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行业成本核算流程-分批法成本核算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计算程序在进行产品销售或生产过程中,成本计算是异常必要的一个过程。
而成本计算中的分批法计算程序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计算方式,这篇文章将重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首先,成本计算中分批法是一种倒叙计算方式,其计算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最后一批产品的总成本。
这里主要是将产品的全部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相加,得到最后一批产品的总成本。
第二步,计算倒数第二批产品的总成本。
这个步骤计算时需要用到计算出来的最后一批产品的总成本。
具体的计算方式为,将倒数第二批的产品数乘以单个产品的成本(根据产品成本的构成不同,单个产品的成本可能也会不同),再加上已知的最后一批产品的总成本,即可得到倒数第二批产品的总成本。
第三步,逐个往前类推,直到计算出首批产品的总成本。
计算方式与第二步类似,只不过是依次使用已知的前一批产品的总成本,计算出当前批次的总成本,直到计算到首批产品。
以上就是分批法的三个计算步骤。
那么,具体的计算程序应该长什么样呢?我们可以以Excel表格作为计算的工具,用其中的函数来实现成本的倒叙计算:1、首先,在表格的第一列中,输入各批次产品的数量。
2、在以下列中依次输入各项成本,如直接人工成本、材料成本、间接成本等。
3、利用Excel的SUM函数求出每一批产品的总成本。
4、接下来,就是重点部分,即利用IF函数完成倒叙计算。
计算公式为:Sum(下一批总成本+本批产品数×单个产品成本)。
5、最后,计算出首批产品的总成本,即为所求。
这种分批法计算程序在大量的销售或生产中非常常见,并且在很多公司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正确使用分批法,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掌握产品成本,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定价和制定营销策略。
在尝试运用分批法计算程序时,我们需要注意,其中的各项成本数据一定要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同时,也要注意使用Excel函数的正确性,避免因为计算公式的错误而导致的计算结果错误。
成本核算流程是什么?不同行业成本核算方法是什么?
成本核算一般流程:
1、根据生产方式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实际运用中,这三种可以相互结合。
如果公司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如ERP等数据管理软件,而且运行良好(虽然绝大部分公司的ERP徒具形式,或仅仅勉强达到数据统计功能,但也对成本核算的细节起到一定帮助)。
2、基本资料收集:产工艺流程标准及材料用量标准。
这是实际生产成本分配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不同的行业,成本核算的方法不一样。
如: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计算方法。
成本核算流程成本操作流程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其中,材料成本的计算尤为重要,一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能确定产品成本归属的直接计入产品,不能明确划分成本归属的则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确定分配标准。
根据公司生产产品的性质,我们可以按照“批号”、“批次”的确定成本,采用分批法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成本表格包括《BOM表》、仓库材料进、出、存明细表、仓库成品进、销、存明细表、员工工资明细表和制造费用明细表等。
其中,《BOM表》是实际生产成本分配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其他表格作为成本报表的重要采用数据。
成本报表主要包括《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产品销售成本表》。
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亏分析和保本点分析,深入的分析则包括品质成本分析和重点成本分析。
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包括基本生产成本的归集、产品成本核算和产成品入库。
基本生产成本的归集需要检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是否结转完毕,检查工资分配、原材料领用、产成品发放凭证是否已编制,然后结账后打印各车间生产成本汇总表及制造费用汇总表,并传给各车间成本核算员。
产品成本核算需要根据当月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各产品耗用的工时及成本岗提供的生产成本汇总表等,将车间当月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在产品和半成品之间,完工产品、半成品品种之间进行分配,然后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交成本核算岗。
产成品入库需要审核产成品明细账和成本计算表,编制产成品平均成本表,并登记仓库产成品(自制材料)明细账借方金额。
以上就是成本操作流程的相关内容。
