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附带光盘随堂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5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12章单元测试(含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A:语文课程标准B:语文教学大纲C:教学参考书D:参考文献答案:A2、多选题:语文教育的特点有A:实践性B:间接性C:汉语的特点D:人文性答案: ACD3、多选题:语文的工具性表现在:A: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B:语文是传承文明、人类价值观的工具。
C: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D: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答案:ABCD4、多选题: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哪三个方面?A: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B:注重教师的知识灌输C: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D: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答案: ABC5、判断题: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将学生的探究引入教师的思维中。
A:对B:错答案: B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从教材的编排看,识字数量最多的年级是A:五、六年级B:二年级C:一年级D:三四年级答案: B2、多选题:小学语文教材中体现传统文化的材料有A:寓言B:神话故事C:古诗D:民间故事答案: ABCD3、多选题:小学语文教材部编本从一年级开始就安排了课外阅读,比如:A:和大人一起读B:推荐阅读整本书C:略读课文D:我爱阅读答案: ABD4、判断题: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特别重视阅读,形成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A:错B:对答案: B5、判断题:从二年级上册开始,小学语文教材推荐课外阅读整本书,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A:对B:错答案: A第三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学目标B:教学设计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答案: A2、单选题:把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原理的内在逻辑关系,用精当的词语和句子依次板书出来构成的板书是()。
A:综合式板书B:图示式板书C:纲要式板书D:表格式板书答案: C3、多选题:教学重点是()。
A: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关键点B:获得知识最关键的方法与技能C:最核心的思想与价值观答案: ABC4、判断题:作业分层就是形式分层。
小教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一、填空题: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1956年,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标志着“新语文”时期的到来。
4、《语文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是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
5、“三、百、千”是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6、《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阐明语文课程目标的。
7、《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语文课程必须培养学生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
9、《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10、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11、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一是归类识字,二是随课文识字。
12、小学生在识字中要能运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运用汉字笔画、部件、结构、笔顺分析字形,学会查字典。
13、小学生写字的基本功包括书写基本笔画、掌握基本笔顺、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三个方面。
1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5、理解词语是词语教学的重点,积累和运用词语是词语教学的关键。
16、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17、小学低年级默读的要求是不出声、不动嘴唇、不指读,要眼到、心到、手到。
18、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一、填空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特点包括、和语文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和作业系统。
3.建国以来有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钱梦龙的、魏书生老师的李吉林老师的等等。
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________和________等等5.中学语文教学的阶段目标是从四个方面加以设计的,包括、、、等内容。
6.语文教学评价具有导向、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7.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8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三百千”分别是()、()、(),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9.《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教师素质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结构和。
二、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不得分)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A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B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社会需要。
D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A引入 B介入 C展开 D结束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A促进学习 B选择 C排名次 D反馈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A语法修辞知识 B文学知识C文体知识 D读写听说知识5.《新课程标准》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A 2500个B 3500个C 4500D 55006.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A典型讲评 B综合讲评 C专题讲评 D重点讲评7.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是()A 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B 容易组织和管理C 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D 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8.《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部分,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是()A读、写、听、说能力 B基础知识C 基本概念 D思想教育9 .以小结为主的结束,目的是()A整理归纳 B深入理解 C强化记忆 D形成能力10. 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A 现代汉语修养B 古代汉语修养C 文章和文学修养D 语文教育史修养三、判断(10小题,每题1分)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一、填空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特点包括、和语文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和作业系统。
3.建国以来有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钱梦龙的、魏书生老师的李吉林老师的等等。
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________和________等等5.中学语文教学的阶段目标是从四个方面加以设计的,包括、、、等内容。
6.语文教学评价具有导向、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7.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8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三百千”分别是()、()、(),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9.《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 教师素质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结构和。
二、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不得分)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A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B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社会需要。
