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调频广播覆盖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132.48 KB
- 文档页数:2
黄冈电台调频覆盖工程的解决方案和面临的问题摘要本文通过对调频覆盖存在的问题和调频覆盖的新技术的分析,谈谈我市的调频信号覆盖技术实施和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调频广播;覆盖;技术目前,由于调频广播具有技术成熟、抗干扰能力强、音质清晰优美、信息传播量大、信息传播快捷、同时便于接收等优点,受到各级广播电视部门重视,得到迅猛发展。
然而,由于调频广播特殊的技术要求和频率许可政策的规定,特别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很大,调频广播电台的无线覆盖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从技术上根本解决调频广播电台的无线传输问题,是进一步扩大调频广播无线覆盖的根本途径。
1 影响调频广播信号传输的几种因素调频广播虽然抗干扰能力强、音质清晰优美,但是信号传输受地理环境和电磁环境影响很大。
1.1调频广播的技术特性对信号辐射的影响调频广播发射机输出的调频波是通过调频天线辐射,以空间波形式传播的,且频率较高,近似于直线传播。
调频天线一般有垂直偶极子天线和水平偶极子天线,两种天线都有较好的场形。
垂直极化天线由于电场是垂直于地面的,由于极化方向与接收天线(收音机拉杆天线)振子一致,所以接收效率较高,被广泛采用。
但是垂直极化天线的的安装占用位置太大,不易组成组合天线阵。
而水平极化天线安装占用面积不大,容易在不同方向上组成天线阵,保证了各个方向上的增益。
水平极化天线抗干扰能力强,组合成天线阵后功率容量大,因而被广泛常用于多频率信号发射,提高了辐射效率。
1.2自然环境对调频信号辐射的影响调频波由于采用了空间波传输方式,调频广播的信号传输受地形和物理条件影响很大。
如果在信号传播途中,有高山、森林和高大建筑物阻挡时,会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输效果,接收信号的质量会下降。
另外,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通信业务增加,各类电磁波相继出现,空间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
这就使得调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来自电磁波的干扰,以及高大建筑物的屏蔽,造成接收质量的下降。
1.3功率容量和频率资源的影响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在理想地形条件下,按照地球半径来计算,挂高100m 的天线,视距为50km。
调频广播覆盖技术探讨摘要:本文根据调频广播技术特点,针对当前调频广播的技术发展,对调频同步技术应用于调频广播覆盖工程进行了的研究。
关键词:调频覆盖技术研究0引言近年来,由国家投资、各地实施广播电视节目农村无线覆盖工程。
对于覆盖区域为平坦区的,设计相对简单;而对于山区设计要复杂得多。
1影响调频接收效果的几种因素1.1客观因素1.1.1地形、地貌大山、沟壑都可以对调频电波的传播造成影响。
地形、地貌越复杂,影响越大。
在实践中,我们对此深有体会。
在离我们调频发射台直线距离1 km的某路段,由于地势较低,信号传输通路的前方受到一小山丘和大片密集高楼的阻挡,正向信号的衰减非常严重,信号不能反射回来,因而该路段接收场强比同距离的其它地点明显偏低了15 dB左右,导致了接收效果不理想。
1.1.2电磁环境在中心城市的部分区域,各个广播电台使用的频率密集拥挤,邻邻频干扰不可避免,各种无线电通讯、汽车、工业电磁污染等交织形成的互调,以及交调再成的新干扰源,凡此种种造成这些区域电磁环境相当复杂,即使场强较大,也难以很好地接收调频无线广播。
在离我们调频发射台距离4.3 km的某路段,信号场强尽管高达72dB,但进行移动接收时仍会听到断续的“喳喳”声干扰。
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为市区高楼密集,工业、电气设备、汽车等干扰比较复杂,因而对接收场强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十多个分贝。
反观农村乡镇,由于各种电磁污染较少,电磁环境相对纯净,即使场强较小,却能获得良好的调频广播接收效果。
广州台在肇庆市区设立的调频发射点,发射天线不高,且功率仅为1 kw,在其覆盖区域,包括肇庆市区及高要、云浮等周边地区,尽管场强不高,部分地点仅为40左右,但收听质量却均较为理想,声音清晰、响亮,无干扰杂音。
1.1.3高大建筑、森林、高山调频波较易受高大建筑、森林、高山的阻挡、吸收,从而使调频广播接收效果大打折扣。
广州台在东莞乌石排山顶设立了一调频发射点,尽管东莞厚街和虎门镇与该发射点直线距离不远,但由于受到大岭山和水帘山等山丘的阻挡,所以东莞厚街和虎门镇的一些区域覆盖不够理想。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摘要:本文围绕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进行分析,包括地理环境、信号传播特性和发射设备等因素对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以及优化技术包括天线系统优化、发射功率控制和调制方式与编码技术优化。
通过合理选择和优化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广播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关键词:调频广播;覆盖范围;影响因素;优化技术一、引言:调频广播作为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信息传播和娱乐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信号传播特性和发射设备等。
为了提高广播覆盖的效果,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技术。
本文将围绕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调频广播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影响调频广播覆盖的因素(一)地理环境地形起伏、山脉、丘陵、平原等因素会改变无线电信号的传播路径和覆盖范围。
比如,山脉和丘陵地区会产生衰减和阻塞,使信号无法覆盖到远距离或区域内的某些区域。
而平原地区则能够提供更广阔的传播路径,有利于信号的传播和广播覆盖。
其次,建筑物与自然障碍物也会对调频广播的覆盖产生一定影响[1]。
高层建筑物、山峰、树木等物体都会对信号的传播产生阻碍和阻挡,导致信号的衰减和弱化。
尤其是在城市等高密集建筑区域,高楼大厦往往会对信号的覆盖造成更大的影响,需要通过调整天线的位置和增加发射功率来弥补覆盖缺陷。
(二)信号传播特性首先,传播路径损耗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因为多种因素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常见的传播路径损耗因素包括自由空间路径损耗、穿透损耗、反射和绕射损耗等。
其中,自由空间路径损耗是指信号传输距离增加时,信号功率密度随距离的平方而衰减。
穿透损耗是指信号穿过物体时由于物体的吸收和散射造成的损耗。
这些损耗因素会使信号强度减弱,限制了调频广播的传输范围。
