学校组织了我们全体师生一起去观看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创造向将来”,是以“创造向将来”为主题,分为“梦想、探究、奋斗、将来”四个篇章,以充满前瞻性和将来感的设计,展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旨在启发青少年的创造梦想,鼓励当代青少年发奋努力去创造更好的新生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50篇)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5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19月1日晚7点多,我和往年一样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开学第一课》的播出。
终于等到了开播,几位老师相继出场。
第一节课是“有梦就有动力”。
女航天员王亚平给我们讲述了当一名航天员的艰辛。
随后,十三岁的跳伞队员付丽娟上场了,她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坚持模拟跳伞、长跑训练的……我从她们讲述的亲身经历中,懂得了要实现梦想就需要有个动力作支撑。
第二节课是“有梦就要坚持”。
章子怡老师讲述了自己的电影梦。
紧接着第二位老师廖智给我们跳了一支舞——《怒放的生命》。
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她曾经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舞蹈者,可是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
当她安上假肢,重新站起来时,却感到阵阵钻心的疼痛,她没有放弃,自己默默地坚持练习舞蹈,最后走向中央电视台《舞出我人生》节目,向世人展示另一个人生的精彩。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梦想需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努力坚持,就一定能实现。
第三节课是“有梦就能出彩”。
钢琴大师郎朗用橙子、香瓜弹钢琴,有用胳膊弹钢琴,真是精彩的不得了呀!他对钢琴的兴趣源自动画片《猫和老鼠》,他的梦想因为有了动力的支撑,加上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和不断地努力坚持,才迎来了今天精彩的钢琴人生。
看了这次《开学第一课》,我明白了梦想需要动力与坚持,只要有动力,有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2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终于播出啦,今年的主题是“中华骄傲”。
关于中华骄傲的历史上写了很多很多,如四大发明,丝绸等等。
但我觉得汉字最有代表。
王宁教授讲述致力于研究汉字六十余年的故事,带领我们领略汉字的魅力追根溯源,鉴古至今。
还有“汉字叔叔”坚持研究和传播汉字多年,在此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都没有放弃。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4篇)2022-12-15幸福是什么说课稿(精选4篇)幸福是什么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三个牧童在清理泉眼,砌上小井后,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后,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智慧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相聚,各自回顾彼此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
最后智慧女儿再次出现,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就是这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
它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选编的意图很明确,是想让学生建立对童话体裁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能力,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2.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
3.朗读课文,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这句话的理解。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
四、说教学策略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这一组中,共选编了四篇童话故事,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建立了对童话体裁的认识,这一篇课文的出现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一种补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所以,这节课的学习我放手大胆的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深化理解童话内涵。
