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社区家庭大夫签约办事工作总结6篇第1篇示例:社区家庭大夫签约办事工作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我社区家庭大夫签约办事工作得到充分展开。
我是社区家庭大夫,以下是我对签约办事工作的总结与感悟。
一、签约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我社区签约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宣传和推广,我们成功签约了大部分社区居民,实现了全覆盖。
签约后,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加全面、便捷的家庭医疗服务。
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签约服务协议,明确了服务内容和责任,有效保障了居民的权益。
二、签约服务内容签约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日常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
我们家庭大夫定期上门拜访居民,进行健康评估和咨询,指导他们科学合理地生活和保健。
对于慢性病患者,我们开展了个性化的管理服务,帮助他们掌握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我们还积极参与社区卫生宣教活动,提高居民对健康的认识和关注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签约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日常健康管理方面,居民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复诊率和住院率明显降低。
在疾病防控方面,社区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有效维护。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在签约办事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些居民对签约服务的理解存在偏差,不愿签约或者签约后无法配合。
社区家庭大夫的队伍配置不足,导致服务难以覆盖全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我们还将增加家庭大夫的人员配备,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五、展望与期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我社区家庭大夫签约办事工作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我们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宗旨,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希望社区居民能够更加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范文2019年月中心针对月初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计划进行实施,现总结如下:1.开展慢病业务系统更新培训。
根据月日疾控中心培训内容,中心对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人员开展了慢病业务系统更新培训,本次培训由公卫科科长具体讲解,帮助大家尽快适应新系统的应用,熟悉操作流程,利于下一步工作开展。
2.开展慢病长处方宣传、告知,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根据自身特点,利用各种方法开展宣传。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服务内容及慢病长处方知晓率交叉调查。
3.完成二季度考核存在问题“回头看”督查,针对二季度比较突出的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搏动不知晓情况,月日中心考核小组再次进行电话核查,本次核查人,知晓人。
4.召开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成员会议,部署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工作,2019年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即将启动,中心主任在月日团队长会议上具体部署了新一年签约服务的要求,要求提前筛选重点人群签约对象,巩固签约率,重抓续签率,为2019年签约服务打好基础。
5.继续做好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1)完成家庭病床服务,目前针对区卫计局半年度家庭病服务质量质控检查情况反馈,已陆续进行整改,目前正在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有张,服务团队根据服务对象提供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2)完成慢性病随访工作,各服务团队继续定期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集中随访,对个别行动不方便者提供上门随访。
(3)完善签约服务对象的个人档案,截止月日类计完善个人健康档案,其中利用健康体检完善,高血压、糖尿病随访完善份,剩余份档案陆续正在完善当中。
(4)慢性病联合门诊导师下站点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月日午中心邀请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到大站点未连续多次控制不满意的糖尿病患者提供现场诊疗服务,指导家庭医生规范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
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
5.提供慢病长处方服务截止月日中心提供慢病长处方服务张,慢病长处方开具数量还有一定差距,接下来这将是我们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范文10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1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制定了《20-年度-街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签约服务团队,及时组织团队成员学习工作方案精神,紧密围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工作持续性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组织基础。
为保障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深入人心,向村民签订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为保障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深入人心,我中心统一印制了以宣传家庭医生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为主题的宣传单,并分发给本辖区各村卫生室和村委会,同时,印制家庭医生联系卡、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等,制作了宣传横幅、宣传栏。
有效营造了家喻户晓的宣传氛围,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舆论基础。
三、调查需求,个性服务签约服务的居民中,调查了居民希望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
包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孕产妇保健管理、婴幼儿保健及其它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检查、指导、协助签约家庭医生,开展上门访视服务和健康教育,做好健康体检、逐级转诊、健康评估等履约服务。
医生体牵头医院按照签约服“1+1+1”服务团队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协助专科医生开展远程会诊和健康讲座,落实转诊病人蓝色通道的相关措施,帮助家庭医生履行其不能承担的部分技术服务,确保服务按照协议规定执行。
服务人群底数的清晰和需求人员数量的掌握,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扎实推进奠定了信息基础。
四、明确对象,按需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签约服务的提供主体。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原则上由家庭医生、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或全科医生及健康管理人员(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医共体牵头医院选派的医生组成,团队负责人由中心医生担任。
家庭医生由乡镇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中具备资质的乡村医生担任。
