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93.34 KB
- 文档页数:5
同步辐射技术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化学领域中,同步辐射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内部结构和化学反应产物的分析。
同步辐射技术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技术,因为它可以提供非常高分辨率的图像和分析结果。
同步辐射的原理是什么?同步辐射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辐射,它是由带电粒子(例如电子)在加速器中运动时产生的。
当这些带电粒子在非常高速度下旋转时,它们会产生特殊的电磁辐射。
这种辐射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和灵敏度,可以被用来探测材料的内部构造。
同步辐射和化学领域的应用同步辐射技术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研究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例如光化学反应、催化反应、电化学反应等等。
其中,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TXRF)技术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 XAFS)技术是化学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技术。
TXRF技术可以用来分析材料中极微量的元素,可以提供非常准确的分析结果。
这种技术可以被用来研究各种不同的材料,例如环境污染物、生物材料以及工业催化剂等等。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为可以提供非常高的分辨率和精度。
XAFS技术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结构,包括晶体、液体、气体和杂质等。
这种技术可以被用来研究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机理,包括催化、氧化还原、光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等等。
在纳米材料方面,XAFS可以提供非常准确的表面和界面信息,对于研究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化学反应机理非常重要。
同步辐射技术是现代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因为可以提供非常高的分辨率和精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同步辐射领域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为化学研究和应用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同步辐射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材料科学是一个技术和工业的基础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应用规律以及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在现代工业、信息技术等各种行业中,材料科学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步辐射技术已经成为了材料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手段。
同步辐射技术是指利用高亮度的同步辐射光源产生的电子磁波辐射进行研究的技术。
同步辐射光源是一种具有极高亮度、能量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光源,它能够提供与传统研究方法不同的信息和洞察力。
同步辐射技术已经在材料科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将从几个角度来介绍同步辐射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一、同步辐射在表面和界面分析中的应用表面和界面在材料科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它们对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步辐射技术可以提供高亮度的X射线光束,能够对材料的表面和界面进行非常精细的分析,并且可以探测到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等信息。
同步辐射技术还可以提供非常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够对材料的表面和界面反应动力学进行动态观察。
二、同步辐射在无损检测和成像中的应用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变化和损坏,为了保障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无损检测和成像。
同步辐射技术可以提供高强度、高分辨率的辐射光束,可以对材料进行非常精确的成像和检测。
同步辐射技术可以应用于X射线投影成像、原位拉伸实验、探测微弱信号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三、同步辐射在晶体学研究中的应用晶体学是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晶体的结构可以对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步辐射技术可以提供高强度、高分辨率的X射线光束,能够对晶体进行非常精细的分析和研究。
同步辐射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解决晶体成像和晶体学分析中的各种难题,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同步辐射在材料表征中的应用材料表征是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任务是揭示材料的性质、结构和形态。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其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
它的波长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说是指波长为0.001-50nm的电磁辐射。
对分析化学家来说,最感兴趣的波段是0.01-24nm,0.01nm左右是超铀元素的K系谱线,24nm则是最轻元素Li的K系谱线。
1923年赫维西(Hevesy,G.Von)提出了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进行定量分析,但由于受到当时探测技术水平的限制,该法并未得到实际应用,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X射线管分光技术的改进,X荧光分析才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分析手段。
1.1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当能量高于原子内层电子结合能的高能X射线与原子发生碰撞时,驱逐一个内层电子而出现一个空穴,使整个原子体系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激发态原子寿命约为10-12-10-14s,然后自发地由能量高的状态跃迁到能量低的状态。