1.仓库产成品明细账的结算流程在审核仓库产成品明细账登记的发出数量后,需要抽出产成品发出凭证并编制分类汇总。
然后计算发出金额(数量×产成品加权平均单价),在仓库明细账中登记发出金额,并凭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
仓库明细账审核登记完毕后,需要结出各产品余额,督促仓库管理员与实物核对,并将账本余额分类汇总与财务账核对。
分批法下的产品成本怎么核算登账产品成本(productcost)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中,企业的生产活动基本是根据定货单位的订单签发工作号来组织生产的,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与按定单计算产品成本相一致,因而分批法也叫订单法。
计算程序:1、按产品批别设置产品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按车间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
同时,设置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明细账。
2、根据各生产费用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分配各要素费用并登账。
对于直接计入费用,应按产品批别列示并直接计入各个批别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间接计入费用,应按生产地点归集,并按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各个批别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3、月末根据完工批别产品的完工通知单,将计入已完工的该批产品的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成本项目加以汇总,计算出该批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转账。
如果出现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并已销售或提货的情况,这时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出该批已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仍应按照产品批别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但在各批产品完工之前,生产成本明细账要按照产品的批别或者购买单位的定单来设置,有关的成本费用都归集到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中。
在月末计算成本时,亦称累计间接费用分配法、登记各项间接费用,计算各批在产品成本,只有在有完工产品的那个月份,才按上列公式计算,一般采用简化的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是按照产品的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分批法)一、总则第一条成本会计处理准则系依本公司会计处理准则的规定制定。
第二条成本系指制造产品所需提供的原材料、劳务及其他开支,即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之一切费用支出。
第三条本公司产品成本包括下列各项: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
3、制造费用。
第四条本公司采用分批的成本计算制度,以计算产品的成本。
第五条本公司成本计算以产品为中心。
第六条成本结算期间以每月计算一次为原则。
第七条计算总成本金额以元为准,但单位成本以小数后二位为准。
第八条生产部门每日应提供原材料领用报表、生产报表供会计部门计算成本的依据;另人事部门应于次月5日前提供部门别薪资资料供会计部门计算直接人工及间接人工的依据。
第九条成本会计的计算应按产品别提出单位成本的分析,以供各单位作为生产管理或决策的参考,其有超量耗用原材料、人工或制造费用的发生重大差异的时候,应查明原因,提出报告。
二、材料成本的处理第十条计入成本的材料:1、直接材料:直接计入各产品的成本。
2、间接材料:下列各项设备维修材料以制造费用分别摊入各月的产品成本内。
(1)机械修理用料。
(2)金属五金材料。
(3)工具类。
(4)电器材料。
第十一条材料成本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法,其新购进材料价格除其贷款利息外,其他附加费用(如运费、保险费、关税等)均应计入进料成本。
1、材料的领用及退回均应填具领、退料单办理领退料手续。
2、领、退料的凭证应依规定填写并经权限主管核准。
3、发料人员应将领料、退料或发货单据加以连续编号。
于次日送交会计人员记入存货分类账。
第十二条仓库部门每次月5日前将本月的料品别收发存月报表送会计部门核对。
三、人工成本的处理第十三条人工成本为给付员工的基本工资、加班费、奖金及各项津贴补助、劳保给付等。
第十四条人工成本依照人事部门每月编制的“薪资清册”加以区分为直接人工或间接人工。
1、直接人工:系指生产部门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维护劳力报酬,其人工成本依其产品对象分别计入产品内。
第一部分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流程是什么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1.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2。