中心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为进一步明确辖区人口分布,保证所有居民均能得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覆盖。
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经过全市基层卫生人员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推进了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纵向发展,大大提高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质量和服务能力。
现将全市2018年度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完成情况汇总如下: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围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我市制定印发了《白山市推进家庭医生服务实施方案》、《白山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白山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试行)》《白山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与签约服务费等有关意见(试行)》、《2018年白山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做好全市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召开了全市基层卫生重点工作推进会,推出并执行“三三模式”:即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区域、流程三公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服务包、服务记录表三统一;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各级医疗机构三结合,三三合力使得基层医疗机构能做、敢做、想做,进而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做优。
截至12月底,全市组织成立了家庭医生签约团队435个,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做到职责明确,落实责任,协调解决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同时,我市参考省卫生健康委评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市级培训点的模式,开展全市各县(市、区)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点遴选工作,以点带面。
目前,经过8月下旬的中期督导,6家培训点的“三公示”、“三统一”以及医疗平台和公卫平台的互联互通结合工作已落实到位,已完全具备了带教培训能力,这将对今后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整体提升发挥很大作用。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参与度。
推出【健康白山】微信公众平台,提升全市基层卫生服务宣传影响力。
我市制定了《关于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关于印发5.19“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海报的通知》。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范文(精选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与目标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人员,我致力于为居民提供全面的医疗主题服务,帮助他们建立和维护健康档案,并为其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咨询。
本文旨在对我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中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以及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展望。
二、工作内容与方法1. 建档登记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初期,我与居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登记他们的个人资料和病史信息,并对每位居民进行一次全面身体检查。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能够对居民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后续的诊疗和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基础。
2. 健康咨询与处方管理在健康管理过程中,我积极与居民进行健康咨询,为他们提供有关健康养生、疾病预防、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对于慢性病患者,我会制定相应的长期用药方案,并定期跟踪病情,为他们提供处方管理服务。
3. 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针对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我会主动开展相关的筛查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健康隐患,并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
比如,针对肥胖人群,我会进行体重管理和饮食指导;对于糖尿病患者,我会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并进行血糖监测和药物管理。
4. 医疗资源整合与转诊在一些容量有限或专科人才匮乏的情况下,我会积极整合相关的医疗资源,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如果必要,我会进行转诊,将居民转交给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诊疗和治疗。
5. 健康宣教与康复指导为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我会开展各项健康宣教活动,包括讲座、健康教育课程等,为居民普及有关健康知识和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另外,我还会对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恢复身体功能。
三、工作效果与成绩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1. 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完善我与居民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和完善该档案。
居民的病史信息、体检结果和用药记录等都得到了详细记录,为后续的诊疗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总结汇报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总结汇报一、工作目标和任务为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保障民众的健康权益,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国家提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目标,我们的工作任务就是要贯彻落实这一政策,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经过多方努力,我们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
目前,我们的工作完成情况如下:1.基本数据统计:我们通过管理平台对家庭医生签约相关信息实时进行统计,2019年我们共有15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点,覆盖了10,000多户家庭,人口达到30,000余人。
2.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我们采取“先建队伍,再服务居民”的工作方法,建立了专业的家庭医生队伍,来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目前,我们拥有25名具有高学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态度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和好评。
3.服务质量提升:我们认真落实“基础服务+优质服务+特色服务”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家庭医生的定期走访、居民健康指导和诊疗服务等,同时还开展了关注老年人、儿童健康等特色服务,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服务。
