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数学第十二教学计划倪光一一、学生情况分析六(2)班和六(4)共有75名学生,两个班中都女生居多,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想学、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的吴珊,朱洁、林芸杉、姚稀蒙等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
但也有部分同学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如:陈伟博、何佳乐、瞿渊源等)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
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二讲 分数应用 1.常用公式(1)部分量÷部分量的对应分率=整体(2)整体×部分量的对应分率=部分量(3)部分量÷整体=部分量的对应分率2.设未知数的常用技巧(1)若A+B=30,设A=x ,则B=30-x;(2)若A-B=30,设B=x ,则A=30+x;(3)若A=3B ,设B=x ,则A=3x;(4)若A=32B ,设A=x ,则B=23x; (5)若A:B:C=2:3:4,设A=2x ,则B=3x,C=4x 。
1.果园里有一批苹果,上午运走全部的31,下午运走120千克,这时已经运走的占全部苹果质量的83,这批苹果共有多少千克?知识清单一、方程法例题2.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5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6页,这时已读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3:7。
小明再读多少页就能读完这本书?1、某班男生人数比全班人数的95少4人,女生人数比全班人数的40%多6人,那么这个班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2、某校六年级有甲、乙两个班,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75,如果从乙班调走3人到甲班,则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54。
甲、乙两班原来各有多少人?练习已知甲校学生是乙校学生的52,甲校的女生数是甲校学生数的103,乙校的男生数是乙校的学生数的5021,那么两校女生总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1.甲、乙两堆棋子数相等,已知甲堆白子数是乙堆黑子数的51,乙堆白子数是甲堆黑子数的81。
甲堆黑子数是乙堆黑子数的几分之几?2.光明小学五年级人数是六年级人数的40%,五年级女生人数是五年级人数的30%,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六年级人数的42%,那么五、六年级女生总数占两个年级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二、特值法 练习1. 方程法2. 特值法1.晶晶看完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41,第二天看了余下的5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5页。
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2.有两根电线共100米,第一根截去53,第二根先截去41,又截去6米后,两根剩下的长度相等。
2014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期末质量检测题姓名班级分数一、填空每个括号0.5分,共18分。
1、40%=8^(=10:( )=() (小数:)2.、1 千M20M=()M 4.3 吨=( )吨()千克3时15分=( )时 2.07立方M=()立方分M3、四白二十力八千五白写作( )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万4、把单位“ 1”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5份的数是(),这个数的分数单位是()。
5、4、& 12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6、0.25 : 4的比值是(),化成最简单整数比是()。
57、在1、1.83和1.83%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在1、2、3……10十个数中,所有的质数比所有的合数少()%。
9、晚上8时24时记时法就是()时,从上午7时30分到下午4时30分经过了()小时。
10、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1、能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12、六(1)班期中考试及格的有48人及格,2人不及格,及格率是(),优秀率(80分及以上)达到60%优秀人数有()人。
13、学校有图书630本,按2:3:4借出三、四、五三个年级,五年级借到图书()本。
14、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24厘M这个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M,体积是()立方厘M15、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是4厘M,高3厘M,底面积是()平方厘M体积是()立方厘M,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立方厘M16.2014年是()(填平年或闰年),全年共有()天。
.火眼金睛辩正误(对的打“V”,错的打“ X”,共10分)-1 - / 718. 兴趣小组做发芽实验,浸泡了20粒种子,结果16课发芽了,发芽率是16% ()19.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0. 联合国在调查200个国家中,发现缺水的国家有10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占调查国家的40% ()21. 一个半圆的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n+2)r。
《正比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出示苹果、梨、橘子的图片问:起一个总的名称是什么?2. 出示:仿照第一题填空(1)时间:3小时 20分 2小时45分(2)总价:5元()()(3)():6千克 800克 3吨350克填后问:左边的是什么?右边对应的是什么?你还能举出一种量和它对应的数吗?二、学习新课(一)相关联的量教师做实验,向弹簧称上加钩码问:(1)这其中有哪两种变化着的量?(2)弹簧长度为什么会变化?指出:弹簧长度是随着钩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像这样的两种量我们把他们叫做相关联的量。
追问:现在你知道什么叫相关联的量了吗?你能举例说明吗?(二)学习成正比例的量1、出示19页表格观察图像,填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表中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2)正方形的周长是怎样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的?(3)正方形的面积是怎样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的?(4)它们的变化规律相同吗?小组讨论交流汇报2、20页第2题3、正比例的意义(1)例1和例2有什么共同点?(两种相关联的量,比值一定)师指出:这样的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成正比例关系。
问:现在你知道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了吗?自由说说指生回答阅读课本师板书关系式:y/x=k(一定)(2)那么,要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该看什么呢?三、巩固提高1、填空学校用煤情况如下表:1 3 4 6 8 10时间(天)1.8 5.4 7.2 10.8 14.4 18用煤总量(吨)表中()和()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定,所以()和()成正比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摸底试题姓名班级分数一、发生在陈明身边的数学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陈明从深圳新闻网讯得知:从今年秋季起,深圳将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据统计,深圳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预计将惠及约60万名中小学学生,其中包括非深圳户籍对象约34万人。
