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的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三个代蓑,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凰树勇(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7)[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指南,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关键词]“三个代表”;指导意义;党的建设[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04)05—0013—0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治久安,就是要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
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二、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社会主义制度是先进的社会制度,要有先进的理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制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在当代中国,用发度,也要求指导理论相应地发展和完善。
“三个代表”重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就是要用“三个代要思想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
立、巩固和发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指南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中国共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产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
的建设的理论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党的建设总目标:要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途径。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时间:2002-7-16 11:29:57 来源:酒泉水利网阅读44次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指针。
他在“七一”讲话中,又以丰富的内容和精辟的观点,进一步集中论述了“三个代表”问题,从多方面丰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新世纪,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总纲,统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各项工作。
把这个指导思想牢固确立起来了,认真贯彻落实了,党的建设就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进步。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迎接新挑战、经受新考验、赢得新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既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许多有利因素,同时也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
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这一政治图谋相继在苏联、东欧、南斯拉夫得手以后,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
所谓“西化”,反映在思想领域,就是企图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取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谓“分化”,就是企图分裂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国家。
必须看到,由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使我们党内的一部分同志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了种种疑虑。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也乘机滋生蔓延起来。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在引进吸收国外有益东西的同时,西方意识形态也乘隙而入。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特别是利用信息网络化等高科技手段,千方百计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相当激烈。
“法轮功”邪教的出现和不断进行捣乱破坏活动,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和长期性。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广大党员在理想信念问题上的主流是好的,但也确有一些党员产生了“信仰危机”、“信任危机”和这样那样的思想困惑。
【复习上次课内容并导入新课】世纪之交、前年更始,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如何坚持与时俱进,知难而上如何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如何大力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低谷时,坚持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推向21世纪。
让我们到本章中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真谛。
【讲授新课】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江泽民简介】江泽民,男,汉族,1926年08月17日出生,江苏省扬州市人。
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0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
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主要理论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评价: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者。
他目光远大、审时度势,总是从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他信念坚定、处事果断,总是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关键时刻具有作出果敢决策的非凡胆略和进行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他尊重实践、与时俱进,总是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坚持从党和人民活生生的实践出发总结经验、寻找路子,脚踏实地而又开拓进取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他尊重群众、关心群众,总是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依据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和推动工作。
三个代表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主要内容: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主要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4、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的主要表现形式:
1、抓住决定党的历史地位的三个根本性问题,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进步本质的高度,把党的先进性与阶级性、群众性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要求更加紧密地统一起来。
2、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应该怎样执政、执政到底干什么的问题,深刻揭示了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3、深刻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总结了许多国家执政党成败兴衰的经验教训,使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表现在:1、对党的建设的意义:(1)“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2)“三个代表”的思想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根本原则,同时,深刻反映了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历史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三个代表”进一步指明了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方向和途径,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要求。
2、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自我完善的重要意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使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升华到新的高度。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经验。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最概括的形式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由先进生产力决定、由先进文化引导、由人民群众推动的基本原理,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物质基础、文化支撑和社会基础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说明了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文化支撑和广泛的群众支持,才能确保正确方向并得以实现。
3、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1)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
(三)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十六大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广大共产党员要时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记“三个代表”的要求,时刻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每个党员的实际行动中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只有发展先进生产力,才能为发展先进文化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创造物质条件;只有发展先进文化,才能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并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发挥历史创造者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