三、工作难点及问题在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难点和问题:1.基础设施不足:服务的医生并非都有完整的签约办公室和设施条件,如电子档案、医疗设备等。
这给签约服务的进行造成阻碍。
2.部分医生的工作态度不够:有一些医生对于服务,并没有真正重视。
在签约服务当中有时候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例如过度的处方或是乱开药等。
3.居民的意识难以提升:许多居民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够重视和理解,直至发生疾病才意识到签约服务的重要性与优势。
四、工作质量和压力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改变医疗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
我们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但是,面临的压力也不少,特别是医生资源配置不均、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
五、工作经验和教训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1.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必不可少: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专业素养是签约服务成功的基础。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通用3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我在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已有两年时间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要性。
首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通过签约服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并及时跟进病情变化,防止疾病恶化。
此外,我们还可以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帮助居民更好地保持健康。
其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签约服务能够确保医生与居民之间的沟通畅通,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和误解的情况。
此外,签约服务还能够避免重复检查、用药过量等情况的发生,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形成家庭医生和居民之间的关系网。
签约过程中,医生和居民之间会建立起长期的关系,通过多次接触和交流,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的情况和需求,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同时,居民也可以信任医生,将自己的健康问题委托给医生。
总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健康服务质量、促进居民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广还面临一些困难。
首先,一些居民对于签约服务的理解不够深入,认为只是简单的挂个号就能解决问题,不了解签约服务的全方位服务和长期性。
其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而在我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这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充分。
第三,一些患者对于医生的要求不那么理性,例如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和求医不报。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广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和优势,加强医生与居民的对话,让患者了解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全过程,并教育患者理性就医,在询问医生时更多少考虑自身情况和身体状态。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鼓励医疗机构提高投入,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进一步推广,例如注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家庭医生地位稳固的同时,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篇一」我院认真积极执行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按要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工作开展如下:一、基本情况截止目前,已签约11105人,总体签约率为22%;重点人群共13482人,签约数为8280人,签约率为61.4%,履约4300人,约51%;贫困人口共2447人,签约2302人,签约率为90.7%,履约800人,履约率34%。
二、工作做法1.积极组织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进行家医服务相关文件的学习,让大家明白到签约服务的重要性,同时做好与医疗组、公卫组的各方面协调,以不更好开展家医服务工作。
2.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横幅、健康教育讲座、家医宣传日、义诊或征兵工作对群众进行家医宣传,发放签约服务服务宣传彩页。
3.优先与辖区内愿意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同时政策文件的支持下加快与扶贫人群和残疾人群的有偿签约服务。
4.调整服务方式,以主动服务为主,做好人群分类,提供不同类别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如上门家庭随访服务,定时或不定时电话随访为主,了解其服务需求变化。
在签约的同时为居民留下团队服务名片,以便居民需要时与团队成员联系。
三、存在问题1.上门服务存在现实困难。
乡镇卫生院是财政差额拨款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医生团队要抓临床医疗业务,保障职工收入和医院生存发展,还要完成家医服务工作,另服务居民数量逐年增加,现签约服务全部由公卫人员入户签约,与群众要求、工作要求造成一定的冲突,出现保量而不能保质。
2.部门单位和群众参与度欠缺,未能联动,导致家医服务流于形式,例如转诊服务、优先预约专家门诊或住院等。
3.农村留守家庭多,沟通困难,家人未必会为其他人进行宣传和告知,居民是否把签约协议放好、记住家庭医生电话?如果靠公卫人员天天需要给签约居民主动打电话问是否有需要的服务?签约后的后期跟踪如何做?4.部分居民出外工作或在外居住,造成签约或履约困难。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总结(甄选5篇)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总结第1篇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制定了《20xx年度xx街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签约服务团队,及时组织团队成员学习工作方案精神,紧密围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工作持续性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组织基础。
为保障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深入人心,向村民签订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为保障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深入人心,我中心统一印制了以宣传家庭医生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为主题的宣传单,并分发给本辖区各村卫生室和村委会,同时,印制家庭医生联系卡、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等,制作了宣传横幅、宣传栏。
有效营造了家喻户晓的宣传氛围,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舆论基础。
三、调查需求,个性服务签约服务的居民中,调查了居民希望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
包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孕产妇保健管理、婴幼儿保健及其它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检查、指导、协助签约家庭医生,开展上门访视服务和健康教育,做好健康体检、逐级转诊、健康评估等履约服务。