如果按平均每学年每人免800元计算,则60万名学生一学年一共约免学杂费( )元,读作( )元。
2.陈明每天从家到学校上课,如果步行需要15分钟,如果骑自行车则只需要9分钟,他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最简速度比是( )。
3. 陈明和妹妹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体重的32 刚好和妹妹体重的 6 5 相等,他和他妹妹体重的最简整数比是( )。
4.陈明在小学上课时,每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合( )小时。
每天在学校需要喝3瓶250毫升的矿泉水,合多少( )升。
5.陈明在家每天需要花1小时完成语数英三科作业,如果每科作业花的时间一样,完成每科作业需要( )分,每科作业占总时间的( )。
6.陈明的学校叫振能小学,一进校门,就能看到大厅的8根一样大小的圆柱形大理石柱,每根柱子的半径是5分米,高6米,如果要清洗这些柱子,清洗的面积是( )平方米。
7.陈明所在学校的田径场长120米,如果按1:2000的比例画到图纸上,需要画( )厘米。
8.陈明的老师拿给陈明出了一道这样的数学题目:( )比20 多1/5,16比( ) 少1/5。
请你帮他算算,写到括号里。
9.数学老师的教具里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老师告诉陈明,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锥的高是12厘米。
请你算算,这个圆柱的高是( )厘米。
10.陈明今年上半年每个月的零花钱如下表: 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钱数(元) 100 90 120 100 125 150 他平均每个季度的零花钱是( )元。
三月份比四月份多用( )%。
二.火眼金睛辩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共10分)1.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期末质量检测题姓名班级分数一、发生在陈明身边的数学知识(每题2分,共20分)时间飞逝,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即将结束,我们开始和陈明一起盘点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吧!1.陈明从深圳新闻网讯得知:从今年秋季起,深圳将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据统计,深圳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预计将惠及约60万名中小学学生,其中包括非深圳户籍对象约34万人。
如果按平均每学年每人免800元计算,则60万名学生一学年一共约免学杂费( )元,读作( )元。
2.陈明每天从家到学校上课,如果步行需要15分钟,如果骑自行车则只需要9分钟,他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最简速度比是( )。
3.陈明和妹妹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体重的刚好和妹妹体重的相等,他和他妹妹体重的最简整数比是( )。
4.陈明在小学上课时,每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合( )小时。
每天在学校需要喝3瓶250毫升的矿泉水,合多少( )升。
5.陈明在家每天需要花1小时完成语数英三科作业,如果每科作业花的时间一样,完成每科作业需要( )分,每科作业占总时间的( )。
6.陈明的学校叫振能小学,一进校门,就能看到大厅的8根一样大小的圆柱形大理石柱,每根柱子的半径是5分米,高6米,如果要清洗这些柱子,清洗的面积是( )平方米。
7.陈明所在学校的田径场长120米,如果按1:2000的比例画到图纸上,需要画( )厘米。
8.陈明的老师拿给陈明出了一道这样的数学题目 )比20多,16比( )少。
请你帮他算算,写到括号里。
9.数学老师的教具里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老师告诉陈明,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锥的高是12厘米。
请你算算,这个圆柱的高是( )厘米。
10.陈明今年上半年每个月的零花钱如下表: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钱数(元) 100 90 120 100 125 150他平均每个季度的零花钱是( )元。
三月份比四月份多用( )%。
二.火眼金睛辩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共10分)11.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2014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期末质量检测题姓名班级分数一、填空每个括号0.5分,共18分。
1、40%=8÷()=10:()=()(小数:)2.、1千米20米=()米 4.3吨=()吨()千克3 时15分=()时 2.07立方米=()立方分米3、四百二十万六千五百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万。
4、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5份的数是( ),这个数的分数单位是()。
5、4、8、12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6、0.25 :的比值是(),化成最简单整数比是()。
7、在1 、1.83和1.83%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8、在1、2、3……10十个数中,所有的质数比所有的合数少( )%。
9、晚上8时24时记时法就是()时,从上午7时30分到下午4时30分经过了( )小时。
10、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1、能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12、六(1)班期中考试及格的有48人及格,2人不及格,及格率是( ),优秀率(80分及以上)达到60%,优秀人数有( )人。
13、学校有图书630本,按2:3:4借出三、四、五三个年级,五年级借到图书()本。
14、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2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15、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3厘米,底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立方厘米。
16.2014年是()(填平年或闰年),全年共有()天。
二.火眼金睛辩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共10分)17.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 )18.兴趣小组做发芽实验,浸泡了20粒种子,结果16课发芽了,发芽率是16%。
( )19.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 )20.联合国在调查200个国家中,发现缺水的国家有10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占调查国家的4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6、盖住的数字是几?45÷ =5 ×8 =24 2× =18 ÷4 =9 6× =18 ×3 =15检查方法:盖住积,再次进行计算,看看计算出的结果与等号后的数字是否一样。
方法:根据给出的数实际,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可以摆几个?= ( )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2 × 3 = 2×4 -()3×6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
