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
- 格式:pdf
- 大小:579.73 KB
- 文档页数:4
快报:2020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城开通城轨交通运营路线公里来源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截至2020年12月31日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 (公里)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重庆杭州青岛郑州西安天津沈阳苏州大连长沙宁波昆明长春合肥南宁南昌无锡兰州厦门石家庄福州温州呼和浩特济南徐州东莞贵阳常州哈尔滨佛山乌鲁木齐太原淮安宜宾天水珠海三亚株洲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地铁线路长度 (公里)2020年当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 (公里)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各城市已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统计2020年共新增三亚、天水、太原 个城轨交通运营城市;其中,太原市运营线路为地铁三亚、天水两市运营线路为有轨电车另根据2020年11月1日生效的团体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分类》(T/CAMET 00001-2020)相关规定将株洲智轨A1线(公里)、宜宾智轨T1线( 公里)纳入统计,城轨交通运营城市累计达 个。
公里个条段2020年共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城市有新城轨交通线路(段)投运,共新增运营线路新开延伸段或后通段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城轨交通运营线路制式结构情况图地铁6302.79公里占比79.00%217.60公里占比2.73%98.50公里占比1.23%805.7公里占比10.10%485.70公里占比6.09%57.70公里占比0.72%10.20公里占比0.13%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AMP2.73%1.23%10.10%6.94%79.00%0.13%6.09%0.72%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4市的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20年已公示的获批项目涉及新增城轨交通线路长度共 公里,新增投资额共 亿元。
新增项目所涉及的城轨交通线路系统制式均为地铁制式。
4市新获批建设规划线路长度共计 公里,总投资额共计 亿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目 次1 总 则 (1)2 基本规定 (2)2.1 一般要求 (2)2.2 规划 (5)2.3 杂散电流防护 (6)2.4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7)2.5 应急设施 (8)3 限界 (9)4 车辆 (13)4.1 一般规定 (13)4.2 车体及内装 (13)4.3 牵引和制动 (13)4.4 车载设备和设施 (14)4.5 安全与应急 (15)5 土建工程 (17)5.1 一般规定 (17)5.2 线路工程 (17)5.3 轨道与路基工程 (18)5.4 车站建筑 (19)5.5 结构工程 (20)5. 6 车辆基地与其他设施 (21)6 机电设备系统 (23)6.1 供电系统 (23)6.2 通信系统 (24)6.3 信号系统 (25)6.4 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 (27)6.5 给水、排水系统 (29)6.6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30)6.7 综合监控系统 (31)6.8 自动售检票系统 (32)6.9 自动扶梯、电梯系统 (32)6.10 站台屏蔽门系统 (33)6. 11乘客信息系统 (34)6. 12 公共安全设施 (34)7 建筑防火与消防设施 (36)7.1 建筑防火 (36)7.2 消防设施 (37)附:起草说明 (39)1 总 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以人为本、技术成熟、经济适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勘察、可行性研究和预可行性研究、测量、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必须执行本规范。
1.0.3本规范是国家对工程建设控制性底线要求,具有法规性强制效力,必须严格遵守。
1.0.4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和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应满足安全、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公共安全、公共利益和社会管理要求。
1.0.5 当本规范规定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或更严格的强制性标准规定不一致时,应执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更严格的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每个城市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城市轨道交通逐渐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理想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交通效率高、环保节能、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成为了每个城市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需要从城市规划的层面出发,考虑城市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人口、经济、交通流量等因素,并与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线网的布局和车站设置,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需要考虑到交通拥堵、环保节能、人口聚集等多种因素,为城市交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需要与其他交通工具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充分发挥交通系统整体效益。
