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做手术时的血糖管理和注意事项
- 格式:docx
- 大小:10.01 KB
- 文档页数:2
中华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
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
合理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一)术前评估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血糖水平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血糖长期控制的可靠指标。
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推荐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
应当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测量的准确性。
2、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
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1C。
HbA1C≥6.5%诊断糖尿病;HbA1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3、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的因素。
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
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
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
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二)术前准备1、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术前最好停用24小时;肾功能不全或使用静脉造影剂的患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24~48小时;停药期间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
糖尿病人做手术的危害文章目录*一、糖尿病人做手术的危害*二、糖尿病做手术的优势*三、糖尿病人做手术的注意事项糖尿病人做手术的危害1、糖尿病人做手术的危害1.1、血糖波动手术应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易导致应激性高血糖。
术中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时,可能导致低血糖。
1.2、非酮症性高渗非酮症性高渗状态诱发因素包括感染和其他疾病,术后可因透析、静脉高营养和药物(如利尿药)加重恶化程度,严重时可能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1.3、周围神经组织损伤压迫点和体位不佳可能压迫和损伤末梢神经、组织,导致周围神经损伤和软组织缺血。
1.4、血栓形成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脂肪代谢紊乱,以及高渗,导致微循环黏滞性增加,血栓形成,这可能引起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及脑血管意外。
1.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术中感染(最主要原因)、应激反应、创伤、心肌梗死、用胰岛素治疗无效的恶性高血糖症等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糖尿病人可以做手术吗糖尿病患者可以做手术,不能因为手术及麻醉可加重病情,术后易感染,畏惧手术治疗,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当然,糖尿病患者由于其代谢紊乱,同非糖尿病患者不一样。
非急诊手术应在血糖控制理想情况下进行,急诊手术则可不必等待血糖控制良好后进行,如合并急性并发症,则可推迟数小时待情况好转后进行。
由于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易合并感染,术后应加强护理,密切监测血糖及生命体征变化。
3、血糖高可以做手术吗血糖高的人一般都不建议手术治疗,他们在恢复期间比正常人更慢,风险也更大,如果要手术治疗一定等到血糖正常时才可以进行。
术后还应该多休息,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具体治疗情况还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开展。
糖尿病做手术的优势1、不用控制饮食治好糖尿病,血糖正常,患者摆脱终身服药,不用控制饮食。
糖尿病发病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胰岛素抵抗。
二是胰岛功能衰竭。
胃转流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现象没有了,胰岛功能恢复了,糖尿病也没有了。
2、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相对费用不高,这是胃转流手术的明显优势。
肿瘤合并糖尿病血糖护理肿瘤合并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和全面护理。
其中,血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
同时,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确保饮食均衡和适量。
适当的运动也对血糖控制有很大帮助,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代谢。
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定期测量血糖水平,并根据医嘱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同时,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糖异常,如低血糖或高血糖。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能有效控制血糖,避免情绪波动引起血糖波动。
最后,患者和家属需要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加强自我管理意识。
定期复查病情,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于血糖的控制也非常有帮助。
同时,避免烟酒和药物的滥用,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总之,血糖控制对于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共同努力,做好血糖的监测与管理,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贡献力量。
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综合治疗,血糖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
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合理安排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平衡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加强饮食宣教,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合理的饮食习惯和水果蔬菜的选择,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加强体育锻炼,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医嘱合理选择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利于促进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稳定血糖水平。
另外,护理人员还需加强监测,定期或不定期监测血糖、尿糖情况,掌握血糖的波动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并在患者用药期间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汇报。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避免出现情绪波动影响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血糖稳定。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促进患者的康复。
