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是机械》优质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6.22 KB
- 文档页数:9
《什么叫机械》活动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1课之后的延伸课。
简单机械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一些简单生产工具发展演变而来的。
它除了包括课本中介绍的杠杆、轮轴、滑轮外,还包括斜面、劈、螺旋等。
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对各种用具的分析从机械有什么基本特点的角度指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机械,将学生引入对机械的探究和认识。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一些不同的机械,对一些机械有某些方面的了解,只是这些认识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有比较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因此,本课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科学认知活动的规律,力求通过“活动——交流——活动——归纳”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轻松而又直接地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活动目的: 1. 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认识机械的作用 2.了解机械的作用和区别。
3.养成勇于探索和发现的良好习惯。
四、活动重点、难点重点:什么是机械。
难点: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五、活动资源常用工具针、钳子、扳手等,投影仪,学生的生活经历等。
六、活动过程:一.复习旧知,明确探究目标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机械》,那么,回忆一下究竟什么是机械呢?哪些工具属于机械的范畴呢?2、揭示目标:这节课我们来上一堂关于机械的活动课。
课前老师让大家每人准备一件机械,这节课你就向大家介绍你准备的这件机械,它是怎么工作的,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或方便。
如果没有这些机械的帮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二.分组活动1、分组讨论记录。
2、汇报:针—方便—针尖扳手—省力—手柄木棍—延长手臂—木棍的长度3、分组活动 4.汇报三.导入1. 观察下面的物品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用处,哪部分起作用?2.投影记录单3.投影小结:像这些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
4.你能说出一些机械吗?(学生可能说一些比较大型的、复杂的机械,如起重机、挖土机等,对学生的说法无需做出是非判断,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机械的前概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1《什么叫机械》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1《什么叫机械》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机械的概念,认识常见的机械,并理解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机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生活中的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机械的概念和机械的原理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发现机械,理解机械的概念,并认识机械的种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机械的概念,认识常见的机械,理解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机械的概念,认识常见的机械,理解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理解机械的原理,以及机械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机械的原理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机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机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机械。
3.认识机械:展示常见的机械,如杠杆、滑轮、齿轮等,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机械的名称和特点。
4.理解机械原理:通过实物演示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机械的原理。
5.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机械的作用。
6.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机械,体验机械的原理和作用。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机械的认识。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是机械》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是机械》这一课,是学生对机械的初步认识。
教材从生活中的机械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对机械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简单机械的知识,如杠杆、轮轴等。
但他们对机械的定义、分类及作用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机械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学会识别生活中的机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电梯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机械?2.探究新知:讲解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机械。
3.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的作用。