其次,多径效应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信号经过不同路径进行传输,产生多个到达目标点的信号,产生相干叠加或者相消干涉的现象。
调频广播覆盖中的技术问题分析调频广播覆盖中的技术问题分析我国广播对音频信号的传输主要是调频的形式,调频广播具有诸多优势,如果传输的距离比较远,可以立体声广播;干扰面积小;使用费用低等等。
但是调频广播较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诸多影响,如果广播信号遇到高山、森林等阻碍,就可能会造成信号的质量降低,包括信号在高楼林立的区域、地下通道等地方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所以优化调频广播的覆盖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1.1影响调频广播覆盖的电磁因素我国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广播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又广播的使用频率朝着越来越密集的方向發展,造成信息传输通道过于拥挤。
城市中由于需要对多个不同的广播调频进行信息传输,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其他调频的影响,导致不同调频的传输信号质量大大降低。
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电子产品充斥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使用的汽车、手机等物品会对调频信号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这些干扰会严重影响调频信号的接受和传输,用户在接收的调频信号也往往存在干扰声音。
因此,对我国调频广播覆盖工程的筹划阶段,就应该将电磁环境对调频广播信号传输的诸多影响周全的进行考虑,应该将信号发射平台建设在干扰比较少的区域。
1.2影响调频广播覆盖的地理因素调频广播信号在传输时,碰到障碍物就可能会影响传输质量。
因此,自然中存在的高山、沟壑等地理环境都会对信号造成干扰。
自然自理环境的情况越复杂,对于调频广播信号的干扰也就更大。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地理地貌种类繁多,其中不乏高山、丘陵地带等独特地貌,这给我国调频广播信号的传输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因此,信号发射台的建设位置,不应该选择地势较低的区域,应该尽量避免高山、高楼地点,应该充分考虑到自然地理对于调频广播信号的影响。
二、优化调频广播的覆盖技术2.1合理的选择和安装发射天线通常而言,为了有效避免共塔天线之间形成的干扰,假使共塔天线不大于3,那么使用垂直极化天线,假使共塔天线大于3,那么就使用水平极化多层反射天线。
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是指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对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传输范围和质量进行覆盖的一种技术手段。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也面临着种种问题。
本文将分析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地形地貌影响:一些山区、丘陵地带以及城市建筑密集区域存在着地形地貌复杂的问题,这会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播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信号覆盖范围有限,信号质量不稳定。
2. 电磁干扰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无线电波使用也日益普遍,各种无线设备的电磁辐射会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播产生干扰,降低信号质量,影响接收效果。
3. 设备老化问题:部分地区的广播电视设备由于年代久远,技术水平较低,导致设备老化严重,无法满足现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播需求,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4. 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人口稀少的地方,广播电视无线覆盖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信号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信息需求。
1. 深入挖掘频谱资源,合理规划频率利用:通过深入挖掘频谱资源,合理规划频率利用,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优化广播电视无线覆盖资源的分配,达到资源共享和优化利用的目的。
2. 更新升级设备技术,提高传输质量:对于设备老化的广播电视设备,应及时更新升级,采用新的先进技术设备,提高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保证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传输。
3. 科学规划广播电视传输网络: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广播电视传输网络,避免地形地貌复杂地区的影响,克服地形地貌对信号传输的限制,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
4. 强化电磁干扰管控,提高信号稳定性:针对电磁干扰问题,加强对电磁辐射的管控,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性,减少电磁干扰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5. 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加强对广播电视信号的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信号传输中的问题,保障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正常传输。
6. 采用新技术提高信号传输质量: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技术、宽带传输技术等,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效果。
调频广播覆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调频广播因其优秀的音质和抗干扰性能而成为城市广播覆盖的主要手段。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展,调频发射台的功率也跟着成数量级地增大,由原来的100W、300W上升到1KW、3KW、甚至10KW,而发射天线的高度也由几十米上升到百余米甚至三四百米。
已经逐步形成高塔大功率覆盖的格局。
