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意图;2.运用语感和理解能力分析文章的形式和内容;3.通过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2.运用语感和理解能力分析文章的形式和内容。
三、教学难点1.运用语感和理解能力分析文章的形式和内容。
四、教学准备1.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
2.课件:PPT。
3.打印好的课文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话题导入,引发学生对故乡的思考,如:“同学们,你们对故乡还有多久没有回去了呢?今天我们要一起读一篇《给家乡孩子的信》,了解作者通过这封信表达了怎样的思念之情。
”(2)教师展示图片,呈现故乡美景,唤起学生对故乡的回忆和情感。
(3)教师问:“大家对故乡的印象是什么?最让你们难忘的是什么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行情感交流。
2. 教学展开(1)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标题和作者姓名,并阐述本课的教学目标。
(2)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并指导学生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地点、人物等。
(3)教师引导学生留意文中表达情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写信的目的和意图。
(5)教师让学生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指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信给家乡孩子?是因为作者有哪些感慨和思念之情?3. 教学总结(1)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顾。
(2)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个人的家乡回忆和情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写一封给家乡孩子的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学生互相交换自己写的信,进行阅读和评价。
5.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复习当天学习的课文内容,整理思绪。
(2)要求学生思考自己的家乡回忆,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感导入,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切实增强了学习兴趣。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有感情地朗读一和二自然段,通过朗读表达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爱。
2、通过信屮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3、练习用“……多么……多么……”说话。
教学重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巴金就是英中的一位。
一直以来,我最喜欢的就是看感动屮国人物的颁奖词。
短短的几句话,却浓缩了这些伟大的人物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和最杰出的贡献。
大家想看人们为巴金爷爷写的颁奖词嘛?2、读颁奖词: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
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小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2、过渡:从这段颁奖词中,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作家。
他的作品和他的人格对人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2005年10月17 FI,巴金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著名作家柯灵用两个字归结巴金的一生,一个字是“真”,表里如一;一个字是“爱”,爱礼L 国、爱人民、爱人生。
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浓浓的爱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1)指名读;齐读;默读,用一个字来概括巴金爷爷写作的真正动力是什么?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2、过渡:巴金爷爷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限的爱,对自己的同胞有着无限的爱,对家乡的孩子们更有着无限的爱,这种深深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
让我们来读一、二两段。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18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语言文字,体会“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
理解重点语句,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并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3.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他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
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掌握书信的格式。
3.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他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
4.体会“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并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1给家乡孩子的信亲爱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句导读:从亲切的称呼和“谢谢”足以看出巴金爷爷的诚意。
“一大堆”写出了信件很多。
]2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①收到来信之后,巴金爷爷很高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家乡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巴金爷爷表示感谢。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句导读:这个长句说明巴金爷爷有病在身,写起信来十分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写这封回信,是很不易的。
]3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②你从“终于”这个词读懂了什么?]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
4[③加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那么,就让这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与孩子们见面。
1知识点详解☜2①从“谢谢、一大堆、争先恐后”这些词可以想象得到孩子们信中的内容丰富并且充满情趣,也可以看出巴金爷爷很高兴。
六年级上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以及信件的背景,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分析课文,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问题。
(3)通过模仿写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家乡孩子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的精神。
(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书信的基本格式及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
2.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3. 书信的格式及书写规范。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写作实践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孩子的生活。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信件的温度。
3.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4. 理解课文: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
5. 学习书信格式:教师讲解书信的基本格式,学生模仿书写信件。
6. 写作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给家乡的孩子写一封信,教师巡回指导。
7.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信件,教师对学生的信件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8.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通过学生的信件,评价学生对书信格式的掌握程度以及写作能力。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目的:1、通过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学习,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读课题,这是一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预习你们对巴金了解多少呢二、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浓浓的爱。
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1)指名读;齐读;默读,用一个字来概括巴金爷爷写作的真正动力是什么?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2.过渡:巴金爷爷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限的爱,对自己的同胞有着无限的爱,对家乡的孩子们更有着无限的爱,这种深深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
让我们来读一、二两段。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4.再次默读1、2自然段,静静地读,细细地品,画出能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孩子的爱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1)学生默读、思考。
……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①伸出你们的右手,拿出一支笔,你们的感受是什么?②一支轻如鸿毛的笔在巴金爷爷的手中有千斤重,他要用千斤重的笔给家乡的孩子回信,这种困难可想而知,所以他不能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也不能(给每个同学回一小段话),就连(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①哪几个词语最让你感动?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受。
