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备战中考物理分类:质量和密度问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26.00 KB
- 文档页数:12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332.710kg/m ρ=⨯铝,338.910kg/m ρ=⨯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 .铜球是空心的,铝球也一定是空心的B .铝球一定是实心的C .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D .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答案】C 【解析】 【分析】假设两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两球质量相等,利用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两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铝球的体积最大,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若二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V ρ=铜铜可知,因为ρρ铜铝<,两种材料的体积关系为V V 铜铝>,又因为二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
故选C 。
2.手中有一叠薄纸,要称出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最可取的是( ) A .先称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铁块和一张纸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铁的质量 B .取出1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 C .取出10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 D .以上方法都可以 【答案】C 【解析】 【分析】不可能用天平直接称出小于天平“感量”的微小物体的质量;一张纸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要测量它的质量,需要用累积法,即用天平测量若干相同微小物体的质量总和,用所得结果除以物体的数量,就可以求出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
【详解】A .由于一张纸的质量太小,所以测一块铁与一张纸的总质量与测一块铁的质量差别不大,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A 错误;BD .一张纸质量太小,10张纸的质量仍小于天平的分度值,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BD 错误;C .称量100张相同纸的质量,用所得结果除以100,即得一张纸的质量,则此办法可采用,故C 正确。
故选C 。
3.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照的强弱而改变.“光强”是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大B.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小C.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大后变小D.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小后变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这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像,由图知电阻与光强成反比,故随光强的增大而减小,随光强的减小而增大,故选B.4.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选择项中能测金属块密度的,必须能测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A、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B、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C、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D、天平砝码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5.为了测量醋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m总。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B 【解析】 【分析】先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利用密度公式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然后根据p gh ρ=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
【详解】因为液体的质量相同,并且V 甲>V 乙,则由mVρ=可知,ρ甲<ρ乙;又因为高度相同,则根据公式p gh ρ=可知,p 甲<p 乙。
故选B 。
2.瓶身标有“500mL ”字样的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A .0.05千克 B .0.5千克C .5千克D .50千克【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已知V=500mL=500cm 3;ρ=1g/cm 3;m=ρV=1g/cm 3×500cm 3=500g=0.5kg .故答案选B .3.以下是陈老师测定酒精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m ;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 1;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中酒精的体积为V ; ⑤计算酒精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以省去的是( ) A .①或③ B .①或②或④C .①或③或④D .前三个答案都错了【答案】B 【解析】 【分析】测定酒精密度的实验依据的原理是mV ρ=,因此关键看所提供的步骤能否顺利测出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只要能达这一实验目的就是可取的.分析时注意有些步骤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达成同一目的,这样的步骤可以有所取舍。
【详解】仔细分析所提供的实验步骤可以看出,通过步骤①③可得出酒精的质量为m2-m,再利用④可得出酒精的体积V,最后代入密度公式可得mVρ=,因此,步骤②可以省去;从另一角度分析,利用步骤①②可得出水的质量,已知水的密度可得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也就是步骤③中所装的酒精的体积,再根据步骤①③可得出酒精的质量为m2-m,最后代入密度公式可得21m mm mρρ-=-水,因此步骤④可以省去;再换个角度分析,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1;则可以列出等式1m V mρ+=瓶水瓶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则可以列出等式2m V mρ+=瓶瓶酒精二式联立可分别求得m瓶和V瓶,因此步骤①也可以省去。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甲金属的质量为3kg、密度为ρ1,乙金属的质量为4kg、密度为ρ2,如果把这两种金属合成一合金球(忽略体积变化),则这个合金球的密度为 A.(3ρ1+4ρ2)/7 B.7ρ1ρ2/(3ρ1+4ρ2)
C.7ρ1ρ2/(4ρ1+3ρ2) D.(4ρ1+3ρ2)/7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mV可得,甲、乙金属的体积:
111
3kgmV甲,
222
4kgmV乙,
则合金球的体积:
123kg4kgVVV甲乙合
,
合金球的质量: 3kg4kg7kgm合,
则合金球的密度:
121212
77kg
3kg4kg43mV
合
合;
故选C。 2.把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时,从杯中溢出10克水。若将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330.810kg/m)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 A.10克 B.8克 C.9克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
∵=mV∴溢出的水体积:
V=m=3331010kg1.010kg/m=10×10-6m3 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里,则V排=V金属球=V,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m酒精= 酒精V排=0.8×103kg/m3×10×10-6m3=8×10-3kg=8g 故选B。
3.小明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液的主要实验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为G1;②将该烧杯加满水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2;③将该烧杯加满被测液体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重为G3。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则下列液体密度液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23GG液水 B.32GG液水 C.2131GGGG液水 D.