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关键问题。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点问题: 1.线网布局和车站设置: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布局和车站设置需要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和人口分布情况进行科学规划。线网布局应该能够满足市民日常出行和商务出行需求,同时支持旅游和经济发展。车站的设置需要合理,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为主要目标。
2.技术标准和设备选型: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标准和设备选型是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考虑先进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为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投资与融资: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投资与融资问题。必须确定项目建设总量、资金投入总额、来源方式、时间周期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考虑多种投融资方法,如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投资、融资租赁等方式。
4.环境保护与节能: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节能的问题。需要采用环保型材料,减少噪音和污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节能措施也需要充分考虑,以降低轨道交通系统的能源消耗。
附件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一、线网规划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期线网规划由11条线路组成,包含中心城区7条轨道普线和外围地区4条轨道快线,总规模323.1公里。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3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和6号线一期等4个项目,全长79.3公里。
项目建成后,形成6条运营线路、全长146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3号线二期工程自后蟠桃村站至下淀站,线路长6.5公里,投资50.1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4年。
4号线一期工程自桥上村站至驮蓝山站,线路长25.4公里,投资173.54亿元,项目建设工期5年。
5号线一期工程自奥体中心南站至徐矿城站,线路长24.6公里,投资168.3亿元,项目建设工期5年。
6号线一期工程自黄山路站至徐州东站,线路长22.8公里,投资143.92亿元,项目建设工期5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4—3号线二期工程与原线路设计标准一致,采用B型车;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和6号线一期工程拟采用B型车。
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三)资金安排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535.9亿元,其中资本金占40%,计214.36亿元,由徐州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以银行贷款为主,并辅以多元化融资模式。
(四)实施保障近期建设项目由徐州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和运营保障,结合城市开发进程,把握节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加强综合交通衔接,优化线路换乘方案,加强行车组织设计,提高公共交通整体效率和吸引力,提高线路服务水平、客流效益;统筹协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及建设工程的关系,有序推动项目实施。
深化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优化车辆基地布局,控制好建设用地,做好资源共享。
高度重视网络化运营人才培训和储备,积极探索利用土地开发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发展的途径。
自从2009年,郑州地铁拿到“准生证”以来,历经六年,郑州地铁建设规划两次更改,终于从最初的两条线增至8条线。
记者昨日从省发改委获悉,近期,国务院批准《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规划8条地铁线,到2020年,形成5条运营线路。
据了解,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郑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8-2015年)。
根据规划,在2008年至2015年间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度45.39公里。
在该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去年,郑州市又编制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19年),此规划建设项目建成后,郑州地铁线路达到5条。
时隔一年,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的基础上,郑州市编制近期(2014-2020年)建设规划,该规划日前正式被国家批准。
根据规划内容,未来,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网由8条线路组成,从地铁1号线到8号线,总长约277.1公里,线网密度0.66公里/平方公里,设换乘站35座。
预计2020年,郑州市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60%以上,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达到25%以上。
该规划主要内容是将规划建设1号线二期工程、2号线二期工程、3号线一期工程、4号线、5号线。
到2020年,形成5条运营线路,总长166.9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省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5号线、1号线二期的前期工作,尽快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论证,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轨道交通三期线路沿线用地控制规划(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4.12•【字号】杭政函〔2019〕46号•【施行日期】2019.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轨道交通三期线路沿线用地控制规划(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的批复杭政函〔2019〕46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你局《关于要求批复〈杭州市轨道交通三期线路沿线用地控制规划-3号线〉的请示》(杭规划资源〔2019〕42号)收悉。
