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
- 格式:pdf
- 大小:359.58 KB
- 文档页数:13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教研室:内科学开课院(部):临床医学院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学分: 10.5 总学时: 192 理论学时: 104 实验(见习)学时: 88 课外学时: 0开课对象:临床医学教材:内科学,葛均波、徐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参考资料:【1】内科学,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2】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6版【3】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14版【4】内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刘文励、叙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2版一、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其内容在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内科学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系统、内分泌及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精读的课程。
《内科学》的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
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因此学好内科学不仅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规范的工作程序。
《内科学》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
理论学习包括课堂讲课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
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临床诊疗实践,将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应努力提高医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高尚的医德,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陆道培血·肿瘤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受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
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发展历史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
由于骨髓为造血器官,早期进行的均为骨髓移植。
1958年法国肿瘤学家Mathe首先对放射性意外伤者进行了骨髓移植。
1968年Gatti应用骨髓移植成功治疗了一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患者。
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发现、血液制品及抗生素等支持治疗的进展,全环境保护性治疗措施以及造血生长因子的广泛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1977年托马斯报道100例晚期白血病病人经HLA相合同胞的骨髓移植后,13例奇迹般长期生存。
从此全世界应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严重血液病、急性放射病及部分恶性肿瘤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开创临床治疗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的新纪元。
骨髓移植技术使众多白血病患者得到救治,长期生存率提高50%—70%。
为发展此项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美国医学家托马斯因而获得了1990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
在中国,骨髓移植奠基人陆道培教授于1964年在亚洲首先成功开展了同基因骨髓移植,又于1981年首先在国内成功实施了异基因骨髓移植。
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长期存活率已达75%,居国际先进水平。
上世纪70年代年发现脐带血富含造血干细胞,1988年法国血液学专家Gluckman首先采用HLA相合的脐血移植治疗了一例范可尼贫血患者,开创了人类脐血移植的先河。
1989年发现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的作用,动员的外周血成为干细胞新供源,1994年国际上报告第一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近20年来,不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理论包括造血的发生与调控、造血干细胞的特性及移植免疫学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包括移植适应症的扩大、各种并发症的预防等也有了很大发展,使移植的疗效不断得以提高,并且相继建立了一些国际性协作研究机构,如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IBMTR、欧洲血液及骨髓移植协作组、国际脐血移植登记处等,还建立了地区或国际性骨髓库,如美国国家骨髓供者库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等,对推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细胞治疗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 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1)二、 CAR-T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3)三、血液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5)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GVHD的治疗进展 (7)五、解读AML新指南,实践新标准化诊疗 (9)六、通用型CAR-T治疗ALL (11)七、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粘膜损伤的临床管理 (13)八、 CAR-T细胞治疗并发症的临床管理 (15)九、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 (17)十、淋巴瘤病理学诊断 (18)十一、淋巴瘤治疗后18F-FDGPET/CT表现之诊断误区总结 (20)十二、 PET/CT在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上) (22)十三、 PET/CT在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下) (24)十四、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管理 (26)十五、抗肿瘤药物的肝损伤机理与预防 (28)一、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权威指南共识一致推荐HSCT作为SAA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案,以下指南描述不正确的是()A.