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合成富含花生四烯酸结构磷脂
- 格式:pdf
- 大小:838.35 KB
- 文档页数:8
1,3-甘油二酯的功能性研究邹冬芽;孟祥河;段作营;毛忠贵【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04(029)002【摘要】研究了1,3-甘油二酯对大鼠的减肥和降血脂作用.实验分成5组:对照TAG组,3剂量组分别为100%DAG组、70%DAG组、30%DAG组,阳性对照30%SE组.大鼠喂养6周,每周称体重,最后腔静脉取血,检测血清中血脂水平;将大鼠内脏脂肪全部取出,计算Lee's指数和体脂比.结果表明:从第3周开始,100%DAG 组、70%DAG组、30%SE组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而30%DAG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大鼠体重上没有明显差异.各实验组大鼠的Lee's指数和体脂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于对照组,100%DAG组、70%DAG组、30%SE组可显著降低血清中TC、TAG、LDL-C、Apo-B的水平,明显提高血清中HDLC的水平,30%DAG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血清中ALT、AST水平上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1,3-DAG在不损伤肝功能的情况下具有减肥和降血脂的功能.【总页数】4页(P51-54)【作者】邹冬芽;孟祥河;段作营;毛忠贵【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4036,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70号;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4036,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70号;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4036,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70号;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4036,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70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5.5【相关文献】1.无溶剂体系酶催化酯化反应合成1,3-甘油二酯的研究 [J], 鲁珊;黄健花;王兴国2.脂肪酶催化单油酸甘油酯制备功能性1,3-甘油二酯 [J], 黄楚楚;熊辉煌;龚斌;喻芸;冯越;梁媛;朱雪梅3.硅胶柱色谱制备高纯1,3-二油酸甘油二酯的研究 [J], 宋志华;鲁珊;黄健花;金青哲;王兴国4.酶法合成富含花生四烯酸的1,3-甘油二酯工艺研究 [J], 刘四磊;刘伟;董绪燕;魏芳;王湘;吕昕;钟娟;吴琳;陈洪5.香榧籽油金松酸的分离及其1,3-甘油二酯的制备研究 [J], 孟祥河;杨奇波;肖丹;夏朝盛;樊律廷;宋丽丽;吴家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生物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第二次作业论文题目:sn-1,3位专一性脂肪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XXXXX学号:XXXXX姓名:XXXXX任课教师:XXXXXsn-1,3位专一性脂肪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4XXXX9 XXXX摘要:由于油脂中三酰甘油的1,3位和2位的脂肪酸对油脂的理化、营养和生理特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专一性水解三酰甘油1,3位的脂肪酶成为研究的热点。
文章综述了sn-1,3位专一性脂肪酶在结构脂质、母乳脂肪替代品、类可可脂和甘油二酯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开发方向及前景。
关键词:sn-1,3位专一性脂肪酶;结构脂质;母乳脂肪替代品;类可可脂;甘油二酯;前景展望脂肪酶是一类特殊的酯键水解酶,主要水解三酰甘油的酶。
它作用在体系的亲水-疏水界面层,其催化部位含有亲核催化三联体(Ser-Asp-His)或(Ser-Glu-His),催化部位被埋在蛋白质分子中,表面由相对疏水的氨基酸残基形成。
脂肪酶按照其底物的专一性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非专一性脂肪酶,表现为三酰甘油被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第二类是脂肪酸专一性脂肪酶,表现为专一性地水解特定类型的脂肪酸; 第三类是位置专一性脂肪酶,这类脂肪酶对于三酰甘油特定位置的脂肪酸优先水解,主要是三酰甘油的1位和3位,因此也被称为sn-1,3位专一性脂肪酶。
最近,随着对三酰甘油中脂肪酸不同位置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不同的深入了解,研究者对sn-1,3位专一性脂肪酶表示出独特的兴趣和关注。
1 酶法合成结构脂质结构脂质(SLs)是经化学或者酶法改变甘油骨架上脂肪酸组成和(或者)位置分布,得到具特定分子结构的三酰基甘油[1]。
通过改变三酰基甘油骨架上脂肪酸组成及位置分布,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脂肪本身潜在的或不合理摄入带来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发挥脂肪的有益作用[2]。
目前合成SLs主要有化学方法和酶法。
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一、引言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简称AA)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膜中。
它的生物合成途径引起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它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功能,还因为它在医药、食品和工业领域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简要介绍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生物功能以及影响其生物合成的因素,并探讨花生四烯酸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及其展望与挑战。
二、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途径1.概述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和内质网中,通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完成。
合成途径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前花生四烯酸的生成和花生四烯酸的生成。
2.合成途径的步骤(1)前花生四烯酸的生成:通过Δ6-脂肪酸脱饱和酶和Δ5-脂肪酸脱饱和酶的作用,将亚油酸转化为前花生四烯酸。
(2)花生四烯酸的生成:前花生四烯酸在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的作用下,经过氧化反应生成花生四烯酸。
3.酶催化反应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涉及到多种酶的催化作用。
这些酶包括Δ6-脂肪酸脱饱和酶、Δ5-脂肪酸脱饱和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等。
这些酶的活性和表达量会影响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速度。
三、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功能1.生物活性花生四烯酸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可以参与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
例如,它是一种重要的炎症调节因子,通过激活环氧化酶和脂氧合酶途径,参与炎症反应。
