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钢上
- 格式:ppt
- 大小:13.55 MB
- 文档页数:153
合金元素在钢铁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一、碳碳是钢铁中的重要元素,它是区分钢铁的主要标志之一。
在决定钢号时,往往注意到碳的含量,碳对钢铁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碳的存在,才能将钢进行热处理,才能调节和改变其机械性能。
当碳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时,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钢的硬度和强度得到提高,其塑性韧性下降;反之,则硬度和强度下降,而塑性和韧性提高。
碳在钢铁中的存在形式可分为下列两种:1、化合碳:即碳以化合形态存在。
在钢中主要以铁的碳化物(如Fe3C)和合金元素的碳化物形态存在。
在合金钢中常见的碳化物,如:Mn3C、Cr3C2、WC、W2C、VC、MoC、TiC等,统称为化合碳。
2、游离碳:铁碳固溶体中的碳、无定形碳、石墨碳、退火碳等统称为游离碳。
高碳钢经退火处理时也会有部分游离碳析出。
在铸铁中的碳,除了极少量固溶于铁素体外,常常以游离形态或化合形态,或二者并存的形态存在。
化合碳与游离碳总和称为总碳量。
在分析游离碳较多的铸铁等试样时,应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游离碳一般不和酸起作用,而化合碳能溶于酸中,借此性质可分离游离碳。
碳化铁容易溶解在各种酸中,并容易被空气所氧化,但是碳化铁不溶于冷的和稀的非氧化性酸(硫酸、盐酸)内,大部分碳化物以黑色或深褐色的沉淀而沉降下来,但是,这种沉淀在氧化剂甚至于在空气中的氧参与下都很易溶解,受到浓硫酸、浓硝酸作用时,碳化铁即被分解而析出不同组分的挥发性碳。
大多数合金元素的碳化物难溶于酸内,为使其完全分解,需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1、在加热的情况下,将钢样用盐酸或硫酸处理,直至金属部分完全溶解,然后小心加入硝酸使碳化物破坏。
2、钢样内如含有稳定的碳化物时,在用硝酸氧化以前,先行蒸发至开始冒硫酸烟(或蒸发硫磷酸至冒硫酸白烟),然后再仔细地滴加浓硝酸。
3、在钢样中含有极稳定的碳化物,用上述方法不能溶解时,可将钢样用热盐酸、硝酸或盐—硝混合酸处理后,再用高氯酸处理。
在高氯酸蒸发的温度(约200℃)下加热,这时全部碳化物即会分解。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合金元素是指在钢中加入的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们与铁元素和碳元素相互作用,从而改变钢的性能和性质。
合金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使钢具有更优异的性能,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以下是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一些常见作用:1.碳(C):是钢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之一,加入合适的碳量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碳元素可以通过固溶强化的方式使钢的晶粒细化,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但是过高的碳含量会降低钢的塑性和耐热性。
2.硅(Si):是一种强化和脱氧元素,常用于高碳钢和合金钢中。
硅可以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促使钢的晶粒细化。
同时,硅还可以与氧结合,形成氧化物,从而脱除钢中的氧气。
3.锰(Mn):是一种强化元素,常用于普通碳钢和低合金钢中。
与铁和碳相结合,形成硬化相,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锰还可以提高钢的韧性和抗冲击性,减少钢的冷脆性。
4.磷(P):是一种脆化元素,过量磷会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
但适量的磷可以起到强化钢的作用,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5.硫(S):是一种脆化元素,过量的硫会降低钢的韧性。
然而,适量的硫可以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切削刃的寿命。
6.铬(Cr):是一种耐腐蚀元素,主要用于不锈钢和耐热钢中。
铬与钢中的铁形成铬化铁,并形成致密的氧化铬膜,从而防止氧气和水的侵蚀,提高钢的耐腐蚀性。
7.镍(Ni):是一种耐腐蚀和耐热元素,常用于不锈钢和耐热钢中。
镍可以改善钢的塑性、韧性和韧齿性,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
8.钼(Mo):是一种强化元素,用于合金钢和高速钢中。
钼可以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同时还能提高钢的耐热性和抗腐蚀性。
9.钒(V):是一种强化元素,广泛应用于合金钢和高速钢中。
钒可以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同时还能提高钢的耐高温性能。
10.铌(Nb):是一种强化和固溶强化元素,常用于低合金钢和高强度钢中。
铌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还能改善钢的焊接性能和耐腐蚀性。
碳钢和合金钢碳钢和合金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钢材。
它们在材质、特性和用途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碳钢和合金钢进行全面比较,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首先,从材质上看,碳钢主要由碳和铁组成,而合金钢则是在碳钢基础上添加了其他元素,如铬、钼、镍等。