对年轻或成人的SAA应先行MSD HSCT治疗,但35-50岁的患者需在考虑移植前仔细评估合并发症况B.对年龄≤25岁且有HLA相合同胞供者的SAA患者,如无活动性感染和出血,首选HLA相合同胞供者HSCTC.对年龄<50岁且有HLA相合同胞供者的SAA或vSAA患者,可接受allo-HSCT作为一线治疗D.如找到亲缘相合供者,HSCT是SAA、vSAA及输血依赖的NSAA患者的治疗选择E.HLA相合亲缘供者移植是后天获得性AA的一线治疗方法之一参考答案:B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流行病学中,正确的是()A.男:女=1:1B.发病率是欧美的33倍-5倍C.发病年龄呈双峰特点:20-24岁D.发病年龄呈双峰特点:>60岁E.男:女=2:1参考答案:A3.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减少为特征A.全血细胞B.白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E.粒细胞参考答案:A4.单倍体供者选择中,()是不适合SAA患者的供体A.父亲B.母亲C.祖父母D.兄弟姐妹E.子女参考答案:C5.以下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经大剂量放、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预处理B.清除受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C.重建造血和免疫D.移植是很多疾病的唯一治愈手段E.放化疗剂量很大,最大程度杀灭肿瘤细胞能提供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参考答案:D二、CAR-T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英国真实世界研究小结中,以下不正确的是()A.入组标准与ZUMA-1相似B.英国研究中大多数患者允许桥接治疗C.安全性:≥3级CRS与ZUMA-1相同D.安全性:≥3级ICANS高于ZUMA-1E.中位13.1个月时,ORR达83%,与ZUMA-1 ORR 82%(至少随访6个月)相当参考答案:D2.CAR-TvsSOC二线治疗中,描述不正确的是()A.多项CAR-T III期临床研究挑战二线SOC治疗地位,目前取得一致性结果B.荟萃分析提示CAR-T疗法具有优势C.高剂量化疗后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被认为是对补救治疗有反应的复发或难治性(R/R)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二线治疗标准护理(SOC)D.CAR-T治疗R/R DLBCL真实世界数据提示:随治疗线数增加,CR率降低E.FDA已批准三种抗CD19 CAR-T产品(Axi-cel、Tisa-cel、Liso-cel)用于R/R DLBCL治疗参考答案:A3.德国真实世界研究中,关注的指标不包括()A.总生存率(OS)B.总体缓解率(ORR)C.无进展生存率(PFS)D.非复发死亡率(NRM)E.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参考答案:B4.西班牙真实世界研究小结中,不正确的是()A.有限的随访时间内,缓解情况一般B.1个月时,ORR达78%,CR 40%C.100天时,ORR 66%,CR 48%D.中位随访6.3个月,中位OS率78%,中位OS 7.3个月E.安全性:≥3级 CRS 6.5%,≥3级 ICANS 15%,均低于ZUMA-1研究参考答案:A5.属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是()A.BTK抑制剂B.免疫调节剂C.PD-1抑制剂D.CAR-T细胞免疫疗法E.BCL-2抑制剂参考答案:C三、血液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1.营养风险筛查的工具是()A.NRS2002B.MUSTC.MSTD.理想体重E.BMI参考答案:A2.肿瘤营养不良属于的分类是()A.伴有炎症DRMB.无炎症DRMC.饥饿营养不良D.社会经济相关性营养不良E.心理相关性营养不良参考答案:A3.肿瘤患者入院需进行营养评估(PG-SGA),2-3分为()A.无营养不良B.可疑营养不良C.轻度营养不良D.中度营养不良E.重度营养不良参考答案:B4.评估是发现有无营养不良及严重程度,评估量表的金标准是()A.SGAB.PG-SGA-CAC.MNAD.GLIME.24小时膳食回顾参考答案:A5.益生菌和代谢物质中,不属于活菌的缺点是()A.很难在肠内定植(定殖抗性)B.到达肠道前,大部分被酸碱杀灭C.产量少,价格贵D.贮藏条件要求严格,保质期短E.存在细菌易位的风险参考答案:C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GVHD的治疗进展1.关于治疗GVHD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全身性类固醇治疗是治疗急性GVHD的金标准B.治疗应持续到所有GVHD症状消失C.一旦发现主要改善,应立即减少使用类固醇剂量D.目前已确立二线治疗方案,但治疗方案的活性有限E.约50%的患者难以耐受一线治疗(类固醇)参考答案:D2.急性GVHD发病机制中,受者APC活化供体T细胞属于第()阶段A.1B.2C.3D.4E.5参考答案:B3.急性GVHD类固醇抗性的定义为治疗()后没有反应A.3天B.5天C.7天D.10天E.2周参考答案:C4.急性GVHD的表现中,()是最先受累的组织A.皮肤B.肠道C.肝脏D.肺E.造血系统参考答案:A5.预防GVHD最有效的途径是()A.清除或抑制T细胞B.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细胞趋化因子阻断剂D.间充质干细胞(MSC)E.新的分子调节剂参考答案:A五、解读AML新指南,实践新标准化诊疗1.中华医学会初治AML指南(2021)更新要点中,不包括()A.完善体查B.增加推荐等级C.MRDD.老年AMLE.BCL-2靶向治疗参考答案:AWHO分型中增加了胚系易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因此在病史采集及重要体征中,增加()A.此前有无血液病史B.是否为治疗相关性C.有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D.有无髓外浸润E.有无白血病或者肿瘤家族史参考答案:E2.不属于初治AML的病史采集及重要体征的是()A.年龄B.