2.生理作用花生四烯酸在生理作用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花生四烯酸可以影响细胞生长和分化,从而参与生长发育过程。
(2)参与神经生物学过程:花生四烯酸是大脑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3)免疫调节:花生四烯酸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影响免疫应答。
四、影响花生四烯酸生物合成的因素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湿度等会影响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
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生物合成途径的进行。
2.基因调控基因调控是影响花生四烯酸生物合成的重要因素。
功能性油脂-结构脂质酶法合成的研究进展作者:季圣阳鞠兴荣徐斐然吴莹吴进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年第10期[摘要]结构脂质(SLs)因其特殊结构具有提供功能性成分、促进脂质代谢和抑制肥胖等功能,开发及应用结构脂质正在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本文概述了结构脂质的酶催化制备方法以及酶法合成结构脂质最新的研究趋势,例如中链和长链甘油三酯、人乳脂肪替代品、无反式或低反式软化脂(如人造黄油和起酥油)、富含健康脂肪酸的油脂。
[关键词]结构脂质;应用;酶法合成中图分类号:TS22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431252ts.201810油脂作为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能量,还在人体内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高脂肪膳食与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脑血栓等疾病以及某些癌症(如肠癌、乳腺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
近年来,通过对脂肪进行改性,开发出易消化、抗肥胖、具有功能性成分的结构脂质已经成为油脂研究领域的新的热点。
结构脂质(Structured Lipids,SLs)也称结构脂,通常使用化学法或酶法将某些具有生理或者营养性能的脂肪酸结合到天然油脂的特定位置,从而改变天然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含量或者空间位置以及甘油三酯的种类,从而最大化发挥合成脂质中的脂肪酸功效,这种对天然脂质进行重新构造的脂质叫结构脂质[2],在医药和食品行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 结构脂质的酶催化制备方法结构脂质可以通过酶法或者化学法制备,使用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优于化学方法的若干点[3-4]。
首先,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有些脂质合成不能通过化学催化剂来实现;其次,酶促反应通常在温和条件下进行,这样会使温度敏感的底物和产物的原始属性损失减少;最后,酶的使用减少了有害试剂和能量的使用,并且易于回收产品,从而为一些化学产品提供了更为环保和安全的替代品。
1.1 直接酯化法直接酯化法是以酶作催化剂,以中碳链脂肪酸、长碳链脂肪酸和甘油为原料,在合适的温度及底物摩尔比条件下,直接酯化合成结构脂质的方法。
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实用版)目录1.花生四烯酸的概述2.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过程3.花生四烯酸的生理功能4.花生四烯酸的应用领域5.结论正文【1.花生四烯酸的概述】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一种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和微生物中。
花生四烯酸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细胞信号传导、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
【2.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过程】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脂肪酸合成:花生四烯酸的合成始于脂肪酸合成途径,通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酸。
(2)脂肪酸延伸:脂肪酸经过多次延伸反应,生成更长链的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
(3)脂肪酸修饰:通过脂肪酸酰化酶的作用,将脂肪酸与各种修饰基团结合,形成花生四烯酸等生物活性物质。
【3.花生四烯酸的生理功能】花生四烯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主要包括:(1)调节细胞信号传导:花生四烯酸通过其代谢产物,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调节细胞信号传导,调控炎症反应、疼痛、血管张力等生理过程。
(2)抗炎作用: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白三烯等具有抗炎作用,能够缓解炎症反应。
(3)抗肿瘤作用: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在肿瘤生长、侵袭、转移等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
【4.花生四烯酸的应用领域】花生四烯酸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1)营养补充剂:花生四烯酸作为重要的脂肪酸成分,可用于婴幼儿营养补充、运动员体能恢复等。
(2)药物研发:花生四烯酸及其衍生物在抗炎、抗肿瘤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可用于药物研发。
(3)生物能源:花生四烯酸可作为生物能源,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
【5.结论】花生四烯酸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脂肪酸,其生物合成、生理功能及应用领域均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
酶法合成富含花生四烯酸结构磷脂王湘;魏芳;董绪燕;曹莹莹;刘四磊;吕昕;陈洪【摘要】为利用大豆粉末人工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正己烷体系中,以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花生四烯酸乙酯(92.6%)与大豆粉末磷脂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富含花生四烯酸(ARA)的结构磷脂.系统考察了酶促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添加量及底物摩尔比对花生四烯酸结构磷脂中ARA结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方法对合成富含ARA结构磷脂的工艺参数加以优化.经分析验证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55.6℃,反应时间25.1h,酶添加量15.3%,底物摩尔比1∶10.1.在此最优条件下,富含ARA结构磷脂的产率为13.26%,ARA的结合率达15.42%.此外,通过质谱鉴定了合成产物中的卵磷脂(PC)分子种类.【期刊名称】《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年(卷),期】2015(037)006【总页数】8页(P889-896)【关键词】结构磷脂;花生四烯酸;响应面法;脂肪酶;酯交换反应【作者】王湘;魏芳;董绪燕;曹莹莹;刘四磊;吕昕;陈洪【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1.25+6.4;TQ645.9+6磷脂(PL)是重要的生命物质,也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在细胞中起着重要的生理学作用[1]。
二酰甘油磷脂酶a2 花生四烯酸
摘要:
1.引言:介绍二酰甘油、磷脂酶a2 和花生四烯酸