一、高塔大功率FM覆盖带来的问题从广播业界的技术角度来看,高塔大功率覆盖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建设方便,省事省力,见效快。
但其固有缺点和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因调频广播工作于米波段,极易因高大建筑物和其他物体反射形成多径干扰;2.因高山和低谷等地形因素会产生收不到信号的阴影区;3.大区制覆盖因频率不能复用造成规划困难;4.频谱利用率低,浪费本已紧缺的频率资源;5.不能解决长距离交通线的连续覆盖问题。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还有更重要的三条缺点:1,浪费能源。
覆盖区场强不均匀度可达60dB,大量超出需要的无效辐射,形成能源的巨大浪费!2.污染环境。
大功率FM发射台在天线附近周边地区辐射场强超过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已是不争的事实;3.对航空无线电业务造成干扰。
根据民航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文件以及我国上海浦东、虹桥、广州白云、荆门、流亭等机场航管部门的报告都说明,大功率FM广播电台和寻呼发射台的互调产物是造成航空无线电业务遭受严重干扰的主要原因。
由于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及频率规划多是10年以前制定的,那时寻呼业和调频广播刚起步不久,对干扰的认识还远不充分,已不适应当今电磁环境现状。
(参见国家标准GB6364-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国家军用标准GJBZ20093-92 VHF/UHF航空无线电通讯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国家军用标准GJBZ2081-94 87-108 MHz频段广播业务和108-137 MHz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
)当时规定的17dB的防护率早已被突破,10KM的防护间距也已形同虚设。
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问题和处理对策探究发布时间:2022-10-30T05:31:28.105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2期6月作者:唐颂钧[导读] 在无线网络覆盖建设过程中,调频广播发射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颂钧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南宁分中心广西南宁 530001摘要:在无线网络覆盖建设过程中,调频广播发射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有线广播形式来说,新的广播调配技术有着更为广阔的覆盖范围,并且这一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广播调频系统也得到了高效、高质量的发展。
但是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信号质量较差、用户接收不稳定等情况存在其中,为此,这也是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针对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望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问题分析;处理对策现阶段,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且这一技术在调频广播中的应用,促使系统的音质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另外,在数字化发展背景下,对于传统的调频广播发射技术来说,手机、计算机带来的普及性,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渠道,这就导致传统调频广播发射技术无法从最大程度上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同时,也是该项技术变成人们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主要原因。
为此,相关技术人员要对调频广播发射技术进行不断改革创新,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与现代信息进行充分结合,从而为调频广播发射技术提供新的发展动力,推动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向高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迈进。
一、调频广播发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一)信号传输不具备较高稳定性针对调频广播发射技术中,信号传播不具备较高稳定的情况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详细来说:第一,一般情况下,调频广播发射系统大都采用的是短波信号传播的方式完成信号传输,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接受到电台传来的信号,由此可以看出,这一传播方式使得电台信号的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影响调频广播覆盖的因素及优化措施作者:张靖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04期摘要:随着信息化发展,调频广播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要从不同角度对调频广播进行调整和分析,保证其传播质量及覆盖率。
在对调频广播进行合理优化的过程中,需从调频广播的传输背景出发,选择合适的发射天线和发射机,并通过对其设计安装进行合理优化,从而提升调频广播质量。
调频广播的覆盖率和质量会受到自然及技术水平发展的影响,使调频广播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发展困境。
调频广播作为一种公共服务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调频广播发展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服务,改善其传输环境、扩大其传播范围,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关键词:调频广播;覆盖范围;因素;优化措施一、调频广播覆盖信号的影响因素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的消费观念逐步从解决温饱向小康消费发展,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的质量也大大的提高。