医生体牵头医院按照签约服“1+1+1”服务团队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协助专科医生开展远程会诊和健康讲座,落实转诊病人蓝色通道的相关措施,帮助家庭医生履行其不能承担的部分技术服务,确保服务按照协议规定执行。
服务人群底数的清晰和需求人员数量的掌握,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扎实推进奠定了信息基础。
四、明确对象,按需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签约服务的提供主体。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原则上由家庭医生、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或全科医生及健康管理人员(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医共体牵头医院选派的医生组成,团队负责人由中心医生担任。
家庭医生由乡镇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中具备资质的乡村医生担任。
2019-卫生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卫生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根据万荣县卫生局《关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乡医生与家村居民签约服务方案》的要求,以及县卫生局关于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工作部署和有关会议的指导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充分发挥村卫生室作用,创新乡村医生服务模式,把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作为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项重要措施并抓紧抓好。
公共卫生服务团队以家庭服务医生为指导,乡村终生为服务主体的“划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服务模式开展,现将我乡工用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我乡共有21个行政村,乡镇卫生院1所,标准卫生所21所,其中覆盖签约家庭数6480户,所涉及人口26990人。
二、工作进展情况我乡于20xx年7月初成立以卫生院为领导的工作小组,内外科医生积极响应,组建签约团队,开展研讨会议,认真学习讨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依据、制度、职责、内容、流程及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范围。
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根据我乡居民的特点,制定可行的签约方法与步骤,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任务。
同时,卫生所负责人也深入群众,大力宣传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必要性,详细讲解签约工作的相关事宜,解答居民对于此次工作的疑问,让居民全面了解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内涵,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广大居民排除心中误区,纷纷支持签约工作。
7月中旬,我乡正式开展家庭责任医生的签约工作,各家庭医生也将深入各自负责的社区进行逐户签约,克服各种困难,争取早日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同时,村卫生所也将继续加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宣传,进一步加强服务团队建设,增强服务团队凝聚力,争对不同人群,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医生式服务项目、活动。
目前,我乡的21个卫生所全部深入开展了签约服务,共对3731户居民实行了家庭服务式签约,我院将及时总结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初步成效,特别的我乡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并进一步改善。
2019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
2019年度,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我分院责任医师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和签约工作,现将本团队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
及时组织团队成员学习工作方案精神,紧密围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工作持续性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
为保障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深入人心,我分院统一印制了以宣传家庭医生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为主题的宣传单,并分发给本辖区各居委会,同时,印制家庭医生联系卡、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等,制作了宣传横幅、宣传栏。
有效营造了家喻户晓的宣传氛围,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舆论基础。
三、调查需求,个性服务
在签约服务的居民中,调查了居民希望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
包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结核病管理、贫困人口管理、孕产妇保健管理、残疾人康复、婴幼儿保健及其它服务( 出诊、送药上门、家庭护理等)。
服务人群底数的清
晰和需求人员数量的掌握,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扎实推进奠定了信息基础。
四、明确对象,按需管理
进一步明确辖区人口分布,保证所有居民均能得到辖区卫生服务体系覆盖。
我团队组成由全科医生、护士、防保人员为核心的服务团队,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
明确所管辖的辖区分布,并在医院区设立公示牌,公示团队服务人员、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
对愿意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居民,按照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情况划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健康普通人群,第二类为需关注的人群,第三类为慢性病人群,第四类为高危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病人、残疾人、特贫困人口、孕产妇、儿童等。
根据居民所处的类别,明确服务内容及标准,提供针对性的签约服务并保证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五、优先签约,有效服务
优先与辖区内的慢性病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幼保健对象等愿意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重点人群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并根据协议书内容提供建立健康档案、电话咨询、入户访视、健康教育等针对性服务。
六、取得的初步成效
今年对辖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结核病、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贫困人口等人群实施规范的动态管理,定期跟踪随访,随访结果(临床治疗、健康体检、生活行为健康指导、优惠政策、便民转诊等服务)及时录
入计算机并实行动态管理,纸质服务卡随访记录按号编排每月随访并记录签名。
今年共签约5700余人。
其中贫困户签约667人,签约率达到92%;老年人签约1100余人,签约率达到70%;高血压签约800余人,签约率达到90%;糖尿病签约200余人,签约率达到70%;重症精神病签约60余人,签约率达到70%;结核病签约20人,签约率80%;0-6岁儿童签约460人,签约率40%;孕产妇签约60余人,签约40%;总体签约5700余人,签约率达33%。
每月对签约人员实施服务。
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实现了现有医务人员对辖区村居民健康管理的全覆盖,从坐等患者上门变为深入村为居民提供服务,村健康管理能力得到切实加强。
提高了辖区村居民对医疗健康服务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等服务得到落实,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2019.12.08
盐沙分院
峨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年12月24日。