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19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对华的反倾销摘要: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遭遇频繁反倾销主要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异军突起。
本文,首先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现状阐述中国在反倾销的处境;进而,对现状的反思剖析其中反倾销的问题;最后,从策略上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的展望。
关键词:对华反倾销;现状;反思;策略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反倾销的目的是国际贸易的不公平,但是反倾销常常被国家政策干扰,歪曲成贸易保护的工具。
从1979年8月至今,有关中国反倾销案件多达五百多件,其中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幅度逐渐增大。
反倾销从中国纺织品、农业产业设置的“绿色壁垒”到专利纠纷等等有关非关税贸易摩擦,都体现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贸易矛盾碰撞。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对中国反倾销主要国家有:2005年7月29日巴基斯坦对我脲醛模塑料开征反倾销税,2008年11月以来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分别对我国产的聚酯高强力纱、粘胶纤维等纺织原料展开反倾销调查;阿根廷、印度等国家及地区对我国的铝合金轮毂、钢轮毂、前轴传动杆和转向铰链等汽车零件发起反倾销调查1。
涉及的内容:从最初五矿、化工类初级产品发展到纺织品、机电、土畜、医疗保险等等商品,反倾销的范围仍在不断的扩大。
反倾销案件增多,中国遭受的贸易损失剧增。
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对华提起反倾销之反思1.反思之一:劳动力与原料的优势产品出口成为反倾销导火索之一对中国提起反倾销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主要是印度、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哥伦比亚、巴基斯坦,反倾销范围主要是在化工原料产品、加工设备及初级产品、纺织料件、服装、鞋,形成以化工产品、纺织品为主,并多为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的倾销局面。
中国人口密集,劳动力具有天然优势,制造化工、服装类产品;而其他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国家,主要初级产品制造,而中国产品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各家具有绝对优势,导致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博得消费者的钟爱。
2012年第4期总第214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驱动因素分析马泓(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摘要]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已取代发达国家成为对华实施反倾销调查的主力,这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发展阶段有着必然联系。
通过深入分析发展中国家对华实施反倾销调查的驱动因素,为我国构建应对反倾销预警机制及其积极应诉提供参考。
[关键词]反倾销;发展中国家;驱动因素[中图分类号]F75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15-02作者简介:马泓(1969-),女,辽宁沈阳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政策。
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其中对外贸易的贡献举足轻重。
三十多年来中国外贸进出口额不断攀升,2011年高达36420.6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然而,在喜人形势的背后我国面临的贸易战也愈演愈烈。
截至2011年,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仅2011年前10个月就遭遇19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101起,涉案金额约116.8亿美元。
1990年以前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诉讼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但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大幅度上升,已取代发达国家成为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主力。
1995—2011年上半年,中国共遭受772起反倾销调查,排名前10位的发起国中,发达国家(地区)有3个,分别是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共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227起,占全球对华反倾销案件总数的29.4%;发展中国家7个,分别是印度(135起)、阿根廷(83起)、土耳其(56起)、巴西(48起)、南非(32起)、墨西哥(28起)和韩国(24起),占案件总数的52.6%。
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现状及影响分析1. 引言反倾销措施是各国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倾销行为的一种手段。
倾销是指一国向另一国出口商品时,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售,从而对进口国的产业造成损害。
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其对华反倾销措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现状及其对双方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
2. 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现状印度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逐渐增加了对华的反倾销措施。
根据印度官方数据,从2001年到2019年,印度对华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共计43起,其中涉及的产品种类广泛,包括钢铁、化工、纺织品等。
印度通过反倾销措施限制了从中国进口这些产品,并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自身产业。
3. 反倾销措施对印度的影响3.1 产业保护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主要是出于对本国产业的保护考虑。
通过限制中国进口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印度可以保护自己的产业免受倾销行为的侵害。
这对于印度国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3.2 市场扭曲然而,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也带来了市场的扭曲。
由于进口商品遭到限制,印度市场的竞争程度降低,导致产品的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涨。
这对于印度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个负面影响,因为他们将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这些产品。
3.3 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的增加对中印双边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巨大。
然而,印度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措施引起了中方的不满,也加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
这可能会导致双边贸易额的下降,进而对双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 对策建议针对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现状及其影响,以下是一些建议:•加强对话与合作:中印两国应加强沟通与对话,通过谈判等方式解决双方之间的贸易争端。
•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双方应共同努力,寻求一种既能够保护印度本国产业,又不过度扭曲市场的解决方案。
论外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对策一、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中国目前在世界上是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从1995至2011年6月,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为825起,占世界总数的21%。
从被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来看,中国以612起位列第一,占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比重达到74%。
同时,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比例也在不断攀升,已经占到了对华反倾销总额的近2/3。
