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降压药物的主要作用、副作用及禁忌症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61
常用降压药物及分类1 注意事项包括:(1)迅速而适当的降低血压,去除引起急症的诱因;(2)静脉外给药起效慢且不易于调整,通常需静脉给药;(3)加强一般治疗:吸氧、卧床休息、心理护理、环境安静、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等;(4)避免使用的药物:应注意有些降压药不适宜用于急诊高血压,甚至有害。
治疗开始时不宜使用强力的利尿降压药,除非有心力衰竭或明显的体液容量负荷过度,因为多数高血压时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过度激活,外周血管阻力明显升高,患者体内循环血容量减少,强力利尿是危险的。
2 药物分类:(1)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硝普钠为直接血管扩张剂,能同时直接扩张动脉和静脉,尤其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左室容量,减轻室壁压力,增加每搏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
停药后效果持续时间短,可用于各种高血压急症。
本药静滴后立即起效,静滴停止后作用可维持1~lOmin。
开始剂量为0.5ug/(kg·min),根据疗效逐渐以0.5ug/(kg·rain)递增,通常维持剂量3ug/(kg·min),极量lOug/(kg·min),如已达极量,经10min降压效果仍不理想,应考虑停药。
在通常剂量下不良反应轻微,有恶心、呕吐、肌肉颤动,毒性反应主要由氰化物中毒引起,滴注部位如药物外渗可引起局部皮肤和组织反应。
硝酸酯类制剂:常用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
主要扩张周围静脉,同时具有扩张周围小动脉及冠状动脉的作用。
静脉滴注即刻起效,停药后数分钟作用消失。
其作用强度呈剂量相关性,开始时以5~l0ug/min速率静滴,然后以每3~5min增加5~l0ug/min的速率达到满意疗效,极量通常为100ug/min,合并肺水肿者极量可至200ug/min。
主要用于合并急性肺水肿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血压急症。
有颅内高压、青光眼、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脑出血或头颅外伤等患者禁用。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眩晕、皮肤潮红等。
五大类降压药一览表适应症及禁忌一、钙通道阻滞剂适应症:钙通道阻滞剂作为一类降压药物,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降低心脏和血管平滑肌对钙的敏感性,从而起到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脏耗氧量和扩张周围血管等效果,达到降压的目的。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禁忌:钙通道阻滞剂禁忌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低血压患者、心动过缓者、冠脉束支阻滞者等。
不宜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以免产生心脏传导抑制作用。
二、β受体阻滞剂适应症: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能够阻断β肾上腺素能型受体的药物,通过减缓心率、降低心排出量、降低交感活性等效应,降低心肌耗氧需求和体循环引起的中枢血管阻力,达到降压效果。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阿莫洛尔等。
禁忌: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等患者不宜使用β受体阻滞剂。
与钙通道阻滞剂联用可引起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三、利尿剂适应症:利尿剂通过促使肾脏排出多余的盐分和水分,降低体液量,减轻体血容量和心脏负荷,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
禁忌: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妊娠晚期等患者不宜使用利尿剂。
长期使用利尿剂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
四、ACE抑制剂适应症: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扩张血管、减少心脏后负荷、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等方式,降低血压。
常用的ACE抑制剂有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禁忌:孕妇、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高血钾患者等不宜使用ACE抑制剂。
与利尿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联用时需注意可能引起的低血压反应。
五、ARB适应症: 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也是一类常用的降压药物,其作用机制类似于ACE抑制剂,都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的作用,达到降压效果。
常用的ARB包括洛卡特普、厄贝沙坦等。
禁忌:孕妇、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高血钾患者以及需要与利尿剂联用的患者等对ARB敏感。
常用降压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中,高血压已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常见的降压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然而,这些降压药物不仅有其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用的降压药物的作用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利尿剂
作用:利尿剂通过促使肾脏排放盐分和水分,减少体液量,从而降低血压。
不良反应:利尿剂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和低
钠血症,影响心脏和肾功能。
钙通道阻滞剂
作用: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
肌细胞,减缓心脏的搏动力和舒张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不良反应: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导致头晕、头痛、心悸、消
化不良等不适症状。
ACE抑制剂
作用: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减
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不良反应: ACE抑制剂可能引起咳嗽、皮疹、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等不良反应。
肽类ACE抑制剂
作用:肽类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系统,降低血容量和血压。
不良反应:肽类ACE抑制剂可能引起注射部位疼痛、皮疹和高血钾等不良反应。
拮抗剂
作用:拮抗剂通过拮抗肾上腺素的作用,减慢心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不良反应:拮抗剂可能使心跳过缓、疲劳、低血糖和体位性低血压等不适反应。
通过对常用降压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的了解,患者和医生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高血压,有效管理降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最终达到控制和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目的。