经研究,原则同意由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杭州市轨道交通三期线路沿线用地控制规划—3号线》(以下简称《规划》)。
现将有关事项批复如下:一、对《规划》中的主要内容予以明确。
(一)规划范围。
包括地铁3号线一期建设线路(全长52.2公里)沿线50米及各站点周边约200米的用地。
具体为文一西路站—星桥路站和支线小和山站—百家园站(不含),共涉及站点35个、停车场1处、车辆段1处。
(二)规划目的。
保证地铁工程建设的合法性,发挥规划的服务功能;为地铁建设提供规划保障,保障工程进度顺利推进;梳理整合各类相关规划,完善城市交通整体构架;整合有限土地利用资源,促进城市空间合理发展。
(三)规划内容。
1.原则同意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站点周边用地类型划分为城市枢纽站、城市中心站、副城中心站、片区中心站、外围一般站等五大类。
2.原则同意轨道交通用地控制区分为黄线控制区、特别保护区和规划控制区三类。
3.原则同意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换乘停车场、公交设施等交通设施的用地规划。
二、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或建筑物的现有合法用途在其用途改变或建筑物重建前不必根据《规划》进行调整。
三、规划范围内任何用地或建筑物如需更改用途或进行任何其他的开发重建,新的用途和开发重建必须符合《规划》。
四、因规划实施需要,需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都市快轨交通·第32卷 第2期 2019年4月本刊特稿doi: 10.3969/j.issn.1672-6073.2019.02.00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建议杨永平1,赵东1, 2,边颜东1(1.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交通业务部,北京 100048;2.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摘 要: 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存在与上位规划不符、建设规划项目执行过程中方案随意调整、与其他交通方式不能衔接协调、规划用地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与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上位规划协调、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的论证、加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交通一体化工作、加强轨道交通及相关设施用地控制、强化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主要问题;有关建议中图分类号:U1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6073(2019)02-0001-04Mai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Regarding Urban Rail TransitConstruction Plan in ChinaYANG Yongping1, ZHAO Dong1, 2, BIAN Yandong1(1.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of China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48;2. 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Abstrac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regarding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 including the fact that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 does not meet the master plan,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 has been adjusted at will during its implementation, coordin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other modes of public tronsportation has not been smooth, the planning of land use has been difficult to implement, and the financial capacity of local governments has been insufficient. Furthermore,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se main problems are given,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 and the master plan, strengthening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 developing an integration of transportation with the core of rail transportation, strengthening control of land use for rail transit and related faciliti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financial viability of the rail transit lifecycle.Key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 main problem; advice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要求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在各城市轨道交通建收稿日期:2018-03-28修回日期:2018-09-04第一作者: 杨永平,男,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政策研究、咨询评估及PPP咨询等工作,2358670449@ 设规划的指引下,10多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1]。
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是 成都地铁1号线、18号线 。
