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通城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2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2小题,总分48分)1.(4分)截至2019 年05 月03 日,全球230 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5 亿人,其中70 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结合图,回答1-、2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S~20°SB.20°N~30°NC.30°N~40°ND.40°N~50°N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 气候酷寒B. 干旱区面积大C. 山地多,平原少D. 陆地面积小2.(4分)2020年,武汉市公安局发布一批户籍新政,不仅博士、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大学专科和非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可落户武汉,电大、成教等非普通高校本科、研究生毕业生以及中专毕业生,满足相应条件均可办理落户。
据此完成3-4题。
3、武汉市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吸纳大量高素质人员B.减轻农村人口的压力C.实现城乡均衡发展D.扩大城市人口规模4、大中专学生留武汉落户的实施,将有利于武汉的()①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②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④增加城市发展活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4分)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环境改善B.科学技术进步C.消费水平提高D.土地资源减少6、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A.提高科技水平,发展地方经济B.抑制人口迁入,减缓发展速度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4.(4分)《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湖北省通城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2014.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 b c COSA COSB COSC ==,如此ABC ∆是 〔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顶角为0120的等腰三角形D.以上均不正确2.假设0,01<<<-b a ,那么如下不等式中错误的答案是 〔 〕A.ab a <B.b a b 2<C.b a ab 2>D.2a a >3.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87465=+a a a a ,如此3132log log a a ++310+log a =〔 〕A.12B.10 C.8 D.5log 23+ 4.),0(,2cos sin πααα∈=-,如此α2sin =____________________. A.-1 B.22- C.22 D.15.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 4a 与14a 的等比中项为22,如此1172a a +的最小值为〔 〕 A.16 B.8 C.22 D.46.假设xy y x N y x M R y x ++=++=∈,1,,22,如此M N ,的大小关系是 〔 〕A.N M ≥ B.N M ≤ C.N M = D.不能确定7.集合{}0lg >=x x M ,{}42≤=x x N ,如此M N 〔 〕 A.()2,1 B.[)2,1 C.(]2,1 D.[]2,18二次不等式02<++c bx ax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的条件是 〔 〕 A.⎩⎨⎧>∆>00.a B.⎩⎨⎧<∆>00.a C.⎩⎨⎧>∆<00.a D.⎩⎨⎧<∆<00.a 9.假设不等式052<+-c bx x 的解集为{}31<<-x x ,如此c b +的值为 〔 〕A.5 B.-5 C.-25 D.1010.c b a ,,是ABC ∆的三条边的长,对任意实数x ,222222)()(c x a c b x b x f +-++=有 〔 〕A.0)(=x f B.0)(>x f C.0)(≤x f D.0)(<x f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一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075sin =_________ .12.1a =2,121+=+n n a a ,如此5a =________.13.不等式132>+-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14.不等式组⎪⎩⎪⎨⎧<<>++000834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整点的坐标是___.15.设等差数列{}n a ,{}n b 前n 项和分别为n S ,n T ,假设对任意自然数都有3432--=n n T S n n ,如此483759b b a b b a +++的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 或演算步骤〕16.〔此题总分为12分〕{}062<--=x x x A ,{}0822>-+=x x x B ,求B A17. 〔 此题总分为12分〕在ABC ∆中,内角C B A ,,对边的边长分别为c b a ,,,3,3,2===∆ABC S C c π,求b a ,18. 〔 此题总分为12分〕 1>>b a ,1)(-=x x x f ,比拟)(a f 与)(b f 的大小。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1小题,总分50分)1.(4分)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升反降。
未达预期。
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降至1465万,人口出生率为10.48‰,是2000年之后的最低值。
从国内统计数据看,各省份生育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据此完成1~2题。
1.2016年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流动人口数量增多B.传统生育观念转变C.经济增长速度降低D.医疗福利保障落后2现阶段,解决人口出生率下降问题的有效举措有( )A.开放人口生育政策B.提升家庭生育意愿C.增强医疗福利保障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2.(4分)读江苏省江阴市各种资源可承载规模上限示意图,完成3~4小题。
3.江阴市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可能为( )A.600万人B.200万人C.700万人D.400万人4.影响江阴市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水资源B.能源C.水环境D.大气环境3.(4分)“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一年中到某一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
读“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5. “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6.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B.降低人口合理容量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4.(6分)在干旱区,绿洲城镇化是人类与绿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
读绿洲城镇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图,完成下面小题。
7.绿洲城镇与珠三角城市城镇相比( )A.环境承载力大B.社会文化差异小C.经济基础薄弱D.交通通达度较高8.制约绿洲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风沙C.矿产D.水源9.下列措施中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最小的是( )A.荒漠化盐渍化治理B.水力设施的建设C.人工植被的培养D.光照资源的开发5.(6分)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试卷及答案期中试卷能有效锻炼学生在学期中的学习成果,高一学生应该看重这个考试。
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共75分)1.人口增长模式中,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共同特点是 ( )A.两者的出生率都高B.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C.两者的死亡率都低D.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低图2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2---4题2.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C.原料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3.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4.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下图为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城镇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 )A.建筑材料厂B.化肥厂C.冶炼厂D.电镀厂6.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7.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89题。
8.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A.绿色用地B.工业用地C.交通用地D.商业用地9.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区应选在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10.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和我国沪宁杭工业区相同的区位条件是( )A.交通便利B.原料、燃料自给,水运方便C.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廉D.农业基础好,盛产稻米11.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写在机读卡上。
