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侧切助产术皮内缝合技巧及护理体会
- 格式:docx
- 大小:30.67 KB
- 文档页数:4
会阴侧切的术后护理及并发症处理方法作者:马良坤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14期会阴就是阴道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会阴切开术,就是指当胎儿的头快要露出阴道口时,将阴道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在实施局部麻醉后用剪刀剪开,使产道口变宽,让胎儿更顺利地产出。
一般在胎头就要娩出产道,会阴体有压迫感之前进行。
会阴切开术包括会阴侧切术和会阴正中切开术,会阴侧切开术比较常用。
一般在胎盘娩出后缝合切口,彻底止血重建会阴解剖结构。
哪些情况要进行会阴切开术不建议常规进行会阴切开术。
当会阴弹性差、阴道口狭小或会阴部有炎症、水肿等情况,估计胎儿娩出时难免会发生会阴部严重的撕裂时,医生就会考虑行会阴切开术。
如有下列情况时需要做会阴切开术。
●产妇会阴体弹性差、水肿、炎症等会阴伸展不佳。
●胎儿较大,胎头位置不正,胎头被阻于会阴不易娩出。
●臀位分娩等需要进行助产时,应常规行会阴切开。
●早产。
因早产儿颅骨软,抵御阴道阻力的能力弱,容易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
●避免第二产程延长,即子宫口开全后接近2个小时胎儿未娩出的,需要行会阴切开。
●子宫口已开全,胎头较低,但是胎儿有明显的缺氧现象,胎儿的心律发生异常变化,或者羊水混浊甚至混有胎便,需要迅速分娩的,也要行会阴切开术。
●决定使用吸引器、产钳等手术助产前,需常规行会阴切开术。
●妊娠有合并症或并发症者,如合并有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高危妊娠时,为了减少产妇的体力消耗,减少分娩对母婴的威胁,需要缩短产程,当胎头下降到会阴部时,要进行会阴切开。
会阴侧切术后的护理及其并发症的处理由于会阴的解剖位置导致伤口不易用敷料覆盖,所以伤口是暴露的,而产后大量的恶露自阴道排出,且阴道内本身寄生着大量的条件致病菌,因此,会阴伤口容易发生异常。
要进行正确的护理和观察,要尽量避免和早期识别、治疗可能的并发症,不可大意。
●首先,要保持会阴清洁卫生,预防感染。
大小便后用清水洗外阴,清洁外阴时用棉球蘸无菌清水或生理盐水,按照从上向下,从内向外的顺序,即先擦阴阜及两侧阴唇,最后擦肛门,不可由肛门开始向前擦。
会阴侧切+缝合术:麻醉、切开、缝合分步骤会阴侧切术是为了胎儿顺利出生的一种手术,可以防止产妇会阴撕裂,保护盆底肌肉。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操作之一,这篇文章就会阴侧切的手术步骤进行详解。
女性会阴通常为位于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会阴由皮肤和会阴体(即会阴中心腱)组成。
会阴通常只有2~3cm长,生产时由于激素的“拉伸”作用可延伸至10cm 左右。
会阴侧切术即在会阴处做一斜形切口,使胎儿顺利娩出。
会阴侧切术的适应症1、初产头位分娩时会阴较紧、会阴体长、组织硬韧或发育不良、炎症、水肿或遇急产时会阴未能充分扩张,估计胎头娩出时将发生Ⅱ度以上裂伤者。
2、各种原因所致头盆不称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
3、经产妇曾作会阴切开缝合,或修补后瘢痕大,影响会阴扩展者。
4、产钳助产,胎头吸引器助产或初产臀位经阴道分娩者理。
5、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胎儿宫内窘迫需减轻胎头受压并尽早娩出者。
6、产妇患心脏病或高血压等疾病需缩短第二产程者。
会阴侧切术步骤1麻醉麻醉方法通常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
估计胎儿在10~15分钟内能娩出时,用20ml注射器吸取1%利多卡因20 ml,先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9号心内穿刺针头于坐骨结节与肛门之间中点水平处进针,深达坐骨棘处另一手在阴道内触摸坐骨棘做引导,对着坐骨棘注射1%利多卡因5~10 ml,阻断阴部神经感觉(注意:注射药物前必须先回抽空针,证明未刺入血管时方能注射麻醉药物)边注射边退针,退到皮下1cm处沿会阴侧切缘局部扇形浸润注射利多卡因,这样不但能使局部痛觉消失,同时使盆底肌肉放松2切开切开时机:局部麻醉后3~5分钟,估计麻醉已经发挥效果;胎儿双顶径着冠,会阴体变薄在阵痛开始时,左手中、食指伸入阴道内,撑起左侧阴道壁右手用会阴切开剪刀,剪刀与皮肤垂直,待会阴绷紧时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左侧45°方向剪开会阴注意(1)会阴切开时间不宜过早,否则伤口出血过多,且增加感染机会;侧切在会阴左右均可,但以左侧为宜。