性别C.此前有无血液病史:主要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等D.是否为治疗相关性:包括肿瘤放疗、化疗E.有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主要指心、肝、肾功能等参考答案:B3.化疗药物的剂量警示中,IDA最大累积剂量是()mg/m2A.160B.190C.260D.290E.550参考答案:D4.初治AML的预后不良因素中,以下不正确的是()A.年龄≥50岁B.此前有MDS或MPN病史C.治疗相关性/继发性AMLD.合并CNSLE.合并髓外浸润(除外肝、脾、淋巴结受累)参考答案:A六、通用型CAR-T治疗ALL1.()位列2013年十大科技突破之首A.肿瘤免疫治疗B.基因工程免疫细胞药物C.基因工程生物药物D.化学合成药物E.单抗类药物参考答案:A2.自体CAR-T细胞治疗的不足,以下不正确的是()A.无法获得足够的T细胞B.制备失败风险C.即用型D.存在“CAR-癌细胞”风险E.已上市CAR-T药物价格贵参考答案:C3.关于对造血干细胞CAR-T优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无需采集患者淋巴细胞,对患者有特殊要求B.细胞未受到癌症免疫效应的影响C.细胞未受到化疗药物的影响D.无肿瘤污染E.可利用已经批量制备细胞迅速进行治疗参考答案:A4.AT19细胞治疗特点不包括()A.完全的兼容性B.优良的安全性C.神奇的有效性D.适用人群窄E.多次治疗仍然有效参考答案:D5.异体CAR-T细胞治疗——未来方向中,以下不正确的是()A.T细胞不依赖于患者供给,CAR T细胞的活力有保障B.临床无脱轨风险,杜绝“CAR-癌细胞”存在的潜在风险C.现货供应(off-the-sheff)即来即用D.可以供给多位患者使用,但价格昂贵E.扩大了临床适用人群,自身免疫状态差的患者也能得到CAR T细胞治疗参考答案:D七、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的临床管理1.口腔黏膜炎临床分级(WHO分级)中,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无法进食,属于()级A.1B.2C.3D.4E.5参考答案:D2.放化疗患者相关口腔黏膜炎中,治疗方法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口腔黏膜溃疡发生频率>()%A.50B.60C.70D.80E.90参考答案:C患者口腔黏膜评估表中,口腔黏膜有2个﹥1.0cm的溃疡,疼痛明显,能进流食,属于()级A.0B.ⅠC.ⅡD.ⅢE.Ⅳ参考答案:D3.口腔黏膜炎,预防大于治疗,口腔护理标准方案中,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属于第()步骤A.1B.2C.3D.4E.5参考答案:B4.患者口腔黏膜评估表中,口腔黏膜有1—2个﹤1.0cm的溃疡,出现红斑伴轻度疼痛,属于()级A.0B.ⅠC.ⅡD.ⅢE.Ⅳ参考答案:B八、CAR-T细胞治疗并发症的临床管理1.不属于CAR-T并发症的肿瘤裂解综合征的表现是()A.高尿酸血症B.高钾血症C.高钙血症D.高磷血症E.急性肾功衰参考答案:C2.()是血液肿瘤治疗界的"抗癌利器"A.CAR-T细胞治疗B.基因工程免疫细胞药物C.基因工程生物药物D.化学合成药物E.单抗类药物参考答案:A3.CAR-T细胞治疗并发症中的分级标准,轻度,无需处理属于()级A.0B.ⅠC.ⅡD.ⅢE.Ⅳ参考答案:B4.不属于CAR-T细胞治疗入组标准的是()A.骨髓或外周血淋巴瘤细胞CD19表达阳性B.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1×109/LC.血小板计数≥75×109/LD.绝对淋巴细胞计数≥90个/μLE.充足的器官功能储备参考答案:D5.患者口腔黏膜评估表中,口腔黏膜有1—2个﹤1.0cm的溃疡,出现红斑伴轻度疼痛,属于()级A.0B.ⅠC.ⅡD.ⅢE.Ⅳ参考答案:B九、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1.多发性骨髓瘤易被误诊,误诊率达()%A.40B.45C.50D.55E.60参考答案:D2.多发性骨髓瘤病因不包括()A.染色体异常B.家族史C.职业环境D.细菌感染E.辐射参考答案:D3.高黏滞综合征的表现不包括()A.头痛B.痛觉减退C.头晕D.耳鸣E.视物障碍参考答案:B4.多发性骨髓瘤停药危害大,以下不属于其危害的是()A.生存期缩短B.生存质量降低C.引起复发D.错失更好的治疗机会E.症状加重参考答案:B5.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中,不正确的是()A.低钙血症B.肾功能损害C.贫血D.感染E.骨病参考答案:A十、淋巴瘤病理学诊断1.霍奇金淋巴瘤的肿瘤细胞形态是()A.经典RS细胞B.单核HRS细胞C.陷窝型HRS细胞D.固缩型HRS细胞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不包括()A.结节硬化型B.淋巴细胞丰富型C.淋巴细胞消减型D.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E.混合细胞型参考答案:D3.成熟B细胞淋巴瘤最多见的类型是()A.浆细胞瘤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滤泡性淋巴瘤D.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套细胞淋巴瘤参考答案:D关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下述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明显的地域人群分布特点B.儿童发病为主,男孩更为多见C.发生部位以中面部为主,临床过程高度侵袭性D.与EBV高度相关,EBV原位杂交阳性E.大部分NK细胞来源,少数为NK样细胞毒性T细胞来源参考答案:B4.霍奇金淋巴瘤以()多见A.纵隔淋巴结B.颈部淋巴结C.腹膜淋巴结D.腹股沟淋巴结E.支气管肺门淋巴结参考答案:B十一、淋巴瘤治疗后18F-FDGPET/CT表现之诊断误区总结1.18F?FDGPET/CT可用于淋巴瘤的()A.诊断和初始分期B.治疗疗效评价C.指导淋巴瘤放疗策略D.预后评价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2.虽然18F-FDGPET/CT在淋巴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方面具有很大价值,但其()有限A.敏感性B.安全性C.特异性D.阳性似然比E.阴性似然比参考答案:C3.新部位有放射性摄取,但与淋巴瘤无关,其Deauville评分标准为()A.XB.5C.4D.3E.2参考答案:A4.CT上摄取18F-FDG与低密度组织相对应时应考虑()A.感染/炎症B.棕色脂肪酸C.淋巴瘤转化D.脂肪坏死E.第二恶性肿瘤参考答案:D5.(),Deauville评分标准为4分A.肝血池摄取≤病灶18F-FDG摄取B.纵隔血池摄取≤病灶18F-FDG摄取≤肝血池摄取C.病灶18F-FDG摄取轻度高于肝血池摄取D.病灶18F-FDG摄取明显高于肝血池摄取E.新部位有放射性摄物,但与淋巴瘤无关参考答案:C十二、PET/CT在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上)1.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A.多发淋巴结肿大也可表现为单个淋巴结肿大B.淋巴结肿大融合趋势明显C.多累及肺D.发热E.盗汗参考答案:B2.AnnArbor会议推荐的淋巴瘤临床分期II期的表现是()A.