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射光栅特性与光波波长的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608.50 KB
- 文档页数:13
光栅衍射实验—光波波长的测量光栅衍射实验是一种利用光栅条纹进行衍射的实验方法,通过测量衍射条纹的位置及其对比度等参数,可以求出光波的波长,并且还可以用来研究光栅的特性。
一、实验原理1.光栅的概念光栅是一种特殊的光学元件,它是由若干个平行排列的细缝或反射率不同的条纹组成的,当光线垂直入射到光栅上时,经过衍射后,会形成一系列等间距、亮暗交替的光条纹。
这些光条纹的位置和强度是与光波的波长和光栅的特性相关的。
2.光栅衍射的原理当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时,在光栅的每个细缝处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衍射,形成多个次级光源,这些次级光源再次经过衍射后形成的干涉条纹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光谱。
在光栅衍射中,由于光栅条纹之间的间隔很小,因此形成的光谱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
3.衍射条纹的位置根据衍射理论,在一般情况下,衍射条纹的位置由以下公式给出:d*sinθ = mλ其中,d是光栅的格距,θ是衍射角度,m是整数,表示衍射的级次,λ是光波的波长。
4.扩展光源的作用为了使衍射条纹更加明显、清晰,实验中一般采用扩展光源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对比度,减小空间干涉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还可以使得整个光栅区域都能够有光照射,避免产生阴影和动态散斑等现象。
二、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光栅、氢灯、狭缝、屏幕等。
2.调整光源:将氢灯放置在与狭缝相距15~20cm的位置,用狭缝筛选出单色光源。
3.调整光路:将单色光经过准直透镜后垂直入射到光栅上,同时加入扩展光源,使得整个光栅区域都得到光照射。
4.观察条纹:将屏幕置于衍射的适当位置,观察衍射条纹,测量其位置及对比度等参数,调整前面的步骤,使得衍射条纹达到最佳状态。
5.绘制波长和强度图:用测得的衍射条纹位置和对比度计算光波的波长,组织数据,绘制波长和强度图。
三、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光源伤害眼睛。
2.光栅表面要保持干净,防止灰尘和污垢的影响。
3.光路的调整要耐心,确保光线的准确垂直入射到光栅上。
实验4.11 衍射光栅的特性与光波波长的测量衍射光栅由大量等宽、等间距、平行排列的狭缝构成。
实际使用的光栅可以用刻划、复制或全息照相的方法制作。
衍射光栅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用透射光工作的透射光栅和用反射光工作的反射光栅。
本实验使用的是透射光栅。
根据多缝衍射的原理,复色光通过衍射光栅后会形成按波长顺序排列的谱线,称为光栅光谱,所以光栅和棱镜一样是一种重要的分光光学元件。
在精确测量波长和对物质进行光谱分析中普遍使用的单色仪、摄谱仪就常用衍射光栅构成色散系统。
本实验要求:理解光栅衍射的原理,研究衍射光栅的特性;掌握用衍射光栅精确测量波长的原理和方法;进一步熟悉分光计的工作原理和分光计的调节、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1.光栅常数和光栅方程图4.11—1 衍射光栅衍射光栅由数目极多,平行排列且宽度、间距都相等的狭缝构成,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栅每毫米缝数可达几百到上千条。
设缝宽为a,相邻狭缝间不透光部分的宽度为b,则缝间距d = a + b就称为光栅常数(图4.11—1),这是光栅的重要参数。
根据夫琅和费衍射理论,波长的平行光束垂直投射到光栅平面上时,光波将在每条狭缝处发生衍射,各缝的衍射光在叠加处又会产生干涉,干涉结果决定于光程差。
因为光栅各狭缝间距相等,所以相邻狭缝沿θ方向衍射光束的光程差都是 d sinθ(图4.11—1)。
θ是衍射光束与光栅法线的夹角,称为衍射角。
在光栅后面置一会聚透镜,使透镜光轴平行于光栅法线(图4.11—2),透镜将会使图4.11—2所示平面上衍射角为θ的光都会聚在焦平面上的P点,由多光束干涉原理,在θ满足下式时将产生干涉主极大,户点为亮点:(4.11—1)),2,1,0(sin ±±==k k d λθ式中k 是级数,d 是光栅常数。
(1)式称为光栅方程,是衍射光栅的基本公式。
由(1)式可知,θ=0对应中央主极大,P 0点为亮点。
中央主极大两边对称排列着±1级、±2级……主极大。
用衍射光栅测量光波波长实验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实验报告:用衍射光栅测量光波波长1. 引言光波波长的测量在光学实验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波波长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量光波波长的实验技能。
3. 训练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λ)是描述光波传播特性的基本物理量。
光栅是一种重要的分光元件,可以将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形成光谱。
本实验采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利用光栅衍射现象测量光波波长。
光栅衍射原理:当一束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光栅上时,光波在光栅上发生衍射,形成衍射光谱。
衍射光谱中,明暗条纹的间距与光波波长成正比。
通过测量衍射光谱中相邻明条纹的间距,可以计算出光波波长。
