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46.50 KB
- 文档页数:1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准则GB502681. 引言本准则旨在规范和指导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及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准则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给水排水管道工程。
2. 施工要求2.1 施工前准备- 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包括管道布置、连接方式和施工顺序等。
- 进行地勘和土壤测试,确保地基和土壤符合工程要求。
- 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其质量和合格证明文件。
2.2 施工过程- 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管道敷设和连接,确保管道的牢固和密封性。
- 保护管道免受损坏,避免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
- 合理安装支架和固定设备,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查,包括水密性试验和泄漏检查。
2.3 施工质量控制- 建立施工质量控制制度,包括施工记录、验收标准和检查流程等。
- 监督工程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 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节点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3. 验收要求3.1 施工验收程序- 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提交验收申请。
- 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包括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和设计单位等。
- 验收程序包括文件审查、实地勘查和试验检查等。
3.2 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准则。
- 主要检查内容包括管道连接、安装质量、密封性能和工程记录等。
3.3 验收结果- 若符合验收标准,则予以通过,并出具相应的验收证书。
- 若不符合验收标准,则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修复和改进,重新进行验收。
4. 总结本准则对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旨在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各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准则执行,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同时,注重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工作的严谨性,有效提升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水平。
GB-50235工业用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定1. 总则1.1 编制依据本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和《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236-2011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编制的,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业用金属管道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冶金、电力、核工业等行业各类工业用金属管道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3 规范内容本规定主要包括工业用金属管道工程的施工准备、施工要求、验收要求、质量控制、安全环保等内容。
2. 施工准备2.1 设计文件施工前应认真审查设计文件,确认设计文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工程实际需要。
2.2 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安全环保等内容。
2.3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和操作能力,熟悉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
2.4 施工材料施工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
3. 施工要求3.1 管道安装管道安装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保证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
3.2 焊接焊接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焊接人员操作,采用合格的焊接材料,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并对焊接质量进行检验。
3.3 防腐与绝热防腐与绝热应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保证管道系统的耐腐蚀和保温性能。
3.4 试验与调试试验与调试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保证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指标。
4. 验收要求4.1 验收组织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参加,按照验收标准进行。
4.2 验收内容验收内容包括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性能指标等方面,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4.3 验收程序验收程序包括初验、预验收和正式验收,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向相关部门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热力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概述热力管道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输送热水或蒸汽,为供暖、供热水、发电等领域提供热能。
为确保热力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档规定了热力管道工程施工验收的规范要求。
二、施工材料与设备要求1. 管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材质、规格、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 管道组成件、支承件、法兰、垫片、紧固件等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规定。
