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八年级上第一次素质教育检测
- 格式:docx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6
2016年上半年四川省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观(三)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好品德的是()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2、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斯宾塞B:杜威C:赫钦斯D:泰勒3、”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__。
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4、德意志民族重理性思维,美利坚民族则崇尚实际,这主要体现了()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经济B:政治C:文化D:科学技术5、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和主干地位。
A:重要B:首要C:核心D:完全6、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____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7、教师内心信念在自我道德评价中主要是通过发挥作用。
A:教育理想B:教学目标C:教育良心D:教育观念8、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创造性训练方法是__。
A.发散思维训练B.头脑风暴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自我设计训练9、(2002年4月)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是。
A:学校教育B:个体实践活动C:成熟、环境D:遗传素质10、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A: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B: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C:父母性格、学校教育、同辈群体D:家庭教养方式、校风校纪、同辈群体1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年义务教育。
A:九B:十C:十一D:十二12、总结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科顿B:波斯纳C:布鲁纳D:布鲁巴奇13、鼻出血时,可以()A:用热毛巾敷前额B:用冷毛巾敷前额C:用纸张堵鼻孔D:头往后仰14、小朋友在看了《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后模仿红太狼用平底锅打人的行为属于。
A:观察学习B:发现学习C:接受学习D:探究学习15、”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____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16、教师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开始的。
2016年上半年吉林省《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归纳:教育的法律法规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不在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之列的是____A:提出申请B:受理C:参加资格考试D:颁发证书2、”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
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____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B:泛智教育思想C:科学主义教育思想D:绅士教育思想E:建构主义思想3、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问题的的表征阶段属于()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4、温故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的()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5、美国学者斯克里文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这种课程评价模式称为__A.目标评价模式B.背景、输人、过程、成果评价模式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D.发展性评价模式6、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为__。
A.操作的模仿B.操作的定向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7、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做知觉的____A: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B:近景动机与远景动机C: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D: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8、小学生课间可以选择下列哪种游戏方式?A:在操场上和同学一起跳绳B:举行上楼梯比赛C:把楼梯扶手当滑翔机D:在教室里追逐打闹9、幼儿天生就充满了好奇,不断探索外部世界。
这说明幼儿是。
A:自然成熟的个体B:自主建构的个体C:依赖环境的个体D:人为塑造的个体10、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有__。
A.孟禄B.沛西能C.利托尔诺D.华生11、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理论是。
A:最优化理论B:认知结构的理论C:发展性教学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12、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是指归因于__。
A.能力B.运气C.任务难度D.努力1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角色中的__ A.传道者角色B.示范者角色C.授业、解惑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14、()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2016年上半年河南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考试目标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一项是__A.研究学生的技能B.教学反馈的技能C.钻研教材的技能D.操纵教学技术手段的技能2、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____观摩。
A:正式B:非正式C:组织化D:非组织化3、班会活动的主要形式是____A:课外活动B:校外活动C:兴趣活动D:主题班会4、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A:1957年B:1958年C:1966年D:1964年5、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现象。
A:最近发展区B:敏感期C:转折期D:关键期6、教育者运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7、德育一直是统治者“齐风俗,一民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
这里强调的德育功能是德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教育功能E:重视个别差异8、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的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E:重视个别差异9、相传我国古代能跳“掌上舞”的人是。
A:杨玉环B:赵飞燕C:西施D:貂蝉10、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
这种现象属于技能学习中的()A:高原现象B:倒摄抑制C:生理极限D:及时反馈11、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张老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王阿姨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张老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B:情绪追忆C:巩固深化D:情境表演12、大学里通常是数学系男生多,外语系女生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大脑结构的差异B.性别角色的差异C.遗传的差异D.智力的差异13、学生对背诵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
八年级上期语文教学质量分析一、试卷的总体评价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班最高分为68.5分,最低分为 5分,平均分40.23分;8班最高分为 67分,最低分9分,平均分41.39分。
试卷的结构主要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古诗文阅读”、和“写作”三大块,;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
注重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生活性、艺术性,让课本与生活以及学生的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更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教学的质量,试卷的导向性较好。