从中国遭到反倾销调查的商品类别来看,不仅包括动物产品、加工食品、日用品等低附加值或劳动密集型商品,太阳能产品等技术商品也遭到外国的反倾销指控。
二、外国对华反倾销的成因分析(一)外部原因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由于金融危机及贸易保护主义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地使用反倾销来保护本国国内工业。
反倾销作为wto认定和许可的保护国内产业措施之一,已成为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际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和对付非公平竞争的最佳手段之一。
2.非市场经济问题地位我国遭受反倾销待遇而得出的不公平结论主要是因为我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一些国家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进行反倾销时,是以”替代国”的价格作为确定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依据。
这些国家在选择替代国时,由于替代国的选择标准模糊,而且自由量度权太大,所以常常具有随意性,使得我国在替代国问题上遭受着严重的歧视。
(二)内部原因一方面,在发起国发起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调查时,我国企业由于对出口国的反倾销法律知识缺乏、高额的诉讼费用、抱有侥幸心理等各种原因,不及时应诉,或者抗辩不力。
另一方面,在中国开始受到反倾销起诉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面对国外反倾销都是反应迟缓,一是我国政府在我国企业受诉时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及有力的保障措施,使受诉企业难以有效应对反倾销。
二是我国政府对应诉和不应诉企业奖惩不到位,使一些企业搭顺风车,打击了应诉企业的积极性。
3.行业协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应对反倾销的诉讼中,单一的企业是很难去应付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行业协会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将涉案的企业联系起来,通过行业协会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来给涉案的企业提供相关的知识和合理的应诉意见。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对华的反倾销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国际贸易环境逐渐复杂,在国际贸易中,反倾销政策已经成为各国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我国一直是一个出口大国,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张,我国在反倾销领域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角度,探讨中国面临的反倾销问题。
一、对中国出口的反倾销措施据统计,2009年以来,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37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就包括来自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的一些新兴经济体。
这些经济体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越来越重视自身产业的保护和发展,因此采取反倾销措施以应对由中国出口商品给当地产业带来的影响。
以印度为例,印度在2010年至2018年期间对来自中国的钢铁、金属和化学品等商品展开了25次反倾销调查,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相关商品的进口产生了不良影响。
巴西对中国的相关商品的反倾销调查也多达20多次,其中同样包括了钢铁和化学品等。
二、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行为对中国的冲击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对中国的反倾销行为更是屡见不鲜。
2012年,美国政府公布了300多页的针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案件。
这些案件不仅使得中国企业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形象和品质带来了负面影响。
同时,美国和欧盟的反倾销调查还涉及到中国的太阳能、钢铁、纺织品等多个行业,给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带来极大的压力。
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反倾销合作尽管中国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了诸多反倾销问题,但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还是愿意与中国开展反倾销合作。
例如,中国和留尼汪、毛里求斯、巴基斯坦等国家,在反倾销方面是有过合作和协调的。
这种合作对于解决双方之间的贸易争端,控制贸易摩擦和促进经济发展和合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中国的应对措施面对各国的反倾销行为,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通过积极开展贸易谈判,推进有关的单边或双边对话,以化解贸易争端。
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提升经济竞争力。
遇到损害赔偿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中国频遭反倾销的原因近年来,中国产品受到其他国家大量的反倾销是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大家普遍认为,中国频遭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出口的持续增长引起别国的恐惧和嫉妒,这些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和遏制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合法”地采取的一种有效对策。
那么接下来,赢了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中国频遭反倾销的原因?一、中国频遭反倾销的原因1、其他国家企图遏制中国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在日益增强,这使得某些国家或多或少地感觉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为了遏制至少是减缓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国家自然就想到了“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锦囊妙计。
众所周知,在中国加入WTO之时,其中的相关协议曾规定,在之后的15年内,其他成员有权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这就使得其他国家以此为借口,在对中国产品进行调查时,随意武断地采用比中国发达程度高出许多倍的新加坡等国作为替代国,频繁“理直气壮”地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然而事实上,自实行市场经济制度以来,中国已经在市场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已成为资源配置的绝对主体,政府基本不再干涉市场的活动。
但遗憾的是,就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其他国家仍然拒绝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到目前为止,全球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还不到60个。
就在前些日子,中国经过若干轮艰苦的谈判,仍被欧盟宣布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俄罗斯到目前尚未加入WTO,但欧盟、美国早于2002年6月就承认了其市场经济地位。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居伊·德·容凯尔明确指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答案与市场自由几乎毫不相关。
中国在自由贸易问题上遭遇到了“非市场经济地位歧视”。
浅析对华反倾销现象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然而,对华反倾销现象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问题。
反倾销措施原本是为了维护公平贸易,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被一些国家和地区频繁用来针对中国的产品和企业,这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影响。
所谓反倾销,是指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工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进口国进行销售的、并对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外国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和措施。
当外国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的售价低于其在本国市场或第三国市场的正常价格时,就可能被认定为倾销。