D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A引入 B介入 C展开 D结束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A促进学习 B选择 C排名次 D反馈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A语法修辞知识 B文学知识C文体知识 D读写听说知识5.《新课程标准》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A 2500个B 3500个C 4500D 55006.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A典型讲评 B综合讲评 C专题讲评 D重点讲评7.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是()A 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B 容易组织和管理C 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D 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8.《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部分,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是()A读、写、听、说能力 B基础知识C 基本概念 D思想教育9 .以小结为主的结束,目的是()A整理归纳 B深入理解 C强化记忆 D形成能力10. 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A 现代汉语修养B 古代汉语修养C 文章和文学修养D 语文教育史修养三、判断(10小题,每题1分)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思考与练习绪论1.概念:(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课程(3)教学2.课程与教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有哪些?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第一章语文教育的发展演变1、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经验有哪些?2、中国古代课程与教学的弊端有哪些?3、联系实际语文课程与教学思想的传承与创新4、中国语文教育大致分几个阶段?基本教育内容是什么?第二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1、概念:语文素养语文课程目标综合性学习2、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那些?联系实际,理解体会,你认为过去的语文教学偏差在哪里?4、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5、语文课程总目标体现了哪些思想?6、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
第三章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1、名词:(1)语文课程标准(2)教材2、教材的本质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新教材的功能和特点有哪些?4、语文新教材的特点。
第四章语文教学设计1、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从哪些方面进行?如何进行设计?2、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有哪些?3、举例说明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4、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有哪些?5、语文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有哪些?6、什么是“读议讲练教学法”,试举例说明。
7、新的学习方式引起了语文教学过程的哪些变化?8、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有哪些影响?9、教案有哪些主要内容?10、自选课文,设计一节阅读课的教学活动。
第五章阅读教学1、概念:阅读教学2、阅读,能力有那些要素?3、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4、举例说明阅读教学的常规过程。
5、你认为目前阅读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第六章写作教学1、写作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哪些?2、写作教学的一般过程是什么?3、写作教学有哪些方式?4、写作教学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5、作文评价标准及方式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和水平起什么作用?第七章口语交际教学1、口语交际的内容有哪些?2、口语交际教学的方式有哪些?设计一节口语交际课。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A卷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论则是研究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B.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学科。
C. 语文课程主要是传授语文知识,教学论则是研究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
D.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学科。
2. 下列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B.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C.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D.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3. 下列关于语文教学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和问答法。
B. 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情境法和讨论法。
C. 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实践法和自学法。
D. 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演示法和实验法。
4. 下列关于语文教学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B. 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方法。
C. 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D. 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专业素养。
5. 下列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是教材和参考书。
B.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是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
C.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是学校图书馆和学生自主开发的资源。
D.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是教师自主开发的资源和校内外的人文环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2. 请简述语文课程目标的构成。
3. 请简述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某教师在教授《背影》这篇课文时,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大学语文》随堂练习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学科。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以《大学语文》随堂练习为题,介绍该练习的重要性、具体内容以及对学生语文水平的促进。
首先,随堂练习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给学生布置练习题,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之外进行思考和学习,巩固和加深所学内容的理解。
同时,练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在语文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此外,随堂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熟悉和热爱,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大学语文》随堂练习的具体内容。
练习题一般会涵盖语文知识的各个方面,如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病句改正、名词解释等。
以阅读理解为例,教师可能会提供一篇短文,并配以一些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
这种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此外,随堂练习还可能要求学生改正病句、拓展课文中的知识,以帮助他们熟悉语文规范和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随堂练习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通过不断重复练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对语文规则和技巧的记忆,进而在语文考试中得心应手。
其次,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解答问题、改正病句等练习,学生可以进行思维的引导和训练,锻炼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最后,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提升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丰富语言表达,增加写作技巧和技法的熟练运用,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运用语文。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随堂练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学生们应该重视并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语文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大学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生活。
