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宁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681.00 KB
- 文档页数:16
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 ( 选择题共3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碑.铭啤.酒裨.益奴颜婢.膝稗.官野史B.憧.憬瞳.孔潼.关招摇撞.骗灯影幢.幢C.唆.使辛酸.疏浚.逡.巡不前怙恶不悛.D.讥诮.悄.然肖.像悬崖峭.壁逍.遥法外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A.我国著名法学家、清华大学商法研究中心主任王保树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公司法》的诞生源自..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公司法》的改革则缘自..自身。
”B.在这届中国国际陶瓷展览会上展出的紫砂壶,品种繁多,款式..各异,而一只在壶口上直接刻上了名人款识..的伪制紫砂壶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
C.2006年2月9日,新西兰两架飞机在空中相撞,目击者证实,飞机相撞时曾发出穿云..裂石..般的爆炸声。
D.最近,一个自称“龙飞虎”的神秘人物搅得国内棋坛颇不宁静,此人枪疾马快,走法诡异,左支右绌....,屡挫劲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他奋斗的一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我们收缴来的这批货物保管没有问题,你可以放心地购买。
”一位工作人员对前来购物的群众耐心地解释说。
C.宗教信仰和科学信仰的分野就在于它们信仰中的“可信”与“确信”的关系作了不同的处置。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纳米汽车①卡车、拖拉机和推土机都是人们常见的重型汽车,巨大的货车常在公路上成行出现。
同时,普通轿车也有往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而另一方面,汽车也在往相反的方向发展——例如科学家正在研发的纳米汽车,实际上你根本不可能看到这些梦幻般的汽车。
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
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研究杜诗的人,论杜诗风格,多说沉郁顿挫。
解释却又各自不同。
我以为杜诗的风格,不都是沉郁顿挫,毋宁说他的律体乃是以清新为本的,而又纵横变化,兼之典丽精工,独成一格,五、七绝(共一百三十八首)是以清逸曲峭为主的。
惟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确是以沉郁风格为主。
对“沉郁”一词,我以为沉郁一词是用刘歆给扬雄索《方言》目录的信中的话。
信说:“非子云澹雅之才,沉郁之思,不能终年锐精,以成此书。
”所谓沉郁,就是深沉积久的意思。
与郁结抑塞的意思不同。
杜甫《进〈雕赋〉表》:“沉郁顿挫,随时敏捷。
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
”据说扬雄作文,思致迟滞,而枚皋敏捷,摇笔文成,所以杜表“沉郁”一句是指扬雄,下句“随时敏捷”是指枚皋。
杜以为自己兼有扬、枚二人的长处,思既深沉,才又敏捷。
再则,“沉郁顿挫”一语,后杜诗、杜文,绝未再用。
可见杜甫并不认为这句话可以说尽他的诗风。
杜诗近体既然不可以用沉郁顿挫包举,而杜的五、七言律、绝,共有九百三十首加上长律一百二十七首,共一千零五十七首,约占现存杜诗(一千四百五十三首)的百分之七十。
则知用杜一时之语沉郁顿挫概指杜诗风格,实在并不很妥当。
杜所谓沉,乃是高标远致、厌薄凡俗的心情,其所谓郁,亦与物多忤所积不平的愤懑。
沉不是沉冥,郁也不是忧郁。
合起来说是,执持弘毅叫作沉,感激苍茫叫作郁。
取《率先咏怀》诗语表述其词,那么“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2019 年保定二模语文答案1.B( 3 分)( A 项《左传》中对于“盾瓦”的记录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夏桀“作瓦屋”不可以说明这一点; C 项因果倒置 ||,原文是“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此瓦的用途好多”; D 项偷换观点 ||,不是“将其晾干零落制作成瓦”||,而是成为瓦坯 ||。
)2.D ( 3 分)(从字形角度说明的是商周时的井不过木框镶口的土坑||。
)3.C( 3 分)(惹是生非 ||。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原文中找不到依照||。
)4.A ( 3 分)(并无示意亲情敌可是现实的寒酸与残忍||,不过表现了生活窘况||,文章也不算含蓄深邃 ||。
)5.( 1)“红腰带”是本命年时避灾求安全的祥瑞物||,每 12 年系一次 ||,象征对美好生活的神往、期盼 ||,也象征着人生的不一样阶段||。
( 1 分 ||,答出一个象征意义即得 1 分 ||。
)( 2)“布鞋”象征着困难窘况的生活现状||。
当同学们都衣着胶质球鞋时||,他只好穿手工缝制的布鞋 ||,这双布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难过||。
( 2 分)( 3)“汽笛”象征着警觉与启迪||。
在他几近崩溃时||,汽笛声让他惊醒||,他的精神状态由此发生了巨变 ||。
( 2 分)(共 5 分 ||,意思对即可 ||。
)6.( 1)此次赶考让作家明确了人生目标||,那就是不可以永久衣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于是他开始不停奋斗||,努力改变生活的状态||。
( 3分)(2)此次赶考令作家获取了独到的生命体验||,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他面对人生的磨难挫折不再卑怯、难过 ||,不再摇动、辩白||,而是充满希望和勇气||。
( 3分)(共 6 分 ||,意思对即可 ||。
)7.D ( 3 分)(原文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的状况||,特别需要努力完美创新创业教育 ||。
