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美术《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39 KB
- 文档页数:5
教学设计:第9课恐龙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心目中的恐龙世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恐龙的基本知识:介绍恐龙的定义、分类、生活习性等。
2. 恐龙世界的描绘:如何通过绘画表现恐龙世界,包括恐龙的外形、颜色、生活环境等。
3. 恐龙世界的想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恐龙世界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掌握绘画恐龙世界的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恐龙世界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具,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掌握恐龙的相关知识。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通过绘画表现恐龙世界,讲解绘画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创作恐龙世界作品。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板书设计:1. 恐龙的基本知识:恐龙的定义、分类、生活习性。
2. 绘画技巧:如何表现恐龙世界的形态、颜色、环境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喜欢的恐龙,并结合绘画表现出来。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篇关于恐龙世界的短文。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重点关注细节:作业设计作业多样性的重要性作业的多样性指的是在作业形式和内容上给予学生多种选择,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1 恐龙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围绕“恐龙世界”展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恐龙的图片,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古生物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包括:1. 恐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3. 恐龙与人类的关系;4. 恐龙的艺术表现。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认识不同种类的恐龙;2. 培养学生对恐龙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观察和描绘能力;3. 引导学生思考恐龙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4. 培养学生对恐龙的艺术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教学难点1. 恐龙的分类和特征;2. 恐龙与人类的关系;3. 恐龙的艺术表现。
教具学具准备1. 恐龙图片和模型;2. 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水彩笔等);3. 纸张。
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恐龙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介绍恐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讲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3. 实践:让学生观察恐龙图片,描绘出自己喜欢的恐龙,并简单介绍其特征;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恐龙与人类的关系,讨论恐龙对人类的影响;5. 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幅恐龙主题的画作;6.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1. 《恐龙世界》;2. 内容:恐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恐龙与人类的关系,恐龙的艺术表现。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幅恐龙主题的画作;2. 家长参与评价,给予建议和鼓励。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讨论和创作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恐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培养了学生对恐龙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观察和描绘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恐龙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通过创作恐龙主题的画作,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024年【精彩教案+】小学美术《恐龙世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手段表现恐龙的形象,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激发学生对古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学会运用绘画、手工表现恐龙形象。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恐龙作品。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彩泥等。
2.教学辅助材料:恐龙图片、恐龙模型、恐龙纪录片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播放恐龙纪录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恐龙。
(2)引导学生观察恐龙图片,讨论恐龙的外形特征。
2.教学恐龙的基本知识(1)讲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等。
(2)展示恐龙模型,让学生触摸、感受恐龙的形态。
3.创作恐龙形象(1)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手段表现恐龙形象。
(2)教师示范绘画恐龙,讲解绘画技巧。
(3)学生分组合作,创作恐龙作品。
4.展评作品(1)学生展示作品,介绍创作思路。
(2)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掌握。
(2)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2.深入了解恐龙(1)讲解恐龙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
(2)引导学生思考:恐龙是如何灭绝的?3.创作恐龙生活场景(1)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手段表现恐龙生活场景。
(2)教师示范绘画恐龙生活场景,讲解绘画技巧。
(3)学生分组合作,创作恐龙生活场景作品。
4.展评作品(1)学生展示作品,介绍创作思路。
(2)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恐龙生活场景的掌握。
(2)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2.探讨恐龙与人类的关系(1)讲解恐龙化石的发现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恐龙化石对人类有什么意义?3.创作恐龙化石(1)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手段表现恐龙化石。
恐龙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指导学生运用线描、色彩等绘画形式表现恐龙的特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恐龙世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特征:介绍恐龙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基本特征。
2. 恐龙的分类:简要介绍恐龙的类别,如肉食性、草食性等。
3. 恐龙灭绝的原因:探讨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如环境变化、天体撞击等。
4. 恐龙与现代社会:讨论恐龙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科普教育、文化创意产业等。
5. 恐龙绘画技巧:指导学生运用线描、色彩等绘画形式表现恐龙的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恐龙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恐龙世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恐龙图片、恐龙模型、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恐龙的特征,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恐龙的特征、分类、灭绝原因及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创作。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学知识创作恐龙绘画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恐龙的重要性和绘画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恐龙世界2. 内容:- 恐龙的特征- 恐龙的分类- 恐龙灭绝的原因- 恐龙与现代社会- 恐龙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恐龙绘画作品。
2. 家庭作业: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准备下节课分享。