其中材料成本的计算尤为重要,一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能确定产品成本归属的直接计入产品,不能明确划分成本归属的,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确定分配标准.一般流程:1、根据生产方式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实际运用中,这三种可以相互结合.如果公司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如ERP等数据管理软件,而且运行良好(虽然绝大部分公司的ERP徒具形式,或仅仅勉强达到数据统计功能,但也对成本核算的细节起到一定帮助)。
2、基本资料收集:2。
1《BOM表》,即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及材料用量标准。
这是实际生产成本分配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2。
2车间材料领、用、存明细表,这个不用说了,主要材料的统计,重要性不问可知.关键是要根据确定的成本核算方法设定统计表的项目格式。
或按订单统计,或按产品品种统计,或根据生产步骤统计,或三者结合。
2.3仓库材料进、出、存明细表,这个是为了检验车间领、用存明细表的正确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仓库成品进、销、存明细表,这个是成本报表的重要采用数据《生产成本表》、《销售成本表》。
2.4员工工资明细表,人工成本原始资料。
关键是要分部门统计,如果有计件工资更好。
2.5制造费用明细表,按部分统计,这个要在原始单据在最初入帐时都要按部门记帐。
这个是分步法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一。
3、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3.1成本报表主表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产品销售成本表》,这个做起来不复杂,关键是之前的资料统计要细致,才能计算的相对精确。
3.2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亏分析和保本点分析。
3。
3深入的分析是品质成本分析和重点成本分析通过以上的说明,对成本会计有一定研究的人,应该明白我所讲的全面性问题和重要性问题了.希望更多对成本有研究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一)生产部门日常费用报销审核原始凭证完整、合法、金额正确、原始凭证与支出证明单是否一致——→审核并更正原始凭证按规范粘贴和折叠——→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审核部门费用支出进度(如超计划额度,可拒绝报销)——→编制记账凭证借:制造费用——车间部门——相关明细科目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涉及现金的凭证传出纳岗,不涉及现金的凭证传主管岗复核。
软包装核算的基本流程软包装是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包装,如塑料薄膜、纸类和金属材料等。
软包装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对食品、药品和日用品等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软包装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产品质量,软包装核算成为了必要的环节。
下面介绍软包装核算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确定核算计划软包装核算前,需要先明确核算的目的和范围,制定合理的核算计划。
核算计划包括软包装使用情况、核算时间、各类费用明细、消耗材料数量等。
一般情况下,核算时间以一个月为周期,费用明细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第二步:统计生产数据核算计划确定后,就要进入数据统计阶段。
软包装生产过程中要统计的主要数据有:原材料开支、印刷成本、制袋成本、人工成本、设备费用等。
其中,原材料开支包括底材、印刷油墨、复合膜、五金辅料等费用;印刷成本是指各种印刷技术和颜色的成本;制袋成本包括袋子边角料、袋口成品等方面的费用;人工成本是指包括操作工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内的人工费用;设备费用包括设备的摊销、折旧、维修等费用。
第三步:计算产品成本软包装生产过程中,各种费用的发生形成了平均成本。
为了追求产品的成本效益,关键环节就是计算产品成本。
软包装的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成本、印刷成本、制袋成本、工资福利费、设备费用等,其中材料成本占比最大。
通过核算出软包装的成本,企业可根据市场需要条理地制定出销售价格,保证产品质量和盈利。
第四步:数据汇总与分析上述的生产数据统计和计算产品成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方便统计和分析,一般使用电子表格或专门的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使用电子表格或专门的软件可以方便地对生产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通过图表可以直观反映产品生产的成本情况,为制定后续决策提供帮助。
总结软包装的核算是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核算软包装成本,可以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成本效益的优化。
软包装的核算流程主要包括确定核算计划、统计生产数据、计算产品成本和数据汇总与分析等环节。
