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护理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TIPS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围术期护理分析邮编44300摘要:目的:研究在TIPS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使用不同护理方式起到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TIPS手术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将这50例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使用综合护理方式,护理后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来了解不同护理方式起到的护理效果。
结果:综合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综合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16%(P<0.05)。
结论: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TIPS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方式能够从细致、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中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TIPS手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围术期护理前言:肝硬化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这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
当患者出现肝硬化疾病且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轻则身体会产生多种不适,重症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所以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应该在疾病出现的初期及时地识别和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情况下就会出现休克,也可能会诱发腹水和肝昏迷。
当前医疗行业发展中,随着科技的进步TIPS手术治疗方式已经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手术治疗方式虽然具有安全性高、术后恢复效率快的优势,但也会对患者身体产生创伤,所以为了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保障必须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
以往实施的常规护理方式具有单一性和固定性,因此应用中不能防止并发症发生。
而综合护理不但能够做好疾病护理,也会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所以应用中不但能够提升手术安全性,也能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中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通过TIPS手术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
分析 TIPS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围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究对TIPS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行围术期护理起到的干预效果。
方法:基于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我院2019.05-2019.09期间收治的12例TIPS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6例,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6例,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对于行TIPS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TIPS;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围术期护理临床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多以TIPS来作为治疗方式。
围术期护理则是近年来搜提出的一种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模式,由于手术本质属于创伤性操作,患者极易出现如紧张、抵触等心理而造成治疗方案开展受到阻碍,因此,手术期间的护理具有着重要意义[1]。
本研究主要是对围术期护理在TIPS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干预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基于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我院2019.05-2019.09期间收治的12例TIPS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55.21±5.21)岁)以及观察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56.23±4.39)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行围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2.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相应的心理疏导,让其做好思想准备,积极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让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使其保持放松身心来接受手术。
②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做好相应的手术准备工作,指导患者行MRI检查或是CT检查,复查血常规,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抢救用品,检查各项仪器性能、药品是否完备,嘱咐患者在术前4h禁食禁水。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体会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莉[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来势凶猛,死亡率高,尤其是急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如处理不当,就会危及生命,在临床中,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医生快速、准确果断地给病人最有效的处理及预见性的护理,显得极为重要。
现就我科2005年2月-2007年2月收治的19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9例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25-68岁,出血量950-2000ml,,入院时已发生失血性休克6例,在积极抢救与有效护理下,24h出血停止11例,48h出血停止4例,2例转外科手术,1例自动出院。
2. 急救与护理方法2.1 急救措施快速补充血容量及时纠正休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由于急性大量出血,常呈失血性休克状态,迅速补充血容量是纠正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措施之一,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路输血、输液,另一路应用降门压药物,同时配血输血,急查血常规,尽量输新鲜血,防止库血中氨含量过高,诱发肝性脑病,同时防止输液过快引起急性肺水肿、心衰等并发症。
备好急救药品与物品,如止血药物,双气囊三腔管,负压吸引器等,以备抢救急用。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给予平卧位,抬高低肢,休克患者抬高头胸20o C 角,抬高低肢30o C角,呕血时头偏向一侧,及时去除口腔及鼻周围血迹,防止血液吸入气管导致窒息而死亡。
上消化道大出血,多存在低氧血症,可诱发出血,应给氧气吸入〔2-4l/min〕。
2.2 预见性护理2.2.1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1〕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每15-30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并详细记录,条件允许可给心电监护。
蔡红春等[2]说明,失血性休克当补液量到达失血量的60%-70%时,门脉压力〔PVP〕及肝脏供血〔HBF〕已经恢复原来水平,持续补液可以导致PVP与HBF的持续增加而引起再次出血。
介入治疗顽固性肝硬化性上消化道大出血12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顽固性肝硬化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20例顽固性肝硬化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取介入疗法进行治疗,先胃底静脉栓塞,再经股动脉穿刺进入脾动脉进行脾脏栓塞。