产妇会阴侧切后6大护理要点的摘要:会阴侧切比较准确地说应该叫“会阴切开术”,切开的方法有三种:左侧切、右侧切、正中切,左侧切最多见。
对于会阴切开术是否作为常规,目前还有争议。
但通常情况下,会阴侧切是有适应症的。
如果没有施行会阴侧切术,助产士在接生过程中要保护会阴以减轻软产道裂伤;所以,当分娩进入到第二产程时,孕妇的配合与会阴裂伤程度也是密切相关的。
一、会阴切开术1、会阴侧切术适应症:来自母亲的因素:外阴炎症、会阴体过长或过短第二产程延长、手术助产(吸引器、产钳)孕妇有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等)来自胎儿的因素:巨大儿、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心异常、羊水污染)2、侧切的步骤:首先,接生的助产士刷手上台,如有侧切适应症,先做局部麻醉和阻滞麻醉;在儿头着冠,也就是在宫缩间歇、孕妇不用力休息时儿头不再回缩,估计胎儿在短时间内(大约10分钟左右)能够娩出时做会阴切开术,以左侧切多见。
切开长度大约3~5cm,切开后纱布压迫止血,出血活跃时需结扎止血。
二、会阴切开术术后护理要点1、保持正确的卧位:如为左侧切应采取右侧卧位或仰卧位,以免恶露污染伤口。
2、保持外阴清洁、干燥:1)及时更换卫生巾;2)24小时内护士会为产妇做会阴冲洗2次;3)如厕大小便后,如有条件应使用流动水(冲洗池)冲洗会阴;便后擦拭时应从前向后擦,以免污染伤口;3、早期做缩肛运动,促进盆底组织、会阴组织及产道恢复;4、如有伤口肿胀,在排除感染的情况下可做理疗,也可用75%酒精或50%硫酸镁的棉纱外敷,以促进水肿吸收;5、伤口一般情况下4天左右拆线,肠线需慢慢吸收,约1个月左右恢复;6、性生活一般在产后2个月左右恢复;温馨提示:产后有侧切的妈妈往往不敢解大小便,怕伤口裂开,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生这种问题的。
另外,在伤口缝合时阴道口是用肠线缝合的,不用拆,有的妈妈以为线没拆干净;当肠线吸收到一定程度时,线就会松,您在清洗外阴时轻轻将线拉出就可以了。
三、了解异常伤口1、伤口血肿:常出现在会阴切开术的2小时内,这也是为什么妈妈产后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的原因之一。
会阴侧切的伤口,要如何护理会阴侧切一般用于正常分娩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生产时会阴部位的严重撕裂,实施会阴侧切可以有效的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几率,从而有效的提高母婴生存的质量,在产妇生产后的会阴侧切护理也极为重要,如果因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伤口感染或者增加生产以后“坐月子”期间的痛苦感,甚至还会引发瘢痕,从而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与心理状态。
故为了保障产妇产后切口的有效恢复及改善产妇产后的生理状况及心理状况,本文以产妇产后会阴侧切伤口的护理方式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1.护理方法与实行措施1.1预防护理的具体实施在产妇临产前,助产护理人员应当进行全面且完善的消毒措施,在助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对于助产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器械、用具等,及时更换,确保无感染风险,保证在生产区域内的无菌及生产使用物品的无菌。
产房每日严格按照消毒制度与消毒工序执行,实施紫外线照射。
生产所用产床遵循单人单用后实施清洗与消毒杀菌。
在进入产房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医用无菌口罩、头套、无菌鞋等相关的防护物品,产房内不宜进入太多护理人员,在实施会阴侧切后伤口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减少伤口部位的出血量以降低感染概率。