成本核算操作流程总论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其中材料成本的计算尤为重要,一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能确定产品成本归属的直接计入产品,不能明确划分成本归属的,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确定分配标准。
一、根据生产方式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分批法根据公司生产产品的性质,我们可以按照“批号”、“批次”的确定成本。
二、成本表格:1.《BOM表》:即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及材料用量标准。
这是实际生产成本分配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2.仓库材料进、出、存明细表:仓库成品进、销、存明细表,这个是成本报表的重要采用数据《生产成本表》、《销售成本表》的重要依据。
3.员工工资明细表:4.制造费用明细表:三、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1.成本报表主表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产品销售成本表》:附表2.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亏分析和保本点分析。
3.深入的分析是品质成本分析和重点成本分析。
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一、基本生产成本的归集检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是否结转完毕——→检查工资分配、原材料领用、产成品发放凭证是否已编制——→结账后第三日打印各车间生产成本汇总表及制造费用汇总表——→传各车间成本核算员二、产品成本核算由车间成本核算员根据当月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各产品耗用的工时及成本岗提供的生产成本汇总表等,将车间当月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在产品和半成品之间,完工产品、半成品品种之间进行分配,结账后第四日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交成本核算岗。
三、产成品入库(1)审核产成品明细账定期审核仓库产成品、自制材料账——→核对入库单数量与仓库管理员登记的明细账借方数一致——→取下入库单——→分车间分(2)审核成本计算表;检查车间成本核算员编制的成本表——→核对完工产品、半成品数量和入库单数量一致——→根据成本计算表及入库单编制记账凭证(3)编制产成品平均成本表;将每月完工产品成本资料输入《产品平均成本表》,以便动态直观反映各产品成本变动情况。
一般分批法的核算程序说到一般分批法核算程序,哎呀,光听名字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吧?其实呢,简单说,这就是一种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目的是帮助我们把每个生产阶段的费用合理地分摊到每一批产品上,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但是你别着急,一步一步来,保证让你明白得清清楚楚。
你看,咱们先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老板,生产的是手机,生产线很长,可能一个手机要经历很多的加工环节,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中间可能有好多环节。
那在这些环节里,肯定得花费一定的费用,问题是,这些费用怎么分配呢?不能让每一批产品都承担不该承担的成本对吧?这就得用上分批法啦。
一般分批法的基本思路呢,就是把整个生产过程分成几个批次,每个批次的费用可以逐步累积,每完成一个批次,就把这部分的生产成本计算出来。
然后,所有这些批次的成本再加起来,最后得到整个生产过程的总成本。
听着有点像数豆子,是吧?其实就是按部就班地一步步来,把每个环节的成本算得清清楚楚,做到心中有数。
开始的时候,你得先明确好每一批次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确定哪些生产阶段是一个批次,哪些又属于另一个批次。
举个例子,你可能在做批次一的时候,把材料采购、机器调试等都算进了这一批的成本。
而到了批次二,你又可能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和设备使用费用。
这些费用,得逐批记录,做到“事无巨细”,你明白吧?每个小细节都不能漏掉。
然后呢,核算的时候就得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标准,每批产品到底应该承担多少成本。
这时候,你要依靠的是生产的数量、工时,还有使用的原材料等等。
想象一下,如果每批次生产的数量差不多,那计算起来就简单了——按比例分摊就行。
但如果批次之间的差异大,那就得认真思考,别让那些生产较少的批次吃亏了。
核算的过程中,费用的分配要公正透明,最好是把每一项费用都详细记录下来,比如机器设备的折旧、工人工资、材料消耗等,越细越好,这样才能做到有据可依。
尤其是那些间接费用,看似不大,积少成多,细算下来可能会发现问题。
物流包装成本分析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物流包装成本分析流程如下:①数据收集:首先,全面收集与包装相关的各项费用数据,包括包装材料成本(如纸箱、填充物、封箱胶带)、包装人工成本、设备折旧与维护费、仓储费用及潜在的退货包装成本等。
②成本分类: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直接成本(如材料费、人工费)和间接成本(如管理费、损耗费)进行分类,便于深入分析。
③成本计算:根据分类,计算各项成本的具体数额,包括单位包装成本、批次包装成本及年度总包装成本,考虑批量采购折扣等因素。