恐龙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掌握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3. 恐龙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恐龙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恐龙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的理解,以及绘画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恐龙的图片、恐龙模型、恐龙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画纸、颜料、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恐龙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入恐龙世界,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分类通过展示恐龙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恐龙的分类,如肉食性恐龙、草食性恐龙等。
3. 讲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如恐龙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等。
引导学生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对其生存的重要性。
4. 讲解恐龙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展示恐龙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如线条、色彩、明暗等。
同时,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5.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恐龙进行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绘画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引导学生发现他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恐龙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绘画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恐龙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恐龙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绘画技巧,让学生对恐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设计:恐龙世界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笔画出恐龙的外形和纹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内容:1. 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 恐龙绘画技巧的讲解和示范3. 小组合作绘画实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掌握马克笔画出恐龙外形和纹理的技巧。
难点:如何将恐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与绘画技巧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恐龙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恐龙图片资料2. 马克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3. 画纸或画布4. 小组合作评价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恐龙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
2. 向学生简要介绍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种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向学生详细讲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如霸王龙、剑龙等。
2. 示范如何运用马克笔画出恐龙的外形和纹理,讲解绘画技巧。
三、小组合作绘画实践(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恐龙进行绘画。
2. 引导学生根据恐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运用马克笔画出恐龙的外形和纹理。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在画纸上添加自己设计的恐龙细节,如肌肉、鳞片等。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全班同学介绍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交流。
3. 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1. 恐龙基本特征2. 恐龙生活习性3. 马克笔画恐龙技巧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长或兄弟姐妹的某个特征,运用马克笔画出来,并简要介绍该特征。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恐龙的痕迹,如电影、书籍等,与家长分享。
课后反思:1. 学生对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是否有所了解?2. 学生是否掌握了马克笔画恐龙的技巧?3. 小组合作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4. 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5.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关注的细节:小组合作绘画实践补充和说明:一、小组合作绘画实践的步骤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
《恐龙世界》(教案)课程名称:美术年级:三年级下册教材:《恐龙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恐龙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恐龙的生态环境3. 恐龙的绘画技巧教学准备:1. 图片或模型:恐龙的图片或模型,以便学生观察和参考。
2. 绘画材料:画纸、彩笔、水彩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恐龙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特征,如体型、颜色、牙齿等。
二、恐龙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恐龙的基本特征,如体型庞大、有鳞片等。
2. 教师介绍恐龙的分类,如肉食性恐龙和植食性恐龙。
三、恐龙的生态环境(10分钟)1. 教师介绍恐龙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如侏罗纪、白垩纪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恐龙的生态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四、恐龙的绘画技巧(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恐龙的基本形状,如头部、身体、四肢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绘制恐龙的细节,如鳞片、牙齿等。
3.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独特的恐龙作品。
五、学生创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创作恐龙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恐龙的主题,让学生了解了恐龙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独特的作品。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恐龙的图片或模型,增加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教师应注重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而不是仅仅关注作品的结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恐龙的世界,并运用绘画技巧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教案标题:第1课恐龙世界(教案)教案适用学段: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4. 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生命,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了解。
2. 美术绘画技法的运用。
3. 观察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恐龙形态和特征的绘画技巧。
2. 学生观察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恐龙图片。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3. 恐龙模型或恐龙玩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恐龙图片或恐龙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特征。
2. 提问:你们知道恐龙是什么吗?它们有哪些特征?它们生活在哪里?二、基本概念介绍(10分钟)1. 讲解恐龙的基本概念,包括恐龙的起源、分类、生活习性等。
2. 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形态和特征。
3. 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如森林、草原、沙漠等。
三、绘画技巧讲解(10分钟)1. 讲解恐龙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颜色、阴影等。