三、实验仪器1. 分光计2. 透射光栅3. 钠光灯4. 白炽灯5. 汞灯6. 光栅读数显微镜7.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调节分光计:将分光计的望远镜对准钠光灯的发光点,调节望远镜和分光计的转轴,使望远镜的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重合。
2. 调节光栅:将光栅固定在分光计的载物台上,调节光栅使其透光狭条与仪器主轴平行。
3. 测量光谱:开启钠光灯,将望远镜对准光栅,调节望远镜的视场,使光谱清晰可见。
记录光谱中第k级明条纹的位置。
4. 重复测量:改变光栅的角度,重复步骤3,测量不同角度下的光谱。
5. 数据处理:根据光栅方程,计算光波波长。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光栅常数:d = 0.1 mm2. 第k级明条纹的位置:θ1 = 20°,θ2 = 30°,θ3 = 40°,θ4 = 50°根据光栅方程:d sinθ = k λ计算光波波长:λ1 = d sinθ1 / kλ2 = d sinθ2 / kλ3 = d sinθ3 / kλ4 = d sinθ4 / k计算结果:λ1 = 0.006 mmλ2 = 0.008 mmλ3 = 0.010 mmλ4 = 0.012 mm六、实验分析1. 通过实验,掌握了使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量光波波长的原理和方法。
2.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光栅的调节和光谱的观察,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光栅衍射与光波波长的测定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目的 (2)1. 理解光栅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2. 学会使用光栅光谱仪进行光栅衍射实验 (3)3. 测定入射光和衍射光的波长 (4)二、实验原理 (5)1. 光栅方程 (6)2.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7)3. 菲涅耳衍射 (7)4. 夫琅禾费衍射 (8)5. 光波波长测定 (10)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11)1. 光栅光谱仪 (11)2. 可调谐激光器 (12)3. 高精度光杠杆 (14)4. 微倾螺旋 (15)5. 滤光片 (16)四、实验步骤 (17)五、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19)1.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包括衍射图谱、波长计算值等 (20)2. 对比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期,分析光栅性能和波长测定结果的准确性213. 编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结果与讨论 (22)六、实验误差分析与改进措施 (22)1. 分析实验误差来源,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等 (24)2. 提出改进措施,如优化仪器设置、提高操作技能等 (25)3. 对实验结果进行修正,以提高测量精度 (26)七、实验结论 (27)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光栅衍射与光波波长的测定,深入理解光栅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光学信息处理、通信和显示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观察并分析光栅产生的衍射图样,测量光波波长,并探究光栅常数与衍射效率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素养,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理解光栅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本实验旨在探究光栅衍射现象与光波波长的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我们首先需深入理解光栅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光栅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光学元件,其表面由一系列等宽等间距的狭窄透光条和遮挡条组成。
当光束入射到光栅上时,由于光栅的周期性结构,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是波(如光波)在遇到障碍物或穿过小孔时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光波会被分散成不同的方向,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实验15 用光栅测量光波波长衍射光栅是利用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原理使光发生色散的元件。
它是在一块透明板上刻有大量等宽度等间距的平行刻痕,每条刻痕不透光,光只能从刻痕间的狭缝通过。
因此,可把衍射光栅(简称为光栅)看成由大量相互平行等宽等间距的狭缝所组成。
由于光栅具有较大的色散率和较高的分辨本领,故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光谱仪器中。
光栅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透射光衍射的光栅称为透射光栅;另一类是利用两刻痕间的反射光进行衍射的光栅称为反射光栅。
本实验选用的是透射光栅。