这个过程称为驰豫过程。
驰豫过程既可以是非辐射跃迁,也可以是辐射跃迁。
当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时,所释放的能量随即在原子内部被吸收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称为俄歇效应,亦称次级光电效应或无辐射效应,所逐出的次级光电子称为俄歇电子。
它的能量是特征的,与入射辐射的能量无关。
当较外层的电子跃入内层空穴所释放的能量不在原子内被吸收,而是以辐射形式放出,便产生X射线荧光,其能量等于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因此,X射线荧光的能量或波长是特征性的,与元素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图11给出了X射线荧光和俄歇电子产生过程示意图。
K层电子被逐出后,其空穴可以被外层中任一电子所填充,从而可产生一系列的谱线,称为K系谱线:由L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α射线,由M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β射线……。
同样,L层电子被逐出可以产生L系辐射(见图12)。
如果入射的X射线使某元素的K层电子激发成光电子后L层电子跃迁到K层,此时就有能量ΔE释放出来,且ΔE=EK-EL,这个能量是以X射线形式释放,产生的就是Kα射线,同样还可以产生Kβ射线,L系射线等。
同步辐射表征技术-回复什么是同步辐射表征技术?同步辐射表征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材料分析技术,利用同步辐射源产生的高亮度X射线束,通过能量分辨、空间分辨和时间分辨等手段,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精确表征。
同步辐射源是一种能够产生高亮度X射线束的装置,它通过将电子束在弯曲磁场中运动,使得电子产生大量能量且波长很短的X射线。
这种X 射线具有非常高的亮度和独特的特性,可以在纳米尺度下进行材料表征。
同步辐射表征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等。
它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电子结构和磁性等性质。
此外,同步辐射表征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探索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地质过程。
同步辐射表征技术的核心是X射线在物质中与原子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当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它可以被散射、吸收、荧光激发等。
通过测量这些相互作用过程,可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在能量分辨方面,同步辐射表征技术可以通过变换X射线的能量来研究物质中的原子和电子结构。
例如,通过X射线吸收光谱(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XAS),可以研究材料中特定元素的电子态和化学环境。
在空间分辨方面,同步辐射表征技术可以利用X射线的小波长来观察物质的微观结构。
例如,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可以用来测定晶体的晶胞参数和晶体结构。
在时间分辨方面,同步辐射表征技术可以利用X射线的短脉冲宽度来研究物质的动力学过程。
例如,X射线吸收光谱配合飞秒激光可以研究光生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同步辐射表征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非常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以研究几乎所有类型的材料和物质。
此外,同步辐射源也可以提供多束线和多站点的功能,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实验,提高实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随着同步辐射表征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可以更深入地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揭示物质的奇特行为和新颖功能。
第一章第一讲X 射线荧光及其分析原理1、X 射线X 射线是一种电磁波,根据波粒二相性原理,X 射线也是一种粒子,其每个粒子根据下列公式可以找到其能量和波长的一一对应关系。
E =hv=h c/λ式中h 为普朗克常数,v 为频率,c 为光速,λ为波长。
可见其能量在0.1 ~100(kev )之间。
γ X 紫 可 红 微 短 长 射 射 外 见线 线 线 光 外 波 波 波 波长 X 射线的产生有几种1、高速电子轰击物质,产生韧致辐射和标识辐射。
其产生的韧致辐射的X 射线的能量取决于电子的能量,是一个连续的分布。
而标识辐射是一种能量只与其靶材有关的X 射线。
常见的X 射线光管就是采用的这种原理。
其X 射线能量分布如下:E kev A o().()=123964λ能量2、同位素X射线源。
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其原子核释放的能量,被原子的内层电子吸收,吸收后跳出内层轨道,形成内层轨道空位。
但由于内层轨道的能级很低,外层电子前来补充,由于外层电子的能量较高,跳到内层后,会释放出光能来,这种能就是X射线。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同位素X射线源。
由于电子的能级是量化的,故释放的射线的能量也是量化的,而不是连续的。
能量3、同步辐射源。
电子在同步加速器中运动,作园周运动,有一个恒定的加速度,电子在加速运动时,会释放出X射线,所以用这种方法得到的X射线叫同步辐射X射线。
2、X射线荧光实际上,有很多办法能产生X射线,例如用质子、α射线、λ射线等打在物质上,都可以产生X射线,而人们通常把X射线照射在物质上而产生的次级X射线叫X射线荧光(X—Ray Fluorescence),而把用来照射的X射线叫原级X射线。
所以X射线荧光仍是X射线。
3、特征X射线有人会问,为什么可以用X射线来分析物质的成分呢?这些都归功于特征X射线。
早在用电子轰击阳极靶而产生X射线时,人们就发现,有几个强度很高的X射线,其能量并没有随加速电子用的高压变化,而且不同元素的靶材,其特殊的X射线的能量也不一样,人们把它称为特征X射线,它是每种元素所特有的。
同步辐射表征技术-回复什么是同步辐射表征技术?同步辐射表征技术(Synchrotron Radiation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是近年来在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先进分析方法。
它是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发出的高度亮度、强度可调的同步辐射光束,通过对样品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样品的结构、成分、电子状态等信息的一种研究方法。
同步辐射光源相对于传统的光源,具有极高的亮度和较强的穿透力。
同步辐射光源产生的光束中的光子能量连续分布,可以覆盖从紫外到X射线的广泛能量范围。
这使得同步辐射表征技术具备了高分辨率、高能量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等优势。