结果:120例介入手术均获得成功;17例患者死于肝癌,8例因出血死亡,其余病例在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止血总体有效率为97.50%。
结论:介入治疗顽固性肝硬化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既能有效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又能适度控制门脉高压,保护肝功,效果肯定,同时又安全、可靠、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介入疗法顽固性肝硬化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47-01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常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顽固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1。
顽固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是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常见临床急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
目前临床上治疗顽固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方法很多,内科治疗一般效果不是很明显,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高。
介入疗法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我院近年来采用介入疗法治疗顽固性肝硬化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选取12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谷丙转氨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有明显升高,b超、ct影像检查提示肝硬化。
本组患者男87例,女33例,年龄23~73岁,平均46.25±5.69岁,病程3.67±1.02年,101例有过内科治疗史,38例有过手术史。
1.2治疗方法。
1.2.1由c型臂x光机监控,经右腋中线第8~9肋间,细针水平穿刺肝脏,针尖刺向胸10~11椎体之间椎旁2cm处,然后边退针边推注对比剂直至门静脉显影,用细导丝引入门静脉主干。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如何治疗?肝硬化是一种因为肝炎、酒精中毒、代谢因素等病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的肝病,临床症状常见有身体疲劳、水肿、皮肤巩膜黄染等症。
肝硬化是一种一直会变化的慢性疾病,且会容易引发众多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即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这种并发症有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风险。
在治疗方法上,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随医学的发展还出现了介入治疗的方式,这些治疗手段有效减轻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1]。
1、引起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研究发现关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的主要原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这是因为肝硬化会导致门静脉高压,从而导致食管和胃底的血管血液流通有问题致使静脉曲张,当发生静脉曲张的血管发生破裂就引发了上消化道出血。
所以定期胃镜检查食管底静脉曲张情况,必要时采取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降低门静脉系统压力、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或胃底食道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治疗可以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
除了静脉曲张出血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贲门黏膜撕裂等均会造成上消化道出血。
2、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肝硬化患者常见死亡原因就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突然且出血量大,会造成患者休克等现象。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常有两种典型症状即呕血和黑便。
患者呕血前常有恶心、腹部不适感加重等感觉,患者呕出血的颜色常常是鲜红色或暗红色,如果患者呕血颜色是鲜红色则表明是急性呕血。
而呕出的血是暗红色时,表明在出血后血液滞流在胃部一段时间。
患者在呕血后可能会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等症状,若出血量超过一千五百毫升时则发生休克,此时患者会四肢冰凉、脉搏微弱、血压快速下降等。
另外,出血量小的患者会有大便呈现黑色的情况,粪便还会又稀又粘,可能会有血腥的味道[3]。
3、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由上文我们可知肝硬化出血的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日常生活中不会出现出现明显症状,一旦发病会很突然,所以掌握急救措施可以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
(完整版)上消化道出血术后护理记录术后护理记录
特殊风险提示
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术后出血、感染、吸入性肺炎等。
术后护理措施
1. 温暖提供:保持手术室和病房的温度适宜,保护患者免受寒冷和低温刺激。
2. 牢固加压:保证手术部位的压力,防止再次出血。
定期观察手术部位有无出血迹象。
3. 呼吸畅通: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气道梗阻,注意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4.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液体管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合理调整补液方案,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6. 药物管理:按照医嘱及时给予患者使用的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次。
7. 饮食指导:术后患者需要适度进食,避免摄入过热或刺激性食物,防止再次刺激消化道出血点。
8. 康复护理:配合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护理观察记录
饮食及药物记录
患者进食状况:术后2小时,给予患者流质饮食,患者饮食量正常。
餐后1小时给予口服药物。
护理小结
本次手术后,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正常。
护理措施得当,患者术后恢复较好。
下一步将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宣教,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以上护理记录供参考,具体操作以医生指示和患者实际情况为准。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2019年第4卷第20期V ol.4, No.20, 201991TIPS 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围术期护理分析谢海燕(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摘要】目的 观察TIPS 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围术期护理疗效。
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TIPS 手术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6例: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愈率(66.66%)、好转率(33.3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症状自评表(SCL-90)以及依从性量表(Morisky )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TIPS 手术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TIPS 手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围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0.91.02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肝门静脉高压具有密切的联系,肝门静脉高压可致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呕血、便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且患者出现量大,大量出血可致患者躯体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继而诱使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1,2]。