常用降压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不得到有效控制会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
不同类别的降压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适合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使用。
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通过促使肾脏排除钠、水和其他废物物质来减少血容量和血压的药物。
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螺内酯类。
它们通过促进尿液排出来减少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利尿剂有如下不良反应: - 低钾血症:因不良的利钠平衡引起,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 高尿酸血症:增加痛风的风险。
- 药物性肾病:长期使用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钙通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通过阻断细胞内钙通道的开放来干预心血管系统,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
这类药物包括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两大类。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低血压:服用过多可能导致头晕、虚脱等低血压症状。
- 安体舒通反应:头晕、面潮红等。
ACE抑制剂ACE抑制剂是一类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削减血管紧张素Ⅱ生成来降低血压的药物。
这类药物有利于扩张血管,减少心脏负担。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 咳嗽:是ACE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中止药物后可缓解。
- 血钾升高:使用过程中需定期检查血钾水平。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是通过阻断肾上腺素α和β受体来减慢心跳、放松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 心悸:服用后有可能出现心悸等不适感。
- 体位性低血压:从坐位或躺位到站位时可能出现头晕、眩晕等症状。
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来治疗高血压。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出现,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除了药物治疗外,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长期控制高血压也至关重要。
高血压药分类五大类最常用现在的高血压一般都是通过选择降压药物来治疗,高血压药分类目前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二受体阻滞剂(ARB)。
(1)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
各种利尿剂的降压疗效相仿,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排纳,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降压起效角平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到高峰。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果。
利尿剂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血钾征和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在大剂量时,因此现在推荐使用小剂量,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
痛风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
降压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
降压起效较迅速、强力。
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律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
β阻滞剂治疗的主要障碍时心动过缓和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较高剂量被他5阻滞剂治疗时突然停药可导致撤药综合症。
虽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1阻滞剂的禁忌证,但它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降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证,使用时要注意。
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力、方式传导及窦性心律均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气道阻力。
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又称钙拮抗剂,主要有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钙通道阻滞剂又可分为短效和长效。
除心力衰竭外钙拮抗剂较少有禁忌证。
相对于其它降压药的优势是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在嗜酒的患者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还有抗动脉粥样应还作用。
降压药有哪些副作用一般来讲,高血压病人必须终身服降压药,所以患者们必须要知道降压药有哪些副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降压药有哪些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降压药有哪些副作用利尿药适用于高血压早期或轻型高血压病人。
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氯噻酮、呋噻米(速尿)等,主要不良反应有低钾血症、高钙血症、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等。
另外,对肾功能减退的病人也有不利影响,可引起血尿素氮和肌酐的增高。
故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另外有一种利尿降压药叫吲哒帕胺(寿比山),长期服用可致低钾血症,偶可致高尿酸血症,而对血钙、血糖和血脂则无影响。
β-受体阻滞药适用于心率偏快,心功能良好伴冠心病心绞痛的轻中型高血压病人。
如普萘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和比索洛尔(博苏、康可)等,都能导致心动过缓,诱发支气管哮喘、高血糖、高脂血症等。
且能掩盖低血糖的临床征象。
如大剂量使用还会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所以,对同时合并房室传导阻滞、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或哮喘的病人不宜使用。
α-受体阻滞药适用于伴有肥胖、高脂血症及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病人。
常用的有哌唑嗪(脉宁平)、特拉唑嗪(高特灵)和多沙唑嗪(喹唑嗪)等。
后两者还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常见不良反应为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首剂服药时容易发生,因此首次服药时应在临睡前药量减半服用,并注意尽量避免夜间起床。
钙拮抗药适用于合并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
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中常用的控释硝苯地平片(拜新同)、非洛地平(波依定)和氨氯地平(络活喜)等均可产生面部潮红、头痛、心跳加快、踝部水肿等副作用。