2. 示范恐龙绘画的步骤,引导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绘画。
3. 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细节,如皮肤纹理、牙齿、爪子等。
四、学生创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创作恐龙绘画作品。
2. 引导学生注意恐龙的形态和特征,以及绘画技法的运用。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添加自己的想象和细节。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恐龙的特征和绘画技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如何提升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3. 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观察真实的恐龙化石和模型。
小学美术《恐龙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创作恐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 通过学习恐龙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基本知识:介绍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分布等。
2. 恐龙的特点:恐龙的外形、皮肤、颜色等。
3. 彩泥创作:教授彩泥制作方法,指导学生创作恐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学会用彩泥创作恐龙。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恐龙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恐龙知识资料、彩泥材料、作品示例等。
2. 学生准备:彩泥工具、作品展示用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恐龙的特点和知识。
2. 讲解:教师讲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恐龙的世界。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彩泥创作恐龙,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
4. 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彩泥创作恐龙作品。
5. 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6.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继续努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自然科学教师进行恐龙知识讲座,加深学生对恐龙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恐龙化石展览,直观感受恐龙的形态和生活环境。
3. 开展恐龙主题的校园艺术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绘制一幅恐龙世界的情景画,展现恐龙的生活场景。
2. 编写一个关于恐龙的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八、教学反馈: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恐龙知识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分析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增加恐龙知识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恐龙,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真实动物,它们繁衍生息
了亿万年之久,却又不幸在距今6500万年前从地球上消亡了。
2亿多年前的地球上,很多动物还未出现,人类远未诞生,恐龙则由较低等的原始爬行类动物进化演变而成。
今天,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发现和对它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对恐龙的来龙去脉非常感兴趣,有关恐龙的影视、图书更是备受少年儿童的酷爱,使我们感到繁荣的恐龙时代仿佛就在昨天。
然而,由于环境的变化,恐龙的消亡之谜对我们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尤显得神秘而重要。
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关注未来,是《恐龙世界》编入教材的初衷。
在教材编写上,《恐龙世界》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情
景再现。
其二,想像表现。
情景再现选取画家的绘画作品为依据,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场景——恐龙时代是什么样子。
画家所画恐龙及场景也是猜想的结果,是依据恐龙遗骨化石还原以及地质历史研究的成果,合理想像而成的。
再现场景的主图是英国画家史迪夫·柯克所画,表现了白垩纪早期亚洲河流的一块三角洲地带的生态画面。
由远至近画了乌埃哈龙、禽龙、准噶尔翼龙、盘足龙和苏铁树、针叶树及马尾草等。
主图之外的各种恐龙是菲利浦·怀特菲尔德等画家所画,有吃昆虫的细腭龙、剑龙、奔龙、甲龙、跃龙和虚幻龙,既为
了解恐龙世界设置了一个可信可观的情景,也为画好恐龙提供了形象参考。
想像表现以学生作业为主,加上提示,为画好恐龙及生活环境提供了不同样式。
目的在于让学生大胆想像,也能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恐龙世界。
学生分析:
“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相关的模型、书籍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种恐龙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一般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能力目标: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了解和绘出各类造型。
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
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像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独立完成一幅恐龙为主题的想象画。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准备:
师:课件、一些关于恐龙的图片
生:水彩笔、油画棒或者是蜡笔、美术书、铅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去过博物馆吗?里面都有些什么?
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神秘的恐龙博物馆。
(出示多媒
体课间)
二、探究
1.博物馆厅内讲解:恐龙在距今二亿到六千五百万年的时候,是地球上最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天空、是地球上的霸主。
2.孩子们你们对恐龙都有了解哪些知识?接下来你想去哪
里参观?
3.你们对恐龙了解的真不少啊,现在我们先去看一下恐龙是在什么环境下生存的!
4.在那个时代,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地都是茂密的树林,还有清澈的河流和海洋,那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恐龙。
你都知道恐龙有哪些种类吗?
5.同学们了解真多,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骼化石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
一类叫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
根据它们牙齿化石,可以分为食肉类和食草类。
三、体验
a)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恐龙化石骨架。
恐龙种类很多,它们的形态也多种多样。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陆地上的恐龙-霸王龙,观察下,它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
b)参观了几个恐龙,这些恐龙的身体都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什么共同特征?
c)陆地恐龙一般形体特征:体形大,尾巴粗长,从头到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甲、剑等生长物。
d)看了这么多的恐龙骨架,现在我们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它们的世界吧!(播放视频)
四、欣赏
e)恐龙时代虽然已经过去,我们对恐龙和它们生活环境充满了想象。
现在我们到的是博物馆的艺术品收藏区,欣赏些副画,你最喜欢哪里?
总结:画家的画之所以这样真实,是因为画家抓住恐龙的特征,进行了大胆的想象。
f)很多小朋友也特别喜欢恐龙,馆里有一些他们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1.你最欣赏他画的哪一部分?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表现呢?
五、学生作业
欣赏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了解了这么多关于恐龙的知道,现在同学们拿起你的画笔,发挥你的想象力,描绘出你心中的恐龙世界吧!
六、展示评价
a)小型画展参展会。
(小组为单位)
b)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c)参加博物馆博物馆作品收藏会,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贴上小红花。
得花最多的作品,颁发博物馆收藏小徽标。
(播放音乐)
七、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到了神秘的恐龙博物馆,感受恐龙世界!现实生活中,恐龙早已离我们远去,只
留下这一堆骨架和化石。
老师希望同学们回去继续从网上或书上了解恐龙的知识,并且珍惜我国现有的珍稀动物,成为保护动物的小天使。
板书设计:
恐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