一. 实验目的1. 进一步熟悉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
2. 观察光栅衍射的现象,测量汞灯谱线的波长。
二. 实验仪器分光计、光栅、汞灯、平面镜等。
三. 实验原理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透过光栅的每条狭缝的光都产生有衍射,而通过光栅不同狭缝的光还要发生干涉,因此光栅的衍射条纹实质应是衍射和干涉的总效果。
设光栅的刻痕宽度为a ,透明狭缝宽度为b ,相邻两缝间的距离d=a+b ,称为光栅常数,它是光栅的重要参数之一。
如图3-15-1所示,光栅常数为d 的光栅,当单色平行光束与光栅法线成角度i 入射于光栅平面上,光栅出射的衍射光束经过透镜会聚于焦平面上,就产生一组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
设衍射光线AD 与光栅法线所成的夹角(即衍射角)为φ,从B 点作BC 垂直入射线CA ,作BD 垂直于衍射线AD ,则相邻透光狭缝对应位置两光线的光程差为:(3-15-1)当此光程差等于入射光波长的整数倍时,多光束干涉使光振动加强而在F 处产生一个明条纹。
因而,光栅衍射明条纹的条件为:K=0,±1,±2,(3-15-2)式中λ为单色光波长,K 是亮条纹级次,为K 级谱线的衍射角,i为光线的入射角。
此式称为光栅方程,它是研究光栅衍射的重要公式。
)sin (sin i d AD AC +=+ϕλϕK i d K =+)sin (sin K ϕ图3-15-1 光栅衍射原理示意图由(K=0时,波长的同级亮纹因有不同的衍射角而相互分开,即有不同的位置。
光栅测定光波波长实验要求
光栅测定光波波长实验要求如下:
1. 实验原理:使用光栅原理来测定光波的波长。
光栅是一种有大量平行光栅线的透明介质,当光通过光栅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形成多个亮度不同的衍射光束。
根据衍射现象和光栅的特性,可以通过测量衍射光束的角度和光栅线数来计算光波的波长。
2. 实验仪器:光源、准直镜、透镜、光栅、平行光管、光电管、测量仪器等。
3. 实验步骤:
- 构建实验装置:将光源放置在准直镜前方,通过透镜将光线准直,使光线平行射向光栅。
将光栅安装在平行光管内,并调整角度使得光线垂直射向光栅。
- 对光栅进行调节:调整光栅的位置和角度,使得衍射的一级亮点清晰可见。
- 测量衍射角度:使用测量仪器测量衍射光束的角度。
可以通过测量衍射光束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来确定衍射角度。
- 计算波长:根据光栅的特性和测得的衍射角度,使用光栅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光波的波长。
4. 实验注意事项:
- 实验环境应保持暗室或低光强环境,以减少背景杂散光的干扰。
- 光栅和光源应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和角度,使得衍射亮点清晰可见。
- 测量时应尽量避免手触摸光栅,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 在测量角度时,应尽量减小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平均值等方法来提高精度。
5. 实验结果分析:对测得的光波波长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差异,评价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光栅衍射法测光波波长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要求 (3)二、实验原理 (3)1. 光栅基本原理 (4)2. 衍射原理简介 (5)3. 光波波长测量方法 (6)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7)1. 主要仪器 (8)双缝干涉仪 (8)读取装置 (9)2. 实验材料 (11)光波源 (11)透明介质 (13)测量尺 (14)四、实验步骤 (15)1. 光路搭建 (16)2. 数据采集 (18)3. 数据处理 (19)4. 结果分析 (20)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20)1. 实验数据记录 (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3. 结果讨论 (23)实验误差分析 (24)结果合理性探讨 (25)六、实验结论与展望 (26)1. 实验结论 (27)2. 实验不足与改进 (28)3. 未来研究方向 (30)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光栅衍射法测量光波的波长,光栅衍射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现象,在研究光的波动性和干涉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实验,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光栅衍射现象的理解,并准确地测量出光波的波长,进一步探究光波的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光栅衍射法测量光波波长,加深对光栅衍射现象的理解,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和技术,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实验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光学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通过实验手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掌握光栅衍射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光栅衍射现象,理解光栅对光的散射作用以及衍射图样的形成机制。