其中硝苯地平(心痛定)偶有致高血糖的作用,因此,对合并有糖尿病者尽量不用,如必须用的话,则一般主张用小剂量,并应定期复查血糖。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中的维拉帕米(异搏定)和地尔硫(恬尔心),由于对窦房结功能和房室传导有抑制作用,容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
因此,对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不宜使用。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高血压为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的病症,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或理想水平,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推荐用于降血压的一线药物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α1受体阻滞剂。
本文收集了这6类降血压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供临床参考。
1利尿剂利尿剂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已有30余年历史,由于其作用温和、价廉,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肾素活性低,血浆容量相对较多,因此对老年患者比年轻患者更为有效。
国内常用的药物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螺内酯、氨苯蝶啶。
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如下:1.1低钾血症氢氯噻嗪、吲哒帕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钾血症,且氢氯噻嗪比吲哒帕胺发生率更高。
国内报道此副作用发生率门诊患者为28.1%,住院患者为15.7%。
老年患者的此种不良反应更为明显。
处理:减少剂量、进食含有充足钾的食物、常规补钾或改用其他降压药,或与保钾降血压药物合用可减少此种不良反应。
还有学者比较了吲哒帕胺小剂量(1.25mg)与常规剂量(2.5mg)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发现降压作用相同,而不良反应小剂量组比常规剂量组更少、更轻微。
李丽等应用咪哒普利与氢氯噻嗪合用治疗高血压,可相互预防单用两药时所发生的电解质紊乱,咪达普利的干咳副作用无加重迹象。
另有报道应用吲哒帕胺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患者21例,仅1例出现低血钾。
结果表明,联合用药可使各药的剂量减小,低血钾副作用明显减少。
1.2血尿酸增高噻嗪类利尿剂及吲哒帕胺在使用中可发生血尿酸升高,由于它们与尿酸竞争有机酸排泄通道,减少尿酸排泄,故可引起血尿酸升高。
有报道应用吲哒帕胺治疗182例高血压,观察发现有引起血尿酸升高的现象,同时伴有血肌酐升高,当血肌酐达250μmol·L-1时,停服吲哒帕胺1~2月后血肌酐及尿酸均下降,说明此现象是可逆的,当血肌酐升高>250μmol·L-1时则较难逆转。
西药中常见的降血压类药物科普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国民病,严重时还会引发心脑肾和血管的相关并发症,大大增加了死亡的风险。
在临床上,医生经常采取药物治疗的手段来帮助患者控制血压,降低死亡发生率。
你知道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有哪些么?面对不同的降压药种类又要如何选择呢?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不妨接着往下看吧。
首先,按照作用机制来分的话,常用的降压药主要有以下五种,利尿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只看药名是不是有点模糊,现在就来为大家具体讲解一下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具体分类,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区分。
1利尿剂利尿剂中常用的包括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等,其中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称排钾利尿剂。
袢利尿剂有呋塞米、托拉塞米,噻嗪类利尿剂有氢氯噻嗪、吲达帕。
利尿剂降压药物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利钠排尿、降低容量负荷,阻断Na+和cl-的共同转运载体,减少盐和水的重吸收,抑制肾对尿液的浓缩,从而产生利尿作用。
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和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
呋塞米、托拉塞米尤适于伴有肾功能受损的患者。
2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简称是CCB,这类药物能够从药名上直接找到含有“地平”的字样,常用的也就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这三种。
而根据其与动脉血管及心脏的亲和力及作用比,可以再一步细分为二氢吡啶类CCB与非二氢吡啶类CCB。
能够有效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通道,有着良好的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对血管的选择性较佳,适用于大多数的高血压治疗,有着不错的血压控制效果。
在使用硝苯地平普通制剂时,可能会出现血管扩张、心悸、反射性心动过速以及头痛等。
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属于第三代CCB代表药物,在副作用方面有了明显改善,起效平缓、24小时均匀平稳地作用、持续时间久、血压波动笑,很好地保证了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长效性和平稳性。
常用的降压药种类及代表药物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许多患者带来了健康困扰。
降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有不同的机制和适应症。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降压药种类及代表药物。
利尿药
利尿药是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通过促使肾脏排出多余的水分和盐分来减轻血压。
其中,袢利尿剂是一类常见的利尿药,代表药物包括氢氯噻嗪和呋塞米。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肾素的生成或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来减轻高血压。
代表药物包括贝那普利、依普利和氨氯地平等。
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少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入,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见的代表药物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维拉帕米等。
β受体阻断剂
β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的β受体,减缓心率、减少心脏的收缩力,并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代表药物包括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和阿莫洛尔等。
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机体内的α肾上腺素受体,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所引起的血管收缩,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代表药物包括普拉唑嗪和泽尼受体等。
总结