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B.病变累及横膈同一侧两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C.膈上下都已有淋巴结病变,可同时伴有脾累及D.淋巴结以外的某一器官受累,加上膈两侧淋巴结受累E.病变已侵犯多处淋巴结及淋巴结以外的部位参考答案:B3.可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发热的是()A.淋巴瘤B.结核C.结节病D.巨大淋巴结增生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4.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细胞来源的约占()A.0.65B.0.5C.0.85D.0.25E.0.15参考答案:C5.Kikuchi病淋巴结肿大多累及()A.支气管肺门淋巴结B.腹股沟淋巴结C.腹膜后淋巴结D.颈部和腋窝淋巴结E.纵隔淋巴结参考答案:D十三、PET/CT在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下)1.Lugano标准的淋巴瘤疗效评价方法是()A.CTB.MRC.PET/CTD.MR+PETE.X线+PET参考答案:C2.淋巴瘤在12周内病灶SPD增加≥50%,临床无恶化,LYRIC标准属于()A.部分缓解B.疾病稳定C.不确定因素D.旧病复发E.疾病进展参考答案:C淋巴瘤部分缓解的淋巴结和结外受累病灶PET/CT评效标准为()A.5PS小于3分,残余病灶可为任意大小B.5PS为4—5分,18F-FDG摄取较基线降低,残余病灶有所减小C.5PS为4—5分,18F-FDG摄取较基线降低,残余病灶可为任意大小D.5PS为4—5分,18F-FDG摄取较基线降低,无残余病灶E.无代谢反应参考答案:D3.某20岁霍启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价,PET-CT结果显示病灶的摄取量高于纵隔但低于肝脏,通过Deauville量表进行评分为()A.1分B.2分C.3分D.4分参考答案:C4.淋巴瘤疗效评价报告描述的内容,不包括()A.患者预后B.受累部位C.病灶大小D.代谢情况E.评分参考答案:A十四、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管理1.有研究显示,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的侵袭性曲霉病患者的病死率可达()A.45%B.55%C.50%D.60%参考答案:C2.既往有报道称,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合并IFD的相关病死率可达()A.50%B.29%D.29%-90%参考答案:D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一项针对83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学分析,结果显示:侵袭性肺曲霉病的CT表现因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和疾病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气道侵袭性改变在MM患者中较为常见,而血管侵袭性改变则在AML患者中相对更为常见B.侵袭性肺曲霉病CT表现与免疫缺陷类型或程度及潜在宿主疾病相关:严重免疫抑制时免疫反应极为有限;而免疫恢复/重建时,反应将增加、病变可能会扩大C.不同影像学表现可能代表疾病的不同阶段1:免疫缺陷患者疾病早期以晕轮征为主,随后以空气新月征、空洞常见2;此外,患者初期病变数量及大小增加,随后进入减少的平稳阶段D.T2Candida可从全血标本中检测出常见念珠菌种类,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达98%和90%以上参考答案:D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氟康唑是CYP3A4及2C9的重要抑制剂B.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是CYP3A4的强抑制剂C.伏立康唑是CYP2C9及2C19的强抑制剂,CYP3A4的中等抑制剂D.艾沙康唑对CYP3A4、P-gp和BCRP具有抑制作用参考答案:A5.研究显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低危、中危、高危人群的IFD发病率分别为()A.1.5%、5%、21.4%B.1.5%、21.4%、5%C.5%、1.5%、21.4%D.5%、5%、21.4%参考答案:A十五、抗肿瘤药物的肝损伤机理与预防1.下列不是引起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药物是()A.卡培他滨B.吡柔比星C.阿糖胞苷D.伊立替康E.氟尿嘧啶参考答案:C下列药物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压、血清钾、钠浓度的是()A.异甘草酸镁B.多环磷脂酰胆碱C.还原型谷胱甘肽(GSH)D.甘草酸二铵E.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参考答案:D2.下列药物因其注射剂含苯甲醇,可导致致命的喘息综合征,禁用于新生儿的是()A.异甘草酸镁B.多环磷脂酰胆碱C.甘草酸二铵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E.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参考答案:B3.下列药物不能与VB12、VK3、抗组胺药、磺胺、四环素混合使用的是()A.多环磷脂酰胆碱B.异甘草酸镁C.甘草酸二铵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E.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参考答案:D4.有以下情况中,需要密切注意肝功能,必要时预防性使用保肝药()A.合并基础肝病、老年、酗酒、营养不良等高危人群B.HBV阴性者C.必须联合使用多种药物者D.联用其他慢性病药物治疗中E.药物过敏或DILI史者,预防性保肝参考答案:B。
知情同意签字制度(一)患者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是患者或家属(代理人)在知情的前提和条件下,对拟实施的特殊诊疗操作、处置,做出的承诺或同意的意思表示,说明医务人员已向患者履行了医疗行为不利后果的告知义务和医务人员不同程度的关注义务,即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权的法定形式或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定形式。
(二)诊疗活动中,以下情况均应签署知情同意书:1、各种手术及麻醉;2、输血(血液制品)治疗;3、有创伤性、危险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检查和治疗;4、由于患者体质特殊或病情危重,可能产生对患者不良后果和危险的检查和治疗;5、临床试验性检查和治疗;6、收费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经济负担的检查和治疗,如贵重药品、自费药品等;7、对死因有异议需尸检;8、患者病情危重;9、其他需要事后证明已得到患者(或相关人)认可的事项。