”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综合剖析创业项目、自己实力及资源状况||,其实不可以改变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的状况||。
2020届浙江省海宁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
礼是有秩序的爱。
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以“地缘”关系为依据,以“亲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宗族——家族共同体,以及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
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政治”团体。
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
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
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
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社会”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宗族大家庭乃至族内小家庭之间的“亲亲”要求,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在这种“亲亲”的基础上,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达到凝聚人心,团结族人,互爱互助的效果。
这样,敬宗收族,使得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成为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动能。
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
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
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
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
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
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
2022-2023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第I卷阅读(7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辛德勒的名单》时说过:“每隔五十年,就是人类合上历史教科书准备遗忘的时候。
”从这个角度讲,《长津湖》的出现正逢其时。
我们观看这部电影,谈论这部电影,经由这部电影所构造的集体感知路径,来回溯那段被尘封的历史,理性沉思,观照现实。
《长津湖》拍出了新主流大片特别是革命历史战争片的新境界。
中国电影有自己的战争片谱系和美学传统,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结合诞生过“三战”和《上甘岭》《英雄儿女》《大决战》等一系列优秀作品。
当然,一度也有这样的声音:中国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战争片,没有好莱坞式的“反思战争”的战争电影;中国的战争片只分“敌我”,不站在更高的“人类”的立场上去“反思战争的残酷性与荒诞性”。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长津湖》肯定不是“好莱坞式”的战争电影,影片的反战是站在正义的立场,站在祖国的立场,站在和平的立场之上,是以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为基础的。
影片试图传递出“以战止战”的和平愿景,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这场仗,我们这一代人打了,下一代人就不用打了!”,以及毛泽东说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与伍连长说的“有的枪要开,有的枪可以不开”形成了不同层间的呼应,战争和敌我的辩证关系也具有说服力。
这既是延续了《上甘岭》《英雄儿女》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现实主义传统,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对战争本身的思考,诸如残酷性、荒诞感、生死等。
不被“有敌我,无战争”这种认为国产战争片缺乏所谓现代元素这样的观念带着走,我们拍出了《长津湖》这样的“在有敌我的前提下,有战争”的优秀的中国式战争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英雄的塑造不是“战狼”式的,而是相对严格地按照英雄叙事的标准模式进行,能激发起观众巨大的共情。
接受使命呼唤:伍千里背着哥哥伍佰里的骨灰回家,可刚到家,就收到了部队的命令出征。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21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试题(二)语文本套试卷一共8页,24小题,总分值是150分。
考试用时l50分钟本卷须知:2.选择题每一小题在选出答案以后,用2吧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之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者签字笔答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之答案,然后再写上新之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答题之答案无效。
4.答题选做题时。