教师们也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随堂练习,设计合适的题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 引言语文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读、写、听、说等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探讨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一门有效的语文课程。
2. 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准确理解、流畅表达和独立思考。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语文课程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是语文课程的基础。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读、写、听、说技能,包括正确发音、准确理解文章、准确表达思想等。
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和口语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
2.2 语言表达能力除了语言技能,语文课程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准确、清晰地进行逻辑思考,并能够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通过写作和演讲等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2.3 文化素养语文课程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技能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应该了解和欣赏各种文学作品,了解文化传统和历史,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化品味。
通过多角度的阅读和讨论,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3. 语文教学的原则设计一门有效的语文课程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3.1 以学生为中心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多元化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践、合作学习等。
通过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3.3 整合跨学科知识语文教学应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将语文与科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知识进行整合。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4. 实施一门有效的语文课程4.1 课程设计设计一门有效的语文课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安排合理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组织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4.2 教学实施在实施语文课程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周小蓬课后习题答案1、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黛玉性格忧郁,因晴雯不开门和宝玉送宝钗出门的误会触动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伤心落花,将它们埋葬在沁芳桥畔,称为“花冢”,她由落花想到自己凄苦的命运,口吟《葬花辞》,令人想到一个闺中少女,高洁多情却又孤独绝望,宝玉听罢不觉痴倒。
B.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
晴雯被王夫人叫来,因像个“病西施”,而被断定是“狐媚子”。
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任凭抄检,还打了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
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屈而死。
(正确答案)C.《红楼梦》判词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分别写的是薛宝钗和林黛玉。
D.在《红楼梦》里,大观园成立了一个诗社——海棠社,其中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林黛玉)、蘅芜君(薛宝钗)、怡红公子(贾宝玉)、蕉下客(贾探春)、菱洲(贾迎春)、藕榭(贾惜春)。
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细腻(nì)硝烟(xiāo)凫水(niǎo)B、撅着嘴(juē)打点(dian)脱缰(jiāng)(正确答案)C、菱角(líng)虾篓(lǒu)苇眉(wéi)D、吮指头(sǔn)嘱咐(zhǔ)白洋淀(diàn)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埋怨(mái)错勘(kān)前合后偃(yǎn)B、嗟怨(jiē)提防(dī)刽子手(guì)(正确答案)C、罪愆(qiān)亢旱(hàng)哥哥行(háng)D、阡陌(mò)煞尾(shà)湛湛青天(zhàn)4、《雨中登泰山》的点睛之笔是()[单选题] *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一路行来,虽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兴趣盎然(正确答案)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有势的飞泉流瀑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翩然偏执扁舟翩跹(正确答案)B、阡陌陷阱纤维纤夫C、缥缈剽窃漂白饿殍D、点缀辍学拾掇赘述6、58.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桃花源记》中的“记”,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叙事、状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绪言一、填空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与,其宗旨或任务是()、()和()2.人类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主要是基于()提炼出来的3.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
5.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大概在世纪。
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的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6.1806年赫尔巴特的的发表,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标志。
7.“传统教学论”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教学理论;而“现代教学论”则以教学理论为代表。
8.人们常把杜威教学理论的特点概括为()、()和()。
与此相对,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特点是()、()和()。
9.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人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其中,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流派有:美国斯金纳的()、布鲁纳的()、布卢姆的()、罗杰斯的()以及新近流行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苏联赞科夫的()、巴班斯基的()、阿莫纳什维利等人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等等。
10.20世纪初期,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课程论应运而生。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1918年出版()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1. 泰勒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即()、()、()和(),建立起了著名的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1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二、简答题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2.简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一、填空1. 在英语国家,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一文中。
2. 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实施有五个层次,即()、()、()、()和()。
3. 最早的教育内容是原始社会人们()和()的诸项内容。
4.在我国,古代课程一直延续到()。
5. 我国带有现代色彩的课程最早是在()里诞生的6. 现代课程的两个基本类型包括()和()。
(1)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是谁的观点:__________ 陶行知 凯洛夫 赫尔巴特
(2)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来自于:__________ 华生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布鲁纳 罗杰斯
(3)当代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是:__________ 教学论包含课程论 课程论包含教学论 既独立又依存的辨证统一关系
(4)国文教授法时期是:__________ 1920-1918 1918-1924 1924-1939
(5)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__________ 拉特克 拉特克、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 昆体良