尤其是三网融合的实施,对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和覆盖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频广播作为一种经济便捷的媒体,仍然有较大的收听群体,如何稳定听众,这就要求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除了提高节目质量外,应该更加熟悉精通播控技术,从提高播出质量和覆盖效果来稳定收视群体。
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探讨影响调频覆盖的因素和解决对策。
总体来说,影响调频广播覆盖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点;发射机的功率,信号到发射台后的质量,发射天线的海拔高度和倾角,天线的覆盖规划,接受点的海拔高度地形地貌等(一)发射机对调频广播覆盖信号的影响发射机会对音频信号的传播造成影响,因为发射机在发射音频信号的时候,发射机的输出功率以及发射指标都会对音频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造成影响。
如果频偏太大当这些信号成功传输到信号接收点之后,就会使频率信号变宽,从而导致载波的能量出现分散和衰弱的情况,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而且频率信号变宽,也会对其他音频信号的传播造成影响,使其他音频设备无法更好地接收音频信号。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 [信息技术与应用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与优化技术分析赵勇(山东广播电视台燕子山发射台,山东济南250100)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调频广播具有不需要架杆拉线、覆盖范围广、安装便捷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城市以及其他区域。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建筑和地下隧道等数量不断增加,要想实现调频广播的全覆盖有诸多不利影响。
本文对影响调频广播覆盖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调频广播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调频广播的技术优化措施。
关键词:调频广播;覆盖;影响因素;技术;优化中图分类号:TN93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16-0039-020.引言调频广播是一种以无线发射的方式传输广播的设备,以调频方式进行音频信号的传输,调频波的载波根据音 频信号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调频无线电的信号传输容易受到影响⑴。
调频广播的接收信号会受到高楼、隧道、高 低起伏的地势、峡谷等的外部因素干扰,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说明调频广播自身系统存在缺陷。
因此,对影响调 频广播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对相对应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优化,对扩大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非常 重要。
1.影响调频广播全覆盖的不利因素分析1.1外界因素影响(1) 高层建筑影响调频广播信号的覆盖。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建筑物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物的内部结构,一般采用的是钢筋和混凝土,会对发送的电波 进行干扰,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削弱电磁波发送的能 量,对调频广播信号发射的效果产生极大影响叫由于受到干扰,信号传输的路径也发生变化,信号无法准确发送 到信号接收点,调频广播不能进行全面覆盖。
虽然相关工作人员会扩大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通过采用添加发射天 线的层数等办法,随着天线层数的增加,导致传输的接收 的音频信号质量也会受到影响|310(2) 地理因素影响调频广播信号的覆盖。
浅析调频同步广播的解决方案和技术难点浅析调频同步广播的解决方案和技术难点一. 同频广播提出和技术标准早在2000年12月,生效实施了《调频同步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54-2000,它由广电总局科技司提出,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计量中心,联合杭州众力传播公司、青岛广电所、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共同起草,1999年6月开始经多次讨论、实验、修改、征求专家意见、专家审定、报批等程序,共同完成的。
标准的核心是规定了实现“三同”a.同频:相对频差≤1×10ˉ9;b.同相:传输时延差≤10μs(单声),5μs(立体声);c.同调制度:调制度偏差限制在约5%以内。
这是保证单频网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在实际调整中还要有“一保”,即保证可用场强。
可以通过采用全数字化的立体声编码调制器,精确地实现上述要求,解决模拟FM调制无法解决的相邻发射机调制度精密相等问题。
二. 调频同步广播的实现方案同频广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完成前端同步激励及音频信号的传输,必需采用第二方传输链路来实现,目前的主要方式有卫星、微波、光纤三种,具体根据台站条件和实现目标选择,我台同频广播使用的是微波传输方式,三者之间的优缺点如下表1:除了传输之外的另一个主要技术是调频同步的实现方法,目前有两种,一是每个发射点使用单独的激励器,通过GPS卫星定位,实现时间上高精度统一,通过调制到播出信号内容中,这种方案以杭州众传为代表,其数字FM同步广播发射机采用调频数字激励器,直接将卫星接收机送来的数字信号进行滤波、预加重、延时、导频产生、立体声编码等全数字处理,再由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将MPX信号调制输出,GPS数字标准频率发生器同步整个系统,经由功率放大器、调频天线在交叠区域实现高质量、无干扰接收和无缝覆盖。
第二种是南京同频公司的解决方法,利用一台激励器,通过微波宽带调制,延时等处理后,把调制后的FM信号分别送到发射点,解调后作为外激励推动末级放大,实现多点发射和覆盖。
影响调频广播覆盖率的主要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王克冰【期刊名称】《电子世界》【年(卷),期】2018(000)024【总页数】2页(P40-41)【作者】王克冰【作者单位】山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监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对调频广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调频广播特殊的传播形式,其信号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影响调频广播覆盖率的主要因素及优化技术发表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我国广播主要是以调频的方式传输音频信号的,具备立体声广播、传输距离远、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在音频信号传播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从而降低覆盖率,影响信号质量,因此探讨影响调频广播覆盖率的因素并提出相应优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调频广播工作概述1.1 调频广播工作原理调频广播指的是高频振荡信号频率伴随着调制信号改变而变化的一种广播方式。