若出现胎膜早破、羊水粪染等情况,对产妇实施抗生素的治疗,以避免伤口部位出现感染现象。
在侧切手术进行时,所有手术器具严格遵循消毒制度,将切口附近的污染物及污染源清除,最大程度上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的概率,在术后保持会阴部干燥,干净,每日进行会阴伤口冲洗,冲洗使用器具应当专人专用并且要作好消毒清理工作。
部分营养不良、产后出血严重的产妇应当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做好输血、增加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的供给,以增强产妇的自身抵抗力。
1.2综合护理的有效运行在术后对产妇的体温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控,若出现体温异常的情况,应当及时排查原因,确定引发异常的具体原因,果断的采取预防治疗措施,在术后对产妇会阴切口部位进行切口恢复观察,若会阴切口存在硬性肿块,且轻压时会有微量血液流出,则可能是伤口缝合存在死腔或者是结扎不彻底,发现类似的异常情况应当及时与医生沟通,进行适当的处理;若是在术后3天左右伤口部位仍旧存在红肿、胀痛等症状,在轻压切口时有少量脓性物液体或者血性液体流出,应当及时采取引流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避免伤口感染,从而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皮内缝合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在会阴切开缝合术中可吸收合成缝线及皮内缝合技术与肠线及丝线皮肤外缝合的临床疗效比较。
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4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切、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观察组用3-0行皮内缝合会阴切口,对照组用慕丝线间断缝合会阴切口。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术后伤口疼痛、首次起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切出院时间普遍早。
结论 3-0皮内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有利于产妇母乳喂养及活动,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会阴侧切术皮内缝合法慕丝线间断缝合法会阴侧切及缝合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较常见,其目的在于缩短第2产程及防止阴道手术助产和自然分娩造成的严重会阴裂伤[1]。
我科应用皮内缝合法在会阴侧切术中应用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我科2011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400例初产妇,年龄20~35岁,孕37~41周,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行会阴左侧切术,无会阴裂伤,无切口污染。
1.2分组方法将40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0例。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两组麻醉(利多卡因阴部神经阻滞麻醉)[2]及会阴做测斜切术相同。
1.3缝合方法1.3.1观察组(皮内缝合法)使用缝线为肠线及3-0可吸收缝合线。
①用肠线从侧切口阴道粘膜顶端上方0.5cm处进针,打结后连续缝合阴道粘膜直至处女环外侧打结后断线。
②用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和肌层知道阴道粘膜皮肤交界处。
③皮内组织连续缝合直至处女膜环外缘的阴道粘膜打结,缝合完毕,术后无需拆线。
1.3.2对照组(慕丝线间断缝合法)使用缝线为肠线及4号慕丝线。
①用肠线从侧切口阴道粘膜顶端上方0.5cm处进针,打结后连续缝合阴道粘膜直至处女环外侧打结后断线。
②用慕丝线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和肌层知道阴道粘膜皮肤交界处。