(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内容和结构体系要做到“四个基本”__________ 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导向、基本原则 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7)“语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__________ 教育学——教学论——语文教育学 教学论——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 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
(8)“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__________ 教育学——语文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9)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 实践、研制和应用 管理、研制和应用 管理、研制和开发
1、语文教育学从______年钦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开设的“教育学”中有“各科教授法”开始,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语文教育学时期。 (10)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三大课程流派:__________ 学科课程、融合课程、关联课程、广域课程 关联课程、广域课程、问题课程、融合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课程、职业课程
1,凯洛夫Question 2.苏格拉底和柏拉图Question 3.既独立又依存的辨证统一关系Question 4.1918-1924 Question 5.拉特克、夸美纽斯 Question 6.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Question 7.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 Question 8.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Question 9.管理、研制和应用 Question 10.学科中心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
1、1902(1903)、国文教授法、国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 2、(1)识字教学,(2)文章教学,(3)读写实践;(1) 科举的附庸,(2)识字加读写古文,(3)记诵和模仿;(1)脱离语言实际,(2)脱离应用实际,(3)忽视文学教育,(4)忽视知识教育。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第二讲 随堂练习: (1)《三字经》是谁编写的__________ 周兴嗣 王应麟 刘英庄 叶圣陶
2、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是(1) ___ (2) ____ (3) ____三大问题是 (1)______(2)______(3)_____四大弊端是(1) _____ (2) ______ (3) ______ (4)_______
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4、现代课程论的基本概念是 (2)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__________ 《唐诗三百首》 《昭明文选》 《文章正宗》 《古文观止》
(3)语文单独设科是在:__________ 1916年 1912年 1902年 1903年
(4)语文名称的确立,国家是接受哪位教育家的建议:__________ 徐特立 叶圣陶 张志公 吕叔湘
(5)《千字文》是谁编写的:__________ 刘英庄 王应麟 周兴嗣 昆体良
(6)“五经”是指:__________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战国策》 《史记》、《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诗经》、《尚书》、《国语》、《易经》、《春秋》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7)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__________ 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 、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技术问题 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 、教学原则问题、教学方法问题 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 、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方法问题 (8)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__________ 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作文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审美教育 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9)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两方面:__________ 推动了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素质教育模式
1、古代“六艺”教学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相当于现在的语文教学 (10)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具体地体现在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理念上。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__________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Question 1.王应麟Question 2.《昭明文选》Question 3.1902年Question 4.叶圣陶Question 5.周兴嗣 Question 6.《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Question 7.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 、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方法问题 Question 8.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Question 9.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Question 10.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礼、乐、射、御、书、数;书。 2、《三字经》、宋代、王应麟;《百家姓》;《千字文》、南朝梁周兴嗣。 3、宋代、朱熹;《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4、“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背景下,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脱离、语文学习与实际运用脱离的现象。经过了用文言文教学方法教现代文、主要教思想内容、主要教写作方法、主要教文学作品等发展阶段。现在存在着教学方式模式化和放任自流的倾向。改革方向是加强基本功教学,加强生活化和个性化 。
第三讲随堂练习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__________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三、百、千”中“三”是指________,相传编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 ;“百”指________,“千”指________,相传编者为________。它们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蒙学教科书。
3、古代的《四书》、《五经》由____代的______编辑整理,成为明清科举教育影响最大的教科书。《四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2)语文课程三维目标:__________ 价值观、方法、过程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能力、方法 情感态度、过程、方法
(3)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__________ 语文技能 语文素养 学习方法
(4)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__________ 语文素养 语文技能 学习方法
(5)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是由谁确定的:__________ 徐特立 张志公 叶圣陶 夏丏尊
(6)新课程的价值转型必然导致目标重建,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__________ 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新的教学观 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教师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确立新的学习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7)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领域是:__________ 课外活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8)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__________ 导向作用、促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应用作用、管理作用 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指导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9)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突出的新的教育思想:__________ 突出了教师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