对于它们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均为成都南北大通道线路,承担着无数成都上班族的上下班交通工具。
首先来看看1号线,1号线是成都第一条地铁线路。
2010年9月27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升仙湖站--世纪城站);2015年7月25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世纪城站至广都站);2018年3月18日开通运营三期工程(韦家碾站至升仙湖站、四河站至科学城站、广都站至五根松站)。
成都地铁1号线线路图很多网友戏称1号线南到太平洋、北不出三环,而很早之前,1号线规划了由韦家碾站向北延伸经北星大道(现天府大道北延线)到新都区斑竹园街道 曹家巷站,由于 多方原因 ,1号线北延线还处于线网规划阶段,不属于国家批复的近期建设规划项目,暂不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不过令人满意的是从成都地铁 5号线 于去年年底 开通运营,经过成都北部区域实现了地铁覆盖。
此前规划图(老图)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在组织修编《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9-2035年)》中显示。
1、成都地铁1号线规划改道1号线北段改为接5号线九道堰站。
赖家店站改为金鱼池站换乘27号线。
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1号线由韦家碾站北上驶出后直接到达27号线金鱼池站换乘,经过新都区大丰街道利民路最后到达5号线九道堰站实现1、5号线互相换乘。
此前 有大丰市民朋友在问政四川上留言称:成都地铁1号线南边已经修到了二绕,而一号线在北边的终点站是韦家碟站,地处三环边上。
“保利城、绿地城、龙湖都在这边,人口众多,出行不方便,何时才能把1号线北延线提上议程来呢?”官方回应 的是经过保利城、绿地城等区域的规划地铁线路有27号线、28号线和市域铁路S11线,线路建成后,可满足该区域的居民出行需求。
目前,城北片区的轨道交通线网正在根据城市最新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
经过 最新的1号线规划可以看到,大丰街道保利城、绿地城附近的居民出行可以得到解决。
且北星大道(天府大道北延线)有 市域铁路S11号线加持 。
郑州市轨道交通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工程
线路运营开通时间全解析
1工程概述
郑州市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工程将与2号线•期工程贯通运营,2号线•期工程计划于2015年12月底试运营,城郊铁路工程计划于2016年6月底试运营。
郑州市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工程起止范围为南四环站至郑州南站,线路主要沿龙湖镇内的老107国道、泰山路、华南城人道以及航空港区内的郑港三路、郑港四街以及迎宾人道敷设,全长约41.16km,其中高架线长约15. 7km,地下线长约23. 56km,过渡段长约1.9km,共设车站18座,其中地下站11座,高架站7座,平均站间距为2. 27km c全线设车辆段、停车场各•座,其中,车辆段位于郑港三路北侧,京广铁路东侧的地块中,由孟庄路站接轨,占地而积约26.5公顷,停车场位于郑州南站东南角,占地面积约10公顷。
郑州市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工程分两阶段实施,先期实施范阖为南四环站至机场站段(机场二期建设范围东边缘,里程范围为K30+100〜K61+800),线路全长约31.7km,其中高架线长约15. 7km,地下线长约14.1km,过渡段长约1.9km,共设车站14座,高架站、地下站各7座,平均站间距为2. 21km,设车辆段•座,余下部分视郑州火车南站的站位确定后,即刻实施。
设计年限:开通期2016年,初期2019年,近期2026年,远期2041年。
2车站要素
本项目匸程范围包括郑州市轨道交通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匸程的14座车站、1座车辆段、1座控制中心、1座主变电站和全线区间。
附件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一、线网规划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线网由11条线组成,总长度约460公里;远景年线网由18条线路组成,总长度904公里。
预测2020年,成都市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量比例为33%,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为35%。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和17号线一期共5个项目,总长度124.2公里。
到2020年,形成13条线路、总长508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8号线一期工程自长城路至十里店站,线路长27.4公里,设站22座,投资218.6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9号线一期工程自金融中心东至两河森林公园站,线路长23.7公里,设站11座,投资166.6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10号线二期工程自航空港T2至太平寺站,线路长26.7公里,设站9座,投资131.56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19年。
11号线一期工程自观东路至回龙路西站,线路长20.7公里,设站18座,投资165.0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19年。
17号线一期工程自机投镇至易园站,线路长25.7公里,设站9座,投资149.46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8号线一期工程、9号线一期工程、10号线二期工程、11号线一期工程和17号线一期工程均采用A型车6辆编组;其中,8号线最高运营时速80公里,9号线、10号线、11号线和17号线最高运营时速100公里。
在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深化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
(三)有关说明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和11号线一期的部分线位、站点与经批准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相应线路相比,有局部调整,考虑到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城市发展需要,同意将上述三条线路纳入本期建设规划。
(四)资金安排项目总投资为831.41亿元,其中:资本金占20%,计166.28亿元,由市政府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以银行贷款为主,并辅以多元化融资模式。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9~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征询公示一、线网规划概况武汉市组织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于2019年1月5日获市人民政府批复。