TIPS 手术是近些年我国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常用术式,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6例TIPS 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6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患者预后,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TIPS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综合护理),实验组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比例为2:1,年龄在35岁至72岁,中位年龄为(48.12±1.12)岁。
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作者:张元梅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期的风险及有效的护理干预。
方法:通过对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入我科的5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采取预见性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对结局进行观察。
结果:经采取全面、精心、细致、有效的护理干预,50例患者均未出现抑郁、烦躁、出血、感染、肝性脑病、压疮等问题和并发症。
结论:行之有效全面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起到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作用。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09-01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首次出血死亡率10%~50%,平均30%。
手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手术治疗近期止血效果明显,但同时在恢复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心理、病理问题的发生。
如:术后抑郁、烦躁、不配合治疗,出血、感染、肝性脑病、压疮等问题和并发症。
我科2010年5月~2013年3月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与食管下端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0例,经全面治疗及有针对性心理、生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均取得良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50例均为肝硬化失代偿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29例、女21例。
肝功能Child分级,10例A级、27例B级、13例C级,术前均经胃镜检查证实,确诊门脉高压、脾大、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度~重度﹚,都存在着心理上的障碍,焦虑、恐惧、紧张,甚至个别感到绝望,对手术治疗及预期疗效有疑虑,治疗配合度不高。
行护肝、支持治疗,同时予以心理干预。
满足手术条件、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后行脾脏切除、门奇断流、胃底食管下段切除术,术后给予止血、抗炎、补液、保肝、营养支持治疗及全面精心、有针对性,细致的有效干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提高,大大减少了抑郁、烦躁、出血、感染、压疮、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康复出院。
52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方法:按照处理肝硬化以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方法实施护理干预,同时采用个性化的手段加以护理。
结果: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8.1%,满意度为100%。
结论:采用程序化、正规化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使治疗的有效率得以提高,并能够使患者与患者亲属更支持护理工作。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护理;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15-01在肝硬化疾病所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当中,消化道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同时也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如不对患者加以治疗以及精心护理,极有可能导致其死亡[1]。
本文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方法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选择了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1例,女21例;年龄在25岁至76岁之间,平均为52.6岁;以上52例均已经得到确诊,出血量情况如下:小于550ml的有18例,在550ml至1050ml之间的有20例,在1050ml至2050ml之间的有12例,在2050ml以上的有2例;肝功能分级情况如下:9例为a级,另有31例为b级,其余12例为c级。
1.2 方法按照处理肝硬化以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的观察结果,采用个性化的手段加以护理。
2 结果临床疗效:在52例中,49例为显效,2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有效率98.1%;对于护理的满意度:50例为满意,2例为基本满意,没有对护理不满意的患者,满意度为100%。
3 讨论当肝硬化疾病处于失代偿期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门脉高压以及肝功能不断衰退等,以上临床表现非常容易诱发消化道出血现象;当出现消化道出血这一并发症时,便血以及呕血或者是休克症状也会随之产生,进而对健康带来严重威胁[2]。
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护理观察
摘要 目的 评价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护理
效果。方法 68例采取双介入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均
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进一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6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 出
血症状得到完全缓解;收缩压上升>9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上
升>60 mm Hg;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血常规检查, 血小板和白细胞
数均显著增多。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工作, 68例患者手术预后效果良好, 无
病死者, 无再出血者。结论 针对采取双介入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
道出血患者, 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显著, 能够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
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可在临床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 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期;综合护
理
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合并症, 会对患者的
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从现状来看, 双介入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
出血的有效方法, 但临床建议基于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工作的开展, 从而确保手
术的成功率[1, 2]。本次将6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研
究, 其目的是评价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护理效
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雙介入治疗