五、说课时安排1课时六、说教学流程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我的大体流程是自读--交流--拓展三大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听《幸福拍手歌》后,师问: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你们什么时候有幸福的感觉?(同学们畅所欲言,课题的气氛也随之变得活跃)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幸福,可是你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孩子们会陷入沉思中)2.这时学生可以发言说一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七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七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篇1)在这美好的九月份里同学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时光,岁月的时光总是那么不留人,而在这正华青春的时光当中更要珍惜学习的时间,暑假愉快的时间已经悄然成为了过去式,迎接我们的是新的梦想,新的追逐成就点,那么在开学前有一个特别值得我们广大人民学习的公益节目,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们,基本是为广大学生量力定制的。
便是《开学第一课》了,说起开学第一课的话相信很多广大的学生并不会陌生,它是一个历史与实际相结合的公益节目,是通过历代往年的中励志博扬的事情进行改编而成,属于真实情况的代表,只是想通过电视的节目形式来呈现出来,让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利用这次的机会来学习,激发个人的爱国,为国贡献的斗志。
为此才开展此节目的,从08年开始到现在每一年的故事都是振奋人心,看得我们热心彭博,激情澎湃,无论是爱国励志,抗震救灾,还是青少年孝敬父母,爱国情怀,筑梦未来都是给人带来了一种热血激情的震撼人心,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节目来更好的,更全面的认识祖国的面貌。
今天8点的时候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心情是久久不能平静的,正是这样才是见证了祖国的强大,为此我们需要努力学习致使为祖国拣来做出伟大的贡献,加油为此这为什么要在开学前特意安排好的公益节目呢。
也让我们在未来学习当中拥有一个好的学习目标和榜样吧,借此利用这种学习的状态来植入更多的学习知识。
而开展《开学第一课》是想告诫我们祖国一路上走来是离不开我们人民辛苦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特别是我们身为祖国未来年轻的希望,更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适合人选。
因此我们不能白白浪费祖国现任对我们的培养,更不能在这光华的时代里欢度时光,因充分利用此机会努力学习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好将来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作当代的青少年,我们无一不为之感到自豪。
可试问,你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吗?感恩祖国,是一种敬与爱的交织,更是一份责任!我们需要挑起这个担子,将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
2024开学第一课《我爱我国我爱我家》观后感心得(精选7篇)2024开学第一课《我爱我国我爱我家》观后感心得(篇1)在新学期的钟声中,我有幸观看了2024年的《我爱我国我爱我家》主题开学第一课,节目以深入人心的内容和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家庭情感培养紧密结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爱我国”篇章中,节目通过一系列翔实的历史资料、科技成就展示以及英雄人物的事迹讲述,生动展现了我国自立自强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当我看到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地科研攻关,为国家科技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看到一线工作者在抗击疫情、抢险救灾中展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时,心中油然升起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这使我更加明白,爱国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要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提高自我,未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而“我爱我家”部分,则以温暖而细腻的情感触角,深入挖掘了家风家训的传承价值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节目中呈现的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家庭故事,让我体会到亲情的深沉与温馨,更让我认识到和谐家庭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作用。
爱家,就是要珍视每一份家庭的关怀,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爱去维系和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我爱我国我爱我家》开学第一课以情动人,寓教于乐,它既唤起了我对伟大祖国的自豪与崇敬,也提醒我要珍惜并守护好自己的小家庭。
在新的学期里,我将以这份深深扎根的爱国情怀和浓厚的家庭情感为动力,脚踏实地,奋发向前,努力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有担当、有爱心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4开学第一课《我爱我国我爱我家》观后感心得(篇2)2024年的《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这次的主题是“我爱我国我爱我家”。
这个主题既宏大又温馨,涵盖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让我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感悟。