3. 施工所用的焊接设备、检测设备、计量设备等应满足工程需要,并应经过检定或校准。
4. 施工所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进行复试合格。
三、施工过程控制1. 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
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3. 焊接过程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保证焊接质量。
4.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四、验收要求1. 验收依据:国家现行标准、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施工方案等。
2. 验收程序: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验收、建设单位终验。
3. 验收内容:a) 管道安装位置、高度、坡度、阀门安装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b) 管道组成件、支承件、法兰、垫片、紧固件等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规定。
c) 焊接质量应满足标准要求,焊缝外观应饱满、均匀,无明显缺陷。
d) 管道系统应进行压力试验、吹扫、试运行等,试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e) 施工记录、验收记录应齐全,符合规定。
五、验收结论1. 验收合格的工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的要求。
2. 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应按照规定进行整改,整改后重新验收。
3. 验收合格的工程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出具验收报告。
综上所述,热力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旨在确保热力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确保热力管道工程质量。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为了保证通信管道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而制定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通信管道工程的施工和验收。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施工单位应熟悉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安全防护措施等。
3.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4. 施工设备和材料准备:施工单位应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 材料检验: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 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记录: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记录,包括施工日志、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质量检查记录等。
4. 施工验收: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三、竣工验收1. 竣工文件:施工单位应编制竣工文件,包括竣工图纸、施工总结、质量保证资料等。
2. 竣工验收: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竣工验收,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进行评估。
3. 竣工验收合格标准:竣工验收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各项指标达到优良等级。
四、施工安全防护1. 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
2. 防火安全:施工单位应制定防火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火灾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3. 环境保护: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五、施工过程中的协调与沟通1. 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引言工业管道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是确保工业管道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将介绍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的相关规范,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的要求以及验收标准等。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 设计评审在施工前,相关的设计文件需要进行评审。
评审过程需要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能满足工业管道系统的需求。
评审内容包括管道材料的选型、工程布置图、施工图纸等。
2.2 材料采购及存储根据设计评审结果,采购符合要求的管道材料。
材料的采购需要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配备相应的证书和检测报告。
采购完成后,材料需要妥善存储,以防止损坏和污染。
2.3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设计文件和实际施工条件,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施工安全措施等内容。
编制施工方案需要考虑管道系统的布置、管道的连接方式、焊接工艺、防腐措施等。
3. 施工过程的要求3.1 施工现场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平整施工区域、搭建施工设备和搭建工程临时屋等。
同时,需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2 管道安装管道的安装包括管道的布置、连接和固定等。
管道的布置需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管道之间的距离和高度符合规范,保证管道的通畅。
管道的连接需要按照相应的连接方式进行,如焊接、螺纹连接等。
管道的固定需要采用适当的支撑方式,确保管道的稳固。
3.3 管道焊接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对管道进行焊接。
焊接过程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严格控制焊接质量。
