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消费者群体的心理与行为
- 格式:ppt
- 大小:198.50 KB
- 文档页数:25
第六章消费者群体与购买行为心理特征消费者群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若干消费者组成的。
由于人们的性别、年龄、职业、经济收入、文化习惯不同,使消费者形成了互有区别的群体消费心理。
年龄和性别是划分消费者群的主要标准,分为:少年儿童消费者群、青年消费者群、中年消费者群、老年消费者群、妇女消费者群。
第一节儿童用品市场心理研究少年儿童是指15岁以下的人,1999年公布的人口统计数字约3亿,占我国人口1/4。
由于“望子成龙”以及“独生子女”“一个宝宝六亲爱”等,使少年儿童成为家庭消费的中心。
分为三个阶段:0-6岁:学前7-12岁:小学13-16岁:初中各阶段的消费心理不同:一、学前儿童1、在消费中学会比较:喜欢鲜艳的东西,有响声的东西,发展到喜欢漂亮的东西(有些上幼儿园的小女孩很小就喜欢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衣服)2、模仿性特点:在幼儿园门口,妈妈再见,其他孩子也会)3、消费情绪不稳定:要买某东西,别人一打岔就忘掉。
4、主要是生理性消费,以及早期教育消费。
二、发育期(小学)儿童:1、在消费中用于娱乐用品的比例最大。
2、从模仿消费向带有个性的消费发展。
“与众不同”和“比别人强”的意识影响他们。
例如:把别人没有的东西带到学校。
3、消费情绪从不稳定到比较稳定过渡。
例如:一直会记得某种消费品,家长答应买而不买会认为说话不算数。
4、从纯生理性需要逐渐向带有社会内容的需要发展。
别人有的玩具自己也要有。
三、少年消费者心理特征:(中学)1、喜欢与成人比拟。
主观上认为自己大了,有自己的权利和地位,渴望像成年、人那样独立处理自己的问题。
(学校管烫发,奇装异服,问家长为什么我什么都要听你的。
) (1)、完全决策权:指中学生能完全支配所占有的金钱,如买书、光碟、衣服、体育用品、卫生用品、零食、小型电子产品等金额较小又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不大的商品时所拥有的决策权。
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才是完全的商品消费者,一般所指对中学生的消费分析也即指对拥有完全决策权的中学生的消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