我对“我爱我国”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课程中,通过讲述祖国的辉煌历史、灿烂文化以及众多为国家付出的英雄人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幸福课》观后感(精选3篇)《幸福课》观后感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幸福课》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幸福课》观后感1幸福是什么?按专业的术语来说——幸福,是一种感受良好时的反应,一种能表现出愉悦与幸福心理状态的主观情绪。
而在大部分人口中——幸福,是个人愉悦的感觉,积极的情绪,是短暂的,是易逝的,获得也相对简单。
在看了“幸福课”的公开课视频后,我对幸福又有了新的定义——幸福分为三个维度:快乐、投入、意义,只要做着令你快乐、使你投入、拥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幸福。
幸福并不是一种随机现象,一切都只是角度问题,对于相同的一件事,不同的角度,能产生不同的感受,所谓的幸福就是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只要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任何事,你就会感觉到快乐、感觉到幸福。
而我们要怎样才会拥有乐观呢?如果想改变不好的事物,不妨想想这些事物的好处。
就好像当我们想改变自己的某些品质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想想——不想冷酷,但这说明我们严肃认真;不想太容易相信别人,但这说明我们善良;不想拥有罪恶感,但这说明我们有责任心。
养成良好的习惯。
成功的经验能增加人的自我效能,没有什么比成功本身对成功更好的催化剂,对自我的认识和感知使人们进入了良性的循环、并保持这个良性的循环,我们要先塑造习惯,才能让习惯改变我们。
制定目标。
制定目标可以让我们更快乐,因为我们在追求自己在意的事,还可以解决内在的心理冲突,如果我们有选择,那就是快乐的预示。
十九世纪的William James说,“我时常觉得定义一个人性格的最好办法,就是寻找特定的心理,或道德态度,他们出现时,他觉得自己最为积极和活跃,在这种时刻,他内心有一个声音说,‘这就是真的我!’”当你按照你的人格力量行为时,你会觉得充满活力和动力。
运动与冥想。
实验表明,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培养人乐观、积极向上用于进取的精神;可以收获乐趣,找到信心,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而冥想不仅仅可以使人感觉舒畅,心情平和,还可以改善脑结构,实实在在地健脑,有实验表明,冥想者的大脑皮层在一些地方比普通人更厚;除此之外,时常深呼吸,也能增加幸福感。
看了幸福课后,对于幸福有了不同的体会,也懂得了很多获得幸福的途径,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会实践获得幸福的方法,使自己的未来变得更加和谐幸福。
《幸福课》观后感2首先在这里郑重感谢贾总指导我看了《幸福课》,我在看到第二级课的时候,我知道我会非常喜欢学习这门课,并且会非常认真地看完每一集,我做了不少笔记,并且在我自己的微博上将自认为精华的只言片语共享出来。
我看视频的时候,心中油然而生的那种欣喜,缘于Tal 讲述的许多理论或者道理,都是我自己在多年生活中的感悟,经Tal 一讲述,我倏然发现这些原来就是宝藏,激励我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继续应用这些朴实的原理,追求卓越的同时,倘佯那种幸福的感受。
正如Tal 所说,他不是要教大家一些新的知识,而是提醒大家一些原本浅显的道理,只是它们被现实污染而遮盖。
课中的许多道理,不仅可以应用在子女教育、家庭生活中,有许多也同样适用于工作中。
在这里我主要就工作相关的部分分享一下学习的心得,其它方面我会在其它地方分享。
首先来看Tal 对于压力的精彩评述,是不是整天生活在没有任何压力,无拘无束的工作就是幸福,就会快乐?答案是否定的。
人其实应该保持在一种压力的拓展区,亦即在让自己需要勤奋努力工作,才能完成目标的一种状态,比如设定绩效,应该设定在你正常努力去做能够完成的基础之上,再稍微提升一点,但也不应该设定高到你一看就知道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地步。
只有这样,才能激活你的创造和挑战的热情,这样才可能得到“超额包”,获得那种按部就班情况下无法得到的成就感。
要注意的是既要给自己适当的压力,又要合理安排释放压力的休息时间,比如高效率地工作90分钟,安排15分钟的放松时间,紧张地工作了一周,得到周末的休闲,这个原理Tal 用“无菌环境”生长的婴儿是否健康作为实例,做了精彩的讲述,就如同我自己对于锻炼的理解,许多人说我一直在家做家务,就是锻炼了呀,不用再单独找时间去锻炼了,其实我自己理解是不一样的,不能完全取代的。
做家务就好像日常的工作,这种状态下你自己的肌肉不用作出超平时负荷的努力即可完成所有工作,这种状态下你的肌肉虽然也有锻炼,却没有成长,除非你是像少林小子那样挥扫把。
在专门锻炼的情况下,你会去不断尝试挑战自我,这时就相当于让你的肌肉工作在一种拓展区,超负荷会损伤肌肉,但合理的加压锻炼,然后短暂的休息调整,这样才会提高肌肉的力量与耐力。
对于工作中的适度压力,则是会提供你的工作能力,所谓我们应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幸福,要通过努力奋斗,给予自己适当压力,竭尽全力去完成。
对于幸福感,则会提高你的幸福基准水平。
是不是幸福的人不会有失败,不会有挫折?这个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幸福的人从来不回避失败,他们把失败作为自己学习成长的机会,通过失败去发现自己潜在的弱点,去寻找弥补自己薄弱环节的方法,争取下一次的成功。
幸福课程中,Tal 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Fail to learn or learn to fail” ,成功者并不是生来就成功的,他们往往是那些失败最多的人。
所以在追求我们自己的目标时,永远记住我们学会走路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爬行,不断摔倒练习,最后才能够优雅地迈步。
而在这个过程中,迈出的勇气至关重要。
而勇气并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但是还是一如既往的前行。
在心理安全的组织中,可以安全地讨论过失,不会害怕告密,不会害怕摔倒。
这样的组织才可能会是学习型组织和创新型组织,因为员工有机会从失败中学习。
幸福的人是不是完美主义者?肯定不是的,完美主义者即使获得幸福,也是极其短暂的,Tal 用X 先生的精彩实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幼儿园小孩,成长为一个跨国公司执行董事的案例。