近年来,中国面临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
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一些国家感到了竞争压力。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生产出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引发了一些贸易伙伴的担忧和抵触情绪。
其次,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在经济形势不佳、国内产业面临困境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一些国家往往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反倾销就成为了他们常用的手段之一。
他们通过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市场份额和就业机会。
再者,部分国家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不认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反倾销调查中,对于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直接影响到产品正常价值的计算。
由于一些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往往采用替代国的方法来计算中国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这导致了不公平的裁决结果,增加了中国企业被认定为倾销的可能性。
对华反倾销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一旦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其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市场份额会大幅减少,甚至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这不仅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裁员等社会问题。
同时,反倾销也会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冲击,影响上下游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此外,对华反倾销还可能影响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浅析对华反倾销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严重威胁到欧美等国在世界经济的先驱地位。
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数额迅猛增加,呈现前所未有的上升趋势,这一现象自然也引起了国外的注意。
与之而来的则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与外国产生摩擦,受到国外试图抑制、阻碍我国对外贸易前进步伐的待遇。
其中,国外主要采取对华反倾销的手段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品进行干预。
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一国的生产或出口产品的价格低于在其国内的价格,即低于正常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途径,则该产品被认为是倾销。
倾销是一种低价销售手段,是不正当的商业行为,并遭到WTO的禁止。
由于倾销的商品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竞争行业产生了损害、威胁以及阻碍,因此许多国家采取反倾销的手段保护本国市场和企业。
上世纪末主要对我国出口商品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国家主要是欧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然而随着年代的推移,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也加入到对华反倾销的队伍中。
各国对华反倾销的手段也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对倾销产品增收反倾销税,使得产品不能廉价出售。
一些国家也通过评估出口产品的质量、产品内成分的含量以及提高部分特定产品关税的方法反倾销。
国外对华反倾销频率较高的商品主要是钢材、纺织品、汽车零件、轻工产品等。
以钢材为例,早在2009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批准对中国制造的钢管征收大约10%到16%的关税。
这起美国针对中国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案,是一年来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真实写照,同样为2010年更多样化的贸易保护陷阱埋下了伏笔。
此后,美国商务部又采取对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要求对从原产于我国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并对我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
若此举一经出台,我国大多数无缝钢管出口企业将被迫退出美国市场。
除欧盟和美国外,印度、加拿大、墨西哥等国也纷纷效仿对我国无缝钢管展开反倾销调查。
此外,通过设置技术门槛如制定农药残留、铅含量等标准,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等境遇都是中国在对外贸易领域中面对的新问题。
E ,目录摘要ABSTRACT前言………………………………………………………………一.发展中国家对话反倾销的特点及危害…………………(一)反倾销诉讼越来越频繁,涉及行业范围越来越广………(二)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歧视性…………………………(三)服务贸易和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无形贸易较少,以有形贸易调查为主……………………………………………(四)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率……………………………………(五)对华反倾销指控正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六)对华反倾销未来仍呈上升趋势……………………………二.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分析…………………………(一)活用世贸组织反倾销规则,追随发达国家保护自己……( 二 )“非市场经济体”的扩散………………………………(二)生产力水平相近,市场竞争激烈…………………………(三)政府的推动和支持…………………………………………(四)我国企业自身的出口行为存在缺陷………………………三.应对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策略………………………………(一)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我国反倾销的应对策略………………………………………1.政府出面与外国政府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解决有关反倾销问题………………………………………………………………2.充分发挥商会作用,加强政府宏观管理……………………3.充分认识发展中国家反倾销的复杂性,提高预防意识……4.转变经营理念,积极应诉……………………………………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应诉………………………………6.提高出口产品品质,改变价格策略…………………………7.规范企业出口行为,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8.加快专门人才培养,建立和高效使用反倾销预警机制……9.跨过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四.结论…………………………………………………………致谢…………………………………………………………参考文献……………………………………………………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在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出口产品遭受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案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与我国同属第三世界,我国在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过程中需要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在对外贸易方面又是我国过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的目标市场,对于降低市场风险,保持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和把握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其动因及特点,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协调合作,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
政府行为方面,一边加强与外国政府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还得加强其宏观管理职能,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行为方面,应转变其经营理念,不仅在国内争创名牌,在国际市场上也要争创名牌,使我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再者企业要积极应诉,改变被动局面。