2.二酰甘油的功能和作用
3.磷脂酶a2 与二酰甘油的关系
4.花生四烯酸的作用和与二酰甘油的关系
5.结论:总结三者的重要性和相互作用
正文:
二酰甘油、磷脂酶a2 和花生四烯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化物质。
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并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二酰甘油,也称为甘油二酯,是一种常见的脂质物质。
它在生物体内有多种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作为能量储备。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二酰甘油会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然后这些脂肪酸可以被用作能量来源。
此外,二酰甘油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细胞膜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起着重要作用。
磷脂酶a2 是一种酶,主要作用是水解磷脂,产生脂肪酸和磷酸。
磷脂酶a2 对二酰甘油的合成和分解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将脂肪酸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磷酸,这些游离脂肪酸可以被用于合成新的二酰甘油,或者被用作能量来源。
花生四烯酸是一种重要的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着多种益处。
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信号分子,可以调节多种生理过程,包括细胞生长、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
花生四烯酸的合成需要二酰甘油作为前体,因此,二酰甘油的水平直接
影响花生四烯酸的合成。
总的来说,二酰甘油、磷脂酶a2 和花生四烯酸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二酰甘油既是能量储备,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磷脂酶a2 则对二酰甘油的合成和分解起着关键作用;花生四烯酸则对人体健康有着多种益处,它的合成离不开二酰甘油。
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的酶法制备王盈盈;王小三;金青哲;王兴国【摘要】With arachidonic acid (ARA)as acyl donor,the enzymatic preparation of arachidonoyl ethanolamide (AEA)was studied.ARA was enriched by two step enrichment using urea adduct method and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of enzymatic preparation of AEA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1 mmol mixed fatty acid(ARA content 84.68%)reacted with 1 mmol ethanolamine in 1.5 mL hexane under the catalysis of 6% Lipozyme 435 (based on total mass of reaction substr ate),50℃ and 400 r/min for 6 h.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purity of AEA was 82.69%.%研究了以花生四烯酸作为酰基供体酶法制备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的方法,其中底物花生四烯酸采用尿素包合法和溶剂低温萃取法二次富集获得.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酶法制备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的较佳反应条件为:1 mmol混合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含量84.68%)与1 mmol单乙醇胺于1.5 mL正己烷体系中混合,在6%(相对于反应物总质量)的Lipozyme 435催化作用下,于50℃、400 r/min条件下反应6h,可以得到纯度为82.69%的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7(042)003【总页数】6页(P53-58)【关键词】花生四烯酸;二次富集;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酶法制备【作者】王盈盈;王小三;金青哲;王兴国【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苏省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5;R971脂肪酸单乙醇酰胺(N-acylethanolamines, NAEs)作为烷醇酰胺类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剂、润滑油、化妆品、纺织印染助剂、医药及橡胶工业等[1]。
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原创实用版】目录一、花生四烯酸的概述二、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过程1.脂肪酸合成的基本过程2.花生四烯酸的合成途径三、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关键酶四、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调控五、花生四烯酸的应用前景正文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一种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
其生物合成过程主要发生在生物体内的脂肪酸合成途径中。
脂肪酸合成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脂肪酸合成的前体供应,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和脂肪酸的延伸与分支。
其中,花生四烯酸的合成途径主要通过第一个步骤进行调控,即通过提供不同的前体,引导脂肪酸合成的不同路径。
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关键酶主要有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
脂肪酸合酶是脂肪酸合成的主要酶,催化脂肪酸合成的前体丙二酸与乙酰辅酶 A 形成花生四烯酸。
环氧酶则是花生四烯酸合成的后续关键酶,催化花生四烯酸形成环氧酶产物,进而生成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生物活性物质。
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调控主要通过调节脂肪酸合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进行。
脂肪酸合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营养状况、激素水平、生长因子等。
此外,脂肪酸合酶的表达水平也受到基因调控、转录后调控等多种调控机制的影响。
花生四烯酸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如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生长发育等。
因此,花生四烯酸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包括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肿瘤等疾病,以及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等。
总的来说,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关键酶和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