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
2、解决实际问题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2、 21个(1)如果小白兔每天吃3个,可以吃几天?(2)如果这些萝卜吃了一个星期,小白兔平均每天吃几个?(3)如果每天吃5个,吃了4天后,剩多少个?(4)如果每天吃4个,小白兔要吃6天,够吗?4、实际问题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4、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7、千克与克的认识(10)三看结果(对照我们知道的洗衣粉1千克,海苔1克,比一比,检查一下)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 kg =()g 2000 g =()kg6000克 =()千克()kg = 7000 g6千克>()克 7000 g <()kg4千克<()克 3000 g >()kg注意符号:看清是“=”还是“>”或“<”,符号不同,填的数不同。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圆柱2.圆锥二、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编排特点1.教材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学生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四、具体编排本单元的内容具体编排如下。
(一)圆柱1.圆柱的认识。
(1)主题图。
教材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物体的图片,然后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由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
(2)例1。
例1教学圆柱的组成及其特征。
并通过快速转动贴有长方形纸的小棒,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
教学时,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圆柱的组成,再深入对各个部分的探究。
(3)例2及“做一做”。
例2教学圆柱侧面、底面及其之间关系。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想像侧面展开后的形状,接着让学生剪开侧面,通过操作看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使学生亲历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做一做”通过让学生制作圆柱,加深对圆柱特征以及圆柱侧面与底面、侧面与圆柱的高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2.圆柱的表面积。
(1)例3。
例3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可将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进行迁移,使学生明确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再指导学生推出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其中重点指导如何计算侧面积。
小学数学总复习(1)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1. 由7个十亿、5个百亿和5个十万组成的数写作_______________,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__________亿。
2. 小朋友做五角星,其中红五角星有a 只,黄五角星有b 只,用算式
表示,红的比黄的多____________,红的是黄的______倍。
3. 0.25吨=_______千克, 700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米
4. 5
3米既表示1米的________________,又表示3米的__________。
5. 用玉米种子2020进行发芽试验,不发芽的有4颗,发芽率是___。
6. 甲数比乙数的比值是6
5
,如果乙数是30,甲数是__________。
7. 4%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要把4%增加到一成,要增加______个这
样的计数单位。
8. 在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中,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有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9.正方形的棱长是6分米,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体积是______。
10.已知圆锥体的底面积是31.4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与它等底等高
的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
二、选择、
1.把1克糖完全溶解在水中,糖和糖水的比是( )
A 、111
B 、11∶1
C 、10
1
D 、10∶1
2.甲数=2×3×5,乙数=2×3×7。
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
A 、1260 B 、210 C 、35 D 、6 3.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4.圆的半径与圆周长(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没有关系 5.互质的两个数,它们的公约数( )
A 、只有一个
B 、有两个
C 、有三个
D 、一个也没有 6.表示一个工厂近三年的产值增长情况,最好用( )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7.因为182=91×2,所以91和2是182的( ) A 、质数 B 、质因数 C 、约数 8.2020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2
B 、2020
C 、60 9.分子与分母的积是30的最简真分数共有( )个
A 、1
B 、2
C 、3
D 、4 10.半径是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 )
A 、一样大
B 、周长大
C 、面积大
D 、无法比较 三、计算。
1. 口算。
238+99= 1-0.99= 4.13-1.3= 0.57+0.43=
3-165= 7.125+187= 1÷85= 0×294=
3152×4= 25×28= 7.2÷0.6= 441
÷1= 2. 求未知数X
1.4X -X=10-1.6 0.6∶X=0.9∶212
7
3. 脱式计算.
256×24-37800÷36 207+(941-753)÷24
3
0.375×143+8
5
×1.75 [25+25÷(4.2-1.075)]×0.04 1
74÷[5+(352-1511)×1141] [1-(0.25+8
1)×153
]÷0.7
4.文字题。
(1)、0.8除0.4的商减去
10
3
的10%,差是多少?
(2)、一个数的
43比这个数的5
2
多140,这个数是多少?
四、应用题
1、机床厂生产一批机床,计划每天生产40台,30天完成。
实际只用了25天就完成了生产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台?(用方程做)
2、服装厂生产5000套西装,已经生产了2020每天生产180套。
剩下的要在7天里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套?
3、甲乙两站间的公路长265千米,客车以每小时42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货车从乙站向甲站开出,行了3小时,两车还相距4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修一条水渠,甲队单独做3天可以完成5
1
,乙队单独做2天可以完
成
10
1
,照这样做,甲乙两队合做多少天完成?
5. 一只圆柱形的量杯,从里面量,底面直径8厘米,现装有水,把一块长方形的铁块放入水中,被水淹没。
结果水面上升5厘米,求铁块的体积?
6. 某皮革厂生产一批皮鞋,四月份完成这批皮鞋的7
1
,五月份比四月
份多生产7
1
,两个月生产的总数正好是1500双。
这批皮鞋共有多少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