总的来说,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全面的护理。
糖尿病病人麻醉管理要点糖尿病病人麻醉管理要点包括:1. 做好困难气道的准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存在关节僵硬和脖子的活动度较小的问题,气管插管的操作可能会面临困难。
因此,在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气道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以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出现插管困难的问题。
2. 注意食物排空时间:一些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胃排空时间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全麻诱导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情况,避免因胃内食物过多而发生反流和误吸的风险。
3. 维持血压稳定:部分糖尿病患者对全身麻醉药可能相对敏感,因此需要格外注意维持血压的稳定。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药物和输血等措施来确保血压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以避免因血压波动而引起的并发症。
4. 维持血糖稳定:糖尿病患者需要在术前通过药物和饮食控制好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血糖水平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5. 预防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因此在术前和术后需要严格控制感染的风险。
可以通过抗生素预防、消毒护理等措施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6. 优化麻醉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案。
例如,对于椎管内麻醉来说,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腰椎情况、脊柱稳定性等因素;对于全身麻醉来说,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状况,以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7. 术中监测: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糖、尿糖等指标,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8. 术后管理:在手术后,应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血糖、尿糖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控制血糖水平等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糖尿病病人的麻醉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监测,确保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顺利。
护士如何应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管理和血糖控制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胰岛素管理和血糖控制的要求较高。
作为护士,在照顾糖尿病患者时,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护士应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管理和血糖控制的一些重要措施和注意事项。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高发的趋势。
胰岛素管理和血糖控制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正确的胰岛素管理和血糖控制,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为护士,要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胰岛素管理1. 胰岛素注射技巧在为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时,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以确保胰岛素能够被充分吸收和利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胰岛素注射技巧:•使用干净的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注射,以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常用的注射部位有背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等。
•在注射前清洗并消毒注射部位,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注射时注意在皮下注射,避免注射到肌肉中。
•轮换注射部位,以防止某个部位出现局部皮下组织增厚。
2. 胰岛素类型和用法胰岛素有快速作用型、中效型和长效型等多种类型,护士需要了解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适用于血糖突然升高的情况,通常在进餐前注射。
•中效型胰岛素适用于控制血糖的基础水平,通常每天注射2次。
•长效型胰岛素适用于延长胰岛素的作用时间,通常每天注射1次。
护士在为患者选择胰岛素类型和用法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胰岛素需求和生活习惯,以提供最合适的选择和指导。
血糖控制1. 定期监测血糖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护士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定期的血糖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通过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和饮食计划,以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2. 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方面,护士需要向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以帮助其控制血糖。
拔牙正常血糖范围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会因为牙齿问题而去口腔诊所。
而其中,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拔牙手术时需格外注意,因为血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拔牙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本文将重点探讨拔牙时的正常血糖范围,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二、正常血糖范围的重要性正常血糖范围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神经病变等。
在拔牙手术前,稳定和控制血糖水平不仅可以减少手术风险,还可以促进术后愈合。
当血糖水平过高时,会增加感染、伤口愈合不良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了解正常血糖范围并在拔牙前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至关重要。
三、拔牙前的血糖管理1.评估糖尿病病情:在拔牙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糖尿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病史、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