会阴侧切缝合术目的:避免会阴严重裂伤,减少会阴阻力以利胎儿娩出,缩短第二产程。
适应症:❖1、初产妇阴道助产术,如产钳、胎吸、臀位助产术。
❖2、缩短第二产程,如患有心肺疾病或重度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
❖3、第二产程延长。
❖4、可能引起会阴严重裂伤者,如会阴坚韧、胎儿过大、胎位异常等。
❖5、早产儿为预防颅内出血。
体位:膀胱截石位。
切开时机切开时机:1.正常阴道分娩时,应选择在胎头着冠,会阴体变薄时。
2.手术助产时,应估计切开后5~10分钟内胎儿可娩出时。
过早切开,使切口流血过多,暴露时间过长,增加感染机会。
步骤•麻醉:常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
术者左手(左斜切开)示指伸入阴道触及坐骨棘,右手持带长针头的注射器,在肛门和坐骨结节之间注射一皮丘,然后在左手示指、中指引导下,经皮丘刺入坐骨棘内下方,注入0.5%~1%普鲁卡因10ml,然后将针退至皮下,再向大小阴唇、切口局部及会阴体皮下作扇型浸润麻醉。
正中切开时,可行局部浸润麻醉。
手术步骤:1.会阴侧切术一般采用会阴侧斜切开术。
(1)侧切左手示中指伸入阴道,置胎先露与阴道后侧壁之间,撑起阴道壁,以指示即将切开的部位并保护胎儿。
右手持剪刀,剪刀两叶张开置于预定切口处,当宫缩时,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旁侧45°方向剪开,长约4~5 cm。
切口预定侧斜的角度应根据会阴扩张的程度而定,会阴高度膨隆时,角度应大于45°,切忌角度过小误伤直肠。
注意皮肤切口长度要与切开的阴道粘膜长度一致,若切口出血较多,可用止血钳钳夹止血或丝线结扎止血。
会阴高度膨隆时侧切应为60度一70度。
切口长约4~5cm,注意阴道粘膜与皮肤切口长度一致。
会阴切开后出血较多,不应过早切开。
切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必要时钳央结扎止血。
缝合最好在胎盘娩出后进行。
(2) 缝合先在阴道内放入一带尾纱布,以防止宫腔血液外流影响手术视野,检查软产道其它部位无裂伤后,然后逐层缝合:①用0或1号铬制肠线或其它可吸收的细线自切口顶端连续或间断缝合阴道粘膜,深度应包括部分粘膜下组织,直到处女膜环处;②仍用上述缝线间断或连续缝合肌层和皮下组织;③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注意缝线不应过紧,一般术后第3-5日拆线。
会阴侧切缝合技巧的探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关键词】会阴侧切缝合;技巧【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896-01会阴侧切及缝合术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较常采用,其目的在于缩短第2产程及防止自然分娩和阴道手术助产造成的严重会阴裂伤。
笔者在会阴侧切术中应用缝合技巧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缝合方法选用3/0可吸收合成线分层缝合。
①连续或间断缝合阴道粘膜层直至处女膜环,不打结。
②缝合皮下脂肪层:缝针穿过阴道粘膜至皮下脂肪层,连续缝合至切口末端,缝针进出皮下脂肪层时尽量靠近切口皮内组织,针距1-1.2cm。
避免切口裂隙太宽,否则缝合完毕皮下留死腔,影响愈合;或张力大,缝合皮内时,皮肤不能合拢。
如果伤及肌肉层,间断缝合后再缝合皮下。
此层缝合是皮内缝合成功的关键。
③自切口末端皮内连续缝合至处女膜缘,缝合皮下时针距可在0.2-0.3cm,牵拉不宜过紧,防止皮肤皱缩,进、出针点应紧贴皮内组织,不能穿透皮肤,以达到组织均匀整齐地对合。
缝针从皮下避过处女膜缘至阴道内打结。
④对合皮肤。
⑤术后3天出院。
2.会阴侧切术连续缝合法2.1文献借鉴。
陈少平等。
会阴侧切术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最常采见的手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缝合方法、缝合技术及缝线材料的选择。
两组的缝线材料相同,观察组采用3层均连续缝合,不需打结,省去了多次打结、剪线等操作,减轻了缝合时对会阴组织的牵拉,缩短了缝合时间,从而减少伤口暴露时间。
减轻因线结吸收困难引起的硬结、疼痛、行走时切口线结的磨擦,避免线结松开引起的伤口瘘和血肿。