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商会作用,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培养专门的国际反倾销人才,只有采取以上措施和手段,才可能做到既开拓了国际市场,又保护了本国的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动因对策AbstractDuring the advancing in economy globalization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ternal trade and consid erable growth of exportation, chinese exportation suffers greatly from developing country’s anti-dumping cases and such cases show a tendency of obviously ringing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our country belong to the third word in politics .we request their suppor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up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new procedure .they are also important goal market of these exploit global markets ,it is vital to reduce market risk and keeping thesua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xporting .Therefore,it isnecessary for us to insight into deeply and grasp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which developing countries anti-dumping against china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make use of WTO regulations,adopt correct countermeasures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and cooperations of both govement and companies.As to administrative action , on one hand ,one solution is to strengthen 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 negotiation with foreign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the macro management function ,devise and perfect rela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to companies action ,it is imperative to alter the operation thoughts,strive for name brand ,not only in internal markets,but also in exteral markets as well.so as to make to our products have stro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the companies should counter act lawsuit ,positively alter passive situation.Besides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role of ICC,set up the anti-dumping precautionary mechanism,engender special international anti-dumping genius.Finally,we explore international market as well as secaring the benefits of internal companies and our nation.kye words:developing countries,anti-dumping against China,reason,countermeasures.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现状与对策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7%—9%的高速增长态势,对外贸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外贸出口平均增长13%,但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的同时,对外贸易遭遇的反倾销的指控也越来越多。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在贸易摩擦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他们改变了原来的保护策略和手段,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实现其贸易保护的目的。
反倾销即是其常采用的一种主要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
根据《1994反倾销协议》,一国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如因此对某一成员领土内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则构成倾销。
反倾销通常是指进口国主管当局依法对给进口国产业造成可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的法律行为。
反倾销的实质是提倡公平,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
但是,当前的许多反倾销已成为某些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内市场的非关税壁垒,他们对来自中国的产品频频发起反倾销申诉,单方面制定高额的反倾销税。
据有关数据统计,从1979年8月至2004年6月底,各国涉华反倾销案累计584起,是中国遭受高达近500亿美元的出口损失。
除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外,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案也明显呈上升趋势。
1995年—2001年,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案已占到同期对华反倾销案的62.5%。
2003年,对华反倾销案中,美国和欧盟共计12起,而发展中国家则高达24起,印度从1992年到2003年上半年就对中国发起了66件反倾销案,占到总额的43%,从而使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经贸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研究和掌握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已成为我国企业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一件大事。
对于我国出口贸易所遭遇的反倾销,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发达国家实施的的反倾销措施及其后果和影响,而对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在我国坚持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战略下,发展中国家市场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结构的优化,对外贸易战略布局的合理安排以及扩大市场,巩固我国的经济安全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发展中国对我国出口贸易实施的反倾销的事实和危害,分析发展中国及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我国企业在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和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对话反倾销的特点及危害.,第二部分是分析发展中国家对话反倾销的动因,第三部分指出了它的应对策略,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同时,展望了我国反倾销的未来。
一. 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及危害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诉讼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反倾销诉讼越来越频繁,涉及行业范围越来越广从表1和表2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越来越频繁,涉及的行业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64件,占到97%,而发展中国家仅有2件,占3%;而从1990年至2001年,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案为190件,占47.9%,发展中国家则上升到207件,占到52.1%;更为惊人的是在中国入世后不到四年内(2001.12.1—2003.6),发展中国家对华发起了43件反倾销,占到67.2%的比重,主要集中于有形产品贸易,如轻工、化工、五矿、机电、纺织、土畜、医保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