二、答题情况分析1、第一部分为积累运用。
第2题补充成语做的不太好,多数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成语,因为在课文中学过,但没注意积累。
第6题是对古诗文名句理解,这是近几年来考查的一个重要题型,学业考试中也是重点考查的,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理解,即文句的字面意思,深度理解,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理解,即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理解。
第二大题按要求填出诗句。
第一种类型是必考的题型,前四句考查的填出上句,难度较小,个别的有错别字。
后面三句是理解型的背诵,很多的同学答不上来。
如《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有很多同学都答不上来。
从这里可以反映出学生较注重机械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
2、第二大部分为阅读,这个题目共有两个板快,即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的选择的是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课外的是《核酸检测》和《一五一十》,。
总体来说,学生答题情况较差,在答题的细节方面又显露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
文言文阅读的问题是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不扎实。
个别的同学对“然”“念”等的解释不清楚。
神池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和《忻州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及神池县教育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和个性特长,通过评价来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二、基本原则1、全面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要关注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评价,关注情感体验、学习态度及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
2、发展性原则。
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发展性与个体性差异,注重学生成长的过程,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创造性发展,使评价工作成为学生、教师、学校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教育过程。
3、科学性原则。
建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严格评价程序,开发简便易行的评价工具,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素质。
4、多元性原则。
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信息系统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途径立体化,使评价工作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交互活动,注意发挥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吉林省2016年上半年中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考试目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关于教师的示范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B: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C: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D: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强加给学生的现成模式E:重视个别差异2、2013年单项选择: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A:梅伊曼B:赫尔巴特C:洛克D:康德3、以下称谓不可以用来代称青少年的是.A:总角之宴B:豆蔻年华C:始龀垂髫D:不惑之年4、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B.培根C.康德D.洛克5、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称为。
A:教学方法B:教学模式C:教学策略D:教学方式6、品德是一种____A:社会现象B:意识形态C:道德准则D:个体心理特征7、培养劳动者是__。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8、依照我国《教师法》规定,下列不属于教师权利的是。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B: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C: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的品行和学业成绩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9、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__。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10、智力游戏与其他游戏不同,智力游戏要有一定的()A:适宜性B:新颖性C:科学性D:灵活性11、教育的微观功能是A:促进社会进步B:促进文明进步C:促进经济建设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12、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__。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B.只具有小集团意义C.具有依赖兴趣的作用D.没有政治意义13、不属于社会公益劳动的项目是__A.打扫校园B.植树造林C.拥军优属D.帮老助残14、”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是()A:日本偷袭珍珠港B:中途岛海战C:珊瑚海海战D:莱特湾海战15、由8、8、11、13、17、18这6个数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中数(或称中位数)是()A:8B:12.5C:13D:1216、”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__A.法国B.日本C.美国D.英国17、”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__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1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A:说服教育法B:奖励和惩罚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19、下列属于认为个体身心发展的力量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内发论者是A:孟子B:荀子C:华生D:洛克20、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给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它具有强制性。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随着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学校组织了开学以来的第一次月考,各班成绩也已统计完毕,经过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为进一步改进今后的教学,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特对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一、试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本套试题以新的课程标准为纲,注重观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考察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数学应用能力,按8:1:1比例命题,无偏题,怪题。
二、试题分析本套试题主要考察11章全等三角形及12.1轴对称这几部分的内容,其中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等是考察的重点,所有的命题设计均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按照中考试题的模式,选择题8个24分,填空题8个32分,解答题64分,23个题。
这套试题符合素质教育思想,适应新的教材改革要求。
三、存在问题1、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明显各班最高成绩达到120分、117,而最低成绩7、13、16、20分,得分低的学生主要考选择题和填空题得分,而大题最基本处于空白页。
2、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系统,综合能力应变差,不能举一反三。
3、做题步骤不严密,作图不规范。
四、教学建议1、夯实基础,注重双基培养。
在教学中继续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定理的把握,培养解题、做题能力的发展。
2、注重学生均衡发展,减少两极分化。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发表自己的看法。