因此,观察组在产后切口疼痛程度上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因其较轻的产后切口疼痛,在缝合后72h的活动:坐、走、大小便、哺乳的受限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于产妇休息与母乳喂哺。
会阴侧切助产术皮内缝合技巧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助产术皮内缝合方法和技巧,总结其护理体会。
方法:对我科2012年06月-2013年06月67例会阴侧切产妇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7例会阴侧切产妇均使用医用可吸收线分层连续缝合,并进行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尿潴留,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产妇心理状况良好,母乳喂养顺利。
结论:会阴侧切助产术是避免会阴严重裂伤,减少会阴阻力以利于胎儿娩出,缩短第二产程,是一个较为成功传统手术技术,术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重术式技巧,术后加强产妇的切口护理及心理干预,积极预防尿潴留发生。
关键词:会阴侧切助产术;缝合方法与技巧;护理体会会阴侧切是产科一种较为常见的阴道助产手术方式。
目的是缩短第二产程,保护母体软产道损伤,预防发生子宫脱垂;避免产妇会阴撕裂后,致伤口的边缘不整齐,伤口延迟愈合或疤痕形成影响产妇以后性生活质量,同时,避免胎儿在娩出期受过分的压迫,发生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疾病,在产科助产实践中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但术后应做好切口护理、并发症防治及产妇心理护理。
笔者有意对我科2012年06月-2013年06月67例会阴侧切产妇临床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7例会阴侧切产妇均为我产科2012年06月-2013年06月住院自然分娩足月妊娠初产妇,年龄在22-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25±1.11岁。
孕周39.71±0.12周。
新生儿体重2500-4000克之间,平均3600.10±102.24克。
1.2会阴切口时机选择及方法【1】正常阴道分娩会阴侧切应选择在第二产程胎儿双顶着冠,会阴体变薄,估计切开后5-10 min 内胎儿可娩出为最佳时机。
侧切操作方法:会阴侧切左右均可,以左侧为宜。
切口点选在4-5 点钟之间,切线与垂直线成 450,剪刀与皮肤垂直,待产妇用力屏气,会阴绷紧时,一刀全层切开,切口长度一般3-4cm,如有特殊情况可延长至 4-5 cm。
切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若有活动性出血,特别是小动脉应结扎或“8”字缝合止血【2】。
1.3 缝合针线华利康医用可吸收2/0、3/0医用带针缝合线,线长90cm。
1.4 缝合技巧与方法①待胎儿、胎盘娩出后,立即检查阴道、宫颈、会阴,以了解和明确有无软产道裂伤,会阴切口有无延长、延深,切口顶端位置,对侧情况,并快速做出评估,选择缝合方法。
然后,冲洗消毒会阴部,特别是肛门周围冲洗后用纱布和棉球覆盖肛门,用甲硝唑液冲洗切口,将无菌纱布塞入阴道暂时止血,暴露好切口,缝合时,以左手中指、食指撑开阴道壁,暴露整个阴道黏膜切口,右手拿持针器【3】;②用2/0医用带针缝合线自超过切口顶端1cm处连续缝合阴道黏膜层,以防止血肿形成,连续缝合至处女膜环内侧打结,深度应包括部分黏膜下组织;③连续缝合皮下组织,从会阴切口外上缘的黏膜下层进针,在对侧皮肤切口内侧上方脂肪层穿出,对齐皮下组织连续缝合至切口末端;④用3/0PGA医用带针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皮肤,由切口末端皮下进针,进针点与出针点的距离为0.5-0.7cm,每针的出针点与对侧皮肤的进针点对齐,贴紧皮肤缝合至切口起点,将缝线适当拉紧,使皮缘对合平整后将结打于皮内剪断缝线,并将处女膜环与切口起点之间再缝 1 针以关闭死腔【4】。
用无齿镊轻轻地对合皮肤,取出填塞于阴道内的纱布,擦净切口及外阴部血迹,常规肛查【5】。
⑤在缝合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按照解剖结构逐层缝合,切口皮肤对合整齐,恢复原状,缝合黏膜层、肌层深度适宜,松紧适度,注意止血,避免死腔及断针。
缝合完毕后,仔细肛查,注意有无肠线穿透直肠黏膜,有则拆线重缝【6】。