(三)知情同意书中条款要完善,意思表达要正确、真实、精确;字迹要工整,形式要合法。
内容可包括:项目名称、目的、适应症、替代医疗方案、风险(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发症及不良后果)、防范措施、患者陈述、患者及相关人签名、日期时间、医师签名等内容。
(四)签字同意的第一资格主体是患者本人,知情同意书的签属应遵循:1、签字人的认定遵循确定告知对象的原则;2、手术过程中出现方案改变在治疗允许的情况下应由被委托代理人签字;3、存在免除知情同意告知的情况时,正常工作日期间,由院长授权分管院长或医务处长签字;夜间及节假日期间,由院长授权医院总值班签字。
附:我院目前实行的知情同意书目录公共告知部分1、入院须知2、入院宣教3、授权委托书4、病危病重通知书5、输血/血液制品治疗知情同意书6、使用自费药品和医用耗材告知同意书7、拒绝或放弃医学治疗告知书8、自动出院告知书9、尸体解剖告知书10、病情告知书11、医患协议书临床分科部分第一章呼吸系统呼吸内科1、肺癌化疗知情同意书2、CT/B超引导下穿刺肺活检知情同意书3、抗结核治疗知情同意书4、内科胸腔镜手术知情同意书5、支气管镜检查知情同意书胸外科1、胸腺切除手术知情同意书2、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或肺大疱切除术知情同意书3、胸腔镜肺切除或开胸肺切除手术知情同意书4、食管切除手术知情同意书5、手汗症手术知情同意书6、胸腔闭式引流术知情同意书第二章循环系统心内科1、心脏电生理介入诊疗知情同意书2、心导管诊疗知情同意书3、心包穿刺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胸外科1、瓣膜心脏病手术知情同意书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知情同意书3、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知情同意书4、心包疾患手术知情同意书第三章消化系统消化内科1、胃镜检查知情同意书2、肠镜检查知情同意书3、彩超引导下肝组织穿刺活检(肝囊肿酒精硬化治疗)知情同意书4、内镜下扩张知情同意书5、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6、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知情同意书7、诊疗ERCP知情同意书8、内镜下支架置入知情同意书第四章血液系统1、自体外周干细胞动员,采集及冻存知情同意书2、自体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ST)患者知情同意书第五章神经系统神经内科1、脑血管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2、腰椎穿刺知情同意书3、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4、脑血管造影(DSA)知情同意书神经外科1、脑动脉瘤手术知情同意书2、脑肿瘤手术同意书3、鞍区肿瘤手术同意书4、脑梗塞手术同意书5、锥颅手术同意书6、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复术手术同意书7、脑外伤手术同意书8、脑出血手术同意书9、颅骨修补术手术同意书10、脑蛛网膜囊肿手术同意书11、分流术手术同意书第六章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肾内科1、肾穿刺活检术知情同意书2、血液透析知情同意书泌尿外科1、膀胱部分切除术知情同意书2、膀胱镜检术知情同意书3、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知情同意书4、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知情同意书5、膀胱阴道瘘手术知情同意书6、膀胱造瘘术知情同意书7、包皮环切术知情同意书8、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知情同意书9、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知情同意书10、腹腔镜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切除术知情同意书11、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知情同意书12、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知情同意书13、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知情同意书14、睾丸根治性切除术知情同意书15、睾丸扭转探查手术知情同意书16、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知情同意书17、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知情同意书18、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知情同意书19、经尿道液电碎石术知情同意书20、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吊带悬吊术知情同意书21、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经腹腔镜)知情同意书22、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知情同意书23、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知情同意书24、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知情同意书25、肾癌根治术知情同意书26、肾穿刺造瘘术知情同意书27、肾囊肿开窗术知情同意书28、肾盂逆行造影检查知情同意书29、双侧睾丸切除术知情同意书30、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知情同意书31、阴茎癌根治术知情同意书32、阴茎部分切除术知情同意书第七章女性生殖系统妇科1、妇科手术知情同意书2、诊断性刮宫术和分段诊刮术知情同意书3、妇科肿瘤化疗知情同意书4、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知情同意书5、宫腔镜手术知情同意书6、取出宫内节育器手术知情同意书7、人工流产负压吸引/钳刮手术知情同意书8、中期妊娠引产手术知情同意书产科1、剖宫产知情同意书2、脐静脉穿刺术知情同意书3、绒毛取材术知情同意书4、产前血生化筛查知情同意书5、新生儿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6、羊膜腔穿刺术知情同意书7、阴道分娩知情同意书第八章骨骼系统1、骨科手术知情同意书2、手法闭合整复同意书3、骨科固定器材知情同意书第九章儿科1、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药物治疗知情同意书2、早产儿病情与治疗知情同意书第十章皮科、整形科1、冷冻治疗知情同意书2、激光脱毛知情同意书3、激光美容治疗知情同意书第十一章麻醉科麻醉知情同意书第十二章重症医学科(ICU)1、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知情同意书2、血液净化知情同意书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