31
21
GGGG
液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题目中所给方法测液体密度,遇到的关键困难是要解决如何测液体的体积,这里是借助了水来进行等效替代,因此按照这一思路结合密度的公式可完成本实验。 【详解】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50 g ,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 g (ρ水=1.0×103 kg/m 3,ρ酒精=0.8×103 kg/m 3),则该瓶的容积是( ) A .350 cm 3 B .300 cm 3C .250 cm 3D .150 cm 3【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设空瓶的质量为m 0,则瓶子的容积可表示为100m m V ρ-=水同时还可表示为200m m V ρ-=酒精二者相等,即0033350g-m 300g-m =1.0g/cm 0.8g/cm 解得m 0=100g 。
将瓶子的质量代入第一个表达式得100m m V ρ-=水=3350g-100g 1.0g/cm=250cm 3 即空瓶的容积为250cm 3。
故选C 。
2.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照的强弱而改变.“光强”是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 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 与光强E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大B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小C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大后变小D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B【解析】 【分析】 【详解】这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像,由图知电阻与光强成反比,故随光强的增大而减小,随光强的减小而增大,故选B .3.人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则一个体格正常的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 ) A .50mm 3 B .50cm 3C .50dm 3D .50m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密度公式mVρ=得m V ρ=,知道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便可求出学生的体积。
【详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又331.010kg/m ρρ≈=⨯人水,根据密度公式m Vρ=得 333350kg0.05m 50dm 1.010kg/mmV ρ====⨯; 故选C 。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7 质量和密度(解析版)第一辑一、单选题1.(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关于能源、信息与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B .用光导纤维制成的光缆,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C .航空器材常采用密度大的合金,可以减小航空器的质量D .若用超导材料制造输电线可以大大降低电能损耗【答案】C【详解】A .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分类回收加以利用,故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B .光缆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故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C .航空器材常采用密度小的合金,可以减小航空器的质量,故C 错误,C 符合题意;D .若用超导材料制造输电线,电阻为零,可以大大降低电能损耗,故D 正确,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2021·四川广安市·中考真题)小明同学对一些防疫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一张展开的消毒湿巾纸的厚度约为20mmB .一瓶100mL 的医用消毒酒精的质量约为2kgC .一个常见的成人医用外科口罩的面积约为1702cmD .一只手持式电子测温枪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答案】C【详解】A .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mm ,故A 不符合题意;B .酒精密度0.8g/cm 3,一瓶100mL 的医用消毒酒精的质量3310080g 0.8g/cm cm m V ρ==⨯=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常见的成人医用外科口罩的面积约为1702cm,故C符合题意;D.一只手持式电子测温枪的正常工作电压为12V,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下列是对九年级某学生的一些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身高约为16cm B.正常体温约为36.8℃C.质量约为50g D.正常情况下1分钟脉搏跳动约200次【答案】B【详解】A.九年级某学生身高约为16dm才合理,合160cm,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6℃~37.2℃,若体温为36.8℃,也算正常体温,故B符合题意;C.九年级某学生质量约为50kg才合理,故C不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1分钟脉搏跳动约80次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知ρ硫酸>ρ水>ρ酒精),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A、B、C 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A中装的是酒精B.A中装的是硫酸C.B中装的是酒精D.C中装的是水【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公式V=,酒精、硫酸、水的质量相等;ρ酒精<ρ水<ρ硫酸,所以V酒精>V水>V硫酸;C装的是硫酸,B装的是水,A装的是酒精.故选A.2.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照的强弱而改变.“光强”是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大B.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小C.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大后变小D.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小后变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这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像,由图知电阻与光强成反比,故随光强的增大而减小,随光强的减小而增大,故选B.3.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A .2.5kgB .25kgC .250kgD .2500kg【答案】C 【解析】 【详解】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 =10m ,b =6m ,h =3.5m 所以教室的容积为V=abh =10m×6m×3.5m=210m 3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 =1.29kg/m 3 ×210m 3 =270.9kg ,故选C .4.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空心铁球和空心的铜球质量、体积都相等,分别给它们装满水后,再比较它们的质量 A .铁球的质量大 B .铜球的质量大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答案】B 【解析】 【详解】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铁球,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根据ρ=m V得V =m ρ可知,则铜的体积小于铁的体积。