2 护理2.1 心理护理产妇分娩后,除给予常规的产褥期间健康知识、母乳喂养、饮食指导外,应多与会阴侧切缝合产妇交谈,指导产妇喂哺抚触婴儿,以分散其注意力而减轻疼痛。
针对初产妇对分娩没有经验,心理紧张,恐惧,怕痛,怕出血等情况,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给予安慰,鼓励,认真听取患者意见,耐心解释,消除其紧张心理,增强自信,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提高耐受性。
2.2 会阴及并发症护理保持干燥,每天用0.5% 碘伏溶液擦洗会阴3次,洗净血迹,用消毒好的干性医用敷料覆盖创口,并固定;指导产妇每次大小便后冲洗会阴切口,勤换会阴垫,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术后每天查看切口,若发现切口渗出或轻度红肿者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对存在有中、重度感染者,应及时局部处理,或立即拆线,彻底清创,引流,换药等[6]。
如会阴水肿,24h内,可用95%乙醇湿敷或冷敷,24 h 后可用50%硫酸镁纱布湿热敷,或进行超短波或红外线照射,1次/d,15 min/次,以促进水肿消退。
2.3 排尿、排便护理产后尿潴留是产后膀胱内潴留大量尿液而又不能自主排出,是阴道分娩侧切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主要是产妇产后泌尿系统的生理性改变,加上会阴切口疼痛,担心切口裂开,下床活动时间晚等原因。
所以,护理人员应早期积极开展护理技术干预工作。
①产后4h内护士到产妇床边协助产妇排尿。
排尿困难者,鼓励产妇坐起排尿,预防因体位突然改变而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而晕厥。
排尿时,痰盂内放少许热水(病人感到热气,不烫即可)同时,可将手置于膀胱膨隆处向左右来回按摩10-20次,再用手掌自产妇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1-3min。
②不能自主排尿者可让产妇侧卧,经肛门挤入开塞露2支(40mL),嘱产妇将臀部并拢夹紧肛门,以防药液排出,尽量保留15min,若还不能诱导排尿,30min后再重复一次。
排尿、排便反射的传入传出神经都是盆神经,排尿、排便反射的低级中枢都位于脊髓腰骶段。
腹肌、膈肌、盆底肌共同参与排尿排便过程。
开塞露注入肛门刺激排便是利用正常人直肠对压力刺激相当敏感,当成人直肠内有25 mL-50 mL 粪便时即可引起便意,排便同时腹肌收缩,直肠收缩,腹内压增加,尿道阻力降低,诱导尿液排出【6】。
③药物、针灸治疗: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mg,新斯的明对膀胱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较强,可促进膀胱平滑肌收缩而排尿。
对切口疼痛害怕排尿者,必要时给予止痛剂,哌替啶100mg肌肉注射。
针灸治疗:取穴中级、曲骨、三阴交。
④留置导尿管:以上方法无效时,膀胱过度充盈者应给予留置导尿管。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采用封闭式引流装置,如果尿量过多,不应一次排空或速度过快,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500-800mL为宜,不能大于1000ml,因为大量放尿可使膀胱内压力急剧下降,血液大量滞留在腹腔内,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
或因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容易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
留置尿管时间不要太长,要定期开放,3-4h开放一次,同时嘱产妇多饮水,待膀胱充盈自己感觉有尿意后,用0.5%碘伏溶液消毒尿道口及会阴部,拔尿管的同时让产妇蹲起自行排尿。
2 结果67例会阴侧切产妇均使用医用可吸收线分层连续缝合,并进行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尿潴留,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产妇心理状况良好,母乳喂养顺利。
3 讨论阴唇和肛门之间的部位为会阴,通常只有2-3cm长,但生产时可以拉伸至约10cm长。
这是由于为了宝宝的顺利诞生,会阴将被拉伸来帮助分娩,初次分娩时,拉伸会阴相对较困难【7】。