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其中, 男48例、女20例;年龄
43~76岁, 平均年龄(56.9±6.4)岁;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 并
签署相关医治确认书, 排除手术禁忌证及严重精神疾病者[3]。胃镜检查结果:
54例为食管胃静脉曲张、14例为单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情况:56例为消化道
出血药物保守治疗后再出血、12例为经内镜食管静脉套扎术后再出血。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 2. 1 术前护理 手术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因为受到疾病的影响, 加之对手术的效果存有疑惑, 患
者会有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 因此在手术前, 相关护理人员有必要加强与患
者的沟通、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
例如呕血患者由于体质较差, 情绪不够稳定, 在手术前需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护理人员需耐心、积极向患者介绍相关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从而使患
者的恐惧心理得到有效消除, 进而树立信心, 增强患者治疗期间的配合度[4]。
②常规护理。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严密监测
患者各项体征情况, 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指导, 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并加强
输液、输血的管理, 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③术前准备工作的开展。手术
前相关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工作, 如肝肾功能检查、血常
规检查以及凝血功能检查等;指导患者术前需禁饮水, 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
练, 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同时, 需向患者说明造影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
项;对患者说明穿刺时屏气、穿刺成功后浅慢呼吸等。平诊患者术前5 d开始口
服甲硝唑或氟哌酸, 清洁肠道;术前3 d开始全身应用抗生素, 手术前1 d给
患者做碘过敏试验、备皮(股动脉穿刺者), 指导患者练习平卧体位排大小便,
并将其必要性以简单易懂的形式讲解给患者。此外, 术前晚要保证睡眠, 术前
4 h禁食水, 以防术中呕吐引起呛咳和污染手术区;精神紧张的患者, 术前30
min可给予安定10 mg肌内注射。
1. 2. 2 术中护理 术中主要的护理内容包括:①疼痛护理。进入手术室后, 相
关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 避免术中风险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
特别注意的是, 经皮肝穿门静脉过程中, 由于导管丝基于门静脉运行的条件下
容易对门脉周围神经造成刺激, 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疼痛, 需对患者穿刺过程的
疼痛情况进行了解, 倘若腹痛剧烈可能会发生出血, 在此过程中有必要指导患
者放松心态, 进行必要的呼吸训练, 适当地使患者的疼痛感减轻[5]。②并发
症预防护理。如果手术中处理不当, 患者可能引发肺栓塞或异位栓塞等并发症,
因此有必要在术中加强并发症预防护理, 术中加强对患者呼吸、咳嗽等情况的
观察,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以及气促等症状, 提示存在肺栓塞的可能, 则
需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 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患者有血氧饱和度降低及咳
嗽等症状, 需停止栓塞对症治疗措施, 及时对患者进行持续吸氧, 指导患者
行健侧卧位, 然后使用相应的激素治疗;此外, 需认真贯彻栓塞过程患者是否
存在呕吐、恶心症状, 倘若存在呕吐症状, 则需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 对口
腔呕吐物清理干净, 然后进行漱口, 保持口腔卫生。
1. 2. 3 术后护理 为了提高患者手术预后效果, 需加强术后护理, 具体护
理内容包括: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手术结束后, 患者回归到病房, 需及时对
患者进行心电监测, 必要时进行吸氧处理, 直到患者病情恢复稳定。同时, 需
做好输液方面的管理工作, 合理补液, 并常规利尿治疗, 使造影剂的排泄得
到有效促进;针对病房巡视工作进行强化, 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进行严密
观察, 维持大便顺畅;若发现患者存在早期出血症状, 需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
施[6]。②舒适护理。手术后, 患者会有不适感和疼痛感, 需对患者采取舒适
护理, 提高术后患者舒适度, 从而改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对于相关护理人员
来说, 需对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加以了解, 如栓塞后局部组织缺血、变形
以及坏死等, 均会导致患者术后疼痛, 需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 采取有效护
理措施, 比如指导患者听音乐, 主动和患者聊天,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进而
使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③饮食指导。手术后2 d, 需指导患者禁止进
食, 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出血及黑便等并发症, 可以进食少量的低蛋白以及低蛋
白质等易消化类食物, 忌辛辣食物;值得注意的是, 对肝功能弱的患者需控制
摄入蛋白质, 从而避免血氨上升状况的发生, 进一步使肝性脑病的发生得到有
效避免。④并发症预防护理。手术后, 患者可能出现穿刺部位出血以及肝脏包
膜下血肿等并发症, 因此术后有必要对患者加强并发症护理, 相关护理人员需
掌握穿刺技术, 指导患者注意卧床休息, 为避免穿刺位置出血, 可应用盐袋
进行压迫, 约4 h。
2 结果
6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 并且出血症状得到完全缓解;收缩压上升>90 mm
Hg、舒张压上升>60 mm Hg;手术后, 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术后经血常
规检查, 血小板和白细胞数均显著增多。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工作, 68例
患者手术预后效果良好, 无病死者, 无再出血者。
3 讨论
在临床中, 针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采取双介入治疗
的效果良好。但是, 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复杂, 在
手术期间有必要配合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重点提到围手术期综合护
理, 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 并且每一个护理环节又包括诸多子
护理项目, 如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指导等。旨在于围手术
期对患者实施全面、综合性的护理, 使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 针对采取双介入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显著, 能够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 进一步提高生
活质量, 值得临床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海菊, 杨桂香, 伍瑛, 等. 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
道出血31例围术期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014(11):84-86.
[2] 常卓亚.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40例护理体会. 河南外科
学杂志, 2015(4):146-147.
[3] 张莹. 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医疗前
沿, 2011, 6(10):38.
[4] 杜秋菊.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29):139-140.
[5] 孙顺吉, 蹇兆成, 刘淑萍, 等. 双介入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
上消化道出血128例临床观察. 山东医药, 2010, 50(35):41-42.
[6] 李培民, 李元. 双介入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当代医学,
2011, 17(5):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