规划构建“强心强轴、环射成网、区域融合”的多层次多模式轨道交通线网体系,至远景年武汉大都市区范围形成10条线、650公里的市域铁路网,市域范围形成32条线、总长16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
二、建设规划概况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调整包含7个项目,新增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调整、21号线延伸段、11号线四期、5号线延伸段、6号线延伸段、10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
各线概况如下:(1)3号线二期起于沌阳大道,终点至文岭,线路长11.8km,全为地下线,设车站5座。
(2)21号线延伸线起于后湖大道,终点至中一路,线路长3.2km,全为地下线,设车站2座。
(3)11号线四期起于武汉西站,终点至白沙洲大道,线路全长16.2km,全为地下线,设站6座。
(4)5号线延伸线起于黄家湖,终点至南三环,线路全长1.1km,均为高架线,设站1座。
(5)6号线延伸线起于东风公司,终点至博艺路,线路全长2.7km,均为地下线,设站2座。
(6)10号线一期起于工业四路,终点至武汉商务区,线路全长20.3km,均为地下线,设站9座。
(7)9号线一期起于地质大学,终点至五里界,线路全长约20.2km,其中地下线15.8km,高架线4.4km,共设车站13座。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9~2024年)线路示意图(本图仅为本次公示使用,最终以国家批复为准)三、环境影响轨道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二是对沿线区域噪声、振动、电磁、水等环境要素的影响。
从环境因素的性质特征看,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建设项目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涉及区域广、方案和环境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其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环境和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呈宏观特性,影响范围和程度难以准确预测;而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因方案确定、受影响的敏感点和环境具体明确,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并可据此提出具体明确的环保措施。
史上最全全国41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览(附规划图)导读史上最全轨道交通规划,全国41个城市尽情浏览,新规划的城市-绍兴,芜湖,⽼牌城市北京、上海、⼴州、深圳,接下来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是什么?由于本⽂内容均整理⾃⽹络、发改委及地铁公司官⽅⽹站,如有数据纰漏,欢迎指正!华东地区1上海在新⼀轮轨道交通线⽹规划(2015—2040)中,上海将规划1000公⾥市郊铁路(包括国家⼤铁路)、1000公⾥城市轨道交通、1000公⾥中运量公交系统(包括有轨电车、BRT等),形成效率和运量并重的客运交通⾛廊。
⾄2025年上海将新增规划再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
据了解,此次公⽰的9条线路并⾮都是地铁,还包括了连接上海两⼤机场的的城际铁路快线,以及中运量轨道线路等多种模式。
据悉,到2025年为⽌,上海将拥有包括地铁、城际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多种模式的轨交线路,共计39条,总长约1050公⾥。
2杭州2013年6⽉20⽇,《杭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期建设规划(2013-2019)》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根据批复,在⼀期⼯程长约84公⾥线路的基础上,2013-2019年间,杭州市将建设2号线⼆期、4号线⼀期、5号线⼀期和6号线⼀期⼯程共计106.6公⾥的地铁线路,2019年杭州将形成总长约190公⾥的轨道交通⽹络。
3宁波宁波市轨道交通线⽹规划以三江⽚为核⼼,跨三江(甬江、姚江、奉化江),连三⽚(三江⽚、镇海⽚、北仑⽚),沿三轴(商业轴、⽔轴、公建轴)形成三主三辅6条线、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线⽹。
线⽹全长247.5 km,共设换乘站20座。
线⽹规划同时还预留了向市域⽅向延伸的条件。
规划线⽹建成后,对缓解城市交通⽭盾、⽅便居民出⾏、引导城市按规划⽅向拓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城市综合竞争⼒都将发挥重要作⽤。
4温州推荐线⽹由6条线组成,线路总长361.8km,设站128座,其中换乘站14座。
推荐线⽹中市域线4条,线路长269.3km;市区线2条,线路长92.5km。
附件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5~2021年)一、线网规划依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25条线路组成,总长约1045公里,设车站603座,其中换乘车站123座。
规划2020年,武汉市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62.5%,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达到53%。
二、近期建设规划(一)基本原则以线网规划为基础,加密中心城区网络,扩大对外部新城组团的覆盖,改善交通状况,支持城市重点发展区域。
坚持量力而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力求近期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交通方式发展密切配合与衔接,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
(二)近期建设方案建设1号线延伸工程,2号线北延、南延工程,4号线西延工程,5号线,7号线南段,8号线二期工程,11号线东、西段,21号线。
到2021年,形成10条运营线路、总长4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1号线延伸工程自金山大道至径河站,线路长4公里,设站2座,投资17.4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9~2020年。
2号线北延工程自宏图大道至天河机场站,线路长15公里,设站5座,投资75.97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8年。
南延工程自流芳至藏龙岛站,线路长7.8公里,设站5座,投资68.69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9年。