由于合金钢中添加了这些元素,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
因此,在需要承受较大力学压力或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领域,合金钢往往是更好的选择。
其次,从特性上看,碳钢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刚性,但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相对较差。
而合金钢由于添加了合金元素,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韧性。
这意味着在需要耐磨、耐腐蚀和抗撞击的应用领域,合金钢更适合使用。
然后,从用途上看,碳钢广泛用于制造构件、工具和机械设备等各个领域。
尤其是在建筑、汽车、船舶和桥梁等行业中,碳钢的应用非常广泛。
而合金钢则更常见于高速工具钢、钢丝绳、轴承钢等特殊领域。
合金钢的高强度和耐腐蚀性使其成为航天、化工、能源等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最后,从价格上看,碳钢相对便宜,因为它的成分相对简单;而合金钢由于其复杂的合金配比和制造工艺,往往价格较高。
因此,在经济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碳钢是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而在更追求高质量和性能的场合,合金钢则是更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碳钢和合金钢都是重要的钢材,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选择何种材质取决于实际需求。
碳钢适用于一些一般性的应用场合,而合金钢则更适用于需要较高性能和特殊要求的领域。
在选择时,需要考虑材质、特性、用途和预算等多个因素。
只有全面了解和比较,我们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以获得最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合金结构钢的定义与分类一、调质钢经受淬火和在AC1以下进行回火的热处理钢称为调质钢。
传统的调质钢是指淬火和高温火钢调质钢是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的重要材料之一。
调质钢在化学成分上的特点是,碳含量为0.3—0.5%,并含有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
具有较低或中等的合金化程度。
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钢的淬透性和保证零件在高温回火后获得预期的综合性能。
热处理工艺是在临界点以上一定温度加热后淬火成马氏体,并在500℃--650℃回火。
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是回火索氏体。
这种组织具有强度、塑性的韧性的良好配合。
调质钢的质量要求,除一般的冶金方面的代倍和高倍组织要求外,主要为钢的力学性能以及与工作可靠性和寿命密切相关的冷脆性转变温度、断裂韧性和疲劳抗力等。
在特定条件下,还要求具有耐磨性、耐蚀性和一定的抗热性。
由于调质钢最终采用高温回火,能使钢中应力完全消除,钢的氢脆破坏倾向性小,缺口敏感性较低。
脆性破坏抗力较大。
但也存在特有的高温回火脆性。
大多数调质钢为中碳合金结构钢,屈服强度(σ0.2)在490—1200MPao以焊接性能为突出要求的调质钢。
,为低碳合金结构钢,屈服强度(σ0.2)一般为4901—800MPa,有很高的塑性和韧性。
少数沉淀硬化型调质钢,屈服强度(σ0.2)可到1400MPa以上,属高强度的超高强度调质钢。
常用的合金调质钢按淬透性的强度妥为四类:①低淬透性调质钢;②中淬透性调质钢;③较高淬透性调质钢;④高淬透性调质钢。
二、渗碳钢具有高碳的耐磨表层和低碳的高强韧性心部,能承受巨大的冲击载荷、接触应力和磨损。
汽车、工程机械和机械制造等行业中,大量使用的齿轮,是渗碳钢应用中最具代表性实例。
渗碳钢常用的合金钢系列主要是Cr-Mn系、Cr-Mo系和Cr-Ni-Mo系等。
保证渗碳钢心部的组织和性能的核心是淬透性。
一般用途的渗碳件的心部组织为50%左右的马氏体加其它非马氏体组织。
重要用途(如航空渗碳齿轮),心部组织亦应为马氏体或马氏体/贝氏体组织。
普通低合金钢简介普通低合金钢是一种常用的结构钢,它是通过在碳钢中添加少量的合金元素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钢材。
合金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同时还可以改善其可焊性和可加工性。
成分普通低合金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和碳,通常含有约0.05%到0.25%的碳。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如锰、硅、磷、硫等。
这些合金元素的添加量通常在1%以下。
通过控制合金元素的含量,可以改变普通低合金钢的力学和物理性能。
特性强度和硬度普通低合金钢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来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合金元素可以在钢材中形成固溶体、沉淀相或弥散的晶体结构,从而增强钢材的晶格,提高其抗拉强度和硬度。
这使得普通低合金钢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用于建筑、桥梁、船舶等领域。
耐腐蚀性由于合金元素的添加,普通低合金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合金元素可以与钢中的氧气、水和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或化合物膜,从而防止钢材被进一步腐蚀。
这使得普通低合金钢在化工、海洋等腐蚀环境中有较好的耐久性。
可焊性和可加工性普通低合金钢具有较好的可焊性和可加工性。
合金元素的添加可以改变钢的晶格结构,提高其焊接和加工性能。