2.预约合适的时间:为了避免因血糖波动导致的风险,糖尿病患者最好在预约拔牙时选择在早上,这时患者的基础胰岛素和口服药物已开始起作用,且早餐前后的血糖波动较小。
3.调整饮食和药物:在拔牙前一周,患者应遵循低脂、低糖、高蛋白的饮食原则,并遵医嘱按时服用降糖药和胰岛素。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都有助于稳定血糖。
四、血糖监测与调整1.监测血糖:在拔牙前后,糖尿病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以便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
一般来说,建议在拔牙当天早上空腹进行血糖测量,以确保血糖处于安全范围。
2.调整治疗方案:若在拔牙过程中出现血糖波动,医生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增加胰岛素剂量、调整饮食或推迟拔牙等。
3.预防感染:高血糖环境容易导致感染,因此在拔牙后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抗菌药以预防感染。
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也至关重要。
4.术后护理:拔牙后患者应定期回诊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术后并发症。
在此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吃过硬、过热或刺激性的食物。
五、结论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拔牙手术时需特别注意血糖的管理。
糖尿病治疗相关注意事项糖尿病至今为止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糖尿病治疗的目的:①全面控制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血糖、血脂、血压、肥胖、吸烟等,从而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中风、心肌梗塞、肾功能不全、失明、糖尿病足等)的发生;②减少或避免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良事件,如严重的药物性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
以下所列包括了糖尿病治疗中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四方面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
一.糖尿病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从发现糖尿病开始就应学会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并根据不同情况加以调整。
(1)知道适合自己每天的饮食量。
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所用药物都不尽相同,所以饮食量应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建议您与主诊医生或营养师共同协商制定个体化的糖尿病食谱。
(2)除非特殊情况,尽量避免进食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大的食物。
不能进食甜食。
尽量少吃大米粥、粉(沙河粉、濑粉、肠粉、拉肠等)、面包(生肉包、叉烧包、酥皮包等)、馒头、花卷、糯米制品。
早餐可考虑面(如荞麦面)、饺子、通心粉、全麦片等,正餐以荞麦面或饺子代替大米饭更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
(3)根茎类的食物要适量,如芋头,淮山,马铃薯等;建议少饮广东老火汤。
南瓜不能降低血糖。
(4)适量进食甜度较低的水果。
如番石榴、杨桃、沙田柚、火龙果、莲雾、青枣等。
不要饭后果。
建议水果在两餐之间进食,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左右。
(5)低脂,非精加工素食更有助于健康。
如不适宜过多进食全脂牛奶、蛋、肉,对血糖、血脂有不利的影响。
(6)进食时间及进食量要相对固定。
如血糖波动大可考虑少吃多餐(4-6餐)二、运动治疗长期坚持有规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对血糖的平稳控制。
(1)运动前后,要对自己血糖、血压、心肺功能、骨关节、足部情况、体重等做相对评估。
(2)运动的方式取决于自己的用药情况、身体状态、兴趣、周边环境等。
步行是最简单、最易坚持的运动,可考虑每天快慢走60-90分钟(可分段进行),有效步数一万步(计步器)。
低血糖做手术后注意事项 低血糖是一种血糖浓度过低的健康问题,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长时间不进食的人群。低血糖不仅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同时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也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将探讨低血糖在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手术后的第一件事是保持血糖浓度的稳定。患者在手术后通常会处于恢复期,身体较为虚弱,因此需要保持血糖的稳定和恢复。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帮助患者在手术后管理低血糖风险。
首先,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时服用药物。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医生通常会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必须遵守医嘱,按时服药,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其次,饮食也是维持血糖稳定的关键。患者应该注意饮食的选择和时间安排。均衡的饮食包括高纤维食物、低脂肪和低糖食物,并坚持定时进食。最好避免快餐和高糖食品,以免引起血糖浓度的急剧波动。
同时,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浓度。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或瑜伽等。然而,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导致血糖过低。
除了饮食和运动,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应对压力的策略。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此外,减轻压力也是保持血糖稳定的一种手段。患者可以通过放松练习、冥想或咨询专业人士来减轻压力。
另外,患者需要监测血糖浓度。定期测量血糖值有助于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饮食和用药。血糖监测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可以通过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或者在医院进行定期检查。
最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寻求医生的帮助和建议。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的症状或不适,并接受医生的指导,以更好地管理低血糖的风险。
综上所述,低血糖在手术后需要引起重视,患者应注意保持血糖浓度的稳定。此外,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足够的睡眠和压力管理也是维持血糖稳定的关键。定期监测血糖浓度和与医生的良好沟通也是不可忽视的。相信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注意事项和建议,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低血糖风险,加快康复过程。
糖尿病人做造影应注意什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在进行造影检查时需要特别留意一些事项。
糖尿病患者做造影前后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地避免可能的并发症。
首先,在做造影前,糖尿病患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并稳定自身的血糖控制水平。
高血糖状态下进行造影检查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肾功能损伤、酮症酸中毒等。