4号线西延工程自黄金口至新汉阳火车站,线路长4公里,设站2座,投资26.3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18年。
5号线自武汉火车站至青菱站,线路长31.9公里,设站27座,投资249.6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1年。
7号线南段自野芷湖至纸坊青龙山站,线路长14.2公里,设站7座,投资96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8号线二期工程自梨园至野芷湖站,线路长16.7公里,设站12座,投资137.7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8~2021年。
11号线东段自武昌火车站至左岭站,线路长32.1公里,设站20座,投资246.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岳各庄北桥地铁规划
您好,关于您反映的问题,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回复:您提出的建议涉及轨道交通11号线后续段线路实施及规划方案研究工作。
按照国家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要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须纳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的分期建设规划方可实施。
轨道交通11号线是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一条东西向线路,根据现阶段初步研究情况,该线路全长约46公里。
其中一期西段工程(冬奥支线)起点为石景山区金顶街地区,终点为首钢地区,长约3.6公里。
11号线一期西段工程(冬奥支线)已纳入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调整方案,并于2019年12月取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正在按规划组织实施。
您关注的设站问题涉及11号线后续段。
正在组织相关单位开展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编制研究工作,并结合此项工作统筹开展轨道交通11号线后续段线路规划方案研究工作。
目前,11号线后续段线、站位方案均未稳定。
已在研究过程中,组织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团队就您提到车站设置重点开展了研究,统筹考虑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的设置,尽可能扩大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为沿线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您好,关于您反映的问题,丰台区卢沟桥乡回复:经与岳各庄村核实,关于因梅市口路路面坑洼,过车时发出噪音扰民的情况,目前岳各庄批发市场已通知市场内商户,尽量避免上述路段通行。
如需通行,需减速慢行,避免因梅市口路路面坑洼造成噪音扰民。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附件
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19-2024年)
一、线网规划
郑州市轨道交通远景年线网方案由21条线路组成,总长970.9公里,其中地铁线13条共505公里,市域快线8条共466公里。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建设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12号线一期、14号线一期共7个项目,总长159.6公里。
项目建成后,郑州市将形成总长约326.54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3号线二期工程自航海东路站至经南十五路站,线路长6.1公里,设车站4座,投资37.46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6号线一期工程自贾峪镇站至姚砦站,线路长36.5公里,设车站24座,投资293.04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
7号线一期工程自东赵站至侯寨站,线路长26.9公里,设车站20座,投资211.5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8号线一期工程自银屏路站至绿博园站,线路长43.3公里,设车站23座,投资271.93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1
10号线一期工程自郑州西站至郑州火车站,线路长21.3公里,设车站12座,投资138.23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12号线一期工程自郎庄站至龙子湖东站,线路长17.2公里,设车站12座,投资119.8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14号线一期工程自元通大道站至星空路站,线路长8.3公里,设车站6座,投资66.84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
线路主要采用A型车6辆编组,其中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工程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7、8、10号线一期工程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
12、14号线一期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
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三)资金安排。
新建项目总投资1138.94亿元,其中资本金比例40%,计455.58亿元,由郑州市财政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四)实施保障。
近期建设项目由郑州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证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把握节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优化线路换乘便捷性,加强行车组织设计,提高线路服务水平、客流效益;优化综合交通衔接,提高公共交通整体效率和吸引力;统筹协调地铁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及建设工程的关系,深入研究规划线路选线问题;专项规划设计车站周边土地利用和交通接驳,重点控制好车辆段和停车场建设用地,积极探索利用土地开发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发展的途径。
附图: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示意图
3
附图
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