其工作原理为:将声音信号通过无线传输或者电缆的形式传送至调频发射机,这便是信号源,信号源再经发射机、发射天线后将广播信号转变成无线信号,实现其无线传输,通过调频收音机或者专用调频广播在接收端收听的广播方法。
1.2 调频广播的优点归纳起来,调频广播具备以下优点:(1)性能佳,播出质量好。
根据上文阐述的调频广播的工作原理可知:音频信号经无线调频发射机转变成调频信号,经天线发射出去,再由调频接受设备将接受到的调频信号调制成音频信号广播,这整个过程中避免了低频和高频损耗,并且借助先进的数字频率合成调频技术,因此性能佳,杂波少,播出质量好。
(2)便于安装和维护。
调频广播只需将发射机和发射天线用馈线连接起来,然后把发射天线安装至发射塔上,终端收扩点通过调频收扩机驱动高音喇叭,连通电源便可成功接收调频广播。
收扩机的接受方式为个体式,设备检修非常简单,只需检修损坏的终端设备便可,不需像传统有线广播需要巡线检修(王书华.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17):217+219)。
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问题和处理对策探究作者:萨仁同拉嘎来源:《中国新通信》2021年第06期【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得飞速发展,调频广播发射技术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于视听艺术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过程中,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
调频广播发射技术的有效应用,很大程度上促使调频广播系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但是在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信号弱、有效性差的问题,目前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将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本文对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其处理对策进行了深入地探究,以期望为调频广播发射技术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问题处理对策引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极大的应用,相关技术对于调频广播的音质处理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已经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因为计算机和手机的普及性,人们接触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调频广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可以缺少的一部分了。
因此,只有发现调频广播发射技术中的问题,并且借助信息化建设的力量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调频广播发射技术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调频广播发射技术调频广播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频率的调节进行声音的传播。
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就是通过调频广发射机,将音频信号和高频载波转化为调频波,并且将随着音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的高频载波产生的信号输送到接收装置上的发射技术,该过程往往还需要经过放大、激励、功放和一系列的阻抗匹配过程。
一般来说,调频广播发射技术中的全固态发射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之一,此技术能够有效地切断报警信号的功放前级,其发射装备上装有收音设备的限幅处理装置使信号具有较强的抗杂波干扰性,即使是受到高山、沼泽的地形影响以及雨、雪、风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有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调频广播发射技术也都能避免。
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调频广播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有线广播技术相比,调频广播具有覆盖面广,信号传播质量高等优点。
然而,随着调频广播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技术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调频广播发射过程中出现的信号传输问题、发射机功率问题以及噪声问题等,已经成为相关工作人员急需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论述调频广播发射技术的特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解决并应用调频广播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常见问题引言随着调频广播的普及和应用,民众对于广播的内容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要不断改善并调解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增强其使用过程中的保真性和防干扰性,利用技术手段推动调频广播的普及和应用。
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调频广播技术的特点以及常见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寻求相关解决措施。
一、调频广播发射技术特点(一)保真性在使用调频广播时,相关人员通过技术和设备等手段将立体声进行压缩,从而保障了调频广播在发射信号过程中声音的立体性和保障性。
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对相关技术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在保障发射技术正常运行的同时,能够为听众带来优质的体验。