知情同意书第十三章普通外科手术知情同意书第十四章眼科1、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知情同意书2、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玻璃体切割手术知情同意书3、视网膜血管疾病合并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切割手术知情同意书4、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玻璃体切割手术知情同意书5、黄斑裂孔修复术知情同意书6、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手术知情同意书7、角膜手术知情同意书8、结膜手术知情同意书9、泪道手术知情同意书10、青光眼手术知情同意书11、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知情同意书12、眼外伤缝合术知情同意书13、斜视矫正术知情同意书14、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知情同意书15、眼外伤玻璃体手术知情同意书16、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知情同意书17、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知情同意书18、视网膜裂孔激光治疗知情同意书19、视网膜血管疾病激光治疗知情同意书第十五章耳鼻喉科1、鼻内窥镜下鼻腔电凝止血术知情同意书2、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知情同意书3、鼻腔鼻窦良性肿物切除术知情同意书4、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切除术知情同意书5、鼻腔泪囊吻合术知情同意书6、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知情同意书7、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知情同意书8、扁桃体切除术知情同意书9、悬雍垂咽腭成型术知情同意书10、喉癌/下咽癌联合根治术知情同意书11、喉癌支撑喉镜下手术知情同意书12、颈部肿物切除术知情同意书13、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知情同意书14、霉菌性鼻窦炎窦内病变去除术知情同意书15、声带息肉或病变切除术知情同意书16、外鼻肿物切除术知情同意书17、腺样体切除术知情同意书18、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知情同意书第十六章口腔科拔牙手术知情同意书第十七章医疗美容科医疗美容科手术知情同意书第十八章放射科1、CT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2、肾盂造影检查知情同意书第十九章放疗科放射治疗知情同意书第二十章核医学科1、131碘核素治疗知情同意书2、骨转移瘤骨痛核素治疗知情同意书第二十一章各科通用知情同意书1、胸腔穿刺术知情同意书2、腹腔穿刺术知情同意书3、腰椎穿刺术知情同意书4、腰椎穿刺及鞘内注射知情同意书5、骨髓穿刺/活检术知情同意书6、肝脏穿刺术知情同意书7、()手术知情同意书8、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知情同意书9、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知情同意书10、深静脉置管术知情同意书11、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知情同意书12、气管切开术知情同意书。
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具有长久稳定重建遭致死性放/化疗损害的动物或人类造血和免疫系统的能力。
将造血干病人(受者),即在放/化疗后办理注造血干细胞以重建受者造血和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造血干细胞移植。
1957年Thomas等最先彩骨髓中的干细胞进行移植(骨髓移植)、治疗血液疾病。
几十年来,骨髓移植一直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的主要方式。
近十年,人们发现细胞因子能将骨髓中的干细胞动员至外周备、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同样能获得足够量的造血干行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而自1988年GlucKmen首次采用脐血移植治疗Fanconi贫血获得成功以来,脐血移植近年来倍受重视。
千余年来,国内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获得蓬勃发展。
自1964年陆道培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同基因骨髓移植以后,他又于1981年成功地进行国内首例异基因,骨髓移植。
1996年北医大人民医院地进行了首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998年又在国内成功开展了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
此外,脐血移植在北京、河南、广州等地均成功地开展起来。
我国无论在移植病例数还是在移植方式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
一、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症及相关技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应症及疗效(一)肿瘤性疾病1.急性白血病:80年代以后基因骨髓移植受者70%以上为白血病患者,急性白血病患者占30%-5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虽带来一定的手术相关死亡,但由于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低,患者总的无病生存率仍高于化疗。
据Fred Hutchinson研究所与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大宗病例资料分析,第一次完全缓解期(CR1)的AML骨髓移植后3年无病生存(DFS)率为50%左右,而单纯化疗者3年DFS仅为18%-27%。
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异基因骨髓移植为急性白血病的首迁治疗。
近年来,由于砷剂治疗生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成功,国内北京医冬大学的资料显示砷剂治疗APL疗效优于异基因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因而主张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作为首选方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观后感前几天看了一个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介绍,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又深受触动。