④效率与损耗分析:分析包装操作的效率,如包装速度、错误率及包装材料的损耗率,评估这些因素对成本的影响。
⑤优化方案探索:基于成本分析结果,探索包装材料替代、包装设计改进、包装流程自动化等降低成本的方案。
⑥效益评估:对提出的优化措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预估每项措施实施后预期节省的成本及可能增加的初期投资,计算投资回报期。
⑦实施与监控:选取性价比高的优化方案实施,同时建立包装成本监控体系,定期回顾成本数据,确保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
⑧持续改进:根据监控反馈,持续调整优化策略,引入新的成本节约技术或管理方法,形成闭环的物流包装成本控制机制。
精品文档
可编辑
成本核算流程
本企业是以销售订单来组织生产,即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按批次
来接受并组织生产。应采用订单法(即分批法)进行生产成本核算。
以产品订单为成本对象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订单,成本计算与生产通知单的签发和住址紧密配
合,因此,产品成本核算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
成本核算是从销售部签发生产任务通知单开始(签发生产任务通
知单的依据是销售订单)。会计人员应制作“成本核算单”与生产单号一
一对应,紧紧跟随产品生产的进度归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并
计算出此批产品的总成本。一个成本对象(产品、批次或订单)一张成本
计算单。本公司为多步骤连续型生产企业,各个生产步骤按顺序依次进行,
每批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间要保持一做,外协单号与生产单号保持一致,
并形成相互监管机制,层层把控。下个步骤对上个步骤形成监管,核对准
确产品数量,以上个环节的出库数作为本环节的入库数。最终,产成品入
库数量与销售部的业务订单核对,是否完成生产任务,如未完成即通过成
本核算单追溯各个生产环节,扣除正常报损率的情况下,进行生产通报,
并由相应的生产车间来承担损失。
成本计算:
一.原材料成本的归集
原材料分为直接材料和辅助材料。
直接材料:直接材料由采购部按照生产订单按批次采购,由采购
部提供调纸单,按天上报会计,做为成本核算凭证。
精品文档
可编辑
辅助材料:打包纸、编织袋、垫板、胶、手提绳、尼龙草、胶带、
纸箱等,一般是外协加工时直接配料,由仓管按月核算提供领料单和
外协单位成品的入库数量,作为成本核算凭证。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
法核算单位成本。因为辅助材料用量大,单价低,易损耗,年末,通
过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全年的单位成本,再与每月的单位成本相比对,
出入不大时下一年直接按此单位成本执行,核算每批生产单的辅助材
料。每年年末要核对一次,如出现生产环节变动或是材料单价的重大
波动时,要及时调整材料成本,保证成本核算的及时和准确性。
二、生产加工成本归集
(1)印刷
原材料随订单直接调入印刷厂,印刷费用由采购按天对应生产单
报送成本会计,仓管需将印刷厂的出库单及时交于会计,作为成本核
算凭证。
(2)覆膜
核对接受印刷品的准确数量,作为本加工环节的入库数,通过生
产部签发的外协单(一式份,生产部一份,采购部一份,承包车间二
份,一份留底,一份反馈给财务)作为费用结算单据,生产完成后,
在外协单上标明出库数量,加工工艺和加工费用,交由生产部门,由
生产经理核对后签字再反馈给财务,作为成本核算凭证和月末承包费
用对账凭证。
(3)对裱
对裱车间未承包,分为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
精品文档
可编辑
人工费用:核对覆膜机的出库数,作为本加工环节的入库数,通
过生产部签发的外协单作为报工表,生产完成后,在外协单上标明出
库数量,加工工艺和加工费用,交由生产部门,由生产经理核对后签
字再反馈给财务,作为成本核算凭证和月末结算工资的报工单据。
材料费用:由仓管提供瓦楞领料单对应生产单号计入生产,胶通
过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单位成本,月末统一计入成本。同辅助材
料一样,每年核对一次单位成本,如价格波动较大时要及时调整。
(4)模切
核对上一环节出库数,作为本加工环节的入库数,通过生产部签
发的外协单作为费用结算单据,生产完成后,在外协单上标明出库数
量,加工工艺和加工费用,交由生产部门,由生产经理核对后签字再
反馈给财务,作为成本核算凭证和月末承包费用对账凭证。
(5)手工
核对上一环节出库数,作为本加工环节的入库数,通过生产部签
发的外协单作为费用结算单据,生产完成后,在外协单上标明出库数
量,加工工艺和加工费用,交由生产部门,由生产经理核对后签字再
反馈给财务,作为成本核算凭证和月末承包费用对账凭证。
(6)外协单位
以外协单为准,由库管和生产经理以外协单位开出的出库单为
依据,在外协单上标明数量,加工工艺和加工费用反馈至会计,作为
成本核算凭证。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制造费用包括:电费、工人工资,运输费,装卸费等。
精品文档
可编辑
由于本企业属性订单式生产企业,批次较多,因此电费、工人工
资和装卸费用,都按月核算,通过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出单位成
本,月末统一计入成本。由出纳提供电费表,工人报工表,仓管提供
月产成品出库单,作为成本核算凭证。
运输费用包括周转运费和成品运费。
周转运费:由仓管提供派车单,作为成本核算凭证,按派车单中
的产品比例,分别核算运费,如数量过大,也可按照月末一次加权平
均法,按月核算单位运费,月末统一计入成本。
成品运费:由仓管提供派车单和物流运费单,直接作为成本核算
凭证,计入成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