降压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患者在选用降压药物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并注意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常用的降压药种类及代表药物,更好地管理高血压疾病。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和其他严重疾病的风险。
为了有效控制高血压,许多患者需要服用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物类型可以被分成不同的类别。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降压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
1. 利尿剂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又名:吡噻嗪)
•作用机制: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输出量来减少体内液体和钠的潴留,从而降低血压。
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代表药物:依那普利(又名:贝那普利)
•作用机制:这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扩张血管,减少心脏的负担,从而降低血压。
3. 钙通道拮抗剂
•代表药物:氨氯地平(又名:尼群地平)
•作用机制:钙通道拮抗剂可以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放松血管,降低心脏的收缩力,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4. 阿尔多斯醛脱氢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依米替丁(又名:依多尔)
•作用机制:阿尔多斯醛脱氢酶抑制剂可以通过降低机体内醛固酮的水平来减少水钠的潴留,降低血压。
5. β受体阻滞剂
•代表药物:普萘洛尔(又名:美托洛尔)
•作用机制: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减轻心脏的负担和收缩力,来降低血压。
以上是一些常用降压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
及时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进行规范的治疗对于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降压药物的种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作用机制:促进肾脏排出体内的钠盐和水分,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由于胞内低钠,使Na+-Ca2+交换减少Ca2+内流↓→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
适应症:轻中度高血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禁忌症: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大于290mol/L副作用:电解质代谢异常(尤其低钾血症)、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紊乱、痛风。
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受体,减慢心率抑制心肌受体,减弱心肌收缩力抑制交感神经节前受体,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阻断肾小球旁细胞上的受体,抑制肾素分泌,抑制RAS系统对血压的影响-------减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适应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在静息心率较快(>80次/分)或合并心绞痛时。
禁忌症:用药前心率低于55次/分、II度或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哮喘和周围血管疾病的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心功能不全、糖尿病、严重的血脂紊乱患者慎用。
药物名称常见商品名常用剂量(mg), 用法阿替洛尔氨酰心安12.5~25 q12h美托洛尔倍他乐克25~50 q12h比索洛尔康忻 2.5~10 qd卡维地洛金络12.5-25 qd钙拮抗剂(CCB)钙通道阻滞剂降压机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下降,血管扩张,总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代表性的药物分3大类:1、苯烷基胺类:维拉帕米2、苯噻氮卓类:地尔硫卓3、二氢吡啶类: “地平”类常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药物名称常见商品名常用剂量(mg),用法硝苯地平心痛定10~20 q8h缓释片长效心痛定,伲福达10~20 q12h控释片拜新同,欣然30~60 qd尼群地平舒麦特/尼群地平10/ 10~20 q12h , q8h 尼卡地平佩尔地平40 q12h非洛地平波依定,康宝得维 2.5~10 qd氨氯地平络活喜5-10 qd拉西地平乐西平,司乐平 4 ~6 qd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通过膜调控的推拉渗透泵原理,使药物以零级速率释放起效缓慢,6h,维持24小时血药浓度稳定不受胃肠道蠕动和pH 的影响,谷/峰比1服药后药片中的非活性成份完整地通过胃肠道,并以不溶的外壳随大便排出血液透析不能清除络活喜:氨氯地平作用缓和,谷峰比值70%半衰期35-50小时,连服7~10天血药浓度达到稳态不被血液透析清除降压之外的作用抗心绞痛作用,尤其冠脉痉挛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同拜新同)延缓肾功能恶化(效应同缬沙坦,V ALUE研究)波依定:非洛地平血管选择性强1:118 心衰?谷峰比33%-60%半衰期25小时,但是。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别药
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时,降压药是常见的药物类别之一。
常
用的降压药可以分为五大类别,每种类别都具有不同的治疗机制和作用方式。
以下将介绍这五大类别的常用降压药:
利尿药
利尿药是一类通过增加尿液排出来减少体内盐和水的药物。
它们通过促进尿液的产生,减少血液容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药包括噻嗪类利尿药、袢利尿药和螺内酯类利尿药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肾素的产生,干扰血管紧张素生成及其
对血管的作用,以及阻断醛固酮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来降低血压。
常见药物包括ACE抑制剂、ARB拮抗剂和醛固酮受体拮
抗剂。
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内的钙通道,减少心肌细胞的
肌钙蛋白结合,同时扩张血管,防止血管紧张,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降低心脏的排血
量和心率,减少心脏负担,从而降低血压。
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治疗。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非洛尔类钙拮抗剂
非洛尔类钙拮抗剂是另一类通过阻断钙通道来扩张血管,减少心脏的负荷,降低血压的药物。
常见的非洛尔类钙拮抗剂包括硝苯胺等。
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压水平,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别和具体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在使用降压药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处方,定期复诊,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有效控制血压,保护心脏和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