请先需要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答题。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在在考试完毕之后以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起交回一、本大题4小题,每一小题3分,一共12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A.偈.语/缉.拿脚踝./粿.米横.财/蛮横.B.掮.客/捐.款漂.白/鱼鳔纤..夫/纤.绳C.湮.没/殷.红询.问/洵.美古刹./刹.车D.孝悌./谛.听栅.栏/删.除参.差/人参.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据记者近段时间是走访调查发现,当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情况迥异。
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HY在谈到此问题时,对目前中国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收入良莠不齐及普遍存在的工资外收入比重大,且以暗箱操作为主,分配不透明等状况忧心忡忡。
A.迥异B.良莠不齐C.暗箱操作D.忧心忡忡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电脑等个人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和开展,使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效劳平台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络,扩大交际范围。
B.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在相亲相爱天下一家的歌声中落下帷幕,这歌声改变了难忘今宵以晚会为中心的惯用选择,创造了以情感和观众为中心的情感气氛。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豁然开朗水天相接脚踏实地B. 跃跃欲试风和日丽恣意妄为C. 青出于蓝相辅相成饮鸩止渴D. 恍若隔世水乳交融狼吞虎咽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对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B. 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C.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勇夺金牌,为国争光。
B. 这本书通俗易懂,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
C. 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
D. 她的演技炉火纯青,将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学习上精益求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
C. 他的到来,为这个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D. 面对困难,我们要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B. 她说:“我明天要去看电影,你一起来吧。
”C. 他在演讲中引用了古诗词,使听众更加深受启发。
D. 这本书中包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对中学生来说非常有帮助。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关注日益增加。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书法艺术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传承方面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书法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要培养孩子对书法的兴趣,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 学校教育:学校应开设书法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书法的历史、技法,培养书法素养。
浙江省高中证书会考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第二册)人教版试卷Ⅰ一、选择题。
(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蕴.蓄(yùn)一曝.十寒(pù)和煦.(xù)非分.之想(fèn)B.着.想(zhuó)冠.冕堂皇(ɡuàn)裨.益(bì)厉兵秣.马(mò)C.恪.守(kè)屏.气凝神(bǐnɡ)粘.贴(nián)夜阑.人静(lán)D.麻痹.(pì)宽宏大度.(dù)埋.怨(mán)垂涎.欲滴(xi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肖像规矩不容质疑里应外合冷不防B.笑靥搏弈殚精竭虑卑躬屈膝下马威C.通缉装帧如雷贯耳无事生非合事老D.聒噪贸然出奇制胜望风披靡扯后腿[ ]3.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审定(审查决定)审时度势(等待时机,估量形势)审慎(周密而谨慎)审订(审阅修订)B.消沉(情绪低落)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消气(平息怒气)冰消瓦解(冰块破碎后马上消失)C.形迹(痕迹,迹象)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行迹(行动和神色)浪迹(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D.处置(发落,惩治)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处事(处理事务)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张明虽然仅仅念完了高中课程,但现在所具有的______已经达到了大学本科水平。
②春节临近,为了让消费者买到放心商品,市工商局决定全力,净化市场。
③看到他们日益堕落,你却视而不见,一味_______,这对得起良心吗?A.学历治假怂恿B.学历制假怂恿C.学力制假纵容D.学力治假纵容[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育观念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成果休戚..。