同步辐射表征技术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同步辐射表征技术主要包括X射线吸收光谱(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XAS)、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XRF)、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等方法。
X射线吸收光谱通过测量材料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可以得到材料中元素的化学价态、配位数、结构等信息。
X射线衍射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对入射X射线的散射而得到材料结晶信息的方法。
可以确定材料的晶胞结构、晶体度、晶界的性质等。
X射线荧光光谱通过测量材料因X射线激发而发出的荧光光谱,可以获得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化学状态等信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辐射下的吸收和发射光谱,研究材料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
拉曼光谱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对激光散射光的频移来研究材料的分子结构和分子振动模式的方法。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提供关于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和成分等方面的有价值信息。
同步辐射表征技术的研究应用有哪些?同步辐射表征技术在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21卷,第2期2 0 0 4年3月 光谱实验
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室
LaboratoryVol.21
March,,No.2
2004
安徽琅哪山铜矿植物和土壤重元素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
孙濒①李树美康士秀二黄宇营”沈显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市230027)a(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合肥市230026)b(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市100039)
摘要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研究了生长在金属矿山上的植物体内重元素的组成与含量,以及植物对重元素的富集特性。对采自安徽琅娜山铜矿的梓木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和山慈菇(Tulipa Edulis)2种植物的重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锌木草各营养器官之间,各种重元素的分布极不均匀,Mn,Fe,Cu,Zn等主要富集在多年生根中.山慈菇叶片中的重元素的含量,比其他地方的同种植物较高。与一般植物体内重元素检测方法相比(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该法的灵敏度高,样品处理简便。 关健词铜矿,重元素.X射线荧光. 中田分类号:0657. 34文献标识码:A文童编号:1004-8138(2004)02-0224-05
1前言 植物能吸收和富集土壤中的各种元素,只是不同的植物对有些元素具有相对不同的选择性吸收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植物体内各元素的含量,与土壤中各元素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虽然目前检测植物体元素组成与含量有很多成熟的方法,但是x射线荧光(XRF)分析方法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卜4]。除了检出限小,检测元素范围大,9致辐射很少,背底低,信噪比高的优点外,该方法不需要处理样品,使用原植物体进行检侧,用量非常少,灵敏度高,特别适于大量生物样品的快速分析[[5-7]。这与目前常用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8.9]。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前期制备,当样品童较大或分析的元素种类较多时,操作尤其繁琐,且其检出限对于不同的元素有很大的差别.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由于使用了同步辐射光源替代传统的x射线光源,既保留了传统的x射线荧光分析法的多元素分析、样品制备简单、样品不被破坏的优点,又由于其高强度、高准直性而大大地提高了微量元素分析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对于生物样品在空间上可以达到单层以至单个细胞水平,光斑面积最小可达2如mX2即m,探测极限可以达到ppm (10-6)以至ppb<10-g)量级。这种分析方法对于研究利用植物探矿和监测环境污染,检测植物重金属中毒等,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步辐射X荧光分析技术在2001年被我们首次应用于植物体微量元素的分析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报道了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采自安徽琅娜山铜矿的2种植物进行的重元素分析的结果。
①联系人,电话:(0551) 3607778: E-mail: mousesunhao@yahoo. com. cn作者简介:孙濒(1969-),男,安徽省六安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学.收稿日期:2003-08-24
万方数据第2期孙瀚等:安徽琅娜山铜矿植物和土坡重元素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2实验材料与方法2.,实验材料 实验所用的植物梓木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和山慈菇(Tulipa Edulis),以及土壤样本,是2002年4月采自安徽琅邢山铜矿。为了比较不同环境下同种植物相同器官对元素吸收和富集的差异,我们还分析了合肥紫蓬山的山慈菇。植物样品用自来水洗净泥土,未作任何化学处理,自然风干。2.2实验方法 X射线荧光(XRF)分析实验,是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实验室荧光站进行。实验装置和实验设备性能参见文献〔5]。在实验中,如果光斑面积过小,因植物组织结构不均匀,从而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稳定。这次实验选择的光斑面积是100km X l00km,这个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很好地减小实验误差,每个样品重复实验2次。样品放置在距狭缝lm远处的样品架上,探测器距样品l0cm,部分样品需加铝片,铝片的厚度为每片3001m。在后期的数据处理时,可依照公式I, =10。一‘,-/P) pt,根据不同的波长,运用积分的方法计算出相当于未加铝片的实际数值。样品有效照射时间为300s,死时间率控制在15 %-30%之间。
Ar形游
1(阅旧
100
X Ca
10卜^CazSrJi
l0伽
划、橄
卞
ZnK口srKB勘
月碑
.-八
『二
f
那。,i
介‘,
往
介。 枷
:
口pK
‘众
班
.。,.