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在轨飞行15天。
其中20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始进行太空授课,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了授课实况。
“神舟十号”完成一系列科研任务后,于6月26日8时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神舟十号()①在轨飞行成为地球的卫星②在轨飞行遇到大气强烈摩擦③在轨飞行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④向地面传送信息不受太阳活动干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航天员太空授课时,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组织收看现场直播。
位于洛杉矶(北纬34度03分,西经118度15分)的华人学生同步收看,其开始时间(区时)是当地()A.20日18时B. 21日18时C.19日18时D. 20日10时3.“神舟十号”发射升空至返回舱返回地面期间,从理论上看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昼长变化趋势是()A.一直变短B.渐短——最短——渐长C.一直变长D.渐长——最长——渐短“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1060平方公里,14座新老时期火山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课书”。
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称为“五大连池”。
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回答4、5题。
4.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5. 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6.据观测,目前L是一段主航道,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转偏向力的影响B.河道形状影响C.人工长期挖沙而成D.沙洲将水分流7.河道是不断演化的,预测若干年后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图是()小明暑假到威海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
湖北省通城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总分11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物体作曲线运动时()A.其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 B.其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C.其加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 D.其加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2.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B.两个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等)的合运动也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那么其合运动也一定是直线运动D.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3.下面列举的情况中所做的功不为零的是().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头上方停留3 s,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B.木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C.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笨重的物体,但没推动,人的推力对物体做的功D.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4.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A.开普勒、卡文迪许 B.开普勒、伽利略C.牛顿、卡文迪许D.牛顿、伽利略5.如图1-2所示,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物体,若汽车和被吊物体在同一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做匀速运动,且v2= v1B.物体在做减速运动,且v2>v1C.物体在做加速运动,且v2>v1D.物体在做加速运动,且v2<v16.我们可以将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近似看成圆形,那么它运行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为常数,则该常数大小()A.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B.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C.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质量都没有关系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质量都有关系7.若某星球的质量和半径均为地球的一半,那么质量为50kg的宇航员在该星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A.1/4 B.1/2 C.2倍 D.4倍8.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关于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v的最小值为0B.当v由0逐渐增大时,其向心力也逐渐增大C.当v由0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弹力也逐渐增大D.当v由0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零分.)9.关于平抛运动,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B.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C.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D.平抛运动的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10.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地球自转同步,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B.可以在地球上任意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C.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D.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都在赤道正上方的同一轨道上11.已知下面的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M(引力常量G为已知)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 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B.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 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 及地球的半径RD.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运行的周期T及地球的半径R12.如图所示,用同样材料做成的A、B、c三个物体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绕竖直轴转动.已知三物体质量间的关系m A=2m B=2m C,转动半径之间的关系是r C=2r A=2r B,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和B受到的摩擦力相等B.物体A和C受到的向心力相等C.物体C的向心加速度最大D.转台转速加快时,物体C最先开始滑动三.填空题和实验题(第13题5分,第14、15题每题6分,共17分。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金沙江干热河谷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全长约为2300千米,森林覆盖率低,但是具有脐橙种植的独特小气候条件。
下图示意金沙江干热河谷某处景观。
据此完成各题。
1.金沙江干热河谷脐橙种植的独特小气候条件是A.纬度低,年均温高B.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C.降水少,湿度较小D.山脉阻挡,寒潮影响小2.图示河谷中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炎热干燥,岩石物理风化严重B.河谷多大风天气,风力搬运作用强烈C.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碎石堆积较多D.河流流速和流量减小,碎石大量沉积3.金沙江干热河谷对长江三峡水库存在着较大的危害,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水土流失严重 B.碎石裸露面积广C.植被覆盖率低 D.河水蒸发量巨大在台湾学界,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
读下图,完成各题。
