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视角下《茵梦湖》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阐释学视角下《茵梦湖》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分析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方法来探究与文学翻译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大哲学原则,即“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对文学翻译产生了很大影响。研究的文本来自德国著名诗意现实主义小说家特奥尔多·施笃姆的重要代表作品《茵梦湖》的三个中译本。通过对比分析郭沫若、巴金和杨武能三个中文译本,证明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大哲学原则对文化翻译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标签:阐释学三大哲学原则茵梦湖对比分析

一、引言

阐释学理论要追溯到“语言一历史传统”(Hohn,1998:91)这一翻译理念中,因为它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形成并被记录在Storig(1963)的选集中。它强调翻译活动的理解特点,并在文学翻译领域中体现得特别明显。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认识到两个文本之间没有等价关系。这被认为是语言翻译理论的第一次进步;另一方面,翻译也被理解为是一个决策过程,并确定译者的责任。对整部作品、作家以及写作动机理解的越多,对单一文本的理解就会越好。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郭沫若、巴金和杨武能对德国中篇小说《茵梦湖》的三个不同译本,介绍伽达默尔诠释学的三个哲学原则及其对文学翻译的重要意义。

二、中篇小说《茵梦湖》以及伽达默尔的三大哲学阐释原则

(一)《茵梦湖》文本

《茵梦湖》是德国作家汉斯·台奥多尔·沃尔特森·施托姆创作的中篇小说,1849年首次出版问世,此后共出版30余次。通过这部小说的成功问世,施托姆在文学评论家和读者群中也迅速收获了知名小说家的美誉。这部中篇小说在19世纪下半叶仍然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小说源于一次回忆:一位名叫莱因哈德的老人在一个黑暗的小房间里思考了他年轻时的爱情;孩提时代,青梅竹马的伊丽莎白和他一起度过。为了外出求学,莱因哈德被迫离开了伊丽莎白。莱因哈德回来时,发现伊丽莎白变了。莱因哈德的学校朋友埃里克似乎对伊丽莎白表现出兴趣。莱因哈德再次离开,后来他通过母亲的书信获悉,伊丽莎白與埃里克已经结婚了。几年后,莱因哈德受邀来到茵梦湖畔探望这对已经拥有独立庄园的埃里希夫妇,但再次的重逢变得无法忍受,他决定永远离开伊丽莎白。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德国南部。这部小说在国内外都非常受读者欢迎,所以有关这部作品的研究也有很多。国内对《茵梦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用一些文学理论来分析这部作品;借用不同的翻译理论来探究这部作品的中文译本。《茵梦湖》在国内比较受欢迎的译本有三个,本文基于郭沫若、巴金和杨武能的三种译本进行研究。

(二)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以及他的三大哲学原则

对伽达默尔来说,阐释学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和历史本身的经验。对于文本的理解,预先理解和期待文本中没有的各种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对外语的掌握。每一次翻译,即便是字面翻译,也是一种阐释方式。伽达默尔提出了三个对翻译非常重要的原则:1.理解的历史性;2.视界融合;3.效果历史。“伽达默尔上述三原则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视角,尤其对我们重新审视翻译中历史性误读、文化过滤、重译等现象具有新的启示。”

1.理解的历史性

这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人们普遍认为理解是翻译的先决条件。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历史的,理解的行为也是历史的,因为“人是有限的,历史的存在”。人类的历史性构成了理解和翻译的基础。因此,对文本的理解和翻译也是历史的。它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特殊对话,并不一定是完美和完整的。理解的历史性包含三方面因素:其一,是理解之前已存在的社会历史因素。其二,理解对象的构成:其三,由社会实践决定的价值观。理解的历史性导致理解的不完整性和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够逃避历史,理解的主体也是受历史特点限制的历史。因此,每位译者都可以获得他自己对同一文本的独特理解。

在交流过程中,译者将自己的历史情况与要理解的文本的情况进行融合。有时候译者对文本的理解远比作者更深刻,能挖掘出原文作者尚未所知的意识。因此,文本的结构具有相应的,可以促使译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具体的文本进行阐释的能力,从而使理解具有事实上的历史性。

2.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阐释学经验理论的核心。从本体论看,所有生物都是世界和历史上的同时存在者。根据伽达默尔的说法,视域指的是“包含和涵盖从一个点可见的所有事物的视野”。视域对理解至关重要,它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参考标准。没有它,理解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它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随着历史的发展,视域本身也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和开放的。译者对原作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不断修改,直到达成最终的协议。它不是局部视域的简单合成,而是“合并”。在这里,译者和原文本会相遇并产生一种紧张关系,随后他们共同展开这种关系。理解是文本和译者之间的共同点,其意义既不体现在原文本上,也不在译者身上,而是在交互过程中。

3.效果历史

译者和阐释都是历史存在的,通过译者的阐释不断形成文本的意义。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新的意义元素正在出现,因此,文本的含义永远不会被耗尽。这为发现意义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每个历史时期只能反映文本中嵌入内容的某种可能性,而这种理解以效果历史为特征。伽达默尔详细定义了效果历史的概念,

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重新翻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本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结构,并且始终可以发现文本的真实含义。文本含义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并且始终在于译者。作品的意义也是多种多样的,翻译文本受其特定历史和文化的限制。

由于理解的历史性,不同的误解和偏见会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出现。翻译文本是特定时代的偏见,所以优秀和认真的文本应该是在这个时代之前被认可的偏见。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译者和作者的视域永远不可能完全融合,因此文化过滤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历史提供的不同创造力,来自不同时期的译者有机会重读文本并重新解读它。(三)哲学阐释学与文学翻译之间的关系

文学文本的翻译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本。文学文本没有客观的普遍有效的阐释,因此读者评估他们的内容与其他专业类文本的评估方式截然不同。此外,文学翻译也被认为是原创作品的文学探索,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主观性”是指每个作家主观的,具有自己特定文化的世界观,这在翻译时必须加以考虑,否则,作家相应的语言和文化特质就会丧失。文学文本比非文学文本更为复杂,因为它们的子结构从语音/语音学到语义句法的功能都是由审美功能所叠加和主导的。然而,从文学翻译的审美功能来看,文学翻译不仅涉及整个语言文化系统,而且涉及特定文学系统。因此,在文学文本的翻译过程中,既要着眼于原文本,又要看中目标文本。

对于文学文本来说,翻译不是重新确认原话语的手段。它在语法和效果方面有自己的自由。文学作品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文化生活,以及作者自身的感受、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在某一历史阶段的视域。一旦文学文本完成,它们在某些视域中就是独立的,这与作者或译者的视域不同。阐释学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今在翻译理论中也被广泛使用。

三、从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个哲学原则角度对三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一)基于“理解的历史性”原则进行的译文对比分析

任何翻译活动都与译者对原文的接受和理解密不可分。作为一种文化多维融合的过程,译者必然会将他的个人生活经历,文化和历史背景带入翻译之中。译者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审美情趣决定了他对原文化认知和解释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不同译者的理解方式和文本的理解将会表现出很多不同之处。

1.历史背景差异

1921年,郭沫若译本首次出版,1943年,巴金译本出版,其后是1998年杨武能译本。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货币交易显著扩大,人们也已经开始乐于接受国外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历史条件的限制,译者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不同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这或多或少影响了他们对原文本的解读。由于译者的历史背景不同,他们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翻译版本。其中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词语和词组的选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