浙江省海宁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二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对于那个时代,那些文人来说,兴之所至,在驿站的墙上涂抹几句诗,是很平常的事,()。
当文人在粉墙上________,驿站的主人便在一旁给他捧着砚池,围观的人群中则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文士酣畅淋漓地________,然后飘然远去,他自己并不能把这放在心上。
那“发表”在墙壁上的诗,自有过往的文人墨客去________。
他们背着手吟读一回,觉得不怎么样,又背着手踱去,在转身之间,已就淡忘得差不多了。
偶尔见到几句精彩的,便要伫立许久,品味再三,________般怡然陶醉,日后又少不得在文友中传扬开去。
过了些日子,那字迹经过风吹雨打,剥落得不成样子了,店主便用泥灰粉刷一遍,清清白白的,好让后来的人再用诗句涂抹。
主人照例给他在一旁捧着砚池,很欣赏的样子。
就这样到底有多少诗“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谁也恐怕没有统计过。
(1)下列在文中括号里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驿站的主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围观者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写诗的人也更不会大惊小怪。
B . 围观者不会大惊小怪,驿站的主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写诗的人也更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
C . 驿站的主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写诗的人也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围观者更不会大惊小怪。
D . 写诗的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驿站的主人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围观者更不会大惊小怪。
(2)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 . 笔走龙蛇一挥而就评头论足醍醐灌顶B . 力透纸背一挥而就指手画脚振聋发聩C . 笔走龙蛇一蹴而就评头论足振聋发聩D . 力透纸背一蹴而就指手画脚醍醐灌顶(3)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恰当的一项是()A . 到底有多少诗就这样“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谁也没有恐怕统计过。
B . 有多少诗就这样“发表”在驿站的到底墙壁上,恐怕也没有谁统计过。
C . 就这样到底有多少诗“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谁也没有恐怕统计过。
D . 到底有多少诗就这样“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恐怕谁也没有统计过。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二下·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翻译奇人许渊冲邓郁“杨振宁1957年获诺贝尔奖,王希季是70年代长征一号火箭首射成功。
我是2014年才得奖,比振宁晚了五十(多)年啊!”93岁的许渊冲鹤发白眉,声如洪钟,中气十足,讲到畅快处,还会把袖口往上撸。
8月22日,中国翻译协会在外文局礼堂为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的他举行了盛大的授奖仪式。
作为和傅雷、钱钟书同时代的资深翻译家,许渊冲已出版了120多本译作,翻译了《楚辞》《诗经》《西厢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典籍翻译历史上的丰碑”。
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
”许渊冲是翻译界的“少数派”。
多年来,翻译界强调译文要忠实原文。
他的翻译却不拘泥于原作,讲求再创造。
他认为翻译“要发挥译语优势”。
这种“优势论”也成为了他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的一点。
陆谷孙、王佐良、许钧等翻译家都曾公开和他唱反调。
率性、张扬的个性,让他在崇尚低调的翻译圈子里“独树一帜”。
不少人读许渊冲的回忆录《逝水年华》,既觉得痛快,又感叹此人毫不自谦。
他重视感情,又难说谙熟“人情”。
可谓“狂作文章信手书,一章一句真性情”。
虽然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在中国诗词的翻译成就上,许渊冲早已得到国内外公认。
自1980年起,他开始致力于把唐诗、宋词、元曲译为英法韵文。
已故宾州大学教授顾毓琇赞誉许译:“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第一!”但他的成功,却是从挨批斗开始的。
1958年,许渊冲被打成右派。
一次在烈日下挨斗,又热又累。
他忽然想起毛泽东《沁园春·雪》,就默默在心里试着将其译成英文。
“说来也怪,我一译诗,什么热、累、批、斗全都没了,眼里看到的仿佛只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心里想到的只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等我把词译完,批斗会也结束了。
”在回忆录中,许渊冲更是不吝笔墨地描述母校西南联大。
那时候的联大可谓大师云集。
闻一多讲《诗经》,刘文典讲《史通》,罗庸讲唐诗,蒲江青讲宋词,萧乾谈“创作与译诗”,卞之琳谈“写诗与译诗”……这些都奠定了许渊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根基。
而他毕生追求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准则,则来自朱光潜和钱钟书的影响,受朱光潜的熏陶,他奠定了诗译的理论基础:不但要写景,还要传情;不仅存义,而且存音。
他屡次写信向钱钟书请教诗词翻译中的问题,后者都不吝回信点拨,给了许渊冲无穷的动力。