因此,在进行检查前几天,患者应保持血糖水平在合理的范围内(通常在4-7 mmol/L),避免持续高血糖的情况。
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来帮助调整血糖。
其次,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造影前需要告知医生自身的糖尿病情况,特别是是否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以及是否有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进行造影前,患者还需要注意是否对造影剂存在过敏反应。
造影剂常常包含碘,对某些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
因此,在进行检查之前,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并可能会进行相关的过敏试验。
在造影过程中,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水合状态。
造影剂会对肾脏产生一定的负担,而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肾功能受损的情况,如果同时出现脱水,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因此,患者在接受造影检查前,需要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维持良好的水合状态。
通常建议在进行造影前24小时开始,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3000 mL左右。
此外,在造影前后,糖尿病患者还需要留意药物的使用。
造影剂中的碘可能会与一些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发生相互作用,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造影前,患者需要与医生讨论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暂时停用某些药物。
最后,在进行造影后,糖尿病患者需要及时监测和调整自身的血糖控制。
造影剂可能会对血糖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
因此,患者应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并在需要时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糖尿病患者做手术时的血糖管理和注意事项
对于需要做各种各样手术的糖尿病患者, 高血糖、低血糖及血糖的波动直接影响着手术 的效
果。商丘五院中原减重降糖中心的医生指出, 围术期血糖的良好管理对于减少血糖异常
相关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改善手术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概括来讲,围手术期糖尿病的管理主要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血糖管理三个方面:
术前管理
1、 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 24h应停用二甲双胍,在接受小手术的术前当晚及
手术当天应停用所有口服降糖药。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口服降糖药可能造成低血糖, 术前应停
用至少24小时。对于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及接受大、中手术的患者,应及时改为胰岛 素治疗,
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控制。
2、 对多数住院患者推荐血糖控制目标为 7.8~10.0 mmol/L ,对少数患者如低血糖风险低、
拟行心脏手术者及其他精细手术者可建议更为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 6.1~7.8 mmol/L,而对重
症及低血糖风险高危患者可制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术前血糖长期显著增高者, 围术期血
糖不宜下降过快。
不同手术类型手术血糖控制目标如下表:
血n控制
目标分层
饕琳止赚
< msioj/L)
(««ol/L)
择期手术(术 丸*中、小手术 一般控制
6, t - 7. 8 7.S- 10.0
前.术宇、啦后> 卑皙疔塑手术 一皱竝胸
7. ? - 10. C
严格控制
4, 4 j 6. !
6. 1 - 7. S
丸.中.小手术
1. 8 ~ 10. 0 7.S- 119
申•术后) 器盲移植爭术
一贱控制
6, 1 - 7+ S
10.0
煉腿半术{址鶴形)
4» 4 ■ 6 ・ 1
t. 1 7. «
钟㈱人胖 缶1 * D 了小m 0
卩岁歆上老年人、預 宜松揑制
7. 8 - L0. 0 1.1- 11?
爭)・音并右他血管 坯痫.中整度鼾肾功 氈不全、低盘馆高览 人斛.拆神戴智力萍 叫人IT肾肠外背第
术中管理
1、对于仅需单纯饮食治疗或小剂量口服降糖药即可使血糖控制达标的 2型糖尿患者,
在接受小手术时,术中不需要使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建议在早晨尽早接受手术, 以尽量减
少禁食禁饮对血糖的影响。胰岛素是围手术期控制血糖的首选治疗方案, 在大中型手术术中,
需静脉应用胰岛素,并加强血糖监测,血糖控制的目标为 7.8~10.0 mmol/L。
2、 术中血糖波动风险高, 低血糖表现难以发现, 应1~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危重患者、
大手术或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患者,每 0.5~1小时监测一次。体外循环手术中,降温复温
期间血糖波动大,每 15分钟监测一次。血糖w 70mg/dl (3.9 mmol/L )时每5~15分钟监测 一次直
至低血糖得到纠正。
3、非危重症患者行大中型手术时,术中选择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方案;行小手术时术
中若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可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一般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 6 IU)。危重症
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高血糖,无论手术大小,均推荐采用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 胰岛素剂量
应依据每小时血糖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并应避免发生严重低血糖。急诊患者手术术中及术后
的治疗原则基本上与前述行大手术者相同,但观察应更加密切。
术后管理
1、 术后在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前仍给予胰岛素静脉输注(术后胰岛素输注时间应在 24 h
以上),同时补充葡萄糖。恢复正常饮食后可予胰岛素皮下注射。对不能进食的患者可仅给
予基础胰岛素,可正常进餐者推荐予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的治疗方案。
2、 对于术后需要重症监护或机械通气的患者,如血浆葡萄糖 >10.0 mmol/L,通过持续
静脉胰岛素输注将血糖控制在 7.8~10.0 mmol/L范围内比较安全。中、小手术后一般的血糖
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v 7.8mmol/L,随机血糖v 10.0mmol/L。在既往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 考虑更严
格的血糖控制,同样应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3、 术后因疼痛应激、感染、肠内外营养液输注,是血糖波动的高危 时期,也是血糖
管理的重要时期。术中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者,建议术后继续泵注 24小时以上。机械通气
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ICU患者容易出现血糖波动,胰岛素应静脉泵注。积极预防术后恶心 呕吐,尽
早恢复正常饮食,根据进食情况逐步增加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
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