②从怎么办呢?你感受到什么呢?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①从今年你读懂了什么?所以巴金爷爷多么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②投影出示:……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家乡的孩子们读到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想),多么(想)。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总第50课时课题: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8课《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爷爷在信中说什么?(指名说)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1.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巴金是个普通人吗?巴金是:五四以来著名作家,创作了二十几部中、长篇小说,十二本散文、游记,大量的短片小说还有许多译著,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但他却为什么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呢?3.巴金为什么而写作呢?(1)理解“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多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字,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句话的意思,,体会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的思想感情。
(2)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
巴金爷爷的作品不但展示了他的才华,而且饱含着对祖国、对同胞深沉的爱。
请你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谁还画了其他的句子?指名读,同时出示:我今年八十七岁……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你对“奉献”怎么理解?你用身边的事情说一说怎么做是“奉献”?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师:为什么感动?(生答)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不管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在年老的时候,都满腔热情地帮助别人,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他曾经---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给希望工程、受灾难民;他曾经---将他的所有藏书都捐给了国家。
在我们生活中,像巴金爷爷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的付出令我们感动不已(出示图):请看,这是谁?做了什么?(魏青刚、费俊龙、聂海胜的事迹)你还知道哪些人在默默奉献?(雷锋……)你打算怎样让你的生命开花?(请2-3人回答)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下这两句话,再次领悟生命的意义吧!师引读(配乐)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
六年级上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给家乡孩子的信》,了解作者冰心奶奶的生平事迹和她的爱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了解作者冰心奶奶的生平事迹。
学习信件的基本格式。
理解信中表达的爱心和对家乡孩子的关爱。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信件的基本格式。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信件,了解冰心奶奶的生平事迹和对家乡孩子的关爱。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封给家乡孩子的信。
2.2 教学难点学生对信件格式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对冰心奶奶生平事迹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冰心奶奶的信件,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信件的写作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冰心奶奶的信件和生平事迹。
使用投影仪,展示信件格式的模板和写作要求。
使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话题,介绍冰心奶奶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对信件产生兴趣。
(10分钟)第二步:分析信件格式,讲解信件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求。
(15分钟)第三步:阅读冰心奶奶的信件,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信件中的爱心和关爱。
(20分钟)4.2 时间安排每节课时:40分钟共计:5节课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信件作品,评价学生对信件格式的掌握程度和对冰心奶奶生平事迹的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5.2 教学反馈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成果。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第六章:拓展活动与延伸6.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者书店,让学生自主选择一本关于冰心奶奶的书籍进行阅读。
六年级上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语音准确,语调自然。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坚持,培养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正确朗读课文,语音准确,语调自然。
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次意义。
运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进行口语交流和写作。
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家庭观念。
教学准备:课文文本《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多媒体设备学生作业本和写作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意义,引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二、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分发课文文本《给家乡孩子的信》,学生独立阅读。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朗读练习(10分钟)教师指定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跟随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音准确和语调自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口语交流(10分钟)教师提出话题,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流,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写作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写作材料,学生根据题目和要求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作者给家乡孩子写信的情景,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为家乡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乡情怀。
18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2.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巴金老人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简介巴金。
1.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
(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2.质疑:引出课文。
二、自读课文1.默读,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
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划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读生字,找新词,理解词语。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4.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
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们见面。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写巴金老人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写他对孩子们的祝福。
三、精读第一段1.指名读。
家乡孩子写40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文中找答案。
(……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2.朗读巴金爷爷感谢孩子们的话,你有何体会?(说明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爱是非常真挚的。
)四、精读第二段1.87岁的巴金爷爷写信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
式。
2. 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休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
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3. 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结果”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结果”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休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
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方法
讲解法、小组讨论交流法、读中感悟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巴金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巴金用心用情写成的一封信让我们内心温暖如春,他在信中和我们聊了些
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出示课题《给家乡孩子的信》。
3.展示学生课前的朗诵录音,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二、新授
1.复习巩固
(1)作者巴金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2)出示:表示感谢、请求原谅、感悟人生、表达祝福
(3)书信的格式包括什么?(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2.走进文本,感悟真爱
(1)出示巴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把心交给读者。”(画一颗心)如今,巴
老捧着一颗心向我们走来,我们也应该敞开心扉与这位老人交流对话。
(2)你从这封信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的“真心真爱,深意深情”?请大
家静心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边品味,找到相关词句圈圈画画,把引起你困惑的句
子打上?(学生自学,教师巡回看画了哪些)学生自读圈划。
(3)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巴老的真情真心真爱?(建议大家按写作顺序交流。)
3.交流读书体会
(1)出示句子“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
拿起了笔。”
①怎么理解“终于”这个词?