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质量和密度(及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长期以来,呼风唤雨一直是神话中“龙王爷”的权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成功的干预天气,如图所示,在利用飞机播撒“干冰”(固态的CO2)人工增雨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 飞机在播撒“干冰”过程中相对地面是静止的B. “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熔化吸收大量热量C. 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D. 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大于机翼下方的压强【答案】 C【解析】【解答】解:A、飞机在播撒“干冰”的过程中,飞机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因此飞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B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变为气态,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干冰升华时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雨.“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升华,吸收大量热量.故B错误,C正确;D、由于机翼都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上表面的路程大,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小,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4)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2.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A. 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WB.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km/hC. 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37℃D. 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
【答案】 D【解析】【解答】A、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30W,10W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m/s=18km/h,5km/h不符合实际;C、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25℃,37℃不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符合实际;故选D.【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的了解,逐一分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3.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A. 熔化B. 液化C. 汽化D. 凝华【答案】B【解析】【解答】由题知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4.小闵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A.37.0℃B.39.5℃C.42℃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5℃,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5℃,人的正常体温是37.0℃,所以测量的结果是39.5℃,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体温计中水银柱不会自己回流,使用时必须甩几下.5.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B. 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C. 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D. 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0W 【答案】A【解析】【解答】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A符合题意;B.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m/s,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m/s,B不符合题意;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比人的体温稍高即可,一般在40℃左右,C不符合题意;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W~200W,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估测题目,注意掌握常见的物理量,例如长度、速度、温度、电功率、质量等等,并要善于观察和积累.6.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A. 物体长度为1.45cmB. 物体质量为6.6gC. 温度计示数为16℃D. 电流表示数为0.32A【答案】 A【解析】【解答】A.物体长度为 1.45cm,正确,长度的测量的结果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三部分。
质量和密度一、选择题1.科学家设想利用道路来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电动汽车和路灯使用。
方法是在路基上先铺设覆盖有太阳能电池的水泥板,再在太阳能电池上覆盖透明的玻璃作为路面,这个设想要能实际使用,对玻璃的选择,下列哪一项不是主要需考虑的()A.玻璃表面粗糙程度B.玻璃强度C.玻璃颜色D.玻璃的隔音效果2.(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水 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 2.7×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3.下列有关太阳和月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B.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活动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C.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没有卫星D.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5.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蜂鸟”。
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A.硬度高8.熔点低C.密度小D.导热性好6.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示,主要原因是A.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钟表中的发条可以储存时钟运转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于制成发条的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性B.橡胶是一种很好的弹性材料,用橡胶轮胎可以大大减轻汽车的震动与颠簸C.铜是一种很好的导体,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硬度D.银锭具有很高的硬度,所以可以将其拉成丝8.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的奶奶从自由市场购买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入下表所示。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有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取等质量或等体积混合后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ρA大于ρB B.ρA小于ρB
C.ρA等于ρB D.ρA和ρB大小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两种密度不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
第一种情况:取等质量m的液体混合时,混合液体的质量为mA=2m,由mV可得,两
种液体的体积分别为:11mV,22mV,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 A1212
mmVVV,
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A12A21A12
1212
222 mmm
mmmmV
;