学习使用光栅仪器:熟练掌握光栅测长仪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光栅常数。
提高实验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拓展知识面:了解现代光学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光谱分析、光学计量等,激发对光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实验要求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光源、光栅、透镜、光学仪器等。
衍射光栅测光波波长实验
衍射光栅是一种用于测量光波波长的实验装置。
它利用光的衍射现象,通过测量光栅上的衍射图案来确定入射光的波长。
实验步骤如下:
1. 准备光栅:选择一个适当的光栅,它通常由一系列等距的透明或不透明条纹组成。
光栅的参数包括条纹间距(也称为光栅常数)和条纹数。
2. 准备光源:选择一个单色光源,例如激光或单色LED。
确保光源的波长已知或可以测量。
3. 设置实验装置:将光源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使其光线垂直照射到光栅上。
4. 观察衍射图案:在适当的距离处放置一个屏幕,以接收光栅上的衍射光。
观察屏幕上的衍射图案,可以看到一系列明暗条纹。
5. 测量条纹间距:使用标尺或显微镜测量屏幕上相邻两个明亮条纹的距离,即条纹间距。
6. 计算波长:根据光栅的参数和衍射公式,可以计算出入射光的波长。
衍射公式为:nλ= d·sin(θ),其中n为条纹的级数,λ为波长,d为光栅常数,θ为入
射角。
通过测量不同级数的条纹间距,可以得到入射光的波长。
这种方法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测量光的波长,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度。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受到光源的光谱宽度、光栅的质量和准确度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应尽量选择适当的光源和高质量的光栅,并注意排除其他可能的误差因素。
****物理实验报告 成绩___________ 系 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 班 ___________________ 组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同学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衍谢光栅及测定光波波长实验目的:①学会测量光栅常数,角色散率②学会用光栅测定光波波长实验仪器:①分光仪 ②光栅 ③水银灯实验原理:主要运用光在狭缝衍射并在屏后形成干涉图样相邻狭缝射来的对应光线具有相同衍射角到达 P 点的光程差为△ (a b ) sin ©①光程差△满足 (a b)si n -k 入(k =0,_1,_2..)②衍射光栅的基本特征由它的分辨本领和角色散率表征,我们只讨论光栅的角色散率。
角色散率是同一级光谱中两条谱线的衍射角之差△円它们的波长差D =△©△ 的比值 -△入 对②式微分得D 二虫 —d 入(a+b)cos © cos © 衍射光栅原理图:<1>.水银灯中一级绿光谱线入5461?由公式k X _sd 3.361 10 msin b k1<2>.已知 d mm300X1 =5415? X =4341?<3>光的角色散率 D =丄仝=:2.956 10-5 rad/?△ X<4>若分光仪的最大测量误差为△& =「试估算光栅常数d及波长X1, X2的测量误差限△ d, △ X1,△ X2△"陀却2十△貝6^△V2一X; %6二10沆」0△入2 = :(:)2-X2△ 6 二10 10“。
光栅衍射实验------光波波长的测量【实验目的】1.观察光栅衍射现象,了解光栅的应用及其特性。
2.测量汞灯不同谱线的波长。
【课时分配与教学方法】实验共3个学时;讲解25分钟,演示约5分钟,其余时间为个别指导。
【实验仪器】分光仪、全息透射光栅、光源(汞灯)、双面反射镜【实验原理】衍射光栅是利用多缝衍射原理使光发生色散的光学元件,由大量相互平行、等宽、等间距的狭缝或刻痕所组成。
由于光栅具有较大的色散率和较高的分辨本领,它已被广泛地装配在各种光谱仪器中。
1821年夫琅禾费创制了用细金属丝做成的衍射光栅,并且用它测量了太阳光谱暗线的波长。
后来他又在贴着金箔的玻璃上用金刚石刻划平行线做成色散更大的光栅。
首创直接在玻璃板上刻制光栅的是诺伯尔(1806-1881)。
现在使用的光栅有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种,多是以刻线光栅为模板,复制在以光学玻璃为基板的薄膜上做成的,也有用全息照相法制做的。
理论知识准备1、相干光:两束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位相相同或位相差恒定的光称为相干光。
2、光栅方程:若以单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光栅,通过每个狭缝的光都会发生衍射,这些衍射光又在一些特殊方向上被透镜会聚于焦平面上一点后,因干涉加强而型成各级亮线,如图1,若衍射角为φ的光束经透镜会聚后互相加强,则角φ必须满足关系式,...)3,2,1,0(,sin =±=k k d k λϕ 即光程差必须等于光波长的整数倍。
式中λ为单色光波长,k 是亮条纹级次,ϕk 为k 级谱线的衍射角。
此式称为光栅方程,它是研究光栅衍射的重要公式。
3. 光栅的色散率:角色散率D (简称色散率)是两条谱线偏向角之差ϕ∆和两者波长之差λ∆之比:λϕ∆∆=D 对光栅方程微分可有ϕλϕcos d k D =∆∆=由上式可知,光栅光谱具有如下特点:光栅常数d 越小,色散率越大;高级数的光谱比低级数的光谱有较大的色散率;衍射角很小时,色散率D 可看成常数,此时,ϕ∆ 与 λ∆成正比,故光栅光谱称为匀排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