我们放弃作为完美主义,是不是就没有追求,就是幸福?同样不是,放弃完美主义不是放弃志向,而是允许和接受失败,不会放弃自己的雄心,不会放弃整个旅程和结果。
我们应该成为那种追求卓越的人,这里Tal 重点比较了完美主义者和追求卓越者之间的差别,虽然他们都同样充满对事业的追求,追求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但是缘于心态的不同,对于失败解读的不同,造就了他们本质的差异。
完美主义者往往认为一件事要么全部做到最好,要么根本不做,完美主义者对于失败有种失能性的恐惧,始终追求一种直线到达目标的捷径,完美主义者不能接受批评,是一种典型的逐利者,完美主义是事情耽搁的最主要原因。
而追求卓越者,从来不认为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他们认可能够接受失败,认为成功的路途荆棘密布,一种曲折、带有起伏螺旋式的路程,认为失败是一种反馈,一种成长的机会,他们不仅意识到目的地的重要,同样重视沿途的风景,他们心胸开阔,虽然喜欢接受批评,但也并非享受批评,因为他们明白这是成长与发展必须的重要部分,他们不仅关注成功,也享受过程。
对于优缺点的关注,从Tal 的讲课中,我同样觉得很有收获,虽然以前读过类似的介绍,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诠释让我更为容易接受。
是否我们必须去掉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所有缺点,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答案也是否定,我们可以去努力去除我们的缺点,但我们更因该关注于培养我们的特长,就如同我们在员工管理上,我们不要寄希望于重现锻造每个人,去除他们的缺点,达到我们理想的同一个机模,然后用这些标准素材去完成工作。
充分合理利用每个人的长处,强化他的优势,充分认识和感知他的优点,这点才是用好人的关键。
我们在群体中可以集体讨论过失,但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在集体中好的方面,Tal 教授讲解“自我实现预言”时,用了美国黑人女教师Marve Collins 在教育学生时重要的一条是“挖掘学生的潜能”或者“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擅长什么而不是他们聪不聪明”。
只关注失败、错误,会让我们对美好的事物、优异的表现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漠不关心,员工会不在乎自己是否优异的工作,而只是想我不要失败就可以。
不断感激优异的工作表现和成绩,他们就会增值,否则就会贬值。
关注优异的表现,不等于忽略失败,而是要坦然接受失败的现状,冷静分析失败产生的原因背景,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以后再犯。
关注自己的长处比关注自己的短处更能让自己快乐和成功,问题缔造现实,总是关注各类失败最好的结果是不再犯同样的失败,确不能走向卓越,我们的关注点,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认知,你只关心社会的黑暗面,你的世界将永远处在黑暗中,你天天关注社会的美好方面,怀着感恩的新,你的世界将永远阳关灿烂,长期关注优异的表现也更会让企业走向成功。
在“过犹不及“一课中,Tal 谈到专注是关键,工作生活都是如此,减少任务,避免同时进行多个任务,多个任务同时进行时,人的智商其实是严重下降的。
只坚持真正想做的事情,可以完成的更多,多则劣,少则精。
聚焦工作,则工作效率更高,状态更佳。
谈到选择要做的事情时,Tal 给出建议:确定你可以做的事,然后确定你想做的事,然后确定你最想做的事,最后确定你最想最想做的事。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幸福课其实就是主要讲解积极心理学,我在这里借用快乐传播的途径,隆重推荐各位读到此处的人去观看学习幸福课,因为不是说你看完了,你就整天洋溢在幸福的海洋中,而是你即使面临挫折,你也可以具有很强的心理的免疫系统,你可以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拥有幸福地工作与生活的良好心态,坚毅勇敢地走向追求卓越之路。
《幸福课》观后感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
寒假,读了《幸福课》一书,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这种幸福的课堂真谛真是感人至深。
想起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
这也时刻告诫这我读书是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就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课程。
他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他的这一理念及其精彩的授课,使得幸福课在哈佛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被选为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
这种积极心理学是“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目标指向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完善发展。
一、转变幸福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很多衡量幸福的标准可能是,考上好的大学、找到满意的工作、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建立美满的家庭、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这样我们就能拥有幸福的未来。
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只是关于幸福的错觉,你作何感想?这个人就是人称“幸福教授”的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吉尔伯特。
他摒弃了有关幸福的传统观念,从科学的角度为我们上了一堂新颖生动的幸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