这使得普通低合金钢能够方便地进行焊接、锻造、冷加工等加工工艺,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
应用领域普通低合金钢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结构工程:普通低合金钢在建筑、桥梁、船舶等结构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其高强度和硬度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汽车制造:普通低合金钢用于汽车制造,提供了车体的强度和刚性。
同时,其良好的可焊性也使得汽车在生产和维修过程中更加方便。
3.机械制造:普通低合金钢在机械制造中被广泛应用,用于制造机床、工具和零部件。
其高强度和硬度可以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4.管道工程:普通低合金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等领域的管道工程。
合金结构钢的焊接性一、热轧及正火钢的焊接性典型的热轧钢有:09MnV、16Mn、14MnNb、15MnV等,正火钢如:15MnTi、18MnMoNb、BHW-35/15MnVN等。
热轧及正火钢这类低合金钢,由于含碳量低,锰、硅含量又少,因而碳当量C eq较低,通常情况下不会因焊接而引起严重硬化组织或淬火组织。
该种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优良,焊成的接头塑性和冲击韧性也良好。
焊接时一般不需预热、层间保温和后热,焊后也不必采用热处理改善组织。
可以说,整个焊接过程中不需特殊的工艺措施,其焊接性优良。
不过,随着板材厚度及结构刚度的增大,其焊接性也逐渐变差。
1. 焊接裂纹(1)热裂纹热裂纹一般情况下发生在焊缝凝固过程中,由于S、P等杂质在焊缝中形成低熔点共晶物质。
这些低熔点共晶物质以液态薄膜形式存在于晶界,当焊缝凝固时体积收缩产生拉应力。
如果这种接应力产生的拉伸应变超过焊缝金属所能承受的临界值,便发生开裂形成热裂纹。
由金属凝固理论可知,焊缝中心是最终结晶的部位,其S、P杂质含量最高,因而是热裂纹最常见的产生部位。
热轧及正火钢从总体上讲对热裂纹敏感性不大,但当钢材或焊接材料由于某种原因使得S、P发生偏析时,便有可能在局部富S、P杂质区域诱发产生热裂纹。
(2)冷裂纹冷裂纹是在焊后冷至较低温度下形成的,有的甚至是在服役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也称为延迟裂纹。
热轧钢的含碳量虽然并不高,但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
因此这类钢的淬硬倾向必然要比低碳钢大一些,而且随着钢材强度级别的提高,合金元素的增加,其淬硬倾向也在逐渐增大。
正火钢的强度级别较热轧钢更高,其合金元素含量也相应更多一些,因此与低碳钢相比,其焊接性的差别就更大。
冷裂敏感性一般随强度的提高而增大。
如强度级别在600MPa级的18MnMoNb,其淬硬性明显大于500MPa级15MnVN,因此18MnMoNb钢对冷裂纹的敏感程度大于15MnVN。
正因如此,18MnMoNb焊接时一般须在工艺上采取措施,如预热、焊后缓冷才能有效地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合金钢材1. 简介合金钢是一种由铁和其他元素(如碳、铬、镍、钼等)合金化制成的钢材。
相比普通钢材,合金钢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由于其出色的性能,合金钢广泛用于制造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器材和船舶等领域。
2. 合金钢的种类合金钢可以根据其成分和性能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合金钢。
2.1. 碳钢碳钢中主要合金元素是碳,通常含碳量在0.2%至2.11%之间。
碳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但会降低其韧性。
碳钢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桥梁等领域。
2.2. 铬钢铬钢中添加了铬元素,通常含铬量在12%至30%之间。
铬能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
铬钢常用于制造不锈钢、汽车零部件和压力容器等。
2.3. 镍钢镍钢中加入了镍元素,通常含镍量在3%至25%之间。
镍能提高钢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镍钢广泛应用于船舶和航空航天器材等领域。
2.4. 钼钢钼钢中添加了钼元素,通常含钼量在0.25%至5%之间。
钼能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同时还具有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
钼钢常用于制造高速切削工具和先进的合金材料。
3. 合金钢的制造合金钢的制造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配料首先,根据合金钢的配方要求,将铁矿石、废钢、回炉料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同时,根据不同的合金元素要求,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粉末。
3.2. 炼钢配料完成后,原料进入炼钢炉进行冶炼。
在冶炼过程中,高温下的还原剂将氧化铁还原为金属铁,并与合金元素结合,形成合金钢。
3.3. 出钢冶炼完成后,将熔融的合金钢浇铸成坯料。
根据需要,坯料可以进一步加工成不同形状的钢材,如板材、型材、圆钢等。
3.4. 热处理为了提高合金钢的性能,常常需要进行热处理。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合金钢的硬度、强度和韧性。
4. 合金钢的应用合金钢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工程机械制造中,合金钢可用于制造挖掘机斗齿、履带链轮以及高强度的传动轴等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