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地理-全国卷地区专用-第3部分 区域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22.88 MB
- 文档页数:227
课时巩固过关练十二区域可持续发展(40分钟,90分:选择题11个小题,每题4分,非选择题2个小题,共46分)(2016·湖北联考)日本鸟取沙丘(下图)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
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
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力气。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A.东北信风B.盛行西风C.夏季风D.冬季风2.当地政府“下了很大力气”最有可能是指( )A.植树种草B.持续除草C.修筑防浪堤D.从外地运沙【解析】1选D,2选B。
第1题,日本地处中纬度地区,不受东北信风影响;以季风气候为主,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基本不受盛行西风控制;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中部高、两侧低,鸟取沙丘位于山地的北侧,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不可能是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可以将海边沙滩的沙粒吹向鸟取形成沙丘。
第2题,根据日本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结合鸟取沙丘所处位置可知,鸟取沙丘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保护该“沙漠”必须持续除草,人们才能领略沙漠风情。
(2016·武汉二模)“去工业化”后的美国,在2009年启动了“再工业化”发展战略。
再工业化是基于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使工业投资在国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不属于美国提出“再工业化”背景的是( )A.“去工业化”使制造业大量转移到国外B.经济增长主要由金融等服务产业来驱动C.国内劳动力成本下降及产业结构演变D.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趋下降4.近年来,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初见成效。
下列属于其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服装制造业 B.玩具制造业C.金属制品制造业D.生物制药业【解析】3选C,4选D。
二轮复习测试卷测试内容:区域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我国南方某水坝剖面示意图,完成1~3题。
1.建坝后,泥沙淤积最严重的是A.a处B.b处C.c处D.d处2.汛期水库降低水位,有利于①发电②防洪②航运②排沙②护坝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⑤3.水坝建成后,坝体下游河段所在地区A.气候变湿润B.枯水期水资源更加短缺C.生物多样性显著减少D.航运通行能力提高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
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
据此完成4~5题。
4.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5.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A.资金不足B.交通不便C.气候恶劣D.氧气缺乏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回答6~8题。
6.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洲B.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C. 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D. 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7.“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A. 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B.地下水位过高,补给河流C. 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D. 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8.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A. 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 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C. 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D. 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20世纪30年代,美国启动田纳西河流域曾存在严重综合开发工程,把水患连年、贫穷落后的田纳西河流域变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发达地区。
2003年开始,汉江借鉴其经验,通过梯级渠化开发,建成集防洪、灌溉、航运和发电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水利生态工程。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习: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答案专题: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铝土矿是几内亚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也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从铝土矿中可提炼出氧化铝,氧化铝可直接通过电解法冶炼金属铝。
读几内亚所在区域图和科纳克里气候资源统计图,回答1--2题。
1、若几内亚想保持电解法冶炼金属铝工厂一年内的稳定生产,应该( )A.大力建设水电站B.配套建设火电站C.加强交通建设D.大力开发铝土矿2、大力发展铝土矿深加工,对几内亚国内的积极影响是( )A.减少了铝土矿出口的收入B.使生态破坏和污染更加严重中/华-资*源%库C.扩大就业和增加外汇收入D.使氧化铝国际市场的投资风险增大【参考答案】1---2、B.C解析:第1题,电解法冶炼金属铝工厂需要大量的电能,该地区河流落差大,有建设水电站的条件,但降水集中在夏季,导致水电供应有季节变化,所以要保持电解法冶炼金属铝工厂一年内的稳定生产,应该配套建设火电站;而加强交通建设和大力开发铝土矿对保持电解法冶炼金属铝工厂一年内稳定生产没有太大影响。
第2题,大力发展铝土矿深加工,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铝土矿深加工产品出口量,从而扩大就业和增加外汇收入;使生态破坏和污染更加严重是消极影响;D项描述的内容不是对几内亚国内的影响。
(二)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
读大庆市地图,回答1--3题。
1.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特点是()①带状分布②分散分布③居采油区④靠近铁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A.石油储量丰富B.国内市场庞大C.铁路交通便利D.科技力量雄厚3.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①利用区域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1.C 2.A 3.A第1题,读图可以看到,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比较分散,图示城区分布在采油区且都靠近铁路。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一、单选题红水河指南盘江与北盘江汇合处到柳江口间的河段,位于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是我国重点开发的水电基地之一。
下图中给出的水位指河水水面的平均海拔(单位∶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水河河段的落差约为()A.795米B.761米C.74米D.34米2.红水河流域开发的核心内容是()A.航运B.旅游C.水电D.防洪3.红水河水电主要输送到()A.珠三角B.长三角C.京津唐D.辽中南2017年,辽宁省利用装备制造业等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辽宁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有()A.科技发达、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环境优美C.政策支持、地价低廉D.市场广阔、水源充足5.长三角地区产业迁出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有()①增加能源消耗②促进产业升级③缓解就业压力④降低污染程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18年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
基于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长绒棉等资源,面向中亚等国市场,积极承接我国东部地区的纺织等产业转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交通便利、环境优美B.政策支持、资源丰富C.科技发达、市场广阔D.地价低廉、水源充足7.新疆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有()①减少资源消耗②促进产业升级③增加就业机会④降低污染程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A.a处B.b处C.c处D.d处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A.①⑤B.②④C.③④D.①③10.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A.产品需求量大B.科技发达C.土地租金低D.交通便利1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D.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12.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B.环境和技术C.交通和市场D.原料和能源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专题三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1~3题。
1.图中A、B、C、D四处,土壤最肥沃的是( )。
A.A处B.B处C.C处D.D处2.影响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灌溉水源短缺B.水土流失加剧C.作物种植结构单一D.农业经营方式粗放3.该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B.增施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单产C.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商品率D.加强水利建设,确保高产稳产解析第1题,A处地处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较高,水质较好。
土壤排水性良好,不易盐碱化,土壤水肥条件较好;B处是由河流的冲积物组成的冲积低平原,地势平坦,多为黏土,夏季容易积水发生涝灾,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现象,土地生产力一般低于山前倾斜平原。
C处位于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夏秋季节低洼易涝,组成土壤的物质以黏土为主,由于受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表层含盐量大,土地生产力低;D处位于山地、丘陵区,受水土流失等因素影响,土地生产力也较低。
第2题,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第3题,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短缺,因此加强水利建设是其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1.A 2.A 3.D(2013·湖北三校联考)下图是我国各区域近30年平均霾日数月际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4~5题。
4.灰霾天气最多发生在( )。
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5.我国灰霾天气东部多、西部少,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势B.降水C.城市化水平D.植被覆盖率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各个区域基本上都在冬季时霾日数最多。
第5题,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多,经济发达,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造成空气中悬浮颗粒多,发生霾日数多。
故选择C项。
答案 4.A 5.C(2013·烟台四校联考)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考向一可持续发展思想【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命题规律(1)以沙尘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粮食问题等热点为切入点,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地区分布差异及解决措施。
(2)以生态环境破坏区、海上航线的石油泄漏、沿海赤潮、咸潮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及防治措施。
(3)以我国某些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典型案例考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2016•浙江卷)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完成7、8题。
7. 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 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 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 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8. 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 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 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 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 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答案】7. B 8.A8.图中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
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A对;广西最低,但能否承接高耗能产业取决于广西的经济发展基础与方向,B错;上海和江苏较低,适于发展技术型产业,而不应该发展重型工业,C错;湖北较高,应提高技术水平来降低能耗,D错。
答案选A。
考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产业发展方向分析【名师点睛】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题干的提示“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X轴和Y轴表示的含义,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