一开场,看到那些患者渴望健康的眼神,我的心就“咯噔”一下。
就好像他们在黑暗的隧道里,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那唯一的一束光。
那些被各种血液病折磨的人啊,身体虚弱得像一片随时会被吹走的树叶,苍白的脸、无力的四肢,这时候才真正感受到健康是多么宝贵的东西。
然后了解到造血干细胞这个神奇的小细胞,它就像是身体里的超级英雄种子。
在合适的环境里,它能够生根发芽,重新为患者建立起健康的造血系统。
这就好比给一辆快报废的汽车换上了全新的发动机,整个身体又能重新“轰隆隆”地运转起来了。
看到那些捐赠者,我就觉得他们是现实生活中的天使。
他们撸起袖子,决定把自己身体里的“生命种子”分享出去。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啊,就像把自己最珍贵的宝藏拿出来送给一个陌生人。
而且整个捐赠过程也不是那么轻松的,要经过各种检查、准备,还得忍受一点小痛苦。
但是他们脸上那种坚定的表情,仿佛在说:“这都不是事儿,能救人命才是最酷的!”还有那些医生和护士们,他们就像一群精密的工程师。
小心翼翼地把造血干细胞从捐赠者那里取出来,再准确无误地移植到患者体内。
每一个步骤都像是在走钢丝,不能出一点差错。
他们在实验室里、在病房里忙前忙后的身影,就像一群守护生命的精灵。
不过整个过程中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你不知道这个移植进去的造血干细胞会不会在新的身体里茁壮成长。
有时候看到患者和家属那紧张期待的样子,我都忍不住捏一把汗,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他们在病房里悬着。
看完这个介绍,我就在想,这个世界真是充满了爱与希望啊。
一个小小的造血干细胞,连接着两个可能素未谋面的人,也连接着两个家庭的命运。
它让我明白了生命是如此脆弱,但又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而变得无比坚强。
这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每一个捐赠者的善举都能点燃患者对生命的希望之火。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这个充满爱的事业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宣传一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知识也好,说不定就能多拯救一个在病痛中挣扎的生命呢。
第二十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ion,HSCT)是指对患者进行全身照射、化疗和免疫抑制预处理后,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细胞(hematopoieti cell,HC)经血管输注给患者,使之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HC包括造血干细胞(h o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和祖细胞(progenitor)。
HSC具有增殖、分化为各系成熟血细胞的功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维持终身持续造血。
HC表达CD34抗原。
经过40余年的不断发展,HSCT已成为临床重要的有效治疗方法,每年全世界移植病例数都在增加,移植患者无病生存最长的已超过30年。
1 990年,美国E.D.ThomaS医生因在骨髓移植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诺贝尔医学奖。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按HC取自健康供体还是患者本身,HSCT被分为异体HSCT和自体HSCT。
异体HSCT又分为异基因移植和同基因移植。
后者指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孪生间的移植,供受者间不存在移植物被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等免疫学问题,此种移植几率仅约占1%。
按HSC取自骨髓、外周血或脐带血,又分别分为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和脐血移植(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CBT)。
按供受者有无血缘关系而分为血缘移植(related transplantation)和无血缘移植(unrelat ed donor transplantation,UDT)。
按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配型相合的程度,分为HLA相合、部分相合和单倍型相合(haploidentical)移植。
[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HLA基因位于人6号染色体短臂(6p21)上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与BMT密切相关。
HLA-A、B和C属Ⅰ类抗原,DR、DQ、DO、DN 和DP属Ⅱ类抗原。
临床上常指的三个抗原为A、B和DR。
过去HLA 分型用血清学方法,现多采用DNA基因分型。
同胞间HLA相合几率为25%。
无血缘关系间的配型,必须用高分辨分子生物学方法。
HLA基因以4位数字来表达,如A*0101与A*0102。
前两位表示血清学方法检出的Al抗原(HLA的免疫特异性),称低分辨。
后两位表示等位基因,DNAA序列不一样,称高分辨。
无血缘供者先做低分辨存档;需要时再做高分辨;受者应同时做低分辨和高分辨。
HLA相合的重要性已获公认。
如HLA不合,GVHD和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versus graft reaction,HVGR)均增加。
[供体选择]Auto-供体是患者自己,应能承受大剂量化放疗,能动员采集到未被肿瘤细胞污染的足量的造血干细胞。
脐血移植除了配型,还应确定新生儿无遗传性疾病。
Allo-HSCT的供体首选HLA相合同胞(identical siblings),次选HLA 相合无血缘供体(matched unrelated donor,MUD)。
若有多个HLA相合者,则选择年轻、健康、男性、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阴性和红细胞血型相合者。
高危白血病如无HLA相配的供者,必要时家庭成员可作为HLA部分相合或单倍型相合移植的同胞供者。
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同胞供者日益减少,HLA相合的无血缘HSCT将成为移植的主流。
我国于1996年8月完成第一例无血缘PBSCT,已无病生存十年,恢复正常生活。
其供体随访十年,健康体检无异常改变。
至2006年8月22日我国已完成无血缘PBSCT500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有29个省级分库,登记在册并配型达60多万人。
为保障无血缘供体的安全,避免严重不良反应,根据同胞供体的严重不良事件和教训,不应接受年龄偏大有心脑血管疾病可能者,有风湿病史,脾大或血常规异常者作为供体。