北大畅春园的许家,一套70平米的简陋居室。
其中最惹眼的陈设,莫过于满满当当的书架。
那座透明的“北极光”奖杯即被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比起奖杯,许渊冲更亲近的是书桌上的绿格白底稿纸、放大镜,和一台看不出年代的长城台式电脑。
“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
”和许渊冲相交甚笃的翻译家许钧说,如今他的作息如钟表一样规律:早9点到阳台做操,早饭后翻译《莎士比亚集》,午睡后看看报纸,晚7点收看《新闻联播》,饭后接着翻译,直到深夜。
有时他会半夜里坐起,打开电灯,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生怕第二天忘记了。
晚年的许渊冲爱读《参考消息》,常看《海峡两岸》。
早年在西南联大受到的自由民主思想熏陶,现在被包裹在一颗浓烈的爱国心里。
他心里时刻怀揣着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愿望。
他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英文和法文是英美人和法国人的最强项,中国人的英法文居然可以和英法作家比美,这也可以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的威风了。
”许渊冲已年过九旬,但精神矍铄,正如朱自清的旧诗所云:“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节选自《人物周刊》,有删改)【相关链接】①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2010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4年8月2日荣获国际译联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②杨振宁、王希季都是许渊冲西南联大时期的同窗。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许渊冲的“优势论”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这也使得他的翻译成就直到2014年获“北极光奖”才被认可,可谓大器晚成的代表。
B . 许渊冲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既表明了对杨振宁观点的赞同,也表现了他自己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C . 许渊冲把“北极光”奖杯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可见,许渊冲并不在乎这个奖,更关心他的翻译事业。
D . 许渊冲翻译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西南联大老师们的影响。
他曾屡次向钱钟书当面请教翻译问题,后者更是悉心点拨,给了他无穷的动力。
(2)许渊冲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他成功的原因。
(3)文章结尾援引朱自清的诗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来评价年过九旬的许渊冲。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3. (12分) (2019高二下·安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半座桥戴智生半座桥又叫寡妇桥。
寡妇桥无疑与寡妇有关了。
别的桥梁下面都是完整的桥洞,半座桥下面半孔洞。
古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暮归老牛,后面跟着蓑笠老翁。
这是涟溪村常见的画面。
涟溪村在偏僻的山里,阡陌蜿蜒,溪涧纵横,小桥必不可少。
最简易的桥,横豆两根树木,抑或架块青石板;永久性的桥就是石拱桥了,小的跨度不足一米,长的十几米远,桥下是双孔洞。
石拱桥由族人捐建,一石一挂一根--栏或有刻记。
这是相当体面的事情,谁都想光宗耀祖,但不是人人都有资格。
涟溪村出茶出笋出木材,也出官吏,他们族姓彭氏,崇尚读书,历代都有子民考取功名。
宗谱记载,四十余人先后跻身仕途,最高官职二品侍郎。
族规约定,五品以上官员可在故里造桥一座。
至乾隆五十二年,涟溪村兴建石拱桥二十一座。
话说当年村里有位员外,拥有几百亩山地,县城多处店铺,经营茶叶,木材和百货。
这位豪绅口碑尚可,每逢灾年必开粥厂,祠堂修缮,义塾馆维护,他捐钱最多,人称彭大善人。
彭善人有个心愿,也想在村里建座石拱桥。
他卑微地找族长,族长摇头,祖宗的规矩不能破。
彭善人不甘心,许下重诺,族长不敢擅断,召集几位老人商议,最终同意让他先铺一条石板路。
这路原本就有的,三里便道,极简易,村里人不常走。
便道通向茶马古道,皖赣商贸必经之路。
茶马古道人来人往,过了涟溪村,上行三十里才有人家,所以经常有人拐进村,借宿煮饭喂马。
虽然桥归桥路归路,彭善人还是应承了下来。
他立即包给了一位石匠。
石匠是下黄村请来的。
下黄村的男人半数做石匠。
黄石匠现场勘察,路基现成的,上面铺层青石板,挺容易。
他估算价格,彭善人没还价,两人爽快地签字画押。
手艺人讲究信誉,黄石匠也确实不会报虚价。
黄石匠收到线就开工。
采石场在青龙山,相距二十里,他开始让人把石材送过来,自己找个帮手搬石垒路。
石材送来几次,黄石匠心慌了,仔细核算,造价竟然错报了一大截。
他硬着头皮找彭善人,彭善人没让座,端起盖碗茶,轻轻吹了吹碗沿,说:“价钱是你定的,我没少一文、白纸黑字!”黄石匠无言与对。
他回去告诉老婆,沮丧地说:“这下亏死了,怎么办?”老婆没有责备,而是平静地说:“是屎也要吃下去!”他们成婚多年,日子虽然艰难,但彼此体贴关怀。
不知何故,老婆至今没有开怀,他们听见骂人的话“做缺德事断子绝孙”,浑身便不自在,于是做事做人格外小心。
偷工减料不能做,只有省吃俭用,事必躬亲。
石材不用人送了,黄石匠自己用独轮车推,老婆用根绳子在前面埋头拉,帮工辞退了,老婆抬石头,也焖饭。
下饭菜是盐水炒小石子,吃口饭吮下石子咸味。
生盐吃了反胃,舐过的石子洗净可以重复使用。
过去半年,路上青石板铺了三分之二,黄石匠再也无钱采购石材了。
事情到了这地步,他是哑巴吃黄莲,更觉没面子,一个小项目都搞砸,以后怎么在本行当立足。
他整日唉声叹气,是夜,黄石匠在一棵樟树底下上吊了。
涟溪村的村民把他就进掩埋在荒山上。
老公一了百了,妇人又悲又恨,她恨老公懦弱,恨得潸然泪下。
擦干泪,妇人央求村民在茶马古道岔路口搭间草屋,青石板不铺完,她决不离去。
她想好了,别的事情做不了,卖点茶水和马草。
“宁喝生水,不喝温水。
”水要烧开,不能害人路上屙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