4.“紫蝶幽谷”均分布在A.南部沿海地区B.山脉南段两侧的低海拔地区C.高山峡谷地区D.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区5.紫斑蝶选择山谷越冬,主要是该地A.降水丰富B.人烟稀少C.背风温暖D.花蜜充足6.紫斑蝶北返时间最可能在于A.1月下旬B.9月中旬C.5月下旬D.3月中旬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区域发展方向也不同。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B.地形C.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D.纬度位置和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8.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多为水田,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程度高B.温带季风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使其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至三熟C.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广,水产业较发达D.长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甜菜和棉花9.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便利条件;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B. 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C. 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D. 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黄土广布B.东北平原土壤肥沃C.云贵高原地形平坦D.长江三角洲土壤盐碱化严重11.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B.东北地区酸雨危害严重C.华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D.华南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12.下列区域中有明确界线的是( )A. 文化区域B. 行政区域C. 气候区域D. 商业区和住宅区13.灰水足迹指以现在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础,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绿色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雨水被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问题。
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命题人:刘巧玉审题人:谭文岳请注意: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属于文化范畴的是A.广场上的雕塑 B.温泉C.建筑材料 D.城市2.若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有关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概念,根据图形所示的相互关系,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概念是A.土地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B.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C.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D.水资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即男16岁、女14岁,听其婚配。
据此完成3~5题。
3.按照明太祖的该法令,明朝将出现A.较高的出生率B.较高的死亡率C.生育时间缩短D.亲子年龄差距增加4.明太祖颁布该法令的根本目的是A.顺应民意 B.增加劳动力C.鼓励垦荒 D.奴化民众5.目前,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类似法令的是A.美国 B.英国 C.中国D.非洲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回答6~8题。
6.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7.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人均耕地减少 D.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8.该现象会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读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回答9~10题。
9.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北区 B.西南区 C.南方区D.北方区10.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
湖北省通城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形态)的出现及细胞板的形成依次发生在( )A.间期、后期、前期、末期 B.间期、后期、中期、前期C.间期、后期、末期、后期 D.前期、中期、后期、末期2.某生物体细胞内有2n条染色体,在分裂后期的细胞内染色体和DNA数分别是() A.n条、2n个 B.2n条、2n个C.2n条、4n个 D.4n条、4n个3.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不受基因决定的是( )A.细胞分化 B.细胞凋亡C.细胞坏死 D.细胞癌变4.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发现,诱导人体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活动特征,且这些细胞可以转变为心脏和神经细胞。
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研究说明细胞分化是可以逆转的B. 人体表皮细胞的基因发生了突变C. 诱导后的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D. 该研究为治疗心血管绝症提供帮助5.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都是组织液B.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6.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错误的叙述()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8.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9.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10. 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至少要经过几层细胞膜()A.3层B. 5层C.6层D.10层11.人体内,下列激素与其内分泌腺对应的是()A.促胰液素——胰腺 B.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C.生长素——垂体 D.胰岛素——胰岛B细胞1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是调节生物新陈代谢的物质,可以起催化作用B.在一次反射完成的过程中,传入神经兴奋时,Na+内流,传出神经兴奋时,Na+外流C.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CO2通过体液传送调节生命活动,属于体液调节D.体温调节的中枢在垂体,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有关13.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属于反射B.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C.刺激Ⅲ处,可在I处检测到电位变化D.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14. 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S区受损患者表现为听不懂别人的谈话,也不会讲话B.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等功能有关C. 脊髓内有调节躯体运动等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D. 脑干有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15.下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准确( )1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湖北省通城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带解析)1.―Could I use your computer for a few moments, please?― _____. I’m not using it myself.A. Come onB. Go aheadC. It dependsD. That’s great【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交际用语。
由前置语境“我能不能用会儿你的电脑”以及后置语境“我自己现在不用”可知应选Go ahead.用吧!去吧!干吧!。
而Come on加油;It depends.看情况而定;That’s great太棒了,均不合题意。
句意:——我能使用你的电脑一会儿吗?——用吧。
我自己现在不用。
故B正确。
考点:考查交际用语2. We arranged to meet at 8:00 , but she never__________.A. turned upB. turned downC. turned offD. turned over【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动词短语辨析和时态。
A调低,拒绝;B出现,调高;C关闭;根据前面的arranged说明后面也是一般过去时。
句意:我们安排好在8点见面的,但是她没有出现。
故A正确。
考点:考查动词短语辨析和时态3. Our earth is getting warmer and warmer. It is time for us to_____ the emission(排放) of CO2.A. break downB. cut inC. cut downD. cut off【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短语辨析。
A. break down抛锚;B. cut in插嘴;C. cut down消减;D. cut off切断。
句意:我们的地球变得越来越暖,是该我们消减二氧化碳排放的时候了。
湖北省通城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60分)下图是几个地区(①②③)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
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乳畜业2.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C.大自流盆地D.墨累—达令盆地世界上有一条国际公认的优质奶牛带,位于北纬40°~47°。
这一带地区,气候干爽,阳光充沛,草质优良,特别适宜奶牛的生长。
世界乳业强国的乳制品工业区,几乎都在这个纬度带上。
据此回答3~5题。
3.得其(奶牛带)利,我国某省区乳业生产“牛气十足”,总产值居全国第一,该省区是()A.黑龙江B.内蒙古C.新疆D.青海4.与欧洲西部乳畜业相比,该省区()A.草场资不足B.生产现代化水平高C.市场距离较远D.奶牛品种低劣5.该省区乳畜业与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相比,最显著的差异是()A.专业化程度B.商品率C.产品种类D.集约化程度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M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B.是该国的高新技术工业区C.是该国人口大量迁入地区D.风能资丰富7.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A.当地广阔的市场B.便利的交通运输C.先进的科技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近年,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黑龙江省五常市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一系列调查。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题。