4.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深入理解机械的作用。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6.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机械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定义:…分类:…作用:…八. 说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省时、省力,使生活变得方便、容易。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教学难点: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工具箱1盒,红酒1瓶,红酒起瓶器、剪刀、筷子等。
学生材料:每组同学各自准备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老师非常喜欢鱼,你们有谁也喜欢吗?我在家里养了一缸鱼,你们想看看吗?来让你们欣赏一下,我这些可爱的宝贝们,(课件出示:鱼缸图片)觉得怎么样?小鱼挺可爱的,但是每次给鱼缸换水的时候,鱼缸和桌面没有空隙,非常不方便。
(课件出示:鱼缸图片)前几天我捡到了两块木板,我想在鱼缸下面放两块木板条,将鱼缸架起来,换水时就能轻松的把鱼缸搬起来了。
但是木板上面有个这么个东西,可咋办啊?(出示带铁钉的木板条,同学们自由表达,想办法)老师带来了工具箱,看看你们需要什么工具解决这个问题。
(同学在工具箱里选择合适的工具来操作,注意安全。
)2、感谢你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难题,同学们刚才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答)不借助工具,我们很难完成的任务,有了得心应手的工具之后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这样工具可真好哇!二、揭示机械(一)、初步感知机械1、看来你们对工具还有一定的了解,那老师带来的工具箱里的其它工具,你认识吗?或者是用过吗?生活中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学生选取工具箱中的工具,自由来说明)2、工具箱中的这些工具都能帮我们,让生活中的很多事儿变得更容易,我们就把这样的工具统称为机械。
(教师板书:机械)3、有的同学可能会问,它们有长有短,长得各不相同,为什么都统称机械呐?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课件出示课题,并齐读课题)。
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 什么叫机械<学情分析>关于简单机械,学生存在着片面认识,他们认为简单机械就是工地上的大吊车.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而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用的筷子.勺子等物品都是简单机械。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的认识情况,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把自己认为是简单机械的物品带到学校来,在课堂上体会这些的作用。
因为多数学生对常见的机械,如刀子.锤子等,只是看到过别人使用,自己并没有亲自操作过。
通过课堂上的实践,会亲身感受使用简单机械的便利。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3页。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会使用简单机械,了解机械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认识简单机械,知道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了解周围事物奥秘的好奇心,使用简单机械要有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日常机械教学难点如何判断机械<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图片资料:钉子、起钉锤、菜刀、开瓶器、球拍、扫帚。
分组实验器材:筷子、勺子、饭盒、钳子、镊子、缝衣针。
一、引入课题1.当第一次听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2.就观察到的现象引出课题什么是机械。
二、新课讲解1.教师提出问题:下面物品中哪些属于机械?2.学生辨认并说明道理。
3.像这些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它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较复杂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三、初步体验1.学生用长短不同的勺柄盛汤。
2.学生用筷子(各种方法)夹东西。
3.教师巡视,选择典型方法展示。
4.谈话:我们吃面条时,用到简单机械——筷子,喝汤时,用简单机械——勺,同学们能否想一个办法,让我们在吃面条时,同时喝到汤。
5.同学分组探究,教师巡视。
6.学生汇报展示。
7.教师小结:像这些能够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叫做简单机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什么叫机械》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第一单元教学内容:1、什么叫机械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2、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机器3、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4、认识机械是我们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意识到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教学准备:简单工具实物及图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大力士”赛事1:请三名学生做如图滑轮拔河的比赛,同学预测结果,之后通过观看比赛结果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什么是机械”。
预测结果建立概念(一)感知机械:1.教师出示简单工具实物及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二)说明机械的含义:1.揭示机械的概念,并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三)揭示机械的作用:1.“大力士”赛事并尝试讨论教学导入环节中的比赛与这次赛事中的机械所起的作用。
2.讨论机械的哪些部分降低了工作难度,进一步揭示机械的作用。
1.请学生出示课前填写好的有关机械的表格,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简要汇报搜集到各种机械。
1.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记录并汇报。
1:请两位学生进行如图转球棒比赛。
请学生预测结果,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用机械的对比活动,体会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预测、汇报、搜集、对比巩固概念(四)介绍古代机械:1.教师出示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及金字塔建造图片,讲解古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启发学生分析古代工具是如何降低工作难度,让学生感受先人的智慧。