焊接前需要对焊接材料和焊接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焊接接头的气密性检查、防护焊接区域等。
3.4 防腐处理在需要进行防腐处理的管道上,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防腐处理可以采用喷涂、刷涂等方式,需要确保涂层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能够有效防止管道的腐蚀。
3.5 试运行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试运行。
钢筋混凝土管道的验收标准及验收程序钢筋混凝土管道作为现代建筑和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输送系统,其质量的验收是确保工程安全和运行正常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管道的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以确保管道施工质量和性能达到规定要求。
一、验收标准1. 材料验收在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前,应对所使用的各类材料进行验收,包括水泥、砂、石、钢筋等。
其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规定,确保材料质量达标。
2. 管道外观验收钢筋混凝土管道应具备外观整洁、表面光滑、无开裂、无毛细孔和明显的砂眼等特点。
验收过程中应进行目视检查,确保管道外观符合相关要求。
3. 尺寸和几何形状验收管道尺寸和几何形状的验收是确保管道结构的合理性和工作性能的重要环节。
验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包括管道的直径、厚度、长度等参数,并进行合理的比对和判断。
4. 强度验收钢筋混凝土管道的强度验收主要包括压力试验和弹性模量测定。
压力试验应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以验证管道的耐压性能。
弹性模量测定则反映了管道的刚度和变形性。
强度验收的结果应符合相关规定,以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
5. 堵头和槽口验收管道的堵头和槽口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验收。
堵头应安装牢固,不得有松动和渗漏现象。
槽口应满足相关标准,确保与其他构件的连接紧密性和结构稳定性。
二、验收程序1. 施工前验收在施工之前,应对管道的施工图纸、设计方案、材料供应商和材料质量证明等进行验收,以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材料的合格性。
2. 施工过程验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中间验收,主要包括材料的调配、安装质量、焊接质量等的检查。
确保施工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3. 管道完工验收管道完工验收是验收的最后一步,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强度试验、堵头和槽口验收等。
确保管道安装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和规定标准。
4. 验收报告编制验收结束后,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验收报告,并按照规定提交给相关部门或监理机构。
验收报告应包括施工过程的记录、材料的检测报告、验收结果及意见等内容。
管道安装及验收规范管道安装是重要的环节,如果不按照规范进行,就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安装管道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并进行验收。
本篇文章就对管道安装及验收规范进行了探讨。
一、管道安装的规范1.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测、设计和安全评价等工作,明确管道的工程标准和管线走向,确定管道铺设的具体位置,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分类筛选,排除地质隐患和环保问题。
2.材料的选择在管道安装前,必须对材料进行检查,选择符合标准的材料。
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焊接件应符合同等级别和同种钢管材料的标准规定。
另外,还要注意材料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误差。
3.管道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在管道施工时,必须遵守安全施工规范,避免违规操作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状态。
在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完整的安全防护设施,勤于巡视,及时排除隐患。
4.焊接管的质量控制管道施工中,“焊接”是一个重要的工序,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在焊接的过程中,必须进行质量控制,并对焊接接头进行检测。
5.准确安装管道在安装管道时,要根据设计要求精确定位管道,保证走向、高程和坡度的准确性。
并且,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注意管道的支撑、制造和安装质量的保证。
二、管道验收的规范管道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以核实管道的合格性和安全性。
管道验收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验收人员的要求在进行管道验收时,必须由专业的验收人员进行。
验收人员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经过相关培训或资质考核,并拥有验收资格证书。
2.验收的标准管道的验收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采用设备检测和手工检测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对象包括管体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误差、支架的尺寸、焊接接头和管内腐蚀等。
3.验收的程序管道验收应严格按照验收的程序进行,包括验收前、中和后三个环节。
在验收前,要进行检查,排除存在的问题,确保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在验收中,要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和纠正问题。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一、施工规范
1. 管道选材:应选择耐腐蚀、耐高温、耐压、耐磨损等性能良好的材料,并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2. 管道布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布置,保证管道的通畅和方便维修。
3. 管道连接:采用符合规范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牢固、防漏。
4. 管道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保证质量。