8.民间有“一餐五常米,浑忘酒肉香”的说法,下面关于该兴趣小组同学的调查信息中,能支持该说法的是()A.夏季风带的暖湿气流B.土质肥沃的黑土C.昼夜温差大的气候D.山环水绕的地形9.调查发现在国际市场上,美国玉米价格低于我国。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A.专业化水平较高B.人口基数大,增长快C.机械化水平低D.廉价劳动力丰富10.该小组同学发现,我国面粉加工企业多选择进口小麦,本土小麦出粉率和面粉质量低是其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要提高我国本土小麦的竞争力,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21世纪以,中国服目装工业实施“大进大出、以进养出”的策略,在当今全球服装出口总值中,“Made in China”的服装占到了三分之一。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决定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品种类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政策B.市场C.生产技术D.劳动力12.我国这类服装产业应布局在()A.廉价劳动力充足的中西部地区B.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C.原材料丰富的地区D.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据此回答13~14题。
13.决定该地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A.国家政策和措施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C.市场需求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性14.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污染且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①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②使用高效化肥③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④采用生物措施防治害虫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读我国甲、乙两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15~16题。
15.两城市发展进入()A.城市化阶段B.郊区城市化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16.导致两城市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B.城市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建设的加快C.城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D.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D.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18.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防治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据此完成19~20题。
19.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市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①土地价格②发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价格B.地租支付能力C.交通条件D.土地利用效率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据图完成21~22题。
2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①B.②C.③D.④2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⑤B.⑥C.⑦D.⑧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4.此图可以说明()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③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甲乙两图分别为沿某条经线x和沿某条纬线y绘制的部分地形剖面和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回答25~26题。
25.经线x与纬线y分别是()A.0°与38°N B.20°E与43°NC.20°W与30°N D.40°W与50°N26.关于图中自然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热带草原带B.表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甲图自然带分布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甲乙两图中的荒漠带自然环境均是由于深居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致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天山山脉C.南岭D.祁连山脉28.该山地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高度可能是()A.1 000米以下B.1 000~1 500米C.3 500米以上D.2 000~2 500米下图中的a图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分布现状示意图,b图为该地域未可能出现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29~30题。
29.导致自然带图示变化过程的原因,还能造成()①自然灾害减少②全球各地降水增加③雪线高度上升④农耕纬度提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0.造成图示变化过程的人类活动可能有()①积极兴修水利工程②采伐林木扩大耕地③大力发展清洁生产④大量燃烧矿物燃料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通城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答卷一、选择题(60分)二、综合题(40分)31.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问题。
(8分)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
(1)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___________%。
(2)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升1.91%。
______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3)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0年,20~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___________年到____________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
(4)分别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95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2012·哈尔滨检测)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1:下图为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2:下图为世界37个城市人均产值与人均轿车使用量图。
材料3:漫画《不堪重负》。
(1)据材料1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不明显的是阶段______________。
(2分)(2)漫画反映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该问题在香港不太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除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外,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哪些方面的城市环境问题?(4分)33.读全国苹果分布及优势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从图中可以看出苹果的分布区主要在________,属于________(温度带),云贵高原能够达到苹果生长所需的温度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苹果的重要产地中,新疆阿克苏苹果的含糖量最高。
试分析原因。
(3)在渤海湾苹果优势带中,决定苹果生产品种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
该区域国土整治的主要课题是对__________________的整治。
(4)说明西北黄土高原优势带内种植苹果的环境效益。
34.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2分)20世纪50年代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近年,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
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高一期中考试地理答案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根据坐标图可以看出①地区种植业比重很高、畜牧业比重小、商品率低,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第2题,本题考查了各种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情况。
②地区畜牧业和种植业比重大致相当,且商品率很高,应为典型的混合农业生产区;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生产类型与②地区相似,而大自流盆地为澳大利亚的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