(二)防干扰性广播信号在发射和传输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各方面因素对于信号的干扰,而调频广播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根据有关的规定和技术指标,针对性的对应用和传输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信号干扰的部分实施抗干扰作业,通过抗干扰设备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调频广播在发射过程中的防干扰性,能够确保调频广播正常运转。
(三)统一性调频广播技术还具有统一性。
由于不同地区环境不同以及影响因素不同,对于信号的传输手段和传输要求有所差异,调频广播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协同控制的方式进行工作,相关工作人员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当前地区的有效实施方案,这种协同控制的工作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信号的覆盖面和传输的稳定性。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探究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调频广播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它的优点越来越明显,使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然而,要使调频广播的节目质量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从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等方面着手,使其更好地覆盖。
大部分调频广播节目在播放过程中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这将对调频广播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要想扩大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推动它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改善它的播出质量。
调频广播具有立体声、远距离、低成本等优点,但容易受到山区、桥梁、无线电等因素的干扰,从而降低了接收的成功率。
所以,必须加强调频广播的覆盖效应,提高它的覆盖范围。
关键词:调频广播;覆盖;影响因素;优化技术1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1.1设备方面的影响调频电台是以电磁波为主要发送信号的,而发射端又是发射端,为了保证信号的正常传递,必须保证发送端的工作状态。
首先是发射器的表现。
发射机的性能会影响到发射机的发射效果,其中激励器是发射机的关键部件,其失真度、信噪比、左右声道隔离度、频响等参数对整个发射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而发射器的输出功率将会对广播信号所能覆盖的区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输出功率与覆盖区域呈正比。
其次是声音。
音频信号会对传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调制信号的放大、调制的幅度太大,造成传输端的失真,从而造成传输信号的失真,从而影响最终的接收质量。
1.2高楼建筑影响首先,它的方位发生了变化。
电磁波在发射后有一个固定的接收点,但由于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偏移,会影响接收端的位置,从而产生偏移,从而影响调频广播的覆盖效果,从而使收听者难以收听到高质量的调频广播节目。
其次,在传输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
通常电磁波都是一条直线,但一旦碰到障碍,就会发生转弯。
因而,高层建筑将会对电磁波的传播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不利于提高调频广播的覆盖效果。
当电磁波在传播的时候发生了变化,它的传播路线就会变得越来越长,到了那个时候,它的信号就会变得越来越弱,最终会造成它的质量下降。
·12·第2期浅谈覆盖广播节目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吕东旭(辽宁广播电视集团(辽宁广播电视台))【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对RVR第二代热插拔调频立体声发射机的介绍。
【关键词】RVR第二代热插拔调频立体声发射机;调频天线与中波天线共塔;雷达信号对卫星信号的干扰作者简介:吕东旭,辽宁广播电视集团(辽宁广播电视台),工程师,主要从事广播节目全省覆盖的工作。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全国广播电视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收听广播已然成为我国城市乡镇人民获取国内外重大事件、应用科学技术、参与文化娱乐最便捷的有效方式。
调频广播具备覆盖良好、技术成熟稳定、接收设备普及、受众群体广泛、发射机和接收机成本价格低等优势,便于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是老百姓收听广播节目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国调频广播覆盖率的广泛提高和接收终端的普及,调频广播节目内容丰富和形式也更趋于多样化发展。
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已经在大连、阜新、锦州、营口、西丰等地开播一年了。
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在此次覆盖施工过程中,主要遇到如下五个问题:频率干扰、中波塔挂调频天线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雷达对卫星信号的干扰、RVR第二代热插拔调频立体声发射机和施工安全。
下面简单介绍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频率之间相互干扰此次,总局批复的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在大连、阜新、锦州、营口、西丰等各地播出频率。
是对辽宁省及周边地区调频广播技术规划及现状进行分析,根据不干扰或者尽量少干扰周围台站的原则,同时考虑同台调频广播频率间隔一般不小于400kHz的制约关系,基于辽宁省内及周边地区的调频广播现状台站、规划台站数据,集成地理信息数据,结合系统、覆盖干扰分析计算方法和电波传播模型等规划参数,借助专业规划软件搭建调频广播频率的规划研究平台,利用规划平台分析频率覆盖和干扰情况后测算出来的频率。
所以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对各地的频率不存在干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