我们要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第一,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本质内涵,阐明了他们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今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也科学地界定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先进性质,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为我们今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开辟了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把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放到更为广阔的历史进程中考察,深化了对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即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
第二,是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无产阶级政党在取得政权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不断地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白我完善和发展的道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途径。
从物质基础、文化支撑、社会基础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条件,说明了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应该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文化支撑、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对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
所谓立党之本,就是一个政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根本。
那么,一个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根本是什么呢?就是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先进性。
辛亥革命后,中固曾经成立过许多政党,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或者转瞬即逝,或者长期得不到发展。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它们不具有先进性。
而中国共产党最初成立时也不过是几十个人的组织,但它逐渐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臣大成就,发展成为至今拥有6600多万党员的无比强大的党,其根本原因就是它具有其他政党所不具有的先进性。
这种先进性的表现,不管有多少纷繁复杂的表现形式,概括起来,总是离不开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
所谓执政之基,就是一个执政党巩固政权的基础。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什么?它应该怎样来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呢?一句古谚道出了政权得失的真谛: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民心的向背决定政权的得失。
中国的民心是怎样的呢?建国以前,中国的民心是向往自由、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建国以后,中国人民所向往的是稳定、和平、民主、富裕的新生活,是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是自身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就必须满足这种需要。
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经验,提出了巩固人民政权的新思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抓好两个文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民满意,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三个代表”要求就是对这种执政新思路的集中概括,是对民心的提炼和升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
即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发展和壮大的力量来源,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
党的力量源自党的时代表现,能否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如果能,党就有力量。
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
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我们党的力量的物质来源。
党的事业就要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紧紧“捆绑”在一起。
党的力量源自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工人阶级和一切劳动群众是我们党不竭的力量源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承诺“三个代表”思想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纲领。
从执政的角度去理解,“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承诺。
然而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承诺,而是最高层次,最高境界上的承诺,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面向未来的庄严郑重的承诺。
首先,作为庄严的承诺,中国共产党把“三个代表”思想同党的执政资格联系在一起,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博大宽广的胸怀。
“三个代表”思想的整体表述方式都充满了承诺的意蕴。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展示了我们党善终如始,一以贯之的决心和态度,不仅表明从过去到现在的一贯,而且承诺从现在到将来的永远和永恒。
“三个代表”思想表明,不管将来社会历史如何变迁,不管条件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前途所应负的责任不变,所承担的使命不变,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谋强盛,为民族谋复兴的宗旨不变。
这些在实质上都直接涉及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与基,在任何情况下,这些承诺如果不能兑现,党执政的根基就会发生动摇,就有丧失执政资格的危险。
其次,作为庄严的承诺,中国共产党把“三个代表”思想同党的执政水平联系在一起,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严于律己的态度。
“三个代表”思想涉及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前途命运的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三个代表”思想在三个方面都蕴涵着对“怎么样”问题的承诺与回答,即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得怎么样”,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得怎么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得怎么样”。
这些都是对党执政社会效果的实践检验,即“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社会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三个代表”思想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巩固执政地位,而且要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要充分展示党执政的社会效果,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成果来履行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承诺。
第三、作为庄严的承诺,中国共产党把“三个代表”思想同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改革联系在一起,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变图强的创新精神。
“三个代表”思想回答了我们党“怎么样执政?”的问题。
我们党要依法执政,要以民主和法治为主要手段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不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
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三个代表”既蕴涵着我们党的历史主动性,自觉的能动性,同时也表明我们党是从现代意义上去理解和把握执政概念的内涵外延。
“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
”党与政府,党执政与政府行政,党的意志、意图与宪法、法律之间是有着严格的区别与界限的。
因此,“代表”不是代替,更不是强制和强加,“代表”是代言,引导、协调,帮助;“代表”是扶持,支持,保护,鼓励;“代表”是选择,判断、把握,分辨;“代表”是创造条件,开辟途径,寻找门路,示范典型,推广经验。
代表就是由党领导人民制定、修改宪法和法律,党在社会生活中带头模范地维护、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郑重承诺先进性问题从来就是党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生存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党能否得到人民群众拥护信任的根本条件,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归根到底取决于党自身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郑重承诺。
首先,“三个代表”思想承诺把党的先进性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联系起来。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三个代表”思想把这一原理具体运用到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特定历史环境,并且同我们党对先进性的要求和追求联系起来。
由此我们体会到,发展先进生产力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则是衡量和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然是人的要求,是人的追求、愿望和努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具体表现。
人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然是反映社会发展进步趋势的要求,是人的理性和智慧的表现。
我们党把代表和实现这种要求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纲领,作为党先进性的最高价值标准,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学说的重大发展和深化创新,也是对当代世界政党政治潮流的准确把握和深刻领悟。
其次,“三个代表”思想承诺把党的先进性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联系起来。
工人阶级政党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在社会发展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不论是夺取政权还是领导经济建设,文化始终是我们党手中最锐利的武器,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和全部事业都始终是同先进文化的发展前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认真总结我们党80多年来领导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和经验教训,得出结论: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先进性的又一个本质规定。
这一本质规定使我们党要能够正确敏锐地认清和识别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并努力顺应这个方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