3、加强例题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4、重视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的养成。
5、发挥家长协助作用,加强家校合作。
扩展阅读: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八年级上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一、试题的结构、特点的分析1.试题结构的分析本套试题满分120分,七道大题包含24道小题,其中客观性题目占42分,主观性题目占78分。
2016年福建省小学《综合素质》:素质教育观的运用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幼儿园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A: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2、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3、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____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4、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C:普通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5、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
A:多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6、生活世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背景,是“没有人能够任意支配的背景知识”。
这句话是谁的观点。
A:多元化B:个体本位C:完满生活D:社会本位7、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称为__。
A.从笼统到专门的规律B.大小规律C.粗细规律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8、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灵活性和__。
A.可操作性B.时代性C.创造性D.方向性9、义务教育中,以下各方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
()A.儿童B.国家C.家庭D.社会E.企业10、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____A:定势B:讲解C:启发D:迁移11、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的是。
A:《梦溪笔谈》B:《徐霞客游记》C:《水经注》D:《天工开物》12、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__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13、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____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1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__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15、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是()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迁移16、王军外出时总是怀疑自己家里的门没上锁,常常要反复检查,这种心理现象属于____A: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7、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18、下列关于学生学习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A:有效性B:组织计划性C:直接性学习为主,间接性学习为辅D:年龄差异性19、消化系统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下列器官或腺体不属于消化系统的是。
兴义勤智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部分,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4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提.防(tí)烧灼.(zhuï)憧.憬(chōng)锐不可当.(dāng)B、寒噤.(jìn)烛芯.(xīn)瓦砾.(shuî)荒谬.(miù)C、溃.退(kuì)地窖.(jiào)僵.硬(jiāng)赤裸.(luǒ)D、歼.灭(qiān)纳粹.(cuì)肃穆.(mù)阻遏.(è)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鞠躬央告锐不可当张皇失搓B、地窖拂晓当然无存销声匿迹C、轩榭荒谬惟妙惟肖因地制宜D、归咎喷嚏铸剑为犁穿流不息3.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
B.《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与它风格相似的另一篇文章是《荷花淀》。
C.《蜡烛》是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小说,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借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法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登高望远的好时候。
B、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悟生活。
C、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加线的词在句中含褒义色彩的是()(3分)A.农民诗人孙万福,那老当益状的风度,给我的印象很深。
B.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C.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2016年上半年河南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考试目标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一个人面对壁垒,应该想尽一切办法绕过它们,一个人的能力会在绕过这些壁垒时体现出来;而且对你而言是壁垒的,对他人而言同样也是,若你能绕过,相当于把一大部分竞争对手挡在了身后,那么最终跑在前面的始终是寥寥几个人。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每一个人都一定会发现有很多的壁垒在面前B:面对壁垒,对自己要有信心,跟壁垒去对撞C:你绕过了壁垒,你就战胜了大部分竞争对手D:设法绕过壁垒会发现自身潜能,在竞争中成为领跑强者2、由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____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3、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
A:讲解B:示范C:练习D:反馈E:重视个别差异4、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力以及。
A:发展潜能B:积极的社会功能C:应有的权利感D:应有的道德面貌5、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学习的是__A.儿童学会用筷子吃饭B.喝酒后开快车C.每天浏览报纸D.转学来的新生开始不愿与同学交流,时间长了与同学的关系就融洽了6、”狮身人面像”这一古代建筑奇迹出自____A:古希腊B:古印度C:古罗马D:古埃及7、教育行政部门为实施教育法律而规定和采取的具体行政措施是__A.教育行政立法活动B.教育行政执法活动C.教育行政督导活动D.教育政策制定活动8、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____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9、家庭教育有如下特点__。
A.权威性、个别性、针对性B.终身性、感染性、民主性C.间接性、潜在性、个别性D.阶段性、先导性、民主性10、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卢梭D:夸美纽斯11、”青少年、儿童是社会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
2014年下期石佛学区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一次月考 英语试题 共6页 2016级八年级上第一次素质教育检测 英语试题
提示: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其中第Ⅰ卷为客观性试题,共60分;第Ⅱ卷共40分;本套试题共100分。 2、考试时间:100分钟。 3、听力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第Ⅰ卷上,第二部分在第Ⅱ卷上。 4、答题时,请将客观性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不要填在每小题题前括号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主观试题卷。
第Ⅰ卷 客观试题
第一部分 听力理解(一)(共三节,满分15分)
第一节 听对话,并根据所提问题选择图片。(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 ) 1. Where did Robert go on vacation?
A B C
( ) 2. What did Tom do this morning?
A B C
( ) 3. Who did David do last Friday?
A B C ( ) 4. When did Ann go to the mountains?
( ) 5. What did Peter see in the countryside?