学生分析古代工具感受先人的智慧延伸作业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装置也属于简单机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什么叫机械。
(苏教版)5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资源开发机械广泛存在于咱们的生活生产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提高了咱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咱们生活的质量。
本节课中,老师指导孩子从整体上了解机械。
让孩子认识生活.娱乐中的简单机械,小结这些机械好处,能够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以后机械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孩子认识到现代化机械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是智慧的结晶。
使孩子体会到:现在咱们学习和使用这些机械,将来也会创造更先进的机械。
关于简单机械,孩子存在着片面认识,他们认为简单机械就是工地上的大吊车.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而没有意识到咱们每天用的筷子.勺子等物品都是简单机械。
为了充分了解孩子对简单机械的认识情况,可以让孩子在课前把自己认为是简单机械的物品带到学校来,在课堂上体会这些的作用。
因为多数孩子对常见的机械,如刀子.锤子等,只是看到过别人使用,自己并没有亲自操作过。
通过课堂上的实践,会亲身感受使用简单机械的便利。
在教学中,老师按照“提出问题——作出预测——活动体验——得出结论”的程序组织教学,课堂上以多种形式引出问题,启发孩子用原有的认知对问题作出预测,并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和交流的机会,使孩子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简单机械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式●会使用简单机械;●能够探究简单机械;●会网上查询和讨论机械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知道机械概念,认识简单机械;●知道简单机械组成机器;●知道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机械的历史发展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了解周围事物奥秘的好奇与求知欲;●愿意合作与交流;●确立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情感意识;●使用简单机械要有安全意识。
老师准备:图片资料.钉子.木板.起钉锤.菜刀.开瓶器.球拍.电钻.扫帚.分组实验器材(筷子.勺子.方便面.饭盒.钳子.镊子.缝衣针)孩子准备:自己认为是简单机械的物品。
1-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分析比较简洁机械和困难机械:•能通过对比,相识机械的作用:•能够在老师或同伴提示下调动生活阅历,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寻∙,学问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知道简洁机械与困难机械的区分:•知道困难机械是由荷洁机械组成的,困难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起先制造和运用机械。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相识机械是我们人类创建和运用的,遨识到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为人类祖先制造和运用机械的历史感到骄傲:•勇于探究和发觉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难点:能分析比较简洁机械和困难机械.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大力士”赛事1:请三.名学生做如图滑轮拔河的竞赛,同学预料结果,之后通过观看竞赛结果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学问“什么是机械工二、探究新知(一)感知机械:1.请学生出示课前填写好的有关机械的表格,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筒要汇报搜集到各种机械。
2.老师出示简洁工具实物及图片,请学生推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一)说明机械的含义:1.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洁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那爱好的简洁工具探讨: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我们带来什么便利,记录并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并说明简洁机械与困难机械的区分与联系.(三)揭示机械的作用:1.“大力士”赛事2:请两位学生进行如图转球棒竞赛。
请学生预料结果,并尝试探讨教学导入环节中的竞赛与这次赛事中的机械所起的作用.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老师供应的工具做运用与不用机械的对比活动,体会机械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探讨机械的哪些部分降低了工作雄度,进一步揭示机械的作用。
(四)介绍古代机械:1.老师出示几组古代简洁机械图片及金字塔建立图片,讲解古代人类制造、运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启发学生分析古代工具是如何降低工作难度,让学生感受先人的才智。
三、拓展活动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视察或拧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装置也属于简洁机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探究能力: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起子、刀、蔬菜、盒子课时安排:1课时(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资源开发机械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本节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机械。
让学生认识生活.娱乐中的简单机械,总结这些机械好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机械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机械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是智慧的结晶。