同时应避免大剂量长时间的GCSF 动员。
[造血细胞的采集](一)骨髓骨髓采集已是常规成熟的技术。
按患者体重,(2~4)*108/kg单个核细胞(MNC)数为一般采集目标值。
为维持供髓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确保其安全,一般在抽髓日前14天预先保存供者自身血,在手术中回输。
少数情况下供者需输异基因血液时,则须将血液辐照25~30Gy,灭活淋巴细胞后输注。
供受者红细胞血型主要不合(如A→O)时,为防急性溶血反应,需先去除骨髓血中的红细胞。
对自体BMT,采集的骨髓血需加入冷冻保护剂,液氮保存或-80℃深低温冰箱保存,待移植时复温后迅速回输。
(二)外周血在通常情况下,外周血液中的HC很少。
采集前需用G-CSF动员(mobilization),使血中CD34+HC升高。
Allo-PBSCT的同胞供体应是健康人,需检查除外感染性、慢性系统性疾病等不适于捐献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予以G-CSF(非格司亭,惠尔血),5μg/(kg.d),分1~2次,皮下注射4天,在第5天开始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一般连续采集2天,每次采集前2小时肌内注射G-CSF 5μg/kg。
Allo-PBSCT 的供者是患者,可予化疗(CTX,VP16等)进一步清除病灶并促使干细胞增殖,当白细胞开始恢复时,按前述健康供体的方法动员采集造血干细胞。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的保存方法同骨髓。
无血缘供体动员采集过程需住院约7天。
第一天体检,应该对供体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因素进行仔细评估,全面告知。
供体应在没有任何压力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此后几天按上述健康供体的方法动员和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
无血缘造血细胞捐献过程安全,无严重的不良事件报告。
不会降低供者的抵抗力,不影响供体健康。
采集干细胞的管道不重复使用,不会传播疾病。
输给患者的造血干细胞数量是成功植活的保证,采集CD34-细胞至少2×106/kg(供者体重),MNC至少5×108/kg(供者体重)以保证快速而稳定的造血重建。
MNC是一个综合的血细胞数量的标志,包含CD34+和CD34-造血干细胞,间质干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三)脐带血脐血中的HC和免疫细胞均相对不成熟,CBT后GVHD相对少。
因细胞总数相对少,不植活者相对多,造血重建速度较慢,对大体重儿童和成人进行CBT尚有问题。
[预处理方案]预处理的目的为:①清除基础疾病;②抑制受体免疫功能以免排斥移植物。
预处理主要采用全身照射(total-body irradiation,TBI)、细胞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
根据预处理的强度,移植又分为传统的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 onmyeloablativ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NST)。
介于两者之间的为降低预处理强度(RIC)的HSCT。
在NST中,供体HC尤其是T细胞与受者细胞彼此免疫耐受,形成稳定嵌合体(chimerism)。
虽然预处理未能清除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但移植物中输入的或由HSC增殖分化而来的免疫活性细胞,或以后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ollor lymphocytes irifusion,DLI)输入的免疫细胞,将发挥移植物抗白血病(graft-versus-leukemia,GVL)作用,从而达到治愈白血病的目的。
NST主要适用于疾病进展缓慢、肿瘤负荷相对小,且对GVL较敏感、不适合常规移植、年龄较大(>50岁)的患者。
NST预处理方案常含有氟达拉滨(fludarabine)。
对大多数患者,尤其是年轻人的恶性病仍采用传统的清髓性预处理。
常用的预处理方案有:①TBI分次照射总剂量为12 Gy,并用CTX 60mg/(kg.d)连续2天,或VP-1660mg/kg;②白消安lmg/(kg.6h)连用4天+CTX 50mg/(kg.d)连用4天,或60mg/(kg.d)连用2天;有报告该方案中白消安的血浆浓度>917ng/ml时,CML复发率低;③CBV方案[CTX+卡莫司汀(BCNU)+VP-16]常用于自体移植;④BEAM方案(BCNU+VP-16+Ara-C+美法仑)常用于淋巴瘤。
预处理方案还可使用异环磷酰胺、米托蒽醌、阿霉素、顺铂、卡铂、紫杉醇。
自体移植和同基因移植治疗恶性病并无GVL 作用,预处理剂量应尽量大些,且选择药理作用协同而不良反应不重叠的药物。
[植活证据和成分输血]从BMT日起,中性粒细胞多在4周内回升至>0.5×109/L,而血小板回升至≥50×109/L的时间多长于4周。
应用G-CSFS 5μg/(kg.d),可缩短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5~8天。
PBSCT造血重建快,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8~10天和10~12天。
CBT造血恢复慢,一项562例无血缘cBT的结果显示:81%的患者于移植后42天中性粒细胞恢复,而85%的患者血小板恢复延迟至180天,并有10%的CBT未能植活。
HLA相合的BMT或PBSCT,植活率高达97%~99%。
GVHD的出现也是临床植活证据;可根据供、受者间性别、红细胞血型和HLA的不同,分别通过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FISH技术)方法、红细胞及白细胞抗原转化的实验方法取得植活的实验室证据,对于上述三者均相合者,则可采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单核苷酸序列多态性(SNP)结合PCR技术分析取证。
HSCT在造血重建前需输成分血支持。
血细胞比容<=0.30或Hb<=70g/L时需输红细胞;有出血且血小板小于正常或无出血但血小板<=20×109/L(也有相当多单位定为<=10×109/L)时需输血小板制剂。
为预防输血相关的GVHD,所有含细胞成分的血制品均须照射25~30Gy,以灭活淋巴细胞。
使用白细胞滤器可预防发热反应、血小板无效输注、GVHD和HVGR、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并可降低感染及恶性病的复发率,减少CMV和EBV及HTLV-1的血源传播。
[并发症](一)早期并发症不同的预处理产生不同的毒性。
通常有恶心、呕吐及皮肤红斑。
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放射性胃肠道损伤。
口腔黏膜炎常出现在移植后5~7天,多需阿片类药物镇痛;继发疱疹感染者应用阿昔洛韦和静脉营养支持,7~12天“自愈”。
高剂量CTX可致出血性膀胱炎,采用大量补液、碱化尿液、美司钠(mesna)和膀胱冲洗防治;罕见急性出血性心脏炎。
移植后5~6天开始脱发。
氯硝西泮或苯妥英钠能有效预防白消安所致的药物性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