会阴侧切是指在会阴部做一斜形切口,可以防止产妇会阴撕裂、保护盆底肌肉,且外科切开术容易修补和愈合的更好【8】。
会阴侧切一定要把握对象,一是胎儿过大,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会阴撕裂伤者;二是产妇会阴条件不好,弹性差,容易撕裂伤者;三是第二产程中,胎心不好,急需要宝宝尽快娩出的;第四就是胎儿虽然很小,但属于早产,为了不让产道对胎儿头颅产生挤压,减少对胎儿的损伤【9】。
所以,在临床助产护理中,我们护理人员一定要对会阴侧切技术加强评估。
特别是随着人性化护理技术的开展,会阴侧切也成为一个热议的焦点,在一些公立医院中,会阴部侧切已经成为助产的常规技术,这对会阴部条件较好的产妇无疑是一种不必要的损伤。
因此,在临床上一些专家倡导会阴侧切术必须要具备一些指征。
在诊疗实践中,笔者也密切关注这一问题,并做好可以不进行会阴侧切的尽量不侧切,如果必须进行侧切的就得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减少产妇术后心理阴影。
侧切的时机一般在第二产程中,医师看到胎头着冠时,对需要侧切产妇一般采取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当宫缩时,左手中、示指深入阴道内撑起左侧阴道壁,用会阴侧切剪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侧45°方向剪开会阴。
但如会阴高度膨隆时,剪开角度为600-700,以免损伤直肠。
切口一般为3-5cm,切开后应用纱布压迫止血,必要时钳夹结扎止血。
以往会阴侧切缝合术使用的皮外缝合法用细线间断缝合皮肤,伤口疼痛明显,4-5d后拆线,并发症多,容易给产妇造成心理阴影。
在妇外科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医学生物研发步伐的加快,采用可吸收线行会阴切口连续缝合,成为一种前沿技术,此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缝合中,产妇无明显疼痛刺激,产妇在产后4h后即可坐起哺乳、活动等。
但在缝合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重解剖结构,逐层缝合,缝线紧松得当,注意止血,避免死腔及断针;术后加强切口护理及心理干预,积极预防尿潴留发生。
术后嘱咐患者加强自我护理意识,要交待一些保护常识。
如:多摄取高纤维食物,避免便秘,养成规律排便习惯,多补充水分;如厕后会阴冲洗,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产后一个月勿提重物;6周内,应避免性行为发生。
本组会阴侧切产妇术后均没有使用镇痛药物,也没有出现切口感染,多数患者一周左右切口愈合,切口无硬结,对合良好,外表美观,受到产妇欢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1]魏碧蓉。
高级助产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7。
[2]黄晓芹。
产时会阴侧切切口皮内缝合6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21-22。
[3]唐文革。
护理干预对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愈合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106-107。
[4]魏素花,叶晓东。
初产妇行会阴保护无侧切阴道分娩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22):39-41。
[5]黄玲。
红外线理疗会阴侧切伤口的效果[J],全科护理,2013,12(5):443-444.[6]姚维银,吴晓琳。
品管圈在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中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1(10):891-892。
[7]林美兰,黄燕琴。
护理干预管理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0):50-51+54。
[8]陈丽君,沈艳萍,陈丽贞。
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华全科医学,2013,31(7):1133-1134。
[9]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