②可是对一位患病的老人来说,拿起一支笔的感受,如同在提千斤重的东
西,这是我们正常人无法想象和体会到的。巴金老人自80年代初被确诊患上帕金
森氏症后,仍然在病魔的折磨下坚持创作。他写作时连笔都拿不稳,有时刚写几
个字,手指就动不了了
③师:从“无论如何”中感受到什么?孩子们手里捧读的是一封怎样的信?
④是的,这是一封凝聚着浓浓的爱的信,因为上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每一个笔画都饱含深情;这是一封令人感动的信,因为上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
字,每一个笔画都是老人忍着病痛写下的。
(2)出示句子“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从中读到了巴金老人对家乡孩子的思念和牵挂。这里连用了两个“多么”,
可以感受到这份爱,这份愿望是非常强烈的。)
②师:家乡是巴金老人日思夜念的地方,孩子们的来信勾起老人深深的思念
和浓浓的乡情,他思念着家乡的一草一木,思念着家乡的人们。
(3)出示句子:“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
受。”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①领悟“让生命开花结果”的含义,根植“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种子
②这封信主要是巴金爷爷和我们谈生命的意义的,他希望自己,更希望我
们的生命能够“开花结果”。同学们,花草树木可以开花结果,人的生命怎么能
“开花结果”呢?
③请同学们读一读巴金爷爷的这段话,看看谁能读懂“生命开花结果”的
意思。(他热爱生命,热爱社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他总觉得自己做得还
不够,总觉得自己应该为社会,为祖国,为同胞再多做点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
源于他心中的这份博大的爱。)
④同学们,愿意让这朵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自己的心里吗?自由朗读,用心
感受生命的美丽之花。指名读。齐读!
⑤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巴老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不仅付出了更
多的精力和时间完成了很多的作品,他还付出了自己的同情。巴金爷爷不是富翁,
他是中国作家中唯一一位几十年不要工资的作家,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他却始
终没有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自1995年以来,巴金爷爷向希望工程捐款59万5
千7百多元,即使在病重期间,他还没有忘记叮嘱他的儿女们,别忘了定期向希
望工程捐款。
(4)巴金爷爷说自己是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他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读到这里,你明白巴金爷爷为什么希望
再活一次吗?
①从这些句子中,你读到了什么? (“谦虚”,在我们的眼中巴金老人应该是
一位杰出人物,他的一生是成功的。)
②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句,体会巴金爷爷博大的爱。感受巴金爷爷的期望.
(5)时光如水,岁月如流,巴金爷爷知道自己的所剩的日子不多了,作为一个
老人,他更懂得时间的珍贵。
①(齐读第5段第2句)这是一位老人的心声,亲切的话语中充满爱意,这是一
位远离故土的老人对家乡孩子的热切期望啊!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让我们聆听巴
金爷爷的殷切期望。
②这里的“你们”指的是——家乡的孩子们;仅仅是家乡孩子们的吗?不,是
对包括我们大家在内的所有孩子的殷切期望,能领会巴金爷爷对我们的期望吗?
三、练习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珍惜( ) 奉献( ) 维持( )
指挥( ) 光彩( ) 真诚( )
2. 改正错别字
长途旋行( )走头无路( )
不屈不绕( )万古常青(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是一封书信,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又名
___________,是“五四”以来著名__________,你知道他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书信的格式包括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巴金爷爷思索、追求,终于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
多么可敬的巴老呀!他爱祖国、爱同胞、爱孩子、爱人生,他用自己的爱孕
育出一朵朵芬芳美丽的生命之花!
五、作业
1.学习书信格式,给巴金写封回信,谈谈学了本文后的启示。
2.用心阅读巴金的三篇作品,并有读书笔记。
六、板书
给家乡孩子的信
老老实实、平平凡凡
思索、追求、明白生命的意义为社会添光彩
再活一次……开花结果为别人奉献爱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