第二种情况:取等体积V的液体混合时,混合液体的体积为VB=2V,则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1122mVmV,,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
B1212mmmVV,
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B1212B
B22mVVVV
;
因为 22
1212121212
BA
121212
420222
>,
所以,BA。故B正确,ACD错误。 2.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
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40 60 80 A.20g, 1.25×103kg/m3 B.20g, 1.0×103kg/m3 C.60g, 1.0×103kg/m3 D.20g, 0.8×103kg/m3 【答案】B 【解析】 【详解】 观察图象可知:当体积为0时质量是20g,所以烧杯质量为20g;当体积为60cm3时质量为80g,液体质量为
80g-20g=60g;
即: mV
=360g60cm=1g/cm3=1.0×103kg/m3
;
故选B。
3.为了测量醋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m总。对小明的实验设计,下列评价中最合理的是( ) A.实验步骤科学且合理 B.对醋的体积测量错误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小 D.量筒不够稳定易摔碎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液体体积要用量程测量,量程的形状细而长,放在天平上在调节的过程中很容易倾斜而摔碎。 【详解】 步骤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测液体的质量是不合适的,因为量筒的形状细高,重心高,重心越低越稳定,越高越不变稳定。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容易掉下来摔碎,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液体的测量,测量液体的密度常用的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液体,记下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1-m2;⑤计算液体的密度。
4.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空心铁球和空心的铜球质量、体积都相等,分别给它们装满水后,再比较它们的质量 A.铁球的质量大 B.铜球的质量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 【详解】
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铁球,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根据ρ=mV得V=m可知,则铜的体积小于铁的体积。但两球的总体积相等,则说明铜球内部空心体积大于铁球内部的空心体积,将两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则铜球装的水多,所以最终铜球的质量大。故选B。
5.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1
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为: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用排水法测量体积:往量筒内倒人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两次体积的差即为石块的体积; 根据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 故选项中: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是多余的,不需要的。 故选B。
6.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A.20g,1.0×103kg/m3 B.60g,0.8×103kg/m3 C.60g,1.0×103kg/m3 D.20g,0.8×103kg/m3 【答案】A 【解析】 由图象知道:当液体体积为0时对应的质量是20g,所以烧杯质量为20g;在表格中任意选取一组数据,例如m=60g,V=40cm3,则说明液体质量m液=60-20g=40g,由ρ=m/V=(60−20)g/40cm3=1g/cm3 =1.0×103 kg/m3,故选A.
7.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 )
A.乙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
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小
C.乙下沉,乙的密度大于水
D.将甲、乙两物体绑在一起放入水中,将会下沉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密度
333a
a3
a
3g=1.5g/cm=1.510kg/m2cmmV
乙物体的密度 333b
b3
b
1.5g=0.5g/cm=0.510kg/m3cmmV
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由于ab水>>,则甲、乙两实心物体在水中稳定后甲下沉,乙漂浮;所以VV排甲排乙>,根据FgV浮水排可知:FF浮甲浮乙>;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当将体积相等的甲、乙捆在一起后,设每一个的体积为V,则两物体的重力 331ab210kg/mGgVgVgV
两物体所受浮力 3312210kg/mFgVgV
水
则11GF,故将甲、乙两物体绑在一起放入水中,将会悬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800cm B.中学生100m跑的平均速度约为15m/s C.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D.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500N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一般中学生百米速度在7m/s左右,故B不符合实
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符合实
际; D.物理课本的质量在300g=0.3kg左右,受到的重力是
0.3kg10N/kg=3NGmg,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9.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
A.1∶1 B.1∶2 C.4∶3 D.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知道,甲物体挂在左边第3格处,乙物体挂在右边第2格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12GlGl甲乙即 32mgmg甲乙
所以23mm甲乙=,又因为V甲/V乙=1/2,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是
241
332mVm
V
甲
甲甲乙乙
乙 故C正确。
故选C。
10.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满密度分别为ρ1、ρ2不相混合的两种液体(ρ1≠ρ2)。甲杯中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乙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比较甲、乙两杯中的液体总质量得( ) A.m甲m乙
C.m甲=m乙 D.缺条件,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甲杯中密度大的液体占总体积的一半,而乙杯中两液体质量相等,则密度大的液体其体积小,小于总体积的一半,即甲杯中密度大的液体多一些,故甲杯里液体总质量较大。故ACD都不正确,B正确。 故选B。 【点睛】 两种液体等质量放入时,密度较大的液体体积要比等体积放入时的体积小,根据这个特点也能很快的确定答案。
11.已知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分别用铝和铜做一个实心球,下面情况不可能的是 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小 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大
C.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轻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
但铝球比铜球重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当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mV和Gmg可知,铝球的质量小于铜球的
质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铝球的体积远大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mV和=Gmg可知,实心铝球的质量可能
大于铜球的质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