5. 排水井、检查井等设施的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合理设置,保证排水畅通和检修便利。
6. 施工现场卫生和安全: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整洁,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7. 管道保护:施工完工后,对已安装的管道进行保护措施,防止外力破坏和机械损坏。
二、验收规范
1. 管道材料验收:对送至现场的管道材料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2. 管道布置验收:检查管道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合理,是否便于维修和排水。
3. 管道连接验收:对管道连接部位进行检查,确保连接牢固、无渗漏。
4. 排水设施验收:对排水井、检查井等设施进行验收,确保设置合理,无破损。
5. 管道施工质量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管道铺
设、固定、保护措施等。
6. 施工现场卫生和安全验收:对施工现场进行卫生和安全检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环境的整洁。
7. 管道保护验收:对已安装的管道进行保护验收,确保管道无任何损坏。
以上就是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的规范,请施工方和监理方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压力管道全书 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8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8.1综合性施工及验收规范 8.2 管道分类(级) 8.2.1 SH3501-2002管道分级 8.2.2 HG20225-95管道分级 8.2.3 GB50235-97 8.3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 8.3.1 SH3501-2002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 8.3.2 HG20225-1995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 8.3.3 GB50235-97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 8.3.4 SH3501、HG 20225、GB50235的比较 8.4 管道的压力及密封试验 8.4.1管道液体试验压力和气体试验压力 8.4.2密封试验 8.5 施工验收规范的适用范围
8施工及验收规范 8.1综合性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501-2002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G 20225-95 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FJJ211-86 夹套管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84-93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SH/T3517-2001 石油化工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GBJ126-89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T0420-97 埋地钢制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HGJ229-91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022-1999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SH3010-2000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 CCJ28-89 城市供热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81-98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33-89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2 管道分类(级) 在施工验收规范中,不同的介质、不同的操作条件的管道其检测要求是不同的。 8.2.1 SH3501-2002管道分级 SH3501将管道分为SHA、SHB、SHC、SHD四个等级。
表8-1 SH3501-2002管道分级 管道级别 适用范围 SHA 1. 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管道(苯管道除外) 2. 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的丙烯晴、光气、二硫化碳和氟化氢介质管道 3. 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0MPa输送有毒、可燃介质管道 SHB 1. 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苯管道 2. 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管道(丙烯晴、光气、二硫化碳和氟化氢管道除外) 3. 甲类、乙类可燃气体和甲A类液化烃、甲B类、乙A类可燃液体介质管道 SHC 1. 毒性程度为中度、轻度危害介质管道 2. 乙B类、丙类可燃液体介质管道 SHD 设计温度低于-29℃的低温管道
8.2.2 HG20225-95管道分级 HG20225-95将管道分为A、B、C、D四个等级 表8-2 HG20225-95管道分级 管道级别 适用范围 A 输送剧毒介质的管道 B 输送可燃介质或有毒的管道 C 输送非可燃介质、无毒介质的管道 D 输送非可燃介质、无毒介质的管道设计压力P≤1MPa,且设计温度为-29℃~186℃的管道
8.2.3 GB50235-97 取消了管道分类,按照设计温度、设计压力和介质类别来区分 1) 设计温度分为:t ≥400℃、 -29≤t<400℃、 t<-29; 2) 设计压力分为:P≥10.0MPa(≤42.0)、P<10.0 MPa、4.0≤P<10.0 MPa、 P<4.0 MPa、 3) 介质: 剧毒、有毒、可燃介质、无毒、非可燃介质(GB5044、)
注:剧毒介质即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I级危害程度的介质; 有毒介质按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II级及以下危害程度的介质; 可燃介质按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分类
8.3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 8.3.1 SH3501-2002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 表8-3 SH3501-2002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 管道级别 输送介质 设计压力P MPa(表) 设计温度℃ 检测% 合格 等级 SHA 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苯除外)和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的丙烯晴、光气、二硫化碳和氟化氢 任意压力 任意温度 100 II