A B C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听下面4段对话,从题中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6—7小题。 ( ) 6. Who did John go to Beijing with? A. His classmates. B. His parents. C. His friends ( ) 7. What did John do in Beijing? A. He visited the Great Wall. B. He ate Beijing duck. C. He visited the Palace Museum.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8—9小题。 ( ) 8. When did the girl go to Sanya? A. Last Friday. B. Last Saturday. C. Last Sunday. ( ) 9. What did the girl do in Sanya in the afternoon? A. She tried paragliding. B. She ate special fish.
星期四 星期六 星期日 C. She visited the old buildings.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0—12小题。 ( ) 10. What does Mike eat every day? A. Meat and rice. B. Meat and vegetables. C. Fruit and vegetables. ( ) 11. How often does Mike exercise? A. Every week. B. Every day. C. Twice a day. ( ) 12. What sports does Mike often do? A. Ping-pong and badminton. B. Ping-pong and volleyball. C.Volleyball and badminton.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3—15小题。 ( ) 13. Where did Mark go on his winter vacation? A. To Australia. B. To Thailand. C. To America. ( ) 14. What did Lisa think of her trip to England? A. Wonderful. B. Boring. C. Tiring. ( ) 15. How long did Lisa stay in England? A. For one month. B. For two weeks. C. For one week.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满分25分) 第一节 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将其字母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 ) 16. -- _______ you _______ to see the film? -- Yes, I did. A. Did , went B. Did , go C. Are , went D. Are , go ( ) 17. -- Who _____ on vacation with you last month? --Tom _____. A. Were go ; was B. did go ; did C. went ; did D. go ; does ( ) 18. ______ bad weather it was yesterday!
A. How a B. How C. What D. What a ( ) 19. We don’t have ___ to buy this sweater, although the sweater is____ A. enough money, good enough B. enough money, enough good C. money enough, well enough D. enough money, well enough ( ) 20. My father told me ____ anything. A. not to forget B. to not forget C. not forget D. forget not to ( ) 21.—Did you have a good weekend? — . We enjoyed ourselves in the park. A. I’m afraid not B.I don’t think so C. Of course D.I hope not ( ) 22.The movie was very ____ , but they didn’t get _____. A. boring, bored B. bored, boring C. bored, bored D. boring, boring ( ) 23. My sister and I decided ____ the mountain this weekend. A. climb B. to climbing C. climbing D. to climb ( ) 24. He ____ reading, but he _____ to read this book. A. enjoys , doesn’t enjoy B. likes, dislikes C. likes, doesn’t dislike D. enjoys, likes ( ) 25. Everyone in my class ___ to help the poor boy without parents. A. want B. wanting C. wants D. wanted ( ) 26.The problem is ____ difficult _____ students can solve them. A. so; and few B. so; that little C. so; that few D. so; that a little ( ) 27. I didn’t go to the mountains ______the bad weather. A. so B. because of C. because D. but ( ) 28. I’m still hungry. Can I have ____ apple? A. another B. more C. other D. others ( ) 29. Be quiet! I have _______ to tell you. A.important anything B. Anything important 2014年下期石佛学区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一次月考 英语试题 共6页
C. important something D. Something important ( ) 30.“Help ____ to some meat, Mary,”my aunt said to me. A.themselves B.ourselves C.yourself D.himself 第二节 完形填空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将其字母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Last month, Tom spent his holidays in a small town. He stayed at a small hotel 31 the train station for many days. One night, before he 32 , he went to the owner of the hotel and asked, “Will you please wake me up at 33 tomorrow morning? I have to catch the five o’clock train.” “Oh, sorry,” the owner said, “I 34 get up so early.” Then Tom asked the owner. “Have you got 35 alarm clock? 36 it can help me.” “Yes, here you are, Sir.” The owner said. Tom thanked him and 37 his room. However, when he 38 the clock carefully, he found there was 39 with it. Tom left his room and asked the owner again. “Excuse me, are you sure the clock will ring on time?” Tom asked. “40 , Sir!” said the owner, “When you shake(摇动) it at 4:45 in the morning, it will ring.” ( ) 31. A. near B. across C. on D. in front ( ) 32. A. lay in bed B. went to bed C. was in bed D. got to sleep ( ) 33. A. four thirty B. five C. five fifteen D. five thirty ( ) 34. A. sometimes B. often C. usually D. never ( ) 35. A. a B. an C. the D. some ( ) 36. A. But B. Maybe C. If D. Or ( ) 37. A. went back B. returned back C. went back to D. returned back to ( ) 38. A. looked B. saw C. watched D. looked at ( ) 39. A. wrong something B. something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