・:
州曰污
丫
熟
井 ̄
‘奢V;;:
r.
T尸门川
卜『
.
,:麟
"
:.l形
.
道数图1梓木草各营养器官的XRF谱1-ZMCY叶;2-一ZMCJ茎; 3-ZMCG根。
万方数据光谱实验室第21卷
3实验结果与分析3.1标样 标样是采自南极的苔鲜植物,对14个不同部位分别用利用IRIS Advantage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相对含量。利用SR-XRF对标样每个部位照射2次,结果求平均值,用于对待测样品标定。3.2梓木草各营养器官的XRF谱 在实验中,根据同步辐射X射线照射每个样品时发出的荧光,通过探测器接收后,在计算机上都可以得到一个对应的谱线图。这些实验数据,可以确定样品的XRF谱中各峰所代表的元素种类及其丰度。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探测器的Be窗和空气吸收,样品内的H,O,Na,Mg和Si等轻元素在XRF谱中没有峰或峰很弱;而像C1,P和S等较轻元素的荧光,会被探测器吸收一部分而导致实验数据误差较大,谱图上的Ar蜂来自于样品辐照区附近的空气,不是样品中的成分,而Ar以后的重元素受到的干扰很小,他们是我们要重点讨论的对象。图1是经过解谱后的实验结果,横坐标是能蛋级数,纵坐标是荧光计数。 图1示出梓木草各营养器官的XRF谱。可以看出,梓木草各营养器官对元素的富集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与各营养器官的组织构造和生理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主要分析了元素K,Ca,Fe,Zn,Cu,Sr和Mn等,从各元素的峰强看,发现根中的许多元素明显高于茎和叶,尤其是Mn, Fe和Cu很明显。叶中Fe和Mn的峰强高于
表1梓木草各亩养器官.元素的c;值(ug/g)元素ZMCY梓木草叶ZMCJ梓木草茎ZMCG梓木草根
(.7CC- ̄一 ̄ ̄弋二,一一一一------一一--一 ̄21638
7098 1656 850 67 68 25
21757 8982n』
扣O
Oq
户匕
nn
,曰n甘亡d』匕汽巧.任
『b
l人
弓‘
CaMnFeCuznsr
29350169253 11776 5760 782 2310 1028
茎,这与叶片中的叶绿素的含盆有关。而茎中Zn的峰强则远远高于叶。值得注意的是,在根中同时还出现了许多茎、叶中不具有或含盘很低的特殊元素,如V,As,Se ,Br和Sr等,其中Sr的含量尤其高,这反映了多年生根具有较强的富集特性。K在植物体内一般以离子状态存在,不参与植物体组成,可随水分的代谢而运输到植物体各器官,主要作为酶的活化剂参与各种生理和生化反应。我们把K和Ca作一横向比较,就会发现在茎和叶中K和Ca的峰强是相当的,然而在根中,Ca的峰强要远远高于K,这可能因为Ca元素在植物体内易形成如草酸钙或碳酸钙等难溶的、稳定的化合物,从而限制了Ca的运输,导致其在根中富集。各主要元素的绝对含A (C,值pg/g)见表1, C,值是由实际测得的峰强与相应的植物标样对比计算出来的。
qU
I人
舟O
QJ
409曰
『匕
J怪
枷FeCuznsr
3.3山慈菇叶片的XRF谱 在分析了采自琅娜山铜矿的山慈菇叶片的XRF谱之后,为了与非矿区的植物进行比较,我们又对合肥郊区的紫蓬山山慈姑叶片的重元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琅娜山铜矿的山慈菇叶片的各元素含量(C值)明显高于紫蓬山的样品,尤其是Mn的含量,铜矿的样品含里要高出70倍,Fe的含最也高出近30倍,这说明不同环境下植物对元素的吸收有较强的环境相关性,琅wie1 E山铜矿和紫蓬山山慈菇叶片各重元素的C、值见表2,
表2琅邢山铜矿和紫班山山慈菇叶片各甘元素的 C,值的对照(Ng/g)
元素ZPSSCGY紫蓬d1 山慈姑叶CCZSCGY琅娜山铜矿
山慈姑叶C
293911965 459 1531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