使学生体会到:现在我们学习和使用这些机械,将来也会创造更先进的机械。
关于简单机械,学生存在着片面认识,他们认为简单机械就是工地上的大吊车.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而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用的筷子.勺子等物品都是简单机械。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的认识情况,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把自己认为是简单机械的物品带到学校来,在课堂上体会这些的作用。
因为多数学生对常见的机械,如刀子.锤子等,只是看到过别人使用,自己并没有亲自操作过。
通过课堂上的实践,会亲身感受使用简单机械的便利。
在教学中,教师按照“提出问题——作出预测——活动体验——得出结论”的程序组织教学,课堂上以多种形式引出问题,启发学生用原有的认知对问题作出预测,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简单机械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会使用简单机械;●能够探究简单机械;●会网上查询和讨论机械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知道机械概念,认识简单机械;●知道简单机械组成机器;●知道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机械的历史发展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了解周围事物奥秘的好奇与求知欲;●愿意合作与交流;●确立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情感意识;●使用简单机械要有安全意识。
教师准备:图片资料.钉子.木板.起钉锤.菜刀.开瓶器.球拍.电钻.扫帚.分组实验器材(筷子.勺子.方便面.饭盒.钳子.镊子.缝衣针)学生准备:自己认为是简单机械的物品。
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百宝箱,猜猜里有什么?2.展示百宝箱里的物品。
【评析】当学生看到老师百宝箱中的物品——针.乒乓球拍.筷子.勺.斧子等他们熟悉的物品时,惊叹中开始沉默思考。
3.教师展示三个钉子和木板。
4.教师先把钉子钉到板子上,要求学生用三种方法拔出钉子:第一种方法是用手,第二种方法是用钳子,第三种方法是用起钉锤。
5.三名学生操作并谈感受,其他同学就观察到的现象,解释什么是机械。
【评析】实际操作体验,使学生了解到用机械和不用机械的差别。
在用起钉锤拔起钉子过程中,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有的学生只是把钉子拔动了一点点。
原因是学生在平时看得多.动得少。
尽管这样,教师要鼓励学生,要引领学生自己向前走。
让他们在多次使用起钉锤或者其它工具中,亲身体验使用机械带来的乐趣。
二、对问题进行预测1.教师提出问题:百宝箱中,哪些东西是简单机械?2.学生辨认.操作并说明道理。
3.学生讨论:大家带来的物品哪些是机械,哪些不是机械。
【评析】学生争议的“火花”,成为教师引领学生继续探究的基石。
三、在“使用”中初步体验,1.学生分组选择一种机械,体验它的作用。
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感受。
4.教师小结:像这些能够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叫做简单机械。
四、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1.学生用长短不同的勺柄盛汤。
2.学生用筷子(各种方法)夹东西。
3.教师巡视,选择典型方法展示。
4.学生切磋交流。
【评析】让学生对“同一机械,不同的使用方法,效果不同”进行相互交流,教师鼓励学生不在乎对与错.成功与失败,而是从多个角度认识问题。
这样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使学生对机械的作用理解更深刻。
5.谈话:我们吃面条时,用到简单机械——筷子,喝汤时,用简单机械——勺,同学们能否想一个办法,让我们在吃面条时,同时喝到汤。
6.同学分组探究,教师巡视。
7.学生汇报展示。
8.教师小结:简单机械可以组合成复杂机械,复杂机械又可称作机器。
9.师生交流讨论各种机器及其好处。
五、从古至今机械发展1.课件展示:石刀.石锤.铁刀.钢刀.铁锤。
2.学生讨论交流简单机械的发展。
3.问题:如果有块大铁板,你能否将它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
教学片断赏析交流“哪些装置是简单机械”教学片断师:请同学把你们认为是简单机械的装置拿出来,并说明它们是否是简单机械及依据。
生:我带的剃须刀是简单机械,因为它省力方便。
生:我带的糖罐不是简单机械,因为他不省力也没有降低工作难度。
生:我带来的刀是简单机械,因为它切水果省力。
生:我带来的是手机不是简单机械。
生:我带来的削笔器是简单机械,因为它省力.效率高。
生:我带来的表不是简单机械,它是记时用的。
生:表是简单机械,大钟下有一个摆来回摆动。
生:(争议)师:表可分为两类。
电子表和机械表。
生:电子表不是简单机械,我拆开看到里面没有齿轮,所以不是简单机械。
生:机械表我拆开看到里面有齿轮,所以是简单机械。
师:原来认为是简单机械,经过学习又否定了看法,请你举例说明。
生:我原来认为电脑是简单机械。
生:我原来认为电视和mp3是简单机械。
【片断评析】在前一环节的铺垫下,学生会自己判断简单机械。
这源于教师多次设置情景,使学生由质疑——认可——接受中学会了判断哪些装置是简单机械。
这是一个心理认识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什么叫机械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2.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2.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各种简单的工具。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通过学生说出的方法引出本课课题:什么是机械。
(二)学习新课1.认识机械(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那些?(3)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4)教师出示简单工具的实物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
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机械名称工作部分带来的方便3.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
(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辊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能对比实验,集合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4.介绍古代机械(1)们看书中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生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