所有有毒、可燃介质 P≥10.0 任意温度 100 II SHB 所有有毒、可燃介质 4.0≤P<10.0 t≥400 100 II 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苯、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丙烯晴、光气、二硫化碳和氟化氢除外)和甲A类液化烃 P<10.0 -29≤t<400 20 II
P<4.0 t≥400 20 II 甲类、乙类可燃气体和甲B类、乙A类可燃液体 P<10.0 -29≤t<400 10 II P<4.0 t≥400 10 II SHC 毒性程度为中度、轻度危害介质和乙B类、丙类可燃介质 4.0≤P<10.0 t≥400 100 II P<10.0 -29≤t<400 5 III P<4.0 t≥400 5 III SHD 有毒、可燃介质 任意压力 T<-29 100 II ※SH3501考虑了石油化工的特点,对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做了详细的规定。非可燃、无毒介质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按GB50235要求进行验收。
8.3.2 HG20225-1995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 表8-4 HG20225-1995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 管道类别 设计压力(P) (MPa)(表) 设计温度(t)℃ 检测比例% 合格等级 A(剧毒) 任意压力 任意 100 II
B (可燃 有毒) B1 P≥10.0 任意 100 II
4.0≤P<10.0 t≥400 B2 4.0≤P<10.0 t<400 20 II
1.0≤P<4.0 t≥400 B3 1.0 P≤1.0 t≥400 B4 P≤1.0 T<400 5 III
C (非可燃无毒) C1 P≥10.0 t≥400 100 II
C2 P≥10.0 t<400 20 II 4.0≤P<10.0 t≥400 C3 4.0≤P<10.0 T<400 10 III
1.0≤P<4.0 t≥400 C4 1.0 P≤1.0 t≥400 C5 P≤1.0 186 D(非可燃无毒) P≤1.0 -29≤t≤186 - - 注:(1)当设计温度t<-29℃时,无论哪一级管道,均应100%检验,II级合格; (2)氧气管道按B类管道进行检验。
8.3.3 GB50235-97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 表8-5 GB50235-97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 序号 输送介质 设计压力 MPa(表) 设计温度℃ 检测% 合格 等级 1 输送剧毒流体的管道 任意压力 任意温度 100 II
2 所有有毒、可燃介质 P≥10.0 任意温度 4.0≤P<10.0 t≥400 3 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P≥10.0 t≥400 4 低温管道 任意压力 T<-29 5 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P≤1.0 t≤400 0 6 其它管道 5 III
8.3.4 SH3501、HG 20225、GB50235的比较 a. 相同点 对以下管道均为100%射线检测; 1) 剧毒介质; 2) 有毒可燃介质 P≥10.0 任意温度 4≤P<10.0, t≥400℃ 3) 非可燃、无毒介质 P≥10.0, t≥400℃ 4) 低温管道 t<-29℃ b. 不同点 SH3501 1) 对可燃高度危害介质按介质分为两种情况: ◆ 苯、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丙烯晴、光气、二硫化碳和氟化氢除外)和甲A类液化烃P<10.0 -29≤t<400℃及P<4.0 t≥400,管道射线检测率为20%; ◆ 甲类、乙类可燃气体和甲B类、乙A类可燃液体 P<10.0 -29≤t<400℃及P<4.0 t≥400,管道射线检测率为10%; 2) 毒性程度为中度、轻度危害介质和乙B类、丙类可燃介质 P<10.0 -29≤t<400℃及P<4.0 t≥400,管道射线检测率为5%; 3)对非可燃、无毒介质管道未作规定 HG20225 对可燃有毒介质按操作条件分为3种 0≤P<10.0 t<400 及 1.0≤P<4.0 t≥400 管道射线检测率为20%; 1.0 P≤1.0 t<400 管道射线检测率为5% GB 50235 将管道焊缝的射线照像检验和超声波检验比例分为100%、5%和0%三种。 对t<400及P<4.0可燃有毒介质管道射线检测率为5%。但在压力管道中,要求100%射线检验和“抽检比例不低于5%”的管道比例很大,这样将增加检验要求的不严密性和对检验要求说明的内容。
8.4 管道的压力及密封试验 8.4.1管道液体试验压力和气体试验压力 GB50235规定 a. 液体试验压力 1)承受内压的地上管道及有色金属管道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埋地钢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且不低于0.4MPa; 2)当管道与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试验,管道的试验压力等于或小于设备的试验压力时,应按管道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当管道试验压力大于设备的试验压力,且设备的试验压力不低于管道设计压力的1.15倍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可按设备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 3)当管道的设计温度高于试验温度时,试验压力应按下式计算: Ps =1.5P[σ]1/[σ]2; 试中 Ps一一试验压力(表压),MPa; P一一设计压力(表压),MPa; [σ]1一一试验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 [σ]2-设计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 当[σ]1/[σ]2大于6.5时,取6.5。 当Ps在试验温度下,产生超过屈服强度的应力时,应将试验压力Ps降至不超过屈服强度时的最大压力; 4)对位差较大的管道应将试验介质的静压计入试验压力中。液体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以最高点的压力为准,但最低点的压力不得超过管道组成件的承受能力; 5)对承受外压的管道,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内、外压力之差的1.5倍,且不低于0.2MPa; 6)夹套管内管的试验压力应按内部或外部设计压力的高者确定。夹套管外管的试验应按上述第(1)条的规定。 b.气体试验压力 1)承受内压的钢管及有色金属管的气压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真空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0.2MPa。 2)当管道的设计压力大于0.6MPa时,必须有设计文件规定或经设计单位同意,方可用气压进行压力试验。
SH3501规定 1) 真空管道为0.2MPa; 2) 液体压力试验的压力为设计的1.5倍; 3) 气体压力试验的压力为设计的1.15倍。 4) 管道压力试验时,试验时温度、应力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设计温度高于试验温度时,管道的试验压力应按下列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